20秋学期19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2.docx
- 文档编号:4290913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0.63KB
20秋学期19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2.docx
《20秋学期19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秋学期19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2.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20秋学期19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2
20秋学期(1709、1803、1809、1903、1909、2003、20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恩格斯认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
A:
哲学与人类生存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问题
B:
人与周围世界的基本联系问题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D:
关于人的本质问题
答案:
C
在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是()。
A:
顾客用10元钱可购买5斤苹果
B:
顾客购买5斤苹果,一周后付款10元
C:
顾客用lO元钱购买了5斤苹果
D:
顾客向水果店以每斤2元的价格预订5斤苹果
答案:
C
资本主义商品价值c+v+m中的c是()
A:
工人具体劳动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
B:
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
C:
工人劳动新创造的价值
D:
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价值
答案:
A
作为一般商品生产过程是()
A:
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
B:
劳动过程和价值形成过程的统一
C:
劳动过程和剩余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D:
劳动过程和劳动力价值生产过程的统一
答案:
B
马克思主义认为,阶级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
A:
政治权力
B:
社会生产力
C:
天才的创造力
D:
阶级斗争
答案:
B
贯穿于人类社会始终的社会基本矛盾是()
A: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之间的矛盾
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之间的矛盾
C:
生产消费.分配交换之间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
答案:
D
羊群效应一般出现在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中,这个行业中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模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他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羊群效应”反映了单纯市场调节的缺陷和影响分别是()。
A:
盲目性,经济波动,资源浪费
B:
自发性,市场活动,一切向钱看
C:
盲目性,市场调节失灵
D:
竞争性,收入差距扩大,社会矛盾激化
答案:
A
上层建筑反作用的直接根源存在于()
A:
生产力中
B:
生产方式中
C:
社会形态中
D:
经济基础中
答案:
D
资本主义商品价值(c+v+m)中的V是()
A:
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B:
工人在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
C:
工人的具体劳动转移的价值
D:
工人全部劳动创造的价值
答案:
B
在商品生产过程中,生产资料的价值是借助生产者的()。
A:
具体劳动而增殖
B:
具体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C:
抽象劳动而增殖
D:
抽象劳动转移到新产品中
答案:
B
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劳动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统一,关键是运用()。
A:
商品二因素原理
B:
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原理
C:
资本区分为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原理
D:
劳动二重性原理
答案:
D
生产资料在价值增殖过程中所以属于不变资本,是因为()
A:
它的实物形式不发生变化
B:
它的实物形式没有任何耗费
C:
它的价值只发生转移,不发生增殖
D:
它的价值不会转移到新产品中去
答案:
C
2012年10月31日,聊城市某楼盘开盘售楼。
某个体老板用银行按揭贷款的方式买了一套78万元的新房,首付现金34万元,然后在15年内付清银行贷款44万元和利息10万元。
在这一购房过程中,房价78万元,首付34万元,利息10万元分别体现的货币职能是()。
A: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B:
价值尺度,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C:
贮藏手段,流通手段,支付手段
D:
贮藏手段,支付手段,流通手段
答案:
A
“我们从小麦的滋味中根本无法判断它是封建农民生产的,还是资本主义制度下农业工人生产的”。
这说明()
A:
使用价值是个历史的范畴
B:
同一种物品的使用价值会随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C:
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一定是劳动产品
D:
一种物品具有的使用价值并不反映生产关系的性质
答案:
D
测度生产力水平的客观尺度是()
A:
劳动工具的状况
B:
劳动对象的广度和深度
C:
劳动者的主体素质
D:
劳动产品的数量和质量
答案:
A
爱因斯坦说过:
“科学对于人类事务的影响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是大家熟悉的,科学直接地,并且在更大程度上间接地生产出完全改变了人类生活的工具。
第二种方式是教育性的,它作用于心灵。
尽管草率看来,这种方式不大明显,但至少同第一种方式一样锐利。
”其中,“第二种方式”指的是科学技术()
A:
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
B:
推动思维方式的变革
C:
推动生活方式的变革
D:
推动教育方式的变革
答案:
B
根据认识的发展规律,在认识的“熟知”与“真知”问题上的正确观点是()
A:
熟知即真知
B:
熟知不等于真知
C:
熟知起源于真知
D:
熟知必然转化为真知
答案:
B
上层建筑的根本性质取决于()
A:
经济基础
B:
政治制度
C:
国家政权
D:
意识形态
答案:
A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已经制造出诸如醋酸纤维、聚苯乙稀、合成橡胶等自然界原本不存在的化合物,其数量已达数百万种。
这一情况说明()
A:
物质世界是人类创造的
B:
人造物质可以脱离天然物质而存在
C:
物质世界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
D:
人类通过实践可以改变自然物的具体形态使其打上人的烙印
答案:
D
马克思说:
“就使用价值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质;就价值量说,有意义的只是商品中包含的劳动的量,不过这种劳动已经转化为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
”这里所说的“没有质的区别的人类劳动”是指()。
A:
具体劳动
B:
脑力劳动
C:
体力劳动
D:
抽象劳动
答案:
D
列宁对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的重大贡献是()
A:
提出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提出了并组织实施了新经济政策
C:
提出了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一国或数国取得胜利的理论
D:
提出了利用国家资本主义过渡到社会主义的理论
答案:
B
马克思指出:
“如果物没有用,那么其中包含的劳动也就没有用,不能算作劳动,因此不形成价值。
”这段话说明()
A:
价值的存在以物的有用性为前提
B:
价值的存在与物的有用性互为前提
C:
只要物是有用的,它就有价值
D:
物越是有用就越有价值
答案:
A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范畴是指()
A:
抽象的物质形态
B:
具体的物质元素
C:
构成事物的最基本粒子
D:
万事万物的统一性
答案:
D
生产同一种商品,有的生产者赚钱,有的亏本,导致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
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不同
B:
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不同
C:
生产商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不同
D:
生产商品的数量有多有少
答案:
B
文化之间应该提倡“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交流态度.中华文化就是以这样的姿态走向世界的。
这里强调()
A: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B: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区别的
C: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是相互转化的
D:
矛盾的普遍性决定着矛盾的特殊性
答案:
A
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首先表现为()
A:
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
B:
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C:
中国共产党人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发展马克思主义
D:
中国共产党人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答案:
A
“任何个别(无论怎样)都是一般”。
这句话的含义是()
A:
特殊性就是普遍性
B:
特殊性存在于普遍性之中
C:
特殊性中包含着普遍性
D:
普遍性是特殊性的总和
答案:
C
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进入垄断阶段,最根本的标志在于()
A:
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B:
国家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C:
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D:
银行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
答案:
C
科学共产主义之所以是科学,主要在于其()
A:
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
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C:
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性
D:
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答案:
D
在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中()
A: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作用
B: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替代了市场作用
C:
政府成为了资源配置的主导
D:
市场的作用被政府宏观调控削弱
答案:
A
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的“双赢”的协议,对两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
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
A:
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
B:
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
C:
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
D: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
答案:
A,B,D
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在本质上都是()
A:
为了缩短必要劳动时间
B:
为了延长剩余劳动时间
C:
为了延长工作日的绝对长度
D:
为了增加剩余价值
答案:
B,D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国家政权和私人垄断资本融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获得充分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宏观调节和微观规制对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各个环节的干预也更加深入。
其中,微观规制的类型主要有()
A:
公众生活规制
B:
公共事业规制
C:
社会经济规制
D:
反托拉斯法
答案:
A,B,C,D
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是()
A:
劳动力具有使用价值
B:
劳动者必须是小商品生产者
C:
劳动者有人身自由
D:
劳动者没有生产资料和其它生活来源
答案:
C,D
生产关系客观性的表现()
A:
人们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中,不能随意选择
B:
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着生产关系的产生和发展
C:
生产关系本质上是人与人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
D:
生产关系的诸方面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答案:
A,B,C,D
据媒体报道,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学家利用互联网技术做了一次实验,证明只要通过“电子邮件的6次信息接力”,一个人就可以同世界上任何一个陌生人联系上.这表明()
A:
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B:
事物之间的联系都是人为的
C: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
D:
信息是世界普遍联系的基础
答案:
A,C
关于龙的形象,自古以来就有“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的说法。
这表明()
A:
观念的东西是移入人脑并在人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
B:
一切观念都是现实的
C:
虚幻的观念也是对事物本质的反映
D:
任何观念都可以从现实世界中找到其物质“原型”
答案:
A,D
2010年,胡锦涛主席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表示,实现现代化目标必须依靠全社会尊重劳动、保护劳动,必须使通过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成为亿万人民的共同追求。
这是因为()。
A:
劳动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
B:
劳动者分工不同,都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贡献
C:
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都应该尊重和保护
D:
劳动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
答案:
A,B,D
二十世纪社会主义制度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贡献是()
A:
社会主义开始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发挥出历史作用
B:
社会主义国家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资本主义和霸权主义在全世界扩张
C:
社会主义的力量推动着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
D:
社会主义在当代引导着世界人民的前进方向
答案:
A,B,C,D
下列各项属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基本内容的有()
A: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B:
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C:
生产力内部各要素的矛盾
D: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
答案:
A,B,D
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
A:
多数人选择的道路
B:
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C:
先进阶级选择道路
D:
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答案:
C,D
下列属于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基本内容的有()
A: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B:
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C:
经济基础内部各方面之间的矛盾
D: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运动
答案:
A,B,D
孙中山先生指出,人的认识过程是“以行而求知,因知以进行”、“行其所不知以致其所知”、“因其已知而更进于行”。
这一思想表明了()
A:
知行不可分割
B:
知行合一
C:
知行相互促进
D:
行先知后
答案:
A,C,D
资本主义生产过程能够()
A:
生产出使用价值
B:
再生产出劳动力的价值
C:
生产出剩余价值
D:
转移生产资料的价值
答案:
A,B,C,D
唯物史观认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的作用是()
A:
改变社会力量的对比和锻炼队伍
B:
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C:
社会形态更替的杠杆
D:
直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答案:
A,B,C
提高资本周转速度给资本所有者带来的好处有()
A:
提高剩余价值率
B:
增加年剩余价值量
C:
节省预付资本
D:
减少固定资本有形损耗
E:
减少固定资本无形损耗
答案:
B,C,E
英国科技哲学家斯诺在《两种文化》中说过,“我们必须用以反对技术的恶果的唯一武器,还是技术本身。
我们没有别的出路。
我们无法退入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没有技术的伊甸园。
”这一观点的错误之处在于()
A:
认为只有科学技术能够解决“全球问题”
B:
认为科学技术对人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C:
认为科学技术导致了“全球问题”
D:
对科学技术发展全盘否定
答案:
A,C,D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生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
新生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后,是新出现的事物
B:
新生事物具有新的结构和功能,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
C:
新生事物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D:
在社会历史领域内,新生事物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
答案:
B,C,D
价格受市场供求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不是对价值规律作用的否定,而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这是因为()。
A:
商品交换都是按照价格与价值相一致的原则进行的
B:
从商品交换的总体看,价格总额与价值总额是相等的
C:
从商品交换的较长时间看,价格与价值是趋于一致的
D:
各种商品价格的波动,是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的
答案:
B,C,D
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A:
是对古典政治经济学劳动价值论的批判、继承和发展
B:
是剩余价值理论的基础
C:
是研究价值分配的理论
D:
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奠定了理论基础
E:
是随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科学理论
答案:
A,B,D,E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20秋学期1909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线作业 20 学期 1909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在线 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