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题.docx
- 文档编号:4289780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42
- 大小:58.29KB
选择题.docx
《选择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择题.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择题
浙江省2002年4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1.苏联心理学家阿格法诺夫做的“拾柴火”实验是(b)
A.观察法实验B.自然实验
C.实验室实验D.自然实验与实验室相结合实验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b)
A.客观原则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
3.提出学习过程应始终以人为本,必须重视学习者的意愿、情感、需要等的学习观是()
A.罗杰斯B.布鲁纳
C.班杜拉D.斯金纳
4.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学习行为是属于(c)
A.直接强化B.间接强化
C.自我强化D.替代性强化
5.学习迁移产生的客观必要条件是()
A.学生的智力水平B.学习的理解和巩固程度
C.学习对象之间的共同要素D.学习的方法
6.梅耶学习过程模式的主要特点是()
A.强调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作用B.强调模仿的作用
C.强调强化的作用D.强调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7.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是(d)
A.成正比关系B.成反比关系
C.没有关系D.成倒U性曲线关系
8.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a)
A.接受学习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D.有意义学习
9.提出认知发现理论,提倡发现学习的教育学家和心理学家是(a)
A.布鲁纳B.苛勒
C.奥苏伯尔D.班杜拉
10.多伊奇认为,对于学生的同伴关系和学习动机能够产生更为积极影响的目标奖励结构是(c)
A.竞争目标结构B.个人主义目标结构
C.合作目标结构D.友谊目标结构
11.艾宾浩斯遗忘曲线显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a)
A.先快后慢B.先慢后快
C.先后一致D.不快不慢
12.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这种迁移是(d)
A.正迁移B.横向迁移
C.特殊成分迁移D.非特殊成分迁移
13.小学生的个性倾向性主要表现在(b)
A.需要、动机、世界观B.理想、信念、世界观
C.兴趣、动机、世界观D.兴趣、爱好、理想
14.“自信、坚强、勤奋”描写的是人的哪种心理特征()
A.气质B.性格
C.能力D.动机
15.应遵循形象化、组织化与联想化三条原则的学习策略是一种(c)
A.复习策略B.群集策略
C.形象联想策略D.元认知策略
16.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通常把技能分为动作技能和()
A.活动技能B.学习技能
C.一般技能D.认知技能
17.提出问题的解决的五步模式被人们看作是一种经典的解决问题过程的标志是()
A.杜威B.纽厄尔
C.华莱尔D.巴甫洛夫
18.1990年提出品德形成的三维结构理论模式的我国心理学家是(b)
A.肖锋B.章志光
C.邵瑞珍D.李伯黍
19.教师往往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主要是由于教师扮演了()
A.知识传授者B.学生楷模
C.学生家长代理人D.严格管理者
20.教师注意力的特点集中表现在(d)
A.注意集中能力B.注意稳定能力
C.注意转移能力D.注意分配能力
2、多项选择题
1.心理个体的发展具有的一般特点是()
A.连续性与顺序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D.不均衡性E.关键性2.概念的结构包括()
A.概念名称B.概念定义C.概念应用
D.概念特征E.概念实例3.指导学生怎样集中注意力、设置学习目标、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等,都属于()A.元认知策略B.复述策略C.组织策略
D.精细加工策略E.复习策略
4.知识应用的过程一般通过下面几个环节来完成()
A.审题B.联想C.知识理解
D.课题类化E.背诵记忆
5.影响群体士气的因素有(bcde)
A.群体成员的人数B.对群体目标的赞同C.对活动的满意感D.群体领导方式E.和谐的人际关系
浙江省2002年10月小学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1.小学教育心理学所研究的对象是小学教育中()
A.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B.教师和学生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特殊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D.教育过程中的行为
2.现代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c)
A.冯特B.比奈C.桑代克D.班杜拉
3.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转入长时记忆必须经过()
A.重新学习B.复习C.复述D.注意
4.当学生取得成功或遭遇失败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形成()
A.能力归因B.努力归因C.运气归因D.任务难度
5.提出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是概念同化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加涅D.杜威
6.采取过度学习的方法能提高学习效率,一般认为以刚刚达到能背诵的学习量的()
A.1倍B.2倍C.1.5倍D.3倍
7.陆钦斯量杯实验说明定势具有()
A.积极的促进作用
B.消极的阻碍作用
C.既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又有消极的阻碍作用
D.没有作用
8.形象联想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
C.组织策略D.问题解决策略
9.亲社会价值取向的动机因素是()
A.迁移B.定势C.移情D.策略
10.阿特金森认为人们在完成任务时,同时存在着两种行为趋向是(c)
A.争取成功B.回避失败
C.争取成功和回避失败D.力争胜利
11.有个学生平时行动迟缓,情绪反应极慢又不表现于外,如果一旦发生情绪反应,却深刻、持久;能体验到别人觉察不出的事件,这位学生的气质类型属于()
A.胆汁质B.多血质C.粘液质D.抑郁质
12.教师在教书育人中所表现出来的言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属于()
A.认识能力B.创造能力C.一般能力D.特殊能力
13.认识的主观性与客观性、观察的精细性与粗略性、思维的深刻性与肤浅性属于()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理智特征
C.性格的情绪特征D.性格的意志特征
14.小学儿童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的关键年龄大约在()
A.7岁至8岁B.10岁至11岁C.12岁至13岁D.5岁至6岁
15.人的气质类型在社会评价上(b)
A.有好有坏B.无好坏之分C.都是好的D.都是坏的
16.心理防卫机制是经常表现与使用的心理方法,较为成熟的积极的防卫形式是()
A.合理化B.否认C.认同D.升华
17.当人看到某件制品时思维常被其惯常的用途所束缚,很难想到它在别的方面的功能,这种心理现象是(b)
A.定势影响B.功能固着C.认知策略D.都不是
18.在许多人“起哄”的时候,平时文雅的学生也会表现得粗鲁无礼,这种行为是(c)
A.服从B.从众C.去个性化D.模仿
19.“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是()
A.正迁移B.负迁移C.特殊迁移D.普遍迁移
20.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
A.角色认知B.角色体验C.角色期待D.角色评价
2、多项选择题
1.皮亚杰认为2岁至12岁儿童道德性发展的阶段性有(abce)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C.可逆阶段或互惠阶段
D.利他阶段E.公正阶段
2.华莱士的问题解决四阶段模式是()
A.准备阶段B.孕育阶段C.明朗阶段
D.行动阶段E.验证阶段
3.个性的特征具有()
A.先天性和后天性B.共同性和差异性C.稳定性和可变性
D.独立性和统一性E.客观性和能动性
4.罗杰斯认为,在课堂背景中的人际关系构成要素有()
A.真诚B.热情C.接受
D.理解E.严格
5.小学生学习活动的基本特点是()
A.直观—操作性B.基础—再现性C.训练—养成性
D.指导—模仿性E.理解—创造性
浙江省2003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1.在行为的动机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动机是()。
A.正确的动机B.错误的动机
C.没有意识到的动机D.意识到的动机
2.“酸葡萄”故事是一种()。
A.否认B.投射C.合理化D.补偿
3.纪律约束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A.强制阶段B.强化阶段
C.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D.民主平等阶段
4.个人遵从规范的最高水平是(c)。
A.服从B.认同C.内化D.从众
5.多人在一起工作的效果好于个人单独工作的效果,这种现象可以解释为(a)。
A.社会助长B.社会阻抑C.从众D.服从
6.柯尔伯格的道德判断发展最高水平是(b)。
A.习俗水平B.后习俗水平C.前习俗水平D.他律水平
7.皮亚杰研究发现,11—12岁儿童的道德判断处于(c)。
A.自我中心阶段B.权威阶段
C.公正阶段D.互惠或可逆阶段
8.皮亚杰用对偶故事法研究了儿童的(d)。
A.道德行为B.道德体验C.道德情感D.道德判断
9.教师这一职业最显著的标志是()。
A.学生楷模B.严格管理者C.心理医生D.知识传授者
10.在个性中具有核心意义的是(c)。
A.气质B.能力C.性格D.没有正确答案
11.一般认为,按照韦克斯勒智商曲线,智力落后指(a)。
A.智商<70B.智商<50C.智商<100D.智商<85
12.瑞文标准推理测验适用于()。
A.4岁以上人B.10岁以上人C.55岁以上人D.2岁以上人
13.下述策略中,属于组织策略的有()。
A.谐音法B.群集C.形象联想D.尝试背诵法
14.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是()。
A.1903年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一书的出版
B.1883年霍尔《儿童心理的内容》一文的发表
C.1905年,比奈、西蒙两人《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的创建
D.冯特创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15.教育心理学和其它科学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A.系统性原则B.教育性原则
C.客观原则D.分析与综合的原则
16.强调榜样和强化作用的学习理论是()。
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社会学习理论
C.认知建构理论D.认知同化理论
17.当学习任务比较困难而复杂时,要求学习效益达到最佳水平,则合适的学习动机强度应当()。
A.较高B.高C.较低D.以上都不对
18.认为提取线索很重要的遗忘理论是()。
A.衰退理论B.干扰理论C.线索—依存理论D.动机遗忘理论
19.概念同化的典型方式是(a)。
A.接受学习B.有意义发现学习
C.发现学习D.没有正确答案
20.认为概念同化是学生获得概念的主要方式的心理学家是()。
A.奥苏伯尔B.布鲁纳C.斯金纳D.加涅
二、多项选择题
1.吉尔福特认为,创造性思维具有()。
A.敏感性B.流畅性
C.灵活性D.独创性
E.洞察性
2.与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有关的陈述有()。
A.1903比奈
B.1903桑代克
C.1883霍尔
D.桑代克第一部《教育心理学》出版
E.1905《比奈—西蒙智力量表》的编成
3.强调学习主体内部因素的学习理论有()。
A.顿悟学习理论B.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C.布鲁纳的认知发现理论D.认知同化理论
E.认知建构理论
4.李强数学考试得了100分,他将原因归结为是自己天资好,能力高的结果,这种归因是()。
A.不可控的B.可控的
C.内部的D.外部的
E.稳定的
5.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
A.直接强化B.正强化
C.替代性强化D.自我强化
E.负强化
浙江省2003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1.王强考试不及格时总是说:
“那些考得好的人都是靠死记硬背的,并不能证明他们有能力,我考得差也不说明我没有能力,其实分数是无所谓的。
”这是( )。
A.合理化B.反向作用
C.补偿D.压抑
2.根据个体遵守纪律心理的五阶段模型,6—9岁儿童处于( )。
A.民主平等阶段B.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
C.强化阶段D.强制阶段
3.对小学生的舆论起主要导向作用的是( )。
A.班干部B.教师
C.学生自身D.学生领袖
4.阿虚的“三垂线”实验,说明了( a )。
A.从众现象B.社会助长现象
C.社会阻抑现象D.去个性化现象
5.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的最高阶段是( d )。
A.惩罚和服从定向B.权威和维护社会秩序定向
C.社会契约定向D.良心或原则定向
6.儿童的“道德相对论”出现在( )。
A.6岁以后B.8岁以后
C.10岁以后D.12岁以后
7.皮亚杰研究发现,2—5岁儿童的道德判断处于( )。
A.权威阶段B.自我中心阶段
C.互惠或可逆阶段D.公正阶段
8.教师角色扮演的先决条件是( )。
A.教师角色认知B.教师角色体验
C.教师角色期待D.没有正确答案
9.场独立型概念的提出人是( )。
A.卡特尔B.威特金
C.吉尔福特D.列维托夫
10.较有影响的非文字智力测验有( )。
A.比奈智力测验B.韦克斯勒成人智力量表
C.韦克斯勒幼儿智力量表D.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11.一般而言,过度学习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时,效果较好,这个程度经研究为( 150% )。
A.100%B.80%
C.50%D.200%
12.问题解决的试误说的奠基人是( )。
A.桑代克B.苛勒
C.纽厄尔和西蒙D.布鲁纳
13.被誉为美国教育心理学之父的人物是( )。
A.霍尔(Hall,G.S.1844—1924)
B.鲍德温(BaldwinJ.M.1861—1934)
C.詹姆士(JamesW.1842—1910)
D.桑代克(ThorndikeE.L.1874—1949)
14.下述研究方法中,对条件控制最严格的是( )。
A.观察法B.自然实验
C.问卷调查及相关法D.实验室实验
15.经典性条件反射学习理论的创始人是( a )。
A.巴甫洛夫B.桑代克
C.斯金纳D.布鲁纳
16.在行为的动机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动机是( )。
A.意识到的动机B.没有意识到的动机
C.近景性动机D.远景性动机
17.当学习任务比较简单时,要求学习效益达到最佳水平,则合适的学习动机强度应当( )。
A.很高B.较高
C.较低D.以上都不对
18.可以解释倒摄抑制现象的遗忘理论是( b )。
A.衰退理论B.干扰理论
C.线索—依存理论D.动机遗忘理论
19.概念学习发展水平由低到高依次排列为( )。
A.具体水平学习→分类水平学习→认同水平学习→规范水平学习
B.具体水平学习→认同水平学习→分类水平学习→规范水平学习
C.具体水平学习→规范水平学习→分类水平学习→认同水平学习
D.规范水平学习→分类水平学习→认同水平学习→具体水平学习
20.概念形成的“假设考验说”的提出者是( )。
A.奥苏伯尔B.布鲁纳
C.斯金纳D.加涅
2、多项选择题
1.目前最有影响,也最权威的智力量表有( )。
A.比奈智力测验B.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C.绘人测验D.投射测验
E.瑞文标准推理测验
2.影响问题解决的个人因素有( )。
A.问题的呈现方式B.功能固着
C.知识的储备D.反应定势
E.认知特性
3.托兰斯调查发现,高创造性儿童具有如下特点( )。
A.高智商
B.顽皮、淘气
C.所作所为有时会逾越常规
D.待人处事不固执,较幽默,但难免带有嬉戏
E.谦虚
4.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
A.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
B.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C.是自然科学
D.是社会科学
E.上述说法都不对
5.王敏英语考试得了90分,她将原因归结为是自己持久努力的结果,这种归因是( )。
A.可控的B.不可控的
C.稳定的D.内部的
E.外部的
浙江省2004年4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1.对学生影响最大、最直接的人是()。
A.同辈群体B.教师C.父母D.兄弟姐妹
2.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在心理因素有()。
A.文化环境B.学校类型C.心理发展D.教师
3.心理卫生教育最适宜的时期是(b)。
A.幼儿阶段B.小学阶段C.初中阶段D.高中阶段
4.奠定儿童人格和心理健康基础的是()。
A.社会B.家庭C.学校D.教师
5.“前有狼,后有虎”是一种(a)。
A.双避式冲突B.双趋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
6.不成熟的冲突解决方式有(d)。
A.重建B.轮流C.选择D.逃避
7.研究发现,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分为()。
A.三阶段B.四阶段C.五阶段D.两阶段
8.班集体建设中最关键的因素是()。
A.班主任B.目标和规范C.学生人数D.班干部
9.认为儿童的道德行为或道德品质的形成,并不以年龄大小为转移,也不取决于年龄的理论家是()。
A.皮亚杰B.柯尔伯格
C.李伯黍D.梅和哈特肖恩
10.柯尔伯格将儿童的道德判断发展分为()。
A.二阶段B.三阶段C.四阶段D.六阶段
11.皮亚杰研究发现,8—10岁儿童的道德判断处于(b)。
A.权威阶段B.互惠或可逆阶段
C.自我中心阶段D.公正阶段
12.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A.创造力与智力高度相关B.高智力者,创造力也高
C.低智力者,创造力高D.知识经验与创造力有正相关
13.隐喻训练法的发明人是(b)。
A.奥斯本B.戈登C.吉尔福特D.戴维斯
14.小学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b)。
A.小学教育中教与学的心理活动
B.小学教育中教与学及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
C.小学教育中人的本性及其改变的规律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5.在行为的动机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动机是()。
A.没有意识到的动机B.意识到的动机
C.内部动机D.外部动机
16.小学生认知技能获得的主要方式是()。
A.规则的发现学习B.在尝试解决问题中学习
C.从范例中学习D.没有正确答案
17.概念形成的主要方式是(b)。
A.接受学习B.有意义接受学习
C.发现学习D.没有正确答案
18.学“角”这一概念,对“钝角”、“锐角”、“直角”概念的学习产生的影响属于(b)。
A.负迁移B.纵向迁移
C.横向迁移D.非特殊成分的迁移
19.默多克(Murdock.D.D)的迁移率计算公式表述为()。
A.迁移率(%)=
×100
B.迁移率(%)=
×100
C.迁移率(%)=
×100
D.迁移率(%)=
×100
20.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A.沃尔夫B.桑代克C.布鲁纳D.奥苏伯尔
二、多项选择题
1.个性具有如下特征()。
A.先天性与后天性B.共同性与差异性C.稳定性与可变性
D.独立性和统一性E.客观性和能动性
2.学习英语单词“house”时,学生将该单词用中文“耗子”来帮助记忆,这是一种()。
A.谐音法B.组织策略C.形象联想
D.精细加工策略E.复述策略
3.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有()。
A.连续性B.阶段性C.个别差异性
D.顺序性E.不均衡性
4.将成功归因于任务难度低,这种归因是()。
A.不可控的B.可控的C.内部的
D.外部的E.不稳定的
5.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将强化分为()。
A.正强化B.精神强化C.自我强化
D.替代性强化E.直接强化
浙江省2004年10月教师资格认定培训考试
1.将学习过程视为“闻-见-知-行”的学者是( b )。
A.老子B.荀子
C.孔子D.奥苏泊尔
2.下面不是问题的必须成分的是( d )。
A.目的B.方法
C.障碍D.途径
3.人表现在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的心理特征称为( )。
A.应激B.性格
C.能力D.定势
4.加涅根据学习的繁简程度的不同,将学习分为( )。
A.5类B.6类
C.7类D.8类
5.下列归因因素中,属于内部而稳定因素的是( )。
A.能力B.努力
C.任务难度D.运气
6.人脑对事物之间规律或关系的反映是( )。
A.概念B.思维
C.规则D.归纳
7.短时记忆中的容量单位是( c )。
A.比特B.字节
C.组块D.词
8.下列不属于个性倾向性的是( )。
A.需要B.动机
C.性格D.世界观
9.后继学习对先行学习的影响叫( )。
A.顺向迁移B.逆向迁移
C.正迁移D.负迁移
10.“经验泛化说”是( b )提出来的。
A.桑代克B.贾德
C.詹姆士D.武德沃斯
11.儿童道德性发展的可逆阶段是在( )。
A.2-5岁B.6-7岁
C.8-10岁D.11-12岁
12.个体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的强化阶段是( )。
A.0-6岁B.6-9岁
C.9-16岁D.16-成年
13.“行动活泼敏捷、善于适应环境变化”属于哪种气质类型?
( a )
A.多血质B.胆汁质
C.粘液质D.抑郁质
14.强、平衡而灵活的神经类型称为( a )。
A.活泼型B.兴奋型
C.安静型D.抑制型
15.“进退维谷”是一种( b )。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
C.趋避式冲突D.双重趋避式冲突
2、多项选择题
16.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是( )。
A.连续性与顺序性B.阶段性
C.持久性D.个别差异性
E.不均衡性
17.概念的结构包括( )。
A.概念名称B.概念定义
C.概念特征D.概念水平
E.概念实例
18.群体内聚力表现为( )。
A.领导方式B.成员情感
C.认同感D.归属感
E.力量感
19.小学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