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基础考纲应用.docx
- 文档编号:4289406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41.46KB
心理学基础考纲应用.docx
《心理学基础考纲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基础考纲应用.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心理学基础考纲应用
【心理学基础考纲要点】第一章现代心理学的研究与发展
l 心理学的概念: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l 心理现象的实质:
心理是头脑的机能;是头脑对客观现象的反映;人的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象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
l 个体行为与个体心理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人的行为规律,目的是要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因为人的行为与人的心理活动是密不可分的,对人的心理活动的探知必须开始于对人的外显行为的观察。
人的行为是受其内隐心理活动支配的。
反过来,人的心理活动是在行为中产生,又在行为中得到表现的。
l 个体心理的结构及其关系:
个体心理分为心理过程和个性差异。
心理过程:
1.认知过程:
感知、记忆、思维、想象等。
2情感过程:
对事物的态度体验过程。
3.意志过程:
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个性差异:
1.心理活动倾向性:
需要、动机、信念、理想、世界观等。
2.心理过程的稳定特性:
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过程与个性心理这两个方面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个性心理是在心理过程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的,并总是在各种心理过程中表现出来;反过来,已形成的个性心理又影响着心理过程,使个体的心理过程总是带有个性色彩。
l 心理学诞生的标志:
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实验室研究,使心理学从哲学中脱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这一事件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被称为心理学之父。
l 心理学发展中出现的主要流派以及各种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和基本思想:
l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
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都是探索心理现象的事实、本质、机制和规律。
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解释和说明、预测和控制三个方面。
l 心理学研究的程序:
1.确定问题并提出假设。
2.确定研究对象。
3.界定概念及其测量工具。
4.选择研究方法。
5.解释结果并做出推论。
l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
1.观察法:
由研究者直接观察记录被试的行为活动,从而探究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的方法称为观察法。
观察法的主要优点是被观察者在自然条件下的行为反应真实自然;其主要缺点是观察资料的质量容易受观察者能力和其他心理因素的影响,而且,它只能有助于研究者了解事实现象,而不能解释其原因是什么。
2.调查法:
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系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就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分为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调查法的优点是能够同时收集到大量的资料,使用方便,并且效率高,故而被广泛应用与教育心理学或社会心理学研究中。
调查法的缺点是研究结果难以排出某些主、客观因素的干扰。
必须预先检验问卷,有受过培训的调查者,有能够反映总体的样本,还要采用正确的资料分析方法。
3.个案研究法:
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及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
收集的资料通常包括个人的背景资料、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特征等。
个案研究的研究对象可以是单个被试,也可以是由个人组成的团体。
个案研究法的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
其缺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此外,个案研究的结论不能简单地推广到其他个人或团体,但在经过多次同类性质的个案研究之后,可为研究者设计试验研究假设时提供参考。
4.实验法:
是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研究这种变量的变化对其他变量所产生的影响。
变量又叫自变量或称实验变量,由自变量引起的某种特定反映即因变量,实验需要在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在于排除自变量以外的一切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无关变量。
实验法可分为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
现场实验的优点是把心理学研究与平时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研究的问题来自现实,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
其缺点是容易受无关因素的影响,不容易严密控制实验条件。
实验室实验的最大优点是,对无关变量进行了严格控制,对自变量和因变量做了精确测定,精确度高。
其主要缺点是研究情境是人为的,脱离实际情境,难以将结论推广到日常生活中去。
【心理学基础考纲要点】第二章脑与心理
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赖以产生的物质基础。
心理是神经系统的功能,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器官。
l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
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脊神经、脑神经和植物性神经三部分。
l 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及其机能:
中枢神经系统是由脊髓和脑组成。
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的低级部位,脊髓的活动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节,它的作用有两个:
一是将脑和外周神经联系起来,成为脑神经传入和传出的中间站;二是可对一部分躯体运动进行调节,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活动。
脑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高级部位,位于颅骨内,由脑膜所包裹,并悬浮于脑脊液中,它由大脑、小脑、脑干、间脑和边缘系统组成。
l 神经元的结构及其机能:
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构成大脑的基本单位,它是由细胞体和由胞体发出的树突及轴突两部分组成的。
l 突触的功能:
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另一些神经元的树突和胞体接触的区域叫做突触。
它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构成。
一个典型的神经元可能与其他的神经元有一到十万个突触联系。
l 大脑皮层的分区与机能:
大脑的视觉皮层、听觉皮层、嗅觉皮层、触光皮层和运动皮层记录来自外部的信号,称作第一区域。
额叶的主体部分负责分析记录数据,称作第二区域。
当这些数据被完全理解时,就进入额叶的第三区域,形成一般的行动计划,再由第二区域负责具体执行行动计划,将头脑的活动变为身体的具体动作。
l 布洛卡区和温尔尼克区的位置及其功能:
位于额叶的后下部的区域为“布洛卡区”,又称运动性言语中枢。
温尔尼克区也是言语中枢,又称听觉性言语中枢,它位于颞叶的后下部。
前者理解句子,后者理解语言。
l 大脑两半球的分工与协调:
大脑是神经活动的最高级部位,一般认为,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等活动由左半球负责;而右半球则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活动。
但实际上左右脑的功能也不是截然分开的,它们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
大脑具有重新调整和代偿的功能。
右脑比较沉默,长于辨认形;左脑比较积极,长于言语功能。
左脑为数字型,担任着语言、计算、逻辑等思维方面的任务;而右脑则是负责欣赏音乐、绘画,从整体上接受事实、承担直感、预测的责任,也就是掌管着人们感情方面的事情。
l 脑潜能开发的途径:
第一,应该敞开心灵的大门。
开发大脑潜能需要培养创新精神。
第二,让心灵沐浴爱的阳光。
临床心理学家研究发现,当安全、爱以及尊重得到满足时,机体的潜能就会更好地发挥。
脑功能开发的含义在于创造心身健康的良好环境,形成美好情操,促进情感活动对认知过程的激励作用。
第三,让学习为大脑持续充电,使大脑不断获得有益的刺激。
第四,利用多种方法和手段开发大脑潜能。
研究表明,肢体运动、音乐、绘画、书法、计算机操作、珠算和我国特有的汉语资源等,对个体脑高级功能的开发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心理学基础考纲要点】第三章行为动力
l 需要的含义:
需要是有机体感到某种缺乏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倾向,它是有机体自身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要求在头脑中的反映。
l 需要的功能:
人类行为一切动力都起源于需要,需要是人动力的源泉。
l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基本需要: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成长的需要:
求知需要、审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l 动机的含义:
动机是引起、维持个体活动并使活动朝某一目标进行的内在动力。
l 动机的基本功能:
1.激活功能,动机能激发有机体产生某种活动。
2.引导功能,动机是针对一定目标(或诱因)的,是受目标引导的。
3.维持和调整功能。
l 动机的分类:
1.生理性动机:
饥饿、渴、性、睡眠、2.社会性动机:
又叫继发性动机:
兴趣、权利动机、交往动机。
l 动机冲突的主要种类:
l 动机与行为效果之间的关系:
动机对人的行为效果或工作效率的影响是不容置疑的,研究表明这种影响取决于两个要素:
一是取决于动机本身的强弱,另一是取决于个体行为的质量。
l 耶基斯-多德森定律的具体含义:
学习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往往会因课题性质不同而不同。
当学习比较容易的课题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提高;当学习比较困难的课题时,行为效率会因动机强度的增强而下降;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强有利于行为效率的提高,特别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
这一规律早在1908年被耶基斯与多德森通过实验证实了。
l 强化动机理论:
强化,理论认为凡是能增加反应概率的刺激或刺激情境均可称为强化。
所以联结主义试图用强化来说明行为的引起与增强。
在他们看来,人的某种行为倾向之所以发生,完全取决于先前的这种行为与刺激因强化而建立起来的稳固联系。
当某种行为发生后给予强化,就可以增加该行为再次出现的可能性。
总之,强化动机理论是联结派的动机理论,因此,过分强调引起行为的外部力量,忽视甚至否定人的学习行为自觉性与主动性,因而这一理论有很大的局限性。
l 成就动机理论:
成就动机的概念是在默瑞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成就需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麦克兰德和阿特金森将其发展成了成就动机理论。
认为成就动机的强度是由动机水平、期望和诱因的乘积来决定的。
其关系可以用公式:
动机强度=F(动机水平×期望×诱因)动机水平是一个人稳定的追求成就的个体倾向;期望是某人对某一课题是否成功的主管概率;诱因是成功时得到的满足感。
在此基础上,阿特金森又进一步将个体的成就动机分为两类:
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即人们追求成功和由成功带来的积极情感的倾向性;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即人们避免失败和由失败带来的消极情感谈的倾向性。
根据这两类动机在个体的动机系统中所占的强度,可以降个体分为力求成功者和避免失败者。
l 归因理论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对行为的归因有两种,一种是环境归因,即将行为原因归为环境,如将行为的原因归为他人的影响、奖励、运气,工作难易等都是环境归因。
海德认为,如果把行为原因归为环境,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可以不负什么责任。
另一种是个人归因,即将行为的影响归于个人,如将行为的原因归为人格、动机、情绪、态度、能力、努力等的影响。
海德认为。
如果把行为原因归于个人,则个人对其行为结果应当负责。
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在吸收海德和罗特理论的基础上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的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同时将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归因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主要有三:
1.了解心理与行为的因果关系。
2.根据行为者当前的归因倾向预测他以后的动机。
3.归因训练有助于提高自我认识。
l 习得性无助感的含义及其表现:
如果一个学生长期处于消极的归因心态就会有碍于人格成长,比如惯于逃避失败的学生,他们对应困难缺乏信心,将失败归因为能力不足,而将成功则归因于运气或任务容易。
长期以来,成为应付学业的一种习惯,就会演变成一种习得性无助感。
产生后有三方面的表现:
1.动机降低。
2.认知出现障碍。
3.情绪失调。
l 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它与自我能力感是同义语。
自我效能感理论已经得到了大量实证研究的支持。
行为出现的原因不是随后出现的强化,而是人在认知之后产生的期待。
有了相应的知识、技能和目标时,自我效能感就成了行为的决定因素。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个体成败的经验,一是个体的归因方式。
个体成败的经验也有两类:
一类是个体成败的亲身经验或直接经验。
自我效能感是可以通过训练而提高的。
【心理学基础考纲要点】第四章认知过程
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注意、记忆、思维和言语等心理过程。
l 注意的含义: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指向性和集中性是注意的两个基本特征。
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集中性则是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多余的活动被抑制。
l 无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实现没有预定目的,也无需作意志努力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主要有:
刺激物的特点,如刺激物的强度、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新异的刺激物等;人的主观状态,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绪状态等。
l 有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注意主要是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方法有:
对活动做深入的理解、培养间接兴趣、合理组织活动等。
l 注意的特征(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广度、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的稳定性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征,是指在同一对象或同一活动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能清楚把握的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注意的转移是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的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个对象或另一种活动上去。
l 感觉的含义:
感觉是一种最简单的心理现象,它是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应。
主要的感觉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肤觉、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
l 绝对感觉性和绝对感觉阈限:
感觉性就是对刺激的感受能力,绝对感受性就是感觉出最小刺激量的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就是刚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低于这个值,人就感觉不到刺激的存在。
各人的绝对感受性各不相同。
绝对感觉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二者在数值上成反比关系。
即E=1/R,其中E为绝对感受性,R为绝对感觉阈限,说明绝对感觉阈限越大,则绝对感觉性约低。
l 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的含义及其关系:
差别感受性就是刚刚能觉察出同类刺激最小差别量的感觉能力,差别感觉阈限指刚刚能感觉出两个同类刺激的最小差别量。
刺激的增加量AI与原刺激量I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即K=AI/I,K为一个常数,即韦伯常数。
这一公式所表述的规律叫韦伯定律。
l 感觉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
1.后像:
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的后效。
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后效特别显著,视觉的后效也很显著。
视觉的后效即是视觉后像。
2.感觉适应:
感受器在刺激的连续作用下(刺激强度不变)、感觉会随刺激时间的延续而发生变化(多数为感受性降低,甚至于消失),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适应。
3.感觉的相互作用:
感觉的相互作用可分为同一感觉之内的相互作用和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在不同感受器官同时受到刺激时发生。
l 知觉的含义:
可以被看做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l 知觉的特性: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l 知觉的类型:
1.空间知觉,空间知觉主要包括:
形状知觉、大小知觉、方位知觉和深度知觉。
2.时间知觉和运动知觉,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以及运动幻觉等。
运动幻觉又分为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
3.超感知觉与错觉。
超感知觉是指不凭感觉器官即可获得知觉经验的特异现象。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它于幻觉不同。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管歪曲的知觉。
l 运动知觉的种类:
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以及运动幻觉等。
运动幻觉又分为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
l 错觉的含义: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它于幻觉不同。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管歪曲的知觉。
l 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人脑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和理论,体验过的情感和情绪,练习过的动作,都可以成为记忆的内容。
l 记忆的基本环节:
记忆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识记、保持、再让或回忆是记忆的三个基本环节。
记忆过程中的三个环节是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的。
记忆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的过程。
l 记忆的种类:
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l 记忆的三级加工模型:
记忆信息的三级加工模型认为外界信息进入记忆系统后,经历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感觉记忆又叫瞬时记忆,视觉感觉记忆的作用时间约在0.5秒以内,一般认为可以保持30毫秒左右。
声像记忆的时间可能保持较长时间,达到4秒左右。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分钟以内,一般认为约为15秒-30秒,甚至更短时间的记忆。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
短时记忆的容量有限。
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
信息得到复述后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否则很快消失。
复述还可以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长时记忆。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一分钟以上的记忆。
长时记忆是一个真正的信息库,它的容量巨大,可以长期保持信息。
长时记忆根据记忆的信息类型可以划分成情景记忆、语义记忆。
l 遗忘的规律:
遗忘是指经历过的事物不能重现和再认或者是错误地重现和再认的现象。
遗忘的进程先快后慢。
l 影响遗忘的因素:
1.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的制约。
2.识记材料很重要时,一般不容易遗忘。
3.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
4.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
5.记忆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也有重要的影响。
一般系列材料的开始和末尾部分记忆效果较好,中间位置的内容则容易遗忘。
这可能与前摄抑制与倒摄抑制有关。
l 增进记忆的方法:
复习主要是注意这么几个方面的问题:
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复习方式多样化、多感官参与。
记忆的具体方法多种多样:
1.直观形象法。
2.图表法。
3.谐音记忆法。
4.归类比较法。
5.联想法。
6.歌诀法。
l 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思维是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它所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
人的思维过程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的特征。
l 思维的过程:
人类的思维活动的过程表现为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和具体化等。
其中分析和综合是思维的基本过程,其他过程都是从分析、综合过程派生出来的,或者说是通过分析、综合来实现的。
抽象是在认识上抽出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舍弃非本质特征的过程。
概括是在认识上把同类事物的本质特征加以综合并推广到同类其他事物的思维过程。
l 思维的类型:
根据思维过程中凭借物或思维形态的不同,思维可分为动作思维、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三大类。
根据思维时是否具有或遵循明确的逻辑形式和逻辑规则,思维又可以分为形式逻辑思维和非形式逻辑思维两大类。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思维可分为集中思维和分散思维。
l 概念的形成与掌握:
概念形成亦称概念学习,是指个人掌握概念的过程。
掌握概念的途径主要有两条。
一条途径是不经过专门教学,通过日常交际和积累个人经验而获得概念。
另一条途径是在教学过程中有计划地使学生熟悉有关概念内涵的条件下掌握概念,这样掌握的概念称科学概念。
l 问题解决的过程:
所谓问题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基本成分:
一是给定条件,即问题起始状态;二是问题的目标状态,即问题的答案;三是障碍,即找到答案必须经历的思维活动。
从信息加工的观点看,问题解决实际上是对问题空间的搜索。
问题空间也就是问题解决者对一个问题所达到的全部认识状态。
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
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和验证假设。
如果以信息加工的观点来说明问题解决的过程同样可以区分为四个阶段,这种区分比较传统的区分办法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问题解决四个阶段是问题表征、选择算子、应用算子和评价当前状态。
l 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
能否对问题进行适宜的表征,是影响问题解决的最为重要的因素。
其它还有一些因素。
1.迁移的作用。
2.原型启发。
3.定势的作用。
4.情绪与动机。
【心理学基础考纲要点】第五章情绪
l 情绪的含义:
情绪是人类对于各种认知对象的一种内心感受或态度.它是人们对于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条件,对于自己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对于他人的行为的一种情感体验。
情绪与需要总是相关的。
l 情绪的分类:
有些心理学家根据情绪的演化过程或刺激类型将情绪分为六类。
第一类是原始的基本情绪,常常具有高度的紧张性,它们表现为快乐、愤怒、悲哀与恐惧四种类型;第二类是由感觉刺激引起的情绪,常常是温和的或强烈的,他们表现为疼痛、厌恶和轻快;第三类是与自我评价相关的情绪,这主要取决于评价标准,表现为成功感与失败感、骄傲与羞耻、内疚与悔恨等;第四类是与别人有关的情绪,经过一定的时间,这类情绪常常转化为持久的情绪倾向或态度,主要表现形式是爱与恨;第五类是与欣赏有关的情绪,它们是惊奇、敬畏、美感和幽默;第六类是最为持久的情绪,即是心境。
我国心理学家黄希庭教授从情绪的时间虚列性或刺激物属性的角度讲情绪分为五类。
第一类是情调,第二类是激情,第三类是心境,第四类是应激,第五种是情操。
l 认知对情绪的影响:
感觉是诱发情绪的首要条件,记忆与想象决定着情绪,注意与思维决定着情绪的产生与表现。
l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
情绪对认知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情绪具有动机性功能、信号性功能以及感染性功能三方面。
情绪的动机性功能是指情绪能激发人的认知和行动的动机。
情绪的信号性功能是指情绪是人的思想意识的自然流露。
情绪的感染性功能是指人们之间感情的沟通需要情绪的感染,而人接受客观事物所带来的刺激而引发的情绪体验也具有渲染性。
情绪对认知过程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这取决于人们认知过程的心境状态。
l 情绪与行为的关系:
1.情绪与行为的先天关联性,它包括面部表情、言语表情与身段表情。
2.情绪与行为的后天社会文化制约性。
l 健康情绪的必要条件:
1.正确的人生追求。
2.宽广的胸襟。
3.理性地适应生活。
4.寻找身边的欢乐。
l 暴怒情绪的控制:
控制暴怒情绪的基本程序有三步。
第一步:
自我意识自己的暴怒。
第二步:
对暴怒情绪进行归因。
第三步:
寻求制怒的方法。
l 过度焦虑情绪的控制:
首先,积极进入放松状态是消除焦虑的重要方法。
达到以转换注意的方式让焦虑者停止忧虑。
以新压旧也是消除焦虑的一种方法。
心理学家通过实验论证,以另外新的忧虑可以压制原来的焦虑。
必须尽早自觉察觉焦虑的发生,从中寻求原因,以理智的方法去质疑焦虑。
控制焦虑还可以采用一种对他人陈诉自己心中的忧虑的方法。
l 过度紧张情绪的控制:
控制的方法可以着手于四个方面:
第一是阻断导致紧张情绪的有关环节或途径,从根本上消除导致紧张的根源或刺激,以此得以放松;第二是改善环境,既要改善人生活与工作的物质环境,调节各种物质环境的刺激,使人能够较好地适应环境,又要改变心理环境,防止或消除各种矛盾、冲突和挫折因素;第三是改善和培养个体的应对能力,获得新的机能来实现,又可以通过锻炼和改进个性特征,以适应环境的要求来实现;第四,言语放送训练。
l 抑郁情绪的控制:
习得性无力感指人在被动地接受某种刺激后赶到无能力去应付,不能学会去应付的一种状态。
当你处于抑郁状态时,不妨大哭一场。
刻意安排较愉快的时间转移注意力也是一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心理学 基础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