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总结.docx
- 文档编号:4288758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27.95KB
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总结.docx
《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总结
2018年万名干部下基层工作总结
2018年根据《中共四川省委办公厅关于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意见》(川委办[2007]28号)、《中共内江市委办公室关于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的意见》(内委办[2007]8号)文件精神及《中共资中县委办公室关于开展“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选派干部到乡镇村任职的通知》(资委办[2007]268号)文件精神的要求,我被选派到资中县水南镇人民政府担任镇长助理一职,进行为期两年的下派锻炼。
一、特殊的工作性质,瑞正了我业精于情的工作态度
古人云:
“天下之事,以难而废者十之一;以惰而废者十之九”,作为从未有乡镇及农村工作经验的我,要做到不会就学,不懂就问,更要做到脑勤,眼勤,手勤,脚勤。
二、复杂的工作现实,锻炼了我锲而不舍的工作品质
“事在人谋,业在人创”。
我到任后分管的其中一项工作就是卫生工作。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党和国家对农民的一种关心,是件利国利民、利人利己的好事,为此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这项工作的开展不尽人意。
通过一段时间对相关文件的学习,在深入调查走访,认真听取村干部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重新制定了一套激励机制、奖惩办法,又利用我分管的电影队加强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好处的宣传力度。
用本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并且受益的村民在宣传园坝会上现身说法,及时的转变了绝大多数村民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认识。
村干部现场办公征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
该方式在奉安村试点成功后,向全镇其它村推广,使全镇在09年、10年连续两年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款的征收达到95%以上。
在全县名列前矛,我的这种锲而不舍、不服输的工作态度受到了党镇领导的肯定。
三、艰苦的工作环境,磨练了我吃苦耐劳的工作意志
2018年8月19日,连继一周的大雨,使沱江河水位猛长,水南镇各村(社区)相继受灾,灾情就是命令,8月21日是周六我一大早就去我负责的321国道水南境内的奉安段查看灾情,对以出现险情的地段进行登记上报,对没有出现险情的地方挨家挨户的宣传加强安全防患意识。
上午9点在倒石桥碰到巡查到此的书记镇长,看见我冒着雨有序的指挥村干部抢险,对我的工作态度进行了发扬。
上午10点镇上领导班子成员召开紧急会议,安排部署捡险救灾工作,我和副镇长廖正明同志对水南镇灾情最为严重的石膏村、板桥村、碑溪村进行了入户走访调查,将灾情最为严重的村户进行了妥善安置,将出现险情的村民进行转移。
晚上九点我又同书记到瓦窑坝铁路进行抢险工作。
通过这段抢险救灾工作的经历,让我对乡镇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对如何利用各种有利因素处理各种不稳定因素,解决各种突发事件,排查农村各种潜在问题有了一定的认识,同时也明白了越是艰苦的环境越能考验一个人的毅力。
“苦想没有盼头,苦干才有奔头”,书记的这句话让我感触很深,我们要勇于面对各种困难,困难面前不叫苦、不叫累,问题面前不回避、不气馁。
饶州大市场 为何“有场无市”
——对饶州大市场的调查与思考
饶州大市场位于鄱阳县城城北汽车站斜对面,北纬三路南侧,是我县招商引资的项目之一。
占地1.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
有商铺212套,商品房24套,功能设计为“小商品零售批发市场”。
2002年9月开建,于2003 年9月底竣工。
近来,广大干群对这一市场的建设与运作议论颇多。
为此笔者对此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情况。
群众描述现状:
“一热一冷”
房产销售热 该市场从开工到竣工不到一年半间,所有商铺与商品房均已销售完毕,到目前为止,这是鄱阳市场与房地产开发史上最好的成绩。
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
因为属于较早开发的市场,当时鄱阳的店面与商品房的需求量较大,加上地理位置较好,靠近汽车站,买主甚是看好,以为生意好做,所以销售呈现一片“火热”。
市场形成冷整个饶州大市场总共212家店铺全部销售一空,但到现在为止,开业的却不到10家,而且经营的还不是小商品,有的经营网吧,有的是开诊所,几乎与小商品无关。
整个市场显得冷冷清清,凄凉萧条,与投资商宣传的“饶州大市场,商机无限”相去甚远。
买主当初“发财致富”的美丽憧憬变成了忧心忡忡的“水中花、镜中月”。
一股火热的投资热情被浇得一片冰凉。
饶州大市场的“商机”变成了置房业主的“伤心”。
整个市场显得一片“寒冷”。
那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有场无市”的现象呢?
有关人士分析原因:
“三不一少”
市场定位不准确 有关人士分析,这个市场定位为“小商品零售批发市场”是不符合我们县情的。
一是我县交通不发达,县城不靠近高速公路与铁路,港口也没有发挥大作用,运输成本比较高,更不是小商品生产基地,在小商品的价格上没有竞争优势,对外地批发商没有足够的吸引力。
二是鄱阳县面积大,但是与周边城市比较接近,象芦田、饶埠、古南、古县渡、凰岗等乡镇基本上是到乐平的赣东北大市场,甚至到义乌小商品批发市场批发小商品。
游城乡以北又基本到景德镇或九江批发小商品,只有靠近县城的双港、团林、四十里街、珠湖、高家岭、莲湖、三庙前等乡镇来县城批发小商品。
三是原本就有比较多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和零售市场,容量不够。
如果是搞零售的话,地理位置也不是很好,不是人口集聚地,没有人气哪来财气?
四是市场不专业很难做大做强。
如果像水产品批发市场那样,按照本地的优势和特色,做个专业的市场会很容易降低成本,形成规模,而且可以吸引外地的客户。
而小商品市场则不能把外地的客商吸引过来,只能局限于本县范围内,所以很难把市场培育起来。
五是开发商经营思想与建设市场的要求有一定的出入,他们只是把开发市场当作单纯的房地产开发,只管建设不管启动。
基础设施不完善饶州大市场基础设施不完善、不配套,也是市场难以启动的另一主要原因。
一是当由时政府规划,开发商承诺建设的北纬三路和停车场等设施,至今还没有开工。
饶州大市场市场汽车难进去,货也难出来,运输有障碍,市场没有一个很好的交通环境和经营氛围,增加不了人气也就增加不了财气和商机。
按照规划和设计的要求,饶州大市场的北纬三路东西长177米,南北宽30米,市场东侧路南北长97米,宽12米,西边还有停车场等,在市场竣工时要全线贯通和启用(要求2003年10月底拆迁平整到位,年底硬化到位)。
但是上述必建工程至今依然故我,不见动静,却成为名副其实的垃圾堆。
“饶州大市场,交通便利、环境优美”也就成为一句空话。
二是市场内的绿化、亮化、美化严重不足。
按规定人均2—4平方米,饶州大市场的绿化面积不得少于500平方米,而饶州大市场基本没有绿化,只有几棵即将要死的盆景“形影相吊,孤芳自赏”,更不要说美化、亮化。
整个大市场显得没有一点生机。
三是生活设施欠缺。
水电还没有完全进户,而且只有一个进水闸,根本无法满足市场的供水需要,给生活和经商带来极大的不便,甚至是阻碍。
四是公用的下水管道不是密封的,夏天一到,就污水横流,臭气难闻,给市场的环境造成了极坏的影响,令购买商品者望而却步、望市兴叹。
五是批发市场需要的中间过道上面的遮雨篷也没有按照要求做起来,给做批发生意的业主经营会带来不便。
六是公共部位的维护工作也不尽如人意,按照建设部规定,售房收入的2—3%的资金用于今后维护路面、水管、防火、路灯等设施,这批资金没有着落,以后的维护没有保障。
试想一个功能不健全,设施不完善,交通不便利,安全无保障,环境不优美甚至是恶劣的市场,居民连住都不喜欢,谁还愿意进去做生意?
政府引导不到位 一个成熟市场的形成有其内在的必然规律,是由于长时间的积累慢慢形成的。
但如果有政府的正确引导,就会加快市场形成的步伐。
饶州大市场至今冷冷冰冰,形成不了规模和气候与当时重视市场载体建设,忽视市场主体培育,没有深入的研究市场运作的客观规律,没有加大培育市场的力度,缺乏正确引导不无关系。
一是没有一个具体而现实的优惠政策鼓励批发商入内经营。
二是缺乏必要的行政手段。
在交通、经营区域等方面的引导和干预。
象义乌的小商品大市场、乐平赣东北大市场、南昌洪城大市场等都是由于政府的正确引导而逐渐发展起来的。
三是缺少活跃市场、培育市场的组织和启动机制,没有专人抓市场的启动和繁荣。
购商铺者经商的少 据饶州大市场业主委员会反映,饶州大市场的业主相当一部分是工薪阶层,有固定的收入,或者是有一定闲置资金的人。
这一阶层的人群,一方面缺少投资经商的冲动和强烈经商的欲望。
另一方面是缺少经商的经验。
买下产业,只是想到时候出租获取一定的租金,自己不考虑经商搞批发,所以有许多店铺一直在等人租下,租不租的出去对自身的经济状况也没有多大的影响,没有迫切需要资金周转或资金回笼的压力,也不急于把店铺盘活。
另有一部分业主虽然自己经商,但持观望态度。
看大家都没有进来开店,自己也就不愿意进来,怕影响自己的生意。
或者他们原本的经营场所就很好,到这里购买店铺是求更大的发展,结果看到这里没有一点商气,就想等到大家都来做生意时再进驻。
这也是市场冷清的又一原由。
有识之士认为:
“繁荣饶州大市场就要补好课、上好课,再建市场就要备好课。
”
“补好课”,“变冷为热”政府要树立启动了一个市场就培育了一个巨大税源,培育了一个市场就增加了大量就业岗位的观念,做好启动与繁荣饶州大市场的“补课”工作。
一是考虑重新给饶州大市场科学定位,利用本地的原有资源和优势转型为中小型的其他专业批发市场。
二是出台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有现实意义的优惠政策,鼓励正在做批发生意和想做批发生意的业主进入饶州大市场经营。
三是要参照外地成熟市场的作法,鼓励开发商把业主的店铺以契约的方式暂时收回,通过中介租出去,逐年返利给业主,逐年活跃市场。
或者以整体的形式招商引资,让大的经济体来规划市场的未来。
四是成立相关的启动市场、培育市场的组织机构。
做到有领导亲自抓、专门抓、经常抓。
做到建好一个,启动一个,收益一个。
“上好课”,“起死回生”一方面,政府要把承诺的配套工程尽快的建设到位。
另一方面要上好思想政治课,督促开发商尽快把做市场当作开发房地产的思想中转变过来,把注意力放到启动市场、培育市场上来。
。
一是要尽快完善市场的基础设施,完善市政功能,优化人居环境。
硬化北纬三路、建好停车场、美化亮化市场内部环境,改造好排水管道与进水闸门等基础设施,给业主一个舒适的创业环境、优越生活环境;给客商一个便利的交通环境、满意购物环境。
二是加大管理市场的投入。
有良好的管理秩序,就有良好的经营环境,就能给经商者安全感,增强经营者的信心。
要求开发商把公共部位的维护管理基金按照建设部的规定(售房资金的2—3%)标准上缴到位,以便加强市场的管理。
“备好课”,“防患未然”市场是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的纽带,是促进资源合理流动的优化配置枢纽。
建设小商品市场可以活跃县域经济,增加就业岗位,培植税源与经济增长点,增加财政收入,改变城市面貌,促进经济社会加速发展。
但是如果不精确论证,科学定位,规范运作,正确引导,就会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浪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反而成为沉重的经济包袱,贻害后代。
一是要按照放手发展、积极引导、先引后建、逐步完善的原则建设。
因地制宜,找准本地优势和潜力,努力发展生产,培植比较稳定的货源。
二是要把市场建设与房地产开发区别开来,避免固定资产投资过剩和重复建设。
三是要实行低税费培育政策,采取“欲取先予”的原则建设和培育市场。
四是要统筹规划,对自发形成的市场积极引导,鼓励股份合作制的形式兴建。
中共鄱阳县委办公室
**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中共**县委 根据市委要求,近日,县委安排县委办公室、纪委、组织部组成联合调查组,对我县的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情况进行了一次专题调研,本次调研共涉及12个乡镇,48个村,经过二个多月的集中调查,初步掌握了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一、我县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现状**县是一个拥有98万人口的农业大县,下辖16个乡镇,现有农民党员2万名,全县共有1909个基层党支部,其中农村支部1002个。
近几年来,县委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狠抓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先后开展了农村基层党组织三年整顿、村级规范化建设和“三级联创”等活动。
以党建促经济,使全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加强,广大农村党员和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得到了很大提高,为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有力地促进了全县农村两个文明建设。
但是,经过这次调研,我们发现:
随着农村改革和发展向深层次的推进和新旧体制的转换,长期形成的一些矛盾近几年逐渐暴露出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
(一)村干部岗位吸引力下降,优秀的“两委”班子难产生。
经过这次调查我们发现,我县现有村干部4900人,且大多是年龄偏大和家中有拖累或没有什么特长的人,35岁以下的只占三分之一左右,36—50岁的占到60%以上,个别地方的村支部书记已达64岁,仍无合适人选接班,造成了农村干部队伍的青黄不接。
一方面,由于全县农村集体经济普遍薄弱,75%以上的村干部工资不能当年全部兑现,工资待遇低,外出打工比在家当干部挣钱多,致使农村里年轻有为的“能人”,经济意识强于政治意识,个人意识强于团队意识,外出打工闯天下意识强于留守本土务农意识。
另一方面,村干部的“官位”不大,工作量却不轻。
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中央的各项方针政策要在农村得到全面贯彻落实,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由于广大农民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参差不齐,在具体工作中村干部难免会吃亏受气,所以造成了“能人不愿当干部,当干部的没能人”的现如,即使有些人勉为其难当了村干部也不安心,如郑城镇上小峪村支部书记一年最多写过5次辞职书,有的甚至不辞而别长年外出打工经商,基本上是“矬子里面选将军,选来选去难称心”。
据调查了解,因工作压力大或工资收入低而辞职不干或外出打工经商的村干部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还有的村是几名党员轮流坐庄当干部,“不是张三就是王五,谁当干部都不服”,甚至相互拆台,搞对立。
由于党员干部难培养、难选拔,致使这些村里的工作比较被动,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发挥较差,严重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战斗力和凝聚力。
(二)部分农村基层干部素质不高,不能有效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发挥应有的服务功能。
一是思想政治素质不高。
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
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束手无策,对党的基本路线贯彻不力,对广大党员教育、培训不力,对发展经济引导、服务不力,工作放不开手脚,迈不开步子。
另一方面表现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不安心农村基层工作。
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有的基层干部认为“回天无术”,思想上产生动摇;有的犹豫观望,“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动不动就向党委政府施压,提出“撂挑子”。
二是工作能力较弱。
据调查了解,全县的农村干部中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60%以上,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不到三分之一。
相当一部分农村干部或者因文化水平的问题,或者因工作繁重缠身,或者因忙于挣钱致富,真正能够静下心来学点理论、学点适用技术知识的不多,能够学深学透,灵活运用于农村工作实际的就更少。
致使思想观念陈旧,思路狭窄,缺乏创新,眼界不开阔,工作效率不高。
表现之一是工作方法落后,工作抓不住重点。
部分基层干部习惯于靠行政推动来开展工作,知识老化,经验老化,管理老化。
我们这次在与村干部座谈时发现有的农村干部连产业化、WTO、集约经营这些现代知识的基本术语都不懂,在生产指导上,习惯当“传声筒”,“照葫芦画瓢”;表现之二是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弱。
有的村干部无一技之长,发展经济的技术和能力还不如一般群众,根本就谈不上带领群众闹市场,为群众提供服务;有的虽有能力,但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思想,只顾自己,不管他人,对群众的困难不闻不问,只向群众要钱要粮。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为数不少的村支部书记认为自己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计划生育、社会治安以及上级交办的工作,而没有把增加村集体收入、带领群众致富放在重要的位置。
三是工作作风不过硬。
有少数村干部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有的办事不公、处事不当。
特别在宅基地划分、计划生育指标安排、土地和集体工副业项目承包上,不能一碗水端平,搞优亲厚友。
个别人甚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私利,在用电用水、税费缴纳、土地承包和子女安排上,为自己捞取好处,对群众则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吃拿卡要,失去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
有的工作方法简单粗暴,伤害了群众感情。
极少数干部为政不廉、腐化堕落,放松学习,个人私欲膨胀,如**镇颛臾一村原村支书马付贤侵吞公款54500元,在群众中影响极坏,最终受到了法律的严惩。
(三)乡村集体经济实力差,农村基层工作无钱办事的矛盾非常突出。
由于自然条件制约和各方面因素的影响,相当部分农村基层组织经济基础较差,财务亏损和负债问题严重。
经过这次调查统计,我们发现80%以上的接受调查者对村集体经济收入不满意,原来有点集体积累的村由于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不断深入,可支配的资金也在不断减少,只好寅吃卯粮,甚至靠举债维持运转,由于不能安期偿还债务,又造成了村的信用下降。
集体经济日益薄弱甚至债台高筑,使农村党支部兴办各项公益事业举步维艰,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更谈不上为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资金物质上的帮助。
主要表现为:
一是亏损面大。
据县有关部门统计,全县入不敷出的村占76%。
二是亏损额大。
全县村级负债总额为3000多万元,每个村平均负债在4万元左右,有的村负债额甚至超过100多万元。
三是收入来源少,收入结构单一。
全县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平均每年不足2万元,如**镇的石盆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只有1000元,村干部的工资都不能兑现,村里的各项公益事业更无从谈起。
多数村的集体收入仅限于土地出让金及林场、荒山的承包费,有工业项目的村很少。
虽然有些农村基层组织前几年通过内引外联上了一些项目,办了一些企业,村集体经济有了一定的起步和发展,但由于受市场、人才、资金、信息及自然条件的制约,这些村办企业办的红火的不多,办垮了的不少。
由于党支部缺乏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必要的物质条件,修路、架桥等公益事业无力去办,村级各项开支无法正常支出,什么事也办不成,群众长期不能得到实惠,对干部缺乏信任感,认为村支部的话不能听,从而导致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下降,制约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效果。
二、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建议和对策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需要明确责任、创新思路、落实措施,必须长抓不懈,积极探索,建立健全符合我县实际的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长效机制。
(一)必须紧紧围绕选好人、用好人,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整体素质这个主题。
实践证明,只有把基层班子建设好了,农村干部的战斗力才能增强,农村各项工作才能有效推动。
一是要从源头上把好选人用人关,积极探索改革农村干部选任机制。
结合这次村两委换届工作,拓宽用人视野,积极引导党员群众,将那些年富力强、有知识、有文化的高素质人才选拔到农村两委班子中去。
把回乡知识青年、复员退伍军人、镇村企业管理骨干和在市场经济中涌现出来的优秀分子,特别是生产能手、致富能手、科技能手、管理能手,以及公推公选落选人员中素质较好的作为后备人才,培养“潜力型”干部。
积极选派大中专毕业生、部队转业军人或头脑灵活、市场经济意识强的乡镇机关干部到村任职,指导帮助农村干部在解放思想、寻找发展思路、规范村务工作等各方面增强工作能力,提高农村干部的整体素质。
本着“适合,发展,既不求全责备,也不委曲求全”的原则,不拘一格的选人用人,配好配强村级班子。
二是要抓好基层干部培训。
要重点围绕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任务,改进培训方法,丰富培训内容,采取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课堂教学与参观考察相结合、请进来与送出去相结合、理论学习与实地培训相结合,根据不同乡镇、不同村的实际情况,分门别类,分期分批轮训,通过上大课、观看录像、基地实践、电化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提高学习效果,让党员干部受到实实在在的教育。
要制订好村干部培训计划,采取换届后集中培训与平时培训相结合的办法,分期分批进行。
本着“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强化培训内容,使村干部听得进、坐得住、用得上。
同时要创新培训方式,充分利用县镇党校阵地和党员电教等手段,采取多种培训形式。
努力改变存在于基层干部内心深处的亘古未变的小农经济思想的束缚,切实提高他们的自身致富能力和服务群众的本领。
(二)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解决好农村工作“无钱办事”的问题。
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是关系到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一个大问题。
农村一些矛盾和问题的解决,农村干部队伍的稳定,从根本上有赖于农村经济、特别是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因此,各级党委要积极引导农村干部把工作重心放在发展农村经济,特别是发展村集体经济上来。
一是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
要立足乡情、村情,坚持因地制宜,发展优势的原则,帮助他们确立正确的经济发展路子。
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以当地农副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业。
结合“百村帮扶工程”、“百万农户致富工程”,积极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与扶助,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力度,实施规模效应。
二是要制定优惠政策,县乡(镇)和金融部门要在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方面向贫困村实行倾斜。
为他们办企业、上项目、兴修水利、开发优高农业,积极提供切实有效的扶持和援助。
同时要把“输血”与构建“造血机制”相结合,教育党员干部苦干实干,自强不息,艰苦创业。
三是要充分利用好现有集体资源,如水利设施、山林、矿产等,实行市场化运作,多途径增加集体收入。
(三)建立和完善农村干部任期目标考核机制,进一步调动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
一是建立农村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
要根据中央提出的“五个好”村党支部的总体目标,认真研究制定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立足实际,因村制宜,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各村每年组织实施的具体目标和落实措施。
将经济建设、党的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进行细化、量化和分解,由党委和支部签订目标责任状。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
根据支部工作目标,合理细化分工,分解到人,从支部书记到村两委成员,都要明确各自的岗位责任和工作目标,使两委成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人人头上有任务,个个肩上有压力。
三是健全完善农村干部责权利相统一的考核机制。
根据各支部和两委成员的年度工作目标、岗位责任目标完成情况,乡镇党委要建立严格合理的考核机制,并合理运用考核结果,做到奖惩分明,责权利统一,适当提高农村干部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广大农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保持农村干部的相对稳定。
(四)健全和完善党支部村委会的工作运行机制,进一步规范农村干部的工作。
应本着“加强党的领导、依法建制、民主有序、便于操作、分类指导”的原则,制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干部 下基层 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