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交通.docx
- 文档编号:4288597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0.63KB
智能交通.docx
《智能交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智能交通.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智能交通
郑州市交通运输委员会
关于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适应郑州市“三化两型”城市建设的要求,以“数字交通”助推“数字郑州”的发展,统筹郑州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步伐,全面提升我市交通运输系统信息化水平,根据国家、省、市有关信息化工作的重要部署,提出如下意见。
一、强化信息化在实现科学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充分认识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是当今世界创新速度最快、通用性最广、渗透性最强的高新技术之一。
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市委提出把郑州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信息化和生态型、创新型城市,明确了郑州的城市发展定位问题,对全市信息化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交通运输行业是信息技术应用和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交通运输信息化在推动交通运输业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业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交通运输部在201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上明确要求:
交通运输行业要按照“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资源整合、业务协同、示范引领、分类指导”的原则,加强资源整合和信息共享,努力提高交通运输业的信息化水平。
以信息化为突破口,以信息化促进和提高交通运输服务水平,以信息化带动现代交通运输业发展,将成为指导今后交通运输业发展的战略思想。
(二)增强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作的紧迫感。
“十一五”以来,郑州市交通运输各单位高度重视信息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信息平台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在交通运输信息资源整合开发与利用、动态信息采集和监控、信息服务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强化管理、提高效率、改善服务、保障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交通信息化现状仍与交通运输行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提高的信息化需求还不相适应。
目前我市交通运输业正处于新一轮的大建设、大发展时期,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正在初步形成,利用信息技术提升交通运输业的管理、服务水平已成为交通运输工作的当务之急,全系统要抢抓机遇,大力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工作。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
按照加快发展现代交通运输行业和建设“数字郑州”的总体部署,紧密结合郑州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需求,以信息资源的整合为先导,以信息资源的综合应用为目标,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全市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与服务的转轨变型,全面提升交通运输管理现代化水平,以交通运输的信息化带动现代物流业、旅游业和会展业的发展,进一步强化郑州作为全国重要枢纽城市的交通优势,为把郑州打造成为全国一流交通强市做出积极贡献。
(二)基本原则
1.把握方向,遵循指导。
要准确把握和遵循上级(交通运输部、河南省交通运输厅、郑州市政府)制定的相关规划、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和发展方向,保持与宏观发展方向的一致性。
2.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涉及面广,实施过程复杂,交通主管部门应统一规划、加强管理,促进不同部门、不同单位协调发展,保障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系统性。
同时要根据郑州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现有水平、需求、资金和技术发展的实际情况,分步推进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
3.资源整合,业务协同。
以交通运输行业内信息资源的整合、开发、利用为中心,加强行业信息化发展的统筹协调力度,打破信息资源部门分割、地域分割的局面,全面加强业务协同能力建设,形成行业发展合力。
同时,站在全局的角度,注重与行业外其他相关部门(如公安、工商、铁路、民航、城管等)的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充分发挥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效益和规模效益。
4.重点支持,加强引导。
针对郑州市交通运输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深入分析交通运输信息化各领域中的突出特点,紧密结合政府职责、行业发展、公众信息服务的实际需求,加大政策、技术、人才、资金等方面引导和支持的力度,充分调动全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重点推进基础性、公用性平台和需求迫切、效益明显、具有牵动性作用的应用系统的建设,兼顾各领域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行业信息化进程。
(三)工作目标
1.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通过基础网络平台、数据中心、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基本完成信息资源整合工作,初步搭建起全局性、基础性信息化体系构架,建立或完善部分需求迫切的业务应用系统,综合应用平台初步发挥作用,行业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基本适应交通运输行业和城市发展对交通信息化的需求。
2.具体目标
(1)建成郑州交通信息中心,建立综合运输协同平台、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交通运输智能管理与应急处置平台,进一步完善公众信息服务平台,依托市交通委数据中心支撑,满足全面的数据共享、交换需求;
(2)初步建成覆盖市、县(市)区两级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以及重点企事业单位的信息通信网络,建设或升级改造政务、公路、道路运输、城市客运、水上安全和战备管理等数据分中心,建成各行业应用平台;
(3)完善交通运输信息化组织机构,各单位配备专职的信息技术人员,为交通运输信息化建设的实施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4)在部、省标准体系框架下,根据实际需要,制定郑州市交通运输信息化标准、规范,指导全行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实施;
(5)全面建成各级行业管理部门比较完善的交通政务管理平台,广泛应用OA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面提升行政效能;
(6)完善交通运输网站群建设,行业各职能部门建成对外服务网站,全面实现行政许可网上办理与公示查询,改善行业管理部门监管与服务水平;
(7)建设行政法规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业务应用系统。
三、建立督查、诱导、咨询、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化工作体制,创造良好的交通管理模式和社会效益
(一)建设郑州交通信息中心,打造联接部省和国家区域中心的交通信息枢纽。
郑州交通信息中心是全市交通工程建设的重点项目,该中心由数据中心、指挥中心、会议中心和24个交通运输信息化子系统组成。
该项目争取作为交通运输部重点运输过程监控管理服务示范系统、城市“公交优先”战略的监测体系和出租汽车服务管理调度信息系统三个试点项目的基础支撑系统,其总体定位是:
采用电子政务原则和管理信息技术的支持,建立全市交通运输数据信息集成管理平台,在服务交通运输行业管理的同时,为社会公众和政府决策者提供及时、准确的交通信息服务,通过部、省、市、县多级联网成为全国交通运输系统中综合运输体系区域枢纽联网中心,为全国交通主管机关提供中部地区的交通信息。
(二)建立督查、诱导、咨询、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化工作体制。
有效利用现有信息资源,充分发挥信息化在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着力在广度和深度上加以拓展,逐步形成协调统一的交通运输管理和信息服务体系,全面提升交通信息化整体水平,努力实现全行业跨部门协同应用一体化、政府决策科学化、面向百姓信息服务人性化。
1.深度资源整合,实现远程监控的全覆盖。
对多种车辆(船舶)GPS监控调度系统进行有机整合,提供统一的GIS平台支持,进一步完善各自的系统功能。
改造和完善远程视频监控系统,重点是长途客运场站、汽车维修、车载移动、重要出入市口等视频监控系统,尽快实现营运车辆GPS和全市重要交通节点视频监控的全覆盖,为实施全方位的远程监控督查提供技术保障。
2.建立应急指挥平台,为应急处置提供技术支持。
启动交通运输应急网络平台建设,开发“一网五库”,设立应急指挥机构,建立应急指挥机制。
在突发事件发生时,依据现场图像、语音等数据,通过网络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统一调度各方力量,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对交通运输相关领域紧急事件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
应急平台与省交通运输厅、市政府统一的应急指挥平台对接,实现交通部门与政府其他部门的分级、联合管理。
3.开发应用系统,实施交通诱导与咨询服务。
(1)通过对全市近2万辆运营的浮动车载GPS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开发建成郑州市域内道路路况通行分析系统,将市域内道路路况通行情况及时发布,为交通运输和公众出行提供准确、实时的路况信息。
(2)完善面向社会公众的信息服务门户网站建设,将政策方针、行业运行情况通过网站进行发布,集成出行规划和路径查询等服务功能,使之成为公众获取全市交通运输信息的重要渠道。
(3)集成短信平台、公交“电子站牌”、交通广播、可变情报板等发布模式,及时发布各种静态数据(路网信息、收费站设置以及收费费率、沿途信息、客运站票务、站务、换乘)和动态数据(路况、施工情况、天气情况、突发事件等),为公众出行提供全面、便捷的交通运输信息服务。
4.建设立足本市、面向全国的公共物流信息服务平台。
建立以车货交易、资质查验、在线支付为主要功能特点的物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为物流相关参与方提供“一站式”物流信息服务。
结合视频、GPS等先进监控技术,建设立足于本市应急物流的调度平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可以对各类重要物资进行监控、调度和指挥,使物流平台具备“平应结合”的特点。
整合现有长途客运场站、公路治超、重要出入市口、汽车维修、水运安全、重点工程现场、车载移动和多项GPS车辆等视频监控和信息分析子系统应用,进一步拓展开发路网信息、高速公路视频监控、公路桥梁监控、交通服务设施监管、城市货运车辆调度信息、汽车救援信息以及交通从业人员和技术装备查询系统等应用,使之有效融合,建立督查、诱导、咨询、服务为一体的信息化工作体制,充分发挥交通运输信息系统作用,创造良好的交通管理模式和社会效益。
四、建立规范的信息中心运行机制,打造强有力的交通运输行业管理工具
(一)明确工作职能、加强人员管理。
确定郑州交通信息中心六项具体职能,即多种交通运输方式协同调度、交通运输应急指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管理、交通运输行业管理、交通出行诱导与管制和交通物流信息服务。
充分发挥信息中心各项功能,把信息中心建设成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的信息枢纽,创新运行机制、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管理规定和应急预案,包括《信息中心管理制度》、《信息中心值班制度》、《信息中心考勤制度》、《机房管理规定》、《信息中心应急预案》和《信息中心人员工作绩效考评办法》等。
按照各项工作制度加强对信息中心人员管理,工作人员按照岗位分工和职责各司其职、开展工作,特殊状态下,按照应急预案进行处置。
信息中心要积极开展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加强团队管理,不断提高人员素质,增强集体意识,发挥各自优势,引导大家奋发向上,扎实工作,开拓创新,勇创一流,努力争做文明集体。
(二)规范运行机制,打造强有力的行业管理工具。
信息中心的基本工作样式,必须密切配合交通委对交通运输行业的宏观管理,建立5种主要工作机制:
1.工作日报制度。
工作人员对运输市场、重点工程监控,长途、旅游、危货运营车辆信息,公交、出租运行状况,超限检查和机动车检测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日报、周报、月报,特殊情况形成专报,利用网络传至领导办公电脑桌面,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
2.协调会议制度。
特殊时段、重要事件中,做好多种运输方式协同调度和应急指挥会议的保障和技术支持。
3.远程监督制度。
系统监控分级负责,实施远程监查,充分运用信息科技手段,针对不同的管理对象实行全覆盖的检查或随机抽样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干预,规范执法行为、加强行业管理、保障安全生产。
4.视频指挥制度。
发挥移动监控系统机动能力强、灵活便捷的优势,为领导远程视频指挥调度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服务。
5.协同联动制度。
实现与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省交通运输厅信息中心、市政府电子政务中心、公安、城管、民航、铁路、环保等部门的信息资源共享,形成协同联动工作机制。
五、分级建设、分层管理、协同应用,建立宏观、中观、微观三级联动的技术系统,形成整体完备的工作体系。
(一)分级建设、分层管理、协同应用。
各单位要进一步提高对信息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按照“分级建设、分层管理、协同应用”的原则,采取多元的资金筹集模式,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本职业务相结合的创新性研究。
加强对已有信息化应用系统和在建项目的管理,最大限度的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实施全行业各单位信息化协同应用。
(二)科学规划,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
各单位要科学谋划本单位信息化的发展。
各交通主管部门要以政务信息化为重点,大力推进办公自动化;公路部门要以路网信息、公路桥梁监控系统的建设为重点,在公路的管、养、建中推广应用信息化;运管部门要以建立交通运输车辆认证体系、建设城市货运车辆调度信息系统为重点,充分发挥信息化在运输管理中的作用;修管部门要以建立汽车救援信息系统、完善维修企业视频监控系统为重点,利用信息技术严把车辆维修技术关;出租车管理部门要以交通运输部出租汽车服务管理调度信息系统试点建设为契机,把我市出租车行业的信息化建设成全国一流水平;海事部门要对全市重点水域码头实施视频监控,实现水上安全监管信息化;公交公司要借助交通运输部城市“公交优先”战略的监测体系试点建设,促进我市公交信息化再上新台阶;交运集团要在完成新建运输场站信息系统联网建设的同时,改造升级已有运输生产智能监控管理系统,推进场站安防和交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全面提升运输生产信息化水平;其他各单位要在各自的管理、生产和经营中发展信息化,用信息化手段来提高各单位的管理水平。
(三)建立宏观、中观、微观三级联动的技术系统。
市交通运输委员会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领导机关,在全行业信息化中处于宏观层面;而具有交通运输行业管理职能的业务管理部门是行业管理的中坚力量,在全行业信息化中处于中观层面;车、船是企业最具活力的交通元素,也是交通运输信息化的源头,因此交通企业在全行业信息化中处于微观层面。
要建立宏观、中观、微观三级联动的技术系统,就必须在充分开展全行业信息化分级建设、分层管理的同时,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不仅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而且要建设业务专网。
同时,还要注重把物联网等新科技引入到交通运输信息系统里来,保持宏观、中观、微观三级平台的互联互通和资源共享。
(四)形成整体完备的工作体系。
进一步明确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职责,强化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对信息化工作的宏观管理。
交通委安全信息处具体承担对全系统交通运输信息化工作的规划实施、标准制定、监督管理、协调服务等职能;信息中心负责交通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以及交通运输信息的采集、共享、交换、开发和综合应用。
各单位负责本级信息平台的建设、运营、维护、管理和信息化人才队伍的培养,要成立专门负责信息化工作的机构,配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宏观、中观、微观三级响应工作机制,形成整体完备的工作体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智能 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