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docx
- 文档编号:4284862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5
- 大小:37.80KB
细胞生物学.docx
《细胞生物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细胞生物学.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细胞生物学
第一章:
绪论
1、细胞生物学:
以细胞为研究对象,从显微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细胞的生活史以及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2、表面积/体积是限制细胞大小的因素
3、蓝藻、细菌和支原体是原核生物的三种主要类型
简答
1、简述细胞学说的内容。
(1)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来的,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
(2)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自己的生命,有对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生命有所助益。
(3)细胞只能由细胞发育而来。
2、为什么说细胞是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细胞是有机体的基本结构单位
(2)细胞是生物体代谢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细胞是有机体生长和发育的基础
(4)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
3、简述细胞的基本共性。
(1)相似的内部结构
(2)有序排列
(3)通过分裂增殖
(4)具有遗传物质
(5)感受外界刺激
(6)自我调节能力
(7)需要能量
(8)发生化学反应
(9)能够自我活动
4、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
结构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细胞膜
有
有
核膜
无
有
染色体
1个环状分子,DNA不与蛋白质结合
两个以上染色体,由线状DNA与蛋白质组成
核仁
无
有
线粒体
无
有
内质网
无
有
高尔基体
无
有
溶酶体
无
有
核糖体
70S(50S,30S)
80S(60S,40S)
光合作用结构
蓝藻有叶绿素,细菌有菌色素
植物叶绿体有叶绿素a,b
核外DNA
细菌有裸露的质粒DNA
线粒体DNA、叶绿体DNA
细胞壁
细菌细胞壁主要成分为氨基糖和胞壁酸
植物细胞壁为纤维素和果胶
细胞骨架
无
有
细胞增殖方式
无丝分裂
以有丝分裂为主
5、植物、动物细胞的比较
细胞器
动物细胞
植物细胞
细胞壁
无
有
叶绿体
无
有
液泡
无
有
通讯连接方式
间隙连接
胞间连丝
中心体
有
无
胞质分裂方式
收缩环
细胞板
第二章:
细胞膜与膜表面
1、细胞膜:
包围在细胞外周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2、细胞质基质:
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
4、细胞外被:
又称糖萼,细胞外表面覆盖的一层绒毛状的黏多糖物质。
5、细胞识别:
是细胞与细胞之间相互辨认与鉴别。
6、细胞黏着:
细胞在识别的基础上,互相黏合或建立稳定的有一定形态结构的连接称为细胞黏着。
7、亲同性粘附:
相邻细胞表面的同种CAM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
8、亲异性粘附:
不同种CAM分子间的相互识别与结合
9、接触抑制:
体外培养的正常细胞,当贴壁生长成单层且细胞到达一定密度相互接触时,细胞表面的糖基转移酶活性增强,使细胞外被糖基化加快,糖链接触延伸,造成细胞表面许多反应受到遮避,从而抑制表面调节装置的功能活动,细胞的生长和增殖便受到抑制
10、细胞外基质:
由细胞分泌到细胞外空间的分泌蛋白和多糖构成的精密有序的网络结构。
11、细胞连接:
组织中相邻细胞膜接触区域特化形成一定的连接结构,称为细胞连接
12、配体门通道:
通过细胞内外的配体与其上受体结合发生反应,引起门通道蛋白的构象变化,使门打开。
13、电压门通道:
指只有当细胞内或细胞外特异离子浓度发生变化时或其他刺激引起膜电位变化时造成自身构象变化,门才被打开。
14、压力激活通道:
是膜上通道蛋白周围的压力改变致使离子通道门开放。
15、主动运输:
由载体蛋白质所介导的物质逆电化学浓度梯度进行的一种跨膜运输方式。
16、协同运输:
一类由Na+-K+泵(或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靠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17、同向运输:
物质运输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同
18、异向运输:
物质跨膜转运方向与离子转移方向相反
19、双型性分子:
一头亲水、一头疏水的分子
20交联:
由侧向相邻的lys或hyl残基氧化后所产生的两个醛基间进行缩合而成。
交联后后形成不溶性纤维,原胶原呈阶梯状排列。
21凝集素:
能与细胞表面特殊糖蛋白、糖脂的寡糖结构结合的天然蛋白
22、分子伴侣:
填空
1、细胞膜的主要化学成分是蛋白质、脂质、糖类
2、膜脂的主要成分:
磷脂、神经鞘脂、胆固醇
3、胆固醇功能:
提高双脂层的力学稳定性,调节双脂层的流动性,降低水溶性物质的通透性
4、磷脂分子的主要特征:
大多具有一个极性的头部和两个非极性的尾部
5、膜蛋白分类:
整合蛋白、外周蛋白、磷脂包被蛋白
6、物质通过细胞膜的3种途径:
被动运输、主动运输、胞吞和胞吐
7、细胞膜上的转运蛋白有两类:
通道蛋白(介导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载体蛋白(顺、逆)
8、离子通道具有三个明显的特征:
(1)可高效转运离子;
(2)没有饱和值;(3)并非连续性开放而是门控的。
9、离子通道分类:
配体门通道、电位门通道、机械门通道
10、主动运输过程分为三种方式:
ATP-驱动泵、协同运输器、光驱动泵
11、主动运输的能量来源:
①协同运输中的离子梯度动力;②ATP驱动的泵通过水解ATP获得能量;③光驱动的泵利用光能运输物质,见于细菌。
12、胞吞包括吞噬作用、吞饮作用和受体介导的胞吞作用
13、在大多数高等动植物,吞噬作用是一种保护措施,而非摄食手段。
14、受介导的内吞有两个特点:
①配体与受体的结合是特异的,具有选择性;②要形成特殊包被的内吞泡。
15、内吞大致分为四个基本过程∶①配体与膜受体结合形成一个小窝;②小窝逐渐向内凹陷,然后同质膜脱离形成一个被膜小泡;③被膜小泡的外被很快解聚,形成无被小泡,即初级内体;④初级内体与溶酶体融合,吞噬的物质被溶酶体的酶水。
16、根据脂蛋白密度,可将脂蛋白分为:
极低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中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
17、蛋白质从内质网到高尔基体是通过运输小泡和胞吐作用完成的,有组成型和调节型两种分泌方式。
调节型分泌具有两个特点:
具有选择性,具有浓缩作用。
18、细胞的识别和黏着通过细胞黏着分子来介导。
19、CAM为糖蛋白,由三部分组成:
胞外区、跨膜区、胞质区
20、细胞黏着分子的黏着方式:
亲同性粘附、亲异性粘附、通过胞外连接分子相互识别与结合
21、细胞黏着分子:
钙粘素、选择素、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CAM、整联蛋白、质膜整合蛋白聚糖也介导细胞间的粘着。
钙粘素亲同性,依赖Ca2+;选择素亲异性,依赖Ca2+;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不依赖Ca2+,亲同性或亲异性;整合素亲异性,依赖Ca2+
22、膜表面抗原分子:
异种抗原、同种异型抗原、分化抗原
23、人体ABO血型差异是抗原糖链的糖残基决定的,故称糖链为抗原决定簇
24、凝集素具有对某一种特异性糖基专一性结合的能力,可以作为一种探针来研究细胞膜上决定的糖基
25、细胞外基质主要成分:
胶原蛋白;氨基聚糖和蛋白聚糖;层粘连蛋白、纤粘连蛋白及弹性蛋白
26、细胞连接分三大类型:
封闭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
27、五大慢性病分别是癌症、糖尿病、精神类疾病、心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
简答
1、细胞膜的功能
(1)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相对稳定的内环境
(2)对物质进行选择性运输,包括代谢底物的运输和代谢产物的运输其中伴随能量的传递
(3)提供细胞识别的位点,并完成细胞内外信息的跨膜传递
(4)为多种酶提供结合位点,使酶促反应高效、有序进行
(5)介导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质之间的连接
(6)参与形成不同功能的细胞表面的特化结构
(7)参与细胞的免疫功能
2、对膜分子结构的认识
(1)兼性磷脂分子以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细胞表面形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框架
(2)组成膜的蛋白质以不同的方式覆盖,镶嵌或横跨脂质双分子层,并赋予生物膜多样性和特异性以及各种功能
(3)生物膜各组分之间如膜脂与膜蛋白、膜蛋白与膜蛋白、膜脂与膜脂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维持着膜的结构和稳定,同时影响生物膜的生物学特性
(4)生物膜具有结构上的流动性和排列上的不对称性,以及组成膜的成分动态平衡性的交替变化,这些特性决定;了膜的复杂性和功能的多样性。
3、细胞膜的特性
细胞膜具有不对称性和流动性。
(1)不对称性:
膜脂的不对称性主要是指构成膜骨架结构的脂质分子在分布上的不均匀性;膜蛋白的不均匀性不仅表现在分布上,还表现为每种膜蛋白分子在质膜上由明确的方向性。
(2)流动性:
脂质分子在相变温度以上的条件下,有4中运动方式:
侧向运动、旋转运动、翻转运动、摇摆运动;蛋白质分子的运动分为侧向扩散和旋转运动。
4、影响膜脂流动的因素
(1)胆固醇:
相变温度以上,限制膜的流动性;反之增强
(2)不饱和键的含量和链的长度:
不饱和键越多,链的长度越短,流动性越好
(3)卵磷脂与鞘磷脂的比值:
比值越低,流动性越差
5、膜流动性的意义
(1)利于酶分子侧向扩散和旋转运动,使酶活性增加
(2)促进膜的物质运输
(3)细胞的信息传递,激素、药物的作用等于膜的流动性有关
(4)与发育的关系:
幼年膜流动性高,成年低
(5)作物能否抗寒与低温下细胞膜能否保持适度流动性有关
6、Na+-K+泵的工作原理:
Na+-K+ATP酶通过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发生构象的变化,导致与Na+、K+的亲和力发生变化。
其总的结果是每一循环消耗一个ATP,转运出三个Na+,转进两个K+。
7、Na+/K+泵具有三个重要作用。
(1)维持了细胞Na+离子的平衡,抵消了Na+离子的渗透作用
(2)在建立细胞质膜两侧Na+离子浓度梯度的同时,为葡萄糖协同运输泵提供了驱动力
(3)Na+泵建立的细胞外电位,为神经和肌肉电脉冲传导提供了基础。
8、主动运输和被动运输的比较。
性质
简单扩散
协助扩散
主动运输
协助运输
参与运输的膜成分
脂
蛋白
蛋白
蛋白
被运输的物质是否需要结合
否
否或是
是
是
能量来源
浓度梯度
浓度梯度
ATP水解
间接消耗能量
运输方向
顺浓度梯度
顺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逆浓度梯度
特异性
无
有
有
有
饱和性
无
有
有
有
9、胞饮作用与吞噬作用的三点区别。
特征
内吞泡的大小
转运方式
内吞泡形成机制
胞饮作用
小于150nm
连续发生的过程
需要笼型蛋白形成包被及接合素蛋白连接
吞噬作用
大于250nm
需受体介导的信号触发过程
需要微丝及其结合蛋白的参与
10、细胞外被的作用
(1)连接、支持和保护功能
(2)识别功能
(3)细胞外被中的糖蛋白构成了膜抗原
(4)细胞外被中的糖蛋白构成了某些特异性受体
11、细胞外基质的作用。
(1)影响细胞的存活、死亡:
如上皮细胞脱离ECM则发生程序性死亡,称定着依赖性
(2)决定细胞的形状:
不同细胞具有不同的ECM,介导的细胞骨架组装的状况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形状。
(3)调节细胞的增殖:
如原代培养的肾细胞在角膜内皮细胞产生的外基质上,具有成纤维细胞形态的肾细胞增殖旺盛;在畸胎瘤细胞产生的基质上则皮样形态的细胞增殖快。
(4)控制细胞的分化:
如,成肌细胞在纤粘连蛋白上增殖并保持未分化的表型;而在层粘连蛋白上则停止增殖,进行分化,融合为肌管。
(5)参与细胞的迁移:
细胞的迁移依赖于细胞的粘附与细胞骨架的组装。
12、老年人皮肤松弛的原因
(1)老年人胶原交联程度高,组织僵硬老化
(2)老年人组织中弹性蛋白生成减少,降解增强,组织失去弹性。
13、三种细胞连接的对比
封闭连接
锚定连接
通讯连接
结构特点
细胞膜之间无空隙,由细胞膜上成串排列的跨膜蛋白形成嵴线,相邻细胞的嵴线相互交联,封闭了细胞之间的空隙。
一个细胞的骨架成份与另一个细胞的骨架成份相连接,或与细胞外基质连接
由连接子构成。
相邻膜上的连接子对合连接即形成间隙连接
分布
上皮细胞之间
广泛,上皮组织,心肌,子宫颈组织等
功能
封闭、隔离、支持
保持组织细胞之间的坚韧性
影响细胞分化
协调细胞代谢
传导电兴奋
类型
紧密连接、间壁连接
黏着连接(肌动蛋白)
桥粒连接(中间纤维)
间隙连接、化学突触、胞间连丝
组成
跨膜连接蛋白
胞内附着蛋白
胞质内骨架纤维
14、简述生物膜的基本结构特征。
(1)具有极性头部和非极性尾部的磷脂分子在水相中具有自发形成封闭膜系统的性质,以疏水性非极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的磷脂双分子层是组成生物膜的基本结构成分,尚未发现在生物膜结构中起组织作用的蛋白。
(2)蛋白分子以不同的方式镶嵌在脂双分子中结合在其表面,蛋白的类型、分布的不对称性及其与脂分子的协同作用赋予生物膜具有各自的特性和功能
(3)生物膜是蛋白质在双层脂分子的二维溶液。
膜蛋白与膜脂之间,膜蛋白与膜蛋白之间及其与两侧其他生物大分子的复杂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程度上限制了膜蛋白和膜脂的流动性。
第三章:
内膜系统
1、内膜系统:
针对细胞质膜而言,将细胞质膜内结构、功能及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具膜结构称为内膜系统
2、初级溶酶体:
刚从高尔基复合体的扁平囊泡上脱落形成,基质pH>6.0,溶酶体酶与膜上的甘露糖-6-磷酸(Man-6-P)受体结合暂无活性,无底物掺入。
3、次级溶酶体:
初级溶酶体中有底物掺入后即为次级溶酶体。
4、终末溶酶体:
次级溶酶体中,底物经过各种水解酶消化成的氨基酸、糖类及脂肪酸等透过溶酶体膜被细胞利用,同时酶的活力减弱或消失,膜内则剩下一些不能被消化的物质,这时的溶酶体称为终末溶酶体
5、蛋白质的分选:
除线粒体和叶绿体中能合成少量蛋白质外,细胞中的绝大多数蛋白质是在细胞质基质中合成的,这些蛋白质只有转运至细胞的特定部位并装配成一定结构和功能的复合体后,才能进一步参与细胞的生命活动,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分选
6、自溶作用:
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个别细胞衰退,其溶酶体膜破裂,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到细胞质中,进而整个细胞迅速自身消化、溶解,这种作用即自溶作用。
7、粒溶作用:
溶酶体能够溶解过剩的分泌颗粒的作用。
填空判断
1、线粒体、叶绿体在结构、功能上具有一定的独立性,不列入内膜系统
2、内膜系统是真核生物所特有的,是细胞完成多种复杂生命活动所必需的结构。
1、内质网特点:
由一层生物膜围成的扁平囊和管泡所组成。
2、在分泌类固醇激素的细胞、小肠上皮细胞及胃腺壁细胞中,光面内质网则特别发达。
3、高尔基复合体的四个组成部分:
顺面网状结构、中间膜囊、反面网状结构、周围大小不等的囊泡。
高尔基复合体有极性。
4、小泡功能:
将粗面内质网所合成的蛋白质转运给高尔基复合体,进而与扁平囊泡的形成面相融合,使扁平囊泡的膜成分不断得到补充。
5、高尔基复合体的发达程度与细胞分化的程度有关。
6、溶酶体主要功能是进行细胞内消化
7、溶酶体的标志酶:
酸性磷酸酶
8、根据溶酶体内有无底物或底物被消化状态,将溶酶体分为初级溶酶体、次级溶酶体及终末溶酶体。
9、蛋白质的分选信号:
蛋白质N端的信号肽、信号识别颗粒、信号识别颗粒的受体
简答论述
1、分泌蛋白在胰腺细胞中的分泌途径
粗面内质网合成的分泌性蛋白质,通常以出芽方式将蛋白质包裹成膜性运转小泡,以囊泡形式进行运输,与细胞膜融合后通过胞吐方式将分泌性蛋白质释放
2、简述内质网功能
内质网分为粗面内质网和细面内质网,两类内质网的功能有所不同。
(1)粗面内质网:
合成分泌性蛋白;合成膜蛋白;对蛋白质的糖基化修饰;肽链的折叠与组装;蛋白质的转运
(2)细面内质网:
脂的合成与转运;解毒作用;糖原代谢;合成类固醇激素;对Ca2+有调节作用。
3、简述细胞功能与粗面内质网的形态、数量、分布的关系。
(1)不同细胞中粗面内质网的形状、数量和分布有很大差异,它们直接影响细胞的功能。
通常功能相似的细胞中,粗面内质网的形状、数量和分布基本相似。
(2)合成分泌蛋白旺盛的细胞,粗面内质网特别发达。
如肝细胞、胰腺外分泌细胞、浆细胞、唾液腺细胞等,其粗面内质网常呈板层状紧密排列,占细胞质的绝大部分。
(3)在干细胞、胚胎细胞等未分化或未成熟的细胞中,粗面内质网的数量则较少,其细胞质中分布有大量游离核糖体,以合成内源性蛋白质,供细胞生长、分裂的需要。
(4)在分化程度低、生长快的癌细胞中,除偶见少数粗面内质网外,均为游离的多核糖体;而分化程度高、生长慢的癌细胞中,粗面内质网则较多。
常依此作为癌细胞分化的指标之一。
4、简述高尔基体的结构与功能。
(1)结构:
高尔基复合体是由表面光滑的圆盘状扁囊聚集组成的结构,扁囊间彼此有间隔,其周边部分往往或多或少膨大。
(2)功能:
参与分泌蛋白在细胞内的运输,分泌蛋白在高尔基复合体中浓缩,硫酸化
参与糖蛋白糖链的合成、加工和修饰
与细胞内的膜泡运输有关
5、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结构与细胞机能状态的关系
(1)形态结构的多样性:
发达程度与细胞的分化程度密切相关
(2)高尔基复合体在细胞内的位置变化:
在同一类型的细胞中,高尔基复合体的形态和位置相对稳定;在一些病理状态下,细胞中的高尔基复合体常发生异常变化,如数量增减、囊泡扩张或收缩等
6、溶酶体膜的特性
(1)嵌有质子泵,形成和维持溶酶体中酸性的内环境;
(2)具有多种载体蛋白用于水解的产物向外转运;
(3)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能有利于防止自身膜蛋白的降解。
7、溶酶体功能。
(1)自噬作用
(2)参与细胞摄取营养和防卫作用
(3)细胞的自溶作用
(4)组织改建作用
8、蛋白质分选运输途径和类型
两种途径:
翻译后转运途径、共翻译后转运途径;
四种类型:
跨膜运输、膜泡运输、选择性转运、细胞基质中蛋白质的转运。
9、分选与装配的意义
(1)通过一系列装配校正机制,减少和校正蛋白质合成中出现的错误
(2)减少所需的遗传物质信息量
(3)通过装配与去装配更容易调节与控制多种生物学过程
第四章:
细胞骨架
1、细胞骨架:
是真核细胞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
它对于维持细胞的形状、细胞的运动、细胞内的物质运输、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的分裂起着重要的作用。
2、踏车现象:
微丝的任何一端都可以以添加肌动蛋白单体的方式增长,不过由于极性,两端的速度不同,速度快的一端为正端,速度慢的一端为负端,表现为踏车现象。
3、马达蛋白:
是一类分子马达,它们可以沿着合适底物的表面进行移动。
马达蛋白是利用ATP水解所产生的化学能量转化为自身的运动。
4、细胞膜骨架:
质膜下与膜蛋白相连的由纤维蛋白组成的网架结构,参与维持质膜的形状并协助质膜完成各种功能。
5、血影:
红细胞经低渗处理,细胞破裂释放出内容物,留下一个保持原形的空壳,称为血影。
6、核骨架:
存在于真核细胞内的,以蛋白成分为主的纤维状网络结构体系。
与基因复制及表达、细胞核及染色体的构建有关。
7、核纤层:
位于细胞核内层核膜下的纤维蛋白片层或纤维网络,由1至3种核纤层纤维蛋白组成。
核纤层蛋白是中间丝蛋白家族的成员,可以与中间纤维、核骨架相互连接,形成贯穿与细胞核与细胞质的骨架结构体系。
8、核周间隙:
两层单位膜之间有透明的腔,为核周间隙。
9、嵴线:
紧密连接的连接区域具有蛋白质焊接线,由跨膜细胞粘附分子组成,为嵴线
10、MTOC(微管组织中心):
微管解聚后重新装配的发生处
填空判断
1、细胞骨架分为细胞质骨架和细胞核骨架。
细胞质骨架:
微丝、微管、中间丝;细胞核骨架:
核基质、核纤层、核仁骨架和染色体骨架。
广义细胞骨架还有细胞外基质和细胞膜骨架
2、肌肉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的粗肌丝主要成分是肌球蛋白,细肌丝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3、肌肉收缩的基本单位是肌小节
4、原肌球蛋白作用是加强和稳定肌动蛋白丝,抑制肌动蛋白与肌球蛋白结合;肌钙蛋白I亚基抑制肌球蛋白的ATP酶活性
5、肌肉收缩:
①肌球蛋白结合ATP,引起头部与肌动蛋白纤维分离;②ATP水解,引起头部与新的肌动蛋白弱结合;
6、秋水仙素、长春花碱抑制微管装配。
紫杉酚能促进微管的装配,并使已形成的微管稳定。
7、常见的MTOC包括动物细胞中的中心体和鞭毛基体。
主要作用是帮助微管装配过程中的成核反应,使微管从MTOC开始生长。
并决定微管的方向性:
靠近MTOC的一端是-端,生长速度慢;远离MTOC的一端是+端,生长速度快。
8、分子马达(马达蛋白)分为两大类:
微管马达蛋白和微丝马达蛋白(肌球蛋白);微管马达蛋白有驱动蛋白和动力蛋白两个家族
9、中间纤维分5类:
角蛋白、结蛋白、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波形纤维蛋白、神经纤丝蛋白。
10、成熟的动物红细胞:
研究膜骨架的理想材料(无核及细胞器和内膜系统)
11、红细胞膜蛋白:
血影蛋白、锚蛋白、短肌动蛋白、血型糖蛋白
简答论述
1、细胞骨架的功能
(1)支撑细胞形态
(2)定位细胞器
(3)参与细胞收缩与运动
(4)参与细胞内物质运输、能量转换
(5)基因表达
(6)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
(7)参与细胞分裂分化和细胞周期的调节。
2、细胞质骨架三种成分的比较
微丝
微管
中间纤维(最稳定)
结构
双链螺旋
中空管状结构
成束成网
分布
细胞质膜内侧
核周围,呈放射状向胞质四周扩散
整个细胞中
单体
肌动蛋白
微管蛋白
杆状蛋白
极性(踏车行为)
有
有
无
组织特异性
无
无
有
特异性药物
细胞松弛素B:
抑制装配
鬼笔环肽:
抑制解聚,维持稳定
秋水仙素、长春花碱:
抑制装配;
紫杉酚:
促进装配,维持稳定
功能
(1)维持细胞的形态,为细胞膜提供强度和韧性
(2)细胞蠕动
(3)形成微绒毛
(4)形成应力纤维
(5)细胞质分裂
(6)肌肉收缩
(1)支架作用
(2)细胞内运输
(3)形成纺锤体
(4)形成鞭毛和纤毛
(5)细胞器定位
(1)在细胞内形成一个完整的网状骨架系统
(2)为细胞提供机械强度支持
(3)参与细胞连接
(4)参与细胞内信息传递及物质运输
(5)维持细胞核膜稳定
(6)参与细胞分化
3、微丝的组装
(1)条件ATP;盐浓度K+Mg2+
(2)过程(三个阶段):
成核期—微丝组装的限速过程
生长期—肌动蛋白在核心两端聚合(正端快,负端慢)
平衡期—聚合速度与解离速度达到平衡
4、中间纤维的装配过程、特点
(1)过程:
①两个单体形成超螺旋二聚体;
②两个二聚体反向平行组装成四聚体;
③四聚体组成原纤维;
④8根原纤维组成中间纤维。
(2)特点:
无极性;无动态蛋白库;装配与温度和蛋白浓度无关;不需要ATP、GTP或结合蛋白的辅助。
第五章:
细胞通讯
1、细胞信号发放:
细胞释放信号分子,将信息传递给其它细胞。
2、细胞通讯:
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产生相应反应的过程。
3、细胞识别:
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表面的信息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细胞反应的现象。
4、信号转导:
细胞通过细胞表面(或细胞内)受体接受外界信号,通过系统级联传递机制,将细胞外信号转导为细胞内信号,最终引起细胞生理反应或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G蛋白偶联受体
5、第一信使:
由细胞分泌的调节靶细胞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的统称为第一信使
6、第二信使:
第一信使物质经转导刺激细胞内产生的传递细胞调控信号的化学物质,称第二信使
7、分子开关:
通过激活机制或失活机制精确控制细胞内一系列信号传递的级联反应的蛋白质
填空
1、多细胞生物学特点:
使细胞产生了特化,同时能协作,使众多细胞联合成一个协调的整体
2、细胞通讯的分类:
接触依赖型、旁分泌型、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细胞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