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教育做法.docx
- 文档编号:4274239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51MB
习惯教育做法.docx
《习惯教育做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习惯教育做法.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习惯教育做法
习惯护航人生
——浅谈农村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石柱县六塘乡三汇小学校幸坤珍
摘要:
叶圣陶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
“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又如庄子说:
“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
”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优化学校教师队伍和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提升学校品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经过全校师生的精心论证,确定“习惯教育”为我校的创建特色,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宗旨,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做了如下的一些尝试:
一、好习惯,益终生。
二、明目标,抓细节。
三、营氛围,促成长。
四、强落实,加培养。
关键词:
习惯目标氛围落实
叶圣陶说:
“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教育家斯特娜夫人说:
“孩子的心是一块奇怪的土地,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获得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能获得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能获得品德的收获;播上品德的种子,就能获得命运的收获。
”又如庄子说:
“积行成习,积习成性,积性成命。
”为了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丰富办学内涵,优化学校教师队伍和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提升学校品味,加快特色学校建设步伐,依据上级文件精神,经过全校师生的精心论证,确定“习惯教育”为我校的创建特色,以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为宗旨,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做了如下的一些尝试。
一、好习惯益终生
小学阶段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限,如果我们从小学生刚入学开始就重视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自身素质,而且对将来的工作、学习甚至于生活都有积极的影响,将使一个人终生受益。
早在17世纪后期,英国就开始实施“绅士教育”。
我们也提倡培养人的“绅士风度”和“淑女气质”。
但不是让学生机械模仿、东施效,着眼点还是德行品质的养成。
我们理想中的“现代绅士淑女”应该是符合国家培养目标、胜任未来发展挑战,语言文明、行为文雅、心理健康、学习勤奋,具有“文明高雅有气质,宽容和善有品质,活泼大方有胆识,博学多才有本事”四大心理与行为特质的世纪新人。
所以孩子的行为习惯教育必须从小开始抓起,这不仅有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更重要的是使他们受益终生,成为新世纪的“绅士”和“淑女”。
在我们日新月异的中国,正掀起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是一场根本性的、结构性的教育革命,是一场面向课程、面向课堂、面向整个教师群体的洗礼。
”(日本左腾学)这场革命,让中国的经济腾飞的同时,教育也迅速腾飞。
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改革创新政策法规意见。
从相关文件字中,我们看出,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倍受关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加强和改进未成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也指出:
“对少先队员要注意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
”《小学生管理规程》中提出“小学的培养目标是:
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遵守社会公德意识、集体意识和文明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我管理、分辨是非的能力。
”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
“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
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良好的行为习惯主要在学校中养成。
”小学是重要习惯养成的学段,各种良好习惯的养成将为孩子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明目标抓细节
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须从细微处入手。
习惯教育应该是一个培养人的道德修养的过程。
而道德修养的形成过程实质上就是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
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对学生的一生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学生精神的影响也是不言而喻的。
因此我们要在“小、细、实、严”上下功夫。
1、良好的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有助于推动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生活习惯:
作息(早睡早起)、健康饮食(就餐)、仪容仪表(勤洗手、理发、洗脸、剪指甲、衣物整理、洗漱用品摆放等)、锻炼身体、开拓视野(知识性、活动性的训练或活动)等。
2、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有利于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学习习惯:
课前习惯、课堂习惯、预习习惯、复习习惯、听课习惯、书写习惯、阅读习惯、作业习惯、思考习惯、读书习惯等。
3、良好的行为习惯使学生终生受益。
第一、举止文明的习惯
教育学生对长辈、老师、同学、他人要有礼貌,待人接物要有礼节,学校将充分利用好国旗下的讲话、校园广播站、宣传栏等多种途径和手段表彰品学兼优的典型,树楷模、扬正气,树立起良好的校园新风,唱响主旋律,从面带动全体学生养成讲文明的好习惯,并通过小手牵大手把学生的教育辐射到家庭、社会中去。
第二、遵守秩序的习惯
规则和秩序是社会公共生活的基本准则。
学校生活的秩序包括课堂秩序、课间秩序、活动秩序等,即学习、生活、活动三方面的秩序。
学校将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提出的要求,实现学校生活秩序化。
教育收导学生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相关规定的要求,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
第三、尊重他人、团结友爱的习惯
懂重尊重他人是做人的道德准则,只有尊重他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只有人们相互尊重,生活才能快乐和睦,社会才能安定团结,教育学生礼貌待人、宽厚待人,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第四、卫生习惯
个人卫生、饮食卫生、环境卫生、家庭卫生、健康卫生等,讲究卫生是身体健康的保证,是一个人文明的表现,既体现了良好的个人面貌,又包含了对他人的尊重。
第五、勤俭节约的习惯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习惯从爱惜学习用品、节约一滴水、一粒米、一度电、一张纸做起。
第六、诚实守信的习惯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诚信教育要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日常生活抓起,让学生从小养成诚实守信的良好习惯,树立诚信意识。
第七、懂得感恩的习惯
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培养学生对自已、对学校、对社会的责任感。
三、营氛围促成长
营造良好的习惯教育氛围,促成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
1、营造良好氛围,是开展学生习惯教育活动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说:
“我们的教育应当使每一堵墙都说话。
”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既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我们按照全员参与的思路和坚持创新的要求,努力做到“五化”,即美化校园文化环境、强化课堂教学常规、实化师生规范行为、优化书香校园建设、活化师生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上、生活上、行为上养成终身受用的良好习惯,从面立体推动学校建设,把我校努力打造成为校园环境整洁、学习氛围浓厚、管理制度完善、师生充满活力且处处和谐发展的富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小学窗口示范学校。
第一、发挥隐性教育因素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根据学校的地理环境和现有的建筑、场地、经济,按美的观念规范校园文化中各种物质载体,努力把校园建设成为一个活的教科书。
我校已把校园文化建设摆上了议事日程,促使校园文化建设上档次、出品味。
新修的厕所设计美观,新栽种的花草树木,给校园新添几分姿色,新添置的音响设备,让校园更显生机。
整洁的墙壁,漂亮的门窗,走廊上、教室里悬挂的名言警句,爱校爱家、保护环境、语言文明、注意安全等警示牌,无时无刻不让学生感受到环境文明,从而奋发向上,自觉守纪。
办好校园广播站,在广播站建立习惯教育栏目,及时倡导和表扬涌现出的典型人物事迹。
办好队刊、学校宣传栏、板报等宣传阵地,真正让我一面墙壁说话,让一草一木都能育人。
现准备以“习惯教育为特色的学科教学研究”课题支撑,加大校园文化建设。
对校中心区进行设计,课题及文化展示橱窗、形象墙及文化栏杆,校门石梯文化,学校简史墙,彰显我校文化。
物化的校园文化,能给师生创造一个有形而庄重的心里磁场,又在无形中统摄着全体成员的屡魂,具有“润物细无声”的教育魅力。
第二、将习惯教育渗透到学校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人人参与
强化措施,深化管理,反复训练,在细化管理中深化习惯教育,在习惯教育中深化管理。
在校园中形成人人争当“文明之星”,人人抓习惯养成的浓厚氛围。
2、发挥课堂教学优势,进行“知”的教育
第一、充分利用班队、品德与社会、课间操等课程,加强学生文明礼貌、安全卫生等常规教育宣传,引导学生做到三别、五带、七无。
三别即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自私告别。
五带即把礼貌带给师长,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长辈,把谦让带给他人,把诚信带给社会。
七无即校园无纸屑,地面无痰迹,桌椅无刻画,墙壁无污迹,走廊无疯跑,水电无浪费,出言无脏话。
第二、把行为规范教育贯穿在品德课教学始终,渗透在文化课教学之中,做到全面参与德育管理。
通过召开班主任会议,明确教育主题,安排工作,提醒班主任应注意的问题,突出重点,明确目的。
第三、加强语文教学,对学生进行习字训练,名言警句的积累等,让他们有一定的文学素养。
例如:
通过习字训练,培养学生高度认真的精神和坚忍不拔、不怕困难的优良品质。
克服学生浮躁、懒散的作风,起到修心养性的作用。
名言警句的积累、优美的词汇、唐诗宋词的熏陶等潜移默化中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净化心灵,陶冶情操。
学校开展经常性的书法比赛、唐诗宋词知多少、手抄报比赛等激励学生的学习。
通过文学的熏陶,逐渐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学科教学中渗透习惯教育
教师要由教书匠向教育家转变,教育家陶行知说:
教师的任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任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做一名教师首先要当好“人师”,即教学生学会做人,再当好“经师”,即教学生学会学习。
当前的教育形势向我们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经师易得,人师难求”,只教书本知识,不教学生做人的教师是不称职的教师。
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关心爱护每个学生,教师的一切教学活动必须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服务。
教师的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渗透教学生如何做人的过程,不歧视打击学生,充分保护他们的自信心,从而使他们扬起理想的风帆。
鼓励每一个学生做一个奋发向上、勇于拼搏的人。
任何时候都对学生说“你能行”。
第五、利用信息技术为习惯教育服务
信息技术为学生的生活世界打开许多窗户,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使学生对网络世界有正确的认识,从而使网络真正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3、以创建“特色班级”为实施习惯教育工作的突破口
每一位班主任都有自已独特的管理特色和管理风格,不同的班主任带出风格各异的班集体。
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特色班级”评选活动。
首先我们要组织特色班风的征集活动,班主任发动学生群策群力找出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自行设计形成每班自已的特色。
学校创设条件为学生搭建平台,让每个班级都有施展自已特色的机会。
如:
可以组织师生演讲“我有这样的班集体”、“特色大家庭”、“班级你、我、他”等,或者通过校园广播站对班级的特色进行广泛的宣传。
这样的目的是,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班集体荣誉感、向心力;另一方面可以内化、提升学生的思想品德,使学生能自觉地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积极为班级增光添彩,同时可以起到强化特钯班级形成的作用。
4、以活动为载体,实现习惯教育的育人功能
组织各种班队活动,落实行的要求。
积极开展有益的班队活动,健全广阔的少先队活动阵地,教育学生从现在做起,把今天和明天挂起钩来,从我做起,把现论和实践挂起钩来,从小事做起,把平凡和伟大挂起钩来。
第一、开展主题教育系列活动,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以少先队大队部为龙头,广泛深入地组织学习并落实新的《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根据学校实际,开展知识竞赛、征文、自编良好习惯养成童谣等活动。
以生活情景剧、小品、故事演讲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养成文明习惯》《好习惯成就未来》等班队主题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良好的行为习惯中深受教育。
以“习惯教育重在养德”为宗旨,对个别行为习惯不良的学生,不能采取简单强制的方法,可以通过长期的耐心的训练与培养,随时随地激励着学生、提醒着学生,使之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发挥环境教育润物细无声的特殊作用。
第二、健全管理制度,强化检查监督
在促进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活动中,要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加强对不生的培养和管理,要充分发挥少先大队部、文明礼仪岗、值周教师等组织的作用,认真开展一日常规评比,评比工作不能流于形式,要定期通报评比结果并作为相关人员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
把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班风建设、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及时收集记录,作为学生的自我教育。
通过知、比、纠、行(知,教会学生什么是良好的行为习惯,什么是不良的行为习惯,哪些应纠正,哪些应表扬,从思想明确认识。
比,对照习惯教育内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良习惯,强化训练。
纠,发挥同学之间相互监督,相互帮助的作用,纠正不良行为。
行,坚持长期恪守正确的行为习惯,始终如一)。
教育系列开展行为习惯教育,使学生在训练、自纠、巩固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坚持周一上午朝会、班会制度,总结上周学校、班级习惯教育工作情况,安排本周工作。
坚持每周一的升旗仪式,选择好国旗下的讲话内容,做到时效性、文学性、政治性并重,起到对学生的思想品德的教育作用。
5、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习惯教育网络
学校教育在学生的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尤其是家庭教育的影响。
而学生家长大多数文化水平不高,对学生的学习根本谈不上指导作用,能对孩子思想品德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的更少。
为此,我们要家校联系形成共识,促进良好习惯的养成。
教师要经常深入家庭充分了解其家庭背景和在家的表现,使之更有针对性。
加强家校联系,取得家长的配合与支持。
学校要进一步健全家长委员会制度,定期组织家长委员会活动。
认真开办好学长学校,切实提高家长的家庭教育水平。
四、强实际加培养
1、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优秀的班主任队伍是保障学校创办特色学校的关键点。
班主任是不生习惯教育的直接实施者和主力军。
能否建立起一支责任心强、素质过硬的班主任队伍,直接决定了学校习惯教育质量的高低。
第一、建构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组成的班主任队伍
骨干教师思想和业务综合素质很高,教书育人游刃有余,在班级管理中有点子、有方法,有利于优秀班集体的形成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青年教师洋溢着青春和热情,是教育的后备力量和未来希望,他们思想开放、观点新颖,容易走近不生,走近学生的内心世界,有利于开展班级工作,而且为使德育工作后继有人,大胆启用青年教师尝试班级管理,给他们发展的机会,为德育队伍注入生机和活力。
第二、建立班主任学习制度
班主任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了解社会、家庭的需求,了解现代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加强业务学习。
班主任老师要自觉将理论与实际育人工作结全起来,从而指导自已的工作实践,使自已的工作方法能与突飞猛进的时代和千变万化的现实社会接轨,逐渐使这种学习变成工作需要的自觉行为。
第三、加强班主任的培训和交流
为了使班主任之间能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学校每月组织班主任座谈会,由分管德领导牵头,确定主题,总结交流班级出现的有代表性的问题和管理方法。
分管德育领导不定期地从相关专业报刊上摘选班级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组织班主任集体学习,于潜移默化中改变班主任的教育理念,改进班主任的教育方法。
充分开发校本资源,组织大家从身边典型的优秀班主任学起,融会贯通,形成具有自已特色的育人艺术。
2、实行班级管理工作月考评制度
为了保障特色学校建设能够真正落实到实处,学校要修订和完善《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考评办法》《班级管理月考核办法》。
在这些办法中详细的规定学生所应遵守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
对班级的卫生、纪律、思想工作、课间操、安全、生活、各种活动等制定详细的考评细则。
3、加大对班主任的考核力度
学校每月根据班级月考核情况和学期考垓情况,发给班主任绩效津贴。
在摸清各班工作开展情况的前提下,及时做好班级的月考评工作。
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建立有效的奖惩机制,表扬先进,激励后进,做到每周一小结,每月一汇总,每期综合考核,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
4、对学生实施发展性评价,修订和完善学生的考评细则
制定各项制度对学生加以约束,定期组织检查评比,建立健全监督网,强化学生的道德意识,培养学生坚定的道德意志。
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需要孩子们长期努力,也需要学校不断督促引导。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变化,学生行为习惯的培养也将不断呈现出新的问题,我们将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继续探索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找到适合学生发展的良好行为习惯有效途径,以“海纳百川”的胸怀,以科学的方法培育他们,让他们逐步养成好习惯,让习惯护航人生!
参考文献:
王深根、毛健华《新课程研究》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苏]杜殿坤(编译)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叶圣陶《语文教学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年版
邓志海《素质教育在西方》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年版
山南海北 2014-6-10 9:
06:
11
山南海北 2014-6-10 9:
06:
36
山南海北 2014-6-10 9:
06:
57
山南海北 2014-6-10 9:
07:
19
山南海北 2014-6-10 9:
07:
45
9:
08:
06
山南海北 2014-6-10 9:
08:
06
山南海北 2014-6-10 9:
08:
25
山南海北 2014-6-10 9:
08:
48
山南海北 2014-6-10 9:
09:
07
山南海北 2014-6-10 9:
09:
29
山南海北 2014-6-10 9:
09:
51
9:
10:
11
山南海北 2014-6-10 9:
10:
11
山南海北 2014-6-10 9:
10:
27
山南海北 2014-6-10 9:
10:
43
山南海北 2014-6-10 9:
10:
59
山南海北 2014-6-10 9:
11:
15
9:
12:
28
山南海北 2014-6-10 9:
12:
28
东山小学特色教育“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实施方案
录入时间:
2012-05-0815:
39:
41 作者:
王伟丽 浏览次数:
497 来源:
互联网
一、指导思想: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生受益终生。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
“什么是教育?
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著名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
“播下一个行动,你将收获一种习惯,播下一种习惯,你将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将收获一种命运”。
为此,“让好习惯伴随学生快乐成长”将成为我校特色建设的方向。
二、基本原则
学习习惯培养,要立足课堂教学,关注细节,重在指导,贵在坚持,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注重实践性、实效性、针对性。
为此,必须坚持以下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学习习惯培养要面向全体学生。
所有学生都是学习习惯培养的对象和参与者,学习习惯培养计划、实施、活动组织都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
学习习惯培养要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方方面面,要落实在课堂教学上、课外活动上、教育环境上。
2.主体性原则
学习习惯培养要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体意识,坚持外部帮助和自我内化相结合,坚持教师的教育与引导和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相结合,重点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主学习的能力。
通过学生主体意识的调节作用,主体的践行,完成主体的内化。
3.层次性原则
关注和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开展不同层次、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习惯培养活动,以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
4.自觉性原则
习惯养成的最高机制,是形成学生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
养成一个好习惯,应该是要让学生觉得:
这是我盼望的,这对我的帮助很大,对我的发展很有用,好习惯多了,我才是一个好学生。
这样学生才能主动、积极地参与。
5.循序渐进原则
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要遵循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不同年级要有所侧重,由易到难,由浅入深。
6.持之以恒原则
学习习惯培养难在起点,贵在坚持。
持续不断地做一件事,可以花费较少的成本而取得较大的成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如此,严格训练必须持之以恒,有足够的耐心,坚持!
坚持!
再坚持!
决不放弃,才能见效。
三、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
学习习惯培养的内容要顺应小学生本身的成长、发展和现代社会的要求,符合我校实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根据这一宗旨,确定我校学生学习习惯培养内容如下:
(一)认真预习的习惯
1.达成目标:
掌握预习方法,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和准备。
2.内容方式:
借助预习学案,通览教材内容,要求学生每天预习即将学习的内容,明确重点,找到难点,以便上课时能够有的放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要对学生的课前预习进行指导,有针对性地设置问题,并在课堂上检查预习的效果。
也可在课外和学生进行交流,了解预习的情况。
3.成果表述:
预习学案,教材上的圈点勾画、批注,学生预习笔记等。
(二)认真书写的习惯
1.达成目标:
书写规范、美观、漂亮,卷面整洁。
并有一定的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2.内容方式:
掌握各科常规的书写格式要求。
并坚持每天一定数量的写字练习,要求学生每天坚持练字20分钟,班主任或科任教师督导,班长或组长负责日常检查,语文教师负责周检查,每周由班级评比出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在教室学习园地展出)。
3.成果表述:
作业本、考试试卷、笔记本,书写比赛等
(三)专心听课的习惯
1.要求学生上课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勤做笔记。
2.班级、年级不定期举办学习方法的专题讲座,召开学习经验交流的主题班会等。
3.班级或年级组进行学习笔记的评比和展览。
(四)合作学习的习惯:
1.要求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学习方法和经验,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2.教师要时刻关注、指导学生。
(五)高质量完成作业习惯
1.达成目标: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有质有量。
2.内容方式:
认真按时完成作业,学会自查,及时订正;要求学生按时完成作业,认真细心,独立完成,书写规范,注意整洁;要求学生建立错题本,教师要对错题本进行检查批阅;年级部定期对学生作业评优并进行展览。
3.成果表述:
作业本、错题本。
(六)说的习惯
1.达成目标:
学生想说、敢说、爱说、会说,形成较强的应对和表达能力。
2.内容方式:
在课堂提问、积极答问、交流讨论、演讲、新闻播报、口语交际中,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
3.成果表述:
上课积极发言和交流及活动中的表现。
(八)课外阅读、记读书笔记的习惯
1.达成目标:
喜欢读书,掌握方法,广泛阅读,注重积累,提升素养。
2.内容方式:
阅读书籍,做到“看、查、划、读、摘、想、记”,运用朗读、默读、浏览等方式阅读教材及课外读物,并积累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要求学生每天阅读课外读物15分钟,并记好读书笔记;教师对学生课外阅读要进行引导和指导,每周检查读书笔记;年级组或学校每学期举办读书心得或征文比赛一次。
3.成果表述:
读书汇报交流、问卷调查、朗读比赛、积累笔记和日记本等。
四、实施办法
(一)宣传、学习,提高认识
班主任通过主题班会的形式(建议每月一次,形成经常)进行宣传、学习、动员。
如:
“谈我的学习习惯”、“反思我的学习习惯”、“完善我的学习习惯”等形式,让学生认识到自己学习习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集中教育,以及平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习惯 教育 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