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必修一到四知识点总结.docx
- 文档编号:4270236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35.70KB
高中政治必修一到四知识点总结.docx
《高中政治必修一到四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必修一到四知识点总结.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政治必修一到四知识点总结
必修一
①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②商品的价值量与个别劳动时间、个别劳动生产率无关;
③商品的价值总量与个别劳动时间成反比,与个别劳动生产率成正比;
④商品的价值总量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
注:
商品的价值量=商品数量*单位商品价值量。
5.价格规律的内容、表现形式和作用
①内容:
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只存在于交换的平均数中),这就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②表现形式:
受供求关系影响,商品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
③ 作用:
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各个部门的分配;刺激商品生产者改进技术、改善经验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促使商品生产者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6.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和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a.价格的变动对人们购买力的影响。
b.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一样的。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的影响较大。
c.互替品和互补品(既定品价格上涨,对其替代品的需求增加,对其互补品的需求下降)
②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调节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第三课 多彩的消费
1.影响消费的因素:
根本因素:
经济发展水平
主要因素:
居民的收入(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和消费品价格
2.居民消费水平不仅取决于当前收入,而且还受过去和未来收入水平的影响。
3.消费品价格高低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
①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人们的购买力。
②不同消费品的价格变动对人们生活影响不同。
基本生活品受价格水平变动的影响要低于奢侈品。
③各种商品比价的变动与消费关系。
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其互替品的需求增加,其互补品的需求降低。
4.消费的类型:
①按产品类型不同:
有形商品消费和劳务消费;
②按交易方式不同:
钱货两清的消费、贷款消费和租赁消费;
贷款消费主要用于购买大宗物品和大额服务,它与其他两种方式的区别见笔记。
③按消费目的分:
生存资料消费、发展资料消费和享受资料消费。
5.消费结构与恩格尔系数的含义
消费结构:
反映人们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
消费结构变化的原因是经济发展(主要)和居民收入的变化,其方向是由生存需要到发展再到享受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7.恩格尔系数大小与消费结构变化的关系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
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8.怎样看到评价各种消费心理?
(影响消费的主观因素)
消费心理的表现特点评价
从众心理引
发的消费仿效性
重复性
盲目性有利:
健康的、合理的从众心理可带动某一产业的发展,
如绿色消费带动绿色产业
有弊:
不健康的、不合理的从众心理误导经济良性发展,对个人
生活也不利
态度: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盲目从众不可取
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标新
立异有利:
展示个性,也可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
有弊:
代价大,社会不认可
态度:
过分标新立异,不值得提倡
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夸耀性
盲目性有弊:
不使用,对个人生活不利
态度:
不健康的心理,不值得提倡
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符合实际
讲究实惠有利:
理性的消费,对个人生活和社会都有利
态度:
值得提倡
9.怎样作理智的消费者?
①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②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③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
④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0.什么是绿色消费?
为什么要崇尚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消费。
原因:
(1)绿色消费作为一种科学、健康、合理的消费理念正在为人们所认同和接受,它是人们迫于环境问题,为了保护环境、保护自然而形成的一种共识。
(2)绿色消费以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为特征。
(3)绿色消费理念不仅有利于个人的生命健康,也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要大力提倡。
(4)绿色消费作为一种新的消费,有利于促进绿色产业的发展。
(5)绿色消费反映消费者更加重视商品的使用价值,有利于促进商品生产者提高产品质量,增强环保意识,更好满足消费者要求。
(6)提倡绿色消费,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第四课 生产与经济制度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③消费对生产的调节和升级起导向作用(消费调节生产);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更多的劳动力。
2.社会再生产的四个环节:
生产(决定作用)、分配(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交换(同分配)和消费(生产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
3.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
原因: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落后的社会生产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是社会的主要矛盾。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
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
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国的根本任务。
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
各行各业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一中心。
4.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是:
社会主义公有制
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公有制经济包括:
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6.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
第一,就全国而言,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这是就全国而言,允许有些地方、有的产业有所差别。
第二,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主导作用表现在控制力上,控制国民经济发展方向、控制经济运行的整体态势、控制重要稀缺资源的能力上。
7.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及其意义:
形式:
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
(股份制是最主要的实现形式)
股份制意义:
股份制可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提高企业和资本的运作效率,扩大公有资本的支配范围,增强公有制的主体作用。
8.非公有制经济包括:
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和中外合作企业中的外商投资部分)
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9.两个毫不动摇:
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10.为什么要坚持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适应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发展不平衡、多层次的状况,符合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实践证明,它有利于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增强综合国力、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必须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
11.如何看待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
个体、私营、外资等各种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毫不动摇的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坚持公有制为主题,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
各种所有制经济完全可以在市场中发挥各自优势,互相促进,共同发展。
第五课 企业与劳动者
1.企业的含义:
企业是以营利为目的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向社会提供商品或服务的经济组织。
它分为:
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和混合所有制企业。
2.企业的组织形式:
公司制(最主要,最典型的)、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
3.公司的含义:
是依法设立的,全部资本由股东共同出资,并由股份形式构成的,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法人。
4.公司的法定形式有两种:
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是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股份有限公司,是全部资本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公司承担责任,公司以其全部资产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的企业法人。
他们的区别(主要掌握第1、2、6项的区别):
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资本公司的资本不必划分为等额股份,其出资形式不一定是货币,可以为技术、厂房、土地等。
公司的资本必须划分为等额股份,其出资形式一般是货币。
股东人数必须由2人以上50人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不得少于法定最低人数,应当有5人以上为发起人
股东对公司债务的责任股东一起出资额为限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
股东仅以其所认购的股份对公司债务负有限清偿责任。
股东表决权按出资比例行使表决权。
一股一票原则。
公司财务不必向全社会公开。
必须向全社会公开。
规模大小最低资本限额10万元至50万元不等。
注册资本额比较高,不低于1000万元。
6.公司的组织机构:
决策机构: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
处理公司重大经营管理事宜。
执行机构:
总经理。
处理公司日常事务。
监督机构:
监事会监督董事会和经理的工作。
7.公司制的优点:
公司制具有独立法人地位,有限责任制度和科学管理结构等优点;国有企业通过规范的公司制改革,焕发了活力、增强了竞争力,更好地发挥了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8.公司经营成功的因素
①公司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公司经营的航标)
②公司要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公司发展的方法和途径)
②公司要诚信经营,树立良好人信誉和企业形象。
(公司经验成败的重要因素)
9.企业兼并:
按照自愿有偿的原则,由优势企业吞并劣势企业的经济现象。
企业破产:
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而又扭亏无望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实施破产结算的经济现象。
10.就业意义: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就业使得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相结合,生产出社会所需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
同时,劳动者的就业,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丰富精神生活,提高精神境界,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11.树立正确就业观:
树立自主择业观;树立竞争就业观;树立职业平等观;树立多种方式就业观
12.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权利。
我国实行劳动合同制度,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重要依据。
13.劳动者维权的途径:
投诉、协商、申请调解、申请仲裁、向法院起诉。
14.如何扩大就业和再就业?
(1)解决就业和再就业问题的核心是发展经济,经济的发展能从根本上未下刚失业人员创造更多的机会和岗位。
(2)下岗失业人员要转变就业观念,自谋职业,自主创业,以多种形式和灵活方式实现就业。
(3)市场经济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一种有效形式。
劳动力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其配置应主要由市场调节。
应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就业的作用。
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有关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加强政府的服务和调节职能,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
搞好扩大就业和再就业工作。
第六课 投资的选择
1.商业银行:
①含义:
经营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并以利润为主要经营目标的金融机构。
②类型:
国有独资银行(农行)、国有控股银行(中行、建行和工行)、民营股份银行和外资银行。
中行指的是中国银行,而中国人民银行是我国的中央银行,它与商业银行并列。
③业务:
存款业务、贷款业务(工商业贷款和消费者贷款)、结算业务。
贷款时应遵循的原则:
真实性、谨慎性、安全性和效益性。
2.储蓄存款
①储蓄机构:
商业银行、信用合作社和邮政企业。
②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理论上)
实际获得的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1-20%)。
注:
20%的利息税
定期储蓄(约定期限):
收益高于活期储蓄,但存期长,流动性差。
③分类
活期储蓄(没有约定期限):
流动性强,灵活方便,但收益低。
3.股票
①含义:
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
②性质:
是入股凭证,代表股东对股份有限公司的所有权(综合权利,包括参加股东大会、投票表决、参与公司的重大决策、获得股息和红利)。
③偿还方式:
股东的股票不能退回,只能出卖股票。
④股票的收入:
a.股息和红利;b.股票价格上升带来的差价。
4.债券
①分类:
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②比较:
收益:
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风险:
国债<金融债券<企业债券
5.保险
a)分类:
人身保险和财产保险。
人身险有健康险、意外伤害险、人寿险;财产险有汽车保险,运输险。
b)订立保险合同的原则:
公平互利、协商一致、自愿订立。
6.四种投资方式的比较:
储蓄存款债券股票保险
流动性低高高低
收益性低较高高具体分析
风险性低较低高低
第七课 个人收入的支配
1.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2.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是按劳分配。
3.实行按劳分配的必然性:
实行按劳分配,是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生产资料公有制是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社会主义公有制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4.实行按劳分配的意义
实行按劳分配,劳动者的个人收入与自己付出的劳动数量和质量直接联系在一起,;有利于充分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分配形式体现了社会主义性质。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体现了劳动者平等的社会地位。
5.多种分配方式:
①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 ②按生产要素分配(劳动、资本、技术、管理)
6.我国为什么要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实施这制度,要坚持什么原则?
(1)原因:
①现阶段的生产力水平不平衡、总体不发达,是决定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最终原因;②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③实践证明:
把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结合起来,激发了社会成员积极投身国家建设的劳动热情,实际上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种分配制度的必然性。
(2)原则: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效率优先实质是发展生产力优先)。
7.效率的含义:
经济活动中投入与产出的比率,它表示资源有效利用的程度。
公平主要指收入分配的公平。
8.效率和公平的关系:
在收入分配中,效率与公平是一对矛盾,即对立统一。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我国实行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为什么要实行这样的分配制度?
如何坚持这一原则?
9.怎样做到“兼顾效率与公平”?
①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其他地区和个人致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②既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悬殊;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在鼓励人们创业致富的同时,倡导回报社会和先富帮后富。
③必须正确处理处次分配注重效率与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第八课 国家收入的分配
1.财政的含义:
国家的收入和分配。
其本质是一种分配关系。
2.财政分配的两个环节和两个方面:
环节:
预算(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和决算。
方面: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
3.财政收入取得的形式:
税、利、债、费(税收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
4.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
①经济发展水平(基础性因素)②分配政策(重要因素)
5.财政支出的途径:
①经济建设支出;②科、教、文、卫事业支出;③行政管理和国防支出;④社会保障支出;⑤债务支出。
6.财政收支的关系:
三种情况:
收大于支,有节余;支大于收,有赤字;收支相等(最理想)。
7.财政赤字:
当年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部分。
8.财政收支平衡:
指当年的财政收入等于支出,或收入大于支出略有节余,或支出大于收入略有赤字。
9.国家通过财政政策调节经济运行:
①经济增长滞缓时,国家通过扩张性财政政策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减少税收,拉动经济增长。
②经济发展过热时,国家通过紧缩性财政政策,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给经济“降温”。
10.财政的作用:
①集中力量办大事。
a.财政支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b.调节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发展;c.促进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
②为人民生活提供保障。
a.财政是巩固国家政权的物质保证;b.财政是建立和完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的物质保证;c.财政是实现收入公平分配、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必修2政治生活
1.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
人民当家作主。
2、人民民主的特点?
(1)人民民主的广泛性。
不仅表现在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而且还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2)真实性。
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物质的保障,人民能够自己管理国家;而且还表现在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实现。
3.民主与专政的关系?
(1)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适用于敌对势力。
(2)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转正式民主的保障。
4.为什么要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是正义的事情)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我国的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我国的立国之本,已经写入宪法。
(2)是社会主义的政治保证。
(3)在改革开放的历史条件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5.公民的政治权利和义务的内容?
权利和自由: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3)监督权(批评权、建议权、申诉权和控告权)
义务的内容: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3)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4)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
6.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1)坚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坚持权利和义务统一的原则(3)坚持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结合的原则。
7.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统一的,不可分割的。
(1)在法律关系上是相对应而存在的
(2)是实现人民利益的手段和途径(3)公民在法律上既是权利的主体,又是义务的主体。
(4)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确保权力的实现。
8、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为何结合?
怎样结合?
原因:
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
要求:
(1)我们要积极履行公民义务,以维护国家利益。
(2)当三者出现矛盾时,公民的个人利益必须服从国家利益。
9、我国公民政治生活的本质?
内容?
要求?
本质:
崇尚民主与法制
内容:
(1)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2)参与社会公共管理活动(3)参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4)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要求:
(1)明确政治生活的作用
(2)学习政治知识(3)贵在实践
10、民主选举的方式?
直接选举、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差额选举。
11.公民应如何珍惜自己的选举权利?
(1)是否积极参加选举、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是衡量公民参与感、责任感的重要尺度。
那种“选举与我无关”、“选谁都可以”的想法,是公民意识不强、主人翁一时不强的表现。
(2)怎样行使选举权,如何投出自己的神圣一票,是公民政治参与能力的体现,也是表明公民政治素养高低的重要标志。
只有每个人都在周全考虑、理性判断的基础上,郑重地透出自己的一票,才能选出代表人民利益和意志的人,真正实现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1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有哪些方式?
社情民意制度、专家咨询制度、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制度、社会听证制度。
13.公民为什么要参与民主决策?
地位:
公民采用不同方式直接参与决策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决策。
意义:
(1)利于决策者充分发扬民族,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
(2)有助于决策者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决策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避免决策的片面性。
(3)利于促进公民对决策的理解,提高落实决策的自觉性,推动决策的实施。
(4)利于提高公民参与公共事物的热情和决心,锻炼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关心公共生活地政治责任感。
14.发展基层民主的意义?
(1)利于扩大基层民主
(2)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创造自己的幸福生活。
(3)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4)也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15.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方式有哪些?
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网上评议政府制度。
16.实行民主监督的意义?
(1)利于消除腐败现象,克服官僚主义,改进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工作。
(2)利于维护国家利益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3)利于激发广大公民关心国家大事,为社会注意现代化建设出谋划策。
17.有序与无序的政治参与的区别?
(1)是否遵循法律、法规
(2)是否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义务(3)是否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
18.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有哪些?
(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
(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公共服务职能
19.我国政府的作用?
(1)管理人们的公共生活
(2)为人们的生产生活提供公共服务。
20.我国政府的宗旨和原则?
宗旨:
为人民服务;原则:
对人民负责
21.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基本要求?
(1)工作态度: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2)工作作风:
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3)工作方法:
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22.什么是依法行政?
就是要求各级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依法处理各种事务。
23.政府为什么要依法行政?
必要性:
宪法和法律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相统一的体现。
从根本上讲,政府坚持依法行政就是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就是体现了对人民负责的原则,一句话,及时为人民服务政府的根本要求。
重要性:
政府依法行政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
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利于防止行政权利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24.政府依法行政的要求:
总体要求:
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政府行使权力必须接收人民的监督。
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体现对人民负责的原则。
具体要求:
①合法行政②合理行政③程序正当④高效便民⑤诚实守信⑥权责统一
基本要求:
(1)加强立法工作,提高立法质量,以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2)建立权责明确的执法体制,促使行政权力授予有据、行使有规、监督有效;
(3)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促进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不断提高执法能力和水平;
(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努力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5.为什么要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政治 必修 一到四 知识点 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