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练11硫及其化合物有解析.docx
- 文档编号:4270004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378.59KB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练11硫及其化合物有解析.docx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练11硫及其化合物有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练11硫及其化合物有解析.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化学一轮总复习考点练11硫及其化合物有解析
考点11 硫及其化合物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化中的酸只表现出酸性的是( )
A.浓硫酸与蔗糖混合
B.浓硝酸与铜反应
C.稀硫酸与BaCl2溶液混合
D.盐酸与Na2CO3溶液混合
答案 D
解析 浓硫酸与蔗糖混合表现出脱水性和强氧化性,A错误;硝酸与铜反应生成了盐与水,并氧化了单质铜,故表现出氧化性与酸性,B错误;稀硫酸与BaCl2混合后,H+并没有参加反应,C错误;盐酸与Na2CO3溶液混合,H+与CO
发生反应,表现出酸性,D正确。
2.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是硫的常见氧化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二氧化硫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成三氧化硫
B.标准状况下,它们的摩尔体积都是22.4L·mol-1
C.它们都是酸性氧化物,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D.向二氧化硫的水溶液中通入足量氯气,溶液酸性增强
答案 B
解析 三氧化硫在标准状况下呈固态。
3.在下图的实验装置中,从实验开始过一段时间,对看到的现象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苹果块会干瘪B.胆矾晶体表面有“白斑”
C.小试管内有晶体析出D.pH试纸变红
答案 D
解析 A项,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苹果失水干瘪,现象正确。
B项,浓硫酸有较强的吸水性,能使胆矾失掉结晶水,使蓝色晶体变成白色,现象正确。
C项,浓硫酸的吸水性导致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溶剂减少,晶体析出,现象正确。
D项,浓硫酸有较强的脱水性可使试纸碳化变黑,现象错误。
故答案为D。
4.下列离子方程式或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SO2通入少量NaClO溶液中:
SO2+ClO-+H2O===SO
+Cl-+2H+
B.足量的SO2通入Na2CO3溶液中:
CO
+SO2===CO2+SO
C.铁与硫混合加热:
2Fe+3S
Fe2S3
D.浓硫酸与FeS混合:
FeS+H2SO4(浓)===FeSO4+H2S↑
答案 A
解析 ClO-能将SO2氧化成SO
,本身被还原为Cl-,A正确;SO2足量时应该生成HSO
,B错误;铁与硫反应只能生成FeS,C错误;浓硫酸能氧化H2S,D错误。
5.一定量的Cu粉与浓H2SO4共热产生SO2气体的体积为2.24L(标准状况下),则下列情况不可能的是( )
A.加入Cu的质量为6.4g
B.加入的浓H2SO4中含溶质0.2mol
C.加入Cu的质量大于6.4g
D.加入的浓H2SO4中含溶质多于0.2mol
答案 B
解析 由Cu+2H2SO4(浓)
CuSO4+SO2↑+2H2O知,生成2.24LSO2需要消耗6.4gCu、0.2molH2SO4,但随反应的进行,浓H2SO4会变为稀H2SO4,故硫酸量应大于0.2mol,D正确,B错误;铜可能恰好反应完也可能有剩余,A、C正确。
6.已知X为一种常见酸的浓溶液,能使蔗糖粉末变黑。
A与X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其中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均已略去。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X使蔗糖变黑的现象主要体现了X的强氧化性
B.若A为铁,则足量A与X在室温下即可完全反应
C.若A为碳单质,则将C通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中,最后有白色沉淀产生
D.工业上,B转化为D的反应条件为加热、使用催化剂
答案 D
解析 蔗糖变黑主要表现浓H2SO4脱水性,A错误;Fe与浓硫酸在室温下发生钝化,B错误;A为碳,则C为CO2,则过量CO2与Ca(OH)2反应生成Ca(HCO3)2,最后无沉淀,C错误;
,D正确。
7.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SO2的是( )
①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②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④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③④D.②③④
答案 C
解析
8.将二氧化硫通入下列试剂,能依次证明SO2具有还原性、漂白性、氧化性、酸性氧化物性质的是( )
①溴水'②品红溶液'③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④硝酸钡溶液'⑤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⑥氢硫酸'⑦紫色石蕊试液'⑧氯化铁溶液
A.①⑤⑥④B.⑧②⑥⑤
C.③⑦⑥⑤D.④②⑤①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硫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氯化铁溶液等反应都表现出还原性;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褪色,不能使紫色石蕊试液褪色,前者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二氧化硫与氢硫酸反应产生淡黄色沉淀,说明二氧化硫具有氧化性;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使溶液碱性减弱,即含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的红色变浅或褪色,说明二氧化硫是酸性氧化物。
只有B项的试剂排序符合题意。
9.将等体积的SO2和Cl2充分混合后,通入加有品红的氯化钡溶液,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A.溶液快速褪色B.溶液缓慢褪色
C.生成白色沉淀D.生成浅黄色沉淀
答案 C
解析 等体积的SO2和Cl2发生反应:
SO2+Cl2+2H2O===H2SO4+2HCl,所以溶液不会褪色,同时由于有H2SO4生成,H2SO4和氯化钡反应生成BaSO4白色沉淀。
10.对下列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硫气体能用浓硫酸干燥,是因为二氧化硫无还原性
B.医疗上可用硫酸钡作X射线透视肠胃的内服药,是因为硫酸钡不溶于酸
C.向50mL18mol·L-1的H2SO4溶液中加入足量的铜片加热充分反应后,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等于0.45mol
D.常温下,浓H2SO4可以用铝制容器贮存,说明铝与浓H2SO4不反应
答案 B
解析 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A错误;因随着反应的进行,硫酸的浓度降低,稀硫酸不能与铜反应,故被还原的H2SO4的物质的量小于0.45mol,C错误;因常温下浓硫酸使铝钝化(化学变化),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D错误。
11.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
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 )
A.上下移动①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
B.②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
C.③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
D.为确认CuSO4生成,向①中加水,观察颜色
答案 D
解析 上下移动铜丝可以控制铜与浓硫酸的接触面积的大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生成SO2的量,A正确;SO2可使品红溶液褪色,因此B正确;SO2有毒,能与NaOH溶液反应,因此C正确;反应后试管中浓硫酸过量,应待冷却后将试管中液体慢慢注入水中,D错误。
12.根据SO2通入不同溶液中的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SO2通入含HCl、BaCl2的FeCl3溶液中,发生反应:
SO2+2Fe3++Ba2++2H2O===BaSO4↓+2Fe2++4H+,产生白色沉淀,该反应中SO2作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A正确;SO2通入H2S溶液中,发生反应:
SO2+2H2S===3S↓+2H2O,产生黄色沉淀,该反应中SO2作氧化剂,表现出氧化性,B正确;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发生反应:
5SO2+2MnO
+2H2O===5SO
+2Mn2++4H+,紫色溶液褪色,该反应中,SO2作还原剂,表现出还原性而不是漂白性,C错误;SO2通入Na2SiO3溶液中,发生反应:
Na2SiO3+SO2+H2O===H2SiO3↓+Na2SO3,该反应符合“强酸制弱酸”的反应规律,则酸性:
H2SO3>H2SiO3,D错误。
13.化学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氯气作水的杀菌消毒剂
B.硅胶作袋装食品的干燥剂
C.二氧化硫作纸浆的漂白剂
D.肥皂水作蚊虫叮咬处的清洗剂
答案 B
解析 A项,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杀菌消毒;B项,硅胶具有吸水性,可作干燥剂;C项,二氧化硫能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可作漂白剂;D项,肥皂水呈弱碱性,可与蚊虫分泌的蚁酸反应,从而减轻痛痒。
以上四项中只有B项没有发生化学变化,故选B。
14.下列有关燃料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燃料燃烧产物CO2是温室气体之一
B.化石燃料完全燃烧不会造成大气污染
C.以液化石油气代替燃油可减少大气污染
D.燃料不完全燃烧排放的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
答案 B
解析 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完全燃烧也会产生SO2等污染性气体,故B错误。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I的原子半径大于Br,HI比HBr的热稳定性强
B.P的非金属性强于Si,H3PO4比H2SiO3的酸性强
C.Al2O3和MgO均可与NaOH溶液反应
D.SO2和SO3混合气体通入Ba(NO3)2溶液可得到BaSO3和BaSO4
答案 B
解析 I的非金属性比Br的非金属性弱,HBr比HI的热稳定性强,A错误;B正确;MgO不与NaOH溶液反应,C错误;SO2通入Ba(NO3)2溶液后,溶液显酸性,酸性条件下NO
能把SO
氧化为SO
,从而产生BaSO4沉淀,无BaSO3,D错误。
16.下图是用电解法处理石油炼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H2S废气的工艺流程。
该方法对H2S的吸收率达99%以上,并可制取H2和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吸收H2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Fe3++H2S===2Fe2++S↓+2H+
B.滤液的主要成分有盐酸、氯化亚铁和H2S
C.若X含Fe3+,说明还原性Fe2+>Cl-;若X含少量Cl2,说明氧化性Fe3+>Cl2
D.实验室可用点燃的方法使H2S完全燃烧以消除对环境的污染
答案 A
解析 FeCl3具有氧化性,H2S具有还原性,吸收H2S时,二者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2Fe3++H2S===2Fe2++S↓+2H+,A正确;滤液的主要成分为盐酸、氯化亚铁,B错误;若X含少量Cl2,说明Fe2+先放电,Cl-后放电,则还原性:
Fe2+>Cl-,故氧化性:
Fe3+ 2H2S+3O2 2SO2+2H2O,燃烧产物SO2会污染环境,D错误。 17.在探究SO2的性质实验中,下列根据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向SO2水溶液中滴加Ba(NO3)2溶液,产生的白色沉淀是BaSO3 B.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褪色,说明+4价硫具有还原性 C.将过量的SO2通入紫色石蕊溶液中,溶液由紫色变为红色,说明SO2不能漂白石蕊 D.向SO2水溶液中加入NaHCO3粉末,有气泡产生,说明H2SO3酸性强于H2CO3 答案 A 解析 向SO2的水溶液中滴入Ba(NO3)2溶液,SO2与水反应可生成亚硫酸,溶液显酸性,H+和NO 同时存在时可氧化SO2,A中得到的白色沉淀是BaSO4。 18.某硫酸厂废气中SO2的回收利用方案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中可能含有2种盐 B.a是SO3 C.Y主要含有(NH4)2SO4 D.(NH4)2S2O8中S的化合价不可能为+7价 答案 B 解析 SO2与氨水作用可生成(NH4)2SO3和NH4HSO3,A正确;a是SO2,B错误;(NH4)2SO3、NH4HSO3与足量硫酸反应生成(NH4)2SO4,C正确;硫元素的最高化合价为+6价,(NH4)2S2O8中有两个O显-1价,存在过氧键,D正确。 19.某同学进行SO2的性质实验。 在点滴板a、b、c处分别滴有不同的试剂,再向Na2SO3固体上滴加数滴浓H2SO4后,在整个点滴板上盖上培养皿,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 序号 试剂 实验现象 a 品红溶液 红色褪去 b 酸性KMnO4溶液 紫色褪去 c NaOH溶液(含2滴酚酞) 红色褪去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B.a、b均表明SO2具有漂白性 C.c中只可能发生反应: SO2+2OH-===SO +H2O D.c中所得溶液的离子浓度一定存在关系: c(Na+)+c(H+)=2c(SO )+c(HSO )+c(OH-) 答案 D 解析 浓硫酸与Na2SO3固体反应可生成Na2SO4、SO2和H2O,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SO2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KMnO4溶液的紫色褪去,表明SO2具有还原性,B错误。 SO2过量时,c中还可能发生OH-+SO2===HSO ,C错误。 c溶液中含有SO 、HSO 等,根据电荷守恒可得: c(Na+)+c(H+)=c(OH-)+c(HSO )+2c(SO ),D正确。 二、非选择题 20.甲、乙两同学为探究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能否反应生成白色BaSO3沉淀,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夹持装置和A中加热装置已略,气密性已检验)。 实验操作和现象如下表所示: (1)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白色沉淀是________,该沉淀的生成表明SO2具有________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析B中不溶于稀盐酸的沉淀产生的原因,甲认为是空气参与反应,乙认为是白雾参与反应。 ①为证实各自的观点,在原实验基础上: 甲在原有操作之前增加一步操作,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在A、B间增加洗气瓶D,D中盛放的试剂是________。 ②进行实验,B中现象: 甲 大量白色沉淀 乙 少量白色沉淀 检验白色沉淀,发现均不溶于稀盐酸。 结合离子方程式解释实验现象异同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合并(4)中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 B中无沉淀生成,而C中产生白色沉淀,由此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2H2SO4(浓)+Cu CuSO4+2H2O+SO2↑ (2)BaSO4 还原 (3)2NO+O2===2NO2 (4)①通N2一段时间,排除装置的空气 饱和NaHSO3溶液 ②甲: SO +Ba2+===BaSO4↓,乙: 2Ba2++2SO2+O2+2H2O===2BaSO4+4H+,白雾的量要远多于装置中氧气的量 (5)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 解析 (2)A中白雾可能含有SO3或H2SO4,因B中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盐酸,说明该白色沉淀为BaSO4,不是BaSO3;同理,C中的白色沉淀也是BaSO4,并因此说明SO2具有还原性。 (3)C中液面上方生成浅棕色气体,则是硝酸还原生成的NO遇O2生成了红棕色NO2,化学方程式是2NO+O2===2NO2。 (4)①甲同学为排除装置内空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在Cu与浓硫酸反应前,可先通一会儿N2。 乙同学为除去白雾或SO2中的SO3,可在A、B间增加一个盛放浓硫酸或饱和NaHSO3溶液的洗气瓶。 ②在甲、乙两同学的实验中,B中均出现了不溶于稀盐酸的白色沉淀,说明该白色沉淀都是BaSO4,由于甲同学没有排除白雾的干扰,故生成BaSO4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SO +Ba2+===BaSO4↓;乙同学没有排除空气的干扰,其生成BaSO4的离子方程式为2Ba2++2SO2+O2+2H2O===2BaSO4↓+4H+。 (5)合并甲、乙两同学的方案进行实验时,B中无沉淀生成,C中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2与可溶性钡的强酸盐不能反应生成BaSO3沉淀。 21.以Na2SO3溶液和不同金属的硫酸盐溶液作为实验对象,探究盐的性质和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 (1)经检验,现象Ⅰ中的白色沉淀是Ag2SO3。 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经检验,现象Ⅱ的棕黄色沉淀中不含SO ,含有Cu+、Cu2+和SO 。 已知: Cu+ Cu+Cu2+,Cu2+ CuI↓(白色)+I2。 ①用稀H2SO4证实沉淀中含有Cu+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 ②通过下列实验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 。 a.白色沉淀A是BaSO4,试剂1是________。 b.证实沉淀中含有Cu2+和SO 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已知: Al2(SO3)3在水溶液中不存在。 经检验,现象Ⅲ的白色沉淀中无SO ,该白色沉淀既能溶于强酸,又能溶于强碱,还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①推测沉淀中含有亚硫酸根和________。 ②对于沉淀中亚硫酸根的存在形式提出两种假设: ⅰ.被Al(OH)3所吸附;ⅱ.存在于铝的碱式盐中。 对假设ⅱ设计了对比实验,证实了假设ⅱ成立。 a.将对比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步骤一: 步骤二: ____________________(按上图形式呈现)。 b.假设ⅱ成立的实验证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实验,亚硫酸盐的性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盐溶液间反应的多样性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关。 答案 (1)2Ag++SO ===Ag2SO3↓ (2)①析出红色固体 ②a.HCl和BaCl2溶液 b.在I-的作用下,Cu2+转化为白色沉淀CuI,SO 转化为SO (3)①Al3+、OH- ②a. b.V1明显大于V2 (4)亚硫酸盐的溶解性、还原性、在水溶液中呈碱性 两种盐溶液中阴、阳离子的性质和反应条件 解析 (2)①题中明确告知棕黄色沉淀中含有Cu+、Cu2+和SO ,证实含有Cu+的实验现象不能答溶液出现蓝色,因沉淀中的Cu2+在稀H2SO4作用下,也进入了溶液。 ②A是BaSO4沉淀,则试剂1的作用是检验上层清液中是否含有SO ,但检验SO 时要防止SO 的干扰,所以试剂1应是HCl和BaCl2溶液;上层清液中没有检出I2,可知I2和SO 反应生成了I-和SO 。 (3)①由题中信息可推知,沉淀中还含有Al3+、OH-。 ②在对比实验中要将Na2SO3溶液更换成一种碱,这样就不会生成碱式盐,考虑到Al(OH)3的两性特征,NH3·H2O是最好的选择,步骤一中白色沉淀的成分是碱式亚硫酸铝,在其中加入NaOH溶液,沉淀不会马上溶解,而是先与OH-反应生成Al(OH)3沉淀,这就导致了V1大于V2,通过这一实验事实,即可证实假设ⅱ成立。 22.硫酸工业尾气中SO2的含量超过0.05%(体积分数)时需经处理后才能排放。 某校兴趣小组欲测定硫酸工业尾气中SO2的含量,采用以下方案: 甲方案: 如图所示,图中气体流量计B用于准确测量通过尾气的体积。 将尾气通入一定体积已知浓度的碘水中测定SO2的含量。 当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时,立即关闭活塞A。 (1)洗气瓶C中导管末端连接一个多孔球泡D,可以提高实验的准确度,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洗气瓶C中的溶液除碘水外,还可以选用一定体积__________。 a.一定浓度的酸性KMnO4溶液 b.一定浓度稀硝酸 c.3%H2O2 d.一定浓度的溴水 (3)洗气瓶C中溶液蓝色消失后,没有及时关闭活塞A,测得的SO2含量________(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乙方案: 实验步骤如流程图所示。 (4)写出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步骤③中洗涤沉淀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方案: 将乙方案中步骤①省略,直接将尾气通入过量Ba(OH)2溶液中,其余步骤与乙方案相同。 (6)你认为丙方案是否合理,若合理说明合理的理由,若不合理提出你的改进方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增大SO2气体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SO2与碘水充分反应 (2)ad (3)偏低 (4)H2SO4+Ba(OH)2===BaSO4↓+2H2O (5)用玻璃棒引流,向漏斗中注入蒸馏水,使水面没过沉淀物,待水流尽后,重复操作2~3次 (6)不合理,在步骤②和③之间增加“加入足量H2O2溶液”的步骤(或其他合理设计) 解析 (1)多孔球泡可增大SO2与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SO2与碘水充分反应。 (2)四个选项中的试剂均能氧化SO2,但稀硝酸和H2O2缺少颜色变化的指示剂。 (3)洗气瓶C中溶液反应消耗的SO2的量固定,通入的尾气的量增大,会使测量结果偏低。 (4)H2O2将SO2氧化为硫酸,故步骤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SO4+Ba(OH)2===BaSO4↓+2H2O。 (6)SO2与Ba(OH)2溶液反应生成的BaSO3容易被O2部分氧化为BaSO4,从而导致测量结果不准确。 改进措施可以是将BaSO3用氧化剂全部氧化为BaSO4,以BaSO4为标准进行计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化学 一轮 复习 考点 11 及其 化合物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