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
- 文档编号:4264201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667.64KB
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
《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
2018年1月
目录
一、行业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及产业发展政策4
1、行业主管部门4
2、行业法律法规5
3、产业发展政策6
二、行业规模与发展情况8
1、甲醇8
2、二甲醚9
三、行业供需状况9
1、甲醇9
2、二甲醚11
四、行业主要壁垒13
1、政策壁垒13
2、资金壁垒13
3、技术壁垒13
4、资源壁垒14
五、行业利润水平14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15
1、有利因素15
(1)我国资源结构的特点有利于发展煤化工15
(2)政策导向利于大型煤化工企业发展16
2、不利因素16
(1)水资源是制约煤化工发展的瓶颈16
(2)原油价格波动较大,影响煤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7
(3)向新型煤化工的发展状况不及预期17
七、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18
八、行业特征18
1、周期性18
2、季节性18
3、原油价格敏感性19
九、行业主要企业简况19
1、甲醇19
2、二甲醚19
一、行业主管部门、法律法规及产业发展政策
1、行业主管部门
目前,煤化工行业的主管部门主要包括:
国家发改委及所属能源局、国家环保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商务部、国家安全生产总局、中国炼焦行业协会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
对于煤化工行业主要由国家发改委及各地发改委进行管理,其他政府部门包括环保、土地、安全生产、外贸等部门实行专项管理。
其中,国家发改委负责制定中期或长期能源发展计划,制定、实施行业政策和法规,并审批相关项目建设事项;国家环保部负责拟定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和法规,负责对重大经济和技术政策、发展规划以及重大经济开发计划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负责对重污染行业企业对环境的影响作出核查和评价;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工业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制定,检测工业企业日常运行等;国土资源部负责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的授予等;商务部负责拟订国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战略、方针、政策,研究制定进出口商品管理办法和进出口商品目录,组织实施进出口配额计划,确定配额、发放许可证;国家安全生产总局是负责行使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安全监察,保证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中国炼焦行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是经民政部批准成立的全国行业综合性社团组织,主要负责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同时发挥着联系政府、指导行业、服务企业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2、行业法律法规
3、产业发展政策
目前,我国正稳妥推进煤制气、煤制油产业化示范,鼓励煤炭分质利用,期望通过发展新型煤化工来实现能源的多元化发展,以实现国家能源安全的战略目标。
2012年4月,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规划》和《煤化工产业政策》,提出“十二五”重点组织实施好现代煤化工产业的升级示范项目建设,规划了15个煤炭深加工示范项目。
2012年8月,国务院颁布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在煤炭方面,要求发展煤炭地下气化、脱硫、水煤浆、型煤等洁净煤技术。
在化工方面,合成氨行业重点推广先进煤气化技术、节能高效脱硫脱碳、低位能余热吸收制冷等技术,实施综合节能改造。
2013年1月,国务院发布的《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重点在中西部煤炭净调出省区,选择水资源相对丰富、配套基础条件好的重点开发区,建设煤基燃料、烯烃及多联产升级示范工程。
2014年5月,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规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产业科学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遏制煤制气盲目发展的势头,要求各地申报的示范项目的能源转化效率、能耗、水耗、排放等指标必须达到准入值。
2015年4月,国家能源局发布《煤炭清洁高效利用行动计划(2015-2020年)》,要求改造提升传统煤化工产业,在煤焦化、煤制合成氨、电石等传统煤化工领域进一步推动上大压小,等量替代,淘汰落后产能。
大力发展焦炉煤气、煤焦油、电石尾气等副产品的高质高效利用。
以现代煤气化技术促进煤制合成氨升级改造,开展高水平特大型示范工程建设。
2016年4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发布《现代煤化工“十三五”发展指南》。
《指南》指出,在“十三五”期间,要完善现代煤化工产业布局,统筹考虑区域资源供给、环境容量、生态安全、交通运输、产业基础等因素,形成东西部石化产业互补的产业格局。
到2020年,现代煤化工产业与2015年相比,要实现单位工业增加值水耗降低10%,能效水平提高5%,二氧化碳排放降低5%。
2017年3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现代煤化工产业创新发展布局方案》,提出认真总结前期产业化示范经验教训,主动适应产业发展新趋势和市场新要求,突破部分环节关键技术瓶颈,提升系统集成优化水平,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重点开展煤制烯烃、煤制油升级示范,提升资源利用、环境保护水平;有序开展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产业化示范,逐步完善工艺技术装备及系统配置;稳步开展煤制芳烃工程化示范,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应用。
二、行业规模与发展情况
1、甲醇
甲醇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溶剂及防冻剂,可用于生产甲醛、甲胺、醋酸、烯烃等重要大宗化工产品,这些产品广泛用于精细化工、染料、制药、汽车和国防等行业中。
甲醇在经过深加工后,也是优良的能源与车船用清洁燃料,可直接用于汽车燃料与电厂发电,也可与汽油、柴油混合作为车用燃料。
目前,工业上生产甲醇主要采用合成气为原料的化学合成法。
合成气按照原料的不同,可分为煤气化法、石油制法和天然气蒸汽转化法。
煤气化法是利用蒸汽与氧气对煤、焦炭进行热加工,气化所得可燃性气体来制造甲醇,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煤气化技术发展较为成熟,甲醇产业主要以煤和焦炉气为生产原料,根据“化工网”披露的数据,煤制甲醇是我国甲醇生产的最主要方式,煤制甲醇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77.30%;石油制甲醇是以重油部分氧化,将石脑油、重油、渣油等部分氧化制合成气的方法;天然气蒸汽转化法是以天然气为原料制合成气生产甲醇。
甲醇下游需求基本分为三类,传统领域、醇醚燃料领域和替代石化原料领域。
传统领域主要包括甲醛、醋酸、甲胺、MTBE、甲烷氯化物等;醇醚燃料领域主要包括二甲醚和甲醇燃料;替代石化原料主要为甲醇制烯烃、芳烃。
目前,传统领域的需求比例在下滑,而甲醇制烯烃、甲醇燃料需求则呈增长趋势。
2、二甲醚
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可作为液化石油气或石油类的替代燃料,也可以用作化工原料,广泛用在制药、燃料、农药、化工产品中。
由于二甲醚在燃烧时不会产生破坏环境的气体,属于清洁能源,发展前景较好。
从生产方法来看,生产二甲醚所需的原料分为合成气或甲醇。
其中合成气是由天燃气或煤气化生成的,采用该方法工艺流程简单、投资费用小,二甲醚生产成本较低,是国内外开发的热点;采用甲醇为原料的生产方法得到的二甲醚纯度高、生产工艺成熟,是目前国内外生产二甲醚的主要工艺。
2010年以来,我国二甲醚产能增长较快,2016年我国二甲醚产能1,419万吨。
二甲醚目前主要应用于清洁燃料领域,在车用清洁能源、胶黏剂、气雾剂、制冷剂和医药麻醉剂等新领域拓展及应用较少。
三、行业供需状况
1、甲醇
我国甲醇行业自21世纪走上快速发展的轨道。
据隆众资讯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全国甲醇投产的装置共193套,共计产能为7,855.50万吨,而西北作为甲醇的主产区,产能达到4,114万吨,占全国总产能的52%。
但行业平均开工率始终不高。
从甲醇原料供给来看,由于我国天然气气源短缺的影响,西北、西南地区部分以天然气为原料的甲醇装置生产负荷较低或被迫停产;焦炉气制甲醇中,由于焦化行业开工率低,导致焦炉气原料供给不足,甲醇装置负荷降低。
但是由于煤炭价格的下降,甲醇生产开始出现向煤炭生产地聚集的情况,煤制甲醇更具成本优势。
面对甲醇产能过剩的局面,我国先后出台多项产业政策,严格控制甲醇新建产能,同时随着下游需求的增长,甲醇的需求量开始稳步上升。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6年我国甲醇总产量4,298万吨,较2015年同比增幅超过8%;据江苏化工网统计,2016年我国甲醇表观消费量为5,190万吨,相比2015年的4,548万吨同比增长14.12%。
我国甲醇市场整体表现为供需齐增。
从下游产品需求上看,传统醋酸产品需求明显减少,增长较快的表现在新兴的甲醇制烯烃、甲醇燃料及其他替代能源。
随着相关政策的完善,甲醇市场的新需求潜力将被逐渐释放,新需求市场的快速增长将推动甲醇需求的提升。
2、二甲醚
根据中国燃气网的数据,2016年,我国二甲醚产量仅有350万吨左右,产能约为1,419万吨,有1,000多万吨的产能出现闲置,这种闲置基本上处于长期闲置。
从行业开工率来看,整个2016年度,国内二甲醚装置开工率超过30%的月份仅有1月份和5月份,卖方整体开工率较往年明显下降,年内一月份开工率为36%,为2016年年内最高。
5月份前期部分停工装置陆续开工放量,但整体下游需求并未呈现出好转迹象,气醚价差缩窄,产品的适用终端整体入市积极性不高,且自此之后二甲醚装置开工率逐月降低,截至2016年末,国内二甲醚装置开工率跌至两成水平。
从二甲醚的价格来看,2010年至今,受宏观经济影响,大宗商品行情低迷不振,二甲醚的替代品液化气价格持续下滑,导致二甲醚市场也较为低迷。
2016年末,二甲醚价格有一定回暖,系因2016年底OPEC达成八年来首个减产协议,产量削减120万桶/日;12月11日,OPEC与非OPEC产油国十五年来达成首个减产协议,非OPEC产油国同意减产55.8万桶/天。
受此消息影响,原油价格稳步回升,煤化工行业受益,影响二甲醚价格于12月上涨且涨幅较大。
2017年,二甲醚价格先抑后扬,受石油减产协议执行情况不及预期的影响,二甲醚价格出现了冲高回落,2017年6月市场价收于平均3,580元/吨;进入第三季度受到原材料甲醇价格走势影响,二甲醚价格出现反弹,市场价突破4,000元/吨。
综合而言,目前,我国二甲醚产品用途较为单一,根据中国燃气网的数据,其中民用燃料用途占到了主导地位,占比约为94%,车用燃料占比约为1%,其他用途占比为5%。
但二甲醚作为一种清洁能源,依靠纯烧能替代液化石油气、小燃煤锅炉和部分无法使用管道天然气的地区,在民用和工业燃料领域依然有一定的市场空间,目前二甲醚的市场以能源燃料市场为主,集中度很高。
而民用燃料中90%以上的二甲醚用于与液化石油气掺混;在车用燃料领域,随着未来汽车二甲醚专用发动机等相应系列配套产品标准的出台,二甲醚的需求将会被打开;胶黏剂、气雾剂、制冷剂和医药麻醉剂等化工领域的拓展及应用也是二甲醚市场未来发展的突破点。
四、行业主要壁垒
1、政策壁垒
2006年7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规定了一系列关于煤化工行业的准入政策。
其中明确要求,为促进煤炭产销区域平衡,鼓励煤炭资源接续区煤化工产业发展,适度安排供煤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调入区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以本地高硫煤或劣质煤为原料的项目,以及二次加工项目除外)。
这主要是结合我国煤炭资源分布的实际情况,促进煤炭资源综合利用。
《通知》还要求发展煤化工产业需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立和谐社会的要求,煤化工项目必须达到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标准。
2、资金壁垒
煤化工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投资规模较大,公司的运营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购买生产所需的原材料、现代化的生产加工设备,对企业的资金实力有较高的要求。
因而,煤化工行业的巨大投资规模给融资能力有限的企业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3、技术壁垒
煤化工行业对生产工艺与技术的要求较高,在生产过程中每个环节的细微差别都可能造成产品质量上的较大差异。
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成熟稳定的生产流程是煤化工行业的重要壁垒。
4、资源壁垒
发展煤化工产业面临资源的约束,资源主要是原料和水。
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山西、陕西、内蒙、新疆、山东、河南、黑龙江、以及西南的贵州、云南、四川等地,这些地区发展煤化工产业具有煤炭资源优势,但是在缺煤的省份很难发展煤化工产业。
对于水资源则是我国煤气化和煤液化的最大瓶径,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每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相当于一些地区十几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或100多平方公里国土面积的水资源保有量。
一些地区大规模超前规划煤化工项目,一方面有可能形成产能过剩的局面,另一方面会打破本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
五、行业利润水平
煤化工行业利润水平受到煤炭价格、国际原油价格与天然气价格等因素变动影响。
在高油价背景下,煤化工产品一般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行业利润水平较高。
2016年随着国际油价反弹、人民币汇率贬值等综合影响推高市场价格,从2016年9月至2016年末甲醇与二甲醚价格上涨幅度较大,2017年虽有冲高回落的情形,但中长期来看,由于能源消费对原油仍有较大需求以及供求关系的制约,原油作为不可再生资源未来还将恢复至较高的价格水平,彼时煤化工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将保持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六、影响行业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1)我国资源结构的特点有利于发展煤化工
我国能源的基本现实是“富煤、贫油、少气”,东西部经济水平和资源布局不均衡。
随着国际原油价格维持高位运行,我国资源开发和储备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原油进口不断增加,2011年我国进口原油突破2.50亿吨,根据《2016年国内外油气行业发展报告》,2016年我国原油净进口量为3.81亿吨,同比增长13.60%,原油对外依存度达到65.50%的高位。
总体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稳步增长,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内,我国仍将保持对原有进口旺盛的需求,原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的现象短期内难以扭转。
2009年开始我国由煤炭的净出口国转为煤炭的净进口国,2016年,受宏观煤炭行业去产能政策的影响,国内产能削减初见成效,受短期供需结构波动影响,煤炭价格上升,拉动进口量增多,2016年煤炭进口量达到2.60亿吨。
但总体而言,我国的煤炭进口量占煤炭消费用量的比重较低。
因此,发展煤化工可以减轻对石油的依赖度,有利于我国石油替代能源战略的实施以及化学工业的结构调整。
同时,当未来油价再次回升至高位后,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升高,而以煤炭作为原料的煤化工行业以相对低成本获取的竞争力得以凸显。
(2)政策导向利于大型煤化工企业发展
煤化工行业主管部门出台的关于煤化工发展的产业政策,提高了行业准入制度门槛。
这些政策的出台,就是为了规范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避免盲目投资建设,对资源、生态以及环境等方面造成浪费和破坏。
这些政策的颁布也及时治理了行业内煤化工的生产投资乱象,优化了国内的煤化工产业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梳理了煤化工行业的投资渠道和产品生产销售,规范了煤化工的产业标准,避免了乱杂的小企业在煤化工行业乱投资的现象发生,为拥有投资生产能力的大企业发展煤化工相关业务提供了良好的环境。
2、不利因素
(1)水资源是制约煤化工发展的瓶颈
根据中国环保网的数据,我国水资源总量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2,30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
由于地理、气候等客观原因,我国水资源的分布严重不均,水资源的跨区域调蓄和配置有诸多困难。
除云南、贵州等地外,我国煤炭资源与水资源呈逆向分布,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有量仅为全国水平的1/10。
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每吨产品耗水在十吨以上,如果未加合理规划盲目发展,会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不利于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煤化工行业对于水资源、煤炭资源等具有较高的要求。
在国家日益关注资源和环境保护的政策方针下,煤化工企业需要加大在资源利用和环保技术方面能力的建设。
具有资源和技术优势的企业将拥有竞争优势,而既缺乏资源又缺乏技术的企业将面临较高风险。
(2)原油价格波动较大,影响煤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影响原油价格变化的因素很复杂,主要有:
供求关系、石油库存、美元汇率变化、地缘政治、投机炒作甚至复杂的天气气候变化等。
从长期来看,由于供求关系的制约,国际油价很难长期保持在低位,在全球经济波动和投机炒作影响下,原油价格会出现较大幅度波动,因此在技术进步不大的情况下,煤化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3)向新型煤化工的发展状况不及预期
传统煤化工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工艺技术成熟、可靠。
但传统煤化工行业采用技术较为低端,安全环保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这些低端技术也将导致传统煤化工产业遭遇贸易壁垒或生产成本增加的风险。
新型煤化工产业对技术要求较高,属于生产技术密集型产业,特别是在大型甲醇合成、甲醇制烯烃、煤制油和煤制天然气等领域表现尤为明显,我国现代煤化工技术的可靠性及先进性还没有经过工业化检验,因此新型煤化工产业可能受到技术风险的制约。
七、行业技术水平及特点
目前来看,我国在煤直接/间接液化、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部分现代煤化工领域已达到或接近产业成熟。
新技术的不断研发是煤化工行业保持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以煤气化技术为例,近年来我国先后开发了“多喷嘴对置式水煤浆气化”、“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清华水冷壁水煤浆气化”、“两段式干煤粉加压气化”等一批先进煤气化技术,为煤气化工程升级示范提供了大量支撑。
国家能源局于2017年1月13日公布了《能源技术创新“十三五”规划》,在煤化工领域按照应用推广一批、示范试验一批以及集中攻关一批,明确了技术攻关分类。
八、行业特征
1、周期性
甲醇、二甲醚作为重要的基础化工原料和燃料,其增长幅度与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一致,行业运行呈现周期性特点。
2、季节性
煤化工行业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例如:
甲醇传统需求领域中甲醛主要应用于木材、板材加工及房地产行业,我国南方夏季潮湿炎热,使得木材、板材生产企业开工率降低,甲醛需求随之下降,甲醛生产企业减少生产也导致甲醇需求进入淡季。
3、原油价格敏感性
煤化工产品对原油价格较为敏感。
原油价格的下降,将对天然气、替代石化原料等产品价格造成一定的压制,导致产品需求端承压,进而造成产品供给的收缩。
九、行业主要企业简况
1、甲醇
由于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比例较大,国内甲醇生产主要以煤炭为原料,内蒙古、山东、河南、山西、河北以及陕西等煤炭资源丰富地区甲醇产量合计约占全国甲醇总产能的60%。
甲醇的价格呈现极强的区域特点。
目前我国甲醇生产企业整体规模偏小,缺乏竞争力,但随着甲醇行业的产能过剩以及生产技术的发展,我国甲醇生产企业逐步往大型化、集团化发展,目前已逐渐形成远兴能源、久泰、兖矿、中海化学等百万吨级以上规模的企业。
2、二甲醚
我国的二甲醚生产起步较早,自主研发的二甲醚生产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丰富,自身拥有煤炭资源的企业发展二甲醚项目在煤炭供应、原料价格方面更具优势。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化工 行业 分析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