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阳中考二珍考试.docx
- 文档编号:4260728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9.49KB
绵阳中考二珍考试.docx
《绵阳中考二珍考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绵阳中考二珍考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绵阳中考二珍考试
语文版2016年中考初中2013级第二次学科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卷共6页,答题卷共4页。
满分140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对。
2.第Ⅰ卷使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第Ⅱ卷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的对应框内。
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21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造诣(zhǐ) 充塞(sè) 崭露头角(lòu)棱角分明(lénɡ)
B.对峙(shì) 颤抖(chàn) 不容置喙(huì)称心如
意(chèn)
C.讪笑(shàn) 烙印(luò)
扣人心弦(xián) 揠苗助长(yà)
D.琐屑(xiè) 魔爪(zhǎo) 溯流而上(sù) 磕磕绊绊(b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狼藉凌侮 顽固不化 出奇制胜
B.签暑 缔造 身吞活剥 安分守己
C.簇拥 歼灭 出神入化 举事闻名
D.诓骗 谄媚 精兵减政 急不可奈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傅雷先生苦心孤诣,一部家书,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
B.重庆合川区三汇天然石体,虽不及云南石林壮观奇绝,也不及湘西红石林古朴秀雅,却也形态万千,别具匠心。
C.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讨论时,组长建议同学们发言要直截了当,不必转弯抹角。
D.大洪山文化遗产不仅记录着过去的沧海桑田,也能使现代的自然环境焕发出悠久的魅力。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失事客机是一架萨博340型短程双涡轮螺旋桨的索尔航空公司飞机。
B.学校开展的“感恩•奋进”活动,掀起了同学间互帮、互助、互学、互进,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C.生活有多么广阔,语文世界就有多么广阔。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习语文。
D.家喻户晓的乐府民歌《木兰诗》,塑造了木兰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动人故事。
5.把下面的句子组成一段语意连贯的话,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①更要用人生的尺度
②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人生的面貌也会不同
③在一定意义上,人是教育的产物
④衡量一种教育的优劣,不但要用社会的尺度,看它能否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
⑤看它是拓展了还是缩减了受教育者的人生可能性
⑥当然,这里说的教育是广义的,不限于学习教育
A.③②⑥④①⑤ B.④①⑤⑥②③ C.④⑤②③①⑥ D.③②④⑤⑥①
二、(6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7题。
【甲】大将军邓骘闻其贤而辟之,举茂才,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谒见,至夜怀金十斤以遗震。
震曰: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密曰:
“暮夜无知者。
”震曰:
“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
”密愧而出。
后转涿郡太守。
性公廉,不受私谒。
子孙常蔬食步行,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
“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
【乙】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子罕弗受,献玉者曰:
“以示玉人,以为宝也,故敢献之。
”子罕曰:
“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不若人有其宝。
”稽首而告曰:
“小人怀璧,不可以越乡,纳此以请死也。
”子罕置诸其里,使玉人为之琢之,富而后使复其所。
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举茂才举:
推举,选拔
B.四迁荆州刺史:
迁:
迁移,迁动
C.故敢献之:
故:
所以,因此
D.后转涿郡太守:
转:
调动(官职)
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当之郡/使玉人为之琢之
B.子罕置诸其里/其真无马邪
C.我以不贪为宝/先帝不以臣卑鄙
D.密愧而出/稽首而告
第Ⅱ卷(共119分)
三、(26分)
8.把第Ⅰ卷文言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
(1)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之,不亦厚乎!
(4分)
(2)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
(4分)
9.第Ⅰ卷文言文中,【甲】【乙】两段选文塑造的人物形象有什么共同点?
(2分)
10.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尾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
(2分)
(2)试简要分析“山随平野尽”中“随”字的表达效果。
(4分)
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0分)
(1),而今迈步从头越。
(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
(2)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3)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
(4)泾流之大,,不辩牛马。
(庄子《秋水》)
(5)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6)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7)不畏浮云遮望眼,。
(王安石《登飞来峰》)
(8),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奉命于危难之间。
(诸葛亮《出师表》)
(10)王湾《次北固山下》中即景抒情又蕴涵自然理趣的两句诗是:
,。
四、(11分)
12.毕业前,爱心学校6班开展了以“献给老师的歌”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参与。
【爱老师】
(1)教师节来临,同学们根据调查来的数据制成下表:
调查对象
工作量(周)
备课情况
上课情况
批改作业情况
自习辅导
语文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
数学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
外语教师
12
每天
每天
每天改
上
体育教师
4
周
周二
无
不上
历史教师
4
周
周二
周改
不上
请用一句话写出你从图表分析中得出的结论:
(2分)
【赞老师】
(2)为了参加以“辛勤的园丁”为题的演讲活动,一位同学搜集了下面三则材料,其中有一则与主题不符,请你帮他找出来,并说明理由。
(3分)
材料一明代文学家宋廉,自幼刻苦学习,乐以忘忧,求学时十分尊重老师,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虚心求教,最终学有所成。
材料二北京实验二小霍懋征老师,在几十年的教学生涯申,一直工作在第一线,80岁的时候还上讲台进行示范教学。
材料三甘肃会宁县汉家岔乡教师王建林,坚持在贫困山村任教22年,他把自己比喻为山上的树,时日越久,扎根越深。
【铭师情】(3)同学们纷纷在“师恩似海”留言簿上给老师留言。
一位同学这样写到:
“您不是建筑师,却构建着我们知识的大厦;您不是音乐家,却奏响着我们心灵的乐曲; , 。
衷心感谢您,我敬爱的老师!
”请你仿照前两句,为画线处补写一个句子。
(3分)
【歌师恩】(4)曾经的你,总觉得老师眼里没有自己。
可细细思量,初中三年来,老师给予我们的关爱太多了,一个眼神、一句话语、一个手势……请捕捉下这一美好的瞬间,用文字将它表述出来,那将成为你永恒的记忆!
(100字以内)(3分)
五、(32分)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13─20题。
(一)(18分)
老屋门前的荷塘
赵丰
老屋前的荷塘,被一些弯腰的柳树围着。
早春,我喜欢睡懒觉。
母亲喊着我的小名,说太阳出来了,莲叶出来了,你还睡得什么觉?
听见莲叶两个字,我一骨碌起身,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奔到荷塘边。
伸长目光探望,却不见莲叶的影子,便抱怨起母亲来。
母亲是从不说谎的人,怎么会骗我?
谁知又睡了一觉起来,鲜绿、圆润、光洁的荷叶便静静地伏在了水面上,仿佛打开的莲花宝座。
母亲在做早饭,说我没哄你吧,昨天就出来了,你没看见就是了。
多年以后,我才悟出,这片荷塘,陪着母亲几十年了。
母亲是能感觉到它的生长过程的。
换句话说,荷尖、荷叶、荷花是绽放在母亲心里的。
夏季,风吹荷塘,很有趣味。
我常在荷塘边傻坐。
风的手掌轻轻拂过,荷叶如一片片绸缎抖动,又似一道道绿色的电波。
奇怪的是,荷叶在风里不发声,我就质疑起自己的听力来。
不过,我倒是清晰地听见了雨打荷叶的声音,沙沙的响,像蚕食桑叶的那种声。
人过中年,忽然悟出仿佛心灵里曾经闪现过的声音。
岂止风吹荷叶声有种禅意,雨水滴落在荷叶上的那种颤抖,也摇曳着我的心。
秋风来了,秋雨飘落在残荷上,给荷带去一缕湿漉漉的忧伤,感受着“红藕香残玉簟秋”般的清冷,“菡萏香消翠叶残”般的苍凉。
要说风景如画,荷在风中的摇曳,水中的倒影,莲与莲的交叠,叶面与叶面的互相抚慰,更是神来之美了。
荷叶萧疏了,我也该加衣服了。
母亲捧着一件棉衣从老屋出来,喊着我的小名,说荷叶都快落水了,你还不冷?
说着,她就脱了鞋子,卷起裤腿,下到塘里打捞落在水面上的荷叶。
荷叶晒干搁在楼上,准备明年端午节包粽子。
冬天到了,该出莲藕了。
父亲赤着膀子,裤腿卷到大腿根,在塘水里摸莲藕。
家乡人把这叫起莲藕。
父亲舍不得用铁锨或者铁耙子,生怕弄断了藕条。
记得我高中毕业那年,想帮着父亲起莲藕。
父亲挥挥手说:
走开,这塘水冷得很。
你骨头嫩,小心得了风湿。
到了中年,我忽然悟出,老屋门前的那片荷塘,是父亲生命的背景啊。
刚上大学那年,荷塘还在,放了暑假回到老屋,面对着门前的荷塘,心里就有了充实的感觉。
我常常蹲下身子,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一片荷叶,仿佛和它进行着心灵的对话。
我的思绪,随着水的荡漾,恍惚中自己也幻化为一片荷叶,一朵荷花。
上大学的第二年,老屋前的那片荷塘也就干涸了。
再放暑假回到家,父亲就对我叹息着:
这水,怎么说走就走了?
我知道,他在惦念那片荷塘。
13.围绕着“老屋门前的荷塘”,文章写了有关父母哪些事情?
(6分)
14.文中第二段写到“荷尖、荷叶、荷花是绽放在母亲心里的”,“绽放”这个词有什么作用?
(3分)
1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5分)
秋雨飘落在残荷上,给荷带去一缕湿漉漉的忧伤,感受着“红藕香残玉簟秋”般的清冷,“菡萏香消翠叶残”般的苍凉。
16.如何理解结尾“我知道,他在惦念那片荷塘”这句话?
(4分)
(二)(14分)
说茶
陈漱渝
①在中国,几乎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老话讲得明白:
“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
”作家老舍甚至说:
“我不知道戒了茶还怎样活着,和干吗活着?
”
②喝茶是家常事,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喝茶有学问,种茶、制茶、沏茶,也都有讲究,而且其中还包含了丰富的历史、经济、文学、美学、植物等方面的知识。
茶叶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四五千年前。
传说中的神农氏亲尝百草滋味,一日遇七十二毒,幸亏喝茶才解了毒。
这件事在汉代《淮南子》一书中即有记载。
到了晋代,喝茶蔚然成风,唐代则成为喝茶的鼎盛期,出现了茶圣陆羽撰写的《茶经》,这部书距离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
而茶树在我国有一个由野生到人工栽培的过程,现在很多地方都发现了野生大茶树,据说云南镇沅县千家寨的一株茶树,树龄有2700年。
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有关茶的诗文、书画、歌舞不胜枚举。
③弘扬文化的目的是“化人”,即用文明去教化人,感化人,使人类社会趋于和谐。
科学饮茶,艺术品茶,不仅可以解渴、提神,还能“净化心灵”。
④喝茶其实是在练内功,使人内心变得宁静。
人们在喝酒时往往觥筹交错,你劝我推,那种喧嚣之形、张扬之态,容易让人乱了心性。
而品茶时神清气爽,心气平静,乐而忘喧,能使人心沉下来。
⑤喝茶有助于养成简朴的品质。
古代虽然有“茶贡”,但茶不是权贵的专宠,而是寻常百姓的家常事。
在北京、四川、广东、扬州等地到处可见大大小小的茶馆,人们在其中。
一杯清茶,一碟茶点,就是一种生活的享受。
抗战时期昆明的西南联大,宿舍少桌椅,图书馆缺座位,很多学生就在茶馆里“穷泡”。
他们有些论文、著作就是在茶馆诞生的。
现在每年春节政府举行团拜,也是清茶一杯,纵谈国事,呈现出一股廉政清风。
⑥喝茶更能喝出和睦。
三五友人,数盅清茶,几碟茶点,推心置腹,气氛温馨,可以化解矛盾,增进缘分。
在旧中国,一些地方的人发生冲突,常到茶馆“吃讲茶”。
“讲”就是评理。
冲突双方各自陈述立场,中间人调解斡旋,矛盾化解之后,彼此把茶水混合在一起,顿时化干戈为玉帛。
⑦文化需要交流融合,茶叶充当的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明代郑和下西洋,把茶叶作为国礼赠送友邦,增进了国与国的友谊。
1607年,英属东印度公司从澳门、厦门、岭南收购茶叶,销往欧美各地,形成了当今各国独具特色的茶文化,体现出文化的多样性和融合性。
当今全世界已有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0亿人饮茶,人均每年茶叶的消费量有一斤多,位居前三名的是爱尔兰、英国、科威特。
茶叶作为文化使者的使命,任重而道远。
17.从全文看,作者围绕“茶”介绍了哪三方面的内容?
(3分)
18.第①段有何作用?
(4分)
19.从文中看,第④⑤⑥段顺序能否调换,请说明理由(4分)
20.对选文内容理解准确的一项是(3分)
A.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在中国,家家都喝茶,人人都喝茶。
B.第②段画线句以时间为序,说明在我国喝茶的历史非常悠久。
C.各国茶文化的形成,源于东印度公司收购茶叶,销往世界各地。
D.全文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来说明茶文化。
六、(50分)
21.阅读下面的材料,请根据要求作文。
(50分)
生活中,“小”常常被我们忽视,其实“小”亦有价值。
一个善意的举动虽小,却能给人带来温暖;一次创新的尝试虽小,却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前行的脚步虽小,日积月累,却能带我们走向成功……不要轻视小,小中有真情;不要忽略小,小中见大义。
请以“小亦可为”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
①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县(市、区)名、校名、人名,如出现请用××替代。
②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初中2013级第二次学科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答题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考号清晰填写在密封线以外规定的位置。
2、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书写。
题号
三
四
五
六
总分
总分人
总分复查人
(一)
(二)
得分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三、非选择题:
(考生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答题)
得分
评卷人
三、(26分)8.(8分)⑴译:
(4分)
⑵译:
(4分)
9.(2分)答:
10.(6分)⑴答:
,(2分)
⑵答:
(4分)
11.(10分)
(1)
(2)
(3) (4)
(5) (6)
(7)(8)
(9)
(10)
得分
评卷人
四、(11分)12.【爱老师】
(1)(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赞老师】
(2)(3分)
【铭师情】(3)(3分),
【歌师恩】(4)(3分)
得分
评卷人
五、(32分)
(一)(18分)
13.(6分)答:
14.(3分)答:
15.(5分)答:
16.(4分)答:
(二)(14分)17.(3分)答:
18.(4分)答:
19.(4分)答:
20.(3分)答: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得分
评卷人
六、(50分)
21.作文(50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黑色矩形边框限定区域的答案无效
初中2013级第二次学科教学质量检测
语文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I卷(选择题,共21分)
一、(15分,每小题3分)1.D2.A3.B4.C5.A
二、(6分,每小题3分)6.B7.D
第II卷(共119分)
三、(共26分)
8.(8分)
(1)(我要)让后代被称作廉洁守正的官吏的子孙,用这个来馈赠给他们,不也是很优厚吗!
(4分。
画线处各1分。
)
(2)宋国有个人得到一块玉,把它献给了子罕。
(4分。
画线处各2分。
)
9.(2分)两个形象都清正廉洁。
(2分。
“清正”1分,“廉洁”1分)
10.(6分)
(1)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思乡(2分)
(2)“随”字化静为动(以静衬动),写出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而不复见,形象地描绘了渡过荆门后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
(4分,画线处各1分)
11.(10分)
(1)雄关漫道真如铁
(2)芳草萋萋鹦鹉洲(3)赢得生前身后名
(4)两涘渚崖之间(5)蜡炬成灰泪始干(6)波撼岳阳城
(7)只缘身在最高层(8)沉舟侧畔千帆过(9)受任于败军之际
(10)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每小题1分,有漏字、添字、错字,别字、错位等,则该小题不得分)
四、(11分)
12.
(1)(2分)【爱老师】语数外老师辛苦,工作量大。
(2)(3分)【赞老师】材料一不符合,因为演讲活动的主题是“辛勤的园丁”,而材料一的主题是“勤学尊师”。
(3)(3分)【铭师情】示例:
你不是园艺师,却规划着我们言行的家园。
你不是绘画家,却描绘着我们智慧的宏图。
(内容相应,句式一致,修辞相同即可。
)
(4)(3分)【歌师恩】示例:
一直以来,我总觉得自己无关紧要,特别是在老师的眼里,有天早读迟到,站在书声琅琅的教室门外,有点恐慌,老师发现了我,目光从着急转化成惊喜:
“小A,你来啦,我还准备往你家打电话呢。
”慈爱的面容,暖心的话语,谁说老师不在乎我呢?
从前的疑惑烟消云散。
(3分。
要有细节和过程描述)
五、(共32分)
(一)(18分)
13.(6分)母亲早晨喊我看荷;母亲下塘打捞荷叶;父亲塘中起莲藕;父亲叹息荷塘干涸(每点2分。
答出3点即可)
14.(3分)运用了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片荷塘和母亲生活的密切关系,表现了母亲对它很熟悉很有感情,为下文荷塘干涸引发的惆怅做铺垫。
(每点1分)
15.(5分)运用拟人,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秋雨飘落残荷给人带来的清冷、苍凉的感觉,却依然让人觉得是神来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怜爱;引用诗词,增添了作品的文学性和诗意美。
(5分,画线处为得分点,意思对即可)
16.(4分)这句话表达了父亲对往昔的荷塘非常怀念,对荷塘的干涸无奈和怅惘,折射了作者的怀念和惋惜,含蓄地表达了对往昔古朴宁静的人与自然和谐相融的生活的怀念,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4分。
画线处为得分点)
(二)(14分)
17.(3分)①喝茶是一种文化现象;②茶作为文化,不仅可以解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绵阳 中考 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