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及规划太湖流域.docx
- 文档编号:4241784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1.93KB
计划及规划太湖流域.docx
《计划及规划太湖流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及规划太湖流域.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划及规划太湖流域
计划及规划太湖流域2000年
篇一:
太湖流域防洪规划概要
一、流域基本情况
太湖流域地处长江三角洲的南翼,三面临江滨海,一面环山,北抵长江,东临东海,南滨钱塘江,西以天目山、茅山等山区为界。
太湖流域总面积36895km2,行政区划分属江省、浙江省、上海市和安徽省,分别占52.6%、32.8%、14.0%、0.6%。
太湖流域地形呈周边高、中间低的碟状地形。
其西部为山区,属天目山山区及茅山山区的一部分,中间为平原河网和以太湖为中心的洼地及湖泊,北、东、南周边受长江和杭州湾泥沙堆积影响,地势高亢,形成碟边。
西部山丘区面积7338km2,约占总面积的20%;中东部广大平原区面积29556km2,约占总面积的80%,地面高程往往低于洪水位。
太湖流域水面积为5551km2,约占流域总面积的15%,其中,湖泊面积3159km2,河道面积2392km2。
太湖湖区水面积2338km2。
太湖流域河道总长约12万km,河道密度达3.25km/km2,河流纵横交错,湖泊星罗棋布,是全国河道密度最大的地区,也是我国著名的水网地区。
流域内河道水系以太湖为中心,分上游水系和下游水系两个部分。
上游主要为西部山丘区独立水系,有苕溪水系、南河水系及洮滆水系等;下游主要为平原河网水系,主要有以黄浦江为主干的东部黄浦江水系(包括吴淞江)、北部沿江水系和南部沿杭州湾水系。
京杭运河穿越流域腹地及下游诸水系。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大中城市最密集的地区之一。
流域内除特大城市上海外,还有杭州、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嘉兴和湖州等大中城市以及迅速发展的众多城镇。
20XX年年末全流域人口为4533.0万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3.5%。
流域工农业总产值达37999.4亿元,约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8.6%;农业总产值为846.6亿元,约占全国农业总产值的
2.5%。
国内生产总值(GdP)达21221.0亿元,约占全国的11.6%,人均GdP为46800元,其中,上海、杭州、苏州、无锡、太仓和张家港等市人均GdP已超过5000美元。
全流域财政收入6609.1亿元,约占全国的22.1%,单位国土面积经济收益约为全国平均的57倍。
二、洪水特点
太湖流域多年平均降水量1177mm,年际变化明显,年内雨量分配不均。
6~7月为梅雨期,降雨历时长、总量大、范围广,易造成流域性洪涝。
8~10月为台风多发期,台风暴雨降雨集中、强度大,易造成区域性洪涝。
风暴潮增水引起沿海沿江高潮位,易导致濒江临海地区受灾。
太湖流域平原地势低洼、平坦,地面坡降在1/10万~1/20万,河道水面比降小,排水速度慢,容易形成范围广、历时长的洪涝灾害;洪水外排受东海半日潮汐顶托,排水时间短、难度大,洪涝滞蓄时间长,易加重洪涝灾害。
20世纪以来,流域性的大洪水主要有1931年、1954年、1991年和1999年。
1999年洪水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流域发生的最大洪水,最大90日洪量为267.2亿m3,其中最大30日洪量为179.9亿m3,均超过100年一遇。
太湖流域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人口稠密,科技水平高,其经济总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流域一旦发生洪涝灾害,经济损失巨大,城市水灾突出。
仅1991年和1999年的两次洪涝灾害,造成的当年直接经济损失就超过了250亿元。
三、防洪形势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太湖流域治理,特别是1991年太湖流域大水后,国务院决定全面实施《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总体方案》确定的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
综合治理以防洪除涝为主,统筹考虑航运、供水、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改善等方面需求。
防洪以1954年降雨洪水为设计标准,其全流域平均最大90天降雨量约相当于50年一遇。
目前,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工程已基本实施完成,初步形成了以治太骨干工程为主体,联同上游水库、区域河道、平原圩区和江堤海塘等工程组成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提高了流域整体防洪能力,也为流域水资源配置、水环境改善提供了基础条件。
但流域防洪形势不容乐观,仍需进一步完
善流域防洪体系,提高流域防洪能力。
一是流域经济社会发展迫切需要提高防洪能力。
太湖流域集苏、浙、沪两省一市城市建设和经济建设之精华,其单位面积经济收益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均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今后,经济总量还将快速增长。
经济社会发展对防洪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是现状防洪能力达不到防御流域不同降雨典型的50年一遇洪水的标准。
1991、1999年洪水,降雨时空分布更为集中,流域成灾暴雨的天数由1954年的90日缩短为30~60日,出现了对流域防洪更为不利的成灾降雨典型,太湖及局部地区水位,一再超过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
原太湖流域综合治理防洪标准已达不到防御流域不同降雨典型的50年一遇洪水标准,流域、部分城市及区域防洪能力明显偏低。
三是流域下垫面变化加大了防洪减灾难度。
地下水超采导致地面沉降严重,使得现有水利工程防洪能力降低;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规模扩大,水域面积减少,不透水地面面积增加,洪水峰量加大;平原圩区排涝能力提高,加大了流域防洪压力等。
四是防洪非工程措施尚未健全。
流域骨干工程调度运行现代化程度不高,流域水管理体制不完善,防洪安全管理薄弱等。
总之,随着流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流域内下垫面、水情、工情等变化,原有防洪减灾体系不能满足流域防洪需要。
采取必要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巩固和完善现有防洪减灾体系,进一步提高流域防洪能力,兼顾流域水资源配置和改善水环境,已成为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十分重要而迫切的任务。
四、指导思想及防洪目标
1、指导思想
《规划》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水法》和《防洪法》为依据,按照”疏控结合、以疏为主”的治理方针,进一步完善流域防洪工程体系的总体布局,全面提高全流域的防洪标
准,以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防洪的要求;按照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给洪水以出路,适度承担洪涝风险;结合太湖流域水资源保障和水环境改善,合理调蓄雨洪和控制河网水位,实现从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加强依法治水,科学治水,处理好湖网地区省际间水事矛盾,团结治水,强化管理,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提高太湖流域防洪减灾能力,推进太湖流域水利现代化。
2、防洪目标
规划提出了流域、城市和区域三个层次的防洪目标。
流域防洪目标:
近期到20XX年,达到防御不同降雨典型年的50年一遇洪水标准,重点防洪工程按100年一遇防洪标准建设。
远期到2025年,达到防御不同降雨典型年的100年一遇洪水标准,遇1999年实况洪水,能确保流域重点保护对象防洪安全。
城市防洪目标:
上海市黄浦江干流及城区段按1000年一遇高潮位设防,城区段海堤按200年一遇高潮位加12级风设防;杭州市钱塘江北岸海堤按100年一遇洪潮高水位加12级风设防,老城区段堤防按500年一遇高潮位设防;苏州市、无锡市、常州市、嘉兴市、湖州市按100年一遇洪水位设防,其中苏州市、无锡市和常州市中心城区按200年一遇洪水位设防;其它县级城市按50年一遇洪水位设防。
区域防洪目标:
近期到20XX年,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除涝标准达到10~20年一遇。
远期到2025年,除山丘区等部分区域外,有条件的区域达到防御50年一遇洪水标准。
五、流域防洪工程
太湖流域防洪工程总体布局是:
以一期治太骨干工程为基础,以太湖洪水安全蓄泄为重点,充分利用太湖调蓄,妥善安排洪水出路,完善洪水北排长江、东出黄浦江、南排杭州湾的流域防洪工程布局;同时实施城市防洪工程、疏浚整治区域骨干排水河道、加固病险水库,
建设上游水库,实施水土保持,形成流域、城市和区域三个层次相协调的防洪格局,健全工程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洪减灾体系。
流域防洪布局以保证流域整体防洪安全为主,兼顾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航运以及城市供排水等方面效益,按照”蓄泄兼筹、洪涝兼治”和”引排结合、量质并重、综合治理”的流域治理原则,构筑流域防洪与水资源调控工程体系,实现”排得出、引得进、蓄得住、可调控”。
流域重点防洪工程主要包括:
利用太湖调蓄工程:
实施环湖大堤后续工程,巩固、提高环湖大堤安全度和防洪标准,提高流域洪水蓄滞能力和水资源调蓄能力,遇1999年实况洪水能保障环湖大堤安全。
北排长江工程:
实施望虞河后续工程,扩大望虞河行洪和引水能力,实行两岸有效控制,统筹安排西岸地区排水出路;实施新孟河、新沟河延伸拓浚工程,增加流域和区域北向长江泄洪和引江能力。
东出黄浦江工程:
实施太浦河后续工程,扩大太浦河行洪能力,实施两岸有效控制,完善相应地区防洪安全措施;实施东太湖疏浚整治及吴淞江行洪工程,提高流域洪水东排能力,并改善下游地区排水条件和水环境。
黄浦江河口建闸工程,是解决上海城市防洪的重要措施,也有助于流域防洪,目前上海市有关部门正在抓紧进行研究论证。
南排杭州湾工程:
实施扩大杭嘉湖南排工程,拓浚平湖塘,新辟出杭州湾的排洪口门,增建南排杭州湾排洪排涝泵站,延伸扩大长山河等骨干排洪河道。
实施大泖港、金汇港河道治理工程,扩大浦东区南排杭州湾能力。
六、城市防洪
流域内有特大型城市上海及杭州、苏州、无锡、常州、嘉兴和湖州等7座重要城市。
随着外向型经济高速发展和大量交通设施的建设,全流域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20XX年城市
篇二: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20XX-2020)目录
第一章总论1
1.1规(:
计划及规划太湖流域2000年)划背景1
1.2编制依据3
1.2.1法律法规3
1.2.2部门规章、规划和文件
1.2.3标准、规范4
1.2.4地方文件与规划5
1.3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6
1.3.1指导思想6
1.3.2基本原则6
1.4规划期限和范围8
1.4.1规划期限8
1.4.2规划范围8
1.5规划目的和目标9
1.5.1规划目的9
1.5.2规划目标9(发稿时间:
20XX-10-27阅读次数:
106)3
第二章基本概况11
2.1流域概况11
2.1.1自然环境11
2.1.2社会经济11
2.1.3水系及水环境12
2.2湿地现状和存在问题13
2.2.1湿地现状13
2.2.2存在问题15
2.3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经验总结18
182.3.1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情况
2.3.2已实施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经验总结18
2.4规划的重要性、必要性、紧迫性20
2.4.1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太湖流域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20
212.4.2是加强太湖生态修复,促进太湖水环境逐步改善的紧迫需求
2.4.3有利于恢复自然风貌,是治理太湖水污染的关键之策21
2.4.4是开展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为全省乃至全国湿地生态系统保护提供经验示范的需要22
第三章功能分区与总体布局23
3.1功能分区23
3.2保护与恢复总体方案23
3.2.1湿地保护区域总体方案23
243.2.2湿地恢复区域总体方案
3.3总体布局24
3.3.1一环25
3.3.2一带25
3.3.3三片区四组团25
第四章重点工程及建设内容28
4.1湿地保护工程28
4.1.1工程目的28
4.1.2建设内容28
4.1.3工程目标29
4.2湿地恢复工程29
4.2.1工程目的29
4.2.2建设内容29
4.2.3建设目标31
4.3净化水质型人工湿地建设工程31
4.3.1工程目的31
4.3.2建设内容32
4.3.3建设目标32
4.4保障机制建设工程32
4.4.1加快湿地保护立法32
4.4.2制定湿地保护与恢复相关标准、规范33
334.4.3开展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及长效管理工作
334.4.4推进湿地保护队伍能力建设
4.5科研、监测与宣教能力建设工程34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36
5.1投资估算36
5.1.1估算依据36
5.1.2投资估算36
5.1.3资金筹措37
5.2效益分析38
5.2.1环境效益评价38
5.2.2生态效益评价38
5.2.3社会经济效益评价39
5.2.4综合效益评价39
40第六章保障措施
6.1制定湿地保护条例,把湿地保护与利用纳入法治轨道40
6.2完善湿地保护与恢复组织机构40
6.3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湿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6.4强化工程管理,严格项目建设及管理程序41
6.5加强科技保障工作,全面提高工程质量4140
6.6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
6.7加强宣教培训,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4242
附表:
附表一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功能分区表
附表二20XX-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项目表
附表三20XX-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恢复项目表
附表四20XX-2020年太湖流域人工湿地建设项目表
附表五20XX-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机制建设
附表六20XX-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科研监测能力建设
附件:
1、《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专家评审意见及专家名单表(20XX年11月14日,江苏省林业局组织)
2、《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专家评审意见及专家名单表(20XX年3月17日,江苏省发改委组织)
篇三: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地保护与恢复方案
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湿
地保护与恢复方案
二〇一三年十二月十六日
第一章总论1
1.1任务由来5
1.2编制依据6
1.2.1法律法规6
1.2.2部门规章、规划和文件
1.2.3标准、规范4
1.2.4地方文件与规划5
1.3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6
1.3.1指导思想6
1.3.2基本原则6
1.4规划期限和范围8
1.4.1规划期限8
1.4.2规划范围8
第二章湿地概况11
2.1流域概况11
2.1.1自然环境11
2.1.2社会经济11
2.1.3水系及水环境12
第三章规划目的和目标13
3.5.1规划目的13
3.5.2规划目标13
第四章重点工程及建设内容
4.1湿地保护工程14
4.1.1工程目的14
4.1.2建设内容14
4.1.3工程目标15
614
4.2湿地恢复工程15
4.2.1工程目的15
4.2.2建设内容15
4.2.3建设目标16
4.3净化水质型人工湿地建设工程16
4.3.1工程目的16
4.3.2建设内容16
4.3.3建设目标16
4.4保障机制建设工程17
第五章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18
5.1投资估算18
5.1.1估算依据18
5.1.2投资估算18
5.1.3资金筹措19
5.2效益分析19
5.2.1环境效益评价20
5.2.2生态效益评价20
5.2.3社会经济效益评价20
5.2.4综合效益评价21
第六章保障措施21
6.1制定湿地保护条例,把湿地保护与利用纳入法治轨道21
6.2完善湿地保护与恢复组织机构21
6.3采取综合措施,保证湿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21
6.4强化工程管理,严格项目建设及管理程序21
6.5加强科技保障工作,全面提高工程质量21
6.6加大资金投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参与湿地保护22
6.7加强宣教培训,提高全社会湿地保护意识23
附表:
附表一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功能分区表
附表二20XX-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项目表
附表三20XX-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恢复项目表
附表四20XX-2020年太湖流域人工湿地建设项目表
附表五20XX-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机制建设
附表六20XX-2020年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科研监测能力建设
附图:
附图1规划区位图
附图2规划范围图
附图3太湖流域湿地现状图
附图4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现状示意图
附图5太湖流域湿地公园现状示意图
附图6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规划示意图
附图7太湖流域湿地保护类工程规划示意图
附图8太湖流域湿地恢复类工程规划示意图
附图9太湖流域人工湿地规划示意图
第一章总论
1.1任务由来
湿地不仅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还具有科学研究、科普教育、旅游休闲等多种社会经济价值。
湿地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资源,湿地保护与恢复是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2000年《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正式颁布实行,20XX年、20XX年国务院先后批准了《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XX-2030)》、《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XX-20XX)》。
江苏省在20XX年完成首次湿地资源调查后编制了《江苏省湿地保护总体规划(20XX-2030)》。
太湖作为全国第三大淡水湖,被列入《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中国重要湿地名录,是国家重要湿地。
20XX年5月太湖蓝藻暴发事件后,相继编制的国家《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总体方案》与《江苏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中均将湿地保护与恢复作为太湖水环境治理的重要措施之一。
“十一五”以来,江苏省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把太湖治理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中之重,坚持“科学治太、铁腕治污”,太湖治理取得明显成效,水质富营养化状态由中度转为轻度,蓝藻发生面积和频度明显下降。
20XX~20XX年,江苏省林业局相继组织编制了《江苏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规划(20XX-20XX)》与《江苏省太湖流域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实施方案(20XX-2020)》。
省太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专项资金陆续对湿地保护与恢复重点项目予以了支持。
近年来,经过各级政府的共同努力,太湖流域湿地保护和恢复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20XX年10月,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中也指出要“加强重点生态功能区保护和管理,增强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能力,保护生物多样性?
?
保护好林草植被和河湖、湿地。
”20XX年10月召开的江苏省生态省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要进一步提升生态修复水平,尤其对各类自然保护区、重要湿地、森林公园等重要自然资源以及生物物种资源,要根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行强制性保护。
加大生态修复力度?
?
实施退耕退渔退养、还林还湖还湿地工程,增强生态自然修复功能。
《江苏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提出要“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加强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划 规划 太湖 流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