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docx
- 文档编号:4240527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9
- 大小:49.81KB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docx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
2012年高考文言文阅读题汇编
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松江府通判许君传
[清]刘大櫆
许君讳曾裕,字崙高,一字南湖,桐城人也。
君少卓荦有大志,年甫六龄,值母病笃,即知长跪祖庙之前,祷求至十余日不倦。
稍长,从塾师受学,聪颖出其辈类,与书无所不读。
然其尊府以直谅为族人所怨怒,兴起狱讼,十余年而屈不可伸,逐发愤以卒。
君抱病于中,复控于有司,又十余年,而理始得直。
然君之精力壮志已消亡其过半矣。
不获已,乃入赀补官,得通判松江水利船政。
松江地滨海,旧设巡海之船,其名曰乌船。
向者,通判监修,上下多侵渔。
其船遇风辄坏。
君独亲自验试,而其弊始除。
先是,远人负贩至松江,松江奸民取其货,而负其价直不还。
君至,惩其尤狡黠者数人,而负贩皆戴德感泣。
松江河道细狭,易至填淤。
填淤则舟楫不通,而民田亦无以灌溉。
故冬日水涸,用挑浚之工,其费皆出自民间,积至巨万。
有司粗为兴筑,而浮消其费大半。
君独以私一已之稇载①有限,而取万民之膏血甚多,于心不忍。
乃亲量度深广,使其工不得尺寸有差。
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滨海失业之民多通海洋以逐利,禁之不止。
君奉委巡察,而海船之私货浮于口粮之外者至百余艘。
君念穷民非有大奸宄,徒以无知嗜利而自致干纪之诛。
必加详报,则已虽有获贼之誉,而死者不可复生。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恳其宽贳。
辰公察君爱民出中心之诚,深为激赏。
将议迁除,而君以是年得疾,于六月十八日卒于松江之官舍,年五十有八。
始君少时,怀奇负异,欲所建立于天下。
士大夫与君相知者,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
而遭家多故,不得遂其所欲为。
及其筮仕,秩居闲散,徒奔趋抑郁于群众之中。
既为方伯所知,庶几有以展其足也,而遂死。
岂其信有命邪?
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力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呜呼,可悲也已!
(选自《续修四库全书·海峰文集》有删节)
【注】①稇(kǔn)载:
满载,这里指牟利多。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值母病笃笃:
严重。
B.向者,通判监修向:
先前。
C.君奉委巡察委:
委派。
D.咸度君当为朝廷显用度:
打算。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遂发愤以卒/木欣欣以向荣
B.填淤则舟楫不通/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因潜请于布政辰公/月出于东山之上
D.既为方伯所知/秦王为赵王击缶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许曾裕从小聪颖异常,酷爱读书,志向远大;但年轻时由于家庭变故消耗了过多的精力,耽误了仕途。
B.许曾裕出任通判之职以后,清正为民,消除了公船私用造成的弊端;执法严明,让外来商人感激涕零。
C.许曾裕在一些人因无知贪利而违禁出海时,为使他们得到宽大处理而奔走,表现出爱民如子的仁厚品德。
D.许曾裕渴望建功立业,但是命运不济,有机会升迁时却病故,未能尽展才华,作者对他充满了同情与惋惜。
7.把原文中画线的兔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民咸呼舞,以为数十年来所未有,因即河漘立石以纪其事。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虽然,以君之施设与夫世之贵显而为足有为者较焉,岂其有歉于彼邪?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4.(3分)D 5.(3分)A 6.(3分)B
7.(10分)
⑴百姓都称道欢舞,认为这是几十年来没有过的事,于是就在河岸边立碑来记下这件事。
⑵即使这样,把许曾裕的施政(功绩)与当世那些地位显赫、凭其权力足以有所作为的官员相比,(许曾裕的)难道比他们少吗?
北京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李疑者,居通济门外,闾巷子弟执业①造其家,得粟以自给。
固贫甚,然独好周人急。
金华范景淳吏吏部,得疾,无他子弟。
人殆之,不肯舍。
杖踵疑门,告曰:
“我不幸被疾,人莫舍我。
闻君义甚高,愿假榻。
”疑许诺,延就坐,汛室②,具床褥炉灶居之,征医师视脉,躬为煮糜炼药,旦暮执手问所苦。
既而疾滋甚,不能起,溲矢污衾席,臭秽不可近。
疑日为刮摩浣涤,不少见颜面。
景淳流涕曰:
“我累君矣。
恐不复生,无以报厚德,囊有黄白金四十余两,在故旅邸,愿自取之。
”疑曰:
“患难相恤,人理宜尔,何以报为!
”景淳曰:
“君脱不取,我死,恐为他人得,何益?
”疑遂求其里人偕往,携而归,面发囊,志其数而封识之。
数日,景淳竟死,疑出私财,买棺殡于城南聚宝山。
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往书召其二子。
及二子至,疑同发棺取囊,按籍而还之。
二子以米馈,却弗受,反赆以货,遣归。
平阳耿子廉械逮至京师,其妻孕将育,众拒门不纳,妻卧草中以号。
疑问故,归谓妇曰:
“人孰无缓解,安能以室庐自随哉!
且人命至重,倘育而为风露所感,则母子俱死,吾宁舍之而受祸,何忍死其母子?
”俾妇邀以归,产一男子。
疑命妇事之如疑事景淳,逾月,始辞支去,不取其报。
人用是多疑名,士大夫咸喜与疑交,见疑者皆曰:
“善士,善士!
”疑读书为文亦可观,尝以儒举,辞不就,然其行最著。
太史氏曰:
吾与疑往来,识其为人,非有奇伟壮烈之姿也,而其所为事乃有古义勇风。
语曰举世混浊,清士乃见。
吾伤流俗之嗜利也,传其事以劝焉。
(取材于宋濂《文宪集·李疑传》)
注:
①执业:
指捧书求其,犹言受业。
②汛室:
汛,洒水。
汛室,指打扫房间。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闻君义甚高,愿假榻假:
借用
B.景淳竟死竟:
居然
C.反赆以货,遣归赆:
赠送
D.人用是多疑名多:
称赞
7.下列各组语句中。
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人莫舍我/吾宁舍之而受祸
B.然独好周人急/然其行最著
C.恐为他人得/倘育而为风露所感
D.何以报为/妻卧草中以号
8.下列对文中语句的解释,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杖踵疑门,告曰
拄杖走到李疑门前,对他说
B.不少见颜面
没有稍微露出一点不情愿的脸色
C.志其数而封识之
记录了(钱财)的数量,并封起来做了标记
D.举所封囊寄其里人家
把封起来装有金银的包裹寄送给景淳家
9.下列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李疑教书为业,生活清贫,却深明大义,急人之急,并不取回报。
B.范景淳深受感动,并且感恩图报,一定要把自己的钱财送给恩人。
C.李疑不顾自己可能受祸,坚持照顾一位孕妇,但此人却不知感恩。
D文章作者有感于世俗的唯利是图,鼓励人们向善,因此写了本文。
12.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取材于《战国策·秦策》)
参考答案:
6.(3分)B 7.(3分)D 8.(3分)D 9.(3分)C
12.(5分)
医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投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福建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
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
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
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
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
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
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
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
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
僧舍雄丽,榜曰“禅寂”。
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
修篁干霄,森列门内。
寺长老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
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
其北有“甘露室”。
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
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
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
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
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
渺焉四顾,心目豁然。
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
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
酒既,长老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
已而与长老别,出寺门。
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但溧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
呜呼!
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
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
今同游者心平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
大材。
②褰裳:
撩起衣裳。
③沆瀁:
水深广的样子。
④心平气易:
心情和悦。
2.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杳无穷极 杳:
深远
B.修篁干霄 干:
冲
C.延坐后堂 延:
延请
D.履苍莽中 履:
鞋子
3.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峭壁对立,状若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平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5.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⑴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
(3分)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
(3分)
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
参考答案:
2.(3分)D 3.(3分)C 4.(3分)B
5.(6分)
⑴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⑵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陶澍,字云汀,湖南安化人。
嘉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迁御史、给事中。
澍疏劾河工冒滥,及外省吏治积弊。
巡南漕①,革陋规,请浚京口运河。
二十四年,出为川东道。
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道光三年.陶澍就擢巡抚。
安徽库款,五次清查,未得要领。
澍自为藩司时,钩核档案,分别应劾、应偿、应豁,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
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赈务核实,灾民赖之无失所。
又怀远新涨沙洲阻水,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保障农田。
各县设丰备仓于乡村,令民秋收后量力分捐,不经吏役,不减粜,不出易,不假贷。
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②而去其弊。
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道光五年,调江苏。
先是洪泽湖决,漕运梗阻,协办大学士英和陈海运策,而中外纷议挠之。
澍毅然以身任,亲赴上海,筹雇商船,体恤商艰,群情踊跃。
事竣,优诏褒美,赐花翎。
江苏频遭水患,由太湖水泄不畅。
疏言:
“太湖尾闾在吴淞江及刘河、白茆河,而以吴淞江为最要。
治吴淞以通海口为最要。
”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择贤任事,至八年工竣。
澍自巡漕时,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后在总督任,与巡抚林则徐合力悉加疏浚,吴中称为数十年之利。
语详则徐传。
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③,未竟其施。
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十九年,卒。
遗疏上.优诏轸④惜,称其“实心任事,不避嫌怨”。
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用人能尽其长。
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并赖王凤生、俞德源、姚莹、黄冕诸人之力。
左宗棠、胡林翼皆识之未遇,结为婚姻,后俱为名臣。
(选自《清史稿·陶澍传》,有删节)
【注】①漕:
水道运粮。
②社仓法:
用义仓来积谷备荒的方法。
③风痹:
手足麻木不仁之症。
④轸:
痛。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就擢巡抚 擢:
升迁
B.分别应劾、应偿、应豁 豁:
免除
C.将以次举刘河、白茆、练湖、孟渎诸工 举:
推举
D.后咸丰中乃卒行之 卒:
最终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出为川东道/结为婚姻
B.于是三十余年之纠葛,豁然一清/并开引河,导之入淮
C.灾民赖之无失所/淮水所经,劝民修堤束水
D.澍毅然以身任/于是以海运节省银二十余万兴工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具体表现陶澍“实心任事”的一组是(3分)
①总督蒋攸铦荐其治行为四川第一 ②濒江水灾,购米十万石,劝捐数十万金
②亲赴上海,筹雇商船 ④条奏利害,至是先浚徒阳河
⑤澍见义勇为,胸无城府 ⑥在江南治河、治漕、治盐
A.①③⑤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陶澍调查了安徽的财务账目,解决了财务上的难题;他还鼓励老百姓修筑堤坝以防止水灾。
B.陶澍在担任安徽巡抚的时候,在各县乡村设置了丰备仓,命令老百姓在秋收后量力捐献,丰备仓中的粮食不得拿出去交易或借贷。
C.道光五年,在漕运受阻的时候,陶澍首先倡导了以海运代替漕运。
D.陶澍除了有很强的办事能力外,还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利用人才。
9.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0分)
⑴岁歉备赈,乐岁再捐,略如社仓法而去其弊。
(4分)
⑵创辑《安徽通志》,旌表忠孝节烈以励风俗。
(3分)
⑶晚年将推淮北之法于淮南,已病风痹,未竟其施。
(3分)
参考答案:
5.(3分)C 6.(3分)A 7.(3分)D 8.(3分)C
9.(10分)
⑴收成不好(就把粮食储存起来)以备赈灾,等到丰年再捐出粮食,此法大略像“社仓法”,但是除去了“社仓法”的弊端。
⑵(陶澍)创作编辑了《安徽通志》一书,表彰忠臣孝子节妇烈女,以此来勉励人们崇尚和沿袭好的习俗。
⑶(陶澍)晚年的时候打算在淮南推行淮北的政策,后来生病且中风麻痹,没能实施这政策。
湖北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
家有名士
王湛既除所生服,遂停墓所。
兄王浑之子济每来拜墓,略不过叔,叔亦不候。
济脱时过,止寒温而已。
后聊试问近事,答对甚有音辞,出济意外,济极惋愕。
仍与语,转造精微。
济先略无子侄之敬,既闻其言,不觉懔然,心形俱肃。
遂留共语,弥日累夜。
济虽俊爽,自视缺然,乃喟然叹曰:
“家有名士,三十年而不知!
”济去,叔送至门。
济从骑有一马,绝难乘,少能骑者。
济聊问叔:
“好骑乘不?
”曰:
“亦好尔。
”济又使骑难乘马,叔姿形既妙,回策如萦,名骑无以过之。
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
【邓粲《晋纪》曰:
“王湛字处冲,太原人。
隐德,人莫之知。
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痴,唯父昶异焉。
昶丧,居墓次,兄子济往省湛,见床头有《周易》,谓湛曰:
‘叔父用此何为?
颇曾看不?
’湛笑曰:
‘体中不佳时,脱复看耳。
今日当与汝言。
’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济性好马,而所乘马骏驶,意甚爱之。
湛曰:
‘此虽小驶,然力薄不堪苦。
近见督邮马,当胜此,但养不至耳。
’济取督邮马,谷食十数日,与湛试之。
湛未尝乘马,卒然便驰骋,步骤不异于济,而马不相胜。
湛曰:
‘今直行车路,何以别马胜不?
唯当就蚁封耳。
’于是就蚁封盘马,果倒踣,其俊识天才乃尔。
”】
既还,浑问济:
“何以暂行累日?
”济曰:
“始得一叔。
”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
浑曰:
“何如我?
”济曰:
“济以上人。
”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曰:
“卿家痴叔死未?
”济常无以答。
既而得叔,后武帝又问如前,济曰:
“臣叔不痴。
”称其实美。
帝曰:
“谁比?
”济曰:
“山涛以下,魏舒以上。
”【《晋阳秋》曰:
“济有人伦鉴识,见湛,叹服其德宇。
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下比魏舒有余。
”】
【注】正文选自南朝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内的文字是南朝刘孝标的注解。
有删改。
9.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不觉懔然,心形俱肃肃:
恭敬
B.绝难乘,少能骑者绝:
非常
C.唯当就蚁封耳就:
留下
D.时人谓湛上方山涛不足谓:
评价
10.下列各组语句中,全部表明家人不了解王湛的一组是(3分)
①济先略无子侄之敬④唯父昶异焉
②济益叹其难测,非复一事⑤浑曰:
“何如我?
”
③虽兄弟宗族亦以为美痴⑥卿家痴叔死未
A.①③⑤B.①④⑤ C.②③⑥ D.③⑤⑥
11.下列对正文及注解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王湛不被人了解,连侄儿王济也曾以为叔父痴呆,每次去祖父墓地祭祀从不看望叔父,见面不过寒暄而已。
B.王济看到王湛床头放着《周易》,感到奇怪,问叔父要此书何用,是否看过此书,流露出对叔父的轻视。
C.王湛看不上王济的那匹马,王济于是牵来督邮马喂养,十几天后给叔父试骑,方知叔父骑技极为高超。
D.王济告诉父亲,说叔父远比自己强,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后来见到武帝时,又说叔父王湛超过了魏舒。
12.请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9分)
⑴因共谈《易》,剖析入微,济所未闻,叹不能测。
(3分)
⑵浑问其故,济具叹述如此。
(3分)
⑶武帝每见济,辄以湛调之。
(3分)
13.请用斜线(/)给下面短文中画线的部分断句。
(断句不超过6处)(3分)
魏舒身长八尺二寸,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后值朋人少,以舒充数,于是发无不中,加举措闲雅,殆尽其妙。
(选自《世说新语》刘孝标注,有删改)
参考答案:
9.(3分)C 10.(3分)A 11.(3分)A
12.(9分)
⑴(3分)
王湛于是和王济一起谈论《周易》,(王湛)分析精微,王济从来没听说过,感叹(叔父)深不可测。
⑵(3分)
王浑问他这样说的缘故,王济感慨地把此事如此这般详尽地叙述(一遍)。
⑶(3分)
武帝每次见到王济,总是拿王湛来调侃他。
13.(3分)
不修常人近事/少工射/入山泽/每猎大获/为后将军钟毓长史/毓与参佐射戏/舒常为坐画筹。
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自戒
郑思肖
有行,至贫至贱可以进之;无行,至富至贵不可亲之。
何也?
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不敢一毫越理犯分,恣其所行,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忠孝仁义,睦于家,蔼于乡,不以害遗于人,断无后殃。
无行之人,谲佞残妒,塞于胸间,心目所至,悉犯于理,贪涎满吻,并包之心炽然,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虽死且有谋,馀孽犹毒于人,必难终以福。
匹夫有行,保身、保家、保子孙,遗善为闾里传;卿相无行,亡身、亡家、亡国、亡天下,遗臭为后世笑。
敢断之曰:
无行之卿相,不若有行之匹夫。
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然我或有一于此,人将拒我,如之何得若是之人而交之耶?
其惧人之拒我也,莫若以所以拒于人者反拒乎吾身,庶乎可矣。
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能自检其身,则不失为君子。
终身其行斯言乎!
我少也昧,惟由我父所行之涂行焉,凛凛然或恐悖之,玷于父母,愿必进于道,期为君子之归,故书以自戒。
(选自《郑思肖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不敢一毫越理犯分分:
本分
B.谲佞残妒,塞于胸间谲:
诡诈
C.使得时则以势劫之矣劫:
劫持
D.期为君子之归期:
希望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遗善为闾里传/为焦仲卿母所遣
B.其惧人之拒我也/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C.妄以言议人,则几于小人/空以身膏草野,谁复知之
D.终身其行斯言乎/其自视也,亦若此也
7.下列各句对原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行之人”忠孝仁义,修身正己,为人称道,无论其贫贱富贵,都可结交亲近。
B.作者为人行事紧随父亲足迹,唯恐有所背离,表现了他对父亲的景仰和敬畏之心。
C.在写法上,文章将“有行之人”和“无行之人”进行对比,意在为“自戒”张本。
D.《自戒》的主旨在于告诫自己并劝谏他人努力加强道德修养,以达到君子的境界。
8.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⑴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3分)
⑵虽贫乏不以为不足,无故与之犹不受,况妄谋乎!
(4分)
⑶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3分)
9.下列文句断句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且足下昔以单车之使/适万乘之虏/遭时不遇/至于伏剑不顾/流离辛苦/几死朔北之野/丁年奉使/皓首而归
B.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退而让颇/名重太山
C.秦穆之于晋/相与之久也/相信之深也/相结之厚也/一怵于烛之武之利/弃晋如涕唾/亦何有于郑乎
D.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
参考答案:
5.(3分)C 6.(3分)D 7.(3分)D
8.(10分)
⑴有品行的人,纲常法纪严明,一举一动都符合法令制度。
⑵即使贫困也不认为不富足,无缘无故给他东西尚且不接受,何况是用不正当手段去谋取呢!
⑶得到这样的人并与他交往,不是损害我,实在是对我有好处。
9.B
江苏卷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伯父墓表
苏辙
公讳涣,始字公群,晚字文父。
少颖悟,所与交游,皆一时长老。
天圣元年,始就乡试,明年登科,为凤翔宝鸡主簿。
未几,移凤州司法。
王蒙正为凤州,以章献太后姻家,怙势骄横。
知公之贤,屈意礼之,以郡委公。
公虽以职事之,而鄙其为人。
蒙正尝荐公于朝,复以书抵要官,论公可用。
公喻郡邸吏,屏其奏而藏其私书。
未几,蒙正败,士以此多公。
以太夫人忧去官。
起为开封士曹。
雍丘民有狱死者,县畏罪,以疾告。
府遣吏治之,阅数人不能究。
及公往,遂直其冤。
夏人犯边,府当市民马以益骑士,尹以诿公,马尽得而民不扰。
通判阆州。
虽为政极宽,而用法必当,吏民畏而安之。
阆人鲜于侁,少而好学笃行,公礼之甚厚,以备乡举,侁以获仕进。
其始为吏,公复以循吏许之,侁仕至谏议大夫,号为名臣。
选知祥符。
乡书手张宗久为奸利,畏公,托疾满百日去,而引其子为代。
公曰:
“书手法用三等人,汝等第二,不可。
”宗素事权贵,诉于府。
府为符县,公杖之。
已而中贵人至府,传上旨,以宗为书手,公据法不奉诏。
复一中贵人至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文言文 阅读 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