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论文1.docx
- 文档编号:4233895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29.26KB
计划生育论文1.docx
《计划生育论文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划生育论文1.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划生育论文1
******大学
****专业毕业论文
计划生育政策研究
作者:
年级:
学号:
指导教师:
职称:
答辩组成员:
答辩日期:
计划生育政策研究
摘要
人类社会的发展实践证明,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和历史的创造者。
人口问题不仅是家庭延续的个人问题,也是社会发展的公共问题。
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人们对人口问题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本文从影响人口发展的典型理论,论述了实行计划生育的意义,推行计划生育的政策措施,执行计划生育的三十年,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生育政策是否还适应国情,是否还需要继续执行?
通过现在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并找出相关的改善对策,适时调整政策以促进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计划生育的意义继续执行存在问题调整政策
目录
一、计划生育政策概述
(一)计划生育政策出台的历史背景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内涵和特点
(三)从统计数据看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1、计划生育有效地抑制了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
2、计划生育促进了人民群众婚姻、生育、家庭观念的转变
3、计划生育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4、计划生育促进了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四)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的人口现状及突出问题
(一)、人口资源现状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1、性别比失衡
2、加速老龄化
三、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构想和配套政策措施
(一)调整政策的具体构思
(二)配套政策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一、计划生育政策概述
(一)计划生育产生的时代背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复苏,生产力与卫生事业加速发展,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结婚人数增加,在"多福多寿多男子"的传统思想下,又加上解放初期一时流行的"光荣妈妈"等因素的影响下,人口出现了迅猛的增长势头。
1953年全国进行了第一次人口普查,也就在这一时期,我国人口迅猛增长之势引起有识之士的关注,20世纪50年代中期马寅初先生提出"新人口论",主张控制人口,但这种正确主张在当时遭到严厉批判,大多数反对者认为节育是不人道的。
此后的三年自然灾害,我国人口死亡率上升,出生率下降,人口增长率从1952-1957年的高峰骤降。
到了1960年,全国自然增长率竟成负值。
但从1962年开始,随着国民经济的好转,人口补偿性生育到来,人口出生率骤然上升。
1964年以后,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人口出生处于无政府状态,形成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二个生育高峰。
到20世纪70年代初,全国人口已接近9亿,妇女平均生育水平还在5胎以上,人口形势非常严峻。
特别是在文化大革命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极大地减少了社会就业岗位需求,我国开始感受到了人口增长过快对社会发展的强大压力。
为保持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之间的平衡关系,我国政府终于下决心实行人口控制,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开始,计划生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二)计划生育政策的内涵和特点
1、时代背景不同。
过去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是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计划生育的重点和难点是教育;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人是变化的、动态的,人口人户分离、居住分散、流动性大,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违法怀孕、违法生育,加大了计划生育管理难度,给计划生育工作带来了很大的被动。
2、目标任务不同。
过去人口再生产处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时期,人口和计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控制人口过快增长。
"十五"期间,广安区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性转变,进入了"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时期。
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已变为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提高群众的生殖健康水平,加快实现人口现代化。
3、服务对象不同。
过去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群众,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封建意识较浓,传宗接代的思想严重,生育观念落后,很多人对计划生育工作有抵触情绪。
现在处于生育旺盛期的育龄群众,文化程度相对较高,有较强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和优生优育意识,他们对计划生育工作的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人主动要求政府提供生育、节育等服务,帮助他们实现优生优育。
4、标准要求不同。
过去衡量工作抓得好不好,主要是看能不能完成人口控制计划。
现在的人口和计生工作,既要稳定低生育水平,又要提高人口素质,还要完善利益导向机制,兑现落实各项奖励扶助政策,使实行计划生育的人群实实在在享受计划生育的发展成果,增强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实现统筹解决人口问题。
(三)从统计数据看计划生育工作的重大意义
1、计划生育有效地抑制了中国人口增长过快的势头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64年的15年间,中国人口从5亿增加到7亿,每增加1亿人口平均需要7.5年的时间。
从1964年到1974年,是中国人口高速增长的时期,10年内人口由7亿增加到9亿,每增加1亿人口的时间缩短为5年;1973年,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实行计划生育,从1973年到1995年2月,中国人口由9亿增加到12亿,每增加1亿人口所需时间,又延长到7年左右。
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虽然处于1949年后第三次人口出生高峰期,20-29岁生育旺盛期的妇女人数平均每年超过1亿人。
如此庞大的生育人群,其生育潜力是巨大的。
但是,由于中国现行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方案和政策得到了人民的理解和支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育水平不断下降,有效地抑制了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
1994年与1970年相比,人口出生率由33.43‰下降到17.70‰,人口自然增长率从25.83‰下降到11.21‰,妇女总和生育率从5.81下降到2左右。
目前,中国城市人口已基本实现了向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人口再生产类型的转变,农村人口正处于这一转变过程中。
根据联合国提供的资料,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已明显低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据有关专家推算,如果中国不实行计划生育,至今仍保持70年代初期的出生水平,现在中国人口很可能已经超过15亿。
20多年来,中国实行计划生育,创造了有利于改革开放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中国生存与发展的人口条件。
2、计划生育促进了人民群众婚姻、生育、家庭观念的转变
自中国实行计划生育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婚姻、生育、家庭观念已经和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早婚早育"、"多子多福"、"重男轻女"等观念正在为越来越多的育龄群众所摈弃;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男孩、女孩都一样,建立幸福、美满、和谐的小家庭,追求现代、科学、文明生活方式,已经成为不可阻遏的时代潮流。
妇女早婚比例下降,平均初婚年龄提高。
1992年,早于20周岁初婚妇女占初婚妇女总数的比例下降到12.9%。
1970年妇女平均初婚年龄为20.2岁;1993年为22.67岁,提高了2.47岁。
家庭规模逐渐缩小,核心家庭正在成为当代中国家庭的主要形式。
据中国第四次人口普查,1990年平均家庭规模为3.96人,比1971年的4.84人减少了0.88人。
家庭规模缩小的主要原因是生育子女数量的减少。
1993年与1970年相比,在当年出生的孩子中,一孩率、二孩率分别由20.7%和17.1%上升为61.3%和27.5%,多孩率则由62.2%下降到11.2%。
到1994年,全国累计有4676万对夫妇自愿终身生育一个孩子,占已婚育龄妇女总数的20.3%。
在中国现有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条件下,家庭规模的缩小和抚养子女人数的减少,显然大大减轻了家庭的经济负担和家务负担,提高了家庭的生活质量。
3、计划生育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力图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而逐渐提高人均水平。
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除了改革开放等因素外,也得益于计划生育。
1952年至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7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1.8倍。
1978年至1994年,中国在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4倍。
同期,随着人民生活质量和购买力的提高,中国消费品市场扩大了12.7倍,消费品零售总额平均年递增17.2%。
1994年,中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6053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有潜力的市场。
与1978年相比,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城镇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增加9倍,平均每年递增15.5%;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增加8倍,平均每年递增14.8%。
4、计划生育促进了中国人口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的计划生育,始终包含着控制人口数量和提高人口素质两个方面。
在合理控制人口规模的同时,中国政府十分重视发展教育、医疗卫生等各项事业,不断提高人口素质。
1949年以前,中国的人口死亡率高达20‰,70年代末下降到7‰以下。
1949年到1990年,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从35岁上升到68.55岁,其中男性66.84岁,女性70.47岁,成为世界上平均预期寿命提高最快的国家之一。
中国的卫生基础设施已得到较大改善,全国平均每万人医院床位数从1970年的13.3张增加到1994年的23.6张,每万人专业卫生技术人员数由1970年的17.5人增长到1994年的35人。
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大幅度下降。
全国城乡居民的营养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平均每人每日摄取的热量为2600千卡,蛋白质为75克,已达到和接近世界平均水平。
妇幼保健事业不断发展,目前中国城乡已基本形成计划生育和妇幼保健服务网络。
1990年婴儿死亡率已从建国前的200‰下降到35‰,孕产妇死亡率为94.7/10万,新生儿计划免疫率达到85%。
人民在卫生和健康方面的一些主要指标已经大大领先于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正在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计划生育工作也促进了教育事业长足的发展。
中国正在有计划、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
1994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在校生已达2.7亿人,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4%,青壮年的文盲率已降到7%,在占全国人口91%的地区中普及了初等教育。
大城市和部分发达地区基本普及了初级中等教育。
幼儿教育和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稳步发展。
计划生育在中国社会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是广泛而又深远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计划生育造福于民、惠及子孙后代的功效,必将进一步显现出来。
(四)计划生育的必要性
中国人口发展历程、计划生育产生的时代背景、计划生育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为了提高国家的科学文化水平,增强人民体质,改善物质生活条件,必须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不但要学会掌握现有的技术设备,而且现在科技飞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打好科学文化基础,而计划生育正是准备这种基础的最好条件。
计划生育实施30年来,中国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极大地缓解了人口、资源、环境、经济之间的矛盾。
如果说改革开放使我们国家从政策体制上具有发展经济的可能,那么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使这种可能具备了良好的人口条件。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经济增长速度一直保持较快发展,都与此有关。
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与空间,更重要的是,它影响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观念。
而观念的改变是我们这个有着深厚封建残余的国家向现代化迈进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与此同时,中国人口增长速度的减缓,也对世界人口的发展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中国人口数量的变化,对世界以及亚洲人口的影响极大。
计划生育实施以来,中国人口的增长势头得到一定的控制,并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的历史变革。
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整个社会具备了比较适宜的人口环境。
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高速稳定增长带动了其他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综合国力显著提高,这些成就的取得离不开计划生育国策对人口增长速度下降所起的积极作用。
二、实施计划生育政策以来,我国的人口现状及突出问题
(一)我国的人口现状
首先,由于我国的人口转变过程是在一个特殊的政策环境中实现的,因此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具有极大的不稳定性。
西方发达国家的人口转变是伴的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实现的,属于自发性人口转变。
而我国是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的情况下,属于政策诱导性人口转变,这就是其不稳定性的原因。
其次,我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在城乡、地区之间差异很大。
这种地区和城乡之间人口控制工作发展的不平衡性,使我国目前的低生育水平表现出一种不彻底性,全面持续的低生育格局在我国并没有真正形成。
再次,计划生育工作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在低生育水平下,人口增长的压力依然存在。
相对而言,数量仍然是我国人口问题的主要矛盾。
(二)目前,我国出生性别比偏高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自19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出生性别比例出现了偏高且持续上升的趋势。
1980、1983年出生性别比分别为107.4、107.89,基本正常;1985、1989年分别上升为111.42、110.9;1995、2000、2005年分别高达115.6、116.9、118.58,严重偏离正常值域。
"五普"数据显示,出生性别比偏高的地区由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扩展,重度偏高(超过117)的省份增加到14个,个别省份甚至超过130;而且与城镇相比,农村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尤为严重。
如果从19世纪80年代中期算起,我国出生性别比偏离正常值域、居高不下已有二十多年,成为世界上失常程度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
出生性别比平衡是人口性别结构平衡的前提条件,也是人口再生产与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
我国出生性别比例长时间、大范围的异常已经并将继续给人口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危害1:
对婚姻性别造成挤压,配对困难。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的统计,在我国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已经比女性多出2000余万人了。
平均每个年龄男性比女性富余100多万人,我国目前每年多增计划外生育男性人口60多万,"积累效应"已相当可观。
如果畸高的出生性别比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男性过剩的婚姻挤压会越来越严重。
危害2:
对家庭和社会形成冲击,性犯罪增多。
男女比例失衡,对一夫一妻制家庭来说,是一股外来的冲击力。
如果出生性别比的异常升高持续不下,将对人口结构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对未来社会的良性稳定运行、社会伦理道德体系也会形成一定冲击,引发社会的震荡。
若干年后,解决不了婚姻的男子可能会在心理上出现急躁、失控行为,必然会出现性犯罪率进一步升高、同性恋进一步增多、性行为严重错乱等现象,家庭和社会不稳定风险系数增大。
基本消失的买卖婚姻、童婚交换、拐卖妇女等会重新抬头。
危害3:
给人口再生产带来严重障碍,造成人口萎缩。
人口的再生产主要是通过母亲来实现的。
女性在社会人口中比例的萎缩,必然会导致人口再生产能力的降低。
危害4:
男性劳动力过剩,女性就业压力加大。
人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统一,婴儿出生性别比升高并带动劳动年龄人口性别比升高,对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将产生某些影响。
男性劳动就业将变得更为困难,未来一二十年男性劳动力过剩和"就业性别挤压"将比较严重。
一些女子占据生产绝对优势的行业,比如纺织、服务等,不得以只能由男子来承担,女性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剧。
(二)根据国际劳工组织规划的标准,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占到总人口的10%以上,就被划定为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2000年我国人口总数已达126583万人(这个数字是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人口,不包括港、澳、台人口),而65岁以上人口总数达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6.96%。
至2005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1%。
老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快速增加表明中国已提前进入老龄化社会。
一般来讲,人口老龄化进程总是与经济发展水平基本保持一致的。
然而,中国人口老龄化过程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发展过程,由于一些人为因素,如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人口老龄化会产生诸多社会问题。
问题1.人口老龄化影响着就业结构的变化、冲击着经济发展。
一般来说,在人口规模、经济规模和技术条件一定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会减轻就业压力、提高就业水平。
然而,人口老龄化也会造成劳动力比例的下降,产生劳动力供求不足的新矛盾。
虽然我国目前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那是以前人口高增长带来的"人口红利",但如今,我国人口已经进入低增长时期,而人口老龄化增长过快,这必将引起生产人口相对数量和绝对数量的减少,造成劳动力相对不足的问题。
另外,老龄人口的再就业或多或少地影响着适龄劳动者的就业机会。
由此,人口老龄化会导致劳动生产率和经济增长的下降。
问题2.人口老龄化会引起产业结构、消费结构的变化,从而影响我国经济发展。
中国在经济欠发达的条件下人口结构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未富先老"引发了严峻的产业结构矛盾。
老龄化与现有产业结构发生矛盾,第三产业发展滞后,不能适应老龄人口的消费需求。
这些问题体现在养老问题上。
中国的养老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老年医疗保障问题;二是老年人生活抚养问题。
中国农村老年人主要依赖家庭成员资助生活养老,其生活水平不仅受农村经济发展水平制约,而且受子女实际供养能力的制约。
城市老年人的绝大多数享有退休金,但其经济收入受所在企业的经营状况和物价等因素影响较大,生活水平难以提高。
在社会经济转型时期的利益调整过程中,老年人贫困风险增大。
在医疗保障方面,农村老年人的状况极为恶劣,很少有人能享受到医疗保障。
从消费结构上讲,老龄人口的快速增长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在消费上,从而减少了用于再生产的投入,不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问题3.老龄化问题提高了社会负担的系数(劳动人口与被抚养人口的比例)。
老龄人口增长过快客观上成为企业、社会的沉重包袱,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目前的老年抚养比为0.11左右,即大约9个多劳动年龄的人就要供养1个老年人。
如果根据中死亡率方案推算,我国2020年的老年抚养比将上升为0.17,比2000年增长54.5%,大约6个人供养1个老年人;若根据低死亡率计算,我国2020年的老年抚养比将上升为0.19,比2000年增长72.7%,差不多5个劳动年龄的人就要供养一个老年人。
到2050年,我国的老年抚养比将分别上升为0.37与0.45,劳动人口供养老年人口的负担将是2000年的3.4倍与4.1倍。
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继续推行,未来劳动人口比下降很快,解放后人口生育高峰带来的"人口红利"很快消失,中国将出现严重的劳动人口不足的现象。
届时,老龄化将成为经济发展严重问题,威胁着整个社会。
三、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的具体构想和配套政策措施
(一)调整政策的具体构思
1、依据中国的国情,很难想象在政策允许的条件下农民放弃生育第二个孩子现象的大面积出现,只有当政策生育率在更替水平以下时,才有保证实际生育率在更替水平以下的可能。
而保持一个更替水平以下的生育率对于尽早结束中国人口的惯性增长是非常重要的。
因而中国的未来一段时间内继续推行适度从紧的生育政策是必要的。
2、要深刻认识生育政策的稳定性和缓调性的重要性。
在作出生育政策的调整决策时,应十分注意前后政策的衔接,差异不能一下子拉得过大。
尤其是生育数量上要采取渐变的方式。
至于这一点,我们要好好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
根据目前情况,现行生育政策只能在某些局部进行微调,较大规模地调整现行生育政策的时机尚未成熟。
当前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如何巩固已取得的低生育率成果,继续稳定并推行现行的生育政策,在条件成熟时逐步过渡到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
3、我国生育政策应尽快从城乡分体制走向一体化。
我们正在实行的生育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城乡分体的二元化生育政策,这是以过去城乡差别较大、各自相对封闭的社会现实为基础制定的。
主要是想通过在各方面条件都较好的城市人口带个好头,以此来推动计划生育的顺利开展。
在这种政策指导下,我国社会在事实上形成了人口控制管理上的两种口径,形成了城乡之间两种生育格局、生育心态和生育数量。
客观上造成了城乡人口生育率上的巨大差异。
这虽然在人口数量的控制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如果从提高人口素质的角度去考察,则显然是不利于人口素质的提高的。
农村照顾生育二孩的生育政策,当初是基于城乡差别较大的社会经济格局之上的,有人认为,它实质上是对传统农业生产方式下形成的封闭型农村人口生育需求的一种妥协,这在界限分明、城乡差别较大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具有它的历史合理性,一定时期内也切实可行;然而,随着改革开发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的实行,城乡分体的社会经济格局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口流动日趋活跃,单方面倾向农村照顾生育二孩反而形成生育政策上双轨制的漏洞,增加生育管理上的难度。
因此,无论从控制人口数量、还是从提高人口素质角度考虑,都必须迅速改变这种城乡分体的生育格局,在生育政策上尽快实现城乡一体化
4、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生育政策上的差异不宜拉得过大。
汉族与少数民族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心理、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承认这种差异,并在生育问题上对少数民族进行适当的照预,无疑是实事求是的做法。
但汉族与少数民族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如果对少数民族在生育问题上的照顾超过了一定的度,那就不合适了。
当前,在按政策规定有相当大一部分汉族妇女一生只能生育一个孩子的情况下,却有部分少数民族妇女享有很大的"特权",可以生育三个甚至更多的孩子。
这种在生育政策问题上人为形成的过大差异,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和"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实行平等"等政策的贯彻执行是非常不利的,同时又增加了我们在管理工作中的难度,因为确有部分想再生育的汉族人口有意篡改自己的民族身份,以达到再生育的目的,从而对中国的人口控制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
认为少数民族人口的生育数量在政策上应定位在一对夫妇最多可生育两个孩子上比较合适。
5、全国各地区在生育政策上有的差异应逐步缩小。
在人口流动性不大的80年代初"开小口子"时将各地区不同的人口压力与发展不平衡性等特点在政策上有所体现是一种实事求是的做法。
但与80年代初相比,在即将步入21世纪的今天,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与市场经济的实行,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与人口发展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口的迁移与流动加剧,已暴露出计划经济时代建立的一套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所存在的许多缺陷与漏洞。
在生育问题上确有一部分人钻政策的空子,利用我国地区间生育政策上的差异而达到再生一个孩子的目的。
此外,地区间生育政策上的差异,给我们的管理工作也带来了很大的难度,群众也不太容易接受,特别是各省交界地区更是如此。
为与目前推行的户籍制度与流动人口管理体制改革相适应,我们的生育政策在地区间的差异应逐步缩小。
6、政策规定应尽可能简单,便于基层操作。
中国某些地区现行生育政策中关于照顾再生一个孩子的部分条款过于复杂,使得不是群众在理解上存在困难,就是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
与其它政策或法律相比,生育政策的一个最显著特点就是它几乎牵涉到社会的每一个家庭、甚至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
出于对目前群众的知识水平、认识水平、理解能力与实际操作角度考虑,对现行生育政策的调整应尽可能向简单与便于基层操作方向发展。
考虑到中国的人口现状与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对人口发展的要求,对现行生育政策的调整实行分两步走可能不失为一个上佳选择。
第一步,从现在起到人口增长极限到来之前,生育政策不宜作大的调整,而必须进行微调。
具体包括如下内容:
一是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只要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就可生育两个孩子;二是生育权是人的最基本权利之一。
凡已婚未育者,无论配偶的情况如何,均有权利至少生育一个孩子;三是少数民族生育政策的数量定位应是一对夫妇最多可生育两个孩子。
第二步,人口增长极限到来以后,推行"晚、稀"与允许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使中国人口逐步向稳定人口、并进一步向现代静止人口方向转变。
(二)配套政策措施
1、完善养老保障制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划生育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