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docx
- 文档编号:4229826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23.61KB
高考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docx
《高考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考一轮复习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考点突破
考点1鉴赏古代诗歌形象
题型1人物形象
考点闸释
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一类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往往采用第一人称的写法;另一类是作品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往往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解题攻略
提问方式
1.这首诗(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
2.诗(词)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3.请简要分析诗(词)中诗人(作者)的形象特点:
答题模板
1.概括式
特点1+特点2+特点3......(要求直接答出形象特点,概括形象要准确全面)
2.分析式
概括特点+分析依据+指出意义(情感)。
(不仅要求答出形象特点,还要进行分析,分析形象要具体实在)
解题思路
1.在整体理解诗歌的基础上,从诗句中描写的人、事、物、情、理、志等方面,去概括人物形象的特点
2.注意作者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
一般说来,作者在塑造人物时往往综合运用描写手法通过语言、动作、肖像,特别是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特点、志趣追求、精神品质等,同时辅以侧面描写,以景物烘托人物心理,以他人衬托主人公的特点。
3.要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要特别注意作者及其经历、注释、标题等;要注悠分析物形象的社会意义,但不能任意拔高,在此基础上,明确人物形象的特征和典型意义。
知识清单
一常见人物形象
1英雄:
既可以描写客观的人物形象,又可以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
2.美人:
除了指代相思恋人外,美人的形象一般被解释为比喻,或是比喻君王,或是自比。
3.羁人、游子:
主要写羁旅在外的思乡之情
4.官女:
主要写宫女百无聊赖的生活和精神状态
5.思妇:
主要描写思念丈夫的少妇形象,其丈夫一是为博取功名而远游,一是为征战而远征等
6.隐士:
多描绘隐居田园的人物形象,体现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7.征人:
多在边塞诗中出现,有的慷慨激昂,也有的怨恨不平、反战思归。
8.悲士:
多是写功业难成、报国无门的感慨。
常用术语
不慕权贵、豪放酒脱、傲岸不羁、心忧天下、忧国忧民、寄情山水、归隐田园、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矢志报国、慷慨愤世、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爱恨情长建功立业、悯农怜农、热爱山川、哀叹兴衰
例题示范
(2017全国Ⅱ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送子由使契丹
苏轼
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
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
沙漠回看清禁①月,湖山应梦武林②春。
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
【注】①清禁:
皇官。
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
②武林:
杭州的别称。
苏轼时知杭州。
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长问他:
“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
”李摸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
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
请加以分析。
(6分)
【参考译文】
这些年我寄居他乡总是与你隔着云海遥遥相望,哪里会因为你远赴异国就落泪沾湿衣襟。
不要怕驿站的骏马傲风斗雪,你尽管快马加鞭吧,要让自诩一代天骄的契丹认识一下天朝的才俊。
身处沙漠之地你定会回望皇宫上方的那轮明月,也定将越过千山万水梦见杭州风光旖旎的春天。
单于要是询问你的家世,回复时可要小心谨慎啊,要像李揆那样不说自己是大宋最杰出之人
解析“那因远适更沾巾”巧妙化用王勃的名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洁巾”,写兄弟二人虽相隔千里,但“我”不会因兄弟出使远方而落泪,体现了其豁达的一面
解题思路
1.本题的答题范围是“首联”;题干一共有两问,第一问是性格特点,第二问是分析。
答题时一定要答出这两问。
2.首联写的是诗人寄居他乡总是与兄弟隔着云海遥遥相望但诗人不会因为兄弟远赴异国就落泪沾湿衣襟,这表明了诗人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
参考答案
表现了诗人旷达的性格。
苏轼兄弟情谊深重,但诗人远在杭州,与在京城的苏辙已是天各方。
这次虽是远别,诗人表示也不会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
当堂练习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九日①水阁
[宋]韩琦②
馆隳摧古榭荒,此延嘉客会重阳。
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酒味已醇新过熟,蟹螯先实不须霜。
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注】①九日:
指的是农历九月九日,也就是传统的重阳节。
这一天既要登高怀远,也有菊花配螃蟹的习俗。
②韩琦(1008年8月5日-1075年8月12日):
字稚圭,自号赣叟相州安阳(今河南安阳)人。
北宋政治家、词人。
这首诗作于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秋诗人正在京中任右仆射,可谓官隆位显。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作的第一句写出了池馆园林的荒凉,反衬了嘉客在重阳赏菊品酒的雅兴之浓
B.此时作者年事已高,他从心底里服老,尾联的两句“年来饮兴衰难强,漫有高吟力尚狂”
这样的心理写照
C.诗中“虽惭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两句有着严格的对仗,以“老圃”对“黄花”“秋容”对“晚节”,淡”对“香”。
D.整首诗歌体现的并不是在秋色里持续的消沉,而是在一片肃杀的秋景之中强调一种高洁的人品
2.这首诗塑造出了怎样的诗人形象?
请结合首联和颔联进行分析。
(6分)
题型2景物形象
考点阐释
景物形象指写景诗或杂诗中的一般景物。
抒情诗往往借助客观事物来表达感情,这种承载主观感情的客观事物也是景物形象。
它包括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
高考对景物形象的考查,一般有两种类型:
意象类和意境类。
解题攻略
提问方式
1.这首诗(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或某诗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某几句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题模板
本诗(词)描写了……景物,描绘出了一幅……画面或景象,营造了……氛围(渲染了……气氛或烘托了……心境)表现了作者……的情感。
解题思路
1.描绘诗(词)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词),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再加以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3.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感伤”
知识清单
意境特点
1.动:
活泼、热烈、繁华、喧闹
2.静:
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澄淸
3.悲:
悲凉、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
4.壮:
壮阔、壮丽、空旷、高远、清远、雄浑
5.美:
优美、明丽、清新、自然、质朴
例题示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
河的支流。
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支流。
②六帝:
代指六朝。
③三吴:
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
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
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的前四句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象?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6分)
【参考译文】
长江延绵曲折长达万里,九条支流就如同九条巨龙盘踞。
江水四溢,泛滥于中国,波涛汹涌迅疾奔流。
六朝沉寂沦亡之后,三吴已没有了昔日之盛,无足称赏。
我朝圣明之君统一天下,垂衣拱手无为而治。
今天的任公子,已无须在沧海垂钓而罢竿了。
阅读批注
“万里”“九龙盘”表现其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特点,“豁”指割裂,写出江水泛滥中国的情景
,“飞迅湍”表现江水的波涛汹涌讯疾奔流。
首联宏观联想江流的宏大分布,颔联具体描绘江水的浩瀚与奔腾
解题思路
1.要明确描写的意象——长江。
2.要从描写角度和方法、诗人情感等方面确定意象的特征—万里”“九龙盘”写出了长江万流的恢宏博大,“豁”“飞”写出了长的水势浩瀚。
3.组织语言概括。
对于形象作用用意的分析要从结构、主题情感两方面着手。
参考答案
这四句描写了江水万流横溃水势浩瀚、气势宏大的景象。
作者此为下文颂扬盛唐天下一家、国运兴盛积蓄气势,有利于突出诗的主旨。
随堂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登锦城散花楼①
李白
日照锦城头,朝光散花楼。
金窗央绣户,珠箔②悬银钩。
飞梯③绿云中,极目散我忧。
菲雨向三峡,春江绕双流④
今来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注】①第城散花楼:
锦城为成都的别称,又称锦里;散花楼为隋末蜀王杨秀所建。
②珠特③飞梯:
高梯。
④双流:
四川成都双流县。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人通过对散花楼的建筑规模、营造特点、位置与布局等的描写,极力显现出散花楼的高雅别致,宏伟壮观。
B.“金窗夹绣户,珠箔悬银钩”两句色彩对比明显,脍炙人口,把初日临照下的锦城散花楼金碧辉煌的景象生动地描绘出来
C.诗人综合运用比喻、对偶、夸张等各种手法写景状物,读来诗意盎然,极具感染力。
D.作者在这首诗中以大量笔墨描写散花楼的壮美景观,充分蓄势、铺垫,抒发自己登楼跳的愉悦之情
2.这首诗的前六句描写了哪些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6分)
题型3事物形象
考点阐释
事物形象主要指咏物诗歌中描写的对象,即作者以人格化的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通过对这种事物形象的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作者的品格节操、思想情感。
这类诗歌最典型的是咏物抒情诗,如虞世南的《蝉》,借所咏高洁不群的“蝉”,来表明自己高洁的志向,所咏之“蝉”便是诗人的化身。
解题攻略
提问方式
1.这首诗为什么要写××物?
作者想借××物抒发什么样的情怀?
2.这首诗中描写的事物有什么特征?
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3.这首诗中的××物具有什么品格?
答题模板
诗中描写了……的形象,这个形象具有……的特点,在全诗中有……的作用,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解题思路
1.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词来分析物象,在分析时一定要结合此类内容。
2.要由表及里把物的含意挖掘出来,透过现象看本质是赏析的重点和难点
3.要知人论世,结合背景或作者阅历作答。
知识清单
-常见意象
1.送别类:
杨柳、长亭、南浦、酒
2.思乡类:
月亮、鸿雁、莼羹鲈脍、双鲤
3.愁苦类:
梧桐、芭蕉、流水、猿猴、杜鹃、斜阳
4.爱情类:
红豆、莲、连理枝、比翼鸟
5.战争类:
投笔、长城、楼兰、柳营、请缨、羌笛
6.闲适类:
五柳、东篱、三径、菊花
例题示范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题目。
野菊
[宋]杨万里
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
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
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
通“正”。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
(2分)
【参考译文】
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欣赏,减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
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
野菊应该嘲笑东篱下被人赏识的家菊,因为它还媚求陶渊明的赏识。
阅读批注
骚人”“糗粮”看出野菊不媚俗,不凑重阳插菊的热闹。
野菊的性格特征是“在野”(不为官)而超凡脱俗,或日孤芳自赏。
“幽色”“妙香”被赋予坚守高洁品格的象征意义。
从这个意义上说,颔联是提挈本诗的关键,抓住额联就能准确把握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志趣追求。
解题思路
1抓住颔联中的“在野”“幽色”“妙香”等描写其生长环境和花色、花香的词语,概括其自然特征。
2.写出反问句揭示的内在品质就可以。
参考答案
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当堂练习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各题。
虞美人
碧桃天上栽和露,不是凡花数。
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
轻寒细雨情何限,不道春难管。
为君沉醉又何妨,只怕酒醒时候断人肠。
【注】秦观:
“苏门四学士”之一,却不为世所用,一生仕途抑塞。
1.下列对诗歌的理解与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词的开篇“和露”两个字,让人想到碧桃的枝叶上挂着的晶莹的露珠,把水灵灵的碧
桃呈现在读者面前。
B.“轻寒细雨情何限”中,“寒”是“轻寒”,“雨”是“细雨”,词人以动衬静,写出了春天风物宜人的特点。
C.词的最后两句说的是因为春光易逝,便不免生出为花沉醉痛饮的想法,“只怕”一句更表达出惜春伤花之意
D.“虞美人”是著名的词牌之一,原为唐朝教坊曲,最初咏项羽宠姬虞美人,后来配乐歌唱逐渐形成固定曲调
2、”乱山深处水萦回,可惜一枝如画为谁开”两句描绘了碧桃怎样的特点?
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请简要分析。
(6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考 一轮 复习 鉴赏 古代 诗歌 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