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楼抗震加固施工组织设计.docx
- 文档编号:4213857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32
- 大小:45.44KB
实验楼抗震加固施工组织设计.docx
《实验楼抗震加固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楼抗震加固施工组织设计.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实验楼抗震加固施工组织设计
一、工程概况
(一)工程简述
1、工程名称:
巴州一中南校区实验楼抗震加固
2、工程地点:
库尔勒市团结区一中路
3、结构类型:
砖混结构
4、建筑面积:
2558.75m2
5、建筑高度:
建筑总高11.2m。
6、建筑物抗震设防:
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
7、工程施工范围:
施工图所含全部内容。
8、质量要求:
合格。
10、工期要求:
计划2009年6月29日开工,在2009年8月27日竣工。
(二)建筑设计内容
工程为巴州一中南校区实验楼抗震加固,建筑层数为四层,总建筑面积为2558.75m2,建筑总高11.2m,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
(三)建筑设计做法:
按原有建筑
1、内装修:
恢复成原有建筑
2、外装修:
恢复成原有建筑
(四)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砖混结构,抗震设防类别为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
1、钢筋混凝土工程:
现浇混凝土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钢筋类别ф-HPB235、ф-HRB335。
钢筋混凝土构件保护层厚度:
梁20,板15。
二、施工部署及方案
(一)项目施工组织管理
1、分公司由总公司授权罗键为项目经理,按照企业项目管理模式GBT19001-ISO9001标准模式建立的质量保证体系来运行,形成以全面质量管理为中心的环节,以专业管理和计算机管理相结合的科学化管理体制,项目按照公司颁布的《项目管理手册》、《质量保证手册》、《项目技术管理手册》、《项目安全管理手册》等来执行。
项目管理体系及职能图见后附表,要向管理体系图,建立岗位责任制,明确分工职责,落实施工责任,各岗位各行其职。
2、组织机构的建立要以业务工作系统化原则作指导,周密考虑层间关系、分层与跨度关系¸部门划分¸授权范围人员配备及信息沟通,使组织机构成为一个严密、封闭的组织系统。
3、组织建立后,不是一成不变,存在一定弹性和流动性,因此要根据工程任务变动调整人员及部门设置。
(二)工程任务
质量目标:
本分公司承建学生南校区2#教学楼抗震加固工程,确保工程合格,达到规范标准。
安全目标:
无重大伤亡事故,一般事故率不超过千分之一点五。
(三)施工部署原则
1、本工程计划开工日期2009年6月29日至2009年8月27日,总日历工期为60天,施工过程进度严格按施工进度计划控制。
2、施工顺序:
本工程施工顺序为先清理墙面放线钢筋支模浇注砼。
(四)劳动力组织
1根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劳动力需用量计划(附后)。
2在各阶段劳动力需用量计划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对劳动力计划进行调整。
3通过奖励提高工人积极性,激发工人劳动热情,让工人有超额完成工作量的可能。
4、在施工中,尽量使作业层正在使用的人员和劳动组织保持稳定,防止频繁调动。
5、为保证施工需要,尽量使工种组合,技术工人与普工比例适当、配套。
6、尽量使劳动力均衡配置,便于管理,使劳动资源强度适当,达到节约的目的。
7、建立精干的施工队组,充分考虑专业、工程的合理配合,并要符合流水施工组织方式的要求。
8、集结施工力量,组织劳动力进场,同时要进行安全防火和文明施工等方面的教育,并安排好职工生活。
9、针对施工基础上的设计内容,施工计划和施工技术等要求详尽地向施工队组,工人进行施工组织设计,计划和技术交底,并组织其成员进行认真的分析研究,弄清关键部位¸质量标准¸安全措施和操作要领。
必要时进行示范,并明确任务及做好分工协作,同时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和保证措施。
(五)现场物资准备
1、材料准备:
根据施工预算进行分析,按照施工进度计划要求,按材料名称、规格、使用时间,材料储备定额和材料消耗定额进行汇总,编制出材料需用量计划(附后),为组织备料,确定仓库位置,场地堆放所需面积和运输方式提供依据。
2、构配件加工准备:
根据施工预算提供的构(配)件,制品名称、规格、质量和消耗量,确定加工方案,供应渠道及进场后的储存地点和方式。
编制出其需用量计划,为组织运输,确定堆放面积等提供依据。
3、建筑安装机具的准备:
根据采用的施工方案,安排的施工进度,确定施工机械的类型,数量和进场计划,确定施工机具的供应方法和进场后的存放地点和方式,编制建筑安装机具需用量计划(附后)。
4、生产工艺设备的准备:
按照施工项目工艺流程及工艺设备的布置图,提出工艺设备的名称、型号、生产能力和需用量,确定分期分批进场时间和储备方式,编制工艺设备需用量计划。
三、施工准备工作
(一)熟悉图纸
1、技术人员熟悉,审查施工图纸和有关的设计资料,掌握设计图纸的设计意图,结构和构造特点和技术要求。
及时发现设计图纸中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使其改正在施工开始之前,为施工项目的施工提供一份准确、齐全的设计图纸,掌握设计内容及各项技术要求,了解工程规模,结构形式特点,工程量和质量要求;图纸相互间有无错误冲突;明确各专业工序间的配合关系,施工工期要求;并向参加施工人员层层进行技术交底。
2、制定施工方案:
确定施工方法、程序、施工工艺流程、机械设备等;提出需用施工机具、劳动力计划,推广新技术计划。
3、编制施工预算,为项目部控制各项成本支出,考核用工签发施工任务单,限额领料提供依据。
4、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并进行审核,组织有关人员学习施工组织设计,使施工组织设计真正成为指导施工的纲领性文件。
(二)审查管理制度
为保证工程顺利完成和工程目标的实现,必须对项目经理部及其作业组织全体职工有约束力,这就需要建立施工管理制度。
1、管理制度必须贯彻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不得危害公众利益。
2、管理制度必须实事求是。
3、管理制度要配套,不留漏洞。
4、各种管理制度间不能产生矛盾,以免职工无所适从。
5、管理制度要有针对性,任何一条款都必须明确,词语表达要简洁、准确。
(三)施工顺序安排
本分公司自公司成立以来,对各种建筑物施工有丰富的经验和一整套立体交叉施工及部署方案,最大限度的发挥效应,能使工程施工做到质量好、速度快。
本工程总体施工部署是以建筑安装工程规范及施工工序为理论指导,并以施工进度计划为实施目标,确保工程招标文件规定的施工工期,做到保质、保量、增产节约为目的而编制。
1、总结探讨以往工程施工中的经验和教训,解决各程序各工种之间科学合理的交替施工。
2、根据本单位以往在同类工程施工中的实际耗工情况和管理体制对工期的影响;分析实际劳动率水平,依据国家建筑工程基础定额进行数据分析,确定劳动力及资源需求量,从而预测出工期并进行施工部署。
3、尽可能减少临时设施费用,从而合理、科学地利用资源角度出发,以新的技术手段对进度网络实施优化。
4、工程施工布置是施工全局的关键问题,必须认真布置,统筹安排组织施工流水段和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该工程开竣工的先后顺序、生产工艺流程配套进行的要求如下。
三、施工现场管理
(一)施工设备配置及管理
1、依据本工程特点确定施工方案、进度计划、编制施工设备配置计划表。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机具设备进场时间,由工程量确定机具设备需用量及功率。
2、根据机具设备进场时间,解决机械设备供应渠道。
3、项目经理部负责对进入现场的机械设备做好使用中的维护和管理。
4、机械设备的合理使用:
(1)人机固定实行机械使用,保养责任制,将机械设备与个人经济利益联系起来。
(2)实行操作证制度专机的专门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统一考试,确认合格,发给操作证。
(3)操作人员必须坚持搞好机械设备的例行保养。
(4)遵守磨合期使用规定,可防止机件早期磨损,延长机械使用寿命和修理周期。
(5)实行单机或机组核算,根据考核的成绩实行奖惩,以提高机械设备管理水平。
(6)建立设备档案制度,这样可了解设备的情况,便于使用与维修。
(7)合理组织机械设备施工,必须加强维修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单机效率,并合理地组织机械的调配,搞好施工的计划工作。
(8)培养机务队伍,应采取办培训班,进行岗位练兵等形式,有计划、有步骤地做好培养和提高工作。
(9)搞好机械设备的综合利用,使其效率充分发挥。
(10)当施工的推进主要靠机械而不是人力时,要努力组织好机械设备的流水施工,划分施工段时,必须考虑机械的服务能力,把机段作为分段的决定因素,要使机械连续作业。
(11)机械设备的安全作业。
项目经理部在机械作业前向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交底,使操作人员对施工要求场地环境、气候等安全生产要素有清楚的了解。
项目经理部按机械设备的安全操作要求安排工作和进行指挥,不得要求操作人员违章作业,也不得强令机械带病操作,更不得指挥和允许操作人员野蛮施工。
(12)为机械设备的施工创造良好条件。
现场环境,施工平面图布置应适合机械作业的要求,交通道路畅通无阻,夜间施工安排好照明。
(二)机械设备的保养和维修:
(1)机械设备的保养:
为了保持机械设备的良好技术状态,提高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减少零件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降低消耗,提高机械施工的经济效益,必须对机械设备进行例行保养和强制保养。
(2)机械设备的修理:
对机械设备进行预检和修理,可保证机械的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寿命。
(三)材料、构配件管理
材料、构配件管理是提高项目经济效益的最主要途径,对工程所需主要材料、大宗材料实行统一计划、统一采购、统一供应、统一调度,承担“一个漏斗、两个对接”的功能,不仅能克服多渠道供料,多层次采购的低效状态,还可把材料管理工作贯穿于施工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即投标报价、落实施工方案、组织项目班子、编制供料计划、组织项目材料核算、实施奖惩的全过程。
并有利于建立统一的材料管理体系,进行材料供应的动态配置和平衡协调。
本项目经理部进行材料管理主要是集中提出需用量计划、控制材料使用、加强现场管理、设计材料节约措施、完工后组织材料结算与回收。
对于材料管理措施如下:
1、建立材料管理岗位责任制,层层把关。
2、对材料计划管理:
(1)项目开工前,本项目部向分公司提出一次性计划,作为供应备料依据。
(2)在施工中,根据工程变更及调整的施工预算,及时提出调整供料月计划,作为动态供料依据。
(3)根据施工图纸、施工进度,提出加工制品计划,作为组织加工和向现场送货的依据。
(4)根据施工平面图对现场设施的设计,按使用期提出施工设施用料计划。
(5)按月对材料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不断改进材料供应。
3、进场材料验收:
为了把住质量和数量关,在材料进场时必须根据进料计划、送料凭证、质量保证书或产品合格证,进行材料数量和质量验收。
4、材料储存与保管:
进库的材料验收入库,建立台帐。
现场的材料必须防火、防盗、防雨、防变质、防损坏。
施工现场材料的放置要按平面布置图实放,做到位置正确,保管
处理得当,合乎堆放保管制度。
要日清、月结,定期盘点,账实相符。
5、材料领发:
凡有定额的工程用料,凭限额领料单领发材料。
施工设施用料也实行定额发料制度,以设施用料计划进行控制。
超限额的用料,用料前应办理手续,填制限额领料单,注明超耗原因,经签发批准后实施。
建立领发料台账、记录领发状况和节超状况。
6、材料使用监督:
现场材料管理员应对现场材料的使用进行分工监督,监督的内容包括:
是否按材料的做法合理用料;是否严格执行配合比;是否认真执行领发料手续,是否做到谁用谁清、随清随用、工完料退场地清;否按规定进行用料交底和工序交接,是否做到按平面图堆料,是否按要求保护材料等。
7、材料回收:
班组余料必须回收,及时办理退料手续,并在限额领单中登记扣除。
建立回收台账,处理好经济关系。
8、周转材料现场管理:
按工程量、施工方案编报需用计划;各种周转材料均应按规格分别码放,阳面向上,垛位见方,露尺存放的周转材料应夯实场地,垫高30cm,有排水措施,按规定限制高度,垛间留有通道。
按退库验收标准回收,做好记录;建立维修制度。
附表:
材料需用量计划。
(四)降低成本措施
1、对现场使用材料就近堆放,以免二次倒还;
2、对模板进行配模设计,减少因盲目性造成的损失;
3、加快施工进程,缩短工期,减少管理和设备租赁费用;
4、采用竹胶板模板施工,减少抹灰。
5合理安排综合施工进度计划,缩短工期,减少人工、机械材料等费用的支出。
6对各班组实行分部、分项承包。
执行限额领料、节约有奖,超耗有罚的办法。
7加强材料管理,合理组织材料、构件进场,按施工组织设计规划堆放,减少二次搬运和损耗。
8减少落地灰及沿途撒落,经常检查砂、石料的装车数量。
9加强设备管理、经常保养、检修,使设备完好率达80%以上,正常发挥设备利用率,减少设备成本开支。
10各工种有机结合,合理安排,采用水平作业与立体交叉作业结合的方法,保证工程质量加速,施工进度。
四、文明施工实施措施
(一)现场管理
1、建立总平面管理及文明施工责任制,实行划区负责制。
2、严格劳动纪律,遵守操作及安全规程。
3、严格按总平面规划布置临时建筑和施工机具,堆放材料、成品、半成品,埋设临时管线和电路,未经审准不得任意变更。
4、施工现场布置合理,物料堆放有序,便于施工操作。
5、严格遵守国家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
6、落实国家关于消防工作的标准,实行消防工作责任制,健全防火制度。
7、严格按程序组织施工,以正确的施工程序,协调和平衡土建与安装,内部与外部关系,保证工程紧张有序顺利进行。
8、现场材料堆放要砖成垛,砂成方,原材料及成品要堆放整齐,分类、分规格标志清楚,不占用施工道路作业区。
9、坚持文明施工,提高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水平,设置标准的“五牌三图一表”,并在工地四周设置醒目的企业标志及导向牌,四周围墙刷白色涂料,墙壁上书写蓝色宣传标语,出入口设专职保安人员,闲人不得随意入内。
10、安全、防火标志和安全牌要明显醒目,“三宝”使用严肃认真。
“四口”防护严密周到,施工现场按规定设消防器材,易燃、易爆、剧毒物品有专人专库保管
11、建筑工程四周浇筑砼地面,保持施工现场场地平整、清洁及道路排水畅通,保证照明充足,无长流水,长明灯和路障,生活区设立垃圾堆放点,经常清理,施工现场保持工完场清。
13、施工现场应设专人管理,保持现场整洁、干净,定时清扫、洒水。
14、在施工现场设置一些红色和蓝色的宣传条幅,一可以改善环境,二可以缓解和刺激职工的情绪。
15、生活区用蓝、白颜色涂料涂刷墙面,用红色刷檐头,并分区种植花草树木。
16、现场设立治安保卫小组,出入现场一律凭证,各种车辆按指定路线行驶,职工携带物品出门要有出门条,现场不会客,外来单位参观拍摄经领导批准。
(二)环境保护措施:
1、油污用铁桶统一收集,严禁直接排入土体。
2、生活污水除直接经沉淀池排入城市排水系统外,严禁乱倒污水,并设置多个洗槽和洗池。
3、尘埃污染是建设施工对大气的主要污染,所以,搅拌机棚和木工棚均建成封闭式,一防尘埃防噪音的扩散,建筑物周围搭设密目式安全网,防止尘埃扩散。
4不焚烧释放有毒有害气体的物质,在熬制沥青过程中,派专人进行熬制,熬制后,应及时减火,以免沥青燃烧。
5、施工现场防止水污染措施:
A、搅拌机的废水排放控制
凡在施工场地进行搅拌作业的,必须在搅拌机前台清洗处设置沉淀池。
排放的废水要排入沉淀池内,经二次沉淀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线或回收用于洒水降尘。
未经处理的泥浆水,严禁直接排入城市排水设施管道内。
B、食堂污水的排放控制
施工现场临时食堂,要设置简易有效的隔油池,产生的污水经下水管道排放要经过隔油池。
平时加强管理,定期掏油,防止污染。
6、施工噪声控制措施:
A、人为噪声的控制措施
施工现场提倡文明施工,建立健全控制人为噪声的管理制度。
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自觉意识。
B、强噪声机械的降噪措施:
①涉及到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加工,生产制作(如预制构件,木门窗做等),应尽量放在工厂、车间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
②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设备的施工机械。
施工现场的强噪声机械(如:
搅拌机、电锯、电刨、砂轮机等)要设置封闭的机械棚,以减少强噪声的扩散。
7、已施工的建筑物四周设置封闭式的安全网,并超出施工作业面1.2m宽,严禁高空抛撒废料、建筑垃圾。
8、施工现场、施工道路每天定期洒水,保持地面湿润,避免产生扬尘现象。
9、施工现场设置男女厕所、浴室、垃圾池,派专人负责管理,定期派车辆清运。
10、施工现场成立以经理为组长的环境管理小组,随时检查工地环境卫生情况,定期请环保部门人员到现场检查、指导工作。
C、生活卫生管理
1、编制卫生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2、饮事员每季应进行体检,并持有健康证和卫生上岗证,保护良好的个人卫生。
3、做好灭鼠、灭蝇工作,防止有害病菌传播。
4、工地设置卫生、保温的专用饮水桶,饮用水用专用炉烧水,保障供应。
5、浴室设专人管理,每天进行清洁工作,并定期消毒。
6、生活区设置垃圾池,并加盖密封,池内垃圾设专人清理、外运,并保持垃圾池周围环境卫生。
7、每间宿舍额定人员不超过16人,使用钢制高低床,前后墙设置窗户,以利通风,给每宿舍配备一铁制鞋柜,并安装纱窗纱门。
8、建立沐浴间和娱乐室,厕所建成水冲式厕所,并由一人专门负责管理。
9、为了抑制各种病毒和细菌的滋生和传播,项目部按各级的要求对房间和厕所、食堂、浴室,每天用过氧乙酸消毒两次。
餐具、碗筷用高温消毒,并对所有的民工进行登记造册,对新来的内地民工进行体检,隔离,并有医院出具的健康合格的证明后才可使用,但原则是拒收,制止职工在人多的公共场所聚集。
10、生活区和施工区分开,并在施工区内修一水冲式厕所,以免职工随地大小便。
11、修一沉淀池,所有的污水经沉淀池排入城市污水网中。
五、抗震加固关键施工技术
(一)抗震加固的施工基本要求:
1、抗震加固的施工应遵守国家现行标准和各项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并符合抗震加固设计的要求。
2、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加固构件与原结构牢固结合和共同工作,认真做好原构件的表面的清理工作。
3、施工时应采取避免或减少损伤原结构的措施。
4、施工中发现原结构与设计不符或构件有严重缺陷时,应暂停施工,会同加固设计单位对加固设计进行修改、补充,然后方可继续施工。
5、在加固过程中,特别是替换构件,拆改结构时,避免出现倾斜、开裂或倒塌等不安全因素,保证施工安全。
(二)抗震加固的施工技术方法
1、钢筋混凝土抗震墙
本工程为多层砖房增设的钢筋混凝土抗震墙,原墙体的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得低于M2.5,混凝土墙的厚度可为mm混凝土强度等级宜为C20,一般采用构造配筋,抗震墙应作基础;混凝土墙与原墙、柱和梁板均应有连接。
施工操作要点
(1)放线、基础处理、与新增抗震墙交接的原构件表面的处理,同“砖抗震墙”。
(2)与新增设抗震墙连接的原有梁柱等构件,如有震损应先进行修复后方可施工。
(3)模板安装要平直、牢固。
为便于分层浇筑混凝土,在适当部位预留进料孔口。
(4)抗震墙两端与原有墙体或梁、柱等构件的连结,要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保证连结质量。
(5)抗震墙厚度小于150mm时,应采用细石混凝土,其粗骨料粒径不大于15mm,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不少于300Kg,混凝土坍落度60-80mm。
(6)混凝土应分层浇捣,每层厚度不超过500mm。
振捣要密实,尤其是抗震墙与原有梁、柱的连接部分要充分捣实。
(7)混凝土浇筑后,按规定进行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天。
有关质量要求:
(1)钢材、水泥、砂石等材质应符合设计及有关规范要求。
(2)浇筑混凝土前,应检查原墙面、梁、柱与新增抗震墙交接部位是否按要求清理干净。
(3)与原有梁、柱的联结要牢固可靠,锚固件的数量、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锚件如有松动,须移位重做。
(4)抗震墙基础与原有柱、墙基础的连结应符合设计要求。
(5)与原有梁、柱交接处的钢筋,其构造形式及搭接长度等必须符合设计及有关规定的要求。
(6)混凝土强度等级、墙内钢筋的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7)混凝土墙面应平整,不得有龟裂、露筋、臌肚及其他严重缺陷。
六、砖混结构抗震加固工程施工工艺与操作要点
(一)、主要质量控制点:
1、应充分对原楼的标高、轴线和结构进行了解、复核。
2、抗震柱、钢筋网墙、钢拉杆等加固措施钢筋的规格、型号、数量、间距等质量的控制。
3、抗震柱、砼模板的几何尺寸的控制、砼强度等质量的控制。
4、联结措施的方法及质量控制。
5、砂浆面层及钢筋网砂浆面层与原有墙面结合质量。
6、钢拉杆,花兰螺栓的制作和安装质量控制。
(二)主要分项工程施工工艺和操作要点:
1、土方工程
1)首先应对图纸设计与现场实际进行复核,并放出抗震柱基础定位线。
2)抗震柱基坑开挖后,用垂球把轴线投测至基槽内进行放线。
3)对抗震柱基坑施测,控制好开挖深度,防止超挖。
4)基础施工完毕将0.000引至建筑物上并做好标识,要保证基础有统一的标高。
5)抗震柱基础埋深至原基础深度位置,或挖深从室外地面向下1.5米或至原基础底;根据设计要求和现场特点,所有基础土方开挖时均采用人工开挖,开挖土方堆至抗震柱基坑1.5m以外,并随时用车运走多余的土方,保持现场的清洁。
6)回填土采用现场挖出的土方,采用人工回填,回填土时严格控制土的含水率,土中杂物,砖渣必须清理干净,分层夯填,机械夯实。
2、剔墙皮
外加砼抗震柱,需要把原墙面需加抗震柱的地方的墙皮剔除,并把原砌体的灰缝剔除1-2cm深。
剔墙皮之前首先应弹出抗震柱的位置线,然后从弹线的位置一点一点的向内剔除,剔除时应注意不要破坏原有砌体,剔除抹灰层后接头把原砌体的灰缝剔出1-2cm深。
所有墙皮剔完后用水冲洗干净就可进行下道工序。
3、连接工程拉结钢筋
(1)有关质量要求:
1)拉杆的位置、长度、直径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拉杆必须平直、张紧。
3)两端锚固必须牢固、可靠。
4)拉结钢筋,紧贴横墙两侧布置,拉结筋一端锚在外加柱内,另一端锚入横墙的凿孔内,锚固长度不应小于拉结钢筋直径的15倍,孔洞应用混凝土灌实。
(2)施工操作要点
1)钢筋短拉杆常用于内外墙的拉结、外加柱与内外墙的连结等,施工时,必须保证短拉杆的平直和张紧,两端锚固要可靠。
2)钢筋短拉杆的穿墙孔,在钻孔时必须掌握孔位和方向的准确。
3)短拉杆穿墙孔时直径应不小于25mm,拉杆安装就位后,立即从孔的两端用1:
3水泥砂浆填实。
4)剔凿墙面上的孔洞(120×120×墙厚)时,必须轻剔细凿,不得损伤周围砌体。
5)内墙面上短拉杆所在部位和外墙上垫板所在部位抹灰层必须铲除干净。
6)拉杆必须紧贴内墙墙面,尽量不留空隙。
7)拉杆外端如有螺母垫板锚固,须待内墙锚固端的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旋拧螺母,张紧拉杆。
8)锚固在新加钢筋混凝土柱内的短杆杆端,应与柱内钢筋绑扎在一起,不使其移动,浇捣柱混凝土时,不得触动拉杆。
9)短拉杆安装完毕后,原内墙面抹灰层上铲掉的横槽,须用1:
3水泥砂浆抹平,拉杆不得外露。
七、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及保证措施
(一)质量管理体系及控制目标
1、质量目标
本工程总体质量目标为合格,为保证质量目标的实现,我公司依据ISO9002标准系列对该建设项目建立质量体系,并对质量体系实行全面质量管理,现场设一名专职质检工程师负责施工过程中质量检查和控制。
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分部工程合格率100%。
单位工程验收合格,技术资料齐全。
2、质量管理体系
质保体系网络图
质量保证体系
(二)质量保证措施
1、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明确质量责任严格施工全过程控制。
本工程要结合工程实际,拟定专门质量计划和控制措施,把“建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 抗震 加固 施工组织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