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docx
- 文档编号:4212317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4
- 大小:253.03KB
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docx
《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
【历史】统编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3课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学案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学习目标:
第3、4
课课标
3.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⑴通过了解秦朝的统一业绩和汉朝削藩、尊崇儒术等举措,认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及巩固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
⑵通过了解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认识秦朝崩溃和两汉衰亡的原因。
要点
学纲
一、秦朝的统一
(一)△疆土统一
1.条件; 2.秦的统一:
⑴灭六国(时间、策略、结果),⑵开拓边疆(征服周边民族地区)。
(二)▲政治经济文化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⑴确立皇帝制度,⑵建立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⑶全国推广郡县制,⑷颁布秦律;
2.经济文化习俗上,统一车轨、文字、货币和度量衡等。
(三)△统一意义
二、秦朝的暴政
(一)秦始皇的暴政:
1.表现; 2.消极影响。
(二)秦二世的暴政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一)秦末农民起义(公元前209—前206年)
1.陈胜、吴广起义:
⑴直接原因,⑵建号“张楚”,⑶结果;
2.刘邦、项羽反秦。
(二)楚汉战争(公元前206—前202年)
基础知识
一、秦朝的统一
(一)疆土统一
1.条件(表1)
角度
内容要点
人民愿望
长期战乱给社会带来巨大灾难,人民渴望安定统一
经济发展要求
各地域经济的发展,要求打破政治分裂所带来的阻碍
统一逐渐成为共识
战国中后期,统一的呼声日益高涨:
⑴孟子提出了“定于一”的思想;⑵成书于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也认为:
“乱莫大于无天子……”只有统一才能结束战乱
秦国具有的优势和条件
⑴地理位置优越:
“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⑵物质基础雄厚;⑶秦王励精图治,广纳贤才,吏治清明;⑷变法致强
2.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秦国采取远交近攻战略,相继灭掉东方六国,建立起新的统一王朝秦朝,定都咸阳。
3.秦灭六国后,积极开拓边疆。
在北方,秦击退了游牧民族匈奴的进攻,在原有北方诸侯国旧长城的基础上,修筑了西起临洮、东至辽东的万里长城。
(二)政治经济文化的统一(巩固统一的措施)(表2)
领域
主要措施
作用(意义)和影响
政治
⑴确立皇帝制度:
①“皇帝”称号的确立,②皇帝制度的特征(皇帝独尊、皇权至上),③皇帝的权力
⑴建立了一整套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中央集权国家由此形成;
⑵秦朝确立的这套政治体制被以后王朝长期沿用,影响至为深远
⑵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
⑶地方彻底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⑷颁布通行全国的秦律(特点:
秦法严苛)
经济
⑴统一车轨,修建由都城咸阳通达各地的驰道和直道
⑴促进各地经济文化交流和往来,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
⑵有利于巩固秦的统治和国家统一
⑵统一货币
⑶统一度量衡
⑷编制户籍,迁徙六国贵族豪强
文化
风俗
⑴统一文字
⑵整顿社会风俗等
秦朝中央和地方机构图(图1)
二、秦朝的暴政
秦始皇的暴政主要表现有:
⑴大兴土木,兴师动众;⑵开拓边疆和修建大型工程;⑶“焚书坑儒”,等等。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死后,秦二世密织刑网,加重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和统治阶层内部矛盾尖锐激化,一场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终于爆发。
三、秦末农民起义与秦的速亡
1.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揭竿而起,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号为“张楚”。
陈胜失败后,项羽、刘邦等领导的反秦势力日益壮大。
公元前207年,刘邦的军队进入咸阳,秦朝灭亡。
2.秦朝灭亡后,刘邦和项羽展开了长达4年的楚汉战争。
思考点:
刘邦为什么能够战胜项羽?
提示:
从刘邦和项羽两个方面去分析。
一、秦朝统一与速亡
材料一:
韩欲疲秦人,使无东伐,乃使水工郑国为间于秦(劝秦开凿水渠)。
中作而觉,秦人欲杀之。
郑国曰:
“臣为韩延数年之命,然渠成,亦秦万世之利也。
”(秦王嬴政)乃使卒为之。
——《资治通鉴》卷六
材料二:
(韩人计谋被发觉后)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嬴政)曰:
“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
”李斯(楚人,入秦为客卿)亦议在逐中。
斯乃上书曰:
“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
”秦王乃除逐客之令。
——《史记》卷八七
材料三:
战国后期,楚国学者荀子到秦国访问。
他对人讲述访问观感时说:
(秦)其固塞险,形势便,山林川谷美,天材之利多,是形胜也。
入境,观其风俗,其百姓朴,其声乐不流汙(污)其服不挑(轻佻,奇异),甚畏有司而顺,古之民也。
及都邑官府,其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楛(kǔ,滥、恶),古之吏也。
入其国,观其士大夫,出于其门,入于公门,出于公门,归于其家,无有私事也。
不比周,不朋党,倜然莫不明通而公也。
古之士大夫也。
观其朝廷,其闲听决百事不留,恬然如无治者,古之朝也。
故四世有胜,非幸也,数(必然性)也。
——[清]王先谦《荀子集解》卷十一《强国篇第十六》
⑴根据材料一、二、三,分析秦国能够统一六国的原因。
(10分)
材料一中,嬴政坚持完成郑国渠的开凿,使大量土地得到灌溉;(2分)
材料二中,“除逐客之令”(不采纳“逐客”建议),留住和吸引了大批人才;(2分)
材料三中,①(秦)“其固塞险”,地理位置优越;(2分)②经商鞅变法,秦国实行法治,吏治良好,民风淳朴;(2分)③四世秦王励精图治。
(2分)
综合上述因素,秦国日益强盛,具备统一六国的历史条件。
材料四:
从公元前220年开始,(秦朝)建造了以咸阳为中心呈一巨大弧形向北面、东北、东面和东南辐射的一批称为驰道的帝国道路。
在汉代,随着帝国的扩张,道路系统大为扩大。
——摘编自《剑桥中国秦汉史》
⑵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分析秦朝帝国道路修建的作用和影响?
(8分)
作用和影响:
①加强了首都与(北部、东北、东面和东南)边郡的联系;②促进了沿途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往来;③促进了秦对边远地区的开发和治理;④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⑤为汉代道路系统建设打下基础;⑥加重徭役负担,激化阶级矛盾。
(任答4点8分)
材料五:
汉初贾谊在《过秦论》中分析秦二世而亡的教训时说:
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
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
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无异也。
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
借使秦王论上世之事,并殷、周之迹,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犹未有倾危之患也。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六:
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秦统一后,统一了文字、货币和度量衡;收缴了天下的金属兵器铸“金人十二,各重千石”;“隐宫徒刑者七十余万人,乃分作阿房宫”,历时三十多年修筑秦始皇陵;先后征发徭役百余万,修筑长城;数次移民实边,动辄数万家,如“因徙三万家丽邑,五万家云阳,……”;颁布“挟书律”、焚书坑儒等。
⑶材料五中,贾谊认为秦二世而亡的原因是什么?
结合材料六谈谈你对贾谊观点的认识。
(6分)
贾谊认为秦二世而亡的原因:
“其政不改……孤独而有之”(他的政令没有变,秦王孤身无辅却拥有天下,这里指秦王没有沿着商周行分封的道路来“制御其政”)。
(2分)
对贾谊观点的认识:
贾谊对秦二世而亡原因的分析不符合实际,(2分)据材料五可知,秦朝的暴政才是导致秦二世而亡的主要原因。
(2分)
二、秦朝制度建设
材料一:
古先民平(公平)其政者,莫遂(达到)于秦。
秦皇负扆(yǐ,帝位)以断天下,而子弟为庶人。
所任将相,李斯、蒙恬,皆功臣良吏也。
……末俗以秦皇方(比)汉孝武(汉武帝)……孝武一怒,则大臣莫保其性……自法家论之,秦皇为有守。
非独刑罚依科也,用人亦然……夫有功者必赏,则爵禄厚而愈劝……世以秦皇为严,而不妄诛一吏也。
由是言之,秦皇之与孝武,则犹高山之与大湫也。
……秦制本商鞅,其君亦世守法……非草茅、搢(缙)绅所能拟已。
——摘自《章太炎全集・太炎文录初编》
⑴仔细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所论秦皇“秦制”建设有哪些特点,并用一句话概括作者的主要观点。
(6分)
特点:
中央集权,不行分封制,不行世官制,平政守法。
(4分)
观点:
肯定秦始皇功绩。
(2分)
材料二: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
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
汉祖以匹夫起事,角群雄而定一尊。
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廿二史札记》
⑵分析材料二,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4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
(4分)
变局:
统治阶级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到西汉建立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
(4分)
变化:
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
(4分)
材料三: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都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
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
——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四: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出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
——顾炎武《郡县论》
⑶根据材料三、四,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
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8分)
王夫之:
从国家角度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2分)
顾炎武:
郡县制的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分)
积极作用:
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4分)
『认知结构』
『质疑与反思启示与认识』
由学生在学习后,进一步提出质疑与反思,或总结学习启示与认识。
『限时训练』总分30分,限时15分钟。
一、选择题:
在下列各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16分。
1.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
“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
□并四海,变易古制,始为郡县……至□灭陈,天下方合为一。
”“□”处缺失的文字应该是(B)
A.周 B.秦 C.汉 D.唐
2.战国时各国最高统治者都尊号为王。
秦王政统一六国后,更改名号,号称“皇帝”,建立了皇帝制度。
秦王政的做法(D)
A.打击了战国君主的威严 B.确保了秦国统治的延续
C.限制了三公权力的行使 D.突出了皇帝的独尊地位
3.著名学者柏杨提出:
“秦政府的组织精神,是政治、军事、监察三权分立,互不统摄。
”此“组织精神”(C)
A.能够实现中央集权 B.保证了民主决策
C.改变不了皇帝专制 D.防止了官员腐败
4.咸阳是秦朝国都所在地,不设郡守而由朝廷直辖,其长官为内史。
内史位同九卿,可以参与朝政。
由此可以推知(B)
A.内史是秦高级教育官员 B.内史有特殊的地位
C.秦朝重视巩固国家统一 D.秦朝重视地方治理
5.李斯说:
“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chóu),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
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
置诸侯不便。
”据此可知,李斯主张(A)
A.推行郡县制以实现天下安宁 B.仿效西周分封诸侯以巩固天下
C.宣扬“君权神授”实现一统 D.利用国家赋税增加官员的收入
6.《秦邮律》内容广及文书、驿制、邮驿等法令,明确规定文书传递时限、登记手续、入驿条件、生活待遇、邮驿机构的管理和奖惩办法等。
该法令的制定主要是为了(D)
A.进一步完善秦朝法律制度 B.促进社会公用事业的发展
C.建立完备的邮政通信网络 D.保证国家政令的顺畅通达
7.公元前217年,某商人在宛(今河南南阳)交易时使用蚁鼻钱(楚国货币),被当地官府依据《金布律》处罚。
这表明(C)
A.秦半两钱过重使用不便 B.蚁鼻钱比秦半两钱值钱
C.蚁鼻钱非当时颁定货币 D.秦半两钱未在楚地流通
8.《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
“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苦秦”的表现有(D)
①战乱频仍 ②民族矛盾尖锐 ③刑罚严苛 ④大兴土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14分)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
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
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
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
”
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
数年之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
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
——材料一、二均摘编自[唐]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三:
知封建(指分封制)之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弊而将复变。
然则将复变而为封建乎?
曰:
不能。
……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
——[明末清初]顾炎武《天下郡图利病书》
⑴柳宗元认为秦、汉的过失分别是什么?
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6分)
秦的过失:
滥用民力,严刑酷法;(2分)
汉的过失:
部分地采取了分封制。
(2分)
柳宗元的主要观点是肯定郡县制:
实行郡县制是正确的,秦朝的过失不在于郡县制。
(2分)
⑵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相同点?
(2分)
相同点:
两人都肯定了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的进步。
(2分)
⑶顾炎武的观点与柳宗元的观点有何差异?
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
(6分)
差异:
柳宗元肯定了郡县制,但没有指出造成秦朝灭亡的原因在于建立在郡县制之上的皇权专制;(2分)顾炎武则指出郡县制的弊端实质是皇权过分专制。
(2分)
原因:
由于二人生活的时代不同,顾炎武所处的明清之际皇权专制日益强化,弊端日益凸显。
(2分)
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学案
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本课课标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社会及思想变动
⑴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⑵了解老子、孔子学说;
⑶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
要点
学纲
一、诸侯纷争与华夏认同
(一)诸侯纷争
1.“春秋五霸”; 2.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 3.战国七雄; 4.周朝灭亡。
(二)华夏认同与民族融合
1.华夏与蛮夷之别; 2.△民族融合:
⑴方式(经济文化交流和频繁战争),⑵历史意义(促进华夏族发展壮大,为秦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奠定基础)
二、▲经济发展与变法运动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发展:
⑴铁制农具和牛耕,⑵兴修水利灌溉工程; 2.手工业:
以冶铁业为代表; 3.商业和城市:
货币、商业城市、富商大贾。
(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1.变法运动成为潮流:
⑴背景,⑵主要变法运动(魏楚秦),⑶结果;
2.商鞅变法:
⑴时间,⑵主要内容;⑶特点与作用意义
三、孔子和老子
(一)▲孔子
1.政治理论及其提出背景; 2.在教育方面的成就。
(二)老子:
哲学和政治主张
四、社会变革与百家争鸣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主要表现)
(二)▲(战国)百家争鸣
1.出现背景:
社会剧变→学术平民化(出现诸子学派)→百家争鸣;
2.诸子学派:
主要流派、代表人物、核心思想、评价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一)诸侯纷争与华夏认同
1.春秋时期,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丧失,一些大的诸侯国如东方的齐国、北方的晋国、南方的楚国、长江下游的吴国与越国先后建立了霸权。
史称“春秋五霸”。
经过长期纷争,许多中小诸侯国消失了,战国时期形成了齐、楚、燕、韩、赵、魏、秦7个大国,史称“战国七雄”。
2.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中国民族融合的第一次高潮。
你认为促成这一时期民族融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分封制的实施(加强了周王室与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也密切了西周与周边少数民族的联系,推动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诸侯争战;华夏族与戎狄蛮夷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戎狄蛮夷内迁。
(二)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
商鞅变法(表1)
角度
主要内容
作用和意义
经济改革
⑴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激发了劳动者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⑴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⑵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⑵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
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军事改革
奖励军功(按功受爵)
剥夺和限制了贵族特权,也极大提高了军队战斗力
政治改革
⑴在民间实行什伍连坐,互相纠察告发
强化了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
⑵行政管理上普遍推行县制,县的主要官员由君主任免
加强了中央集权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
春秋战国社会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农业上,铁制农具广泛使用,牛耕得到推广,都江堰、郑国渠等水利灌溉工程纷纷兴建;手工业以冶铁业为代表;工商业繁荣,货币流通广泛,各地涌现出一批人口众多、商贾云集的中心城市,不少私营工商业主聚集了大量钱财,有的富比王侯。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思想文化
(一)(春秋)孔子和老子(表2)
角度
孔子
老子
生活时代
春秋后期
春秋后期
诸侯国别
鲁国
楚国
主要思想和成就
哲学思想
伦理观上,孔子主张“性相近”
⑴老子将天地万物本原归结为抽象的“道”;⑵其思想包含着朴素的辩证法,揭示出事物存在着互相依存、相互转化、对立统一的矛盾;⑶认为物极必反,柔能克刚
政治思想
⑴提出“仁”与“礼”的学说:
①孔子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仁”,意为关爱他人,进而主张统治者顺应民心,爱惜民力,推行“仁政”,通过以身作则的道德感化来治理国家,②孔子对现实不满,主张恢复西周等级森严的礼乐制度;
⑵孔子承认制度随着时代变化应当有所改良
老子也对现实不满,反对制度束缚,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甚至退回到小国寡民的时代
教育
孔子以“有教无类”的思想办学,打破了过去贵族阶层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推动了私学的发展
—
著述
⑴晚年整理“六经”;
⑵他的主要思想和言论载于《论语》一书
老子的思想和观点见于《老子》一书
评价(地
位及影响)
⑴孔子是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⑵他开创的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最主要部分,他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老子是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
思考点:
孔子的思想在当时有什么积极意义?
他的思想又有哪些局限性?
积极意义:
局限:
孔子思想中的“礼”,主张恢复旧有统治秩序,偏于保守,不能满足春秋时期诸侯争霸的需要,不能适应社会变革的需求。
(二)(战国)百家争鸣
1.背景
学习思考: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剧烈动荡的历史阶段,为什么会出现思想文化活跃的局面?
⑴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剧变(表3)
角度
表现
经济上
①社会经济获得重大发展;
②井田制瓦解,封建小农经济兴起;
阶级关系上
旧的贵族等级体系开始瓦解,新兴的士阶层崛起;
文化教育上
战国时期,学在官府的传统被打破,文化知识向民间普及;
政治上
①周王室衰微,诸侯割据争雄;
②各国统治者出于竞争需要,礼贤下士,争相招揽人才;
③士人周游列国,颇受重用。
⑵(诸子百家)士人从各自代表的阶级阶层集团利益出发,提出了自己的政治社会主张和要求,影响社会现实;士人的活跃推动了学术文化的繁荣,当时出现众多学说、学派;
⑶(各学说、学派彼此论战)各学派提出对政治、社会乃至宇宙万物的看法,彼此论战辩驳,形成百家争鸣的思想文化繁荣局面。
百家争鸣是战国社会大变革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
2.诸子学派(表3)
学派
代表人物
核心观点
评价(影响)
道家
庄周
(庄子)
⑴宣传天道和自然无为;
⑵把世间万物都看作是相对的;
⑶认为放弃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他的思想比老子更加消极、保守
儒家
孟柯
(孟子)
⑴继承孔子的“仁”,发挥孔子的“德治”思想,提倡“仁政”学说;
⑵在“仁政”学说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民贵君轻”的学说
他们的学说从不同角度发挥并补充了孔子的思想,为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提供了理论基础
荀况
(荀子)
⑴主张统治者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⑵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⑶强调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
法家
韩非子
⑴主张变法革新;
⑵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⑶主张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法家思想适应了专制集权的社会趋势,反映了中央集权君主专制的政治思想
墨家
墨翟
(墨子)
⑴主张“兼爱”“非攻”;
⑵提倡节俭,反对奢侈浪费;
⑶治国主张是“尚贤”,反对任人唯亲
墨家代表下层平民利益
阴阳家
邹衍
提倡的主要学说是五行说与五德终始说,他把“阴”和“阳”看作事物内部的两种互相消长的协调力量,认为它是孕育天地万物的生成法则
试图说明事物运动变化规律
兵家
孙武
撰有《孙子兵法》一书,探讨军事理论
在中国乃至世界军事史和哲学思想史上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三)文学:
《诗经》和“楚辞”
一、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
材料一:
(秦)蜀守冰凿离碓(即堆),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
此渠皆可行舟,有余则用溉浸(滋润灌溉),百姓飨(享)其利。
至于所过,往往引其水益用溉田畴之渠,以万亿计,然莫足数也。
西门豹引漳水溉邺,以富魏之河内。
而韩闻秦之好兴事,欲罢(同疲)之,毋令东伐,乃使水工郑国间说秦,令凿泾水自中山西邸瓠口为渠,并北山东注洛三百余里,欲以溉田。
中作而觉,秦欲杀郑国。
郑国曰:
“始臣为间,然渠成亦秦之利也。
”秦以为然,卒使就渠。
渠就,用注填阏(同淤)之水,溉泽卤(低洼盐碱地)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因命曰郑国渠。
──〔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二九《河渠书》
材料二:
(芍)陂周一百二十里,在寿春县南八十里,言楚相孙叔敖所造……陂有五门,吐纳川流。
西北为香门。
陂北流经孙叔敖祠下,谓之芍陂。
──〔北魏〕郦道元《水经·肥水注》
回答:
⑴水利是农业的命脉。
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战国时期各国兴修了哪些重要的水利工程。
(4分)
秦国都江堰和郑国渠,魏国引漳水灌邺工程,楚国芍陂等。
(4分)
⑵根据材料一,概括秦国修建都江堰和郑国渠产生的重要作用和影响。
(8分)
作用和影响:
都江堰的修建,避免水旱灾害、促进水上交通;都江堰和郑国渠灌溉大量田地,成都平原和关中成为沃野;秦国日益富强,最终灭掉六国,统一全国。
材料三:
苏秦描绘了战国时期齐国都城临菑的经济繁荣景象:
临菑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
临菑之途,车毂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
图1流行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各国货币
⑶根据材料三和图1,概括指出齐国都城临菑经济繁荣的表现(特征),并结合所学分析其原因。
(6分)
表现(特征):
民富国强;人口众多;商贾云集;货币流通广泛;城市中出现健身、健智、休闲、娱乐等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历史 统编 高中 必修 中外 纲要 统一 民族 封建 国家 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