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docx
- 文档编号:4211399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75KB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docx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
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创新论文
[摘要]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加深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它清醒认识到党的执政环境的新变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新探索,反思了当代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积极因素,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当代的新发展。
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观点和治国方略构成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励精图治,开拓进取,提出了以“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为核心内容的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新成果。
一、科学发展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和价值观,加深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发展观认为,人类社会的历史是一部自然发展的历史。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两大基本矛盾,两大基本矛盾对立统一运动,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其中,生产力和经济基础始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正是在生产力的推动下,人类社会不断地实现由低级向高级的螺旋式上升,由蒙昧的原始社会经历野蛮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进入文明的资本主义社会,走向和谐的共产主义社会。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认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同时也是一部人自身的发展史。
人是生产力中最革命、最积极的因素,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发展的最高命题。
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与人的个性发展的内在联系,马克思把人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在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前资本主义社会,个人作为生产者,只能依附于各种自然共同体或共同体的代表才能生存,缺乏任何独立性。
第二个阶段,是在商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资本主义社会,商品、市场和交换关系的充分发展,把个人从对共同体的依附中解放出来,成为相对独立的主体,但在生产力不够发达、物质不够丰富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关系的束缚下,个人的独立只是局部的、不全面的。
第三个阶段,是在产品经济占主导地位的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极为发达,一切财富充分涌流,社会关系不再作为异己的力量支配人,而是置于人们的共同控制之下,人们将在自觉、丰富和全面的社会关系中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成为具有自由个性的人。
因此,人的解放和发展程度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准,离开了人的发展也就没有了人类历史的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强调人要自觉地认识、学习、掌握、服从、运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始终重视生产力和物质生产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不要盲目自大,违背规律,自作聪明,做蠢事。
马克思主义价值观揭示了人在历史发展中的主体性地位,强调人的解放和发展程度是社会进步的基本内容和价值体现,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成果的享有者和发展的见证人,发展如果失去了对人的尊重、关怀,就迷失了方向、失去了价值。
科学发展观坚持生产力标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发展的首要任务,作为社会发展的物质前提,强调“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发展首先要抓好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坚持全面发展、协调发展,超越了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甚至等同于GDP增长的传统发展理念,强调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注重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科学发展观坚持可持续发展,强调要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克服了“征服自然”、“掠夺自然”的“人类中心主义”思维,摆正了人与自然、当代人的发展与后代人的发展的关系。
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要求发展的目的不是为少数人利益,也不是为发展而发展,而是为了不断满足全体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健康安全和全面发展的需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发展的成果由全体人民共享。
以人为本,不仅要求发展是为了人,而且要求发展必须依靠人,把人民群众作为推动发展的主体和基本力量,要求通过发展不断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科学发展观把马克思主义发展观与价值观高度统一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之上,既见物,又见人;既尊重自然界的发展规律,又尊重人的主观能动性;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又重视人的发展,从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发展战略、发展动力、发展目的、发展要求和发展方向等方面进一步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把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与有血有肉的人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深化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
二、科学发展观丰富了社会主义本质理论,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资本主义旧社会的同时,确立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要把人从对物的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奴隶般的固定分工中解放出来,从异化的社会关系中解放出来。
他们把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精神境界的极大提高、社会生活的高度和谐并列为共产主义社会的特征,认为共产主义社会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
历史的发展是偶然性在给必然性开辟道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首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且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基础上,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显然不能拘泥于马克思、恩格斯给出的现成答案。
不可否认,社会主义国家曾经取得巨大的成就,在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作过有益的探索,有过成功的经验,也有过失败的教训。
直到中国改革开放14年之后,邓小平才第一次明确作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科学论断,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问题。
社会主义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认识社会主义本质要立足于时代和本国实际。
目前,我国已经解决了改革开放初期的贫困和温饱问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在向更加全面的小康迈进,但是我国的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
而在国际上,虽然和平、发展、合作是时代潮流,但国际环境复杂多变,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我们仍将长期面对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
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丰富和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成为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紧迫任务。
科学发展观正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最新回答。
科学发展观首先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结合的基础上辩证地揭示了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要抓住经济建设这个关键不放松,同时也要适时地调整生产关系,发展民主政治,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使社会两大基本矛盾保持协调,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人全面发展。
其次,从社会公平与经济效率相结合的角度揭示了经济发展要讲效率,但这种效率不仅只是经济增长的数量和速度,更应该是在全面考虑经济增长对社会、资源、环境的影响基础上的质量提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鼓励和支持一部分人和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更要使最广大群众共享文明成果,共担发展成本,要逐步建立平等的权利保障机制、公正的司法体制、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最充分地实现社会公正。
再者,从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方面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经济社会的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要把人的全面发展看作是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衡量社会进步的标志。
第四,从对“富裕”的物质财富层次理解出发,延伸了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规定中“富裕”一词的内涵,说明在社会普遍贫困条件下追求物质“富裕”的合理性,同时表明在人的基本物质生存条件得到保障的前提下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提升人的道德水平、满足人的文化需求的重要性。
最后,从整个社会发展状态的大视角揭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这样的社会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追求,也是一个不断实现的过程,只要沿着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精神丰富、生态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走下去,我们就能达到这个美好目标。
总之,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是目的、生产发展是前提、社会公平是保障、共同富裕是目标的发展理念,强调经济社会发展要重视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政治发展的可持续性、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生态发展的可持续性,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境界。
三、科学发展观清醒认识到党的执政环境的新变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进行了新探索
从1949年算起,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的历史已经有58年,这58年可以分为两个29年。
从1949年到1978年,党是在受到外部封锁和计划经济环境中领导全国人民搞建设的;改革开放以来这29年,党是在实行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人民搞建设的。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经验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为执政党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理论指导。
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后,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机遇与风险并存的关键时期。
我们党现在承担的历史任务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重,执政环境比过去任何一个时期都复杂。
可以判断,从现在起到建党100周年这十几年的时间,对党来说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时期。
如果能够把自身建设搞好,就能够为长期执政打下良好的基础。
科学发展观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清醒认识到党的执政环境的新变化,立足于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提升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水平。
第一,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提高执政党的社会影响力。
根据当前我国社会阶级、阶层变动的特点,科学发展观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明确区分了党的性质与党员成分。
一方面强调要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性质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动摇;另一方面强调要坚持“两个”先锋队的性质,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从而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
科学发展观鼓励中等社会收入者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根据当前我国社会中等收入者群体数量不断扩大、素质不断提高、社会参与方式日益多样、政治参与意识日益增强的趋势,一方面积极培养其中的优秀分子自愿加入党组织,为党的组织补充新生力量,壮大党的队伍,在执政党制度内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另一方面积极引导他们合法成立或加入社团、行业组织和中介组织等,积极支持这些组织充分发挥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功能。
这样,科学发展观就在以人为本的旗帜下,增强了党的阶级基础,又使在改革开放中出现的新的阶层在政治上和社会上各安其位,进一步扩大了党执政的群众基础。
第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用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共同理想凝聚全社会。
意识形态是区别政党性质的一项重要标志,任何政党都以自己的意识形态来统领全党的思想。
同时,执政党还要用党的意识形态来整合多样的社会文化,形成整个社会共同追求的政治理想。
科学发展观倡导求真务实之风,“求”马克思主义之真,“务”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之实,是凝聚全党力量的意识形态。
科学发展观以其“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殷切之情,以其“八荣八耻”的道德情怀,以其对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视,影响力远远超越了共产党员的范围,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成为动员和引导全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共同理想。
第三,深化对发展内涵、发展目的、发展道路的认识,使发展更有可持续性、更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但是,发展什么?
发展为了什么?
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
对这些问题,科学发展观用系统的思维,作出了明确回答。
发展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发展的内容决不只是经济发展,它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要又好又快,政治和法制建设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文化发展要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满足人高尚的精神需要,社会发展要促进社会和谐,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的发展要统一起来,统一于人的全面发展上来。
要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发展不是单打一的片面发展,要统筹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这样,科学发展观就把发展的过程当作最广大人民共同参与创建、共同享有成果的过程,把发展的目的落在了代表好、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
第四,完善党内民主,扩大社会民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不断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
打天下,坐天下,革命是执政合法性的天然来源。
但是,在共产党成为执政党之后,就不能再把执政本身当成目的。
如果有了一己私利,为执政而执政,就会丧失执政的合法性,丢掉执政地位。
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巩固来自于人民的拥护和支持,执政地位的丧失来自于人民群众的不信任和反对,而人民拥护还是反对是由民主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而不再是枪杆子的作用。
所以,在共产党执政以后,民主成了执政地位合法性的重要资源,能不能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成了能不能长期执政的重要因素。
民主包括相互联系的三方面:
一是党内民主,一是国家民主,一是社会民主,科学发展观对这三方面民主建设都有充分的论述。
就党内民主建设而言,科学发展观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扩大党内民主,健全党内监督,保障党员权利,消除党内腐败。
在发展国家民主方面,不断改进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处理好党同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保障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在社会民主方面,积极发展村民自治和社会自治等基层民主,处理好和各种社会组织的关系,保障人民群众享受最直接的民主权利。
科学发展观强调党内民主建设与社会民主建设是紧密联系的,要积极发展党内民主,以党内民主带动社会民主,形成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四、科学发展观反思了当代世界发展的经验教训,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在渔猎时代和农耕时代,生产力落后,生产方式简陋,发展被局限在狭小的范围之内并且彼此隔阻,加之当时人们的发展的知识有限,所以,尚未形成自觉的发展观。
18世纪人类进入工业时代,把经济增长当作发展全部内容的发展观逐步确立,这种发展观念今天也被称为传统发展观。
在资本逐利性和物欲无限膨胀的刺激下,传统发展观魔术般地创造了比以往一切世纪所创造的还要多的生产力、还要多的物质财富,成就了一批现代化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传统发展观以其卓然的经济增长成就吸引着新独立的国家,早期发展经济学几乎是搬用了传统发展观的全部内容,认为只有促进经济增长,落后国家才能实现追赶目标,形成了以工业化、GDP、全民动员、国家计划等为核心概念的经济增长型发展观,这种发展观的实质依然是把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
传统发展观和经济增长型发展观的影响颇为广泛和深远,直到今天世界上仍然有相当多的国家持这样的发展理念。
传统发展观和经济增长型发展观,创造了一个全新的工业社会,但同时也引发了全球性的生态危机、资源危机、能源危机、生活质量总体下降等难以挽回的问题。
这些问题促使人们加深对传统发展观的认识和思考,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就率先提出了循环经济概念,强调利用资源要遵循“减量、再用、循环”的原则,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
但是,在当时这种发展理念影响不大。
20世纪70年代初以罗马俱乐部为代表提出了增长极限思想,认为地球的资源、吸纳消化污染的能力和人类生活的空间都是有限的,世界经济增长已临近自然生态极限。
因此,必须制止无限制的增长,停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一思想引起了人类的高度关注,随后发达国家便出现了制定“地球伦理”的呼声、“社会指标运动”,人们开始意识到了发展不再是单纯的经济增长。
以1983年联合国推出的《新发展观》一书为标志,诞生了一种新的综合型发展观,强调发展是包括经济增长、政治民主、科技水平、文化观念、社会转型、自然协调、生态平衡等各种因素在内的综合发展过程。
1987年联合国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推出《我们共同的未来》研究报告,对可持续发展概念进行了清晰的定义,认为“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的需求,又不对后代满足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形成了可持续发展观,1992年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通过了《里约热内卢宣言》和《21世纪议程》两个纲领性文件,它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观被全球持不同发展理念的各类国家所普遍认同。
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走工业化道路、不发展经济不行,但是人口环境资源的约束、中国发展时机的选择和人类文明的进步,决定了增长型发展观不能成为指导我们的发展思想。
增长极限的思想较之于经济增长型发展观,更为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是一种认识进步,但它要求“零增长”,显然又不适合我国国情。
综合型发展观的局限性,在于强调了当代发展的各种综合协调,但没有考虑到后代的发展空间。
可持续性发展观恰恰弥补了综合型发展观的缺陷。
我国认可了1992年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通过的两个纲领性文件,表明了我国政府的立场,也表明可持续发展观是科学发展观形成的重要思想材料。
人类对发展的认识是一个随着实践推进而不断深入的过程。
科学发展观吸收了当代各种发展观念的精华,反思了它们的局限性,从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宽广视野对发展作出了新诠释,反映了人类文明]进的必然趋势,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方向,是当代社会发展理论的最新成果。
五、科学发展观汲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积极因素,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当代的新发展
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发展的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精华纷呈。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发展是一个重大哲学命题,渗透着对人生的参悟,对天地]变的认识,对社会的思考,对经世安邦之道的探寻。
在哲学层面上,传统文化中的发展思想承认事物发展的差异性和多样性,认为发展不是排斥、消灭不同的事物,而是“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特别是儒家思想,强调“中和位育”,“和谐”与“平衡”是天地万物存在、发育的最佳状态。
道家思想也从“道”的角度,解释了事物发展的规律。
在社会层面上,传统文化从发展的“和谐”本质出发,从人到社会再到自然界,推]和规范出一整套经世之用的发展思想。
一是“人和”。
要实现人和,儒家先哲制定出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伦纲常,教化每个人要各安其位,“群而不党”,“鉴己而言它”。
二是家和。
在儒家看来,家庭和谐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根本,为维护家庭和谐,就必须遵循“孝”和“悌”的伦理规范。
三是国和。
传统上,中国提倡家国一理,从家庭和谐能够推出社会、国家、文明之间的和谐共处、相辅相成。
为达到“国和”,全社会要倡行忠恕之道、中庸之道,国家要实施有教无类、选贤任能。
在处理不同文明、不同国家之间关系上,要“礼尚往来”、“求同存异”、“协和万邦”。
四是“天人合一”。
在传统文化中,“天”、“地”、“人”并称为“三才”,“三才”“各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形成“天人合一”这一世界最宝贵、最美好的发展状态。
“天人合一”强调人的发展要合理地利用天地自然,揭示了人的道德性和自然界的内在发展规律,反映了传统文化爱护自然、尊崇环境的思想。
传统文化讲究诚信等道德伦理价值。
“仁、义、礼、智、信”在儒家道德规范中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集中地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由“仁、义、礼、智、信”衍生出来的道德价值,如“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等等,成为两千多年来规范中国社会的基本价值。
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具现代价值的精华之一。
早期儒家的民本思想认为,天地之间人为大,政治的目的不仅在于“养民”,而且在于“贵民”,“天生民而立君,以为民也”,人民是政治的主体。
明末清初的黄宗羲,把历史上的民本思想发挥到极致,阐明“立君所以为民”,君臣乃人民公仆。
清末梁启超与谭嗣同等人也极力”倡民权共和之说”。
传统的民本思想,虽未冲破君主专制的范围,但给中国古代政治留下了深深烙印。
任何一个民族都不能割裂自己的传统文化。
只有在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民族的生命才能得到顽强的延续。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人为本,“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科学发展观强调可持续发展与和平发展,要求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要求“与邻为善”、“与邻为伴”、和平共处,构建和谐世界。
科学发展观要求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所有这些,既是对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宗旨的阐发,对现阶段我国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的积极回应,也是勇于汲取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民本思想、荣辱诚信思想的鲜明体现。
因此,科学发展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与发展了传统文化的精华,体现了中华文明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
六、结语: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概念,但这决不是科学发展观的全部内容。
实事求是是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精髓,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结果。
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部署。
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树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基础。
党的先进性建设、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领导保障。
走和平发展道路,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又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外部条件。
由此可见,科学发展观是由一系列相互联系的理论观点和治国方略构成的,它不是互不相干的观点罗列,而是一个逻辑严密的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最新理论成果,也必将成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进步的长期指导思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发展观 社会主义 创新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