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氨气浓度标准的解释.docx
- 文档编号:4203747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68.30KB
关于氨气浓度标准的解释.docx
《关于氨气浓度标准的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氨气浓度标准的解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氨气浓度标准的解释
关于氨气浓度的标准
根据国标TJ36-79规定,氨属车间空气中的有害物质,所以是有毒气体,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规定属于Ⅳ级(轻度危害);但根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使用规.设计规》GB5044-83中相关规定,没有明确说明氨气属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所以油化工企业可燃气体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不规定检测。
在《室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
氨在室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2mg/m3。
(合0.2635ppm);但在《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第三章车间卫生第三十二条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得超过表4的规定,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氨为30mg/m3(合39.53ppm)。
关于排放标准在《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规定,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分别为2.0mg/m3和5.0mg/m3,(合2.635ppm和6.558ppm)。
参考标准:
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2、《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3、《室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4、《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
5、《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使用规.设计规》GB5044-83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第三章 车间卫生
第一节 防尘、防毒
第二十七条 放散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和设备,应尽量考虑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应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
放散粉尘的生产过程,应首先考虑采用湿式作业。
有毒作业宜采用低毒的原料代替高毒的原料。
第二十八条 产生有害物质的车间,有害物质发生源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放散不同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筑物时,毒害大与毒害小的应隔开。
(二)有害物质的发生源,应布置在工作地点的机械通风或自然通风的下风侧。
(三)如布置在多层建筑物时,放散热和有害气体的生产过程,应布置在建筑物的上层。
如必须布置在下层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上层的空气。
第二十九条 产生危害较大的粉尘、有毒物质或酸碱等强腐蚀性介质的车间,应有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
车间地面应平整防滑,易于清扫。
经常有液体的地面应不透水,并坡向排水系统。
第三十条 产生汞、砷等剧烈毒物质的车间,其墙壁、顶棚和地面等部结构的表面,应采用不吸收毒物的材料。
必要时加设保护层,以便清洗。
其废水应纳入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第三十一条 经常有人通行的地道,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并不得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第三十二条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浓度,不得超过表4的规定。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表4
编号
物质名称
最高容许浓度
(毫克/立方米)
59
五氧化二钡粉尘
0.5
60
钡铁合金
1
61
苛性碱(换算成NaOH)
0.5
62
氟化氢及氟化物(换算成F)
1
63
氨
30
64
臭氧
0.3
65
氧化氮(换算成NO2)
5
66
氧化锌
5
67
氧化镉
0.1
68
砷化氢
0.3
铅及其化合物:
69
铅烟
0.03
《室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
4、室空气质量
4.1室空气应无毒、无害、无异常嗅味
4.2室空气质量标准见表
室空气质量标准
序号
参数类别
参数
单位
标准值
备注
1
物理性
温度
℃
22—28
夏季空调
16—24
冬季采暖
2
相对湿度
%
40—80
夏季空调
30—60
冬季采暖
3
空气流速
m/s
0.3
夏季空调
0.2
冬季采暖
4
新风量
m3/h.人
30
5
化学性
二氧化硫SO2
mg/立方米
0.50
1小时均值
6
二氧化氮NO2
mg/立方米
0.24
1小时均值
7
一氧化碳CO
mg/立方米
10
1小时均值
8
二氧化碳CO2
%
0.10
日平均值
9
氨NH3
mg/立方米
0.20
1小时均值
10
臭氧O3
mg/立方米
0.16
1小时均值
11
甲醛HCHO
mg/立方米
0.10
1小时均值
12
苯C6H6
mg/立方米
0.11
1小时均值
13
甲苯C7H8
mg/立方米
0.20
1小时均值
14
二甲苯C8H10
mg/立方米
0.20
1小时均值
15
苯并[a]芘B(a)P
mg/立方米
1.0
日平均值
16
可吸人颗粒PMl0
mg/立方米
0.15
日平均值
17
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
mg/立方米
0.60
8小时均值
18
生物性
氡222Rn
mg/立方米
2500
依据仪器定
19
放射性
菌落总数
Bq/立方米
400
年平均值(行动水平)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4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
4.1依据本分级标准,对我国接触的56种常见毒物的危害程度进行了分级,见表2。
表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及其行业举例
级别
毒物名称
行业举例
I级(极度危害)
汞及其化合物
汞冶炼、汞齐法生产氯碱
苯
含苯粘合剂的生产和使用(制皮鞋)
砷及其无机化合物(非致癌的无机砷化合物除外。
)
砷矿开采和冶炼、含砷金属矿(铜、锡)的开采和冶炼
氯乙烯
聚氯乙烯树脂生产
铬酸盐、重铬酸盐
铬酸盐和重铬酸盐生产
黄磷
黄磷生产
铍及其化合物
铍冶炼、铍化合物的制造
对硫磷
生产及贮运
羰基镍
羰基镍制造
八氟异丁烯
二氟一氯甲烷裂解及其残液处理
氯甲醚
双氯甲醚、一氯甲醚生产、离子交换树脂制造
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锰矿开采和冶炼、锰铁和锰钢冶炼、高锰焊条制造
氰化物
氰化钠制造、有机玻璃制造
II级(高度危害)
三硝基甲苯
三硝基甲苯制造和军火加工生产
铅及其化合物
铅的冶炼、蓄电池的制造
二硫化碳
二硫化碳制造、粘胶纤维制造
氯
液氯烧碱生产、食盐电解
丙烯腈
丙烯腈制造、聚丙烯腈制造
四氯化碳
四氯化碳制造
硫化氢
硫化染料的制造
甲醛
酚醛和尿醛树脂生产
苯胺
苯胺生产
氟化氢
电解铝、氢氟酸制造
五氯酚及其钠盐
五氯酚、五氯酚钠生产
镉及其化合物
镉冶炼、镉化合物的生产
敌百虫
敌百虫生产、贮运
氯丙烯
环氧氯丙烷制造、丙烯磺酸钠生产
钒及其化合物
钒铁矿开采和冶炼
溴甲烷
溴甲烷制造
硫酸二甲酯
硫酸二甲酯的制造、贮运
金属镍
镍矿的开采和冶炼
甲苯二异氰酸酯
聚氨酯塑料生产
环氧氯丙烷
环氧氯丙烷生产
砷化氢
含砷有色金属矿的冶炼
敌敌畏
敌敌畏生产、贮运
光气
光气制造
氯丁二烯
氯丁二烯制造、聚合
一氧化碳
煤气制造、高炉炼铁、炼焦
硝基苯
硝基苯生产
III级(中度危害)
苯乙烯
苯乙烯制造、玻璃钢制造
甲醇
甲醇生产
硝酸
硝酸制造、贮运
硫酸
硫酸制造、贮运
盐酸
盐酸制造、贮运
甲苯
甲苯制造
二甲苯
喷漆
三氯乙烯
三氯乙烯制造、金属清洗
二甲基甲酰胺
二甲基甲酰胺制造、顺丁橡胶的合成
六氟丙烯
六氟丙烯制造
苯酚
酚醛树酯生产、苯酚生产
氮氧化物
硝酸制造
Ⅳ级(轻度危害)
溶剂汽油
橡胶制品(轮胎、胶鞋等)生产
丙酮
丙酮生产
氢氧化钠
烧碱生产、造纸
四氟乙烯
聚全氟乙丙烯生产
氨
氨制造、氮肥生产
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安装规.使用规.设计规
GB5044-83
2.1.1可燃气体combustiblegas
本规中的可燃气体系指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V%)为10%以下或爆炸上限与下限之差大于20%的甲类气体或液化烃,甲B,乙A类可燃液体气化后形成的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少量有毒气体.
2.1.2有毒气体toxicgas
本规中的有毒气体系指硫化氢,氰化氢,氯气,一氧化碳,丙烯腈,环氧乙烷,氯乙烯.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GB14554-93代替 GBJ4-73
4.2标准值
4.2.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是对无组织排放源的限值,见表1。
1994年6月1日起立项的新、扩、改建设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
表1恶臭污染物厂界标准值
序号
控制项目
单位
一级
二级
三级
新扩改建
现有
新扩改建
现有
1
氨
mg/m3
1.0
1.5
2.0
4.0
5.0
2
三甲胺
mg/m3
0.05
0.08
0.15
0.45
0.80
3
硫化氢
mg/m3
0.03
0.06
0.10
0.32
0.60
4
甲硫醇
mg/m3
0.004
0.007
0.010
0.020
0.035
5
甲硫醚
mg/m3
0.03
0.07
0.15
0.55
1.10
6
二甲二硫
mg/m3
0.03
0.06
0.13
0.42
0.71
7
二硫化碳
mg/m3
2.0
3.0
5.0
8.0
10
8
苯乙烯
mg/m3
3.0
5.0
7.0
14
19
9
臭气浓度
无量纲
10
20
30
60
70
液氨的理化特性
1.1理化特性:
分子式:
NH3分子量:
17.03
无色有刺激性恶臭的气体;蒸汽压506.62Kpa(4.7℃);熔点-77.7℃;沸点-33.5℃;溶解性:
易溶于水,乙醚,乙醇等有机溶剂;密度:
相对密度(水=1)0.82(-79℃时);相对密度(空气=1)0.6。
氨气极易溶于水,氨气在20℃水中溶解度34%;水溶液呈碱性,PH值为11.1,遇酚酞试纸显红色。
1.2危险性:
氨气与空气混合的燃烧极限是11~14%,爆炸极限是16~25%(V%),燃点630℃;由于氨气具有还原性因此严禁与:
卤素、酰基氯、酸类、氯仿、强氧化剂接触,而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与空气混合形成爆炸性的混合气体,遇明火、高温易引起燃烧爆炸,可用CO2、泡沫灭火;由于液氨(无水氨)是液体,1m3液氨气化后可形成849.8m3的气体(液氨密度0.603g/ml25℃),因此要保证储罐的气密性和耐高压性。
1.3对人体的危害:
主要是吸入式伤害:
低浓度的氨对粘膜有袭击作用,高浓度的则可造成细胞组织的溶解坏死,当空气中氨的浓度达到5000ppm时就会使人失去知觉,造成窒息死亡。
液氨的温度很低(可达-33℃)在这个温度下与人体接触很容易造成冻伤,使衣服冻结在皮肤上。
且由于其无水性造成液氨极易吸水生成氢氧化铵,对人体有极强的脱水性和强烈的腐蚀性,对粘膜和皮肤有碱性刺激和腐蚀作用,造成细胞和组织的永久性坏死。
当空气中氨浓度为0.5-0.8%时,人在其中停留半小时可中毒;高浓度时,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和心脏停博。
人接触浓度为553mg/m3的氨,可发生强烈的刺激症状,可耐受1.25分钟;3500-7000mg/m3浓度下,立即死亡。
液氨比空气重,泄露后会进入周围低地中;氨气比空气轻,具有流动性。
因此当发生液氨泄露时,应尽量向地势较高上风向位置逃离。
1.4液氨的应急监测方法:
(1)便携式气体检测仪器:
氨气敏电极检测仪。
(2)快速化学分析法:
遇酚酞试纸显红色。
气体的ppm与mg/m3的转换
气体浓度
对大气中的污染物,常见体积浓度和质量-体积浓度来表示其在大气中的含量。
1、体积浓度
体积浓度是用每立方米的大气中含有污染物的体积数(立方厘米)或(ml/m3)来表示,常用的表示方法是ppm,即1ppm=1立方厘米/立方米=10-6。
除ppm外,还有ppb和ppt,他们之间的关系是:
1ppm=10-6=一百万分之一,
1ppb=10-9=十亿分之一,
1ppt=10-12=万亿分之一,
1ppm=103ppb=106ppt
2、质量-体积浓度
用每立方米大气中污染物的质量数来表示的浓度叫质量-体积浓度,单位是毫克/立方米或克/立方米。
它与ppm的换算关系是:
X=M·C/22.4
C=22.4X/M
式中:
X—污染物以每标立方米的毫克数表示的浓度值;
C—污染物以ppm表示的浓度值;
M—污染物的分之子量。
ppm与mg/m3的转换公式:
ppm=(22.4×mg/m3)/分子量
例1:
6mg/m3的有毒气氨气的ppm值=22.4×6/17=7.91ppm
例2:
求在标准状态下,30毫克/标立方米的氟化氢的ppm浓度。
氟化氢的分子量为20,则:
C=30×22.4/20ppm=33.6ppm
例3:
已知大气中二氧化硫的浓度为5ppm,求以mg/m3表示的浓度值。
二氧化硫的分子量为64。
X=5×64/22.4mg/m3=14.3mg/m3
这个公式为常用的速算公式对于气体探测来说,速算公式的计算结果基本满足使用要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关于 氨气 浓度 标准 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