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话说课稿共15页.docx
- 文档编号:4190984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5
- 大小:22.19KB
普通话说课稿共15页.docx
《普通话说课稿共15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普通话说课稿共15页.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普通话说课稿共15页
普通话说课稿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篇一:
普通话声母说课稿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普通话的《声母发音技巧与训练》一节。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我所使用的教材是中国市场出版社出版的《新编普通话口语训练与测试》,这节课的内容为第二章声母发音与声音辨证训练的第二节:
声母的发音技巧与训练。
此小节为本普通话教材的第一节技巧训练性较强的课程,是在学生初步对普通话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和认识的基础之上,第一节具体涉及普通话发声训练的内容。
2.学生情况:
推广普及普通话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能消除方言隔阂,促进社会交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而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带有各地方言,所以他们的普通话更需要规范统一,例如信阳地区的n和l分不清,如把“牛郎”说成“刘娘”,开封杞县和驻马店正阳这两个地方的f和h分不清,“凤凰”读成“洪荒”,而像舌面音j,q,x出现的尖音,平舌翘舌音zh,ch,sh,r,z,c,s不分的情况是没有地区性的,每个地方的同学都会有这样的发音错误,比较突出一致的是山西的学生。
当然也不是说只要是这个地方的人,就一定说不准这个音,也有特殊情况。
老师在上课时要特别注意这一部分音节的训练。
3.教学目标:
我们知道,声母是汉语音节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是让学生掌握21个声母的单纯发音,了解什么是声母,一共有多少个。
4.教学重点和难点:
声母作为汉语音节的辅音,是音节结构的起始部分。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并掌握21个声母的正确发音。
难点在于对不同方言区出现的不同程度的n与l不分,f与h不分,j,q,x出现的尖音,zh,ch,sh,r,z,c,s平翘舌不分等这种错误发音的纠正。
因为具体的辨证还需要一节专门的课程进行纠正训练,所以本节课所涉及的难点纠正只需浅尝辄止,只要让学生明白发这些音的方法技巧,能正确的发出这些单纯的音节即可,具体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能够不出现错误还需要一节强化训练及以后课下长时间的自觉矫正。
二.说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针对本节课技巧性较强的情况而言,我所用的教学方法为边讲边练,分层讲解及多媒体教学法。
三.教具:
根据本节课的设计需要,我主要运用幻灯片来辅助教学。
四.教学设计及过程:
(一)说整体设计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达到教学的目标,有一个较好的教学效果,就要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让学生主动去学,因此,我设计了三个环节:
1、铺垫孕伏,引入新知。
2、示范引导,适时点拨。
3、巩固识记,发展能力。
(二)说局部设计 1、铺垫孕伏,引入新知。
利用谈话引导学生巩固旧知,来回顾上节课已经初步接触的普通话,提问学生普通话的概念并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要说好普通话,就得掌握好每个音节的正确发音,音节,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拼音,拼音的组成有——声母,韵母和声调,今天就来学习它的其中一个构成——声母。
极其自然地以普通话音节为铺垫,引出本节的课题:
(出示幻灯片)声母。
2、引导发音,适时点拨。
我们学习声母,就得知道什么是声母,声母一共有22个,除去零声母——就是像ai爱,en恩,ang昂这样的由纯韵母构成的音节之外,汉语音节中一共有21个辅音,我们主要就学习这21个辅音。
我出示幻灯片:
21个辅音bpmfdtnlgkhjqxzhchshrzcs 这些声母学生在小学都学过,都读的滚瓜烂熟,就会想普通话就学这些吗?
也太简单了。
这时我会找一个处于方言较重地区的学生读一遍,和我读的效果对比强烈,大部分学生就会意识到这些声母看起来容易要读标准也并不简单,学生不再小觑这21声母。
这时,老师要因势利导,进入声母的正式教学阶段。
首先老师读,让学生说出自己读的和老师读的有什么区别,以引导学生发声的要领和注意事项。
例如:
双唇音bpm,学生一般会读成bopomo,告诉学生:
发音时主要靠上下唇力量,首先上下唇紧闭,气流力量集中在双唇的中部,发音时,双唇中部迅速而有力的突然打开,气流冲破阻碍迸发而出,冲出气流的强弱程度及位置的不同决定了bpm三个音节发音的不同。
然后让学生开火车式逐个读幻灯片上的词语,也就是学生的练习环节,以便加深记忆,巩固发音。
这些词语都是与各声母相关的,我先领读,让学生模仿,要听好学生的声母发音,注意纠正,如果是韵母发音的问题,要换一个词让学生重说,确定其声母发音是标准的,指出这是韵母的问题,学韵母的时候再来纠正。
后面的唇齿音f,舌中音d、t、n、l,舌根音g、k、h等等都是按这样的基本环节进行的。
以上是对教学重点的解决,对教学难点我主要采用说理论,作比较,逐渐加大练习难度的教学步骤方法来实现突破。
例如:
对于河南信阳人的方言发音缺陷nl不分,我先理论指导,告之n是鼻音,发音时气流有从鼻腔溢出,而l是边音,旁边的边,发音时气流从舌头两边通过,让学生比较它们发音时的区别,进而能够区分。
然后根据学生掌握的情况,逐步加深练习的词语难度,如开始说“牛奶罗列”,这两个词中两个字的声母是一样的,较简单;然后是“奶酪老年”,这两个词的两个字声母为nl交叉,较难;最后说“老龙恼怒闹老农”,这句话难度较大,本节课不要求说得流利,只要发音准确即可。
开封杞县和驻马店正阳的学生f和h的辨证采用的也是这样的方法。
篇二:
《普通话的音变——儿化》说课稿 本节示范课说课的内容是《普通话的音变——儿化》,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和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四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
1、《普通话机测读本》是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是一本集普通话语音知识、普通话水平测试指导和普通话口语交际训练为一体的实用教材。
本教材的突出特点是:
紧紧围绕测试,安排针对性极强的训与练,集中难点,强化训练。
目的是使中职生能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最基本的普通话相关常识,通过训练达到相应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并为学生求职、就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普通话的音变——儿化》是教材第三章中的第十一节—《儿化》。
音变:
在人们进行交际时,有着某种意义的一连串语句形成一定的语流。
在这语流当中,不可避免地会发生由于音素与音素之间、音节与音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而产生的一些语音上的细微变化,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语流音变。
儿化:
er”作为卷舌单韵母,可以自成音节。
但有时“er”由于长期与前面的音节结合使用,渐渐地失去了它独立音节的地位,融入到了前一个音节的韵母之中,并改变了这个韵母的读音,形成了一种卷舌韵母,我们把这种韵母叫做儿化韵。
2、根据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普通话里词尾后缀“儿”与它前一个音节的韵母结合成一个音节,并使这个韵母带上卷舌音的这一种特殊音变现象。
掌握它们的发音方法并能熟练、自然的在双音节、短文朗读及会话中自然、灵活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采用示范、模仿指导训练的导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发音要领,多模仿多练习的学习方法,真正做到灵活自如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语流音变现象,在中外语言中普遍存在,只是这些变化比较细微,“儿化韵”细微的音节变化使会话、朗读生动、自然、口语化。
学好儿化韵会使学生们的普通话更标准、更地道、更贴近生活,也会促进学生们对普通话的喜爱,提高普通话的语感,增强对自己祖国语言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
(1)“儿化韵”的发音要领。
(2)儿化的作用。
4、教学难点:
(1)儿化韵的发音方法。
(2)儿化的基本规律。
学情分析:
对于职高学生来说,第一次接触普通话专业训练,由于长时间说方言和少数民族语,云南方言中没有卷舌元音韵母er,对没有良好的普通话环境及语感的她们来说,er的卷舌较生硬,不自然,发音的舌位不准确等这些原因,使儿化韵的卷舌色彩不明显,以致往往读成独立的两个音节,因此把儿化韵的发音要领确定为教学重点。
韵母的儿化有两大类,一类是不需要改变韵母,在韵母后直接加上卷舌动作的;另一类是需要改变韵母或丢掉韵尾,在发主要元音时加上卷舌动作的。
这部分在教学中学生不容易掌握,因此把“儿化的基本规律”作为教学的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1、情境教学的方法 借助多媒体课件,播放一段相声,让学生感受自然、地道儿化在生活中的运用,适时的导入新课。
2、创设情境教学:
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引导学生在日常口语中使用的儿化词语,激发学生大胆说,积累大量的儿化词语,从中发现儿化韵朗读中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予正确引导,引出正确的发音要领。
3、示范、模仿法:
讲解发音要领,及时让学生做模仿、跟读训练,体会儿化韵的语感。
4、激情体验法:
同样的一段相声选段,学生也亲自体验、亲自感受,可以个性化展示学生的个性朗读如把它改成说唱的形式训练,激发学生练习儿化韵的情感,使学生越练越有趣,越练越准确。
5、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
在讲授儿化的基本规律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以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游戏互动式学生自己体会、相互督查、相互纠正,共同进步,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养成良好的互学互助的学习习惯。
三、说教学过程:
为了完成教学目标,解决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课堂教学按以下五个环节展开。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相声选段,在愉悦的教学氛围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的探究点。
(二)落实基础、逐层引领:
首先明确概念、掌握发音要领、理解儿化的作用、掌握儿化发音的基本规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边引导;学生多听、多模仿、多跟读。
在自由朗读及小组合作中掌握朗读儿化韵的发音规律,以此解决教学的重难点。
(三)拓展训练:
在模仿、跟读训练后,大量做朗读训练,并在基础上做拓展训练,如绕口令、儿歌、短文朗读、会话等并以小组的形式相互督促、互助训练。
好处:
拓展学生的朗读内容、增加学生的朗读量,以提高学生的语感。
(四)课后作业:
好处:
巩固训练,培养语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以致用(通过布置朗读与会话练习) (五)课后小结:
儿化韵的运用主要体现“er”的卷舌色彩,动程的变化、规律的变化。
掌握规律灵活运用,会使普通话更自然、更标准、更贴近生活。
四、说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此板书力图全面而简明的将授课内容传递给学生、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以上是我对《普通话的音变——儿化》的教学设计,具体的课堂教学的整体思路和环节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调整。
篇三:
后响复韵母uo的发音训练 一、教材分析 教材选自由四川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由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教程》第三章普通话语音训练第二节普通话韵母第三个教学点后响复韵母的发音训练。
我校使用的普通话教材是专为配合学生普通话等级考试适用的教材,为弥该教材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实用性欠缺的不足之处,我选用该教材作为基础训练脚本,加入了儿童故事、朗诵、演讲、口语交际四项综合能力训练,分四学期完成。
本节课除完成测试教程中后响复韵母uo的发音训练外,还自选了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作为综合能力训练的教材。
二、学情分析 接下来我对学生情况作一个简单的分析。
我所教授的对象是学前教育专业一年级下期的中职学生。
他们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普通话,有一定的基础,能准确读准音节的声母,并具备了绘声绘色讲儿童故事的能力。
已经有10多名同学能担任语音训练的小先生。
因此,对于这样的学生群体,我更注重以各种新的知识点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让学生始终觉得自己在普通话学习的道路上还有很多新奇、有用的知识等待自己去探寻。
另外我还特别把学生放到各教学环节的主体位置上,充分发挥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使知识和能力在互动的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渗透进他们心中。
三、教学目标分析通过对教材学学生情况的分析,本节课要让学生达到以下目标。
1、知识目标:
掌握后响复韵母uo的发音要领。
2、能力目标:
能准确朗诵现代诗《乡愁》,在学习朗诵的过程中强化复韵母uo的发音要领。
3、情感目标:
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互助能力,组织能力以及动手动脑的能力,并培养大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受马边方言的影响,后响复韵母uo在音节中学生习惯把韵母“u”“吃”掉。
所以发音训练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五、教法学法 为了完成知识目标,突破教学重、难点,本节课教学我主要采用谈话、讲授、讨论等教学方法,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实践中提升,使学生在充满情趣的互动环境中接受知识并运用知识。
六、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和认知过程,教学过程分为准备部分、新受部分、拓展延伸、归纳总结四个环节。
每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完成教学。
首先进入准备部分:
(5分钟) 准备部分是一个活跃课堂气氛的关键部分,也是学生能力训练的一个综合展示,具体做法是:
由科代表安排学生分小组或个人,在课堂进行3-5分钟的讲故事活动,这一节课科代表安排一个小组的同学表演了儿童故事《字典公公家里的争吵》。
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排练,还自制了道具,幽默、诙谐、大胆的表演使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让每一位同学都想上台展示一番。
接下来是新授部分:
(15分钟)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中心环节,为了让学生能准确的读准这个后响复韵母,我安排了发音训练、单音节训练和双音节训练,为了让这些原本枯燥乏味但又相当有必要的训练变的有生动、活泼。
我采用了游戏教学——“开火车”。
在游戏的过程当中,同学们找出了马边方言与普通话的区别。
如“过火”、“国家”这样的音节,我们容易把中间的撮口音“u”吃掉。
找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在游戏活动的环节中师生共同找出了存在问题的同学进行了语音纠正,强化了教学知识目标。
然后是拓展延伸部分(15分钟) 拓展延伸部分是在新授内容的基础上将新授内容与以前的内容进行对比训练,达到强化新知的效果,针对学前教育的专业特点,在拓展延伸的时候我特别注重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为此,我特别选取了后响复韵母“uo”音节和前响复韵母“ou”音节,较多的现代诗《乡愁》,作为教学内容,学生们很容易找出了诗中出现的含有韵母“uo”和“ou”的音节,并进行音节对比练习。
通过这一训练,全班同学都能正确读准后响复韵母“uo”,使学生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为完成学生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逐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我设计了朗诵余光中的现代诗《乡愁》作为训练内容。
我首先是在笛子曲《思乡曲》的优美旋律中,合理运用面部表情、肢体语言配合标准的发音为学生做示范朗诵,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通过老师的示范,同学们能真切体会到朗诵好一首诗,除语音标准以外,背景音乐、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都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将这四个条件有机的结合起来才能让我们朗诵的诗歌具备感染力。
然后运用小组讨论,小组内朗诵表演等形式让学生自由进行练习,让所有学生都有时间和空间进行大胆的练习和尝试。
老师在各小组进行巡视和指导,并选出优秀学生进行现场展示。
通过这些训练,规范并强化学生的发音。
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普通话的兴趣,满足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对知识的需求,更有利于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普通话进行交流。
强化了教学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本次课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归纳总结”。
(2分钟) 在教学的最后,我利用2分钟的时间对本堂课学生们的精彩表现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强调普通话的学习要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长期的练习。
并安排学生表演“集体诗朗诵《乡愁》”。
这样不仅检查了学生练习成果,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集体意识,培养了学生互助意识,充分体现了普通话学习的感悟过程、能力形成、应用过程和学生德育过程。
七、设计特色 我认为,在普通话教学中,学说普通话是根本、说好普通话是基础,只有在者的推动下学生才能够爱说普通话,达到全面推广普通话的效果。
我的第一个特色就是:
在课堂中始终以学生为主题、以学生活动为主线,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学习普通话;第二个特点是:
课堂不需要使用多媒体,因为每一位学生都是活生生的多媒体,学生只有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角,才说好了普通话;第三个特色是:
综合能力展示与知识目标相结合,使学生人人敢表演,个个想展示,真正做到了让每一位学生爱上普通话这门课程。
八、教学反思 一堂课结束了,学生们的精彩表现让我感动,我不禁想到这样一句话:
一个课堂就是一个舞台,在这个舞台上老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只有热爱演员这个职业,才能在这个舞台上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谢谢大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普通 话说 课稿共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