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泸西一中高三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
- 文档编号:4183083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50.51KB
云南省泸西一中高三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
《云南省泸西一中高三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泸西一中高三份考试历史试题.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云南省泸西一中高三份考试历史试题
绝密★启用前
云南省泸西一中2018届高三10月份考试
高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0分,共48分)
1.晋代文学家左思在《咏史》诗中写道:
“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而唐代诗人刘禹锡则在《乌衣巷》中写道: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发生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宗法制的瓦解B.宰相制的终结
C.科举制的确立D.三省六部制的实施
2.1912年3月,南京临时政府令:
“查前清官厅,视官之高下,有大人、老爷等名称,受之者增惭,施之者失体。
……光复以后,闻中央地方各官厅,漫不加察,仍沿旧称,殊为共和政体之玷。
”有研究者发现,同年6月《申报》载:
“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上述材料最宜作为下列哪一观点的论据?
()
A.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沿用前清审判制度
B.作为“施之者”的被告不知民国政体之变
C.作为“受之者”的裁判官有意玷污平等制度
D.作为“施之者”的被告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3.采邑制是欧洲封建时代,尤其是中世纪早期的一种土地占有制度。
它的主要内容是将土地及其上面的农民一起作为采邑层层分封给有功劳的人,以服骑兵役为条件,供其终身享用,但是不能世袭,从而造成层层附庸的关系。
以下采邑制与西周分封制相比较,正确的说法是( )
A.两者受封的对象极为相似
B.两者都体现了政权族权二者的结合
C.两者涉及的经济性质不同
D.两者都有利于统一民族文化的形成
4.校园标语(口号)也能折射出时代发展的脉络。
下面的校园标语(口号)按开始流行时间的先后排列,正确的是()
①“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②“向科学进军”
③“把失去的光阴夺回来”
④“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A.①②③④B.②①③④C.①③②④D.②③①④
5.铸币的设计和图案通常可以充分揭示一个社会的面貌。
下图是一枚公元前137年的罗马铸币,其图案描绘一位市民正在把选票投到选票罐中。
下列推断最合理的是( )
A.罗马每个自由民都享有投票权B.当时罗马的法律高度成熟
C.充分体现罗马人人生而平等的思想D.反映罗马民主政治的发展
6.汉朝规定,凡产铁的郡县设置铁官,即便不产铁的郡也要在县一级设置小铁官。
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
这反映出汉朝( )
A.实行冶铁官营B.开创了郡县制
C.铁官代行地方政务D.铁器成为官方专用
7.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著述各异。
墨子主张国家应“节用”,不要浪费。
孟子强调让农民有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的劳动时间。
商鞅主张“废井田,开阡陌”。
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
B.三者立论相同,都维护了农民阶级的利益
C.三者立论互异,但都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D.三者立论互异,且不是以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为考虑点
8.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美国进口包括拖拉机、汽车、电力设备、金属加工机器、挖掘机等,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
这表明该时期的苏联( )
A.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迅速实现B.得到“马歇尔计划”的大力援助
C.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D.鼓励外国资本家租借经营工业企业
9.有学者认为,古希腊人的心目中,法律生活是属于城邦文明的公共生活的象征和城邦共同体与周边的蛮族区别开来的标志,所以宁愿以武力维持对于属地的霸权地位而不屑以公民权的方式去管理城邦界限之外的蛮地,构造起在人口众多、疆域广大的殖民条件下的合法而有效的“国际”法治秩序。
上述观点主要说明了( )
A.古希腊的直接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宪政的源头
B.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实质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
C.希腊法律适用于其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
D.雅典直接民主的根本弱点在于“大众的无能”
10.毛泽东曾指出:
“中国……无议会可以利用,无组织工人进行罢工的合法权利。
在这里,共产党的任务,基本地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上述言论最早发表于( )
A.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B.国民革命失败后
C.抗日战争期间D.解放战争时期
11.1817年两广总督蒋攸铦在向清廷报告中对某国的政治制度进行了这样的描述:
“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
贸易事务,任听个人自行出本经营,亦非头人主持差派。
”他描述的国家,最有可能是( )
A.英国B.日本C.德国D.美国
12.洪仁玕在《资政新篇》提出“主张兴办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并允许私人经营,允许使用雇佣劳动;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同时用竞争手段抑制经济扩张。
”这些主张大多得到洪秀全的肯定。
这主要说明了( )
A.洪仁玕的主张符合农民阶级的需求
B.太平天国运动具有新的时代特征
C.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影响农民思想的变化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
13.(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孟德斯鸠(1689—1755)曾任波尔多市法院院长,后遍游欧洲,考察各国制度,潜心著述。
他认为,专制就是君王集一切权力于一身,“完全按照自己一个人一时的与反复无常的意志行事”“法律等于零”。
专制君王依靠唯上是从的官吏做爪牙,借助庞大军队和严峻刑罚进行统治,可任意征收重税、没收个人财产。
在此制度下,“人的命运与牲畜别无二致,只有本能、服从与惩罚”。
——摘编自路易·戴格拉夫《孟德斯鸠传》
材料二 严复(1854—1921)曾到英国留学,后在北洋水师学堂任职,意欲培养人才建设强大海军。
但官场腐朽,使他认识到办理海军教育无法施展政治抱负。
1895年前后,严复深为民族前途担忧,陆续发表文章,翻译西方著作,评论史事与时政,鼓吹学习西方民主。
严复尖锐批判中国专制政体:
“国君则超乎法之上,可以意用法易法,而不为法所拘”“不独国主君上之权为无限也,乃至寻常一守宰,于其所治,实皆兼三权(刑、宪、政)而领之”,故无公正可言。
他主张“以自由为体,以民主为用”“设议院于京师,而今天下郡县各公举其守宰”。
他认为“吾国今处之形,则小己自由,尚非所急,而所以祛异族之侵横,求有立于天地之间,斯真刻不容缓之事。
故所急者,乃国群自由,非小己自由也”。
他主张通过鼓民力、新民德、开民智,逐步使国家走上民主法制之路。
——摘编自王栻主编《严复集》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孟德斯鸠、严复反专制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严复的主张在哪些方面与孟德斯鸠相同,有何主要差异。
14(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官制,沿汉、唐之旧而损益之。
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之。
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迨仁、宣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望益尊。
而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
虽吏部蹇义、户部夏元吉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希阔不如士奇等亲。
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
至世宗中叶夏言、严嵩迭用事,遂赫然为真宰相,压制六卿矣。
然内阁之拟票,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而相权转归之寺人。
——《明史》卷72《职官》
材料二1714年安妮女王去世后,无嗣继承,德国远亲乔治一世入主英国,但他不熟悉英语,对英国事务也不关心。
掌控行政大权的内阁会议逐渐由国王主持转向由财政大臣主持。
1721~1742年,政府工作由罗伯特·沃波尔主持,实际上成为英国的第一任首相。
……1746年,乔治二世否决了时任首相的亨利·配兰的提案,导致配兰率领全体阁员集体辞职。
乔治二世恼羞成怒,任命巴思伯爵为新的财政大臣,但是巴思伯爵受到了上届阁员的抵制,只当了两天的首相就被迫辞职,时称“48小时首相”。
乔治二世被迫请配兰复职并接受了其苛刻条件,由此开创了新的先例。
——摘编自阎照祥《英国政治制度史》
(1)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中国和英国内阁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两国内阁产生的影响有何不同。
三、选考题部分(共3小题,学生可以任意选择其中一题作答)
【历史选修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应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二 真正的独立需要一支能够抵抗西方入侵的现代化军队,而现代化军队需要建立起现代化工业,以提供必要的军事装备。
——穆罕默德·阿里
材料三 穆罕默德·阿里是一个雄心勃勃的人,在取得埃及政权后,他表面上装着向素丹称臣纳贡,内心里却想摆脱素丹的统治。
有一次,他接到素丹的一份诏谕,激动地说:
“我作为一个不知名的冒险家来到埃及,我一步步地向前迈进。
如今,我在这里已经站稳脚跟,不错,我已经站稳脚跟。
”接着,他狠狠地敲打着这份诏谕说:
“我从来就没有什么主人!
”穆罕默德·阿里的最终宿愿是以埃及为中心,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以取代日益衰落的奥斯曼帝国。
——《埃及近代史》杨灏城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版
材料四 在我第二次(1833~1835年)访问埃及时,农村中体格健全的人已经少见,不是缺一两颗门牙(这样就无法咬住子弹)或断一节手指,就是少一只眼睛或双目失明,这样就可以不被征召入伍。
——英国旅行家兰恩
请回答:
(1)材料一中,阿里是如何“向西方寻找发展的钥匙”的?
(2)根据材料二、三回答,穆罕默德·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具体采取了哪些措施?
并回答改革前后目的有什么不同?
(3)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客观地评价阿里改革。
【历史选修3: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15
16.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出现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文学流派.通过文学作品表达反战思想,代表人物是海明威。
他在1929年发表了小说《永别了,武器》,其梗概如下:
第一次世界大战末期,失业青年亨利应征入伍,被派往意大利前线,与护士凯瑟琳相爱。
在部队里,亨利心里老是想到凯瑟琳,越来越厌恶这场倒霉的战争,他的同伴说:
“在战争中我观察了好久,并没有看到所谓神圣、光荣的事抽。
所谓牺牲,那就像芝加哥的屠宰场。
”不久,他们的防线被德军突破了。
庞大的队伍犹如一盘散沙,士兵们高呼着“和平万岁”,纷纷扔掉武器四散回家。
许多人被以“擅离职守”的罪名枪毙。
亨利瞅准机会跃入河中,心里默默地说:
“一切都结束了,我的愤怒在河里洗掉了,任何责任与义务也一同洗掉了。
再见了,战场!
永别了,武器!
”他顺利地上了岸,终于与凯瑟琳重逢。
他们一块散步、读书,商讨战争结束后应该做些什么。
然而怀孕的凯瑟琳却被病魔夺走了生命,将亨利一个人留在凄风苦雨中,漠然茫视悲凉的人生。
(1)概括小说表现出的反战思想。
(2)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和平运动相比,“迷惘的一代”的反战有哪些局限?
历史选修4: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詹天佑与他的小伙伴们生活、学习在美国的家庭、学校与社会环境中,在系统地学习英语与各种科学知识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接触与逐步接受西方的各种社会知识、风俗习惯、政治文化直至人生价值观与宗教信仰等。
在不知不觉间,他们的思想观念、言谈礼仪、行为举止直至衣着打扮等,都开始发生或大或小的变化。
他们时常脱下长袍马褂,换上西装革履;他们爱好与积极参加西式的各种文体活动……他们对中国的四书五经与传统礼仪越来越不感兴趣。
——经盛鸿《詹天佑评传》
材料二 牛顿已经发现了一个能够通过数学被证明的基本宇宙定律,这一定律既可适用于整个宇宙,也可适用于最微观的物体……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以分解为少数简单而统一的有理性的人能够发现的定律。
随后人们就开始把牛顿的物理学分析方法运用于包括思想和知识在内的所有领域,而不仅仅是物理领域。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中国近代留学教育始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其主要背景是什么?
(2)简要分析两则材料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3)分别指出詹天佑和牛顿对本国或世界作出的贡献。
答案解析
1.【答案】C
【解析】“世胄(世家子弟)蹑(登)高位,英俊沉下僚。
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制以门第高低为选官依据,有才能但门第不高的人得不到重用,“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反映了隋唐时科举制度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依据,有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冲击了世家门阀制度,故C项正确;宗法制的瓦解在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宰相制的终结是在明太祖时期,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的实施是在隋唐时期,但是主要作用是提高中央行政效率,强化皇权,与题干所述现象不符,故D项错误。
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结合材料可知南京临时政府虽然下令改变与共和政体不相符合的一些旧称呼,但“公堂会审之时,(被告)就口口声声以老爷、大人相称,裁判官亦直受不辞。
”说明被告和法官心里的等级观念仍然根深蒂固。
3.【答案】C
【解析】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对象是同姓亲族,而采邑制分封的主要对象是有功劳的人,故A项错误;从题干的信息可以看出采邑制并不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不能体现政权族权二者的结合,故B项错误;采邑制是在欧洲封建社会早期推行的,其经济基础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而西周分封制是在奴隶社会时期推行的,其经济基础是奴隶制下的土地国有制,因此两者涉及的经济性质不同,故C项正确;欧洲采邑制和西周分封制都容易造成地方割据势力,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项错误。
4.【答案】B
【解析】四个口号分别出现于1968年文革时期、1956年全面建设时期、1978年高考恢复时期、1983年新时期,选择B项。
5.【答案】D
【解析】罗马法是罗马奴隶主阶级制定的法律总称,以维护奴隶主阶级的根本利益为前提,不可能保证被统治阶级在政治上的权利,故A项错误;罗马法的高度成熟根据材料依据不充分,故B项错误;罗马法是罗马奴隶主阶级制定的法律总称,不可能体现人人生而平等,故C项错误;“市民把选票投到选票罐中”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罗马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正确。
6.【答案】A
【解析】从题干材料关键词“铁的冶炼和铁器的制作与销售一律由铁官负责。
”可见汉朝“实行冶铁官营”,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郡县制起源于春秋战国,秦朝时在全国推行,因此B项不符史实,且与材料意思不符,故B项错误;“铁官代行地方政务”和“铁器成为官方专用”与材料意思不符,故C,D项错误。
7.【答案】C
【解析】墨子“节用”的观点代表了广大中下层人民的利益,孟子“民本”的思想和商鞅“废井田。
开阡陌”的思想代表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
故A、B两项表述错误;三者的观点都涉及到建立或保护小农经济,故排除D项,选择C项。
8.【答案】C
【解析】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没有实现工业化,故A项错误;冷战期间,美国实施的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进行援助,苏联却加以抵制,故B项错误;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恰逢西方国家爆发了经济大危机,苏联利用西方国家资源过剩的机会,从美国进口相关设备,推动本国工业化建设,故C项正确;鼓励外国资本家租借经营工业企业,发生在列宁领导的“新经济政策”时期,故D项错误。
9.【答案】B
【解析】题干中的材料并未提到古希腊民主与西方民主宪政之间的关系,故A项错误;根据题干中“宁愿以武力维持对于属地的霸权地位而不屑以公民权的方式去管理城邦界限之外的蛮地”说明希腊的民主政治只针对本邦民众适用,而在殖民地地区的民众则不享有公民权力,故B项正确;根据题干中“不屑以公民权的方式去管理城邦界限之外的蛮地”的信息,可知希腊法律只适用于本邦地区,故C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雅典民主的弱点,故D项错误。
10.【答案】B
【解析】第一次工人运动失败后仍然坚持工人罢工,不符合材料中“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也不是先占城市后取乡村”说明毛泽东认识到城市暴动失败,故B项正确;抗日战争期间主要是对付日本帝国主义,故C项错误;解放战争时期主要是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内战,不符合材料中“不是经过长期合法斗争以进入起义和战争”,故D项错误。
11.【答案】D
【解析】英国、日本和德国均是君主立宪制国家,与材料“该夷并无国主”不符,故A、B、C项错误;据材料“该夷并无国主,止有头人,系部落中公举数人,拈阄轮充,四年一换”和“任听个人自行出本经营,亦非头人主持差派”可知该国是实现民主共和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与其相符,故D项正确。
12.【答案】B
【解析】《资政新篇》是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不符合农民阶级需求,故A项错误;材料中提及“近代工矿、交通、金融、邮政事业……主张与外国平等往来通商”属于发展资本主义措施,符合当时世界潮流,故B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属于农民阶级运动,没有因为《资政新篇》的颁布使阶级性质发生根本变化,故C项错误;民族资本主义出现于19世纪60~70年代,不符合题干时间,故D项错误。
13.【答案】
(1)孟:
欧洲启蒙运动兴起,英国已建立君主立宪制,法国专制制度日趋腐朽,资本主义发展,社会矛盾尖锐;广泛的调查与比较研究,英国经验的参照,有政治法律实践经验。
严:
西方入侵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封建制度没落,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清末改革,民主革命兴起;受过系统西学教育,立志救国。
(2)相同:
将君主置法律之下;自由、民主;建立议会制度;实行三权分立;开启民智。
差异:
认为当时国家的独立自由高于个体自由。
【解析】本题以中西方思想家思想切入考查东西方思想的影响,考查考生史料有效信息的阅读、提取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
(1)问考查孟德斯鸠和严复两人思想形成的背景与个人因素。
孟德斯鸠的背景可从启蒙运动的兴起、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法国自身状况等方面分析,个人因素从题干“曾任波尔多市法院院长,后游遍欧洲,考察各国制度”可看出其有法律和政治实践;严复的背景可从政治(民族危机、清末新政、封建制度衰落、民主革命兴起)、经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等角度分析,个人因素根据材料概括。
第
(2)问比较二者的异同。
通过材料可知二者在限制君权、议会制度、自由民主、开启民智等角度相同;在国家独立自由与个人独立自由之间的关系认识上不同。
14.【答案】
(1)特点:
中国:
前期有票拟权,无决策权;中期权压六部,内阁首辅俨然宰相;后期遭打压,不敢弄权,致宦官专权。
明朝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
英国:
主要由议会多数党组成,实行集体负责;内阁名义上对国王负责,其实是对议会负责;内阁首相掌握国家大权,是政府首脑。
英国内阁是中央一级的行政、决策机构。
背景:
中国:
为强化皇权,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但为解决繁重的政务压力而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内阁形成。
英国:
“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实行议会统治,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内阁,内阁成为国家政权的实际中枢;始国王主持内阁,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统而不治”,内阁首相成为政府首脑;1721年,财政大臣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形成。
(2)不同:
明朝的内阁制度使得皇权专制得以强化而不受制约,明朝中后期皇帝为防止内阁专权,用太监牵制内阁,导致宦官专权,朋党倾轧,明朝的政治日趋黑暗与僵化,严重阻碍了社会进步;英国的内阁制度开创了英国资产阶级政党政治与民主政治的先河,有利于资产阶级政权的巩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第
(1)问第一小问“特点”,中国内阁特点,根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来回答,英国内阁的特点,据材料一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从内阁性质、内阁与议会的关系等角度回答;第二小问“背景”,中国内阁背景,根据材料一信息“自洪武十三年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内阁出现的背景是为强化皇权,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但为解决繁重的政务压力而设殿阁大学士,明成祖时内阁形成;英国内阁背景,根据材料二信息结合所学可知,“光荣革命”后,英国颁布《权利法案》,确立君主立宪制度,实行议会统治,由议会中多数党组成内阁,内阁成为国家政权的实际中枢;始国王主持内阁,后国王逐渐退出内阁,“统而不治”,内阁首相成为政府首脑;1721年,财政大臣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责任内阁制形成。
第
(2)问回答“影响的不同”,主要结合其性质的不同从积极和局限性两方面分析。
15.【答案】
(1)创办近代工业,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仿效欧洲国家改革行政制度,学习西方改革军事;仿照西方教育制度,改革埃及落后的教育体制。
(2)核心:
军事改革。
措施:
①建立军事工业,生产先进军事装备。
②创办埃及军官学校,从国外聘请教官,培养军官。
③实行征兵制,按西欧国家模式,组织训练新式军队。
④大力发展海军。
目的:
改革前的目的是实现民族独立,改革后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庞大的阿拉伯帝国。
(3)①结束了埃及长期的混乱状态,确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体制;建立了近代工业,大大提高了生产力,增强了经济和军事实力;遏制了西方殖民主义的入侵,摆脱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②对外战争和残暴的统治给埃及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解析】第
(1)问,再现阿里改革的内容回答。
第
(2)问,概括两则材料,认识阿里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军事方面,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独立”、“建立一个庞大的阿拉伯帝国”,回答改革前后的目的。
第(3)问既要看到阿里改革的成就,又要认识到其改革的局限性。
从本题的解答中,可以看出复习时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记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
16.【答案】
(1)揭露战争的残酷抨击统治阶级战争宣传的虚伪性歌颂人性与爱情
(2)虽然反对战争,但看不到出路,因而只是为逃避战争,基本上是个人行为而没有二战后和平运动那样广泛组织起来,直接进行反战活动制止战争
【解析】
(1)注意从材料中读取信息,抓住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材料所反映的是个人行为和大规模的群众性斗争运动相比,缺乏目的性、计划性。
17.【答案】
(1)历史事件:
洋务运动。
背景:
鸦片战争后,西学东渐局面的形成和发展。
洋务运动开展后,急需懂科技文化等的实用人才。
(2)内在联系:
影响与被影响,学习与被学习的关系:
牛顿力学体系引发了工业革命,工业革命打开了世界市场,使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
(3)贡献:
詹天佑:
实践了“师夷长技以制夷”,有利于洋务运动的展开;对中国近代铁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牛顿:
开创了近代自然科学,点燃了工业革命;为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解析】第
(1)问和第(3)问相对较易,结合材料和相关所学即可答出,第
(2)问的关键是根据两大成就取得的时间弄清所指重大历史事件是什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云南省 泸西 一中 三份 考试 历史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