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
- 文档编号:4182488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1.80MB
食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
《食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食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
食品行业供应链金融服务方案设计
一、2013年食品行业整体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一)宏观经济环境分析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2014年将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继续保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不仅是宏观经济调控的应有之意,更是推动体制改革、为之营造一个宽松宏观环境的迫切要求。
当前中国经济的主要特征是需求衰退周期逐渐转换为供给调整周期,并正由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转换。
伴随着这种增速转换,2013年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调整特征十分明显,突出表现在以下方面:
1、经济增长速度略有降低,但企业赢利能力有较大幅度提高
2013年中国经济增长率与上年基本持平,但是,伴随中国经济长达三年的持续调整,大部分企业在生产和投资方面的调整也已经比较充分,赢利水平有了明显提升,企业自身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能力在逐渐提高。
2、工业增速继续下探,但服务业发展动能逐渐增强
2013年,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7%,比上年同期下跌了0.3个百分点,但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3%,比上年同期提高了0.2个百分点。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提高,与伴随着结构转型服务业进入了较快发展阶段有关。
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公共服务的日益完善和工业服务专业化的趋势等,将为服务业的发展带来源源不断的动能,从而有利于推动服务业率先步入复苏之路。
3、制造业投资陷入全面深度调整,但是消费触底后开始稳步回升
2013年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只有18.5%,比上年同期大幅下降3.5个百分点。
尽管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同比增速也比上年降低了1.2个百分点,但自2月份以来,增速逐月稳步回升。
由于投资关联效应和收入放缓效应,更多上游行业及消费品行业的投资受到了影响,是导致制造业全面深度调整的主要原因。
汽车消费、网络消费以及与住宅成交量相关的居住类消费等都有明显增加,则是促使消费持续回暖的根本动力。
4、物价水平总体保持平稳,结构性通胀并未被有效遏制
2013年,居民消费价格基本维持了2012年下半年以来温和上涨的态势。
但是,食品价格涨幅依旧较大,其中粮食、肉禽和蛋类等涨幅甚至超过了上年同期;居住类项目价格涨幅也超过了上年同期。
结构性因素的存在,使得这种价格上升具有一定的趋势性。
第一产业人均增加值仍然偏低,只能通过农产品价格上涨获得必要的利润。
住房价格的上涨和交通区位便利住房的日益紧缺,则推高了房租。
5、一般贸易恢复弱势增长,加工贸易趋势性衰落特征更加突出
2013年,中国一般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由上年的4.2%提高到9.3%,特别是进口额增速由上年的1.4%提高到8.6%,同时,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增速却由上年的8.1%下滑到5.7%,连续3年明显下滑。
要素成本变化对加工贸易产生持续不利冲击。
例如,2013年前三季度,全部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比2005年同期上涨了3倍多,年均递增约19.0%,2013年12月3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也比2005年汇改前累计升值了26.3%。
6、央行基本维持偏松货币投放力度,但资金供需矛盾仍然突出
2013年总体上货币政策稳中偏松,尽管货币供应量M2已超百万亿,但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率,已由2001年的5.69快速下降到2013年的2.53,M1与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率也由2.15下降到约0.77。
同时,中国经济连续三年调整减少了企业的利润额和现金流,加之人民币国际化推进迅速,致使人民币资金需求日益增加,利率趋于上升,供需矛盾更加突出。
展望2014年,中国经济将面临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对经济的稳定运行造成一定的威胁。
尽管如此,经济复苏的力量仍然正在逐渐积聚,并主要体现在经济结构的优化和微观企业效益的改善上,而不是体现在经济增速的明显提高上,从而经济运行的内在稳定性也会进一步得到加强。
产能过剩、政策效应递减、结构性通货膨胀和潜在金融风险等,是影响2014年经济运行的主要不利因素。
首先,产能过剩将降低经济运行中的投资乘数效应,致使终端需求的增加只能提高现有生产能力的利用率,却不能有效引致新的投资;其次,政策边际效应递减将弱化投资促进政策的作用,因为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等三个行业,是政府投资促进政策的重要着力点,2013年其投资增速已达22.9%,很难进一步提升;第三,食品类、劳务类和居住类项目价格仍然可能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并驱使央行在货币政策操作方面更加趋于紧缩,进而对实体经济造成一定影响;最后,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加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威胁着经济的平稳运行,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予以妥善管理,但从短期来看,这些举措却可能造成房地产投资及地方政府投资的下降。
全球经济逐渐复苏、制造业投资调整充分、投资消费结构转换和微观企业效益改善等,则是促进经济复苏的主要积极因素。
首先,全球经济复苏力度逐渐增强,将为中国对外贸易特别是一般贸易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一般贸易的发展将比加工贸易产生更大的增长效应;其次,制造业投资的调整较为充分,只有饮料制造业、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投资增速高于30%,其他行业已经全部降低到30%以下,制造业投资增速难以再有回落;第三,投资消费结构正在悄然发生转换,2000年以来连年流入的外商直接投资、高储蓄下银行对企业信贷的过度扩张以及包括资产价格在内的较高通货膨胀率等因素,促成了中国抑制消费、刺激投资的发展模式的形成,但随着全球化、城镇化和重工业化“三化叠一”时代旺盛的需求出现趋势性回落,中国储蓄率下降、消费率上升将逐渐变成一种趋势;最后,微观企业效益有所改善,除了部分行业企业因产能过剩严重而资产负债表继续恶化外,大多数企业资产负债表状况正在趋于良好,借贷能力和投资信心也相应得到提高。
仕君同创研发团队认为2014年经济增长率将保持在7.8%左右,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约为19.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约为13.5%,进出口额增速约为8.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涨幅约为3.0%。
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认为2014年经济运行存在下行压力的同时,也更加强调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
因此,为应对经济运行中各种可能的风险和不确定性,2014年宏观调控就需要更加重视前瞻性、及时性和针对性,争取以最小的成本实现经济稳定的目的,为经济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创造更加宽松的宏观环境。
具体来说:
财政政策方面,需适度提高赤字率,稳定政府主导投资,引导和扩大社会投资,避免投资的再度下滑;税收政策方面,要继续加快推进“营改增”,同时,通过现有税种的调整、新税种的开征和企业效益的提升,逐步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和降低流转税的比重,以减轻中小微企业和居民的税收负担;货币政策方面,应适度增加货币供给的力度,并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和金融体系建设,优化资金特别是增量资金的配置结构;城镇化政策方面,宜将促进中小城镇发展作为推动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内容,以中小城镇为主体来统筹城乡发展,与此同时,也要进一步扩大城市棚户区改造和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
(二)产业政策环境分析
1、乳品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2013年对于乳业而言是政策利好爆发的一年,国家政策的大致思路为“提高企业进入门槛,提升行业集中度”。
在这一大趋势下,进口奶粉和国内中小型乳企的数量将会降低,腾挪出部分市场空间。
政府希望借助外力推动行业并购亘组,5年内培育形成3-5家婴幼儿配方奶粉销售年收入超过50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计划2015年我国婴幼儿配方奶粉生产企业降至80家,2018年后降至50家,集中度提升,长期来看行业龙头将获益。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启动“单独二胎”政策,根据我们测算,二胎生育率每提升1‰,新增婴儿数量将增加50万,按照2012年0-3岁儿童人均消费奶粉227.3美元计算,“单独二胎”政策开放将会使2015年中国奶粉市场规模至少增加30亿。
目前,市场对乳制品行业的政策预期己基本兑现,政策红利转换为企业业绩需要一定时间消化,但随着未来行业进入规范整合期,从长期成长的稳健性和竞争格局清晰角度看,龙头企业胜出的格局已确立。
图表57:
2013年乳制品新政出台时间与中信乳制品行业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2、白酒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三公消费”限酒令是白酒行业调整导火索,未来政策加码空间有限。
经济增速放缓和白酒行业供给过剩使得2012年高速增长的白酒行业己开始显现隐忧,“三公消费”限酒令成为行业进入深度调整的导火索。
十八届三中全会期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健全改进作风常态化制度。
可见,中央将延续反腐高压态势,从根本上消除腐败的土壤。
此外,针对财税体制改革,提出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环节、税率,把高耗能、高污染产品及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
目前白酒行业的估值己包含了对限制“三公消费”和征收消费税的悲观预期,我们认为2014年政策利空进一步加码的空间也比较有限。
图表58:
2013年白酒新政出台时间与中信乳制品行业指数走势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二、2013年食品行业细分行业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一)2013年白酒行业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1、2013年行业增长显著放缓
2013年前10月白酒行业累计产量同比增长11.8%,但进入5月消费淡季后累计产量的增速大幅下滑,9月产量增速同比下降0.4%。
上一轮行业出现产量下滑的状况还要追溯到2006年。
图表59:
白酒行业累计收入和利润增速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2013年前10月白酒行业月累计收入增速9.03%,2013年月度收入增速相比2012年大幅放缓。
2013年10月白酒行业累计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36%,累计利润同比下降从8月开始出现,上一次行业累计利润总额下降则要追溯到2002年。
从白酒行业产量、收入和利润情况看,为白酒行业已经确定进入萧条周期。
2、2014年供需有望平衡
我们认为本轮白酒行业深度调整与上一轮行业深度调整有本质区别,高端需求的萎缩是行业调整的主要原因,上一轮白酒行业调整源头则是整体需求的萎缩。
上一轮行业从低谷逆转是遵循以下路径完成:
图表60:
白酒行业周期波动结构图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需求扩张——团购新渠道的开拓带来高端白酒需求的爆发,同时城镇化率和居民收入的提升也刺激中低端白酒需求增长;
价格提升——高端白酒持续提价,打开中低端白酒的提价空间,全行业进入提价节奏;
渠道扩张——全行业提价导致渠道盈利水平大幅增长,吸引新经销商进入行业,渠道扩张加速。
2012年下半年行业周期开始出现逆转:
需求下降——“八项规定”出台,高端白酒需求快速下降;
价格下降——高端价格下降,中低端促销打折增加,行业吨酒价格下跌;
渠道收缩——渠道利润大幅萎缩,短期清理库存调整,新经销商以及小的经销商抗风险能力差,逐步退出。
从贵州茅台和五粮液2013年度经销商会上传递的信息来看,一线白酒2014年仍会坚守控量保价的战略,同时将增长的战略定位在价格带“腰部”产品。
作为白酒行的两个绝对龙头公司,茅台和五粮液2014年战略定位将影响其他白酒公司战略方向。
二线白酒无论是产品结构还是渠道扩张仍然会遇到极大的压力,我们判断白酒行业2014年的主题词是“产量调整”。
(二)2013年啤酒行业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1、并购将加速市场份额提升
2013年啤酒消费旺季6、7、8月全行业产量合计1691万千升,比2012年同期产量下降0.41%,啤酒行业已经确定进入缓慢增长期。
2013年1-10月啤酒行业销售收入增速9.34%,利润总额增速21.0%,均环比2012年同期有所提升。
行业收入和利润增长显著好于行业产销量增长,说明行业盈利模式已经开始从量的增长转向盈利水平提升。
2012年啤酒行业前四强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61%,2006年前四强的市场占有率为47%。
仕君同创研发团队认为啤酒行业巨头公司仍然会坚持自建或者并购的产能扩张方式,挤压地方产能,提升市场份额。
2013年嘉士伯啤酒完成了对重庆啤酒的邀约收购,成为嘉士伯啤酒的实际控制人。
收购重庆啤酒后,嘉士伯啤酒在中国西部市场的市场占有率预计会达到50%以上。
上半年华润雪花也完成了对深圳金威啤酒的收购。
上一轮啤酒行业并购潮中,有并购价值的公司产能规模在10-20万千升,目前啤酒行业有并购价值的公司产能需要在20万千升以上。
我们认为未来行业的并购会导致市场份额提升加速。
2、吨酒盈利持续提升
啤酒行业的吨产品价格在过去10年的复合增长率仅仅4%,价格增速于成本增速大致相当,吨价在缓慢提升,但吨产品盈利水平却没有显著变化。
主要原因还是行业提价主要是成本上升驱动,对市场的主动定价能力被竞争性弱化。
国内行业龙头青岛啤酒和燕京啤酒的吨酒价格都已经达到3000元以上,但相比行业平均水平差异仍不显著,未来吨酒价格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啤酒行业始终处在竞争性的环境,预期啤酒定价能力等同或者接近白酒行业是小概率事件,啤酒行业吨酒价格以及吨酒盈利是提升取决两个因素:
1)产品结构的提升;2)吨酒费用率的下降。
全球市场看,高端产品的细分始终是啤酒行业提升盈利能力的主要方式。
2008年至2012年在亚洲啤酒市场上,嘉士伯啤酒复合增长率达到7.2%,其中高端产品复合增长率达到17.8%,主流产品复合增长为7.0%,高端产品在亚洲市场增长显著快于主流产品,中国市场是嘉士伯最大的亚洲市场。
喜力啤酒预计从2011年到2020年中国啤酒市场的高端产品增速超过其他产品。
中国市场份额向啤酒行业巨头集中将导致高端产品更快导入市场,市场份额的提升也会带来顿酒费用率的下降。
国内啤酒公司中青岛啤酒始终坚持高端化产品策略,2013年高端产品增速远超行业平均增速,青岛啤酒盈利提升机会最大。
图表61:
中国啤酒市场分类产品2011至2020年增长预测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三)2013年调味品行业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1、行业整体增长平稳,酱油、醋行业盈利大幅提升
受餐饮行业收入增速大幅放缓影响,2012-2013年调味品行业收入增速也有所放缓,2013年1-10月份调味品行业销售额为1878亿元,同比增长12.32%,增速为近年来低谷。
从利润总额上看,2013年1-10月份行业利润总额增长20.19%,同比和环比均有较大改善,这主要得益于行业内的产品升级。
从子行业来看,酱油子行业1-10月份规模以上企业产量为615万吨,同比增长6.57%。
酱油和食醋子行业1-10月份收入增长15%左右,但受益于行业加速升级以及出厂吨价的持续提升,这两个行业1-10月份利润总额的增速达到了49%,大幅高于收入增速。
我们认为调味品行业消费升级的趋势已经确立,未来酱油和醋行业利润高增长态势有望持续。
2、行业发展趋势:
产品高端化,市场全国化
目前驱动调味品行业发展两大主要逻辑为产品升级和集中度提升。
(1)消费升级提升行业盈利能力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升以及对健康的持续关注,人们对吃的要求已经从“好吃”提升到了“吃得好”,而且在向“吃的健康”过渡,这直接带动了人均调味品消费支出的快速提升。
数据显示,从2005年开始,城镇居民人均调味品消费支出步入快速提升期,2012年人均调味品消费支出达到了2005年支出水平的2倍。
虽然国内人均调味品消费支出已经经历了大幅提升,但我们认为未来居民人均调味品消费支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这种提升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人均消费量的提升,以酱油为例,目前国内人均酱油消费量为5千克,但日本和韩国的人均酱油消费量为6.5-7千克,国内人均消费量还有30%以上提升空间。
图表62:
1995-2012年城镇居民人均调味品消费支出(元)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从消费种类来看,北方等大部分区域主要还是消费老抽等低盐固态工艺生产的酱油,未来随着生抽等更加健康的淡酱油消费比例的提升,这些区域人均酱油消费量提升空间较大;二是消费价格中枢的上移。
2、3年前酱油市场主流价格在4-5元/瓶,但目前市场主流的酱油价格已经上涨到了7-8元/瓶,高端酱油价格早已突破10元/瓶,行业龙头企业主推的无添加(零添加)的酱油产品终端售价都在20元/瓶左右,因此行业已经步入了“量增价升”的消费升级通道。
随着调味品行业产品不断升级,行业盈利能力也在增强。
以酱油行业为例,近年来酱油企业出厂吨价在不断的提升,公司毛利率也在不断提升(2010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毛利率有所下降)。
(2)集中度提升直接利好龙头企业
由于国内区域间饮食差异性较大,导致目前国内调味品大部分子行业的集中度较低,但目前随着人口流动的日益频繁以及区域间饮食习惯的相互渗透,调味品的区域性正在被逐步打破,因此未来若干年将是调味品行业全国化扩张和集中度稳步提升的发展阶段。
在酱油行业,前5名企业的市场集中度不到30%,第1名海天的市场占有率不到15%。
反观酱油消费市场比较成熟的日本,其前5名的市场集中度已经达到了56%左右,第一名龟甲万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31%。
因此未来酱油行业市场集中度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而且我们认为,酱油产品的消费在区域间的差异较小,因此其全国市场扩张不会遇到像蚝油、鱼露等产品所面临的阻碍。
目前国内酱油企业只有海天、李锦记等少数企业完成了全国化的布局,部分品质优良、品牌知名度较高(厨邦、加加、东古和欣和等)的企业正在实施全国化扩张。
在已经全国化企业渠道下沉以及正在全国化的企业渠道和区域扩张的同时,区域小企业必将被淘汰出市场,行业集中度将会逐步提升,在这过程中,行业龙头将首先受益。
(四)2013年乳制品行业运行情况及前景展望
1、原奶价格持续上涨,行业被迫提价应对
年初以来,国内原奶价格经历了一轮大幅上涨的过程,截止11月份,主产区原奶平均收购价已经达到了3.98元/千克,较年初上涨了17.75%。
但部分奶源比较紧张的区域奶源价格已经涨到了5元/公斤以上,部分区域甚至达到6-7元/公斤,奶源价格大幅上涨的背后是供应不足,目前国内多地爆发“抢奶潮”,奶源供应不足的问题在2013年集中爆发。
我们认为导致乳制品行业原奶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为供小于求。
导致供给不足原因有:
一是行业上游的调整:
奶牛养殖散户在加速退出,但规模化养殖未能及时发展起来,因而导致奶源供应出现阶段性短缺。
2008年以来,受制于养殖成本的上升以及原奶收购机制的不完善,导致奶牛养殖户的盈利不断被压缩。
而且由于散户在面对奶站和乳企时议价能力较差,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散户养牛的积极性被极大的压制,同时,随着近两年牛肉价格迅速上涨(2012年初至今上涨了49%),这导致很多养殖散户杀牛或卖牛退出这个行业,数据统计,2008年全国有奶农260多万户,2012年只有不到200万户,2013年奶农数量估计只有2012年80%-90%的水平。
在散户奶农加速退出这个行业的同时,由于环境、人才和经验匮乏以及奶牛达到泌乳期需要一定时间等原因,规模化养殖增加的速度远远跟不上散户退出的速度,而同时奶牛的年均产奶量并没有显著增加,这就导致奶源供应出现短缺。
二是新西兰奶源进口量增长放缓,而价格则大幅上涨。
目前,进口奶粉占国内乳制品原料的10%左右,其中新西兰奶粉进口量占总进口量的80%左右,因此新西兰进口奶粉是国内奶源缺口的重要补给渠道。
年初以来,新西兰国内遭遇70年一遇的大旱、其奶粉中被检出“二聚氰胺”以及恒天然奶粉中检出疑似“肉毒杆菌”等事件不仅极大的影响了国内对新西兰奶粉的进口,还导致恒天然奶粉拍卖价飙升,新西兰进口奶粉的“量缓价升”也间接拉升了国内原奶的价格。
图表63:
行业收入和成本以及其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三是国内天气异常和疫病爆发导致原奶产量同比下降。
自2013年7月以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了罕见的持续高温天气,这种高温天气导致奶牛的采食量和产奶量出现明显下降。
除此之外,2013年初我国北方为主的多个地区奶牛养殖场爆发了A型口蹄疫,造成了一定数量的奶牛宰杀,对奶牛存栏量和原奶产量造成了影响。
图表64:
乳制品行业销售利润率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在原奶供应量长期徘徊不前的情况下,消费者对乳制品的消费信心已经逐步恢复,消费量也在不断的提升,由此导致了原奶供应出现较大的缺口,进口导致近两年的奶源价格飙升。
随着原奶价格不断的增长,乳制品行业成本压力逐渐显现,2013年1-10月份,行业成本增速达到了14.77%,同期收入增速只有12.65%,因此行业盈利能力也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为了应对原奶价格的上涨,大多数乳制品企业主要通过被动提价和加大高端产品占比等方式转嫁成本压力,但由于奶源价格上涨幅度较大,提价和产品结构提升依然不能覆盖成本的上涨,因此这导致行业销售利润率较年初下降了近1个百分点。
2、2014年行业展望:
液态奶看成本压力趋缓
我们判断,2014年原奶价格涨幅将会趋缓,主要理由:
一是内部因素:
新建牧场产奶量将会逐步提升。
由于很多牧场都是奶源供需矛盾开始爆发的2011年之后兴建的,同时由于小奶牛要经过2-3年才能达到高单产,牧场要经过2-3年牛群结构才能达到合理状态,所以大部分新建牧场在2014年之后就可以大规模产奶,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奶源供应不足问题;
二是外部因素:
进口奶粉价格下降是大概率事件,因此奶粉进口量将会增加,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的“奶荒”。
根据新西兰政府的最新预测,2014年该国牛奶产量有望增长6.4%至201亿升左右,原奶产量的增长将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其价格的上涨,在上周的恒天然拍卖会上,恒天然全脂奶粉的平均价格同比下降1.5%。
我们认为新西兰奶粉价格的下跌不仅会对国内原奶价格的上涨形成较大的压力,同时其价格下跌后进口量也有望大幅增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国内的“奶荒”困境。
由于在前期奶源紧张、奶源价格高企时,大多数乳制品企业已经通过涨价来应对,因此随着奶源价格逐步企稳,乳制品企业的盈利状况有望得到改善。
图表65:
128家具有婴幼儿奶粉生产资格企业可能的整合方式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3、2014年行业展望:
奶粉看婴幼儿出生量增加+行业整合
由于2013年发改委对部分奶粉企业启动了“价格反垄断”调查,这直接压制了奶粉企业未来2-3年的涨价。
而且2014年我国对供婴幼儿食用的零售包装配方奶粉的税率进行了调整,暂定税率为5%,比最惠国税率的15%降低了10个百分点,这直接利好外资奶粉的原装进口以及其价格的下降。
因此我们认为2014年奶粉产品价格或难上涨,甚至有可能会微降。
因此2014年奶粉行业主要的增长来源于消费量的增长,消费量增长主要来源于两部分:
一是人均消费量的提升,二是消费人数(婴幼儿出生量)的增加。
人均消费量近年来每年都有提升,但幅度不大,在5%左右。
我们认为2014年婴幼儿出生量有望迎来一个小高潮,主要原因:
一是2014年是马年,在中国传统观念里,马是一个非常好的属相,较多的人选择在马年生孩子;二是2014年是放开“单独二胎”的第一年,“单独二胎”将会有一定的增量,综合预计,我们认为2014年婴幼儿出生量同比增速有望达到10%,奶粉消费量增速在15%左右。
图表66:
工信部关于婴幼儿配方奶粉整合方案
数据来源:
仕君同创
2014年奶粉行业看点除消费量继续小幅增长以外,行业整合将是奶粉最大的看点。
年初至今,工信部等相关部委多次出台扶持国产奶粉发展壮大的政策,而且将通过行业整合和淘汰不达标小企业等方式提升国产奶粉的市场集中度和促进国产奶粉持续健康发展。
我们预计,这个由工信部编制的国内婴幼儿奶粉行业重组方案已经上报国务院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行业 供应 金融 服务 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