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搭石》教学设计.docx
- 文档编号:4164797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3
- 大小:37.35KB
部编版《搭石》教学设计.docx
《部编版《搭石》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搭石》教学设计.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搭石》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5搭石人教部编版
5搭石
一、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搭石》这篇课文写了“搭石”这一事物,展现了作者家乡邻里之间尊老爱幼,互助和谐,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
本课紧扣本单元的语文要素:
要求学生能“结合具体事例写出人物的特点。
”作者借具体事例呈现了人物形象,课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
(二)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积累“汛期、山洪”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2.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难点:
1.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二、说教法。
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这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有:
1.默读与朗读相结合
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要让学生掌握快速默读的方法,能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锻炼默读能力,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训练学生的默读能力。
让学生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发现点拔教学法
本课语言平实,作者通过描绘具体事例展现了乡亲们之间朴素的情感。
这些情感体现在事例的细节中,要引导学生分析这些细节所体现出来的内涵。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本课准备了教学同步课件,内容涵盖生字和课文内容讲解,辅助教学,避免枯燥的说教形式,让课堂更生动。
三、说学法。
本课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预习,包括预习生字,大概了解课文内容,查找作者的相关资料。
课堂上学习主要是朗读课文,学习生字和课文内容,达成本课学习目标。
四、说教学流程。
本课的教学课时是二课时,要结合课前的预习和课后习题,紧扣教材,结合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流程,以达成教学目标。
(一)布置预习
1.利用工具书,把不认识的字词注上音并识记字形、字义。
2.默读课文,记录自己默读课文所花费的时间。
3.找出课文中让自己印象深刻的画面,思考从哪些语句中能体会到乡亲们之间美好的情感。
(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分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
一、课题导入
1.课件展示课文相关配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师:
同学们,请大家先看这幅图片,这就是作者美丽的家乡。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有一个不一般的名字——搭石。
下面请大家先预习一下,看看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板书:
搭石
二、学习生字词
1.让学生默读课文,标出生字。
2.课件出示生字词。
3.教师范读生字,学生跟读,指导读准字音。
4.教师进行生字书写指导。
三、学习课文内容
1.整体感知。
让学生默读课文,在默读过程中标出自然段,并记录下自己读完课文的时长。
2.点名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什么内容。
3.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什么叫搭石。
第二课时:
一、学习第2-4自然段
1.让学生朗读这三个段落,同桌之间相互交流,三个段落分别展示了什么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
第2自然段讲述了上了点年岁的人要是发现哪块石头不稳,就会找来合适的石头换上,体现了一心一意为他人服务的美好品质。
第3自然段描绘了人们上下工时走搭石的画面,作者强调是“协调有序”。
第4自然段讲述了走搭石的人们相互谦让,尊敬老人的美好品质。
词语:
唯独懒惰平稳合适俗语平衡止步协调一般
美感招收示意家常假如理所当然
2.注意重点句子。
每当上工、下工,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
嗒嗒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清波漾漾,人影绰绰,给人画一般的感觉。
让学生注意这个句子所描绘的画面,画面呈现了人们走搭石时候的动作美和音乐美,画面中人们走搭石是协调有序的,人们之间的感情也是和谐的,这个场景也让人陶醉。
二、学习第5自然段
1.让学生朗读第5自然段,结合前文想一想这段话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提示:
赞美了搭石的奉献精神。
请同学们联系之前的自然段,想一想作者借助搭石赞美了乡亲们哪些美好的情感?
提示:
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尊敬、爱护老人。
三、拓展延伸
1.让学生再次默读课文,记录自己默读课文所花的时间。
2.让学生说一说学完这一课,课文给自己留下印象最深的画面是什么?
找出能体现乡亲们美好情感的句子。
四、课文主旨归纳
五、板书设计
默默奉献
搭石互相礼让心灵美
尊老爱幼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5课搭石人教(部编版)
《搭石》(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谴、惰、协、绰、”7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理解“荡漾、人影绰绰”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品读词句和故事无私奉献的精神。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懂得奉献的快乐。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如何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
【教学方法】
引导法、品读词句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一起来欣赏吧(播放歌曲《爱的奉献》)
2.“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今天,咱们就一起去学习《搭石》一课,深入的了解什么是搭石,并去认识一批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乡亲。
(板书课题:
20.搭石)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自读课文,出示要求: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
什么是搭石?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有关搭石的哪些事情?
2.标注好自然段,大体了解课文内容。
3.注意读书姿势要端正。
(二)交流汇报:
1.生自由说说什么是搭石?
快速默读课文第一段,完成填空。
每年(汛期),山洪暴发,溪水猛涨。
山洪过后,人们出工、收工、赶集、访友,来来去去,必须(脱鞋挽裤)。
进入秋天,(天气变凉),家乡的人们根据水的深浅,从河的两岸找来一些(平整方正的石头),按照二尺左右的间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让人们从上面踏过,这就是(搭石)。
名词解析:
汛期:
江河水位因降水集中、冰雪融化等季节性上涨的时期。
师小结:
搭石是家乡人在天气变凉时为了不用脱鞋挽裤,走冰冷的溪水而特意建造的摆在小溪里供人们踏过去的石块,相当于桥。
因为是人们用一块块石头“搭”起来的小桥,所以叫“搭石”。
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有关搭石的哪些事情?
(课文主要描绘了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几个平凡的场景。
)
3.出示带音生字:
谴、惰、俗、协、序、绰、伏
(1)学生自由读生字。
(2)开火车读生字,集体纠正。
(3)同桌相互检查读生字。
(4)去音读生字。
过渡:
下面,咱们给生字找个朋友,课文中带生字的词语你认识吗?
4.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本课重点词语:
谴责懒惰俗语协调有序人影绰绰伏下
(1)各种形式读词语。
(自由读、开火车读、分组读、齐读)
(2)词语理解。
哪个词语理解了或不理解都可以站起来说一说。
5.理解重点词语:
清波荡漾:
清色的水波在荡漾。
人影绰绰:
形容人影多、姿态美。
理所当然:
从道理上应当这样。
协调:
配合得恰当。
6.学习多音字:
涨:
zhǎng(涨价)zhàng(涨红脸);俩:
liǎ(俩人)liǎng(伎俩)。
过渡:
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进行细细的品读,看看作者是如何写这些事情的。
三、精读领悟
(一)全文共分几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
介绍搭石的背景和什么是搭石。
第二部分(第2段):
写乡亲们如何摆搭石。
第三部分(第3、4段):
介绍了乡亲们怎样摆搭石、走搭石,展现了人们美好的心灵。
第四部分(第5段):
搭石连结着家乡的小路,也连接着乡亲们的美好情感。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读第2段。
师生评价。
2.“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这句话中的“风景”有什么特殊含义?
(风景本来指景色,在这里搭石既是自然风景,同时也能体现人情美。
)
3.人们是如何摆搭石的?
从文中找出相关句段。
(早早地将搭石摆放好;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
)从这些词句可以看出这里的人们怎样?
(这里的人很勤劳,而且一心为他人着想,心灵很美。
)
4.“如果别处都有搭石,唯独这一处没有,人们会谴责这里的人懒惰。
上了点年岁的人,无论怎样急着赶路,只要发现哪块搭石不平稳,一定会放下带的东西,找来合适的石头搭上,再在上边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如何理解这句话?
(前半句让我们看到了家乡人们的质朴,“无论怎样、只要、一定”等词语又生动地刻画了乡亲们的认真细致,具有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
4.再次有感情地朗读本段。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指名读第3、4段。
师生评价。
2.家乡走搭石的俗语是什么?
这告诉我们走搭石的要领是什么?
(从“紧走搭石慢过桥”这句俗语可得知走搭石的要领是紧走。
)
3.何为“俗语”?
你还知道哪些俗语呢?
(俗语是人民群众所创造,反映人民生活经验和愿望,非常简练、通俗,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
)(如: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按下葫芦起来瓢;八抬大轿请不去;八字没一撇。
)
4.紧走搭石的原因是什么?
找出相关句子。
(如果前面的人突然停住,后边的人没处落脚,就会掉进水里。
)从这里可以看出乡亲们具有怎样的品质?
(乡亲们时时处处想着他人,心灵真美。
)
5.作者写了人们走搭石时哪两方面的美?
(音乐美:
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踏踏的声音,像轻快的音乐;画面美:
动作协调有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
)
6.除了音乐美和画面美,你还从“一行人走搭石的时候,动作是那么协调有序……给人画一般的美感”这句话体会到哪些美呢?
(这种美是因为大家齐心协力、互相帮助,因此,我们更能感受到人情美、心灵美。
)
7.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注意节奏和韵律,读出美感。
8.第四自然段作者还列举了哪两个例子说明家乡人们的心灵美呢?
(过河时相互谦让,很和谐;背老年人过河成为理所当然的事情。
)
9.这部分,更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美丽的村庄,其实在前面的叙述中我们也能感受到这个村庄的美丽,你发现了这个村庄里的哪些美?
(可以找原句,也可以概括,从全篇去找。
)
师生交流,师小结:
看得见的美:
搭石本身就是一种自然的美;人们走搭石时也很美。
看不见的美:
人们摆放搭石,这是一种甘于奉献的美;人们过搭石时谦让、帮助老人等这是一种和谐的心灵美。
(四)学习第四部分。
1.齐读最后一段。
师指导“走”“踏”“美好的情感”要重读。
2.“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这句话中说搭石“任人走、任人踏”,你能用两个词语概括搭石的品质吗?
(无怨无悔、默默无语)
3.是啊,这些不正是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吗?
!
(五)拓展延伸:
本文通过描绘搭石静静地躺在溪水中,无怨无悔地任人踩踏,赞扬了搭石的奉献精神,文中的乡亲们不正有和这些搭石一样的精神吗,赞扬搭石的奉献精神就是歌颂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品质,这种由对物的描写与赞颂,上升为对人的歌颂和赞美的手法叫借物喻人。
请你选取周围的一种事物,运用借物喻人的写法写一段话,也来赞扬一下奉献精神。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学完了本课,你都有哪些收获呢?
(1)了解了什么是搭石,感受了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
(2)学习了借物喻人的方法,体会到通过平凡的事物也能让我们感受到美。
五、课堂练习
1.选词填空。
连接联结
(1)互联网把亿万台电脑(连接)起来。
(2)锦州市(联结)东北和华北的战略要点。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踏踏)的声音(轻快)的音乐
(美好)的情感(平整)的石头
六、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读出节奏和韵味。
2.把喜欢的句子抄下来,并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搭石
摆搭石
走搭石
赞搭石连接小路与情感
【教学反思】
《搭石》是人教新课标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通过描写摆搭石、走搭石等生活中的几个平凡情景,赞颂了搭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乡亲们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
这篇课文从文字的表面比较浅显易懂,但内涵比较隐晦。
在教学开始,我先用一首歌曲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告诉学生今天学习课文的主题与爱有关,从而先让学生在心里有所准备,为下文分析课文打好基础。
在具体课文教学中,我抓住“美”,先让学生找出表面的美,然后再具体分析引申出人情美、心灵美,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从而做到了在老师引导的同时兼顾了学生的动脑思考。
《搭石》说课
一、说教材
《搭石》是一篇精读课文,这组课文的专题是“人间真情”,重在引导学生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使学生意识到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加幸福。
而〈〈搭石〉〉这篇课文体现了乡亲们淳朴的爱。
本文截取了农村生活中几个平常、平凡的镜头:
如一位上了年岁的人“修”搭石,一行人“走”搭石,背老人“过”搭石。
这篇课文语言质朴、意境秀美,字里行间洋溢着浓郁的生活气息,乡亲们无私的奉献精神和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强烈的感染着学生的心,激发他们善良的人性美,能使他们充满着为他人奉献的热望。
这也正是“搭石”于默默无闻中凸现的精神。
因此这是一篇进行阅读训练和思想教育的好材料。
二、说教学目标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根据选编意图和我班实际情况,我制定了第二课时如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积累文中喜欢的句子。
(2)运用边读边想象画面、联系上下文、创设情境等方法,理解“协调有序”、“理所应当”等重点词句,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体会搭石上蕴含的美,受乡亲们的美好情感,并从中受到感染、熏陶。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三、说学情
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已经有四年的小学语文学习经历,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能借助工具书理解词句,能联系上下文对有关词句谈出自己的感受,具备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本课教学将通过细节描写感悟人物的内心世界,体会作者所描写的平凡事物中所蕴含的美,这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既有学习的基础,也有一定的难度。
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计,积极引导,创设学生熟知的情境进行体验,引导学生对重点词句反复品读,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四、说教法与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而学生阅读能力只有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才能得到锻炼与提高。
”结合本课教材特点,针对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课堂教学中我采用了“读、找、画、议”法、“读中感悟”法,“想象理解”法,“自主,合作,探究”法等。
五、说教学流程
《搭石》是一篇充满人性美的文章,因此,我以“美”作为这篇课文的主线,贯穿课堂始终。
1、以“寻找美”统领全文
从本质上讲,阅读教学就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情感交流、心灵沟通的过程。
因此教学不能停留在理解内容的层面上,而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搭石》一文截取了农村生活非常平凡的镜头,但平凡中透出深意,朴素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这正为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2-4自然段,一边读一边体会,文中的哪些词句让你感受到美呢?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同时又是一个透过文字直抵内心的引子。
此环节我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使学生思维在组内交流中取长补短。
学生潜心全文,完全可以得出各具个性的阅读体验。
学生带着任务读课文,读书目的性自然体现,又增加了语言的积累。
以“美”为切入点,带着学生走进了小村庄,开始感受“搭石”,欣赏“搭石”,寻找美的画面。
比如:
急着赶路的老人,发现搭石不稳,及时调整,满意才肯离去;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如果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闲话家常;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
……让学生从乡亲们修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品味由“搭石”引发的感人场景;感受乡亲们纯朴、美好的情感,体会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带来的温暖和快乐,并使学生从平凡的事物中发现美。
2、以“欣赏美”感知全文
读书是师生,尤其是学生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
在学生对“搭石”有了一定的了解感悟后,再组织学生运用多种形式,进行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使其感悟体会“搭石”的美,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面,从而实现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目的。
比如:
在品析第二段时,重点抓住“无论怎样”“只要”“一定”“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生动地刻画了老人认真细致的动作,理解老人一心想为他人着想的优秀品质。
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
当老人急着赶路,却发现搭石不稳时,他会怎么想,怎么做呢?
请学生表演并采访:
您不是有急事吗,怎么停下来找石头了呢?
已经找到了合适的石头摆上了,您为什么还要在上面踏上几个来回呢?
进一步体会老人的心灵美,然后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读出对老人的赞美。
再引述:
看见上了年岁的老人还如此善良,你觉得中年人会怎样做呢?
青年人呢?
那,像我们这样大的孩子呢?
从而了解淳朴乡风,代代相传。
一行人走搭石,动作协调有序,声音踏踏,清波漾漾,人影绰绰,充满了诗情画意;配上插图,启发联想,指导学生们入情入境,自然而然领悟和谐之美,--和谐美。
在体会这份和谐美丽的画面时,紧扣句子“前面的抬起脚来,后面的紧跟上去“,采用师生、男女生合作读的方式,进一步了解什么叫”协调有序“。
两个人同时过溪,招手礼让;--谦让美。
要是谁偶遇老人,蹲身下伏,背负过溪;--尊老美。
第四段虽然文字朴实,但是简单的事情中闪烁着美好的思想,散发出融融的暖意。
生活在山里的纯朴的人们,相互谦让,互敬互助,尊老爱老,而且“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举例说说你眼中的“理所当然的事”都有些什么事.让学生充分感受那种谦让和尊老之美,有感情的朗读。
第五段借石喻人,进一步体会作者借搭石所要颂扬的无私奉献,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人性美。
指导朗读,让生倾听与评价,充分理解与感悟。
此时,让学生充分发表和交流自己的感受。
让他们在交流中升华对文章的理解。
最后师小结:
希望大家也做心中有他人,默默奉献,互相礼让,尊老爱老的孩子。
美是永恒的主题,学生们自读、自悟,在寻找美,欣赏美的同时,感悟自然的美,感悟和谐的美,感悟平凡的美。
3、以“发现美”延伸课文
美无处不在,就连搭石这么不起眼的小事物都有美。
作者就是从一件很小的事物中发现了美。
在我们身边发生的小事中哪里也可以找到美呢?
从而自然过渡到最后环节“写美”。
4、以“写美”留住美
发现了美,感知了美,就要把这种美倾注于笔端,永存在心间。
因此在本节课的末尾我设计了一个小练笔,让孩子们真真切切地到现实生活中去寻找,感悟美。
伴着“爱的奉献”的乐曲,学生练笔。
学生们感受人与人之间纯真的感情,体会到人与人相互关爱,生命才更有意义,人生才更幸福。
五、说板书设计
为了让学生把握好文章的内涵,以及吸引他们的视线,我在黑板上画了四块搭石,在搭石上写下四种美德,再现搭石的美,同时更凸现出人性的美。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感谢大家的聆听。
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说课稿:
5搭石
《搭石》说课稿
各位老师,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搭石》,我想从以下六个方面说一说我这节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
《搭石》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
这篇课文文质兼美,洋溢着浓浓的乡土气息。
课文通过对摆搭石、修搭石、走搭石等画面的描述,赞美了家乡人乐于助人、默默奉献的高贵品质。
二、说学生。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这为我们有效地展开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搭石以及搭石所描绘的生活场景离我们有点儿远,学生理解起来有点难,需要教师适当引导、点拨。
三、说目标。
1.认识“间、谴”2个生字,会写“汛、挽”等7个生字,理解“无名、汛期”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快速阅读课文,感受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精神,并从中受到熏陶。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根据这篇文章的特点,我制定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中,除了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我把对作者情感的流露以及文章的写作方法作为重点、难点,目的是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从而受到熏陶。
四、说教法和学法。
1.选择教法,明确思路。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运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适当加以引导,通过让学生理解“景色美”“人性美”等方面,从而受到熏陶。
2.学法指导,形成能力。
在这篇文章的教学过程中,我把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作为重点。
以这篇文章为依托,我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让他们观察生活,从平平淡淡的生活中发现美。
五、说教学过程。
1.搭石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所以,我通过课题直接引入,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引起他们一探究竟的欲望。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我采用“初读课文”和“精读课文”两种方式。
通过初读课文,让学生初步把握课文内容,在精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重点词句的理解,从而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
这样,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
3.对于课外作业的布置,我不仅布置了巩固课堂知识的题目,还布置了运用所学让学生付诸实践的题目,这样能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4.板书设计:
秋凉勤劳摆搭石
无私奉献换搭石搭石是联结
搭石协调有序走搭石家乡人们
谦让敬老过搭石美好感情的纽带!
热爱家乡赞搭石
板书设计,我采用结构图的形式,辅助学生理解文章的结构以及课文的主要内容。
六、教学效果预设。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
我让学生们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受到美的熏陶,让他们明白,美不仅存在于景物中,更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默默奉献中。
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我让学生们把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提高他们的能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搭石 部编版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