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试题答案.docx
- 文档编号:4159268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1.65KB
管理心理学试题答案.docx
《管理心理学试题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管理心理学试题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管理心理学试题答案
管理心理学
试题1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霍桑试验:
著名心理学家梅奥等人曾于1927——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器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管理心理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总结在《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中,提出人际关系学说,即影响生产力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在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
这为管理学说和管理工作指出了新方向。
2.经济人假设:
是雪恩人性假设中的一种类型。
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为此,需要用金钱与权力、组织机构的操纵和控制,使员工服从于维持效率。
3.目标管理法:
指目标设置和在管理过程中对这些目标的运用,并以这些目标鉴定个人和组织的工作。
4.正式群体: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人群集合体。
5.传统的组织:
为了达到特定的共同目标,经由个部门分工合作和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合理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
二、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40分)
1.人性假设的Y理论的基本观点、管理原则与措施。
观点:
y理论是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的观点①人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智力是极自然的事,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
②人为了达成已经承诺的目标,能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
③自我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最有意义的报酬。
④只要情况适当,人不但能学会承担责任,也能学会争取责任。
⑤以高度的想象力、智力和创造力解决问题是大多数人拥有的能力。
⑥在现代产业生活的情况下,常人的智慧潜能只有一部分已被利用。
管理原则与措施①任何一个组织绩效低落都应归于管理。
②应采用参与管理。
③组织的基本原则是融合原则。
④兼顾组织需要和个人需要。
。
2.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①生理需要:
是最低层次的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食、性、渴等;②安全需要:
③爱的需要:
朋友、爱情、归属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
自尊和受人尊重;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3.组织变革的内容。
①组织结构;②技术革新;③环境改善;④人员变化;⑤战略调整。
4.关于领导有效性的生命周期论的主要内容。
①该理论是美国的卡门首先倡导的。
②要点是,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相适应,随着被领导者的成熟度从不成熟、初步成熟、比较成熟到成熟,领导的方式也依次要经过从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到授权式的变化。
③成熟度意味着有成就感、有负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工作经验和受过一定教育等。
三、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试解释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组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理论:
①人需要保持公平感。
②公平感是通过比较而获得的,用自己的报酬和贡献与别人的或自己过去的报酬和贡献进行比较。
若比值相等则会有公平感;若不等,则其中一方易产生不公平感。
③一旦产生不公平感,人就会设法消除不公平感,方法包括降低自己的贡献;增加别人的贡献;增加自己的报酬;降低他人报酬;找一个报酬和贡献的比值比自己还小的人比较。
指导意义:
1
①职工需要保持公平感,公平感会对工作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
②要在各种评比中坚持公平,使工作效果与报酬紧密挂钩,防止各种不正之风。
③要提供合适的渠道使职工能消除其不公平感。
④领导者要严格要求自己,利用好权力,努力作公仆。
1.请结合本人的个性心理类型,描述一下你的职业规划。
参考答案:
(1)指一个人在先天素质的基础上,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通过社会实践所形成和发展的比较稳定的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综合。
(2)个性倾向性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个性心理特征包括气质、性格、能力等
(3)结合本人的个性心理,进行职业规划
试题2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社会人假设:
人的最大动机是社会需求,只有满足人的社会需求,才能对人有最大的激励作用。
2.群体凝聚力:
指群体成员彼此吸引以及他们分担群体目标的程度。
3.领导:
是指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4.组织结构:
就是表现组织各部分排列程序、空间位置、聚集状态、联系方式以及各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种模式。
5.正式群体: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人群集合体。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人性假设的X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措施。
①一般人对工作具有天生的厌恶。
②大多数人必须予以强制、控制、督导,给以惩罚的威胁,才能促使人为达成目标而努力。
③一般人大都宁愿受人监督,性喜规避责任,志向不大,但求生活安全。
①任何一个组织绩效之低落都是由人的本性所决定的。
②强调集权化管理。
③组织的基本原则是阶梯原则。
④强调组织需要重于个人需要。
2.列举非正式群体的特征。
①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②有较强的凝聚力和行为一致性;
③自然涌现领袖;④有一套见效快的不成文的奖惩制度和手段;⑤有较灵敏的信息传递渠道;
⑥较强的自卫性和排外性。
3.组织变革与发展的阻力有哪些?
⑴来自个体的阻力:
①习惯;②安全;③对个人经济利益的关注;④避免不确定性的倾向;
⑤选择性信息加工。
⑵来自组织的阻力:
①结构惯性;②改革的有限性;③群体压力;④对既存权力关系的威胁;
⑤对专业知识的威胁。
4.态度及其构成成分。
态度是指个体对社会事物所特有的心理倾向。
包括判断、评价和行为倾向。
态度由三种成分构成,即: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意向成分。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解释期望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组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⑴理论:
①美国心理学家弗卢姆认为,激励力量是目标实现的期望值和目标效价的函数。
②激励员工的必备条件是:
员工应确信优秀绩效或某特定行为一定会带来某种报酬;员工应感到外部报酬是有吸引力的;员工应确信某种水平的个人努力将使他能够达到组织的绩效标准。
另外,报酬是否能体现出平等感,对个人进一步努力会产生重要影响。
(10分)
⑵指导意义:
①管理者要了解员工的需求,以便确定对员工有吸引力的报酬。
②制定难度和数量适宜的目标,以便确定适当的成功概率。
③向职工宣传报酬的好处,同时提供一定的条件,促进目标的实现。
④坚持报酬的公平公正。
(10分)
2.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谈谈通过管理心理学的学习,你有什么心得与体会?
根据学生答案酌情给分。
试题3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领导:
是指引导和影响个人或组织,在一定条件下实现目标的行动过程。
2.经济人假设:
是雪恩人性假设中的一种类型。
认为人的行为动机源于经济诱因,在于追求自身的最大利益。
为此,需要用金钱与权力、组织机构的操纵和控制,使员工服从于维持效率。
3.态度:
是主体对一定对象相对稳定的综合性内在的心理倾向。
4.正式群体:
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所组成的为实现共同目标而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人群集合体。
5.组织:
为了达到特定的共同目标,经由各部门分工合作和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合理地协调一群人的活动。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人性假设的Y理论的基本观点与措施。
观点:
y理论是指将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融合的观点①人在工作中消耗体力和智力是极自然的事,人并非天生厌恶工作。
②人为了达成已经承诺的目标,能自我督导和自我控制。
③自我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的满足是最有意义的报酬。
④只要情况适当,人不但能学会承担责任,也能学会争取责任。
⑤以高度的想象力、智力和创造力解决问题是大多数人拥有的能力。
⑥在现代产业生活的情况下,常人的智慧潜能只有一部分已被利用。
管理措施①任何一个组织绩效低落都应归于管理。
②应采用参与管理。
③组织的基本原则是融合原则。
④兼顾组织需要和个人需要。
2.简答气质在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①管理者的气质:
管理者的气质不会对工作有决定性影响,但不同的管理工作对气质类型会有不同的要求。
②气质与职业:
一些特殊工作或工种对气质有特殊要求,故安排工作是要考虑气质类型与工作的搭配。
③气质与管理教育:
在对不同气质类型的员工进行管理和教育时,要区别对待,不搞一刀切;在任务分工和人员组合搭配时,也应注意不同气质类型的特点,以达到优化组合。
3.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①生理需要:
是最低层次的人类的基本需要,包括食、性、渴等;②安全需要:
③爱的需要:
朋友、爱情、归属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
自尊和受人尊重;⑤自我实现的需要。
4.分析组织变革的内容。
①组织结构;②技术革新;③环境改善;④人员变化;⑤战略调整。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试解释公平理论的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组织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理论:
①人需要保持公平感。
②公平感是通过比较而获得的,用自己的报酬和贡献与别人的或自己过去的报酬和贡献进行比较。
若比值相等则会有公平感;若不等,则其中一方易产生不公平感。
③一旦产生不公平感,人就会设法消除不公平感,方法包括降低自己的贡献;增加别人的贡献;增加自己的报酬;降低他人报酬;找一个报酬和贡献的比值比自己还小的人比较。
指导意义:
①职工需要保持公平感,公平感会对工作积极性产生重要影响。
②要在各种评比中坚持公平,使工作效果与报酬紧密挂钩,防止各种不正之风。
③要提供合适的渠道使职工能消除其不公平感。
④领导者要严格要求自己,利用好权力,努力作公仆。
2.解释生命周期领导理论主要内容,并分析其对管理工作的指导意义。
①该理论是美国的卡门首先倡导的。
②要点是,领导者的行为要与被领导者的成熟度相适应,随着被领导者的成熟度从不成熟、初步成熟、比较成熟到成熟,领导的方式也依次要经过从命令式、说服式、参与式到授权式的变化。
③成熟度意味着有成就感、有负责任的意愿和能力、有工作经验和受过一定教育等。
④分析指导意义(8分)。
酌情给分。
试题4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泰勒(F?
W?
Taylor):
泰勒是美国古典管理学家,科学管理的创始人,被公认为“科学管理之父”。
他不断在工厂实地进行试验,系统地研究和分析工人的操作方法和动作所花费的时间,逐渐形成其管理体系——科学管理。
泰勒的主要著作是《科学管理原理》(1911)、《科学管理》(1912)、《计件工资制》。
2、目标管理:
由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杜拉克(P.Drueker)提出。
目标管理是以目标为导向,以人为中心,以成果为标准,而使组织和个人取得最佳业绩的现代管理方法。
目标管理既是一种管理制度,也是一种制订计划、进行控制、进行人事评价和对组织整体绩效作出评价的方法。
3、组织承诺:
是指组织成员认同组织的目标与价值观,把实现和捍卫组织的利益和目标置于个人或小群体直接利益之上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属于态度范畴。
这个概念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
(1)个人对组织目标和价值观的强烈信念和认同。
(2)个人愿为组织的利益付出巨大努力的愿望。
(3)个人渴望保持在该组织中的成员资格。
组织承诺指组织成员对组织的承诺,而不是组织对其成员的承诺。
4、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本是社会心理学提出的概念,被管理心理学借用和移植过来,研究组织中复杂而微妙的人际关系,特别是上下级间的关系,成为一件具有敏锐而深刻洞察力与剖析力的工具。
它的内容是交往双方彼此间对于对方所抱有的一系列微妙而含蓄的期望。
5、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应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某一组织(包括企业、学校、医院等)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等,及其在规章制度、行为方式和物质设施中的外在表现。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解释“经济人”假设的主要理论观点。
(1)多数人天生是懒惰的,他们都尽可能逃避工作。
(2)多数人都没有雄心大志,不愿负任何责任,而心甘情愿受别人的指导。
(3)多数人的个人目标都是与组织的目标相矛盾的,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才能迫使他
们为达到组织的目标而工作。
(4)多数人干工作都是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因此,只有金钱和地位才能鼓励他们努力工作。
(5)人大致可以分为两类,多数人都是符合上述设想的人;另一类是能够自己鼓励自己、克制感情冲动的人,这些人应负起管理的责任。
2、解释需要、动机和行为之间的关系。
一般来说,当人产生某种需要而又未得到满足时,会产生一种不安和紧张的心理状态。
在遇到能够满足需要的目标时,这种紧张的心理状态就转化为动机,推动人们去从事某种活动,向目标前进。
当人达到目标时,紧张的心理状态就会消除,需要得到满足。
这时,人又会产生新的需要。
这是一个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使人不断地向新的目标前进。
3、简述评价奖励制度好坏的维度。
(1)重要性。
组织制定的奖励制度应被多数人认为是有重要价值的。
(2)数量上的灵活性。
奖励制度要适应组织成员的不同特点,在数量上有灵活性的特点。
(3)使用的频率。
一般来说,奖励使用的次数越多,对职工工作绩效的影响也会越大。
(4)可见性。
奖励要使人看得见,摸得着。
(5)低成本。
制定奖励制度时也必须考虑成本问题。
4、组织文化创造包括哪几个各阶段?
(1)对环境变化的察觉和改革的决断;
(2)新价值观的创造;
(3)企业象征的形成与组织内外的信息交流;
(4)组织结构的变革;
(5)组织成员意识和行动的变化。
三、论述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结合实际谈谈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组织中的非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自然形成的一种无形组织,它是一种非正式的联合体。
非正式群体具有以下特征:
以某种共同利益、观点和爱好为基础,以感情为纽带,有较强的内聚力和行为一致性。
非正式群体的存在是一种客观现象,它有一定的作用,但这种作用受某些条件的制约。
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与正式群体组织相一致时,它能促进正式群体,使之能更好地发挥预定的劳动生产功能。
但是,当非正式群体的组织结构和正式群体不相一致时,尤其是当正式群体的领导人失去在非正式群体成员中的威信时,容易引起两种群体之间的冲突,甚至阻碍正式群体的正常工作。
(10)
管理者必须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力争创造条件,使之与正式群体配合。
如果处理得当,就可使非正式群体起到正式组织机构的作用,处理不当就会产生对立情绪,造成对抗局面。
(5)
联系实际加以阐述。
(5)
2、结合实际谈谈群题发展的阶段及培养群体精神的途径。
一个群体的发展一般要经历形成阶段、震荡阶段、稳定阶段、运行阶段、整休阶段五个阶段。
(10分)
在形成阶段,群体的成员首次相聚到一起,此时大家对彼此还不是很了解,对任务也不甚明了。
因此群体成员之间比较有礼貌,成员对领导也表现出较高的依赖;
进入震荡阶段,群体中每个成员开始有自己的发现。
人们开始不断产生冲突。
在这个阶段,群体的领导者容易受到各方的攻击,领导者在本阶段的中心任务是领导或引导成员之间进行对话和理解;
在稳定阶段,成员经过前两个阶段的磨合,开始能够理解对立和差异,信息在群体内部可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管理心理学 试题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