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docx
- 文档编号:4156553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8
- 大小:19.26KB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docx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作者:
————————————————————————————————日期:
小学《葫芦丝班教学大纲》
一、指导思想:
葫芦丝易学易懂,其音乐悠扬婉转,悦耳动听,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
开发器乐训练,是实施美育的重要手段,让孩子们学习葫芦丝,不但能锻炼他们的意志,而且有助于开拓智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与能力,让孩子们产生美感享受,陶冶他们的情操。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所带兴趣班有47人,参加本班训练的学生都是一年级学生,全部同学不具有任何的吹奏基本功和音乐素养,音乐素养整体低,需从最基本的吹奏气息、指法、音阶、音准及基础音乐知识抓起,学生对乐器近乎空白,加上这种乐器对气息有严格的要求,学生也易产生厌倦情绪,操练起来困难较大。
三、第一期学习内容:
1、了解葫芦丝的起源、构造、音乐表现力等相关知识。
2、学习葫芦丝的演奏姿势、演奏状态、正确的手型控制及气息运用。
3、学习初步简单的演奏技巧单吐、打音、颤音、倚音、虚指颤音和活指练习以及初级的乐理知识等。
4、吹奏人们所熟悉和喜闻乐见的民歌、小调等乐曲《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
四、学习目标:
1、严格标准的掌握葫芦丝演奏的正确手型和良好的气息运用。
2、规范常用基本技巧(双吐、三吐、颤音、波音、叠音、打音、虚指颤音、滑音、震音)及练习曲等演奏技法。
3、认识和学习各种音符、音程、休止符、节奏与节奏型、节拍、小节线、双纵线、拍子、演奏记号、调号、音区与音域音乐的速度与力度(常用术语) 省略记号、装饰音等基本乐理知识。
4、能模唱简单的曲谱、演奏简单的旋律。
5、学习预选曲目:
《小羊羔》《金孔雀轻轻跳》《小夜曲》《欢乐颂》《划小船》《映山红》《苗家姑娘过山来》《婚誓》《月光下的凤尾竹》等乐曲。
6、通过对葫芦丝、竖笛的学习来提高学员的整体艺术修养和心态、性格的调整。
五、教学计划:
9月份:
(1)教会学生基本四分音符的奏法和基本指法演奏方法。
(2)四分音符奏法。
(3)在运用以上的奏法教会学习演奏乐曲C调音阶练习。
10月份:
(1)八分音符演奏方法;
(2)单吐音练习;
(3)学习演奏音阶练习。
11月份:
(1)吐音方法练习;
(2)吐音和苦音相结合的练习;
(3)学习演奏音阶练习
12月份:
(1)连音的练习;
(2)吐音和连音相结合练习;
(3)活指练习,学习演奏乐曲《婚誓》。
六、措施方法:
1、明确活动目的,以培养学生兴趣爱好为主,卓有成效地开展这一音乐活动。
2、解决曲目及吹奏基本功重难点,尽量利用分散减少难度的直观教学。
3、乐队分声部合奏时注重实效性、一点点啃骨头,一个乐句一个乐句的合,一个乐段一个乐段的练并注意乐曲细节的处理。
4、给学生提供舞台,提供各种形式,多鼓励学生,肯定学生的长处,让他们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
定期进行汇报及相应的实践活动。
5、自身专业业务素质应不断提高,做到勤学苦练。
葫芦丝校本课程纲要
一、课程名称:
《葫芦丝》
二、承担教师:
刘娜
三、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
“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
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
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
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
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由此可见,葫芦丝学习的特殊意义:
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
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葫芦丝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程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
(2)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五、课程实施建议:
启蒙阶段: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和学习。
(3)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初级阶段: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与演出。
(2发展音乐表现的能力。
高级阶段:
(1)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2)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六、活动安排:
1、启蒙阶段:
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内容:
(1)葫芦丝概述
(2)葫芦丝的各部名称及构造,葫芦丝常用记号
(3)葫芦丝演奏的姿势和基本吹奏法
(4)全按作5指法练习,葫芦丝入门初级练习曲与乐曲
(5)气息控制练习——长音练习、连音练习
(6)相关的练习曲乐曲
(7)演奏曲《情深意长》、《军港之夜》
(8)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2、初级阶段:
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内容:
(1)全按作1指法练习
(2)单吐练习、换气练习、活指练习
(3)相关的练习曲乐曲
(4)演奏曲《婚誓》、《美丽的金孔雀》、
(5)欣赏《版纳之夜》、《梦中的小竹楼》、
3、高级阶段:
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内容:
(1)双吐练习、滑音练习、虚颤音练习
(2)《傣寨小夜曲》片段、《版纳之夜》片段
(3)相关练习曲
(4)演奏《金孔雀》、《月光下的凤尾竹》、
(5)欣赏《傣寨情歌》、《盈江山歌》、
七、课程评价建议
1、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葫芦丝教学的时间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
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在葫芦丝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反映、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
(3)运用“攀登足迹”手册,实现多元评价。
对于学生在校练习情况,教师每天给予评价,用☆和△留下学生的进步足迹,必要时可用文字给予表扬和鼓励;周末和假日,家长给予孩子评价;月底,学生回望一个月来的脚印,用文字给自己评价。
四、课程实施建议
1、课时安排:
协调学生的学习和葫芦丝训练时间,学校规定:
每周的周四校本课活动,及每周二下午一课时为葫芦丝学习训练时间。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民乐教育。
(1)通过利用小广播播放葫芦丝音乐;把葫芦丝带进课堂;向任教班级分发有关葫芦丝知识的学习资料等形式激发兴趣,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葫芦丝普及教育。
使他们对葫芦丝产生特殊的感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整个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艺术探究空气。
(2)因材施教,对民乐尖子生进行民乐提高教育
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活动,发现一批民乐苗子,组建30-40人的校级葫芦丝队,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这些尖子生进行葫芦丝提高的方法研究。
3、采用自编的葫芦丝校本教材进行教学
4、尽量多的创造学生上台演出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5、在教学时间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
葫芦丝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纲要
一、课程名称:
《葫芦丝》
二、承担教师:
冰影
三、课程的性质与价值:
葫芦丝,又称“葫芦箫”,傣语称“筚郎叨”(“筚”为傣语吹管乐器的泛称。
“郎”为直吹之意,“叨”即葫芦),是云南少数民族乐器,主要流传于傣、彝、阿昌、德昂等民族中。
其音色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人们的喜爱。
这种乐器用半截小葫芦作为音箱,以三根长短不一的竹管并排插在葫芦的竹管下端,嵌有铜质筑片,中间较长的一根竹管开七孔。
吹奏时口吹葫芦细端,指按中间竹管的音孔,在奏出旋律的同时,左右两根竹管同时发出固定的单音,与旋律构成和音。
其音乐轻柔细腻,圆润质朴,极富表现力,深受云南人民的喜爱,无论民音,还是专业舞台都能听到它演奏的优美的声音。
近年来在国内外也颇受瞩目。
一些葫芦丝乐器与现代电子乐器合奏,亦能体现两种乐器的完美结合,呈现了古典与现代结合的亲切婉转,温馨醉人的全新感受。
由此可见,葫芦丝学习的特殊意义:
它既能让人享受高雅艺术之魅力,又能让人感受中华民族悠久文化之精神的双重素质教育。
艺术教育是素质教育最活跃的手段之一,而葫芦丝无疑是推进艺术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最易于普及且最能体现中华民族精神的乐器。
普及民族乐器要从小抓起,应该让更多的青少年通过学习葫芦丝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精神。
四、课程目标:
(1)了解葫芦丝的常识,熟练运用指法,掌握用气技术,会控制气息,能独立演奏。
(2)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3)通过学习,了解乐器的发展史、乐曲的内涵、以及涉及到民族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培养学生学习探究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主义精神.
五、课程实施建议:
启蒙阶段:
(1)激发和培养学生对葫芦丝的兴趣。
(2)能自然、熟练、有表情地表演,乐于参与葫芦丝的训练和学习。
(3)培养乐观的态度和积极的心态。
初级阶段:
(1)保持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使学生关注并乐于参与葫芦丝 的训练与演出。
(2)发展音乐表现的能力。
高级阶段:
(1)提高葫芦丝音乐的感受与评价鉴赏的能力。
(2)通过合奏表演,培养丰富的生活情趣和乐观的态度,增进群体意识,锻炼合作与协调的能力。
六、活动安排:
1、启蒙阶段:
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内容:
(1)葫芦丝概述
(2)葫芦丝的各部名称及构造,葫芦丝常用记号
(3)葫芦丝演奏的姿势和基本吹奏法
(4)全按作5指法练习,葫芦丝入门初级练习曲与乐曲
(5)气息控制练习——长音练习、连音练习
(6)相关的练习曲乐曲
(7)演奏曲《情深意长》、《军港之夜》
(8)欣赏《月光下的凤尾竹》、
2、初级阶段:
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内容:
(1)全按作1指法练习
(2)单吐练习、换气练习、活指练习
(3)相关的练习曲乐曲
(4)演奏曲《婚誓》、《美丽的金孔雀》、
(5)欣赏《版纳之夜》、《梦中的小竹楼》、
3、高级阶段:
教材为葫芦丝校本教材。
主要内容:
(1)双吐练习、滑音练习、虚颤音练习
(2)《傣寨小夜曲》片段、《版纳之夜》片段
(3)相关练习曲
(4)演奏《金孔雀》、《月光下的凤尾竹》、
(5)欣赏《傣寨情歌》、《盈江山歌》、
七、课程评价建议
1、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葫芦丝教学的时间过程,是评价的一个重要方面,应予以充分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
采用观察、谈话、提问、讨论、抽奏等方式进行。
(2)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3)在葫芦丝教学活动中,对学生的兴趣爱好、情感反映、参与态度、交流合作、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等,可以用较为准确、形象的文字进行定性评价,也可根据需要和可行性,进行量化测评。
3)实现多元评价
八、课程实施建议
1、课时安排:
协调学生的学习和葫芦丝训练时间,学校规定:
每周的周四校本课活动,及每周二下午一课时为葫芦丝学习训练时间。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取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民乐教育
(1)通过利用小广播播放葫芦丝音乐;把葫芦丝带进课堂;向任教班级分发有关葫芦丝知识的学习资料等形式激发兴趣,对全体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葫芦丝普及教育。
使他们对葫芦丝产生特殊的感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整个校园里弥漫着浓浓的艺术探究空气。
(2)因材施教,对民乐尖子生进行民乐提高教育在普及教育的基础上,通过各种活动,发现一批民乐苗子,组建30-40人的校级葫芦丝队,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对这些尖子生进行葫芦丝提高的方法研究。
3、灵活采用葫芦丝教材进行教学
4、尽量多的创造学生上台演出的机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喜悦。
5、在教学时间过程中,不断完善课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葫芦丝 校本 课程 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