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
- 文档编号:4152455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21
- 大小:29.06KB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
《《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甫诗三首》教案.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甫诗三首》教案
《杜甫诗三首》教案
5杜甫诗三首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杜甫,作为唐代诗坛上的又一颗璀璨明星,与李白并称为“双子星座”。
韩愈曾推崇说:
“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这决非过誉。
杜甫的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体现了现实主义的创作风格,语言极其精练,尤长于古体诗和律诗。
这篇课文选取了杜甫的三首律诗,都是他的后期作品,写于他寄寓夔州(今重庆奉节)时期。
《秋兴八首(其一)》是一首借景抒怀之作,感情强烈。
《咏怀古迹(其三)》是歌咏王昭君出塞之作,沉郁苍凉。
《登高》是诗人抒发长年漂泊、老病孤愁的感慨之作。
学习这几首诗歌,要善于把握景与情的交融关系,要善于把诗人的悲欢愤激之情同当时战乱的时局联系在一起,逐步深入地感知诗中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人情感的熏陶而有所感悟,从而引发学生的审美兴趣,培养潜心涵泳的鉴赏习惯。
思路方法
本课教学在感受、品味诗歌意境时,应引导学生明确意境的准确定义,可回顾意象的知识,明确意境与意象的关系,逐步引导学生进入诗的境界。
由于作者生活年代与我们今天相距甚远,教学难点当定位在对作者隐晦的情感的把握上。
要让学生在诵读和理解的基础上进入诗歌的情境,教师也应该通过各种手段为学生创造情境。
如何有效地创设情境,主要的解决办法如下:
1.指导朗读,强化背诵。
建议学生课前完成三首诗的背诵任务,有助于学生初步了解诗意,
以便较快进入对诗作的理解,将教学重点放到把握、分析意境方面。
2.提出问题,重视体悟。
精读课要解决四个问题:
诗中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写,这样写的好处。
联想和想象是填补艺术空白、品赏意境的好办法。
就这一点,教师在精读课上要做出示范。
3.补充史料,做好总结。
论世知人,有利于理解诗歌。
教师可提供适当的背景资料。
课时安排:
3课时
三维目标
1.了解作家生平、作品风格、诗歌的创作背景和创作目的。
2.背诵三首诗歌,赏析并积累一些名句。
3.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基调,感受诗人的愤激之情。
4.把握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熟悉律诗的格律知识。
5.了解杜甫“致君尧舜上”的抱负与忧国忧民的情怀,品味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杜甫曾评价李白的诗歌时说“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其实他自己的诗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著名评论家胡应麟就曾称赞杜甫的诗说“气象雄盖宇宙,法律细入毫芒”。
那么今天我们就通过他的律诗来体会一下沉郁顿挫的风格,品味诗歌的意境。
诗词导入
杜甫出身在世代“奉儒守官”的封建家庭,自幼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教育和熏陶。
他以稷、契自许,有志于“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一心想要走的是“达则兼济天下”的道路。
他曾回忆他的自负心情说: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
”但在唐玄宗逐渐昏庸,李林甫、杨国忠相继弄权的社会里,那是注定要碰壁的。
杜甫一生的苦难和穷困使他不能不看到封建社会的冷酷现实。
在他的笔下,多少辛酸苦累倾泻而出,多少的忧国忧民积郁其中。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杜甫。
文本解读
知识积累
1.作家作品
杜甫(712—770),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今河南省巩县),是诗人杜审言的孙子。
唐玄宗开元中,他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清狂”的生活。
天宝五年(746),他到长安,进取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兵曹参军的小官。
安史之乱起,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不久又贬为华州司功参军。
乾元二年(759),他弃官西行,度关陇,客秦州,寓同谷,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浣花溪畔。
曾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职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
永泰元年(765),他打算离蜀东去,途中留滞夔州二年。
大历三年(768),携家出峡,漂泊鄂、湘一带,后死于赴郴州途中。
有《杜少陵集》。
2.基础积累
(1)认读字音:
凋(diāo)伤塞(sài)上急暮砧(zhēn)
(2)理解词义:
凋伤(使草木凋落衰败)萧森(萧瑟阴森)兼天(连天)系(指系舟上岸)寒衣(指冬天穿的衣服)催刀尺(指赶裁新衣)急暮砧(黄昏时急促的捣衣声。
砧,捣衣石)
3.文学常识
古体诗又叫古风,形成于汉魏六朝,在句数、字数、平仄、用韵、对仗方面均较自由。
近体诗是与之相对的概念,也叫今体诗,唐代诗人在梁陈诗人对诗律研究和创作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律诗和绝句这两种新诗体。
律诗分五言和七言,每首四联,依次称首联、颔联、颈联、末联(或尾联);每联两句,上句称出句,下句称对句;每句的平仄都有严格规定,特别是第二、四、六字的平仄不得随意变更;凡偶句都要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中间两联须对仗。
近体诗的绝句,也称律绝,每首两联,平仄和押韵同律诗一样,只是不一定对仗。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家常以意境的高下来衡量作品的成败。
什么叫意境?
意,即情感、意绪,即诗人主观的思想感情;境是境况、境界,即诗中所描绘的客观生活图景,它是广义的,不单指景,还指诗人所见所历之事。
意与境交融在一起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就是意境。
意境由意象组成,意象包括在意境中。
意象着眼于某种物象中的主观意向,而意境则是由艺术形象所表露出来的整体境界。
读者运用想象和联想,进入诗的意境,就能在思想感情上与作品产生共鸣。
信息筛选
一、介绍写作背景(请选看下文课堂建议补充资料)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4月,剑南节度使严武病逝,杜甫在成都失去了依靠,结束了5年来漂泊流离的生活,也促使他决计买舟东下,“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把
回家的梦想付诸现实。
第二年春天,杜甫携家来到夔州(今重庆奉节)暂居。
在夔州居住的两年时间,杜甫开始了诗歌创作的又一个高峰,写下了四百多首诗,或追忆往昔似水年华,或感叹时事如棋局反复,或借古遣怀,或悲伤衰老。
本课所选的三首律诗,都是作于这个时期。
《秋兴八首》写于大历元年(766)年秋天。
当时,安史之乱虽然结束,但李唐王朝仍然面临北方军阀重新割据的危险;另外,唐朝与吐蕃在剑南川西的战争也接连不断。
《秋兴八首》就是在这样国家仍然动荡不安、诗人依旧客居他乡的社会背景下写成的。
八首诗各自独立而又互相勾连,一脉相通,在思想内容和艺术创新方面都达到了一个很高的境界。
二、熟读诗歌,掌握内容
1.请学生吟诵诗歌,感受音韵和节奏。
注意节奏,如: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
节奏由三个“二字尺”和一个“一字尺”构成。
2.结合背景,明确感情基调。
明确:
孤独抑郁的感情。
3.掌握诗歌内容。
(1)先让学生串讲每联的大体意思。
明确:
第一、第二联形象描绘了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第三联由眼前丛菊的开放联系到“故园”,第四联写追忆“故园”的沉思又被白帝城黄昏的砧声所打断。
(2)概括主要内容。
明确:
这首诗歌通过对巫山巫峡的秋色秋景的形象描绘,烘托出阴沉萧森、动荡不安的环境
《杜甫诗三首》教学设计
天全县初级中学杨绍文
一、教材分析:
1、课标对古诗词学习(七——九年级)的要求: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运用审美情趣”,“理解背诵相当数量的优秀古典诗词,能够分析古典诗词中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理解其思想内容”。
2、古诗词学习在初中阶段教材中的地位、作用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呤”,古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
初中语文教材每一册都会安排一定数量的古诗词,这些诗词既是我国古代诗作的名篇,又是众多诗篇中朗朗上口的佳作。
初中阶段让学生学习、吟诵这些优秀诗词,不仅能让学生继承祖国优秀的文化遗产,了解到我国古代文学的基本常识和历史,而且也能够丰富学生语言知识的积累,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素养,更重要的是能让学生受到美学的熏陶和感染,进而提高其审美塑美的能力。
3、《望岳》是杜甫早年漫游时的作品,当时青春年少,壮志凌云。
《春望》《石壕吏》作于安史之乱爆发后,表露了作者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深切痛情。
二、学生已有学习经验分析:
初中学生积累了一些诗词,能背诵一些。
由于社会阅历和生活经历有限,学生学习诗词容易停留在字面,不善于联系创作背景理解作品的深刻主题。
三、学习重点
1、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
朗读贯穿于整个教学中,通过朗读和背诵反复体会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
2、把握诗的景与情、事与情,感受品味诗歌的意境。
3、把握古诗词的主要内容和表达的情感与意境。
《望岳》,通过歌咏泰山的高大雄伟,表达出诗人“一览众山小”的决心和傲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春望》《石壕吏》中对时局的忧虑,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四、学习难点
1、透过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
五、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作者杜甫的相关文学常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2、能力目标:
(1)、能从字、词、句等方面品味诗词,体会作者的情感;
(2)、会运用联想和想象,品味诗词的意境,领悟作者表达的感情;
3、方法目标:
(1)、通过学习,能说出诗词的写作技巧,如象征、用典、对比、白描、渲染、联想想象等;
(2)、通过学习,总结出学习古诗词的一些学习方法。
六、教学方法设计
1、朗读法、品读法。
2、情境设臵法。
3、点拨法。
4、谈话法。
5、讨论法。
6、想象法。
7、比较阅读法。
七、学习方法设计
1、小组合作探究法。
2、圈点勾画法。
3、想象法。
4、品读法。
5、目标导学法。
6、比较阅读法。
八、预习设计:
1、收集查阅杜甫的相关资料;
2、熟读三首诗歌,识记生字;
3、思考诗歌大意,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九、教学过程设计
一课时《望岳》
(一)新课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国古代诗歌到了唐代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迎来了她的第一个高峰,佳作浩如烟海,名家灿若繁星。
今天,让我们走近被后人称为“诗圣”的杜甫,聆听他笔下流淌出来的歌声。
今天我们学习他的诗《望岳》。
解题。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活动一:
检查预习,交流资料搜集情况。
并点拨把握重点文学常识及创作背景。
背景交代一定要作到准确而清晰,为正解诗词作好铺垫。
指名学生交流: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为我们留下了1400多首诗歌。
这些诗篇像一面镜子,广泛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唐代社会由盛而衰的真实历史面貌。
自唐以来,他的诗歌即被公认为“诗史”,诗人本人也被看作一代诗宗,被尊为“诗圣”。
杜甫(公元712~770),字子美,诗中自称少陵野老,后人称他杜少陵。
杜甫出生于一个“奉儒守官”的家庭里。
祖父杜审言是唐初著名诗人,父亲杜闲曾做过奉天县令。
这样一个家庭给了他一定的文化熏陶。
杜甫的创作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
1、读书和壮游时期。
杜甫七岁即能作诗文,十五岁时便在文坛上初露头角。
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正是他刻苦学习的自述。
二十岁后,他开始了漫游生活。
他南游吴越,北越齐赵,饱览了祖国壮丽的河山,开阔了他的视野和心胸,并在洛阳与李白等同时代的著名诗人结为肝胆相照的朋友。
这个时期的生活和创作,具有浓厚的浪漫色彩和情调。
如《望岳》一诗表现了他青年时代的气概和抱负,是他早期的代表作品。
2、长安十年时期。
公元746年杜甫怀着经世济用的政治理想到长安试求官。
可是由于奸相李林甫玩弄了“野无遗贤”的骗术,使参加考试的人全部落榜。
杜甫也遭其害,困居长安达10年之久,过着辛酸屈辱的流浪生活。
不幸的遭遇使他进一步认识到__的腐朽,创作出了像《兵车行》《丽人行》《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等杰出的现实主义诗篇。
诗的风格情调,也由早期的热情奔放、乐观坦荡变得悲壮凄凉,形成“沉郁顿挫”的诗风。
3、战乱流离时期。
这是其现实主义诗歌发展时期。
在短短两三年中,由于安史之乱,他携家和人民一道受冻挨饿,避难流亡,卷进了生活的底层。
在沦陷区,山河破碎之感甚
深。
脱贼后,又屡遭肃宗贬斥。
灾难的时代,震撼着诗人的心灵,使他写出了《春望》《北征》和“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一系列具有高度人民性和爱国思想的不朽诗篇,并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
《望岳》写于所谓“开元盛世”,其时诗人才二十四五岁,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之时,所以诗人会写出“回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情壮志,不仅是要登上泰山极顶的誓言,更是自己将登上人生顶峰的誓言。
而另一首诗《春望》则写于“安史之乱”前期,诗人已到中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集中表达了其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相关背景知识了解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理解诗意。
(三)出示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杜甫的相关文学常识及作品的创作背景;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三首诗;
3、了解三首诗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初步了解杜甫的诗歌创作风格
(四)朗读课文或听范读,初步感知课文。
1、教师范读,或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范读或集体朗读。
学生听(读)准字音,读出停顿,注意表达的感情。
用朗读法。
2、活动二:
交流听(读)后感受最深刻的地方。
用谈话法。
这是一首古体诗。
古诗一般四字为二、二式,五字为二、二、一式或二、一、二式,七字为二、二、二、一式,有时因表意需要而有特殊情况。
《望岳》是一首五言古诗,句式有“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
①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②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3、吟诵,品味诗词的韵味,感悟诗境。
(五)品读词句,内化诗境。
主要完成以下任务:
1、学生参照注释,借助工具书,疏通诗句,理解诗意。
教师要求学生从文字到内容基本理解和把握诗歌,可设臵思考题启发和帮助学生理解,小到一个词的词义,大到这首诗的整体内容。
就这些问题,小组展开讨论,学生将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表达出来,学生之间互相切磋交流,有助于充分地理解诗意
2、揣摩意境,感悟诗人的情感。
教师提问:
诗题为《望岳》,但全诗没有一个“望”字,而句句写向岳而望,而且角度有别,试对此作具体分析。
教师提供必要的背景常识:
这里说的是泰山山脉,它在山东省中部,从东平湖东岸一直延伸到淄博市南,长约二百公里。
学生展开想像,设想诗人当时望岳的情景。
明确:
首句“岱宗夫如何?
”写乍一望见泰山时,那种欣喜惊叹仰慕的情形,非常传神。
“齐鲁青未了”语出惊人,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欣赏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烘托泰山之高。
这两句是远望泰山的景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
这是近望泰山所见的景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写泰山中天门以上时有云团浮现,或高或低;鸟亦时常出没于山谷间,须睁大眼仔细看才能看见。
这是凝望泰山时所见的景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诗人此刻仍在山下,但他却能“一览”,这显然是诗人神游玉皇顶之所见。
4、概括诗的情感。
进一步感悟作者通过内容表达的思想感情,使学生对诗的理解逐渐向较高的理性层次靠近。
提问:
诗言志,诗歌创作无不是为了传情达意。
这首诗流露出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教师提示学生,可以联系写作背景,联系诗人的人生经历。
明确:
这是杜甫的早期作品,青年时期的杜甫过着一种“裘马轻狂”的漫游生活,字里行间洋溢着青年杜甫那种蓬勃的朝气。
诗人热情赞美了泰山的神奇秀丽,流露了对祖国河山的热爱之情。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直抒胸臆,表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以及卓然独立,兼济天下的豪情壮志。
(六)想像诗的意境,感受诗人高超的写作艺术,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要求学生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并阐述理由。
或者“这首诗什么地方最吸引你,指出来并说明原因”,或者“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绝唱,你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应当以鼓励为主,不要动辄评判,更不要轻易否定。
比如: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钟”将大自然人格化、拟人化,把大自然写得有情有义。
“割”字锤炼得极好,从山的北面看,那照临下土的阳光就像被一把硕大无朋的刀切割断了一样,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含蓄蕴藉,意在言外,诗人凝望泰山“层云”“归鸟”,不觉时间已久,连眼睛都酸困了,这不正流露了诗人对泰山情有独钟,热爱有加吗?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意蕴丰厚,有一种哲理美。
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它激励着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永往直前。
虚实相生的写法使本诗显得摇曳多姿,言有尽而意无穷。
1、2句虚写,3、4句实写,5、6句实写,7、8句虚句,虚实交错,意韵悠长。
(七)赛读,背诵全诗。
(八)课堂小结。
学习本诗后得到的启迪,可以是情感上的,也可以是写作方面的。
二课时《春望》
环节一、引入,指名介绍写作背景。
教师明确:
天宝十四载(755)十一月,诗人赴奉先探家,未几,安禄山发动叛乱。
次年五月,贼破潼关,诗人被迫北上避难,安家于鄜州。
七月,肃宗即位于灵武,诗人闻讯后前往投奔,不料中途为贼兵所俘,被押至长安;因他官卑职小,未被囚禁。
第二年四月,他乘隙逃离长安,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了当时朝廷的所在地──凤翔县。
这首诗是诗人逃离长安前一个月写的。
环节二、初读感知
⑴学生听读,要求听准字音,把握五言律诗的诵读要领。
⑵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⑶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学生点评。
⑷教师范读,学生循声低和。
环节三、学生结合注释,借助工具书,理解诗句,整体感知诗意。
环节四、引导学生通过想像再现形象,把握物境。
教师提示学生根据字词想像单个形象,根据句节想像群体形象,根据全篇想像整体形象。
⑴提问:
诗歌的首联写了哪几个形象?
这些形象各有什么特点,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明确:
写了国都、山河、城、草木四种形象。
国破,山河依旧,城春,草木深。
这是一幅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
国都沦陷,城池残破,虽然山河依旧,可是乱草遍地,林木苍苍,使人满目凄然。
⑵提问:
颔联写了哪几个形象,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学生可能有两种看法。
一种看法是那娇艳的花也因感时伤别而泪水纵横,那无忧的鸟也一改往日动听的歌喉而发出让人惊心的啼叫。
另一种看法是诗人伫立在娇艳的花旁,听着掠空而过的鸟儿婉转的啼叫,心里嗔怪它们的无情而流下了伤时恨别的泪水。
只要言之成理,教师当以鼓励为主。
⑶学生想像颈联、尾联的形象及画面。
明确:
烽火连天,兵荒马乱,“家书”承载着亲人的牵挂和眷念。
诗人盼望得到一封家书,然而终归是失望,我们仿佛看到诗人满头白发如冰雪,因焦虑忧愁而频频搔首。
环节五、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情感,把握情境:
诗歌羞于直白言情,常寓情于形象之中,形象不仅是诗人情感的触发,又是诗人情感的载体,也是体验诗人情感的途径。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形象体验情感。
提问: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明确:
前四句抒发了诗人面对国都沦陷,山河破碎而产生的沉痛和忧伤之情,颈联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的思念牵挂之情,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叹息衰老,又多了一层悲哀。
环节六、引导学生品味诗人的主观之意是如何同客观现实之境和谐统一的以及这种和谐统一所传达的言外之意,象外之旨。
环节七、提问:
诗中哪些字词最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试品析诗中的词句。
学生自由讨论交流,可能会涉及对诗歌表现手法的认识、对诗句的品析评价等。
关于表现手法。
全诗触景伤怀,移情于物,将忧国思亲的情怀蕴含在形象的描写中,情景交融,感人肺腑。
关于一字传神。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破”字使人怵目惊心;“深”字令人满目凄凉。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溅”“惊”体现了诗歌语言的动态美,寄托了诗人强烈的情感。
名句品评。
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是千古传诵的名句,奥妙在哪里?
关于诗歌语言的意义美。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举手搔头,意欲解愁,可是搔头解愁愁更愁,稀疏短发,几不胜簪,顿觉衰老,更增一层悲哀。
……
环节八、学生有感情朗读,齐背《春望》。
环节九、比较两首诗风格的异同
①、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②、请学生辨析两首诗的风格。
明确:
《望岳》形象高大,境界壮阔,显示出气势磅礴、雄放健拔的风格。
《春望》感情凝重,景象凄清,风格沉郁,具有悲怆美。
环节十、布臵作业
1、默写《望岳》《春望》。
2、预习《石壕吏》。
三课时《石壕吏》
环节一、导入新课
学生齐背《望岳》《春望》。
今天,我们学习《石壕吏》。
(板书文题)
环节二、播放背景音乐,朗读诗歌,创设学习氛围
1、教师配乐范读《石壕吏》,提示学生这是一首古体诗,应注意停顿、节奏、语调。
25杜甫诗三首
教学目标:
1.领会诗歌的丰富内涵和精美语言,积累一些文言词语和诗歌的修辞方式。
提高对诗歌艺术的审美能力。
2.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感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充分理解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感受作者人格的伟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杜甫的《望岳》、《春望》
一、导入:
杜甫:
号称“诗圣”,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大胆地揭露了当时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杜甫诗三首 杜甫 诗三首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