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docx
- 文档编号:4144793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5
- 大小:29.84KB
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docx
《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与修辞手法
《公共关系口才》要点
第一章公共关系口才概述
1.语言: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是声音、文字和意义相符合的符号系统,是社会交际、表情达意的重要工具。
语言分为自然语言和非自然语言。
自然语言一般指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非自然语言则专指态势语言。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是两种主要的语言形式。
2.口头语言:
以音和义结合而成,以说和听为传播方式的有声语言。
口头语言即我国标准口语的确切表述是,运用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表达,适合社会交际的语言环境,语意相对确定的口头语言。
口头语言是其他语言形式的基础。
3.口头语言的特点:
音义结合的相对性;思考表达的同步性;瞬息即逝的短暂性;信息反馈的迅速性;语体风格的简洁性。
4.书面语言:
是字和义结合以写和读为传播方式的语言,是口头语言的文字符号形式。
甲骨文是我国现已发现的最早的书面文字。
5.态势语言:
以体态和意义相结合,以表现与观察为传播方式的语言符号。
6.言语:
对特定语言的运用和运用语言所产生的结果。
7.口才:
是语言交际中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的才能。
“口才”一词最早见诸《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
口才是以口头语言为主要工具。
8.口才的基本特点:
明确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独特的技巧性;突出的实践性;
9.口才的综合性特点:
生理和心理的综合;素质和能力的综合;思考和表达的综合;方式和手段的综合。
10.公共关系口才:
能够体现公关精神,遵循公关原则,取得良好公关效果的口才表达能力。
口才与公共关系口才之间具有一般与个别的关系,表明一般口才不能代替公共关系口才,一般口才则是公共关系口才的基础。
11.区分口才不同层次的三条标准:
说得对;说得好;说得妙。
12.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包括公共关系的总体原则、实践原则、活动原则和从业人员的职业原则。
其中总体原则包括(P20页);其中的实践原则包括真实信用原则、平等互利原则、统一协调原则、整体效应原则。
13..公共关系精神的创始人:
公共关系职业的创始人艾维.李的公共关系思想体现为“公众必须被告知”,并提出“讲真话”的命题,被后人誉为“公共关系之父”。
公共关系学科的创始人爱德华.伯内斯,他主张“投公众所好。
”
14。
公共关系思想的核心(即基本精神):
“公众必须被告知”、“讲真话”和“投公众所好。
”
15.公共关系口才的衡量标准:
(1)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
(2)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
(3)服务公共关系活动的既定目标。
公共关系传播由开始到实现目标可依次分为交流信息、沟通情感、改变态度、引起行为等四个层次。
树立组织的良好形象,优化组织的社会环境,是公共关系活动的最终目标。
16.公共关系口才的性质:
(1)一般口才的性质,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明显的综合性、独特的技巧性和突出的实践性。
(2)口头语言的性质,指音义结合的相对性、思考表达的同步性、瞬息即逝的短暂性、信息反馈的迅速性和语体风格的简洁性。
(3)公共关系的性质。
公共关系的性质是公关口才的特有性质。
17.公共关系口才的作用:
畅通信息渠道;播洒人文关怀;融洽人际关系;维护组织形象;促进各项工作。
其中,畅通信息渠道是公关口才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作用。
传播沟通既是公关的构成要素,又是公关活动的功能。
公众是决定公共关系主体命运的关键因素。
第二章口语交际的构成要素
1.口语交际信息传播模式(口语交际的七个构成要素):
说话人、听话人、信息、符号、编码、解码、语境。
2。
口语交际中传播与反馈的关系:
反馈是信息接受者对信息发出者的反应活动,实际上反馈也是一种传播活动。
反馈的实质就是传播,多数传播中包含有反馈。
3.符号与信息的非对应性:
信息符号是口语交际中编码和解码的核心问题。
信息符号与信息之间的非对应状况,存在着两种情形:
一个信息可以用至少两个信息符号来表示;一个信息符号可以表示至少两个信息。
4.信息传播是口语交际的核心。
最理想的口语交际是编码正确且解码也正确。
5.语境影响口语交际的特点:
广泛性;层次性,即长期、间接的影响和即时、直接的影响;两面性,即积极、正面和消极、负面的影响;可控性。
6.语境对辨析和确定信息的作用:
(1)语境是辨析和确定信息符号含义的依据。
(2)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制约和影响。
其影响和制约可分为两种类型,即情绪性影响和能力性影响。
语境对口语交际参与者的能力性影响具有长期性和稳定性。
7.口语交际的参与者在交际中具有主导作用:
(1)意愿和态度关系到交际的顺利进行。
(2)决策和调控关系到传播主旨和内容。
决策和调控传播主旨和传播内容的任务只能由口语交际的参与者-----说话人和听话人来共同完成。
(3)素质和水平关系到口语交际的效果。
提高交际效果,口语交际的参与者要做到:
化解编码的失误,即编码失误发生在自己身上而自我化解,编码失误发生在对方身上而代为化解;把握符号外信息;克服解码的障碍;补救解码的误读。
第三章公关口才的应用原则
一.公众原则
1.公众原则的含义:
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必须尊重公众,维护公众,服务公众。
公共关系口才必须具有价值和道德取向,即遵循公共关系的基本原则,体现公共关系的基本精神,服务于公共关系的既定目标。
2。
公众原则的基本要求
(1)尊重并维护公众的人格地位。
组织、公众和媒介是公共关系的三大构成要素。
组织处于主体地位,而公众则是公共关系的客体。
(2)尊重并尽量满足公众的知情权。
最早从公共关系角度对知情权进行阐述的,是被称为公共关系之父的艾维李。
(3)尊重并满足公众的正当需求。
二、恰当原则
1.恰当原则的含义:
运用公共关系口才时所传播的思想和情感应当具有恰当性。
衡量一个言语行为是否恰当主要看其是否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即有利于实现交际目的语言表达为恰当。
正确与恰当并非任何时间都一致。
在特定语境中,口语表达的恰当性不一定要求必须正确,只要与语境相协调,也是恰当的。
2.恰当原则的具体要求:
(1)尽量选择既恰当又正确的信息。
既恰当又正确的信息是运用公共关系口才过程中遵循恰当原则的第一选择。
(2)应当避免使用不恰当的信息。
三、适宜原则
1.适宜原则的基本内容:
(1)传播方式适宜。
公共关系活动中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交谈、演讲和辩说。
其交谈主要有座谈、对话、谈心、讨论、研究等形式。
交谈在公共关系活动中适合于召开生活会、调查会、调度会、碰头会、工作例会等。
(2)时间地点适宜。
(3)通俗程序适宜。
通俗程度是指公共关系口才的运用应当适合公众的理解接受程度。
其具体要求包括:
通俗程度应略高于一般水平;适应一般与适应个别相结合;适应程度应当符合时代特点。
(4)风格特色适宜。
为使公共关系口才的风格特色适宜,做到:
风格特色应当与信息内容相协调;风格特色应当“不拘一格”,关键是要破除在风格问题上的思维定势,就是破除按照某种固定风格去传播信息的固有观念。
四、语境原则
1.语境原则的含义:
公共关系口才在运用中应当努力适应语境的影响并且需要积极地控制语境和利用语境。
2.对语境实施控制的形式:
(1)对语境影响的利用。
利用语境的影响以增强口语交际效果,包括正用与反用两种类型。
(2)对语境影响的导引。
对语境消极、负面的影响加以疏导、淡化或消释,从而保证口语交际的顺利时行。
(3)对语境影响的顺应。
(4)对语境影响的遏止。
(5)对语境影响的再造。
五、诚信原则
1.诚信原则的含义:
运用公共关系口才,应当具有真诚的态度和承担责任的精神。
即言语真诚,说话算数。
2.诚信原则的内容
(1)言语真诚。
(2)说话算数。
3.诚信原则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诚信原则适用于一般情况,既有绝对的一面,也有相对的一面。
4.诚信危机的处理:
(1)坦率承认错误。
(2)告知事情真相。
(3)采取切实行动。
5.言语真诚与保守秘密之间的关系:
言语真诚是公共关系口才诚信原则的内容之一,而保守组织机密则是公共关系从业人员必须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
两者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言语真诚是否应当暴露个人隐私这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具体分析和处理。
第四章公关口才的表达方式
1.公共关系口才最常用的表达方式有:
叙说、描述、抒情、论证和说明。
2。
叙说的类型:
叙说是口语交际中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表达方式。
根据叙说内容的详略,可将叙说分为详叙和略叙;根据叙说的内容,可将叙说分为顺叙、倒叙、插叙、引叙四类。
顺叙是叙说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
3。
叙说的要求:
(1)头绪清楚。
叙说必须条理分明、头绪清楚,要让听话人听了叙说之后,有一个清晰的认识,能够产生说话人所期待的效果。
(2)交代明白。
(3)详略得当。
详叙或略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决定。
通常要考虑听众的兴趣和需要,时间、场合的限制,信息内容的重要程度等因素。
4。
描述的类型:
根据描述对象的不同,可将描述分为人物描述、事物描述和景物描述;根据描述手法的不同,可分为直接描述和间接描述;根据描述的详略不同,可分为细致描述和简朴描述。
其中,人物描述包括对人物的肖像描述、言辞描述、行动描述和心理描述。
4.描述的要求:
描述目的要明确;描述要自然贴切;描述要突出特点。
5.抒情的类型:
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常用句式有呼告、判断、感叹、反复、设问、反问等。
间接抒情有借助叙说抒情、借助描述抒情、借助论证抒情。
6.抒情的要求:
感情真挚;情趣健康;符合要求。
7.完整论证包含的要素:
论证是确定某个说法、观点真实性或虚假性的思维过程。
论证包括论题、论据和论证方式三个部分。
在整个论述过程中,论题占主导地位,论据和论证都必须为论题服务。
论据则是论证的基础。
论据可分为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
8.论证的种类:
立论和驳论。
9.论证的规则:
(1)论题必须清楚、明确。
违反这条规则所犯的逻辑错误叫做“论题模糊”或“论题不清”。
(2)论题必须始终同一。
在一个论证中只能有一个论题,并始终围绕着该论题进行论证。
否则就要犯“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的错误。
3)论据必须是真实的命题。
论据是用来论证论题真实性的根据,以虚假的命题作论据就是“论据虚假”。
(4)论据的真实性不应该靠论题来证明。
论题的真实性必须依靠论据的真实性来论证。
如果论据的真实性依赖于论题的真实性,就等于没有论证,违反这条规则的逻辑错误叫做“循环论证”。
(5)论据中必须能够推出论题。
论据与论题之间必须具有必然联系。
论题是按照推理原则,从论据合乎逻辑地推导出来的。
违反该原则会犯“推不出”的错误。
所谓“推不出”的错误表现为:
论据与论题不相干;论据不充分;违反有关推理的规则。
10.说明的方法:
概括说明;定义说明(有实质定义说明和语词定义说明);分类说明;举例说明;比较说明;数字说明;引用说明。
11.说明的基本要求:
解说清楚、明白、深刻,能够表现事物的特点和本质。
第五章公关口才的修辞手法
1.比喻的种类:
明喻、暗喻和借喻。
2.正确运用比喻应注意:
喻体应当是常见、易懂的事物;喻体和本体应当具有共同点;用以作比的事物应当积极健康。
3.比拟:
分为拟人和拟物两大类。
运用比拟应当注意:
比拟应该体现当时的真情实感;用于比拟的人和物必须相似或相近;注意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4.借代:
借代的依据是事物的相关性。
借代的方式划分为:
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整体代部分。
5.借代与借喻的区别: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而借代则不能改为明喻。
6.运用借代应该注意的问题:
把握借代与借喻的区别;被替代的本体必须明确,借代中的借体必须具有明显的代表性,使人一听就能明白所指代的是什么;应当注意褒贬和场合。
7.运用对偶应该注意的问题:
对偶在口才实践中的应用,多以对联的方式出现。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文学形式。
对偶的主要特点是“对称”。
对仗严谨是运用对偶的最基本要求,是指上下联的字数相等,上下联用词的词性要对应。
运用对偶时形式与内容应当统一。
8.对比的种类:
对比是指把两种不同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的一种修辞手法。
对比分为两体对比和两面对比。
9.运用对比应当注意的问题:
注意不同的特点,两体对比常用于揭示对立,通过对比使其更加鲜明,两面对立常用于揭示事物内部即矛盾又统一的辩证关系,通过对比帮助人们全面认识问题;认识事物的本质;区别对比与对偶,对偶的主要特点是对称,对比的主要特点是对立,对偶强调形式,对比强调内容,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
10.排比的类型:
句子成分的对比;句子的排比。
11.运用排比应当注意的问题:
必须从内容出发;视情况决定长短;正确使用提示语。
12.层递的种类:
递升型的层递;递降型的层递。
13.设问的作用:
吸引说话人注意,启发听话人思索;强调突出某些重要的内容;用于讲话内容的转折处,能起到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设问说理,可以使论证深入,波澜起伏。
14.设问与反问的区别:
都是无疑而问,设问不表示肯定什么或否定什么;反问明确地表示肯定和否定。
设问的作用主要是提出问题引起注意,启发思考;反问的作用主要是加强语气,表明作者自己的思想。
15.反复的基本类型:
连续反复和间隔反复。
16.修辞手法在口语交际中的综合运用:
主要有连用和兼用两种基本形式。
修辞手法的连用是指同类或异类修辞手法在某个口语表达中的接连使用,包括同类修辞手法连用和异类修辞手法连用两种形式。
修辞手法的兼用是指在同一个口语表达中兼用了多种修辞手法。
第六章公关口才的句式选择
1.长句化短的方法:
(长句表意严密、精确、细致;短句表意简洁、明快、有力)
(1)抽调法。
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调到其他位置,或者另外独立成句,或者变为复句里的分句。
(2)拆分法。
把联合成分拆开,让拆开的部分与原句中相同部分直接相配,分别独立成句。
2.复杂句与简单句的区分:
两者是根据句子的结构和语意的复杂程度以及提供信息的多少而划分的句子类型。
区分复杂句与简单句,是着眼于句子结构的复杂程度和信息量的大小。
3.整句与散句:
整句是指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组句子。
散句是指结构不整齐、交错使用的一组句子。
整句形式整齐、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句式多种多样,所表达的内容不象整句那么集中,但散而不乱,比较灵活。
整句与散句交错运用,要比单纯用整句或散句的效果好。
4.主动句与被动句:
口语表达主要用主动句,但以下两种情况使用被动句要比使用主动句更为合适。
一是主动者不需要说出,或不愿说出,或无从说出时使用被动句;二是在特定的上下文中,为了使前后分句的主语保持一致,为了使叙说的重点突出。
也可使用被动句。
5.运用肯定句与否定句应当注意:
语意的轻重强弱,肯定句的语意比否定句重些强些,但双重否定句的语意又比肯定句重些强些;肯定和否定并用,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事物比单一从一方面认识更为深刻,能够更加鲜明、深刻地揭示事物的性质和特点。
6.完整与省略的基本类型:
完整语句是指表达形式与其所传播的信息完全对应的语句。
省略语句是指表达形式省略了某些成分与其所传播的信息内容不完全对应的语句。
省略句并不影响所传信息内容的完整性,而且使语言表达显得更加简洁精炼。
完整与省略的基本类型有:
语句的完整和省略;句群的完整和省略;关联词语的完整和省略。
7.完整句式的特点:
语句结构比较严谨,逻辑层次比较清晰,*表意更加明确。
8.省略句式的特点:
简洁明快,言简意赅,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9.运用省略表达手法应该注意:
省略不是苟简,不能因为省略而造成意义表达的模糊和错误;省略的内容应该是不言自明、不言而喻的事实或道理;省略的部分不应该存在内容和形式方面的问题。
10.刚劲与柔合手法的类型:
(1)刚与柔的互动类型:
以刚克刚型;以刚克柔型;以柔克刚型;以柔克柔型。
(2)刚与柔的兼用类型:
以刚为主型;以柔为主型;刚柔并重型。
12.具象的作用:
积累和丰富对事物情况具体、细致、鲜活的认知印象;构建逼真情境,渲染现场氛围,强化感同身受;激活、调动情感的力量。
13.抽象的作用:
尊重听话人的理解力和联想力;高屋建瓴,把握事物情况的实质;优化和确保重点内容,达到言简意赅,以少胜多的效果。
14.具象或抽象的选择应用涉及两个方面:
手法的选择和程度的选择。
手法的选择在口语交际中属于初级层次的选择。
程度的选择必须以手法的选择为基础和前提。
15.选用明示或暗示的标准:
褒贬标准;禁忌标准;敏感标准;窘迫标准;怀疑标准;保密标准。
16.选用明示或暗示应该注意的事项:
手法的选用标准具有多样性;既有一般性又有灵活性;既有一致性又有可能不一致性。
第七章公关口才的辅助技巧
1.美国心理学家逊伯特.莫拉宾认为,一条信息的传递效果,其中有声语言(包括副语言)的作用占38%,语词的作用占7%,而体态语言的作用占55%。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修辞学》中写道:
音量、音高和节奏是演说家应当注意的三点。
2.音量对于口语表达的影响:
音量的大小取决于气流的强弱,气流越强,音量越大,气流越弱,音量越小。
音量的大小能够体现不同的个性;音量的大小能够表现不同的情绪;音量的大小能够表现说话人与听话人的关系。
3.调节音量需要注意的事项:
要恰当、适度;要顺畅、自然。
4.重音的表达方式:
高低对比法;强弱对比法;快慢对比法。
5.运用重音的基本原则:
重音贵在于精而不在于多;正确处理重音与非重音;表达重音要注意把握分寸;确定重音应当从全局出发。
6.丘吉尔曾总结了口头表达艺术的四大要素,其中占第一位的就是口语表达的节奏。
口语表达的节奏大体上包含以下要素:
速度的快慢;音量的高低;音质的好差;声调的抑扬顿挫。
速度是最重要的要素。
7.节奏的表现形式:
快慢变化;高低变化;强弱变化;韵律变化。
8.安排节奏的原则:
内容与形式相结合;整体与细节相结合;重复与变化相结合。
9.停连的作用:
生理的需要;心理的需要,思考的需要。
停连的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相比较,心理需要居于主要地位,即生理的需要应当服从于心理的需要。
10.根据停连的依据划分类型:
语法停连;逻辑停连;心理停连。
11.停连的方式:
停顿的方式和连接的方式。
其中停顿的方式有落停缓收和扬停强收。
连接的方式有停而徐连和停后紧连。
12.语气的要求:
人们说话的语气包含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是内容要素,二是形式要素。
对语气的要求就是要能够正确地表现感情和角色特征,具体体现在---语气必须符合角色特征,语气的分量必须适度。
13.咳嗽声在口语交际中的两个作用:
填补语空;语言替代。
14.态势语言从形式上分为四类:
目光语;表情语;手势语和姿态语。
15.目光语的特征:
丰富性;直接性;真实性。
16.运用目光语应该注意的问题:
(1)充分发挥目光专注的作用。
专注目光有三种作用:
充分表达自己倾听的专注之情和对对方的尊重、鼓励;加强有声语言的渗透力量;收集和了解对方的有关信息。
(2)准确把握目光的指向和驻留时间。
(3)目光语应该与话语内容相协调。
17.手势语的主要类型:
手掌势;手指势;臂腕势。
其中“O”型手势于10世纪初风靡美国。
“V”形手势来源于二战时期的英国首相丘吉尔。
18.身势语的四种类型:
象征性身势语;说明性身势语;表情性身势语;调整性身势语。
19.静态体语的两种类型:
姿态语和界域语。
姿态语中最常见、又较为重要的是立姿和坐姿。
界域语主要有距离界域和位置界域。
其中距离界域又分为:
密切界域(用于情侣、亲友、父母子女之间);人身界域(用于宴会、酒会);社交界域(距离在1.2米至2.1米之间);公共界域(适用于小型演讲)。
第八章公共关系交谈的口才
1.交谈的特征:
交谈是人类口语表达活动中一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式。
其特征为即兴性、相互性、灵活性、并行性。
2.根据交谈者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类型:
并列式交谈和主辅式交谈。
如工作讨论、业务洽谈、学术交流中的交谈属于并列式交谈。
如公关调查、记者采访、医生问诊、讨论式教学中的交谈属于主辅式交谈。
3.交谈的基本要求:
言之有礼;言之有的;言之有益;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度;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4.交谈的总体结构:
开端、本体和结尾三大部分构成。
交谈的结尾可分成三个部分,即话题界限系列、前置结束系列和结束系列。
5.根据交谈者的作用不同而划分的交谈形式:
并列式交谈,指参与交谈的双方和多方比较均衡地轮流充当说话者和受话者。
例如工作讨论、业务洽谈、学术交谈中的交谈都属于并列式交谈;主辅式交谈,指交谈各方明显存在着说话与受话不均衡现象,是一种有主有辅的交谈,例如公关调查、记者采访、医生问诊、讨论式教学中的交谈都属于此类。
6.应当避免的交谈通病:
唠叨不休型;不断打岔型;先见之明型;检查审问型;巴结讨好型;胡乱发问型。
7.话语的局部结构涉及两个问题:
一是话轮的衔接和转换;二是相邻对的前置和内嵌。
其中话轮的转换和衔接可以区分为指定式和自选式两种。
8.常用的岔题方法:
利用一词多义;利用同义词语;利用同音异义;利用好奇心理;利用眼前事物。
9.岔开话题的注意事项:
隐蔽;邻近;及时;超越。
10.常用的插话技巧:
适时插话,即要抓住交谈节拍和把握说话时机;恰当自然;商榷口吻;独到新颖。
11.交谈的开端技巧:
专心;兴趣;自信;同情;友好;稳重。
12.交谈的结尾技巧:
切忌在双方热烈交谈时突然结束对话;不要勉强把话拖长;要注意观察对方的暗示;要恰到好处地掌握时间;笑容是结束语的圆满句号;使用格言、警句作为结尾。
13.交谈的语用原则:
(1)角色原则。
角色原则指交谈参与人在交谈过程中应当按照自己所扮演的角色及其规范进行交谈。
(2)合作原则。
合作原则的四个准则是关联准则、适量准则、真实准则和明白准则。
实现合作原则的方法有提醒矫正法和领会含义法。
(3)礼貌原则。
交谈的礼貌原则包括的准则有:
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逊准则、同意准则、同情准则、“套话”准则。
(4)和谐原则。
14.倾听的技巧包括倾听态势技巧和倾听认知技巧两种类型。
15.倾听态势技巧包括:
应用柔合的目光注视对方的眼睛;身体应略微向对方倾斜;面部表情应适合于交谈内容。
16.倾听认知的技巧:
记住大意;辩明含义,即认真分析对方话语的真正含义,听出其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梳理思路;掌握要点。
17.赞扬对方的技巧:
赞扬要明确具体,切忌含糊笼统;赞扬要恰如其分,切忌信口开河,赞扬要因人制宜,切忌千人一面。
18.拒绝的方法:
沉默不语拒绝法,多用于对方提出了不合理的要求,表现出蛮横无理态度,或一时难以确定其动机而无法采用其他方法的情况下;含糊其辞拒绝法,这种方法的关键是要让对方感受到你对他的请求不感兴趣,从而知难而退;强调客观拒绝法;褒人贬己拒绝法。
第九章公共关系演讲的口才
1.演讲的特点:
演讲是口才的最高表现形式。
“演讲”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诸荷马史诗。
演讲的基本特点是:
现实性、时空性、艺术性、整体性、协调性、应变性。
2.演讲的传播效果:
演讲是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中传播效果最为明显的一种口语表达形式。
好的演讲具有的传播效果:
较强的劝服作用;有效的信息交流;较强的表现力度;有助于提高声望;有助于塑造形象。
3.演讲的构成要素:
一是演讲的主体即演讲者;二是演讲的客体即听众;三是特定的环境即场合;四是有声语言和体态语言即方式;五是说服或感召听众即目的。
演讲者在演讲活动中处于主导地位。
4.演讲的口语表达的总体要求:
(1)清晰性、规范性。
这是口语表达的初级要求,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规范性要求主要指口语表述要合乎两个规范,一是合乎本民族的语言规范,二是合乎全人类共有的逻辑规范。
(2)流利性、自如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关 口才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