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 文档编号:4142366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611.90KB
湖南省株洲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
《湖南省株洲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株洲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湖南省株洲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湖南省株洲县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共3题;共44分)
1.(6分)(2017高二下·襄阳期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儒家伦理对古代帝王的制约
王建光
一般而言,汉武帝之后直到清代末期,儒家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道德的至上性和意识形态的排他性,对它的认同是任何政权取得其统治合法性的基础。
作为封建社会的基本政治道德规范,儒家的纲常伦理及其价值观的自然延伸,事实上即成为一种与体制相补充的制约帝王的道德力量。
在以“君臣父子”为代表的儒家纲常伦理中,如果说“君臣”能够保证皇权至上的话,那么“父子”则事实上体现了“孝顺”的内涵,是“君臣”价值观的延伸,这一点正是制约皇权的重要价值基础。
在历史上许多时候,虽然有后宫不得干政的传统,但是当一些问题争议不断、议而不决,或皇帝之所为又明显不合事实或政治伦理、传统价值之时,尤其是涉及选妃立后、太子废立之事,朝臣们往往会搬出太后的力量,以制约帝王。
太后之所以能够让固执己见的皇帝改变意见,并采纳朝臣的建议——或者说太后之所以有这样一种让帝王回心转意的力量,其背后的原因正是“孝”的道德力量在起作用。
不论太后是否为皇帝的生母,太后的名分即是最高的道德权威,如果帝王本人都不能恭敬顺从太后,又何以服天下人心。
所以,儒家的孝文化和价值规范即成为一种体制的力量,有着正义的形象,潜在而又有力地稳定着宫廷伦理和萧墙秩序。
祖训是孝顺思想的自然延伸。
儒家强调慎终追远,所以逝去先皇的言行往往都是后世的圭臬,后世如果公然推翻或违反先帝的祖训或遗诏,不仅是不孝的,其政治行为也是不道德的,甚至是不合法的,会为政敌、为后世留下不孝之骂名。
明代朱元璋留下的不设宰相制度,在后世几代“永为定制”,是法外立规,并成为其继任者的规范。
虽然其弊端日显,却不能推翻。
对于此类先帝的祖训,到最后只能采用调和、修补或暗度陈仓的办法加以解决。
在许多时候,社会舆论也会对帝王造成一定的压力。
即所谓“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论语·季氏》)。
尤其对于那些有作为的或有理想的帝王而言更是如此。
当然封建时代的舆论主要还是“路人之议”或“庶人之议”,舆论的形成仍然是以儒家的家国天下、明君廉臣思想为基础而建构的。
因为那些具有谣言性质的舆论最终可能会有损帝王的合法性,会被反对者或政敌所利用,会使文人在野史笔记中添油加醋,会使朝臣致仕以明志或抗议,会造成社会不安甚至引起社会动荡或政体不稳,所以大臣也会以防不良舆论之由而规劝帝王要避免社会大众的舆论压力,帝王也往往会忌惮于可能的舆论压力,有时也会改变自己决定的事,此类事情历史上并不鲜见。
当然,上述的力量并不总是被独立使用的,很多时候都是综合而用。
简单说来,制约帝王的力量有两种,一种是伦理的力量,一种是体制和规则的力量。
而体制也是基于伦理基础上形成和得到维护的,所以归根结底,制约帝王最有力的力量之一还是儒家政治伦理。
除此之外,在东汉之后,随着佛教的发展,在个别皇帝或个别时期,佛教的一些观点和理论也会进入朝臣的话语体系,并作为论辩、展示自己观点正当性和道德性的基础,虽然诸如因果报应等案例会被用来作为各自观点的佐证,但这并不能撼动以儒家价值观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对同类问题的解决方案及其价值坐标。
(节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般情况下,一定时期内,儒家的价值观在中国社会中具有道德的至上性和意识形态的排他性,对它的认同是任何政权取得其统治合法性的基础。
B.“父子”关系事实上体现了“孝顺”的内涵,有助于稳定“君臣”关系,从而确保皇权至上。
C.由于太后能让固执己见的皇帝改变意见,并采纳朝臣的建议,所以说,“孝”的道德力量成为制约皇权的重要价值基础。
D.儒家的纲常伦理及其价值观的自然延伸,事实上即成为一种与体制相补充的约束权力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逝去先皇的言行往往都是后世的圭臬,后世皇帝如果公然推翻或违反先帝的祖训或遗诏,不仅不孝,甚至是不合法的。
B.先帝的祖训倘若弊端日显,虽不能推翻,但可以采用调和、修补或暗度陈仓的办法加以解决。
C.帝王有时也会改变自己决定的事,因为忌惮于舆论压力有损帝王的合法性,进而被反对者或政敌利用。
D.虽然诸如佛家因果报应等案例会被用来作为自己观点正当性和道德性的佐证,但这并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康熙帝从小就得到奶奶孝庄文皇后的慈服严教,即位后还在她的辅佐下平定边疆,进一步完成统一大业,这其中二人执政理念的碰撞,正体现了儒家的孝文化和价值规范是一种统治体制。
B.东汉之后,佛教的一些观点和理论也会逐步渗透朝臣的话语体系,并作为其暗中掣肘、维护自身观点正当性和道德性的基础。
C.“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对于那些有理想的帝王而言,构建良好的社会舆论,减轻具有谣言性质舆论的压力,能有效降低社会动荡或政体不稳的概率。
D.伦理的力量和体制规则的力量并不总是被独立使用的,很多时候都是综合而用,体制
2.(20分)(2016高三上·资阳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爱因斯坦与音乐
聂运伟
爱因斯坦3岁的时候,一天,母亲波林坐在钢琴旁,轻轻地抚弄琴键,优美动听的旋律像潺潺溪水,从她的手指下流出。
忽然,她觉得背后有人,她回头一看,小爱因斯坦正歪着脑袋,全神贯注地倾听美妙的乐声。
年轻的母亲高兴了,她说:
“瞧你一本正经的,像个大教授!
哎,亲爱的,怎么不说话呀?
”爱因斯坦没有回答,他只有3岁,还无法说清激起心灵感应的音乐到底是什么,他那对亮晶晶的、棕色的大眼睛中却又分明闪烁着快乐的光辉。
琴声又响了,是贝多芬的奏鸣曲。
小爱因斯坦迈着摇晃的步子,无声地扑向一个新的世界,那里只有美丽、和谐和崇高。
说起爱因斯坦与音乐的故事,人们都不会忘记一幅著名的漫画:
爱因斯坦的脸被画成一把小提琴,琴弦上既有音符,还有那个著名的物理学公式E=MC2。
音乐以它那温柔而深邃的怀抱接纳了爱因斯坦,让他吸吮着人类文化最甘甜的乳汁,给他一个安宁的精神家园,也给了他日后作为一代物理学大师的超凡想象力。
爱因斯坦不仅仅属于科学,科学也并不是与艺术毫不相干。
对于伟大的科学发现来说,抽象的逻辑思维倒总是验证非凡想象力的工具。
所以,爱因斯坦始终没有成为数学公式的奴隶,“我相信直觉和灵感。
……有时我感到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可是不能说明自己的信心。
当1919年日蚀证明了我的推测时,我一点也不惊奇。
要是这件事没有发生,我倒会非常惊讶。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
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
”科学和艺术的互补性与统一性,使音乐成为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
不管旅行到哪里,他总是身不离提琴,甚至参加柏林科学院的会议,也要随身带着琴盒,以便会后拜访普朗克、玻尔时,能在一起拉拉弹弹。
在紧张思索光量子假说或广义相对论的日子里,爱因斯坦一旦遇到困难,思索陷入困顿时,他就会不由自主地放下笔,拿起琴弓。
那优美、和谐、充满想象力的旋律,会在无形中开启他对物理学的思路,引导他在数学王国作自由、创造性的遐想。
音乐往往催化出爱因斯坦的科学创见和思维火花。
在音乐的自由流淌中,深奥的理论物理学有了美妙的旋律。
爱因斯坦的小提琴演奏水平很高,还能弹一手好钢琴。
他与同时代的物理学家们有过许多理论上的争吵,也有深厚的并肩战斗的友谊。
在他们的交往中,音乐常常起到妙不可言的作用。
爱因斯坦和荷兰莱顿大学物理学教授埃伦费斯特是终身挚友,但在相对论问题上,又总是争论不休。
从1920年起,爱因斯坦接受荷兰的邀请,成了莱顿大学的特邀教授,每年都来几个星期,住在埃伦费斯特家里,讨论、争论自然是免不了的事。
埃伦费斯特思维敏捷,又心直口快,批评意见尖刻、毫不留情。
这点恰好与爱因斯坦棋逢对手,唇枪舌剑之后,能统一观点自是皆大欢喜。
遇到无法统一的争论,两个好朋友会自动休战。
埃伦费斯特是位出色的钢琴家,他喜欢替爱因斯坦伴奏。
爱因斯坦则只要埃伦费斯特伴奏,那提琴演奏定是光彩四溢。
有时,一支乐曲奏到一半爱因斯坦会突然停下,用弓敲击琴弦,让伴奏停止演奏。
或许是一段优美的旋律触动了灵感,争论又开始了。
争着,争着,爱因斯坦又会突然停下,径直走到钢琴边,用双手弹出三个清澈的和弦,并强有力地反复敲打这三个和弦。
这三个和弦像是在敲“上帝”的大铁门,“镗!
镗!
镗!
”像是在向大自然发问“怎—么—办?
”弹着弹着,“上帝”之门打开了,沉默的大自然与这些虔诚的探索者接通了信息管道。
两个好朋友笑了,欢快悠扬的乐曲又响起来了。
弹钢琴者是量子论创始人普朗克,演奏小提琴者,则是相对论创始人爱因斯坦。
量子论和相对论共同构成了本世纪物理科学两大支柱。
在科学上,他们共同描绘了物理学的一幅优美和壮丽的图景,在音乐艺术上,他们同样能奏出扣人心弦的乐曲。
在这两位理论物理学大师的心目中,科学的美和艺术的美是相通的而且互补的,是精神世界最高最美的两个侧面。
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残缺的;只有艺术的美,没有科学的美,同样是残缺的。
从童年就钟情于音乐的爱因斯坦早就视音乐为灵魂的安息地,它就是和谐,就是完美。
和谐、完美是真实的基础,是人生的目的。
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爱因斯坦在物理学领域中的划时代发现,竟建立在一个古亦有之的美学原则之上。
爱因斯坦把音乐与理论物理学视为美与真的化身,他对音乐的执着追求,对物理学的孜孜以求,既非娱乐消遣可解说,亦非一般的事业心可衡量,这两者在于他已是精神生命的需要,也就是他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具体再现。
他的独立人格也由之具象化为音乐天地中的独自品尝,物理学领域中的孤军奋战。
爱因斯坦是幸运的,他在音乐和物理学中找到了自己的灵魂根基,他确信自己生活方式的理想性。
所以,每当他的独立人格与外在世界发生冲突时,他不是大声疾呼,无畏地评判世人世心,就是无言地坚守自己的“孤独”,从来没有半点动摇。
(节选自《爱因斯坦传》,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爱因斯坦,犹太裔物理学家。
他于1879年出生于德国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900年毕业于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入瑞士国籍。
爱因斯坦提出光子假设,成功解释了光电效应,因此获得1921年诺贝尔物理奖。
同年,创立狭义相对论,1915年创立广义相对论。
(摘自“XX百科”)
②我对社会正义和社会责任的强烈感觉,同我显然的对别人和社会直接接触的淡漠,两者总是形成古怪的对照。
我实在是一个“孤独的旅客”,我未曾全心全意地属于我的国家,我的家庭,我的朋友,甚至我最接近的亲人;在所有这些关系面前,我总是感觉到有一定距离并且需要保持孤独——而这种感受正与年俱增。
人们会清楚地发觉,同别人的相互了解和协调一致是有限度的,但这不足惋惜。
这样的人无疑有点失去他的天真无邪和无忧无虑的心境;但另一方面,他却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不为别人的意见、习惯和判断所左右,并且能够不受诱惑要去把他的内心平衡建立在这样一些不可靠的基础之上。
(摘自爱因斯坦《我的世界观》)
(1)
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及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爱因斯坦与同时代的物理学家们,有过许多理论上的争论。
当遇到争论时,他们都会自动休战,以合奏一支优美的曲子寻找科学的灵感。
B.爱因斯坦从小就受到了音乐的熏陶,对音乐有着极强的兴趣和领悟力,这为他以后在科学研究领域取得成就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文章在表达方式上以叙述、描写为主,主要记叙了爱因斯坦与音乐的故事;同时兼用议论来表达对人物的评价,点明题旨。
D.科学和艺术既相互补充,又具相通性。
只有科学的美,没有艺术的美,是遗憾的;只有艺术的美,没有科学的美,同样是不完美的。
E.爱因斯坦创立了相对论,普朗克创立了量子论,这两种理论是20世纪物理学上的两大支柱,两位大师又是音乐艺术的密友。
(2)
请赏析文章第④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3)
音乐是爱因斯坦的“第二职业”,请结合文章概括音乐在爱因斯坦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作用。
(4)
请结合材料分析爱因斯坦“孤独”的原因,并谈谈你从中得到的启示。
3.(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塾师老汪
老汪在开封上过七年学,也算有学问了。
老汪瘦,留个分头,穿上长衫,像个读书人;但老汪嘴笨,又有些结巴,并不适合教书。
也许他肚子里有东西,但像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
头几年教私塾,每到一家,教不到三个月,就被人辞退了。
人问:
“老汪,你有学问吗?
”
老汪红着脸:
“拿纸笔来,我给你做一篇述论。
”
人:
“有,咋说不出来呢?
”
老汪叹息:
“我跟你说不清楚,躁人之辞多,吉人之辞寡。
”
但不管辞之多寡,学堂上,《论语》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一句,哪有翻来覆去讲十天还讲不清楚的道理?
自己讲不清楚,动不动还跟学生急:
“啥叫朽木不可雕呢?
圣人指的就是你们。
”
四处流落七八年,老汪终于在镇上落下了脚。
老汪的私塾,设在东家老范的牛屋。
老汪亲题了一块匾,“种桃书屋”,挂在牛屋的门楣上。
老范自家设私塾,允许别家孩子来随听,不用交束脩,自带干粮就行了。
十里八乡,便有许多孩子来随听。
由于老汪讲文讲不清楚,徒儿们十有八个与他作对,何况十有八个本也没想听学,只是借此躲开家中活计,图个安逸罢了。
但老汪是个认真的人,便平添了许多烦恼,往往讲着讲着就不讲了,说:
“我讲你们也不懂。
”
如讲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徒儿们以为远道来了朋友,孔子高兴,而老汪说高兴个啥呀,恰恰是圣人伤了心,如果身边有朋友,心里的话都说完了,远道来个人,不是添堵吗?
恰恰是身边没朋友,才把这个远道来的人当朋友呢;这个远道来的人,是不是朋友,还两说着呢;只不过借着这话儿,拐着弯骂人罢了。
徒儿们都说孔子不是东西,老汪一个人伤心地流下了眼泪。
老汪教学之余,有个癖好,每月两次,阴历十五和三十,中午时分,爱一个人四处乱走。
拽开大步,一路走去,见人也不打招呼。
有时顺着大路,有时在野地里。
夏天走出一头汗,冬天也走出一头汗。
大家一开始觉得他是乱走,但月月如此,年年如此,也就不是乱走了。
十五或三十,偶尔刮大风下大雨不能走了,老汪会被憋得满头青筋。
一天中午,东家老范从各村起租子回来,老汪身披褂子正要出门,两人在门口碰上了。
老范想起今天是阴历十五,便拦住老汪问:
“老汪,这一年一年的,到底走个啥呢?
”
老汪:
“东家,没法给你说,说也说不清。
”
这年端午节,老范招待老汪吃饭,吃着吃着,又说到走上。
老汪喝多了,趴到桌角上哭着说:
“总想一个人。
半个月积得憋得慌,走走散散,也就好了。
”
这下老范明白了:
“怕不是你爹吧,当年供你上学不容易。
”
老汪哭着摇头:
“不会是他。
”
老范:
“如果是活着的人,想谁,找谁一趟不就完了?
”
老汪摇头:
“找不得,找不得,当年就是因为个找,我差点丢了命。
”
老范心里一惊,不再问了,只是说:
“大中午的,野地里不干净,别碰着无常。
”
老汪摇头: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
又说:
“碰到无常也不怕,他要让我走,我就跟他走了。
”
老汪的老婆叫银瓶。
银瓶不识字,但跟老汪一起张罗私塾。
老汪嘴笨,银瓶嘴却能说。
但她说的不是学堂的事,尽是些东邻西舍的闲话。
嘴像刮风似的,想起什么说什么。
人劝老汪:
“老汪,你是有学问的人,你老婆那个嘴,你也劝劝。
”
老汪一声叹息:
“一个人说正经话,说得不对可以劝他;一个人胡言乱语,何劝之有?
”
银瓶除了嘴能说,还爱占人便宜,不占便宜就觉得吃亏。
逛一趟集市,买人几棵葱,非拿人两头蒜;买人二尺布,非搭两绺线。
夏秋两季,爱到地里拾庄稼,碰到谁家还没收的庄稼,也顺手牵羊捋上两把。
从学堂出南门离东家老范的地亩最近,所以捋拿老范的庄稼最多。
一次老范到后院牲口棚看牲口,管家老季跟了过来:
“东家,把老汪辞了吧。
”
老范:
“为啥?
”
老季:
“老汪教书,娃儿们都听不懂。
”
老范:
“不懂才教,懂还教个啥?
”
老季:
“不为老汪。
”
老范:
“为啥?
”
老季:
“为他老婆,爱偷庄稼,是个贼。
”
老范挥挥手:
“娘们儿家。
”
又说:
“贼就贼吧,我五十顷地,还养不起一个贼?
”
这话被喂牲口的老宋听到了。
老宋也有一个娃跟着老汪学《论语》,老宋便把这话又学给了老汪。
没想到老汪潸然泪下:
“啥叫有朋自远方来?
这就叫有朋自远方来。
”
(选自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A.本文擅长以经典文句的使用来表现人物性格,如老汪翻来覆去讲不清楚“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就说明了作为乡村塾师的他迂腐无能。
B.文中老汪每月两次的“乱走”令人备感困惑,直到端午节老汪酒后吐真言,暴露内心秘密,说出“总想一个人”时,才真相大白。
C.本文在人物关系的参照之中塑造老汪的形象,如他对学生、银瓶及老范等不同的人就有不同的言谈、态度,很好地表现了他的个性。
D.本文以白话口语为主,又掺入了方言和文言,读来别有风味,同时,这样的语言既契合老汪的身份和生活环境,也暗合他的尴尬处境。
E.本文虽只是选段,但故事情节相对完整,作者以简约沉稳的白描手法,生动地塑造了人物群像,展开了一幅北方村镇的风俗画卷。
(2)东家老范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老汪对《论语》中“有朋自远方来”一句的独特理解,其实源于自身人际关系的体验,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4)老汪这一形象与鲁迅笔下的孔乙己在性情气质上有不少相似之处,但二人精神困境的根源实则不同。
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
二、文言文阅读(共1题;共11分)
4.(11分)(2016高二上·通渭期中)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
郭崇,应州金城人。
重厚寡言,有方略。
初名崇威,避周祖名,止称崇。
父祖俱代北酋长。
崇弱冠以勇力应募为卒。
后唐清泰中,为应州骑军都校。
晋祖割云应地入为契丹,崇耻事之,奋身南归,历郓、河中、潞三镇骑军都校。
开运中,戍太原。
会汉祖起义,以崇为前锋。
入汴,改护圣左第六军都校、领郢州刺史,改领富州。
从周祖平河中,以功迁果州防御使、领护圣右厢都指挥使。
周祖镇邺,以崇领行营骑军兼天雄军都巡检使。
乾祐三年冬,崇从周祖平国难,与李筠拒慕容彦超于刘子陂,走之,以崇补侍卫马军都指挥使。
遣冯道等迎湘阴公赟于徐州,将立之。
会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为六军推戴枢密使王峻在京师闻变遣崇率七百骑东拒赟遇于睢阳。
崇阵于牙门外,赟惧,登门楼呼崇曰:
“汝等何遽至此?
”崇曰:
“澶州军变,遣崇等来卫乘舆,非有他也。
”赟召崇升楼,崇未敢登,即遣道下与语,崇乃登,具言军情有属,天命已定,赟执崇手泣,俛首久之。
俄而赟所领卫兵都校张令超以众归崇,赟亲将贾、王等数怒目视道,将害之。
赟曰:
“汝辈勿草草,此非关令公事。
”崇即送赟就馆舍。
广顺初,领定武军节度,又为京城都巡检使、修城都部署兼知步军公事。
未几,复升陈州为节镇,以颍州隶焉,命崇为节度。
周祖亲郊,加同平章事,出镇澶州。
周祖不豫,促还镇所。
世宗立,并入侵潞州,命崇与符彦卿出固镇以御之。
世宗亲征,又副彦卿为行营都部署。
师还,加兼侍中。
冬,移真定尹、成德军世度。
四年,世宗征淮南,契丹出骑万乘余掠边,崇率师攻下束鹿县,斩数百级,俘获甚众。
五年,天清节,崇来朝,表求致政,不允,赐袭衣、金带、器币、鞍勒马,遣之。
世宗平关南,至静安军,崇来朝。
恭帝嗣位,加检校太师。
宋初,加兼中书令。
崇追感周室恩遇,时复泣下。
监军陈思诲密奏其状,因言:
“常山近边,崇有异心,宜谨备之。
”太祖曰:
“我素知崇笃于恩义,盖有所激发尔。
”遣人觇之,还言崇方对宾属坐池潭小亭饮博,城中晏然。
太祖笑曰:
“果如朕言。
”未几来朝。
时命李重进为平卢军节度,重进叛,改命崇为节制。
乾德三年,卒,年五十八。
太祖闻之震悼,赠太师。
(选自《宋史》)
(1)
下列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会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为六军推戴/枢密使王峻在/京师闻变/遣崇率七百骑东拒赟/遇于睢阳。
B.会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为六军推戴/枢密使王峻在京师闻变/遣崇率七百骑东拒赟/遇于睢阳。
C.会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为六军推戴/枢密使王峻在/京师闻变/遣崇率七百骑东拒赟/遇于睢阳。
D.会契丹/南侵/周祖北征次/于澶州/为六军推戴/枢密使王峻在京师闻变/遣崇率七百骑东拒赟/遇于睢阳。
(2)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弱冠:
古代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已经成人,但体格未壮,故称弱冠。
B.迁:
调动官职,包括升级、降级、平级转调三种情况。
C.不豫:
“豫”本为安和之意,“不豫”就是不舒服,往往是天子有病的讳称。
D.致政:
也就是致仕,古时指官吏解除政务职务,辞官退休。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郭崇原名郭崇威,由于要避周祖的名讳,就只用单名一个“崇”字。
他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代北的酋长。
B.晋祖割地给契丹后,郭崇耻于归顺契丹,毅然南回后晋,历任郓、河中、潞三镇的骑军都校尉。
C.湘阴公刘赟由于澶州军变而没能被拥立为皇帝,他迁怒于冯道,派亲信贾、王等将领杀了冯道,郭崇也没劝住他。
D.监军陈思诲向宋太祖告密,说郭崇有异心,要谨慎防备郭崇,可是太祖相信郭崇是知恩图报、重信守义的人。
(4)
把文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崇乃登,具言军情有属,天命已定,赟执崇手泣,俛首久之。
②世宗征淮南,契丹出骑万乘余掠边,崇率师攻下束鹿县,斩数百级,俘获甚众。
三、诗歌鉴赏(共1题;共7分)
5.(7分)(2018高二上·铅山期中)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客中闻雁
黄仲则
山明落日水明沙,寂寞秋城感物华。
独上高楼惨无语,忽闻孤雁竟思家。
和霜欲起千村杵,带月如听绝漠笳。
我亦稻粱愁岁暮,年年星鬓为伊加。
(1)下列对诗句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第二句写出作者自身的感受,秋天,城里的自然景物因季节更替渐渐地由生机盎然走向枯萎凋谢,显得空寂寥落。
B.颔联写作者登上高楼,看到自然景物失去生机,内心凄惨,这时偏偏又听见孤独的大雁发出凄凉的叫声,让作者顿起情思。
C.颈联第一句实写眼前之景,紧承颔联的雁鸣叙述,雁鸣声伴随着霜露,千家万户都响起了捣衣声,家家为远方的亲人赶制棉衣。
D.颈联第二句描写大雁在月亮的伴随下发出的凄鸣哀唱,就好像在一望无际渺无人烟的沙漠里传来的悲凉的胡笳声。
(2)本诗情感丰富,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
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四、默写(共1题;共12分)
6.(12分)(2019高三上·广州月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描写客人吹洞箫时,“________,________”两句使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来表现洞萧声音的悲凉。
(2)《师说》中,韩愈所说的“师”有其独特含义,明确表达他所说的老师不是指启蒙教师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杜牧《阿房宫赋》中“________”一句,从视觉的角度写焚烧香草时的景象,“________”一句则从听觉的角度写宫车经过时的巨大声响.
(4)荀子在《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弹精竭虑思考,却“_______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_______”。
(5)庄子《逍遥游》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描写了大鹏在九万里高空毫无阻碍地向南飞行的状态。
五、选择题(共3题;共6分)
7.(2分)下列各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今年春节期间,镇里举行了一场别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省 株洲县 一下 学期 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