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发展经济学》考前重点复习题.docx
- 文档编号:4137208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1
- 大小:33.41KB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前重点复习题.docx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前重点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发展经济学》考前重点复习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考《发展经济学》考前重点复习题
2017年自考《发展经济学》考前重点复习题
1发展经济学自考重点:
发展中国家财政支出的内容
(一)主要内容1、经常性开支;2、经济活动服务开支;3、社会保障和福利支出;4、利息支付;
(二)主要问题1、公共投资增长慢;2、经常性支出庞大与不足的矛盾;3、补贴使资源配置效率低;4、生产补贴过高;5、军费开支过高;2发展经济学自考重点:
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主要达到两个目的:
第一,通过税收的减免等优惠措施和其它类似的财政刺激手段来刺激企业投资。
第二,为政府的公共开支筹集资金,到目前为止,税收这方面的作用是最重要的。
(一)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主要原则1、有利于发展储蓄和投资;2、减少对人们工作、储蓄和投资的反激励作用;3、把税率和税收征管能力结合起来考虑;
(二)发展中国家税制改革的内容1、累进税;2、所得税与累进个人支出税;3、财产税;4、遗产税;3发展经济学自考重点:
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结构及税收1、发展中国家的税收的种类:
(1)直接税;主要是由个人或公司所得税、财产税、社会保障税等税种所组成的。
最大的特点:
直接以纳税人作为对象来进行征收。
主要是按照人头来征税。
因此原则上不能转嫁税负,比如个人所得税。
(2)间接税;主要是由营业税、商品销售税和其它税种共同组成的。
它主要是对商品或劳务的买卖的流转额作为课征的对象。
它的特点是可以进行转嫁。
如营业税、商品税(3)关税;主要是指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在当前地区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条件下,各个国家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从事了大量的国际贸易活动,由此产生关税。
一般是对于进口产品所征收的税种。
关税的征收可从两个方面:
(1)它可按照所进口的商品的数量——从量税
(2)可从价值角度——从价税2、发展中国家税收结构的特点:
(1)在发展中国家的税收中,直接税比重比较低;根据教材中图表看出,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所得税在各种税收中的份额逐步上升。
在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国家,所得税的比重也比较大。
在发达国家,所得税是政府税收的主要税种。
有些发达国家的直接税的比重甚至高达90%,与此相比,发展中国家的直接税的比重只占了30%左右。
特别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中,所得税的比重最低。
社会保障税的比重在最不发达国家中更是低的可怜,只占总收入的1、6%.所以,可以预期,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直接税的比重可能会随之增长,因此直接税所包括的各种税是发展中国家需要加强的主要税种。
(2)发展中国家对关税收入的依赖比较明显;关税收入,包括对进口和出口商品和劳务所征收的关税和规费收入在发展中国家的税收收入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在最不发达国家组中,关税收入占所有收入的41、6%,而在工业化国家组中,关税收入只占3、7%.进口税的比重与一个国家经济的开放程度密切相关。
对外贸易发达、经济开放程度高的国家进口税的比重自然比较高。
但是,发展中国家关税收入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关税收入是一些发展中国家所能够征收到的主要是税收收入。
对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来说,进出口业务是主要的经济活动,政府的税收收入自然集中在关税收入上。
但是与发达国家关税收入的比重比较,可以想见,随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征税能力逐步提高,国内税收征收和管理逐步走上正轨以后,关税收入的比重会逐步降低,而国内其他税种的比重可望上升。
(3)间接税是发展中国家税收收入的主要来源;在发展中国家中,通过税收来提高储蓄率的潜力很大,但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
这是因为,一方面,从直接税的角度来说,绝大多数经济主体的收入水平都太低,因而不在课征的范围之内。
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尚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人和农民所从事的仍然是那种仅能维持生存的传统经济活动。
当经济规模狭小,人口十分分散,大多数劳动者只是在为糊口而进行生产时,确定和测量税基、课征和积聚税收收入都是十分不易的。
所以,在收入水平低、管理和征收税收收入水平都很低的情况下,发展中国家要提高税收水平主要是依靠间接税。
3、发展中国家税收的特点:
除了在税收结构上与发达国家有显著差别以外,发展中国家的税收还有以下特点:
(1)课税基础相对狭窄;发展中国家最主要的经济特征就是人均收入较低。
而一个国家的课税潜力的最主要因素就是它的人均收入水平,所以课税基础狭窄是制约发展中国家税收潜力的主要因素。
只有发展中国家生产发展,人们收入水平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政府才有可能取得比较高的税收收入。
所以,发展中国家的财政税收活动中,需要特别注意保护和刺激经济中的储蓄和投资,发展生产,扩大课税基础。
(2)缺乏收入弹性;发展中国家主要依赖性间接税取得财政收入,而间接税主要是对支出和销售征税,至于人们收入的多少并不考虑。
当人们的收入增加时,间接税收入增长的比例将低于收入的增长,因为从理论上说,消费的增长一般没有收入增长的快。
从这个意义上说,间接税具有累退性质。
为了解决间接税的这种缺陷,许多发展中国家提出对奢侈品的进口和消费征收很重要的商品税和进口税。
近来,越来越多的发展中国家开始征收增值税,其部分原因也在于增值税相对而言比较公平。
(3)税收管理水平低下;发展中国家税收中更为突出的问题是税收管理人员缺乏,素质低下。
这些因素和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贪污腐化、贿赂成风、缺乏管理和监督的情况结合在一起,造成了大量的逃税、偷税、漏税、避税,甚至抗税、骗税的情况,在一些发展中国家,走私活动十分猖獗。
凡此种种,使得发展中国家政府该收的税收不上来,不但减少了政府的税收收入,还败坏了整个社会风气。
4发展经济学自考重点:
税收1、私人储蓄和资本形成不足;2、政府储蓄成为资本形成的主要来源;3、政府筹资的途径;
(1)出售债券;☆
(2)税收;在发展中国家大都缺少经济建设与经济增长的资金来源,资金来源更多依赖于储蓄,储蓄和个人收入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关系。
发展中国家缺乏私人储蓄。
国家经济需要发展,只能把重任落在政府储蓄的肩上。
事实上发展中国家的政府储蓄用在经济建设上的占到整个经济的一半以上。
从理论上讲,发展中国家政府筹集资金的途径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政府向私人部门和公共企业出售债券,向私人部门借贷,另一个是通过政府税收筹集资金,在满足政府经常活动所需要的资金支出之后,如果仍然还有剩余投资在发展项目上,就形成了储蓄和投资。
在发展中国家中,通过发行债券和税收进行公共储蓄和投资是发展中国家筹集发展所需资金的两个基本途径。
政府通过向公共和私人企业出售政府债券取得资金的潜力都受到严格限制。
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筹集资金的时候,主要是通过一些开发银行,无论是一个还是多个,这些银行通过吸收附有利息的存款而提供发展项目所需要的资金。
在筹资活动中,主要是在公开市场业务上来进行的。
比如政府发国债等。
这就要求发展中国家必须具备完善的资本市场。
但在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不仅商品市场不完善,而且货币市场以及资本证券市场也是很不完善的。
政府在发行债券时不能得到完善的信息。
正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市场的不完善,以及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了不能利用出售债券作为筹资以及进行投资的主要手段。
在发展中国家发展的初期阶段,想要通过政府借款的途径来筹集资金,总的来说是很难行得通的。
所以作为政府投资筹资的问题现在变成了一个税收问题。
5发展经济学自考重点:
财政政策在发展中国家的主要职能发展中国家的财政政策包括所有与政府的收入和支出水平和结构有关的措施。
财政政策包括收入与支出两大方面。
发展中国家由于人均收入水平低,相应的储蓄额也比较小,投资率比较低。
收入水平、投资率、储蓄率三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回忆以前的内容。
但是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维持经济增长需要大量的储蓄和投资。
特别是在经济发展中,发展中国家除了维持政府的经常性开支以外,还担负了社会投资和社会保障、充分就业等一系列沉重负担。
在发展中国家,政府还要在基础设施建设中投入大量资金,这是依靠任何私人投资者不能完全解决的问题。
因此,在发展中国家经济起飞前的准备阶段,如果不努力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中政府储蓄的份额,那么维持经济增长所需要的新增资金投入往往会落空。
因而,财政是发展中国家集中财力的重要手段。
无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处在发展的哪一个阶段,财政政策工具都应当发挥重要作用。
★
(一)资源配置职能1、传统经济学理论主要是从市场机制来说的。
虽然在市场经济制度中,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市场又不是万能的,存在着所谓“市场失灵”的问题。
例如,市场经济通过内在的供求机制、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自发地调节生产要素的流动,从而可以比较有效的解决经济中的资源配置问题。
但是,市场经济的有效配置是建立在一系列严格的理论前提条件的基础上。
例如传统经济学理论的市场效率是建立在完全竞争和信息完全的假定之上的,但是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的特点往往并不是完全竞争的。
作为现实经济中的市场不如说是以不完全信息和不完全竞争作为其基本特点,从而限制了市场机制作用的正常发挥,并不能达到市场经济理论所声称的那种资源配置效果,也就是说出现“市场失灵”的问题。
另外,外部性或外部经济效果也会对经济活动主体产生相当大的影响。
这里主要是从外部正效应而言。
例如,如果养蜂场靠近果园,一方面果园的存在使蜜蜂得到更多的花蜜,另一方面蜜蜂传授花粉又有益于果树的生长,这是一种外部双重经济效果的例子。
仅仅通过市场价格的机制,将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因此在具有外在性的产品的生产上,市场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价格是扭曲的,资源配置是低效率的,因而有必要通过政府干预来改善资源配置效率,其中财政政策工具无疑是政府干预最重要的手段。
但市场作用一般不完善,政府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进行一定的干预。
除了发展中国家的政府要提供稳定的体制和宏观经济环境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以外,政府还必须在经济中提供许多关键性的投入。
☆2、发展中国家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主要任务
(1)投资人力资本;主要是通过教育和技术培训,政府在这中间应起到主导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从主要以仅能维持生存的农业为基础的经济过渡到以现代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的过程中,人作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的作用怎么强调也是不过分的。
由于教育本身的性质,单纯依靠私人部门解决教育发展的问题是远远不够的。
应当说教育是政府发挥作用重要领域之一。
政府主要通过税收得到资金,发展中国家政府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2)投资基础设施;政府应当提供交通、运输、通讯、电力和水力等工农业基础设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完善与否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决定一国经济的成功与失败。
所谓基础设施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公共设施——电力、电讯、自来水、卫生设施和排污工程、固体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煤气和天然气的供应等②公共工程——公路、大坝、灌溉及排水工程等③其他交通部门——城市间铁路、城市间交通良好的基础设施能够提高生产率并降低生产成本,为进一步的经济增长创造条件。
它还在减轻贫困和创造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方面产生重大效益。
(3)支持风险性投资;一些大型的科研项目,投资风险很高,但私人收益和社会收益都可能很高,但这些项目所需资金大,投资风险高,如果没有政府的参与,往往不能成功。
而对于个人来说,风险更大,所以一般不会实现。
所以这就需要政府一定程度的支持。
当然这并不是说政府必须兴办国有企业,直接进行投资,而是强调政府必须通过一定的途径对风险投资给予支持。
比如可以在信贷方面给予投资者一定的优惠和方便,在风险的防范和化解方面,也可以由公共部门首先创办风险项目,待有一定基础之后再转让给民营部门等。
(4)保护资源和环境;比如为了防止水患,兴建大型水利设施,为改善生态环境植树造林,为了降低环境污染,支持对新材料、新技术、新能源的研究和开发以及利用等。
财政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几个主要方面,但是仅从以上几个方面的作用来说,财政政策对于经济发展中的资源配置的重要性就是不言而喻的了。
(二)收入分配职能它是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方式。
作为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工具,财政的分配功能不仅表现在对整个国民收入在国民经济的整体角度上的分配和配置,也表现在政府通过财政手段对个个收入分配上的调节。
从理论上虽然市场机制可能达到一定的效率,但是市场经济并不能保证经济分配上的公平。
这是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不相容的,这就需要通过政府干预对收入分配进行一定的调节。
财政调节收入分配的途径主要是:
(1)税收和转移支付。
(2)社会救济。
(3)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4)通过对边远、贫困地区的财政支持,缓解以至消除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三)稳定经济职能财政稳定经济的职能就是财政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对私人消费、储蓄、生产和投资发生影响,对市场经济活动进行调节,以达到稳定经济的目的。
经济稳定包括多方面的含义:
用保证经济的充分就业,物价水平的稳定,保证经济的适度增长和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四个方面的指标来衡量。
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主要是通过税收来获得经济来源的。
如果没有收入,那么支出活动就无从谈起,所以研究税收问题是财政问题的一个重要方面。
6发展经济学自考重点:
经济手段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就是从影响成本与收益入手,引导当事人的行为选择,以达到改善环境、永续利用自然资源的目标。
它的目标和作用在于纠正导致市场失灵的外部性问题,使外部性内在化,其所依据的基本原则就是在环境保护工作当中的污染者和使用者支付原则。
即污染者必须承担能够把环境改善到权威机构所认可的“可接受状态”所需要的污染削减措施的成本,同时还应当支付由于其污染所造成的损害的成本。
目前各个国家采取了各种各样的经济手段加强对资源和环境的保护。
大致说来可以包括税收手段,建立和实行收费制度、财政金融手段、建立责任制度等。
利用经济手段比较其他手段来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保护具有一些显著的优越性:
(1)利用经济手段可以取的经济上的显著效率。
经济手段可以使污染者自行决定采用什么方法来达到规定的标准。
作为一个合乎理性的经济单位,污染者会采用最合适的方法,使保护环境的边际成本等于排污收费水平,从而会显著节约成本。
(2)利用经济手段可以为有关当事人提供持续的刺激,使污染减少到所规定的标准之下,并促进新的污染控制技术、低污染的生产工艺以及新的低污染、高资源利用效率的产品开发和利用。
(3)利用经济手段控制环境污染可以为政府提供管理上的便利和灵活性。
经济手段的设计、制定和施行要比修改和调整一项法律或规章制度更灵活、更方便和更快捷。
(4)利用经济手段还可以为政府提供一定的收入,以便进一步支持有关的环境和资源保护项目。
7发展经济学自考重点:
可持续发展
(一)定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
实现可持续的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行政管制手段,经济手段和自愿手段的有效组合实现对环境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的《里约热内卢宣言》中强调:
根据污染者原则上应当承担污染费用的原则,国家应当努力促使环境费用内在化以及经济手段的使用。
可持续发展就是指满足当前需要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的发展,其中包括当代以及未来。
(二)内涵1、鼓励人类经济活动的发展;不仅重视增长数量,更强调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2、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生活质量极大地依赖于环境的质量;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护自然为基础;3、要把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适应,要求在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协调统一发展;在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中,隐含着公平原则,公平是指一国范围之内的同代人之间的公平,即每个人之间应该拥有或者享有多少的资源与环境的,而也涉及到国外、国际间公平的利用有限资源,就是在整个世界范围内也要体现公平。
然后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更重要的是又体现这一代与下一代之间的公平。
在环境保护和资源的有效利用方面,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经济手段来达到可持续发展8发展经济学自考重点:
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关系1、什么是环境——环境是各种天然因素以及人工创造的人类生活的多种客观条件的总称。
不仅仅包括原有自然界就存在的,而且也包括人类在后来通过自己的活动所创造出来的或改变出来的另外的一些条件。
这种条件是多种多样的。
2、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水平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自然资源从它的定义可以看出,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是随时间不同而可能会发生改变的。
所以在定义时,首先是在某一个特定的时间之下来研究某一些自然资源。
这个自然资源并不是指所有的目前存在的东西,而只有那些能够给人们提供经济或生产价值的才称为自然资源。
所有的理性人都是要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自然资源也必须符合理性人的假定。
当然,最根本的自然资源还是一些自然的因素。
自然资源可以做不同的划分,一般来说可以划分为二大类:
(1)可再生性自然资源
(2)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
对于不同的分类,都可以举出不同的例子加以说明,比如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在人类生产或者生活以及经济发展当中,这样的自然资源的变化是稳定的,甚至变化不大,或者不变。
可再生性自然资源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保持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不可再生性自然资源:
一般这些资源一旦被人们利用后,未来它的量可能就会减少,资源不可再生,称为不可再生资源。
比如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等。
对于发展中国家甚至是所有的国家都应该合理的利用不可再生资源。
以达到经济可以持续和稳定的发展。
3、环境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环境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首先,环境对于人类生存提供了空间和生命支持系统;另一点环境为经济过程和生产过程提供了物质和能源的投入。
随着后来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人类社会的经济也达到了比较高的水平,这时候要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物质资源的投入,这些投入就需要能源,这是最关键的一点,都离不开环境对经济活动的支持。
所以环境在经济过程或者生产过程当中通过它提供生产所必须的一些物资投入对经济发展产生的贡献。
最后一点,环境还同时吸收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产生的废弃物,并在一定的范围内进行净化。
例如:
人类生产当中可能会排放大量的废气,甚至污染物,都被有效森林资源吸收,如,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会充分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环境如果遭到破坏,或它的承载能力过限的话,也会约束和制约经济发展。
一个好的环境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
因为灾害的存在,人们至少要进行一些生产或自救的活动。
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就等于是限制了其他的经济活动,所以从长期和整体的角度来看,环境受到破坏,将会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正因为如此,经济发展与环境、自然资源保护问题在二十世纪末就受到了人类的广泛关注。
二十世纪末的时候人类对于这三个问题是面临最严重的挑战。
国民生产总值不能完全的反映出经济增长它所带来的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损耗。
在整个世界范围中,许多国家盲目的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大量地进行高能耗、高投入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而给环境、自然资源的保护带来了压力。
但是在高速的经济增长速度当中,我们却不能够很好的反映出来对环境或自然资源付出多大的代价。
对此,如何引发人们的思考,不能以传统的GDP(国内生产总值)它的统计方法来考核一国经济增长,一国经济发展速度,所以有关人士提出,应该从更环保的角度,从而提出绿色GDP绿色GDP指的是:
我们传统意义上所说的国内生产总值扣除自然资本的损耗而得到经过环境调整的国内生产总值。
在以前的基础上只进行二个部分的扣除:
一个是自然资本、另外一个是环境调整。
真正要施行绿色GDP也是有一定的难度,但是从这个概念主要是提醒人们在发展经济的时候一定要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保护。
所以我们可以说绿色GDP的提出能够体现经济发展的质量,它弥补了传统的GDP统计方法,高估经济规模和经济增长,从而忽视环境的缺陷。
对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引发人们的思考。
要求掌握的是:
在经济活动当中,环境主要是为人类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两种最基本的服务,提供生产所需要的投入物,同时吸收了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废弃物。
4、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互动关系
(1)环境污染和破坏对目前和将来人类的福利造成影响在1992年,世界银行进行了一项调研,不同的国家它的引用水的清洁程度以及一些卫生设施的改善程度,与经济发展之间呈现了正相关关系。
比如,城市中的空气,它的颗粒浓度和二氧化硫的浓度,它与经济增长是呈现了一个负相关关系。
《京都议定书》的生效对今后整个世界范围的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将会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
参照书本203页的表9-1。
环境管理不善对健康和生产率造成的主要后果。
表9-1中把环境破坏分为7大类:
水污染和水短缺、大气污染、固体废物和有害废弃物、土壤退化、森林损毁、生物多样性丧失和引起大气变化。
1)水污染和水资源的缺乏:
据统计由于水污染和水缺乏每年造成了大概有200多万的人死亡甚至数十亿人的患病。
水缺乏造成了一些贫困家庭卫生条件相当差,增加了这些家庭的健康程度的损害。
由于水污染和缺水使得渔业生产下降,为提供安全用水,农村居民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市政当局付出了相当高的费用,蓄水层的破坏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水源紧张,供水不足限制了经济活动。
2)大气污染:
造成了许多急性病以及慢性病,和过高的城市颗粒物,使得每年有30到70万人都提前死亡。
儿童慢性咳嗽有一半是由此引起的。
400-700万人主要是农村贫困地区的妇女和儿童,室内空气受到烟尘的污染。
对于生产率的影响:
严重时会限制车辆和工业活动,酸雨对森林和水体的影响。
3)固体废物和有害废弃物:
造成疾病传播,堵塞水道有害废弃物的危害通常带有地方性,但通常是严重的。
4)土壤的退化:
减少了在这种土地上耕作的贫困农民所需要的营养,更容易造成干旱。
5)森林砍伐:
造成局部洪灾,引起死亡和疾病。
对生产率的影响:
丧失可维持的木材潜力,丧失对侵蚀的预防性、流域的稳定性,以及森林提供的固碳功能。
6)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失去潜在的新药对生产率的影响:
降低生态系统的兼容性,丧失遗传资源。
7)大气变化:
靠传播媒介传染的疾病可能发生转变,气候性自然灾害的风险,臭氧的减少造成疾病(每年可能在全世界新增加30万名皮肤癌患者,以及使170万人患眼疾)对生产率的影响:
海面上升对沿岸设施的破坏,农业生产率的地区性变化,海洋食物链的中断。
把贫困与环境污染联系起来看,对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确确实实存在环境污染及贫困化并存的状况。
主要体现在:
发展中国家为了发展经济、减少贫困,不注重合理的利用自然资源,造成了环境污染以及在生产、生活当中经常对环境产生一些破坏影响。
在某种程度上,要发展经济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环境污染。
如果发展中国家要取得长期的经济发展,彻底地摆脱贫困化,走向富裕,必须要施行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才能有效地摆脱贫困。
经济发展,消除贫困和保护环境,这三者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任何时候都应该综合考虑。
影响环境质量的因素:
从大的方面来看表现在二个方面:
(1)市场失灵
(2)政府政策失灵在微观经济学当中,市场机制的充分调节,实际上假定了一个国家的市场是处于完全竞争状态。
然而在现实当中,有多种因素都造成了市场不可能是完全竞争的,比如垄断或者垄断竞争。
市场机制并不是万能的,由于一些外部性原因或共同产权问题,或者没有市场以及市场竞争不充分都会导致市场失灵。
所谓市场失灵就是市场存在不完全性。
比如垄断势力的存在,生产要素缺乏流动性和巨大外部性的存在,缺乏知识和信息等,导致市场经济作用被削弱的现象,也就是说,市场经济不能实现其在理论上的好处的情况。
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角度说,外部性是导致市场失灵的重要因素。
一般来说,有关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率的,可获得性和可靠性。
在市场经济当中,如果决策仅仅从个人角度出发,也许比较合理,但是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将会产生不利的影响。
外部性是指,个人或一个经济单位所承担的收益和成本是另外的个人和经济单位行为的直接后果,而又没有得到任何补偿的情况。
例如一个生产厂商向湖泊排污,结果造成湖泊的污染,湖泊中鱼的生存受到影响,造成了渔民的经济损失。
这时候厂商往往并不弥补渔民的损失,损失的成本却由渔民承担。
又例如一些单位对大气造成污染,但老百姓却被迫承受大气污染所造成的损害。
解决外部性的问题,需要进行一些调整,以使外部性内在化。
简单来说,外部性内在化就是谁污染,谁付款。
不能再出现一些污染大户为了取得利润,任意排污,却让其他人承受环境污染所带来的损害的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发展经济学 自考 发展 经济学 考前 重点 复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