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研究研究报告.docx
- 文档编号:4136127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7.13KB
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研究研究报告.docx
《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研究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研究研究报告.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研究研究报告
群文阅读,让语文教学绽放异样的光彩!
——“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研究”研究报告
成华小学四年级语文组戢晓颜晓萍程丽萍唐黎李悦
一、研究缘起
时代已经步入信息化,需要阅读的材料如潮水般涌入我们的视野,快速阅读能力,探究发现能力,处理信息的思考力,表达、表现阅读见解的能力……这些能力的培养已经摆在语文教学的面前。
“单篇教学”是精读教学,我们常常是将整体的材料进行碎片化处理,缺乏对学生从海量材料中快速提取精要信息、发现有用知识的能力培养。
就我校四年级学生现有的水平和能力来看,大部分学生能从文章中提取有效信息并加以处理,部分学生能表达一定的阅读见解。
但是,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每个班都有个别这样的学生——他们自身的阅读能力的确需要提高,也需要老师教一些阅读的方法和技巧,然而令老师头痛的是他们“畏难”,连读的勇气都没有,每一次的练习和检测都完全放弃阅读部分。
而事实却是只要他们认真读了,是能够读懂的,大部分信息是可以提取的。
此外,这部分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几乎为零,这对于即将进入高段的学生来讲,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
长此以往,一个班里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就会越拉越大,这是老师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所以根据学生的学情,我们认为先让每个孩子喜欢读,大量读,培养他们快速读的能力是十分必要的。
我们现在推行的“群文阅读”,它的最大价值就是探索实施好泛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快速阅读力、发现能力、思辨力和将发现、思辨结果呈现出来的表达、表现力,以提高学生适应现代信息社会的能力。
所谓“群”就是相聚成伙的,聚集在一起的。
“群文”就是聚集在一起的一组文章,在课堂教学时间内,老师给学生呈现多篇文章。
阅读是读者在与文本对话过程中建构意义的同时也建构自我的一种活动。
群文阅读打破了一篇文章一篇文章顺次阅读的习惯,突破了这种孤立阅读的行为;从“一篇”到“一群”,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绝不止课堂阅读形式的革新,它的内涵也不限于阅读文本进入“课堂”后的简单叠加,它的背后,是教师对语文阅读教学理念的更新。
我们经过查阅资料学习后发现,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这“一组文章”的选择,是达成“共识”的关键。
可是在实际教学时如何才能选好文,使所选文章为达成共识服好务,这是我们一线教师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所面临的最大困难。
因此,我们教研组经讨论,决定以“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研究”作为我们本学年小专题研究的课题。
二、关键词界定
群文阅读:
所谓“群文阅读”,顾名思义,就是在教学现场,较短的单位时间内,要呈现多篇文章(多到四五篇,甚至七八篇)的阅读。
台湾赵镜中先生曾这样描述台湾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中的一种变化:
“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这段话里,出现了“群文”这个概念,并且概述了“群文阅读”的特征:
同一个议题、多个文本、探索性教学。
我们认为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指导学生阅读,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让学生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组文形式:
我们认为所谓的“组文形式”就是根据一定的目标将相关联的文章组合在一起的方法。
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
蒋军晶老师认为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要尽量选用多种文类的文本,包括丰富学生文学体验的文学类文本,还要尽量选用多种行文特色和叙事风格的作品。
我们认为群文阅读的组文一定要围绕“议题”这个核心元素,尽量选择关联性较强的文章组合起来阅读,做到有主题地选取文章,让群文紧密聚合起来;有结构地呈现文章,让群文有机组合起来;有整体地设计问题,让群文横向联合起来。
三、研究过程
(一)研究目标
1.能探索出群文阅读的基本的组文形式。
2.依据群文阅读的组文形式,能进行“群文阅读课”课本取材与自主选材双向资源建设。
3.能实现传统阅读单篇教学讲授向阅读群文转型,并研究出群文阅读课教学的基本操作方法。
4.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价值观念和阅读兴趣,端正其阅读态度,提高其阅读能力,让阅读成为学生的自觉需要。
(二)研究内容
1.探索群文阅读的组文原则和组文的基本形式,寻求最佳的组文方式,达成群文教学的目标。
2.进行“群文阅读课”课本取材与自主选材双向资源建设。
3.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研究,探索群文阅读课教学的基本操作方法。
4.丰富阅读形态,教学生学会阅读。
(三)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行动研究法。
四、研究成果
(一)探索出了群文阅读基本的组文形式
1.议题——阅读成群的依据
议题是可议论的话题,既然可以议论,一方面它有议论的空间,一方面它必须焦点集中,议题是一组选文的组织线索,而且这种线索是这组选文中每篇选文的关键之处。
换句话说,议题贯穿选文始终,同时又是每篇选文的重要内容。
一组选文,如果没有以议题来贯穿,是难以成群的。
在设计议题时,我们可以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可议性
可议性就是给予读者一个思考和赋予意义的空间,让读者可以在这个空间内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充分与文本对话,从而形成不同见解。
具体到群文阅读课堂上,就是群文的议题要能为学生和教师深入探讨多文本提供积极参与的空间。
例如颜晓萍老师上“生活中的规则”群文阅读时,40分钟内让学生读了《钓鱼的启示》、《美丽的规则》、《让校规看守哈弗》、《为逃票付出的代价》这四篇文章,全课以两个议题贯穿始终:
我们生活中的规则有哪些?
你是怎么看待这些规则的?
学生在充分阅读的基础上展开讨论,不少孩子对“规则”“在什么情况下遵守规则”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2)开放性
所谓开放性,实际上是指议题的多元理解的可能性,是指议题不仅具有选文内的理解可能性,而且可能具有超越选文的理解可能性。
比如围绕“什么样的人才能够成为朋友”这样一组文章,必须提供有关这一议题的不同答案。
有人说大家彼此喜欢就是朋友;有人说能够彼此共享就是朋友;也有人说能够彼此包容才是朋友;还有人说能够直言不讳批评对方才是真正的朋友。
“群诗的阅读教学———对友情多面向的探讨”,将涉及友谊的五首诗———《我喜欢你》《阿贵只有九岁》《打过架那天的夕阳》《等待》《赠汪伦》等进行组合。
这五首诗分别叙述了友情的不同面向,有快乐、有争执、有生离、有死别等,这就为学生理解何谓“友情”提供了各种不同的可能性。
通过彼此的分享、比较,可以打开学生的眼界,开阔学生的思路,也可以帮助学生对诗有更深的理解与掌握。
(3)比较性
所谓比较性,就是对同一议题的多文本进行对照阅读,分析其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增长知识,发现特征及规律。
比较是把各种事物和现象加以对比,并确定它们的异同的思维过程。
比较阅读时可以进行形式的比较、内容的比较、相同点的比较、不同点的比较等。
因此,在设计议题时,应考虑议题是否具有比较性。
如戢晓老师在“名家笔下的猫儿们”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在学生阅读了老舍先生的《猫》、柏杨先生的《写给我们家猫咪的四封信》、梁实秋先生的《黑猫公主》后,引导学生比较思考:
这三篇文章在叙事结构特点及表达情感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很快就能在比较阅读中发现相同之处:
三篇文章都明贬实褒,表达了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4)迁移性
所谓迁移性,就是教师指导学生将从重点学习的文章中获得的阅读方法,迁移运用到后面要学习的一组文章之中。
在群文阅读的教学尝试中,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迁移性议题。
以北师大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为例。
在学完《师恩难忘》《爸爸的老师》等课文以后,我们年级组的教师补充了以“百味老师”为主题的三篇文章,同时,又拓展了《我最好的老师》《难忘的启蒙》等四篇课文。
教师设计出若干议题组织学生自主阅读:
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这么多老师身上有怎样的相似之处,又有怎样的不同之处?
利用这些问题把学生带入阅读中,然后利用文本之间的差异进行横向联系比较读。
学生在阅读中感受人物的心灵世界,体悟诗歌的韵律意境,领略散文的情景交融……这样学语文可以使学生对于各种文体都窥见一斑,都尝到一点味道,以后遇见其他的书,也就不会望而却步了。
2.多向——群文阅读的核心
(1)体裁不一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群文阅读”以不同体裁为议题确定主题选文组合时,自由度大,可以选用多种文类的文本,诸如神话、故事、寓言、散文、童话、诗歌、小说、传记,还包括实用性文本,说明书、广告、手工制作图示等。
程丽萍老师执教群文阅读《松鼠》时,把文艺性说明文《松鼠》、小说《跑进家来的松鼠》、童话故事《小松鼠和红绿叶》和诗歌《小松鼠,告诉我》进行群文阅读,让学生感受不同体裁下松鼠的形象和特点。
(2)时代有别
将不同时代但内容大致相同的文章组合起来,把群文纵向联合起来阅读。
问题是学生思维的起点,是教师教学的手段。
我们把时代不同的文章围绕一个议题组合起来进行阅读,孩子们在纵向阅读比较中也有了新的发现。
如戢晓老师在执教群文阅读《通讯》时,按照由古自今的顺序分别选取了《有趣的“烽燧”传讯》、《书信》、《电报》、《奇妙的国际互联网》这四篇文章围绕“通讯”这个议题进行阅读。
孩子们在每一篇文章中都有自己的阅读体会。
后来老师指导他们将通讯方式由古自今进行比较,他们发现,这些通讯方式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这几种通讯方式是由模糊到清晰、从简单到复杂的。
人类是在不断发展进步的,人类的智慧是无穷无尽的。
同时,孩子们也认为,先进的通讯方式虽然为我们带来便捷,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但是也有很多弊端,他们还就如何克服这些弊端提出了很多有效的办法,这一点是难能可贵的。
(3)国籍相异
在组文成群时,我们还可以考虑将不同国籍的名家名篇组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中外不同风格的文章中收获到不同的体验。
如唐黎老师在群文阅读“课外书屋”中,提示学生课外阅读我国著名作家沈石溪的《狼王梦》《第七条猎狗》、加拿大作家西顿的《小战马》、《红脖子》、美国作家杰克·伦敦的《荒野的呼唤》、《海狼》等作品,就可以在学生自主选择书籍阅读的基础上进行交流讨论,深入感受虽然国籍不同,各国的风俗各异,但是人与动物、动物与动物之间丰富的情感是相通的。
3.思辨——群文阅读的精髓
一组群文阅读的文本应该是对学生的思想产生冲击的,能培养学生“思辩”能力的。
所谓“思辩”,就是针对群文的不同体裁、不同表达形式、不同语言风格、不同思想观点,在学生感到疑惑处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交流,在讨论中解决疑惑。
在群文阅读教学中,由于要指导学生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师可以在文本的差异处设计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蒋军晶老师在“创世神话”的群文阅读教学中,让学生深入思考:
创世神话是先人的想象,不是科学,为什么今天我们还要读?
从而引导学生在群文阅读中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如我们组罗倩老师在“万花筒中看老鼠”的群文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阅读《老鼠嫁女儿》、《教室来了“不速之客”》、《老鼠夹于他人的重要性》三个故事后,让学生深入思考:
人们常说“老鼠过街,人人喊打”,你心目中老鼠的形象是怎样的?
你是如何看待人们对老鼠的评价的?
一下子激发了学生们参与的积极性,孩子们在讨论中碰撞出了思维的火花,最后老师指导学生用“范恩图”不叫三篇文章的相同和不同之处,课堂上掀起了学习的高潮。
我们研究时选择有差异,甚至有冲突的文本阅读,让学生找到辩论性的话题,从而学会在群文阅读中发展地、多角度地看问题,辩证地思考问题。
群文阅读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围绕议题展开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
共识并不等于所有成员就所有议题或大多数议题达成一致意见,而意味着我们要养成人际互动、讨论、争辩、协商和妥协的习惯。
(二)基本建立了“群文阅读课”课本取材与自主选材双向资源
通过一年多的探索,我们年级组老师根据群文阅读组文的原则摸索出了一些组文形式,初步建立了“群文阅读课”课本取材与自主选材双向资源。
议题
选文
备注
北师大教材
拓展阅读
群文读本
网络资源
揭开段的面纱(上)
《孔子和学生》
《致老师》
《月到天心》
《段的结构》
揭开段的面纱(下)
《飞向月球》
《威尼斯之夜》
《巨人的花园》
《段的知识》
概括主要内容三步走
《草原》
《伟大的先驱》
《月亮先生》
《主要内容的概括训练》
一切景语皆情语
《月光曲》
《雨中》
《别才疼了雪》
《人间词话》
形散神不散
《桥之思》
《迷人的牧场》
《晶莹的瞬间》
《五十年自由散文》
以小见大
《毽子里的铜钱》
《冰凉的一分钱》
《海边的早晨》
花开花落
《花之咏》
《出门俱是看花人》
《江畔独步寻花》赏析
《在农历的天空下》
小小表格用处大
《秉笔直书》
《分段实现大目标》
《紫色的梦幻天堂》
思维导图我会画
《太阳》
《早晚的太阳为什么会发红》
《假如我们突然失去太阳》
《思维导读课》
在细节中揣摩人物性格
《秉笔直书》
《天游峰的扫路人》
《哈利波特与火焰杯》
《细节描写与
(三)初步探索出群文阅读课教学的基本操作模式
群文阅读课,我们课题组老师主要采用了“五步教学法”这样的操作模式,“明确主题──阅读概览──片段分享──精彩赏析──主题拓展”这五大板块。
以群文阅读“童话”一组为例:
第一步是明确主题。
旨在提炼出这个单元的主题,并以“画知识树”的方法进行呈现。
这实际上也是在训练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使学生达到用简练的语句对文章内容进行概括。
第二步是“阅读概览”。
这需要学生运用默读、浏览、跳读等方式,对群组中的几篇课文进行整体把握。
在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能借助课外填写的“阅读记录表”进行较为准确的概括。
第三步是“片段分享”。
这是课堂的主体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开展互动、多元的对话,不仅能让孩子们一同分享到阅读心得,而且营造出浓厚的团队读书氛围,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在这里,学生的感悟无论是深刻还是肤浅,都是属于他们的独特感悟。
如:
有学生通过巨人几次发脾气将孩子们赶出花园的画面,感受出巨人非常自私。
也有学生通过巨人与孩子和谐相处的画面,体会出了巨人不再自私,因为巨人学会了分享。
学生们这些独特的体验,教师都应充分地尊重,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此时,教师摆正自己在活动中的角色最为重要。
教师应该是学生阅读兴趣的激发者,应该是学生开展阅读活动的引导者,应该是读书会过程的组织者,还应该是阅读活动的参与者与聆听者。
第四步是“精彩赏析”。
在学生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教师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群文横向的比较性阅读,则容易引发高质量的思考,促使学生做出判断,进行质疑、重读、辨析,解疑……一个好的话题,既能反映阅读材料的主题,又能激活学生的阅读积累和生活经验,触动学生思维和心灵的琴弦。
在充分交流片段的基础上,笔者引导学生对六篇童话进行比较,并引出话题:
童话有什么特点,从哪里得知?
学生各抒己见,最终由“巨人”、“智慧女儿”、“小木偶”等形象,童话中的语言,故事的情节,包含的道理等方面,归纳出了童话的特点。
第五步是“主题拓展”。
课堂的功能只相当于一个例子、一块试验田、一把钥匙,更广阔丰富、更生动多变、更精彩的世界在课外、在生活中。
在“童话”一组教学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运用所积累的好词好句,运用拟人的、夸张的写法,编一编童话故事,能在故事中体现出真、善、美的意义。
并向学生推荐国外的《假话国历险记》、《安徒生童话》、《王尔德童话》,国内的《小巴掌童话》、《“小溜溜”溜了》等童话故事,布置做一份关于“童话”的手抄报,对比中外童话的特点,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童话的兴趣和对更多童话的了解。
(四)采用了使用于群文阅读的评价方式
1.评价的标准个别化
学生原有的个性发展基础不同,发展的水平、速度、也不尽相同。
群文阅读进行个别化是真正着眼于“人性差异”的评价,能真正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和谐的发展。
2.评价的角度多元化
学生的个性表现具有广泛性特征,因此评价必须是多角度的,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特长,扬长避短,以长补短。
3.评价的进行及时化
个性的生成既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分阶段地质量互变过程。
在群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及时化的评价可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很多时候也能起到导向的作用,进一步地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
4.评价的手段多样化
由于评价的标准不同、角度不同,决定了评价的手段必然是多样的。
学生“点评——自评——互评”既评别人又评自己,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校评价、家长评价相结合,这些评价手段都能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
五、研究效果
(一)增加了学生的阅读量
群文阅读让学生由阅读单篇文章到同时阅读多篇文章,不仅扩大学生阅读面,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实现全营养的均衡阅读,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更是落实了课程标准的要求,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一方面提倡学生广泛阅读,如在“教学建议”部分,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二)提升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以下数据和分析摘自三年级下期和四年级下期的质量分析,是最有说服力的。
三年级下期:
学校
班级
积累运用
阅读理解
习作表达
总分
全区平均得分率
94.34%
87.46%
83.77%
89.18%
成华小学校
1
94.37%
87.15%
82.44%
88.70%
成华小学校
2
96.25%
88.73%
83.25%
90.17%
成华小学校
3
95.77%
88.05%
85.76%
90.53%
成华小学校
4
95.06%
89.79%
84.74%
90.43%
成华小学校
5
95.39%
85.27%
86.19%
89.70%
成华小学校
6
95.89%
89.43%
87.74%
91.57%
成华小学校
7
95.68%
91.01%
86.13%
91.46%
成华小学校
8
91.43%
83.94%
83.86%
86.99%
成华小学校
9
94.81%
91.07%
87.48%
91.53%
本次测试真实地反应了我们年级学生阅读的现状,这样的状况不容乐观,我们有三个班在“阅读与理解”这一版块的得分都低于区平,高于区平的六个班优势也并不明显,这就告诫我们学生在这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增强,老师应从方法上给予指导,多练习。
四年级下期
学校
班级
积累应用
阅读理解
习作表达
平均分
全区平均得分率
94.47%
82.11%
84.97%
86.84
成华小学
1101
93.74%
85.85%
82.71%
86.64
成华小学
1102
94.31%
86.68%
87.75%
89.13
成华小学
1103
95.05%
84.31%
84.94%
87.12
成华小学
1104
95.57%
83.86%
87.24%
87.92
成华小学
1105
95.66%
82.9%
83.45%
86.18
成华小学
1106
97.72%
89.44%
90.39%
91.97
成华小学
1107
96.9%
89.92%
89.39%
91.22
成华小学
1108
95.13%
86.11%
89.18%
89.31
成华小学
1109
93.87%
86.44%
87.08%
88.92
本次检测“阅读理解”版块我校学生完成得比较理想,各班的平均分都高于区平,这充分说明这学期老师在教学中加强阅读的指导是切实有效的。
通过一年的努力,学生在阅读能力上的的确确有较大的进步,这让老师感到十分欣慰,也坚定了继续做好群文阅读研究的决心。
(三)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
群文阅读把大块时间用于学生的自读自悟,真正告别内容分析式阅读教学,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调动学生思考。
我们知道,读一篇毕竟有限,而围绕议题读多篇则充实丰盈,学生学会的不仅仅是一个固定的理解,而是能够通过多文本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看到同一个事物或问题,使学生对议题的认识或因多篇而深化,或因多篇而多元,或因多篇而升华。
学生的思维方式也会因此而改变--------有证据的思考,多维度的思考,辩证的思考,以此实现开阔学生的视野、开发学生的潜能、开放学生的思想的价值追求。
(四)增强了教师的课程整合意识
与传统的单篇文章教学不同,群文阅读更强调阅读的整体性和广泛性。
它要求教师摆脱现有教材的局限,广泛地选取同步拓展阅读、群文读本、课外读物甚至其他学科中的篇目,从议题角度挖掘知识增长点和能力训练点。
这是一个不断增强教师整合课程资源能力的过程,它对我校“基于学生尚美素养的课程整合”课题研究也是一个有力促进。
随着研究的不断推进,教师们开始打破传统的分学科壁垒,发现学科间的知识勾连,逐步找到课程整合的关键点,最终形成能培养学生尚美素养的特色课程。
(五)转变了教师的教学方式
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我们都知道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但总有课业压力、学生认知水平等因素让我们在这方面进展缓慢。
但以“议题”为组织形式的群文阅读却有一种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鼓励孩子们畅所欲言,调动他们的阅读经验,激活他们的阅读感悟,促使他们在和老师、同学的思维碰撞中反观自己,从而迸发出更活跃、更创新的灵感和想法。
学生在“我认为……”“我觉得这还有一种可能……”或是“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的激烈讨论中逐步明白道理。
经过一年的实践研究,我们年级的语文教师们也逐步体悟到了,小组讨论、集体交流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高课堂效率,还能大大激发他们的课外阅读兴趣,因此教师们就更加乐于将课堂的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们了。
(六)形成了合作共进的意识
由于“群文阅读”的每一个议题都是基于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来确立的,因此不可避免地涉及到科学、计算机甚至是数学等学科知识。
但在传统的分学科模式影响下,许多教师对学科外的教材知识体系不太熟悉。
所以在实际研究中,一方面,教师们需要寻求本学科内教师的帮助,借助他们的先进理念、阅读经验来广泛选材,结合四年级学生的阅读需求和技能储备,商讨决定哪些优秀典型的作品能作为选文;另一方面,教师们还需要打破原有的局限,从议题出发,寻找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
如“名家笔下的猫儿们”教学中,我们利用计算机老师所编辑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猫儿外形、习性的观察,然后再通过老舍、柏杨和梁实秋先生的三篇文章来进行比较阅读。
而其他学科教师也受此启发,经常和我们进行学科知识间的沟通。
经过一年的这种学科内、学科间的沟通之后,教师们更注重从整体上促进学生的知识能力发展了,学科间初步形成了合作共进的意识。
六、努力方向
(一)课题组的教师在实验的过程中研究、反思深度,对成果的提炼还不够。
(二)一节群文阅读课上完之后,常常出现在规定的时间内不能完成既定教学目标的问题,究其原因,可能是教师在选择文章进行群文组合时,没有选好文章,未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
但最大的一个原因是,群文阅读信息量大,我们的孩子因为先天条件不同、背景知识多寡、阅读水平参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阅读 形式 研究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