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版三上数学22一位数乘三位数教案共5课时.docx
- 文档编号:4118804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0.21KB
西师版三上数学22一位数乘三位数教案共5课时.docx
《西师版三上数学22一位数乘三位数教案共5课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版三上数学22一位数乘三位数教案共5课时.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西师版三上数学22一位数乘三位数教案共5课时
一位数乘三位数
第1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例1、例2,第19页课堂活动1、2、3题及第19~20页练习。
【教学目标】
1.探索一位数乘整百数的口算方法,能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
2.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估算方法,能正确解决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现实估算问题。
3.在学习探索过程中培养口算的习惯和根据现实情境需要估算的意识。
【教学重点】
在具体情境中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方法及算理,能正确口算整百数乘一位数,能解决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现实估算问题。
【教学难点】
在口算、估算方法探索过程中理解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估算的算理,培养根据现实需要进行估算的意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口算转盘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
30×4=20×6=31×2=12×3=
2.张叔叔在自家院内种了8棵桃树,每棵桃树大约能摘桃91kg,这8棵桃树大约能摘多少千克桃?
引入:
这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和估算你会吗?
(板书课题: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口算、估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1)课件呈现采松果情境。
从图上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有4筐松果,每筐300颗,一共有多少颗松果?
)
这个问题怎样解决呢?
为什么这样列式?
(2)自主计算并汇报,小结口算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小结:
在计算300×4时,可以怎样想?
从中你知道什么?
(3)完成试一试:
700×8400×56×600
学生独立计算后,互说说计算方法,重点说说400×5的计算方法。
通过解决这几个口算,你觉得那种方法更好?
(4)课堂活动:
①课堂活动第1题。
9人一组,一人转转盘(轮流转转盘),另外8人根据转盘情况进行计算,在组内交流算法。
追问:
怎样口算一位数乘整百数?
②课堂活动第2题。
独立计算并讨论,说说这每列里的3个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你发现了什么?
2.教学例2
(1)课件出示教材18页例2情境:
小东平均每分钟能跑296米,小兰平均每分钟能跑204米。
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你是怎样理解“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这个问题的?
大约是什么意思?
(从两个方面引导学生理解:
一是3分钟能跑米,二是结果不要求是准确的数,估算就可以了。
)
如果要估算3个296是多少?
该怎样做呢?
(2)学生独立完成,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估算的?
(3)全班交流。
引导学生说出:
因为296比较接近300,把296看做300来算,所以:
300×3=900(米),也就是说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900米。
(4)试一试:
小兰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学生独立解决后集体交流“3个204”的估算方法。
(5)比较“小东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和“小兰3分钟大约能跑多少米?
”解决问题的计算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6)课堂活动:
19页第3题。
求2架这样的飞机够不够坐怎么办?
独立计算,抽生说说估算的方法。
三、巩固深化
1.口算
练习四第1、2、3题。
小组比赛的形式进行。
2.估算
练习四第4、5、6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四、总结提升
回顾我们这节课,你们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第2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1页例3,第21~22页课堂活动1、2、3题及第24页练习五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景,经历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算法的过程,会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
2.理解并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
3.在学习过程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培养数学能力。
4.在探索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算法与算理的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能将一位数乘两位数计算方法类推迁移到一位数乘三位数计算,理解掌握算法,能正确笔算一位数乘三位数。
【教学难点】
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理解一位数乘三位数笔算过程中连续进位的算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笔算:
75×4=67×3=54×6=
(1)抽生板演,全班齐练。
(2)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54×6计算过程。
2.揭题:
这节课我们就在学习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笔算的基础上,研究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
二、学习新课
1.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1)出示21页课堂活动第1题。
要求什么?
怎样列式计算?
(213×3)
追问:
为什么这样列式?
(要求3个21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
(3)全班交流汇报,讨论主要的两种方法。
预设1:
用口算:
200×3=6003×13=39600+39=639
预设2:
用笔算:
213
×3
639
抽生说说自己计算的方法。
百位上的2乘3得6,6为什么写在百位上?
(4)同桌互说笔算过程。
(5)观察,初步小结方法。
提问,今天学习的乘法有什么特点?
三位数乘一位数怎样算?
引导学生归纳:
用一位数分别乘三位数中的每一位数。
2.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进位)
(1)出示例2情景图,观察信息。
要求买3个微波炉要用多少钱?
该怎样列式?
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指导学生列出:
758×3并说出算式的意思。
(2)学生尝试计算:
请同学们用刚才掌握的计算方法试着算一算,看在算的过程中你会遇到什么新问题?
你怎样解决的?
学生尝试,教师巡视指导。
抽两个不同的学生板演。
(3)交流汇报,发现方法。
①板演的学生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重点指导学生说说连续进位的过程。
②教师引导:
让学生明白因数3乘758的每一位数的乘积在竖式中该怎么写?
为什么?
例如3乘十位上的5得15个十,加上个位进的2个十,是17个十,7个十在十位写7,10个十是1个百,所以向百位进1。
③追问:
为什么十位上是7?
为什么百位是是2不是1呢?
(根据交流,强调“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
)
④同桌交流758×3的计算过程,要求学生说出进位的过程。
(4)这道乘法计算与前面例1相比有什么不同呢?
你觉得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连续进位的乘法时要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得出:
要注意满几十要向前一位进几,注意十位、百位上的乘积要加上前一步计算进位的几。
(5)试一试:
买4个电饭煲要多少钱?
(列式:
368×4)
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交流算法。
(6)议一议:
比较一位数乘三位数与一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有什么相同点?
(都是“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乘两、三位数的每一位,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的计算方法,并强调注意“哪一位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后面的计算不能忘记加几”。
)
三、巩固深化
1.课堂活动第1题第2小题。
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集体交流订正,重点强化计算过程中的竖式书写和进位。
2.课堂活动第2题。
学生独立计算,小组内交流评价订正,教师巡视指导,收集典型情况集体交流,重点以二、三小题为依托强化连续进位的处理。
3.课堂活动第3题。
(1)学生独立计算涂色。
(2)全班展示欣赏。
4.教材24页练习五第2题。
学生独立判断计算的正误,再改正。
集体交流。
5.独立完成24页练习五第1题:
竖式计算。
四、总结提升
计算三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第3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中间有0)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2、23页例4、例5,第24页课堂活动第1题及第25页练习五6~8题。
【教学目标】
1.探索0乘任何数都得0的算理,并能运用正确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
2.在学习活动中巩固一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
3.在观察、比较、合作交流中初步学习简单的归纳、类比和有条理地思考。
【教学重点】
探索0乘任何数都得0的算理,并能正确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计算的算理,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中间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用竖式计算。
124×2=218×6=3×567=
2.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一位数乘三位数。
(板书课题:
一位数乘三位数)
二、探索新知
1.教学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教学例4)
(1)课件出示:
一个鱼缸,里面只有水,没有鱼。
鱼缸有几条鱼?
能用哪个数来表示?
(引导学生说出:
鱼缸里没有鱼,可以用数0来表示。
)
(2)课件出示:
两个鱼缸,里面只有水,依然没有鱼。
现在两个鱼缸里一共有几条鱼?
应该怎么列式呢?
(引导学生说出:
可以列式为:
0+0=0)
追问:
如果列成乘法算式,该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回答:
2个0相加,可以列式为0×2=0或者2×0=0
(3)课件接着出示:
3个、4个、5个鱼缸。
引导学生分别列式为:
3×0=0,4×0=0,0×5=0,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算式。
如果有100个这样的鱼缸,共有多少条鱼?
该怎么列式?
引导学生列式为0×100=0或100×0=0
观察这些乘法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先交流,再全班汇报。
引导得出:
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
2.教学例5
(1)出示例1情景图,列式,揭示课题
指名说说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帮小朋友算一算他们一共需要多少钱吗?
(2)学生尝试计算,教师巡视指导,请生板演自己的方法,并说说自己的计算过程。
预设1:
口算的方法。
分步计算,102中的1在百位上,表示1个百,100×3=300,2在个位上,表示2个一,2×3=6,300+6=306
预设2:
笔算的方法。
提问质疑:
十位上0乘3得多少?
这个0写不写呢?
(3)比较,揭示课题
今天研究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与以前相比,有什么不同?
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积的中间一定是0吗?
(4)试一试:
3×204=401×2=406×7=
学生试算后交流订正,前两小题重点针对学生情况纠正一位数乘十位上0的积的书写,第3小题重点在一位数乘十位上0的积加上个位乘积进位的处理。
这三道题都是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在计算时,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
中间有0的三位数乘一位数,乘得的积中间不一定有0。
如果个位上的数相乘不进位,这一位上就要写0;如果个位上的数相乘进位了。
那么积的这一位上的数就不是0,而是进位上来的数。
三、巩固深化
1.教材24页课堂活动第1题。
(1)学生独立计算。
(2)议一议,每一竖列的两个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
2.练习五的第6题。
独立计算后同桌交流订正。
3.练习五的第7题。
独立解答,小组交流订正。
4.练习五第8题。
学生独立提问并解答,全班交流。
四、总结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你觉得自己的学习表现如何?
第4课时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例6,第24页课堂活动第2题及第25、26页练习五9~11题。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
2.经历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培养分析、比较的数学思维能力。
3.在计算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细心计算,仔细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探索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笔算方法,能正确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
【教学难点】
在探索计算方法的过程中理解算理,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末尾有0的三位数的乘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1.课件出示情境问题: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列出算式:
120×9=
2.引入课题:
这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位数乘三位数有什么不同?
(末尾有0)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
(板书课题:
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6
(1)学生独立计算。
(2)算法展示。
选有代表性的算法展示,边展示边介绍自己计算的思路。
教师根据学生介绍思路引导学生理解每一步计算的算理,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梳理完整的计算方法。
方法一:
说说为什么可以这样写这样算?
方法二:
在算出12个十乘9等于108后,为什么要在后面添0?
这里算出的108表示108个十,所以要在108后面添0,不然就是108个一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整理板书)
(3)比一比,说一说。
观察比较两种算法,你喜欢哪种算法?
为什么?
2.试一试。
用你认为简便的方法计算下列各题。
230×3=370×2=560×4=
(1)学生独立计算,学生板演,
(2)集体交流订正。
3.小结:
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怎样算?
应注意些什么?
归纳:
一位数乘三位数(末尾有0)的笔算,先用一位数乘三位数中0前面的数,再看三位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积的末尾添几个0。
三、巩固深化
1.教材第24页课堂活动第2题。
(1)指名学生列式,并说说列式的依据。
跟同桌说一说你怎样计算908×8的。
组织学生计算后全班汇报订正。
①如果每部手机降价为580元,这些手机一共多少元?
该怎么列式?
②引导学生说出应该列式为:
580×8。
580×8可以怎么计算?
鼓励学生列竖式时简写。
2.教材26页练习五第11题。
(1)学生独立判断改错。
(2)全班集体展示交流,在错误的地方引导澄清认识。
3.教材26页练习五第10题。
(1)学生独立判断。
(2)学习小组交流自己的判断,并说说为什么?
(3)集体交流判断两个算式得数大小的方法和理由。
4.独立完成教材25页练习五第9题。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第5课时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4~26页练习五第3~5题、第12、13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在练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笔算的算理和算法,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计算能力与运用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仔细计算与认真检查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在练习活动中进一步理解掌握一位数乘三位数笔算的算理算法,能较熟练地计算一位数乘三位数。
【教学难点】
在练习活动中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熟练度。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今天我们对前面学习的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进行练习和运用。
(板书课题:
一位数乘三位数的笔算练习)
二、基本练习
1.口算。
300×4=200×6=7×20=8×300=
50×4=800×3=9×600=60×9=
独立口算后,集体订正评价。
2.笔算。
485×7=108×6=520×6=7×500=
(1)不计算,说说他们的积是几位数?
积的末尾有几个0?
(2)独立笔算前面3个小题。
(3)小组交流互相评价。
(4)师生选取代表性的资源针对易错点进行讲评。
三、综合练习
大家的计算很棒,不但计算准确,而且速度快,你们能运用这些计算解决问题吗?
我们来解决下面这些问题。
1.练习五第3题。
学生独立解决后,引导学生间交流评价。
2.练习五第4题。
某地修建了6幢公租房,每幢可住198户,一共可以住多少户?
学生独立解决后,引导学生间交流评价。
3.练习五第5题。
(1)学生独立解决问题。
(2)学习小组内交流批改评价。
(3)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全班展评。
4.练习五第12题。
(1)从图表中你读出了哪些信息?
你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2)小组分工解决问题,然后组内交流检查分工完成情况。
(3)小组展评,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引导评价。
5.练习五第13题。
(1)课件先出示图片信息,再出示第一问,学生独立解决订正。
(2)你还能出示哪些问题,怎样解决?
学生独立提问解决,然后小组交流互评,教师随机巡视指导。
(3)全班展评,选小组内提问与解答表现最好的代表展示交流。
6.小结。
刚才运用计算解决问题的环节,你表现得怎样,给大家分享分享。
四、拓展提高
练习五思考题:
学生独立思考,集体交流。
五、全课总结升
回顾我们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西师版三上 数学 22 一位数 三位数 教案 课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