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秋新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合集附板书.docx
- 文档编号:411873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103
- 大小:206.94KB
部编人教版秋新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合集附板书.docx
《部编人教版秋新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合集附板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秋新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合集附板书.docx(10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秋新版九年级上语文教案合集附板书
第一单元教案
1.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读懂诗歌内容,欣赏词大气镑礴,旷达豪迈的意境,感受诗人胸襟气度,理解关键词语
2.能力目标:
引导学生培养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发展学生形象思维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理解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来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通过理解诗人作为领袖的伟大抱负和坚定信心,培养学生立下远大抱负,敢于超越前人的精神。
重点:
理解关键词语所表达的感情,体会最后三句的含义
难点:
上阕写景是为下阕评古论今,抒发情怀作铺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
播放《我爱你,塞北的雪》,再播放音频《沁园春•雪》,由北方柔美深情的雪,过渡到北方豪迈的雪,从视听上吸引学生,营造气氛,开启学生形象思维。
板书课题:
沁园春•雪
二、题解与背景: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人。
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
他的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指挥才能被世人所公认,他的文学才华也同样被世人所称道,尤其是他的诗词更是表现出了很高的文学修养。
今天我们学习的《沁园春》就是他的代表作。
背景介绍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
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
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
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
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
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介绍词的知识:
词,又称长短句。
一首词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
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
一首词称为一阕;词若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
今天学习的课文“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这首词的题目。
三、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请同学们大声自由朗读读这首词两遍,要读得正确,并注意语气、语调、语速、情感。
2.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词?
3.“望长城内外”我有两种读法,你认为怎样合适?
(“望”字重读、语气要激昂豪迈,梳理“望”字领起的内容。
)
4.学生齐读“望”字领起的这几句。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又该如何读呢?
6.师点拨:
既然语调高亢就显得有生机,“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该怎样读?
是慷慨激昂地读,还是深情地读,同学们品味,哪一种更合适?
四、再读这首词,思考、探究
1.请同学们采用这样的方式自学:
赏析一词:
我认为“”一词好,好在……
描绘一句:
“”一句,使我仿佛看(想)到了……
2.生发言,师合理指导引领。
(1)词的上阕哪些句子总写北方雪景?
这些词句创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
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
前三句总写雪景,把读者带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里。
创造了一个广阔博大的意境,体现了诗人雪中赏雪的豪迈情怀。
(2)指出写静、动景的词语,体会其意境。
明确:
“封”写地面,凝然安静;“飘”写天空,雪姿轻盈。
由下而上,一静一动,意境开阔,气魄宏伟,格调非凡。
(3)作者对雪景的描述,由哪个词领起?
它统领了哪些句子?
明确:
“望”字。
它统领了以下句子“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
(4)作者望见了哪些景观?
(作者为何选取这些景观?
)
明确:
“长城”、“黄河”、山脉、高原等景观,尤其是“长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最能反映北国风貌,而且与“千里”“万里”相照应,续写地域的辽阔。
(5)“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山、原都是静物,却写它们“舞”和“驰”,为什么这样写?
给你怎样的感受?
明确:
“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和“驰”,用了化静为动的写法,运用比喻,形象地展现了群山起伏,丘陵绵延的壮观景致,极富动感,使人眼中的大自然显得生机勃勃,灵动活跃。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运用比喻、拟人手法,化静为动,有三方面因素:
视觉因素。
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山丘连绵起伏,远看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
精神因素。
作者意气风发,因而在他心目中,大自然也生气勃勃。
时代因素。
中国革命正在蓬勃发展,中国人民正在奋起抗日,赋予群山、高原以顽强的性格,可以体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6)讨论:
上阕末尾三句写的是实景还是虚景?
从哪个词可以看出?
这三句写出了怎样的意境?
试用散文化的语言描述三句诗的意境。
明确:
“须”字表明雪后初晴之景出自作者的想象。
写出了雪后景象的清朗、娇艳、多姿多彩。
你看,红日冉冉升起,放射出万道霞光,染红了天边的白云,映红了高原上皑皑白雪。
云海茫茫,雪山巍巍,苍松翠柏,郁郁青青。
红日白雪交相辉映,祖国就像一位红装素裹的少女,格外娇艳多姿!
3、让我们带着赞美,带着陶醉,齐读上阕。
真是“江山如此多娇”啊!
老师经常发现有人把这个“娇”字写成“骄”,想想也有道理,这么美的河山,怎不令人骄傲与自豪呢?
同学们看,毛泽东用这个“娇”字,用意何在?
在这里,作者把空间写得如此广阔,表现了他怎样的胸怀?
又把景色写得如此壮丽,表现了他怎样的感情?
明确:
既突出祖国风光的柔美。
又照应“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一句。
有阳刚之雄健,又有阴柔之妩媚,这既是我们可爱的祖国,又是毛泽东诗词的美学追求。
作者如同顶天立地的巨人,他的胸怀博大宽广,他的气魄雄伟旷达。
作者的感情充满喜悦,豪迈奋发,充满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4、祖国河山如此壮丽美好,使得古往今来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引”也是个领字,到底“引”出了哪些英雄人物?
他们有什么共性?
明确:
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宋太祖、成吉思汗。
他们都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人物,是无数英雄中的佼佼者,都是雄才大略,战功赫赫,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过巨大的影响。
5、真是战功赫赫,功勋卓著。
对于这样杰出的历史人物,词人用一个词对他们作了总的评价,请找出这个词。
明确:
“惜”(品味“惜”字的丰富含义。
第一,惜中含褒。
肯定他们是英雄人物,同时也就肯定了中华民族是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民族;第二,委婉的批评了他们缺少文治、文学才华欠缺。
第三,他们的不足是由于时代、阶级局限造成;第四,表现了后来者居上的伟大气概。
)
其中“略输”“稍逊”“只识”几个词,有肯定、惋惜、委婉的批评,还有作者一点微微的自得。
“惜”字可看出包含了惋惜兼有批判,“略输文采”、“稍逊风骚”、“只识”一一做了贬谪。
6、讨论:
谁是真正的英雄?
明确:
今朝的风流人物,是新时代在文治和武功方面都有更杰出的才能更伟大的抱负的人,应该是人民群众,也应该是领导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无产阶级革命家,还应该是诗人的自况。
这是诗人的自信和自励,是他们决心登上历史舞台的威武雄壮的宣言。
这是全词的主旨所在。
能建功立业的英雄人物,对一个时代有极大影响的英雄人物。
我个人认为,主要指毛泽东自己,因为“诗言志”吗?
当时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已经确立,长征也取得了胜利,对于中国的局势成竹在胸。
说是人民大众也有道理,因为他是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代表。
事过境迁,千古风流人物都已过去,而今,真正才华横溢、文采飞扬,能够领略和欣赏江山秀美的人,能够促进祖国统一繁荣,还得算是今天的革命英雄,革命领袖,表现了毛泽东同志“天下大任,舍我其谁”的英雄豪情。
7.请仔细品味“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你能从中读出什么内涵吗?
好,我们就是毛泽东,让我们微微摇头,微微上扬嘴角,读这几句,读出这几种微妙的感情。
同学们,毛泽东望的岂止是北国风光啊!
他望的是祖国的万里河山,他望的是中华几千年的历史舞台,他望的是中国美好的未来。
8、提问:
作者在下阕为什么要议论评说古代帝王?
明确:
评古为论今作铺垫。
,起烘云托月的作用。
作者以“往昔”与“今朝”对比,“英雄”与“风流人物”对比,突出了今朝革命英雄主宰河山的历史作用。
9、这首词是怎样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相结合的?
上片写景大气磅礴,气象雄浑而有寓情于景,句句洋溢着热爱祖国山河的豪情;下片议论,有上片之景而产生感情有祖国的壮丽山河想到无数英雄为之倾倒,并对历代英雄人物加以评说而寓情于议,蕴涵诗人对祖国的深情以及充满自信的情怀,最后一句由评论落到赞扬,点明主题,抒发了诗人的豪情壮志。
五、巩固与迁移
阅读课后诗《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并比较两首词的异同点
这两首诗共同点都是写雪景,都有雄壮的气势、豪放的风格。
前者是借景抒怀之作,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抒发诗人作为革命领袖的豪情壮志;后者是写景叙事之作,描写行军的一个场面,表现工农红军一往无前的战斗气概;前者上片写景下片议论,后者上片写景,下片叙事。
前者写的是北国雪景,壮阔而美好,并有诗人的想象,后者写的是南国雪景,虽有气势而难与前者相比,只是展现眼前的实景。
六、布置作业:
展开联想、想象,用一段文字描绘诵读本词时脑中浮现北方雪景画面。
七、板书设计
沁园春雪
毛泽东
景:
江山多娇(望)
评:
古代帝王(惜)
颂:
人民大众(主旨)
八、教学反思:
这首词大气磅礴,激昂豪迈,最适合诵读,所以我让学生学习这首词反复诵读,有层次诵读,达到读准、读懂、读美,老师适时诵读指导,让朗朗的读书声充满课堂,体现语文课独特的韵味。
让学生品味用词的精巧、品味意境的宏大,在细细品味中诵读、比较,学习读诗品诗的方法,提高分析、鉴赏感悟诗词的能力,这一板块的学习,给学生的时间多点,这样便于学生绽放出更多的思维火花。
2.我爱这土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了解新诗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朗读、背诵和比较阅读,激发学生阅读新诗的兴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体验新诗的意境及思想内容;品味诗歌的语言特色,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
在学生背诵的基础上加深对诗歌思想内容和思想感情的理解。
难点:
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理解本诗的思想内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诗歌在我国有着渊远流长的历史,它记载着中国悠久文化的发展历程,从诗经到“黑夜给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她寻找光明。
”诗歌能拨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品味过去的荡气回肠与今朝的风花雪月。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现代诗的世界。
(二)简介诗人
艾青:
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
学过绘画,现代著名诗人,被称为“是继郭沫若后中国新诗史上的又一座里程碑。
”他的诗与祖国和人民的命运息息相关,具有浓重的历史感和使命感。
艾青的诗排斥华丽的矫饰,抛弃空洞的说教语言,始终采用鲜活的有流动感和弹力的语言与语调,表现出一种散文美。
成名作:
《大堰河我的保姆》,出版过《黎明的通知》、《归来的歌》等诗集。
(三)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
本诗是一首现代诗歌史上广为传诵的名篇。
抗战初期的1938年,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我华北、华东、华南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皆实行“三光”政策,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奋起反抗,与日本侵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诗人艾青在这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深情的爱,对侵略者的恨,写下了这首爱国主义思想感情慷慨激昂的诗篇。
(四)学生分组朗读诗歌
教师提示注意事项:
1.诗歌的节奏。
2.朗读时语句的连贯性。
3.增、减字的朗读错误。
4.请学生读准下列加点的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部编人教版秋 新版 九年级 语文教案 合集附 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