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分必做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试题.docx
- 文档编号:4117298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138.78KB
提分必做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试题.docx
《提分必做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分必做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试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提分必做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试题
一、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综合分析
考情分析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是细胞代谢的核心知识,学考、选考都把两者结合起来考查,一般以坐标曲线图、表格和光合作用流程图为载体,选择题与非选择题均有较大几率出现。
主要考查角度有以下几点:
(1)表观光合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如2015年浙江10月选考,26T等。
(2)光强度对光合速率的影响,如2015年浙江10月学考,30T等。
(3)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如2015年浙江10月学考,30T。
1.表观(净)光合速率和真正光合速率的判定方法
(1)若为坐标曲线形式,当光强度为0时,CO2吸收值为0,则该曲线表示总(真正)光合速率,若CO2吸收值为负值,则该曲线表示净光合速率。
(2)若所给数值为有光条件下绿色植物的测定值,则为净光合速率。
(3)有机物积累量为净光合速率,制造量为总(真正)光合速率。
2.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关键点”移动的判断技巧
CO2(或光)补偿点和饱和点的移动方向:
一般有左移、右移之分,其中CO2(或光)补偿点B是曲线与横轴的交点,CO2(或光)饱和点C则是最大光合速率对应的最低CO2浓度(或光强度),位于横轴上。
(1)呼吸速率增加,其他条件不变时,CO2(或光)补偿点B应右移,反之左移。
(2)呼吸速率基本不变,相关条件的改变使光合速率下降时,CO2(或光)补偿点B应右移,反之左移。
(3)阴生植物与阳生植物相比,CO2(或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应向左移动。
3.解读密闭容器及自然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曲线
解读
(1)夏季的一天中CO2吸收量和释放量变化曲线分析(如图1所示)
①a点:
凌晨3~4时,温度降低,呼吸作用减弱,CO2释放减少。
②b点:
上午6时左右,太阳出来,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③bc段:
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④c点:
上午7时左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⑤ce段:
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
⑥d点:
温度过高,部分气孔关闭,出现“午休”现象。
⑦e点:
下午6时左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⑧ef段:
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
⑨fg段:
太阳落山,停止光合作用,只进行呼吸作用。
(2)有关有机物情况的曲线分析(如图2所示)
①积累有机物的时间段:
ce段。
②制造有机物的时间段:
bf段。
③消耗有机物的时间段:
Og段。
④一天中有机物积累最多的时间点:
e点。
⑤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
SP-SM-SN。
(3)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CO2含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如图3所示)
①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②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③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④CO2含量最高点为c点对应时刻,CO2含量最低点为e点对应时刻。
(4)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一昼夜O2含量的变化曲线分析(如图4所示)
①如果N点低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减少。
②如果N点高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增加。
③如果N点等于M点,说明经过一昼夜,植物体内的有机物总量不变。
④O2含量最高点为e点对应时刻,O2含量最低点为c点对应时刻。
4.测定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三种方法
(1)利用装置图法测定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
①装置中溶液的作用:
在测细胞呼吸速率时,NaOH溶液可吸收容器中的CO2;在测净光合速率时,NaHCO3溶液可提供CO2,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
②测定原理
a.甲装置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只进行细胞呼吸,由于NaOH溶液吸收了细胞呼吸产生的CO2,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左移的距离表示植物的O2吸收速率,可代表呼吸速率。
b.乙装置在光照条件下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由于NaHCO3溶液保证了容器内CO2浓度的恒定,所以单位时间内红色液滴右移的距离表示植物的O2释放速率,可代表净光合速率。
c.真正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
③测定方法
a.将植物(甲装置)置于黑暗中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计算呼吸速率。
b.将同一植物(乙装置)置于光下一定时间,记录红色液滴移动的距离,计算净光合速率。
c.根据呼吸速率和净光合速率可计算得到真正光合速率。
④物理误差的校正:
为防止气压、温度等物理因素所引起的误差,应设置对照实验,即用死亡的绿色植物分别进行上述实验,根据红色液滴的移动距离对原实验结果进行校正。
(2)“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
例如:
某研究小组采用“半叶法”对番茄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进行测定,如图所示。
“半叶法”的原理是将对称叶片的一部分(A)遮光,另一部分(B)不做处理,并采用适当的方法(可先在叶柄基部用热水或热石蜡液烫伤或用呼吸抑制剂处理)阻止两部分的物质和能量转移。
在适宜光照下照射6小时后,在A、B的对应部位截取同等面积的叶片,烘干称重,分别记为MA、MB,获得相应数据,则可计算出该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其单位是mg/(dm2·h)。
若M=MB-MA,则M表示B叶片被截取部分在6小时内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总量。
(3)利用“黑白瓶”法测定光合速率
将装有水和光合植物的黑、白瓶置于不同水层中,测定单位时间内瓶中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借此测定水生植物的光合速率。
黑瓶不透光,瓶中生物仅能进行呼吸作用;白瓶透光,瓶中生物可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因此,真正光合作用量(光合作用总量)=白瓶中氧气增加量+黑瓶中氧气减少量。
题组一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过程判断
1.下图是细胞中糖类合成与分解过程示意图。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C6H12O6+O2
CO2+H2O+能量
A.过程①只在线粒体中进行,过程②只在叶绿体中进行
B.过程①产生的能量全部贮存在ATP中
C.过程②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全部来自H2O
D.过程①和②中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答案 D
解析 过程①②分别是需氧呼吸、光合作用。
A项,在有线粒体的真核生物细胞中,过程①发生的场所是细胞溶胶和线粒体,过程②只发生在叶绿体中,而在原核细胞中,过程①②都发生在细胞溶胶中。
B项,过程①通过需氧呼吸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一部分转移至ATP中。
C项,过程②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全部来自CO2,而不是来自H2O,H2O中的氧在光反应过程中通过水的光解产生O2。
D项,过程①的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用于第三阶段还原O2,生成H2O;过程②通过光反应产生的[H],用于碳反应还原C3,因此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2.下图是绿色植物体内能量供应及利用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过程利用的ATP是由甲和丙过程共同提供的
B.乙中的ATP用于固定二氧化碳和还原三碳酸分子
C.甲、丙中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不相同
D.丁中的能量可用于肌肉收缩、人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兴奋传导等
答案 C
解析 从图中发生的变化可判断,甲是光反应,乙是碳反应,丙是需氧呼吸,丁是ATP的水解。
需氧呼吸产生的ATP不能用于光合作用的碳反应,A项错误;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ATP用于还原三碳酸分子,B项错误;光反应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源于光能,而丙过程合成ATP所需的能量来自有机物中的化学能,C项正确;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易化扩散,易化扩散需要载体蛋白但不消耗ATP,D项错误。
题组二 线粒体、叶绿体中物质转化的相关应用
3.如图为植物的某个叶肉细胞中两种膜结构及其上发生的生化反应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1、2中的两种生物膜依次存在于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B.图1中的[H]来自水,图2中的[H]来自丙酮酸
C.两种生物膜除产生上述物质外,还均可产生ATP
D.影响图1、2中两种膜上生化反应的主要外界因素分别是温度和光照
答案 C
解析 根据题图所示信息可判断,图1所示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其上进行的是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图示生化反应是水的光解,[H]来自水。
图2所示是线粒体内膜,其上进行的是需氧呼吸的第三阶段,[H]来自葡萄糖、丙酮酸和H2O。
4.将下图所示细胞置于密闭容器中培养。
在不同光强度下,细胞内外的CO2和O2浓度在短时间内发生了相应变化。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注:
适宜条件下悬浮培养的水稻叶肉细胞示意图
A.黑暗条件下,①增大、④减小
B.光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①、③增大
C.光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②、③保持不变
D.光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②减小、④增大
答案 B
解析 黑暗条件下,叶肉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细胞吸收O2,释放CO2,故①增大、④减小,A正确;光补偿点是指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强度,当光强度低于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小于呼吸速率,细胞吸收O2,释放CO2,故①增大、③减小,B错误;当光强度等于光补偿点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细胞不吸收O2,也不释放CO2,②、③保持不变,C正确;光饱和点是指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对应的最低光强度,当光强度等于光饱和点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细胞吸收CO2,释放O2,②减小、④增大,D正确。
题组三 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判断及相关计算
5.设置不同CO2浓度,分组光照培养蓝细菌,测定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结果见下图。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d3浓度相比,d1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细菌光反应生成的NADPH多
B.与d2浓度相比,d3浓度下单位时间内蓝细菌呼吸过程产生的ATP多
C.若d1、d2、d3浓度下蓝细菌种群的K值分别为K1、K2、K3,则K1>K2>K3
D.密闭光照培养蓝细菌,测定种群密度及代谢产物即可判断其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
答案 A
解析 由图可以看出,d1和d3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相等,而d1浓度下的呼吸速率高于d3浓度下的,由“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可推出,d1浓度下的光合速率较高,单位时间内细胞光反应生成的NADPH也较多,故A正确;d3浓度下的呼吸速率低于d2浓度下的呼吸速率,呼吸过程中产生的ATP也较少,故B错误;由图可知,d2时有机物积累量最大,可推知其环境条件较为适宜,其种群对应的K值最大,故C错误;光照条件下,蓝细菌进行光合作用会影响其呼吸作用的类型,不能依此判断蓝细菌是否为兼性厌氧生物,故D错误。
6.如图表示在不同温度下,测定某植物叶片重量变化情况(均考虑为有机物的重量变化)的操作流程及结果,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由图分析可知,该植物的呼吸速率可表示为______,光合速率可表示为________。
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实际光合作用的强度________(增强、减弱、不变)。
(2)恒定在上述________℃温度下,维持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该植物叶片增重最多,增重了________mg。
答案
(1)X Y+2X 增强 增强
(2)14 30
解析
(1)呼吸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减少量来表示,所以是X。
净光合速率可用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积累量来表示,而总光合速率还要加上呼吸消耗有机物的量,所以是Y+2X。
在13~16℃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呼吸作用强度很明显在逐渐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在逐渐增强。
(2)单位时间的净光合作用的积累量是Y+X,10小时的积累量是10(Y+X),再黑暗10小时,只有细胞呼吸,消耗的有机物的量是10X,经过10小时光照,10小时黑暗,剩余的有机物的量是10Y,据此题图可知在14℃时,增重最多,增加的量是30mg。
题组四 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关键点”移动
7.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如图表示30℃时光合作用与光强度的关系。
若温度降到25℃(原光强度和二氧化碳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相应点a、b、d的移动方向分别是( )
A.下移、右移、上移B.下移、左移、下移
C.上移、左移、上移D.上移、右移、上移
答案 C
解析 图中a、b、d三点分别表示细胞呼吸强度、光补偿点和在光饱和点时的光合作用强度。
由题干“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可知,当温度从30℃降到25℃时,细胞呼吸强度降低,a点上移;光合作用强度增强,所以光饱和点(d点)时吸收的CO2增多,d点上移。
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在25℃时细胞呼吸作用强度降低,光合作用强度增强,在除光强度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其仍然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需降低光强度以使光合作用强度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即b点左移。
8.如图表示20℃时玉米光合作用强度与光强度的关系,S1、S2、S3表示所在部位的面积,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S1+S3表示玉米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
B.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总量
C.若土壤中缺Mg,则B点右移,D点左移
D.S2-S3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答案 D
解析 图示中,S1+S3表示玉米在该光强度范围内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量,S2+S3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的总量,S2-S1表示玉米光合作用有机物的净积累量。
B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缺Mg时,光合作用强度减弱。
题组五 密闭容器和自然环境中光合作用曲线分析
9.某生物研究小组在密闭恒温玻璃温室内进行植物栽培实验,连续48小时测定温室内CO2浓度及植物CO2吸收速率,得到如图所示曲线(整个过程呼吸速率恒定),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图中植物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3个
B.绿色植物吸收CO2速率达到最大的时刻是第45小时
C.实验开始的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强度弱
D.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答案 C
解析 图中细线是在恒温密闭环境中测得的二氧化碳吸收速率,当吸收速率为零时,表示植物不从外界吸收二氧化碳,此时光合作用所需的所有二氧化碳全由呼吸作用提供,即此时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
根据图解可知,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点有4个,分别在第6、18、30、42小时,A项错误;据曲线分析,CO2吸收速率最大时对应的时间是第36小时,B项错误;由曲线图看出,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CO2吸收速率低,因此,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强度弱,C项正确;实验全过程叶肉细胞内产生ATP的场所包括细胞溶胶、线粒体和叶绿体,D项错误。
10.(2016·温州检测)图甲是黑藻光合作用的示意图,其中①、②表示结构,③、④、⑤、⑥表示物质;图乙是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研究光强度对光合速率影响的结果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能发生光反应的结构是________,光反应能为碳反应提供______________。
(2)碳反应过程中每3个CO2分子进入______________循环,将有1个[⑥]________________分子离开循环,生成的⑥物质大部分转变为蔗糖的场所是在细胞________(填“内”或“外”)。
(3)图乙中的A点表示________;已知大气中的CO2浓度约为0.035%,当将其浓度提高到0.8%,且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且适宜,此时乙图中的B点将会向________移动。
答案
(1)①类囊体膜 NADPH、ATP
(2)卡尔文 三碳糖(三碳糖磷酸) 内 (3)光饱和点 右上方
解析
(1)图甲表示叶绿体进行的光合作用过程,其中能够进行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①,光反应能够为碳反应提供NADPH和ATP。
(2)每3个CO2分子进入卡尔文循环,将有1个⑥三碳糖分子离开循环,碳反应生成的⑥三碳糖物质大部分运至叶绿体外,转变为蔗糖,供植物体所有细胞利用。
(3)图乙中的A点表示光饱和点;已知大气中的CO2浓度约为0.035%,当将其浓度提高到0.8%,且其他条件保持不变且适宜,由于CO2浓度增加,光合速率加快,此时乙图中的B点将会向右上方移动。
题组六 “三看法”突破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测定
11.某转基因作物有很强的光合作用能力。
某中学生物兴趣小组在暑假开展了对该转基因作物光合作用强度测试的研究课题,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
请你利用这些装置完成光合作用强度的测试实验,并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先测定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方法步骤如下: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都放入________________,装置乙作为对照。
②将甲、乙装置的玻璃钟罩进行________处理,放在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2)测定植物的净光合作用强度,方法步骤如下:
①甲、乙两装置的D中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把甲、乙装置放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30分钟后分别记录甲、乙两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的方向和距离。
(3)实验进行30分钟后,记录的甲、乙装置中红墨水滴移动情况如下表:
实验30分钟后红墨水滴移动情况
测定植物呼吸作用强度
甲装置
________(填“左”或“右”)移1.5cm
乙装置
右移0.5cm
测定植物净光合作用强度
甲装置
________(填“左”或“右”)移4.5cm
乙装置
右移0.5cm
(4)假设红墨水滴每移动1cm,植物体内的葡萄糖增加或减少1g,那么该植物的呼吸速率是________g/h;白天光照15h,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________g(不考虑昼夜温差的影响)。
答案
(1)①NaOH溶液 ②遮光
(2)①NaHCO3溶液,装置乙作为对照 ②光照充足、温度等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3)左 右 (4)4 84
解析 要测光合作用强度必须先测呼吸作用强度,在测定呼吸作用强度时一定要将实验装置置于黑暗条件下,使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用NaOH溶液除去玻璃钟罩内的CO2,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一定量的O2,释放等量的CO2,而CO2被NaOH溶液吸收,根据一定时间内玻璃钟罩内气体体积的减少量即可计算出呼吸作用强度。
在测定净光合作用强度时要满足光合作用所需的条件:
充足的光照、一定浓度的CO2(由NaHCO3溶液提供),光合作用过程中消耗一定量CO2,产生等量O2,而NaHCO3溶液可保证装置内CO2浓度的恒定,因此,玻璃钟罩内气体体积的变化只受O2释放量的影响,而不受CO2气体减少量的影响。
对照实验装置乙中红墨水滴右移是环境因素(如气压等)对实验产生影响的结果。
实验装置甲同样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植物呼吸作用消耗O2量等于玻璃钟罩内气体体积的改变量,即该植物的呼吸速率为1.5+0.5=2(g/半小时);净光合速率为4.5-0.5=4(g/半小时),白天光照15h的净光合作用量是(4×2)×15=120(g),一昼夜葡萄糖的积累量是15h的光合作用实际生产量减去24h的呼吸作用消耗量,等同于15h的净光合作用量减去9h的呼吸作用消耗量,即120-4×9=84(g)。
12.取某种植物生长状态一致的新鲜叶片,用打孔器将叶片打出若干圆片,圆片平均分成甲、乙、丙三组。
甲组立即烘干处理并测得圆片干重为A,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黑暗密闭装置内,丙组保持湿润且置于一个密闭装置内并给予适宜强度的光照。
乙组和丙组其他条件一致,一小时后,测得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B,丙装置内圆片干重为C。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C-A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正光合速率
B.C-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
C.A-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
D.实验过程中,乙组圆片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保持恒定
答案 C
解析 C-A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净光合速率;C-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真正光合速率;A-B为圆片叶肉细胞一小时内的呼吸速率;乙装置随着O2浓度下降,叶肉细胞呼吸速率也下降。
13.用等体积的三个玻璃瓶甲、乙、丙,同时从某池塘水深0.5m处的同一位置取满水样,立即测定甲瓶中的氧气含量,并将乙、丙瓶密封后沉回原处。
一昼夜后取出玻璃瓶,分别测定两瓶中的氧气含量,结果如下(不考虑化能合成作用)。
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透光玻璃瓶甲
透光玻璃瓶乙
不透光玻璃瓶丙
4.9mg
5.6mg
3.8mg
A.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是线粒体内膜
B.在一昼夜内,丙瓶生物细胞呼吸消耗的氧气量约为1.1mg
C.在一昼夜后,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低
D.在一昼夜内,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约为1.1mg
答案 B
解析 本实验中氧气含量甲瓶-丙瓶=1.1mg,可表示一昼夜丙瓶中生物细胞呼吸量,乙瓶-甲瓶=0.7mg,可表示一昼夜乙瓶中生物净产生的氧气量,因此乙瓶中生产者实际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量=1.1mg+0.7mg=1.8mg,B正确、D错误;不透光瓶内浮游植物只进行需氧呼吸,丙瓶中浮游植物的细胞产生[H]的场所有细胞溶胶、线粒体基质,A错误;一昼夜后,乙瓶水样中的CO2含量下降,因此其pH上升,而丙瓶中只进行细胞呼吸,CO2含量上升,pH下降,乙瓶水样的pH比丙瓶的高,C错误。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分必做 高考 生物 二轮 复习 光合作用 细胞 呼吸 综合分析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