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上册单元同步检测试题4.docx
- 文档编号:4115063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9
- 大小:165.52KB
高二地理上册单元同步检测试题4.docx
《高二地理上册单元同步检测试题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上册单元同步检测试题4.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二地理上册单元同步检测试题4
单元活动
一、选择题
(2011·杭州高三质检)图a是我国某省年等降水量分布图,图b是该省某地区甲河水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1~2题。
1.甲河下游地区是开发历史悠久的耕作区,当前限制其农业发展的突出因素是( )
A.土壤 B.地形
C.水源D.热量
2.下图中①点表示当前甲河流域农业产值比重。
为缓解当地的生态危机,拟调整该地区的农业产业结构,其中合理的规划方案是( )
A.②B.③
C.④D.⑤
解析:
第1题,该区降水较少,虽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热量较充足,但农业需要灌溉水源。
第2题,①点对应的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比重分别约为65%、5%、30%,基于当地自然条件的特点,应适当减小种植业比重,增加畜牧业比重。
答案:
1.C 2.A
下图表现了雨水的两种不同处理方式,读图完成3~4题。
3.左图表现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 )
①减缓城市涝灾 ②缓解城市缺水 ③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④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 ⑤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 ⑥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③④⑤⑥D.①②⑤⑥
4.右图显示的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 )
A.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下渗
B.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径流
C.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蒸发
D.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城市水循环中的蒸腾
解析:
左图表示城市居民利用阳台等收集雨水。
右图是一个雨水的渗透设施,其作用是增加雨水向地下的渗透。
答案:
3.A 4.A
二、综合题
5.分析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三个地带的GDP、人口和人均GDP比重(2004年)。
地带
GDP(%)
人口比重(%)
人均GDP(元)
东部
60.4
42
18216
中部
26.4
35
9480
西部
13.2
23
7219
材料二 三个地带GDP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东部
中部
西部
1980
52.3
31.2
16.5
1985
52.9
31.1
16.0
1990
53.8
29.8
16.4
1995
58.3
27.6
14.1
1999
58.8
27.4
13.8
比重增减
+6.5
-3.8
-2.7
(1)材料一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________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材料一中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G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________(大、小)一些。
材料二中说明我国各地带GDP所占比重只有________在逐年增加,而________和______则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________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解析:
我国最显著的地带性经济差异主要表现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速度两方面。
相比较而言,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速度代表了发展潜力,落后地区只要有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与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是容易缩小的。
单纯用各地带的GDP来比较经济发展水平,缺乏一定的科学性,用GDP与人均GDP来比较更符合实际。
综合表中指标及其数据不难发现,我国三个地带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人均GDP及GDP的差异上,经济发展速度的差异则通过三个地带GDP所占比重的变化来反映。
答案:
(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东部经济最发达,中部次之,西部较落后
(2)经济发展速度 东部最快,中部次之,西部较慢
(3)小 东部 中部 西部 经济发展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
一、选择题
读我国长江沿岸部分城市分布图,回答1~3题。
1.为对贵州、湖北、上海进行区域差异分析,在收集资料时应( )
①以实地考察和调查为主 ②以查阅资料为主 ③重点收集自然环境指标 ④重点收集社会经济指标和自然环境指标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②④
2.三地的资料收集完成后,对资料进行分析整理时,可采用的方法有( )
①定性法 ②定量法 ③综合法
A.①B.①②
C.①③D.①②③
3.三地的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 )
①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 ②区域经济分析 ③区域发展阶段评价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①②③
解析:
第1题,对贵州、湖北、上海的有关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相关资料的收集应以查阅资料为主,同时既需要自然环境方面的资料,也需要社会经济方面的。
第2题,资料的分析与整理,可采用定性法、定量法以及综合法。
第3题,①②③均属于区域差异分析比较的内容。
答案:
1.D 2.D 3.D
下图是我国西北某类农业区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4~6题。
4.该类农业区所在的地形属于( )
A.冲积扇B.河流沿岸平原
C.河边滩地D.河口三角洲
5.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该类农业区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
A.热量充足B.太阳辐射强
C.水资源丰富D.土壤肥沃
6.该类农业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水土流失的治理B.酸性土壤的改良
C.荒漠化的防治D.河流的综合整治
解析:
第4题,根据图中信息可知,该农业区在河流出山口处,由河流冲积而成,应为冲积扇。
第5题,西北地区由于降水少,晴天多,因此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
第6题,西北地区国土整治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的防治。
答案:
4.A 5.B 6.C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7~8题。
7.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县界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山脉B.河流
C.交通线D.民族分布
8.图示区域吸引了日本、美国、欧洲等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到该地投资建厂。
据图示信息及工业区位选择的要求,这些企业的主要产品可能是( )
A.化工产品B.建筑陶瓷
C.电子产品D.服装鞋帽
答案:
7.A 8.C
“骑楼”是在楼房前座跨入人行道悬空而建的,二楼向街心延伸,并使马路边房屋相互连接,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
这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
如下图所示,据此回答9~10题。
9.建设骑楼的目的是( )
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
C.节省建筑材料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10.骑楼建筑反映了岭南地区( )
A.地形多样,地表起伏不平B.高温多雨的气候
C.降雨强度大D.洪涝、台风等灾害频繁
解析:
人类活动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较大,人文景观在很大程度上都带有地理环境的烙印,我国南方高温多雨,建设骑楼能遮阳、避雨。
答案:
9.D 10.B
读下图,回答11~13题。
11.①②两图所示区域共同的自然特征是( )
A.地势南高北低,北部为冲积平原B.河流众多,水源充足
C.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四季分明D.蕴藏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12.有关两区域的人文特征,正确的为( )
A.人口稠密,自然增长率都较高
B.两区域南部均以电子工业为主
C.②区域北部为重要的粮棉产区
D.①区域城市群目前发展迅速
13.结合图②分析图③中形成工业总产值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东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B.西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C.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D.北部地区地形以平原为主,水陆交通发达,人口素质高
解析:
根据经纬度及海陆轮廓可判断①为德国,②为湖南省。
第11题,①区域北部平原为冰川侵蚀所致,该区域主要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四季温和;②区域地势西部和南部高,北部低,该区域煤炭资源缺乏。
两区域降水丰富,河网稠密,水源充足。
第12题,①区域(德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值,城市化水平已很高,城市群发展速度较慢;②区域(湖南)北部为洞庭湖平原,为重要的粮棉产区,其南部电子工业不发达。
第13题,工业总产值与地形、交通、人口素质密切相关,根据图②中河流的流向可知湖南东部以平原为主。
答案:
11.B 12.C 13.A
二、综合题
14.结合材料和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近十年来,我国在扶贫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下面案例是我国两个省级行政单位在扶贫工作方面的缩影。
图甲中沧源县是国家级贫困县,解放前一直处于原始社会末期,是连续了千年的佤族聚居地,全县山地面积占99.2%。
当地政府采取异地搬迁的方法,使该县的脱贫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图乙中塔什库尔干县是塔吉克人聚居地,该县最为偏僻的塔合曼乡,四周都是雪山,生活在这里的塔吉克人,仍保留着游牧民族的生活习惯。
为了摆脱贫穷和落后,当地政府也实施异地搬迁的方法。
(1)图甲中贫困县沧源位于________(地形区),图乙中塔什库尔干县位于________(地形区),造成两地贫困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2)图甲中a河、图乙中的b河在开发时,应如何协调开发和环境的关系?
(3)图甲和图乙中两个贫困县在地质地貌上有哪些共同特点?
(4)从整体上看,图甲区域和图乙区域气候特点有什么不同?
(5)从区域开发的角度看,沧源县和塔什库尔干共同的优势是什么?
解析:
两县都位于交通不便、自然环境恶劣的山地(高原)地区,这里生产方式落后,是导致贫困的主要原因。
图甲中a河为澜沧江,该河的开发利用表现为开发利用其水能资源和生态环境资源,故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持生态平衡。
b河为塔里木河,该河的开发为河流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故要注意防止河流萎缩。
图甲地区属于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图乙地区为温带大陆性气候。
两县均位于祖国边疆地区,有利于发展陆上贸易。
答案:
(1)横断山区 帕米尔高原 位于山区(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生产方式落后。
(2)a河要注意防止水土流失和保护原有生态平衡;b河要注意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防止河流萎缩。
(3)从地质上看,两地均位于板块边界,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灾害频繁。
从地貌上看,两地海拔高,地表崎岖。
(4)图甲区域为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少雨;乙区域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暖热,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5)两地均位于边疆地区,可发展陆上边境贸易。
15.(2011·兰州高二联考)据发改委网站消息,为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积极扩大内需,促进西部地区平稳较快发展,国家计划2009年西部大开发新开工18项重点工程,投资总规模为4689亿元。
结合我国长江经济带部分省(市、区)国民生产总值变化曲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的省(市、区),属于西部大开发省(市、区)的是________(填简称)。
(2)以上省(市、区)与东部地带相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有何特点?
(3)西藏的农业类型是________,种植业属于________,特有的粮食作物是________,试分析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和限制性因素。
(4)西南地区是我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地区,制约云南、贵州、四川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
本题从长江流域切入,综合考查了我国西部大开发的范围及行政区的简称、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等知识。
在分析第(4)题时,要注意从自然(地形、气候、水文和资源等)和社会经济(交通、市场、资金和技术等)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1)渝、川、贵、云、藏
(2)国民生产总值一般小于东部地带,国民经济增长速度也慢于东部地带。
(3)高寒畜牧业 河谷农业 青稞
优势条件:
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限制性因素:
热量不足。
(4)①处于我国西南内陆或边陲地区,位置闭塞;②地形崎岖,交通不便;③经济基础薄弱;④改革开放迟于东部地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 上册 单元 同步 检测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