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反思.docx
- 文档编号:4114143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4.19KB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反思.docx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反思.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反思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认识与反思
所谓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围绕一定教学内容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有效教学活动。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教学更多地强调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书本知识,强调学生间接经验的获得,忽视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忽视学生在生活和社会中亲身体验的价值。
现代课堂教学观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学生是活生生的生命体。
课堂教学也是学生展现其生命价值的过程。
教学活动更多地考虑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联系,注重让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中生动、主动、活泼地发展,使课堂教学真正焕发生命的活力。
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是什么新的话题,可以说,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它一直是每一位教育教学工作者普遍关注的话题。
时至今日,这一话题仍然是我们进行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
所不同的是,如今的课堂教学改革已经不是以前的单一化的改革了,而是由观念到理念、由理论到实践、由制度到管理等的全面而深刻的教育大变革了。
这样一来,重新审视我们的教学,深刻认识素质教育下课堂教学的本质,仍然是摆在我们当前乃至今后长期而紧迫的工作和任务。
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重大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成败,关系到整个基础教育改革的成败,应当引起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关注。
下面就我处进入新课程实验以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现状作一分析:
三点共识
一、按照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教学观念有所更新。
教学观念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对教学活动的系统认识。
教学观念支配着教师的教学行为,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是深化教学改革的核心,它直接制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方面改革的方向、深度和效果。
新课程实验中,在教学观念的更新上,我们主要做到三个转变:
1、从“以知识传授为核心”转变为“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核心”。
教学中,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注意到了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
在具体实施中也能教好地加以体现,使课堂表现为教师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不齐步走,允许学生表达他们所愿意表达的想法。
在学生自行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过程中,教师能引导、鼓励学生标新立异,敢持歧见,培养其思维的多向性。
2、从“教师本位”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对每一位教师来说都不陌生,问题在于做起来就难了。
如何跳出学生围着老师转的怪圈,避免“满堂灌”、“满堂问”、“满堂转”?
我们要求教师必须摈弃“教师本位”的观念,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学习,经历实践和创新的过程。
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学问,发展他们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可见,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就要努力构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给予学生。
在教学中多给一些问题,多一些探索性、思考性活动,少一些现成的结论。
教师重在引导、激励,贵在传道、授法;学生重在参与、获取,贵在乐学、勤思。
3、从“模式教学”转变为“开放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深受前苏联教育家凯洛夫的影响,课堂教学多是5个固定的环节:
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作业,或是更为简练的“复习——新授——作业”三段式教学模式。
这种在实践中形成的较稳定的传统模式,因其视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为主要任务,兼有较明了的操作程序,其稳定性和简易性易被教师吸收和传承。
这种固定的课堂教学模式,使教学缺乏生动性,学生的学习缺乏主动性。
所以我们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打破原有教学模式的束缚,树立“开放教学”的观念,根据学生创造性学习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教学内容,开放的教学空间,开放的教学时间等等,创设一种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师生平等,教学相长,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自由度,让每个学生的创造个性都得到充分自由的发展。
二、教师在认识、把握、处理、加工教学内容上有一定突破。
1、能够从学生实际出发,客观认识教材。
对教材内容的取舍做到突出面向全体,体现因材施教。
如:
平行四边形是最具普遍特色的平面几何图形,是学习平面几何初步知识的基础。
它的面积公式推导不同于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
我们有一位教师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时充分认识到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这一具有普遍特点的图形的认识,尊重了学生的认知特点,故而无论是在对平行四边形计算方法的猜想,还是以后学生的多种割补、平移、转化的方式,都使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水平,处理问题的方式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思路和方法。
2、注意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世界的沟通,善于挖掘教材中蕴涵的因素。
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广泛的、丰富多彩的;问题是直观的、多样化的。
而书本世界是编者的理性的认识、加工的结果。
基于这一点,我们倡导教师要打破传统的教材处理方法,既重视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既明确教材内容中的知识要素,又能挖掘教材内容中的生活素材。
寻找数学知识与生活联系的切入点,使枯燥的数学问题变为活生生的生活现实,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有趣。
3、内容的安排具有层次性,能理清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具有较强的逻辑性,体现教师教学设计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如: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课,课的一开始,通过复习铺垫,渗透平移、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为后面学生探索平行四边形的计算方法,提供可操作的方法和策略。
接着通过创设课堂情景,激发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因,学生不同的评判观点,揭示了这样的问题:
只有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的正确计算方法,才能平息争辩,取得共识,很自然就将目光放在研究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的实质性问题上,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导入新课后,通过学生质疑、提问题,揭示出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能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方法。
这里先让学生猜想,初步认定,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它的底和高有关系。
下一步就是一个实践、探索、验证结论的过程。
在探索之前,老师设计了一个研究如何探索平行四边形计算方法的环节,目的在于架起由猜想到实践探索验证的桥梁,这个桥梁就是用什么方法和策略去实践的问题(平移、转化思想的渗透)。
到此为止,有猜想,有方法,有体验,学生的下一步活动就顺理成章进行下去了。
接下来的探索环节,主要解决如何将一个平行四边形转化成一个与它面积相等的长方形,转化后的长方形面积没变,就预示着通过转化成的长方形与原平行四边形的一系列关系,最终找到解决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的方法。
这一过程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反馈、演示、交流、讨论、评价,包括教师的具有导向性的多媒体演示,启发学生认识水平的逐步发展,为最终归纳、概括出面积公式打下坚实基础。
最后的归纳、概括,由于学生有前面良好的感性、理性认识基础,学生的思维在逐步得到发展,对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这一知识结构有了理性的分析和理解,计算公式的得出也就水到渠成了。
有了正确的结论,再返回到前面的争论,去验证猜想,就很快解决了开课时的诸多疑点。
从以上程序可以看出,老师的这一教学路径,是学生自主参与,自我发展的一并不平坦的探索之路。
这条路,有曲折,有坑凹,有山重水复,但最终会柳暗花明。
三、在如何促进教学方式的变革上进行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1、教师在教的方式的变革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的学习,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方式的变革。
在具体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要承认学生间的差异性,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和教学对象的不同创设各种适宜的,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充分发展的教学手段、方法和策略,使学生能以向他人(包括自己)展现他们所学的,所理解的内容的方式去了解和掌握教学材料,并给予每个学生最大限度的发展机会。
2、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上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学习方式是当代教育理论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概念。
它不是指具体的学习策略和方法,而是学生在自主性、探究性和合作性方面的基本特征。
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把学习建立在人的客体性、受动性和依赖性的基础之上的这种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提倡和发展多样化的学生学习方式,特别是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使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得到发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下面是某校在校本研训中通过集体共研探索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案例:
学校的一位教学骨干在研讨前对《长方形的认识》是这样教学的:
让学生拿出一张长方形纸片,带着小黑板上的几个问题去数、去折、去量:
⑴长方形有几条边?
⑵上、下两条边的长度怎样,左右两条边的长度怎样?
⑶四个角都是什么角?
学生通过摸、数得出长方形有四条边;通过折一折,概括出“对边相等”;通过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量一量,概括出“四个角都是直角”。
在课后的研训中,大家一致认为,这样的教学学生只是从形式上参与了学习过程,动手做了实验,概括出了特征。
其实质上只不过是学生听从教师的指令去操作,自己没有主动去寻找特征,这不能称之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转变。
在设计教学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将学生置于真正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去。
于是研训小组通过共同讨论,让没讲这个内容的老师在教学时作了如下尝试:
教师先出示一组四边形彩色图片(梯形、平行四边形、任意四边形、长方形),请学生观察一下这些图形都各有几条边,请学生给它们取名字——“四边形”。
然后请学生从中找出长方形,问:
“你们为什么说它是长方形?
”学生只是凭自己的主观直觉认出长方形,要他们用确切的语言表述什么是长方形,这可难住了同学们,“为什么?
”这时他们迫切想知道怎么回答,抓住学生急于求知的心情,教师把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组发给一套前面出示的彩色纸片,放手让学生自己用纸片做实验,然后各抒己见,相互交流、相互磋商,由于线段接触的比较多,“对边相等”能很快找出,学生还不习惯于找角的特征,教师通过巡视指导,学生也很快找到了四个角都是直角。
改进后的教学很好地体现了教育观念的转变,给课堂教学注入了生机,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知识的全过程。
学生在这种学习方式中,不仅动手、动口、动脑,而且为自己找出了特征,感到了成功的欣慰。
五点反思
反思一:
教学活动形式化,感受体验不深刻。
不少课在活动中有相当部分是散漫的、随意的、肤浅的,局限于表层的活动,活动缺乏明确的目的,“为活动而活动”,出现了活动的形式化、浅层化和绝对化倾向,导致学生的感受、体验匮乏或不深刻。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⑴合作有形式而无实质。
如今“合作学习”这种学习方式已广泛应用于各学科课堂教学中,然而我们经常看到的却是些缺乏目的性、必要性,缺乏时机及过程,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喜欢哪个就说哪个,不考虑讨论的问题价值和时间上的保证,课堂表现为“散乱的活跃”,导致连教师眼中最起码的“知识与技能”目标都很难实现,这种倾向应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⑵表扬与鼓励的滥用。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要尊重、赏识、激励,坚持正面教育,以表扬、鼓励为主,但并不意味着对学生要一味表扬,在一些课堂上,有些教师不假思索,脱口而出的随意性表扬,时间长了会导致学生上瘾,同时,过多的夸奖也会让学生习以为常,也可能导致学生无动于衷和随意应付。
⑶把“对话”当“问答”。
“知不知”、“对不对”、“是不是”、“怎么样”、“好不好”等这一类毫无启发性的问题充斥课堂,把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理解成了庸俗化的问答,这种课堂上的一问一答,表面上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互动,实际上都是用提问的方式在“灌”。
⑷有活动没经验。
课堂上经常有一些为活动而活动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上一会儿忙这,一会儿忙那,教室里乱哄哄,这种活动动手与动脑相脱节,目的性差,没有体验与反思,应该说是一种无效和无价值的活动。
目前亟待研究的问题是究竟什么样的活动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真正的教育价值?
如何更好地优化学生的主体活动?
反思二:
教育创新“蜀道难”,教育传统遭否定。
强调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不是要否定过去的成绩,丢掉我们的优势。
教育的继承性是很强的。
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不简单是打倒一个,另立一个的事情。
对传统教育应该扬弃,不能今天否定昨天,明天否定今天,不停地翻烙饼,那样会使我们的教育永远在废墟上重建,永远是零起点;应当把教育传统中合理的东西保留并加以发扬,进行改造,包含到新的教育体系中。
反思三:
情感目标欠落实,教学渗透假、大、空。
前不久,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决定,要求我们教师要很好的贯彻落实。
未成年人成长的主阵地在学校,在课堂,在课堂教学中,情感渗透显得尤为重要。
但现实是我们的课堂不能很好地做到三维目标的有机融合,思想教育的渗透干巴巴,孤立而说教,给人假大空的感觉,当然也就起不到触及学生的心理实世界,使灵魂受到熏陶的作用。
反思四;信息资料重堆砌,加工提炼抛一边。
在一些课堂上,学生大量的资料、信息充斥课堂,而教师又没能及时对这些资料进行提取、加工和处理。
不注重引导学生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生成新知识,进而揭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根本收不到预期的效果。
反思五:
方法能力成主宰,主干知识乏地位。
新课程确定了三维目标,但三维目标并不是不要知识。
一些教师的教学,什么知识都不落实,包括学科主干知识的内容,也是轰轰烈烈,热热闹闹地走过场,只讲方法,只讲能力,只讲情感、态度、价值观。
人们不禁要问,没有必要的知识作基础、载体,其它教学目标岂不成了空中楼阁?
我们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提法是对的,但不能由此得出传授知识不重要的结论。
不能因知识更新快,就不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相反,越是知识更新快,越要有广博的知识视野、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良好的知识素养。
当然,这里指的不是过时的知识,而是不断更新的知识,不是一般的知识,而是对人对社会,对知识发展有重要价值的知识,尤其是基础知识。
五点建议
一、课堂改革首先要树立“要成才,先成人”的指导思想,凸显好习惯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让学生“养良好习惯,走成功之路”。
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的利息。
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的养成对人的终身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习惯是可以养成的,但需要严格的训练,还要遵循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序渐进的原则。
例如,对低年级学生应着重训练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
学习、生活、劳动的习惯和文明礼貌的习惯;对中年级学生着重进行在集体生活中遵守行为准则的训练;对高年级学生在巩固低、中年级学生行为要求的同时,根据高年级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着重指导他们进行意志、品格方面的训练,以及有关的人际交往与组织集体活动能力的训练等。
二、课堂改革要致力于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他们认识、理解、处理、加工教学内容的课程执行力。
“教教材还是用教材教”提出以来,一直是一个热点话题,它呼吁教师不能停留在教材本身所呈现的知识框架上面,不要受制于教材的设计,而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做灵活的调整,即“用教材教“。
但这一要求的前提是,教师必须把握这一知识内容的课程意图。
而教师在理解教材内容,特别是在理解教材内容背后的课程价值上存在种种困难。
我们建议广大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努力做好以下几点:
⑴、在教学目标的制定方面,打破以往的陈旧模式,敢于大胆放手、探索实践,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启发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想知道或不理解的问题,激起思维的火花、触发求知的欲望、培养积极的情感,使教学目标从学生的疑问、需要中来,真正体现教为学服务。
⑵、教学设计要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情,设计真正处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设计具有挑战性、激励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维。
⑶、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营造开放的空间,要使学生亲历、体验实践过程,让自主、实践活动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
⑷、教学方式的运用要顺应学生的天性,从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出发,创设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扎扎实实,乐在其中。
三、课堂改革要着眼于指导性的“教”和主动性的“学”两大基点,构建新型的师生互动的教学关系。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
这种统一的实质就是师生间的互动。
没有互动,没有交往,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教师指导性的“教”强调一个是启发,一个是指导。
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通过对过程的体验,运用谈话、提问、研讨等方式,指导学生得出问题的结论。
这里强调的是指导,绝不是各种形式的灌输。
这就要说到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定位。
教师应该是教学内容的设计者和创造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者,是学生活动的指导者和服务者。
在指导的过程中要做到到位不越位,指导不指定,参谋不代替。
四、课堂教学要努力发挥“评价促发展”的功能。
在评价方法上进行大胆的尝试,注意培养学生的评价能力。
通过自评让学生们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点,树立自信,查找不足,努力改进;通过小组同学的互评,弥补了自评时的不足,有效提高学生的自我认识水平,同时也是一个相互学习的机会,同学们可以学会客观地评价别人,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人之长补己之短;通过师评则可以作为自评、互评的有效补充,更明确地指出学生应发扬的优点和需努力改进的不足之处。
这样三结合的评价方式更客观,更全面,学生乐于接受。
此外,老师还组织学生评价老师,让学生通过“老师,我喜欢……”,“老师,我不喜欢……”,“老师,我希望……”等几个题目畅所欲言,大胆地对老师提出要求,作出评价。
这样做不仅提高了教学效果,也提高了同学们的主体意识,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五、课堂改革的最终落脚点要放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上。
努力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大面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我们始终不一追求的最高目标。
教学的有效性,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
课堂教学毕竟是一种有目的,讲求效益的活动,教学就是要学生掌握知识,习得技能,发展智力,形成态度和相应的品质,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的生命,学生学到什么,得到什么是任何教学都必须要追问和考虑的。
要解决课堂有效性的问题,关键在于既要真正提升学生的主体性,又要努力发挥好教师引领的作用。
具体做到以下四问:
一问您在备课时研究自己,研究学生,研究课程标准了吗?
您考虑学生的个性了吗?
二问您在上课时这样学生能理解吗?
学生有兴趣听吗?
这样讲是不是有效?
有没有更有效的?
怎样教才是有效的?
三问您能做到下面的事情吗?
自己没有研究透的绝不讲给学生听;不备课绝不进课堂;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先做到;要求学生做好的,教师先做好;要求学生不做的,教师坚决不做。
四问您能从起始年级就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吗?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数学 课堂教学 改革 认识 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