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 文档编号:4114141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25.76KB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
溶解单元从观察食盐在水中的变化开始,引导学生能够进入对溶解现象观察描述的一系列活动中去。
通过观察、比较几种物质在水中的变化,形成关于“溶解”的描述性概念,并进一步研究学生可能会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
A、焰心B、内焰C、中焰D、外焰
2、()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经过多层过滤的饮用水。
()一方面过滤掉了水中的各种有害的、有毒物质,但另一方面,也过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3、()一般指的是地下水。
地表深层的水流经岩石时,能将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溶解在水中,这些矿物质有的对人体的新城代谢有促进作用。
但是,大多数()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单一。
4、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A、含“气“的矿泉水B、纯净水C、矿泉水D、生态水
二、多项选择题。
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等因素有关。
A、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B、时间的长短
C、水的温度D、是否被搅动
三、填空题。
1、()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3、()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4、()是自然界最常见的物质,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
四、判断题。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2、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
3、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
5、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
7、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也可以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
()
8、加热完毕需要熄火时,可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
()
9、我们也可以用嘴灭火。
()
10、盐能够溶解在水中,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
人们就是利用了盐的这个特点,把海水引进盐田,用太阳的热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发,最后析出盐的结晶。
()
11、如果把海水所溶解的盐全部提取出来,重量可达3.7×10亿吨。
()
12、许多家庭和学校用来供暖的能源都是来自石油的。
我们用的能源越少,我们用的石油就越少,这样的溢油事件就会越少。
五、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下图,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16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2、观察酒精灯的构造,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17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六、实验探究题。
1、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
那么,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小组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
在这一单元,学生不仅能找到他们关于声音问题的答案,而且会对他们的不断发现感到骄傲。
随着学生用不同的装置做实验并发现他们听到的声音和他们能观察到的现象之间的关系,他们的理解会得到持续加强。
一、单项选择题。
1、音叉上有( )和( ),( )代表的是音调,( )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A、字母B、音符C、拼音D、数字
二、多项选择题。
1、人的耳朵是由()构成的,()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A、外耳B、中耳C内耳D耳垂
三、填空题。
1、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2、声音是通过物体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3、()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4、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5、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的单位是分贝(dB)。
6、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7、()是传播声音的重要物质。
如果把玻璃罩里的()抽掉,里面成了真空,我们就只能看见闹钟的铃在动,却听不见声音。
8、在月球上,由于没有(),即没有可以传播振动的物质,两个人即使相隔不远,也不能互相通话,必须要使用无线电设备。
9、我们的耳朵里有一个(),它时时刻刻都在接受着各种声音并产生振动。
10、()是我们的听觉器官,需要精心呵护。
11、不管是儿童还是成年人,都可能出现听力问题。
一旦听力严重下降,通常需要配戴(),这种小的电子扩音器能够帮助人们使声音放大。
12、鼓膜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保护:
()。
四、连线题。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
震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
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
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
越长音高越高
越短音高越低
五、判断题。
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
2、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
3、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
4、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
()
5、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不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或造成损伤,甚至导致听力下降。
所以,我们可以尽情长时间使用便携式视频或音频播放器(如“随身听”、MP3、MP4等)
六、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耳的结构,并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37页右上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2、观察呼吸系统剖面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41页右上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一、二单元测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三个部分,()的温度最高,()次之,()的温度最低。
A、焰心B、内焰C、中焰D、外焰
2、()是一种经过特殊过滤装置,经过多层过滤的饮用水。
()一方面过滤掉了水中的各种有害的、有毒物质,但另一方面,也过滤掉了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
3、()一般指的是地下水。
地表深层的水流经岩石时,能将岩石中的某些矿物质溶解在水中,这些矿物质有的对人体的新城代谢有促进作用。
但是,大多数()中的矿物质含量比较单一。
4、近年来,随着倡导饮水健康,()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中含有多种与生命相关的元素,是人类健康的饮用水。
A、含“气“的矿泉水B、纯净水C、矿泉水D、生态水
5、音叉上有( )和( ),( )代表的是音调,( )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钟振动的次数。
A、字母B、音符C、拼音D、数字
二、多项选择题。
1、可溶性的固体物质在水中溶解的快慢与()等因素有关。
A、物体颗粒大小(即表面积的大小)B、时间的长短
C、水的温度D、是否被搅动
2、人的耳朵是由()构成的,()的耳廓把收集到的声音通过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信号传递给大脑,通过大脑的加工,我们就能听到各种各样的声音了。
A、外耳B、中耳C内耳D耳垂
三、填空题。
1、()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2、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的过程。
3、()除了能溶解固体和液体之外,还能少量地溶解氧气、二氧化碳等气体。
水中的动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进行呼吸的。
4、声音是由物体的()产生的。
5、声音是通过物体以()的形式传播,当()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到另外一个地方的。
6、()是一种发声仪器,用来调试乐器和测试音高。
7、一个物体(比如音叉、钢尺、橡皮筋、铁钉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物体。
8、声音的强弱可以用()来描述。
()的单位是分贝(dB)。
9、声音的高低可以用()来描述,()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
()的单位是赫兹(Hz),它表示的是物体一秒钟振动的次数。
四、连线题。
1、音量是由物体振动的幅度决定的,
振动幅度越大声音就越弱
震动幅度越小声音就越强
2、音高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振动的频率越快声音就越低
振动的频率越慢声音就越高
3、尺子振动的频率受尺子延伸到桌子外的那部分长度的影响。
这部分的长度会引起音高的变化:
越长音高越高
越短音高越低
五、判断题。
1、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水中,一些物质不能溶解在水中。
()
2、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溶解了的物质从水中分离出来。
()
3、一些液体能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溶解于水,另一些液体则不能。
()
4、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相同。
()
5、一些气体也能溶解于水。
()
6、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食盐。
()
7、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也可以利用物体来制造出不同的声音。
()
8、过高或过强的声音会对我们的听力产生伤害,保护听力就是要避免我们的耳朵听到过高或过强的声音并控制噪声。
()
9、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动。
耳朵中的听小骨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引起液体的振动,液体的振动导致听觉神经的移动——产生了信号,大脑接受了听觉神经传过来的信号,我们便感受到了声音。
()
10、在声音的世界里,有些声音悦耳动听,使人心旷神怡,有些声音嘈杂刺耳,使人心烦意乱。
()
六、实验探究题。
1、相同条件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
那么,一杯水能溶解多少食盐?
小组讨论,制定一个研究计划。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
本单元以天气为主题,引导学生关注每天天气的变化,对天气的一些基本特征进行研究,并像气象学家那样观察、记录、分析各种天气现象。
期待学生经过本单元的学习,能对天气有一个全面、科学的认识,激发学生对天气现象研究的好奇心和热情。
一、多项选择题。
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B、降雨量C、气温D、风向E、风速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B、多云天C、雨天D、阴天
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B、雪C、冰雹D、雾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
A、积云B、层云C、卷云D、白云
二、填空题。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是记录每天各种天气现象的表格。
有了(),我们在做长时间的天气观察时,就可以用一些简单的方法进行记录,并利用这些记录,分析一段时间内的天气变化,找到天气变化的简单规律。
6、()对天气的影响很大,是天气日历中重要的记录数据。
通过观察和测量我们周围大气的()。
就可以知道当地的气温。
7、()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8、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9、()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10、()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11、()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2、靠近地球表面形成的扁平层状云是()。
()通常是灰色的。
()有时候会覆盖大部分甚至整个天空。
如果()变厚,将会出现毛毛雨、大雨或雪,所以也称它为()
13、高于层云,看上去像棉花堆一样的云叫做()。
()通常和晴好天气相联系,但是也能发展成(),并形成雷阵雨的天气。
14、纤细的云状云是()。
()只有在温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因为()是由微小的冰晶组成的。
三、填表题。
1、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等级
小雨
大雨
大暴雨
24小时
的降水
量
小于
10毫米
10~25
毫米
25~50
毫米
50~100
毫米
100~200
毫米
大于200
毫米
四、判断题。
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
2、云在天空中是不会变化的。
()
3、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
4、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
6、风的速度是以风每分行进多少米来计算的。
()
7、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31个等级。
()
8、天空中漂浮的云实际上是由千千万万的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
它们的形状千姿百态。
云的形状和大小能告诉我们有关天气的许多信息。
()
9、气象台进行天气预报时,需要有大量的观测数据。
()
10、有些动物和植物对天气的细微变化非常敏感。
()
五、看图回答问题。
1、在下图中标注出风向。
51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2、把天空当作一个圆,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这个圆里,按照月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进行区分。
观察下图并标注天气状况。
56页图(不要标注出各部分名称)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
单元概述:
“我们的身体“这个单元包括七部分教学内容,为学生们提供了认识身体结构和功能的机会,使他们能够意识到身体的各种活动都需要各个系统的协调运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他们的健康意识。
一、多项选择题。
1、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A、头B、颈C、躯干D、四肢
2、身体的肢体活动由()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A、骨骼B、关节C、皮肤D、肌肉
3、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A、口腔B、食管C、胃D、小肠E、大肠
4、()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A、牙床B、牙齿C、舌D、唾液
二、填空题。
1、人体运动需要(),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吸收血液,将()排出体外。
2、人体的运动量越大,消耗的()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
3、人体需要的氧气由()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4、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5、食物在()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6、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三、填表题。
1、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吸进人体的空气
(100克)
78%
0.4%
呼出体外的气体
(100克)
16%
2%
四、判断题。
1、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
2、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
3、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的血液运输更多的二氧化碳,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
4、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
5、牙齿有四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
6、人体的各个不同部分在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时候,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密切配合协同工作的。
()
7、经常参加体育锻炼能使我们的骨骼粗壮、肌肉发达、关节更加灵活。
()
8、一呼一吸算呼吸两次。
()
9、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如果两次心跳的间隙是一秒钟,也就是一秒钟跳动一次。
那么,心脏实际上在0.2秒钟就完成了跳动,剩下的0.8秒钟是休息的。
()
10、在达·芬奇的眼中,人体的描绘既是艺术作品,又是科学研究的成果。
()
11、常常保持正确的姿势、减少碰撞等,可以避免头部、脊椎骨等受到伤害,保证身体正常活动。
()
12、空气从外界环境进入到肺部,通过了以下器官: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
五、看图回答问题。
1、观察手和手臂的轮廓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67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2、观察下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70页右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3、观察人体消化系统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75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4、观察牙齿的分布排列图并标注各部分名称。
77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四单元测试题
一、多项选择题。
1、通常通过()等天气特征来描述天气。
A、云量B、降雨量C、气温D、风向E、风速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
A、晴天B、多云天C、雨天D、阴天
3、科学家通过研究大气、云、风和各种形式的降水——()等,可以预测出未来一段时间的天气变化,一些探测仪器和卫星技术能够帮助科学家更准确地观测天气。
A、雨B、雪C、冰雹D、雾
4、气象学家在对云进行描述时还通常把它们分成三类:
()。
A、积云B、层云C、卷云D、白云
5、人体根据外观特征可以分为()四部分,如果根据功能的不同人体还会有不同的结构划分方法。
A、头B、颈C、躯干D、四肢
6、身体的肢体活动由()共同完成,不同的运动形式,()的组合结构也会有所不同。
A、骨骼B、关节C、皮肤D、肌肉
7、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收。
A、口腔B、食管C、胃D、小肠E、大肠
8、()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A、牙床B、牙齿C、舌D、唾液
二、填空题。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每天应选择同一时间来测量气温。
2、风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和()来描述。
3、降雨量的多少可以用()来测量。
4、“()”指的是我们居住的地区,在某个时间的大气状况。
5、()是指风吹来的方向,如北风是由北向南吹来的风,西风是由西向东吹来的风,东南风是由东南向西北吹来的风。
6、风向可以用()来测量。
()的箭头指向的是风吹来的方向,我们用它来描述风向。
7、()是测量风速的仪器。
它有3~4个风杯,连接在一个类似于自行车轮子的辐条上,辐条在风吹的时候带动中间的轮轴转动,安装在轮轴上的示速器就显示出风的速度。
8、()是天气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天气日历中的重要数据。
()的形式很多,常见的有雨、雪、冰雹等。
9、()是测量降雨量多少的装置。
()的集水漏斗用来收集雨水,容器中雨水的高度值就是降水量。
10、人体运动需要(),肺的气体交换作用将()吸收血液,将()排出体外。
11、人体的运动量越大,消耗的()也就越多,就需要加快肺的呼吸,以吸进更多的()。
12、人体需要的氧气由()吸入后进入血液,再由()通过血管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同时收集二氧化碳等废物,排出体外。
13、人体活动需要的能量来自于()对食物中营养的吸收。
14、食物在()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15、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支架,这就是()。
()支撑着我们的身体,保护着我们的内脏器官,使我们能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
四、填表题。
1、气象学家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来区分下雨的等级:
等级
小雨
大雨
大暴雨
24小时
的降水
量
小于
10毫米
10~25
毫米
25~50
毫米
50~100
毫米
100~200
毫米
大于200
毫米
2、一般情况下人体吸进去的和呼出来的气体成分的比较
气体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蒸气
吸进人体的空气
(100克)
78%
0.4%
呼出体外的气体
(100克)
16%
2%
五、判断题。
1、天气每天都在发生变化。
()
2、云在天空中是不会变化的。
()
3、不同的云预示着不同天气的来临。
()
4、天气是不断变化的,对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
5、天气总是在不断地变化着,它影响着我们的活动,也影响着地球上所有的生物。
()
6、人体的外部特点可以直接观察,内部的特点可以借助一些工具观察。
()
7、经常锻炼身体,可以加大身体的肺活量,这样有利于身体健康。
()
8、人体运动量的增加,需要的血液运输更多的二氧化碳,心脏跳动速度的增加可以加大运输血液的数量。
()
9、锻炼身体可以增强心脏的力量,有利于身体健康。
()
10、牙齿有四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
11、一呼一吸算呼吸两次。
()
12、心脏在两次跳动的间隙都有短暂的休息。
如果两次心跳的间隙是一秒钟,也就是一秒钟跳动一次。
那么,心脏实际上在0.2秒钟就完成了跳动,剩下的0.8秒钟是休息的。
()
六、看图回答问题。
1、在下图中标注出风向。
51页图(不要标注各部分名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学 科学 四年级 上册 第一 单元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