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教案.docx
- 文档编号:4114137
- 上传时间:2022-11-28
- 格式:DOCX
- 页数:16
- 大小:19.26KB
机械教案.docx
《机械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教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机械教案
第一单元机械
1、什么叫机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分析,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能够通过对比,认识机械的作用。
能够在提示下调动生活经验对概念的外延进行搜索。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知道复杂机械是由简单机械组成的,复杂机械又叫做机器。
知道人类很早就开始制造和使用机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到机械是我们创造和使用的,科学在不断发展。
为人类祖先知道和使用机械的历史感到自豪。
勇于探索和发现工具中隐含的科学道理。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什么是机械和机械的作用。
知道简单机械与复杂机械的区分。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学生不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
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但不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3:
学生知道机械的概念也会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会比较、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层次2:
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但不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层次3:
能够区分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也能抓住本质进行比较。
教学准备:
起子、刀、蔬菜、盒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
一、集中话题
1、问学生提到机械,想到了什么?
2、学生交流。
3、出示一个有螺丝的盒子。
4、问学生,有人可以帮我打开吗?
5、出示起子。
6、出示一根蔬菜,让学生帮忙弄成小片。
7、出示刀。
二、探索和调查
1、师告知,其实刚才我们用的起子、刀就属于机械。
2、出示P2的图,让学生说说,哪些是机械。
3、你觉得什么样的东西可以称为机械?
4、出示机械的概念。
(降低工作难度)
5、再看P2图,哪些是机械。
6、讲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的概念。
7、请同学说有区分图中的简单机械和复杂机械。
8、你还知道哪些机械。
9、这些机械大约是在什么年代发明和使用的。
10、讲古人的机械。
(P3)
三、回顾和解释
1、回忆家里用过哪些机械?
2、在使用过的机械中,哪些是简单机械,哪些是复杂机械。
教学反思
2、怎样抬高讲台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利用杠杆进行省力的操作。
能够找出杠杆上的支点。
能够分析阿基米德用杠杆撬起地球预言的原理。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识与技能:
知道杠杆是一种简单机械,利用杠杆可以省力。
懂得杠杆的特点,了解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广泛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喜欢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并从中体验和感受乐趣。
留心周围事物,关注有关机械的使用和研究。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能够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省力的原理。
知道杠杆的构成要素。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知道杠杆的基本结构,也不知道杠杆可以省力。
层次2:
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不了解。
层次3:
知道了杠杆的基本结构,对杠杆的几种作用也了解。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能够设计合理实验,也不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的作用。
层次2:
能够设计合理实验,但不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的作用。
层次3:
能够设计合理实验,也能通过实验发现杠杆的作用。
教学准备:
杠杆模型,垫片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
集中话题
1、老师现在要把讲台垫高一点,在每个桌脚的地方放一个木块,谁能帮帮忙,只能一个人来帮忙。
2、由学生来试。
(一个人是可以抬起一般教室的讲台的一角的。
)
探索和调查
1、老师觉得刚才**同学的办法有点累人了,可以用更省力的办法。
2、学生用杠杆试。
3、刚才这位同学使用的这样的简单机械叫名称啊?
4、在使用杠杆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5、杠杆有哪几个必要的部分组成?
6、生活中还用过杠杆吗?
(结合P5图)
7、是不是支点越靠前就越省力呢?
请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来解决这个问题。
8、学生讨论实验。
9、交流实验、做实验、记录、交流。
10、是不是用杠杆就一定省力呢?
11、为什么有的时候还要用费力的杠杆呢?
回顾和解释
1、看阿基米德的话。
2、如果让你帮阿基米德制作一个杠杆来拖起地,你应该要注意哪些地方?
教学反思
3、斜坡的启示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针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能够就斜面角度的大小与用力关系提出假设,设计实验,进行观察记录结实规律。
能够发现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能够运用斜面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知识与技能:
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知道斜面的变形及其功能
了解斜面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关注身边简单机械的应用。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知道斜面也是简单机械,了解它的结构特征及其组成。
知道斜面的角度影响拉力的大小,角度越小所需要的拉力越小。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知道斜面的构成,也不知道影响斜面的斜面的因素。
层次2:
知道斜面的构成,但不知道影响斜面的斜面的因素。
层次3:
知道斜面的构成,也知道影响斜面的斜面的因素。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知道控制变量,也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变量对斜面的影响。
层次2:
知道控制变量,但不能设计实验研究变量对斜面的影响。
层次3:
知道控制变量,也能设计实验研究变量对斜面的影响。
教学准备:
小车、拉力计、书本、知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
一、集中话题
1、出示P6图,把很重的箱子搬上卡车,有的人是用直接抬上去的方法,你能不能想到一个更容易的方法呢?
2、告诉学生这样的方法就叫利用斜面。
二、探索和调查
1、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也用到斜面的呢?
2、为什么这些地方会用到斜面呢?
3、斜面这种机械能不能帮我们省力呢?
要想知道这个问题,可以怎样去做?
4、设计实验。
5、交流、改善实验。
6、动手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7、出示刚才学生使用的两种不同的斜面,问,这两种斜面哪一种更省力呢?
(这里所选择的实验一定只能改变一个量。
)
8、你觉得影响斜面效率的因素有哪些?
9、讨论。
10、指定实验计划。
11、交流、改善计划。
12、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回顾和解释
1、出示P7图,要想更省力地爬上这座山,你有什么好办法?
2、出示螺丝钉,问,为什么螺丝钉要设计成这样?
教学反思:
]
4、拧螺丝钉的学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能够寻找出与螺丝刀相同性质的轮轴用具。
知识与技能:
知道轮轴也是一种简单机械。
知道轮轴的结构特征及组成。
知道轮轴省力的原理。
知道轮轴的功能和作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勇于在生活中发现科学问题,乐于进行探究。
留心观察和研究身边的简单机械。
通过科学实验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轮轴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通过实验研究轮轴省力的原理。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知道轮轴的构成,也不知道影响轮轴的因素。
层次2:
知道轮轴的构成,但不知道影响轮轴的因素。
层次3:
知道轮轴的构成,也不知道影响轮轴的因素。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也不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层次2:
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但不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层次3:
能设计实验解释影响轮轴的因素,也能解释复杂的轮轴。
教学准备:
起子、螺丝、测力计、钩码、线、大小不同的圆盘。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
一、集中话题
1、出示P9图,请问选择哪一中起子可以更省力的将螺丝拧进木头?
2、出示门的把手,问学生,为什么要在所的末端放一个比较大的把手呢?
如果没有这个大的把手,而是一个很细的把手,那又会是什么样的效果呢?
3、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和起子、门把手相类似的机械呢?
4、讲解轮轴的概念。
二、探索和调查
1、同样是起子,同样都可以省力,但不同的起子省力的大小却不同,那么影响轮轴的因素有哪些呢?
2、讨论、交流。
3、如果要证明我们的假设,可以怎样去做呢?
4、设计实验。
5、交流、改善实验。
6、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回顾和解释
1、观察P10图,
2、在图中哪些地方用到轮轴的?
3、这些轮轴有什么用途?
教学反思
5、国旗怎样升上去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能够识别动滑轮和定滑轮。
能够就两种滑轮的不同作用提出假设并开展科学探究活动。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知识与技能:
知道滑轮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知道两种滑轮的作用以及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运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科学探究活动,体验和感受科学数据的重要意义。
建立一种物体可以有多种用途的意识。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能够通过观察,描述滑轮构造上的特点。
会做滑轮的实验,并通过数据分析,解释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知道滑轮的基本结构,也不知道动、定滑轮的区别。
层次2:
知道滑轮的基本结构,但不知道动、定滑轮的区别。
层次3:
知道滑轮的基本结构,也知道动、定滑轮的区别。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能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也不能选择研究的对象。
层次2:
能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但不能选择研究的对象。
层次3:
能设计实验解决问题,也能选择研究的对象。
教学准备:
滑轮、铁架台、钩码、线、测力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
一、集中话题
1、有谁做过升旗手。
2、能告诉我,你升旗的时候是向下用力还是向上用力的呢?
3、为什么向下用里,国旗却会向上走呢?
4、讲解滑轮的概念。
二、探索和调查
1、你认为一个滑轮应该有哪些部分构成?
2、出示滑轮,讲解各部分名称。
3、讲解动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
4、定滑轮除了可以帮助我们改变用力的方向,还能帮我们省力吗?
5、动滑轮又有什么用呢?
6、学生选择研究动滑轮还是定滑轮。
7、讨论实验。
8、交流、改善实验。
9、实验、记录、交流、小结。
10、要想做到既省力,又改变用力方向,可以怎样做呢?
11、讨论。
12、实验验证。
三、回顾和解释
1、生活中如果想应用滑轮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你觉得必须要有哪些条件,才能比较方便地使用滑轮?
教学反思
6、自行车车轮转动的奥秘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能够在比较现代自行车与过去自行车的差别中发现自行车的传动方式。
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发现一些传动装置的结构和作用。
能够对两种传动方式进行比较。
会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方式。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传动装置及传动装置的作用。
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的结构和功能。
了解自行车是怎样传动的。
认识玩具和常见机械的传动装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乐于进行有关传动的研究活动。
能够留心观察所见到的机械传动方式。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认识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知道他们的特点和用途。
能够对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进行比较,知道他们的应该范围。
学习成果评价
概念发展
层次1:
不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比较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层次2:
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比较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层次3:
知道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并能比较出两者的区别和联系。
探究能力:
层次1:
不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组装简单的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
层次2:
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不能组装简单的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
层次3:
能够在观察的基础上自己组装链条传动和齿轮传动,并能组装简单的链条传动和车轮传动。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自行车、齿轮、链条、皮尺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教学效果
一、集中话题
1、你们知道自行车为什么会向前进吗?
2、交流。
3、比较两种自行车的差别。
4、重点观察现代自行车。
5、让学生交流使自行车向前进的动力来源。
6、教师讲解部分结构,齿轮、链条。
二、探索和调查
1、自行车是如何利用齿轮和链条行进的,请学生画出示意图。
2、展示、交流示意图。
3、制作链条传动的模型。
4、展示制作的模型。
5、讲解链条传动的概念。
6、让学生解释,链条传动需要哪些基本构件。
7、让学生说,链条传动的作用。
8、如果没有了条,两个齿轮之间可以构成简单机械吗?
9、出示齿轮传动装置。
10、讲解齿轮传动的构成和名称。
11、比较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的区别。
12、观察传动装置的正转和反转。
(大轮带小轮和小轮带大轮的区别)
13、齿轮传动和链条传动在生活中分别适用于什么地方。
三、回顾和解释
1、研究自行车蹬一脚踏板,后轮转几周。
2、量量自行车车轮转一圈,在地上行进多长距离。
教学反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械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