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块构造学说》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1.docx
- 文档编号:4098435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9
- 大小:403.90KB
《板块构造学说》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1.docx
《《板块构造学说》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板块构造学说》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板块构造学说》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1
板块构造学说
【基础知识】
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源于地球内部,主要是地球内部的热能;
2.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
(1)地壳运动:
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力量。
其基本内容如下表所示:
性质方向
运动形态
概念
结果
举例
关系
水平运动
水平挤压
形成巨大的褶皱山系
喜马拉雅山,
阿尔卑斯山等
相伴发生,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
水平张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红海等
垂直运动
(升降运动)
沿垂直于地球表面方向的运动
表现为地壳的抬升或下沉,引起地表高低起伏和海陆变迁
台湾海峡
(2)岩浆活动:
自岩浆的产生、上升到岩浆冷凝固结成岩的全过程称为岩浆活动或岩浆作用(magmaticaction)。
喷出地表的岩浆活动叫做火山活动或火山作用。
只有喷出地表以后才直接影响地表的形态。
(3)变质作用:
一般发生地壳深处,不直接塑造地表的形态。
3.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
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
水平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平行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发生了水平位移和变曲变形
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及谷地
垂直运动(升降运动)
组成地壳的岩层沿垂直于地球表面的方向运动
岩层隆起和拗陷
地势的起伏变化和海陆变迁
变质作用
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
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
岩浆活动
岩浆侵入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
岩浆喷出经冷凝形成火山
分
类
作用
速度
迅速剧烈
火山喷发、地震
瞬间改变地表形态
缓慢微弱
其他形式
经漫长地质年代使地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火山喷发和侵入活动)、变质作用、地震
形成大陆与洋底、山脉和盆地,奠定地表形态的基本格局,使地表变得高低不平
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来源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能
2.表现形式:
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作用。
(1)风化作用
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岩石,在空气、水、太阳能和生物的作用和影响下,使岩石产生破坏的过程,称为风化作用。
按性质不同,风化作用可分为三类:
①物理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受热膨胀、冷却收缩,使岩石产生破裂,天长日久,岩石由大块变为小块,小块变成细粒;②化学风化作用,主要指岩石在空气和水的作用下,产生氧化和分解,例如长石经过风化后形成高岭土,成为良好的陶瓷原料;③生物风化作用,主要指植物根系对岩石产生机械破碎、微生物对岩石的生物化学作用。
这三种风化作用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联系、彼此结合,同时同地进行。
(2).侵蚀作用
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对地表岩石及其风化物产生的破坏过程,称为侵蚀作用。
湿润地区,流水的作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
干旱地区,风沙作用显著,含沙气流成为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营力。
(3).搬运作用
风化、侵蚀产物,通过流水、冰川、风、波浪等将物质转移的过程,称为搬运作用。
实验证明,流水推动物体的重量与水流速度的6次方成正比。
河床坡度愈大、水流速度愈快,搬运能力愈强。
(4).沉积作用
岩石风化和侵蚀后的产物经流水等外力搬运途中,因流速、风速的降低,冰川的融化等等因素的影响,使被搬运的物质逐渐沉积下来,称为沉积作用。
一般说来,颗粒大、比重大的物质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物质后沉积,所以形成的沉积物有砾石、砂、粉砂和粘土等颗粒大小不同现象,称为沉积物的分选性。
这种情况以河流沉积最明显。
冰川搬运物质要待冰川融化时才沉积,所以冰碛物大小不分地混杂在一起;山洪爆发,因水流速度大,泥沙石块俱下,河流一出山口,流速很快降低,所以沉积的物质也是大小混杂在一起的。
(5).固结成岩作用
地壳中的岩石,经过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风化过程和改造,通过侵蚀、搬运又在一定环境下沉积,再经过成岩作用变成岩石,这一过程叫固结成岩作用。
例如,沉积岩中的砂岩、页岩和砾岩等就是这样形成的。
3.外力作用之间的关系
侵蚀作用
风化作用
搬运作用
沉积作用
固结成岩
4.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主要的外力作用及其地貌
外力作用
形成的地貌形态
分布地区
风化作用
使地表岩石被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
土壤是在风化壳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普遍(例:
花岗岩的球状风化)
侵
蚀
作
用
风力侵蚀
风力吹蚀和磨蚀,形成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
干旱、半干旱地区(例:
雅丹地貌)
流
水
侵
蚀
侵蚀
使谷底、河床加深加宽,形成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
“红色沙漠”、“石漠化”
湿润、半湿润地区(例:
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的千沟万壑、瀑布)
溶蚀
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
可溶性岩石(石灰岩)分布地区(例:
桂林山水、路南石林、瑶琳仙境)
冰川侵蚀
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北美五大湖、千湖之国芬兰)等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
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
沉积
作
用
冰川沉积
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
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
流水沉积
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
颗粒大比重大的先沉积,颗粒小比重小的后沉积
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例:
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
风力沉积
形成沙丘(静止沙丘、移动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
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例:
塔克拉玛干沙漠、黄土高原的黄土)
三、内外力作用的关系
质作用
内力作用
外力作用
能量来源
来自地球内能,主要是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热能
来自地球外部,主要是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
表现形式
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地震等
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等
对地表形态的影响
使地表隆起或凹陷,形成高山或盆地
把高山削低,把盆地填平,使地球表面趋向平坦
四、岩石圈的物质循环
1.概念:
2.岩石的分类
(1)岩浆岩
①主要是岩浆沿着岩石圈的薄弱地带侵入岩石圈的上部或喷出地表,冷却凝固而成,是由内力作用形成的。
②常见岩浆岩
侵入型岩浆岩:
花岗岩(我国的黄山、华山、衡山等都是花岗岩分布区)
喷出型岩浆岩:
玄武岩(如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
(2)沉积岩
①地表被侵蚀的物质被风、流水等搬运后沉积下来,经固结成岩作用而成的,是外力作用。
②常见的沉积岩:
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
③特点
一层一层的沉积(层理结构)
常含有化石
(3)变质岩
①已经生成的岩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变质作用而形成的。
②举例
石灰岩大理岩
页岩板岩
3.循环过程
①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
②岩浆岩,变质岩及已生成的沉积岩在外力(侵蚀、搬运、堆积)作用下形成沉积岩。
③岩浆岩、沉积岩及已生成的变质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
④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被高温熔化,又成为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从岩浆到形成各种岩石,又到新岩浆的产生,这一运动变化过程,构成了地壳物质循环。
示意图:
简化图:
或
重熔再生
变质作用
外力作用
外力作用
冷却凝固
岩浆
沉积岩
岩浆岩
变质岩
4.意义:
内外力不断相互作用,地内与地外的能量转化和物质交换,特别是由大气、水、生物界直接参与并起重要作用的地表物质循环,对地表形态有深刻影响,地表岩石的形成、地貌的变化、土壤层的发育与此密切相关。
五、板块构造学说
1.基本理论: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
大板块的内部还有很多小板块。
板块是漂浮在软流层上运动的。
注意板块同地壳不是一个概念,板块同大陆或大洋的范围也有区别,只不过借用了大洲和大洋的名称而已。
特别强调印度洋板块的范围,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澳大利亚大陆都归属于印度洋板块。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板块的交界处地壳活跃。
2.板块运动及地壳活动
板块构造学说认为,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
一般,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之间的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
3.板块运动与全球地貌
板块的相对运动引起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了地球的基本面貌。
板块相对移动
对地球面貌的影响
举例
边界类型
张裂
形成裂谷或海洋
东非大裂谷、红海、大西洋
生长边界
相
撞
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形成高峻山脉和巨大高原
喜马拉雅山系、青藏高原
消亡边界
大陆板块与海洋板块相互挤压碰撞
海沟、岛屿、海岸山脉
亚洲东部岛弧、马里亚纳海沟
消亡边界
【典型例题分析】
例1(06年高考江苏地理卷)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因外力作用在成因上具有一定的联系。
图中各字母表示不同的主导外力作用类型,读图回答
(1)~
(2)题。
(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表示风力侵蚀作用B.b表示风力搬运作用
C.c表示流水溶蚀作用D.d表示流水搬运作用
(2).在c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地理现象有
A.沙尘暴 B.水土流失 C.泥石流 D.土地荒漠化
解析:
在不同地区外力作用表现形式不同:
较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较湿润地区以流水的作用为主,地势较高的地区以侵蚀和搬运作用为主、地势低洼处主要表现为沉积作用。
做题关键是判断出来图中各箭头表示的地理过程。
a、b、c、d分别是风力侵蚀作用、风力搬运作用、流水搬运作用和流水堆积作用。
答案:
(1).AB
(2).BC
例2下图表示的是四种地貌景观。
读图回答
(1)~
(2)题。
(1)表示花岗岩地貌景观的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2)a图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河流沉积作用B.湖泊沉积作用
C.冰川侵蚀作用D.流水溶蚀侵蚀作用
解析:
(1)观察四幅图,a图明显呈层理构造,b图具有火山构造,d图也有分层的特点;只有c图整体性结构明显,结晶好,属于岩浆侵入缓慢冷却结晶而成,符合花岗岩形成特征,故选C。
(2)仔细观察a图,不难看出该图层理构造明显,有溶洞发育,地表峰林众多但坡度较缓,因此符合流水溶蚀作用的特征,故选D。
答案:
(1)C
(2)D
例3下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箭头②表示外力作用,其余均为内力作用
B.三大类岩石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C.三大类岩石和岩浆之间可直接相互转化
D.只有岩浆岩在高温高压下,才可能形成变质岩
解析:
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岩浆及三大类岩石间的转换关系是难点内容。
岩浆岩只能由岩浆直接冷却凝固而形成;但各类岩石均可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而成为新的岩浆。
三类岩石均可能受外力作用最后固结成为沉积岩。
已生成的各类岩石由于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的影响,在一定温度、压力等条件下发生变质作用而成为变质岩;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只有②属外力的侵蚀、搬运、堆积作用,①③④作用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属内力作用。
综上所述,正确的为A选项。
答案:
A
例4下图是反映岩石圈板块分布情况的地球剖面示意。
读图回答
(1)~
(2)题。
(1).在六大板块中,图中反映出的板块有
A.3个B.4个C.5个D.6个
(2).比较K、L、M、N四地洋底地壳的地质年龄
A.L>NB.L
解析第
(1)题,比较抽象,首先明确这是一幅地球剖面图,其次从图中可知此剖面线经过亚欧大陆和南美洲,此时可以判断该剖面线经过太平洋和大西洋,为一个斜剖面。
反映出的板块有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和美洲板块。
第
(2)题,可以从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判断:
L和N为正在向两侧扩张的海岭,M和K为板块碰撞的海沟。
同为海岭处的岩石年龄无法判断哪处老,哪处轻。
离海越远岩石年龄就越老,海沟K比M距海岭远,所以K的岩石年龄比M老。
答案
(1).A
(2).C
例5读我国某地沙丘地貌分布图,完成
(1)~
(2)题。
(1)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
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
C.鄂尔多斯高原(黄河以南,黄土高原以北)D.柴达木盆地
(2)该地区的主导风向是()
A.西南风B.西北风C.东南风D.东北风
解析:
(1)题中塔里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鄂尔多斯高原均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海拔高度介于1000~2000m之间,而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东北部,盆地底部海拔2600~3000m,通过观察图中等高线的高度,可判断该沙丘地貌分布图最不可能在柴达木盆地;
(2)题,根据图中沙丘的移动方向和沙丘构造图,可确定图中为新月形沙丘链,迎风坡长而缓,背风坡短而陡,且沙丘链排列方向与风向垂直,再结合指向标,可判断该地主导风向为西北风。
答案:
(1).D
(2)B
【针对训练】
1.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
B.地壳运动是内外力作用的体现形式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
2.关于内力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力作用不断削低地面,不会使地面变高
B.内力作用能使部分地面降低,形成盆地
C.地球上高大山系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
D.任何地表自然形态的形成都与内力作用有关
3.下列地貌形态属于流水沉积而成的是(_)
A.流动沙丘B.河口三角洲
C.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D.喀斯特地貌
4.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岩石是
A.花岗岩B.玄武岩C.石灰岩D.大理岩
5.关于岩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岩石按成因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三大类②岩浆岩分侵入型岩浆岩和喷出型岩浆岩两类③沉积岩按沉积物颗粒大小,可分为砾岩、砂岩、页岩等④已形成的各种岩石均可变成变质岩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6.下图表示地壳物质的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花岗岩属②岩类B.大理岩属④岩类
C.a是变质作用D.b是变质作用
读“某洞穴剖面景观示意图”,完成7~8题。
7、图中所表示的地貌景观是在()
A.石灰岩分布区B.花岗岩分布区C.玄武岩分布区D.片麻岩分布区
8、该地形景观广泛分布于我国的()
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内蒙古高原D.黄土高原
下图为“某沿海地带沉积岩(物)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
9.该海域面积与古地质时期相比,应该是()
A.增大B.缩小C.没有变化D.前面回答都不对
10.岩层的古老程度为()
A.一样老B.a层最老C.b层最老D.c层最老
11.下列概念按内涵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A.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内力作用
B.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质构造
C.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内力作用
D.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质作用地质构造
解析:
本题四个概念是所属关系,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而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一种表现形式,地质构造则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下图为“赤道上六大板块的分布示意图”,且①板块主要位于10°W-60°E。
读图完成12-14题。
12.⑥板块是()
A.亚欧板块B.太平洋板块C.南极洲板块D.美洲板块
13.根据板块构造理论,②③两大板块碰撞而形成的山脉是()
A.喜马拉雅山B.安第斯山C.落基山D.阿尔卑斯山
14.主要位于①板块上的大陆的地理特征有()
A.分布面积最广的气候类型是热带草原气候
B.没有亚热带气候类型的分布
C.流经大陆西岸的洋流为暖流,流经大陆东岸的洋流为寒流
D.东海岸有世界著名的渔场
15.读下图,若图中某地质构造是板块构造的分界线,其位置可能是()
A.M、PB.N、QC.P、QD.M、N
16.下列四种地质现象中,属于外力作用的是()
A.欧洲与美洲间的距离不断增大,大西洋逐渐加宽B.夏威夷群岛的形成
C.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的形成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
读下图,回答17~18题。
17.指出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板块的是()
A.甲、乙B.甲、丁C.乙、丁D.丙、丁
18.当上图中的油轮由①区驶向②区,达一年中速度最快的季节,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珠江口出现大面积赤潮
B.洛杉矶市区极有可能出现光化学烟雾
C.若此时油轮发生泄油事故,孟买的污染远比达累斯萨拉姆严重
D.意大利的塔兰托此时多阴雨天气
19.(9分)读下图,分析回答:
(1)图中区域所受的外力侵蚀作用中,Ⅰ区主要受__________作用,Ⅱ区主要受__________作用。
(2)由A至B,地表物质的组成为砾石、__________、__________、从C到D,其自然景观依次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反映了明显的__________规律。
(3)我国这个地区土地沙漠化进程快的人为原因有__________。
20.读下图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A地貌类型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地区,其成因是。
(2)C、D、E所代表的三种岩石,年龄由老到新排列的顺序是。
(3)图中F为流动沙丘,则该地盛行风。
(4)根据图示,该地区发生的地质作用中内力作用的主要表现形式有、。
(5)如果D岩层为石灰岩,则当地地质矿产局在勘探优良建筑材料时,应把的勘探作为重点勘探内容。
21.读下面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在图中标出箭头,完成三大类岩石循环转化过程。
(2)图中各箭头所表示的含义分别是:
A;B;C;D。
(3)地壳物质大循环过程可概括为:
从到形成又到新的形成。
22.读“全球板块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全球______被分为六大板块。
图中数码代表的板块名称是①_____板块;②______板块;③_____板块;④____板块。
几乎全部在大洋中的板块是_____。
(2)图中实线为_____边界,虚线为_____边界。
用箭头在图中标出边界两侧板块移动方向。
(3)A处与B处海底岩石年龄相比,_____地质年代更新,G处与B处地壳相比,____处比较稳定,____处不稳定。
(4)图中虚线构造带在地形上,海底地形为________;陆地地形为________;虚线构造带多形成______和______。
(5)解释甲处岛国地热资源丰富的原因________,这是哪个国家_________。
答案:
1.C
【解析】本题考查地质作用和地质构造的有关知识,二者是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
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造成岩石的变形、变位,即地壳运动的遗迹称为地质构造。
学习过程中一方面理清地质作用、地壳运动和地质构造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作用——内力作用——地壳运动→地壳岩石变形、变位→地质构造)同时注意从能量来源,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等方面对内外力作用进行比较。
2.A
【解析】内外力作用共同塑造地表形态。
当一个地面隆起时,相邻的地表就凹陷,当高山、高原遭受侵蚀时,相邻的低地就会出现堆积。
内、外力作用的对立统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推动着地壳不断发展。
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往往是某一作用占优势,一般地说,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着主导作用。
解答本题要注意风化、侵蚀不断削低地面的同时.沉积作用也会使地面变高。
3.B
4.C
解析:
沉积岩是由外力作用而形成的,石灰岩属于沉积岩。
5.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岩石的形成和分类知识,要求必须熟练掌握三大类岩石的形成过程。
6.D
7、A8、B
解析:
本题图中显示的是岩溶地貌景观,岩溶地貌是石灰岩经流水侵蚀而形成的,主要分布于石灰岩地区。
这种地形在我国的云贵高原分布广泛。
9.B10.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海域面积比古地质时期缩小了。
岩层中c层最老,a层最新。
11.B
12.D13.A14.A
解析:
第12题,在赤道上,10°W-60°E为非洲板块,由此向东的⑥板块为美洲板块。
第13题,板块②和③分别是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两者相撞形成的山脉是喜马拉雅山。
第14题,①板块上的大陆为非洲大陆,东海域为暖流,西海域为寒流,东岸无世界著名渔场,非洲的地中海气候属于亚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分布广。
15.C
解析:
本题通过海底地形地质剖面图考查了板块边界(构造带)类型。
P处为板块俯冲地带,Q处为生长边界(海岭)。
16.C
解析:
广西桂林石灰岩溶洞是流水侵蚀和溶蚀作用形成的。
17.D18.D
【解析】本组试题的解答需具备一定的读图能力,根据大陆轮廓、海湾形状,判断该区域应位于亚、欧、非三大洲交界处。
30题,地中海处于亚欧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红海处于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张裂处,乙属非洲板块,丙、丁同处于印度洋板块;31题,根据上述内容可确定油轮处于北印度洋,速度最快,应在吹东北季风的冬季;若发生泄油事故,季风洋流会使达累斯萨拉姆沿海受到严重污染;我国的赤潮和洛杉矶市的光化学烟雾,最有可能出现在夏季;塔兰托属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影响,温和多雨。
19.
(1)风力侵蚀流水侵蚀
(2)粗沙细沙黄土温带森林温带草原温带荒漠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3)不合理的人类生产活动破坏植被
【解析】本题是一道地理学科内综合作用,考查外力侵蚀作用、堆积作用,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土地沙漠化的原因等知识。
侵蚀破坏作用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生物等外力对地表进行;沉积作用过程是按沉积物的颗粒大小进行,先砾石,然后粗沙,再粉沙尘土;图中由C到D,属于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是因为东西方向上的水分条件差异大,从而形成由森林→草原→荒漠的依次更替。
20
(1)西北内陆风力作用强烈
(2)E、D、C(3)东北
(4)地壳运动岩浆活动(5)大理石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经过各种内外力作用形成的各种地貌类型。
21.
(1)如图
(2)高温熔化外力作用变质作用冷却凝固(3)岩浆各类岩石岩浆
解析:
地壳物质循环是四大循环之一,从岩浆开始,到形成各类岩石,到又回到岩浆,完成这一循环。
在此过程中,伴随着岩石的转化,由岩浆岩到沉积岩到变质岩。
22.
(1)岩石圈;亚欧;太平洋;印度洋;美洲;②
(2)消亡;生长(3)A;G;B(4)海沟;岛弧或海岸山脉、山系;海岭;裂谷(5)甲处处在板块生长边界,地壳不稳定,地热资源丰富;冰岛
解析:
此题考察板块的分布、边界、运动情况及海底扩张说岩石年龄规律等知识。
同时考察读图、析图能力。
要求同学头脑中对六大板块示意图非常熟悉,并且对板块学说的相关知识理解并记忆准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 构造 学说 新人 选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