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上.docx
- 文档编号:4097484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54
- 大小:52.73KB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上.docx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上.docx(5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安全评价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上
目录
第一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第一节前期准备
第二节现场勘察
第三节危险有害因素分析
第二章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
第一节划分评价单元
第二节定性定量评价
第三章风险控制
第一节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第二节编制评价报告
第一章危险有害因素辨识
第一节前期准备
前期准备是安全评价项目进行“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危险与危害程度评价”、“风险控制”的基础,是在安全评价项目启动前需要完成的一些类工作。
前期准备的主要工作包括:
采集安全评价所需的法律、法规信息;
采集与安全评价对象相关的事故案例信息;
采集安全评价涉及的人、机、物、法、环基础技术资料。
知识要求
一、基础资料信息采集方法
1、信息的概念
(1)信息
信息是物质和能量在时间及空间上定性定量的状态。
物质的存在状态包含着信息,信息是物质状态的反映,且随物质状态改变而变化。
物质运动产生物质流,物质流通过信息流进行传递。
信息的变现存在多样性,经常以各种现象反映出来。
信息通过“信息传递系统”传递,这个系统可以抽象为通信系统模型。
信息可以使人了解或证实未知事物的状况,从而提高人们对事物运动认识的确定性。
信息的传递过程,对收信人来说,是一个从不知到知道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从不确定到确定的过程。
信源、信道、信宿:
信宿是主体、信源是客体,而主客体是不可分的。
信息是主体对客体的一种先验主观认识,信息本身具有主体的因素。
信源与信宿在信道联系下的“互信息”才是信息。
信息的三个基本属性:
信息对物质的依赖性、信息的传递性、信息的确定性
(2)信息论
信息论是研究信息的本质和特点,以及信息的取得、计量、传输、存储、处理、控制和利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
信息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信息不能离开物质而单独存在,客观世界和人的大脑中都不存在与物质相分离的信息。
信息论除研究信息的本质外,还着重研究如何运用数学工具去描述和度量信息的方法,研究传递信息、处理信息的基本原理。
信息是人们对事故了解的不确定性的消除或减少
(3)信息熵
熵:
表述任何一种能量在空间中分布的均匀程度。
能量分布的越均匀,熵就越大。
系统中能量完全均匀的分布时,系统的熵就达到最大值。
能量密集的差异倾向于变成均等是自然界中的一个普遍规律。
能量从密度较高的地方向密度较低的地方流动。
一般情况下,系统中的元素呈“混乱”或“无序”状态,而在外界的力量作用下,这些元素呈规则排列状态。
用“熵”的概念可以描述某一种状态自发变化的方向,把混乱的状态对应于“高熵”,而有规则排列的状态称为“低熵”。
熵增定律:
当外力去除之后,物质世界的状态总是自发的转变成无序,系统中排列整齐的元素就会自然的向紊乱的状态转变,从“低熵”变到“高熵”。
“熵”是无序性的定量量度。
信息熵是信息论中用于度量信息量的一个概念。
信息熵是系统有序化程度的一个度量。
(4)控制论
运用控制论研究系统时,有两个关键和重要的手段和概念,即调节和控制。
调节:
对耦合运行的系统从数量或程度上进行调整,使之适合既定目标的要求,这是控制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
其主要方式有平衡偏差方式、补偿干扰方式、排除干扰方式和复合调节方式。
控制:
在各种耦合运行的系统中,通过采取一定的手段,保持系统状态平衡或不超过标准范围、实现系统行为的预期目标。
控制系统分为被控制系统好控制器两大部分。
一般控制系统分为恒值调节和随动控制两类控制方式。
控制系统的主要指标有:
可控性:
控制器施加一定的控制作用与对象,为了使对象系统的状态发生符合目的的变化。
可控性是指系统具有改变各种状态的能力。
可观测性:
有测量输出来决定系统状态的能力。
鲁棒性:
由于测量不精确和运行中受环境因素的影响,会引起系统特性或参数缓慢而不规则的漂移,称为系统特性或参数的摄动。
控制系统的鲁棒性是对这些摄动的不敏感性,它反映了系统在外界影响条件下的稳定性、强壮性。
控制精度:
控制过程完成后,受控量的实际稳态值与预定值之间的差,称为控制精度。
安全控制过程是指安全控制系统有各种相互制约和影响的安全要素所组成。
安全系统在控制时表现出如下一些特性:
安全系统状态的触发性、不可逆性、随机性、不确定性、自组织性:
事故的发生在具备发生条件的同时,还一定要有触发事件
一旦一个系统发生事故,很难恢复到原貌,各类生产系统的演变也具有明显的不可逆性
2、安全评价相关法律、法规信息
涉及安全生产法律体系所包含的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规章和安全评价标准
法律、法规信息是安全评价的依据,对于评价中辨识出来的危险有害因素,要将其控制措施对照法律法规要求,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可以认定为危险有害因素不能被有效控制,这种情况将被判定为“事故隐患”,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完善控制措施。
反不符合法律、法规要求的评价单元,将被视为“风险不可接受”。
法律:
安全生产法、矿山安全法、消防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
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工会法、突发事件应对法、矿产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建筑法、公路法、铁路法、港口法、民用航空法
3、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和内容
(1)与项目安全性和安全评价相关的信息,是指被评价对象的信息,依据这些信息才能进行安全评价,用这些信息与法律法规对比,是安全评价的核心工作。
对被评价项目主体来说,生产经营活动的系统中存在着人流、物质流、能量流和管理流,并通过信息流反映出来。
人流:
在进行现场勘察时,采集人流相关信息是重要的工作
物质流:
能量流:
生产系统内各种能量之间的转换
管理流:
信息流:
(2)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的内容
评价对象的生产系统中人流、物质流、能量流和管理流通过信息流发出的在安全方面信息的综合。
人流通过信息流反应的安全评价信息:
参加生产活动的人员所处的工作位置、人员先天素质、人员后天素质、人与机接触的频度、工作熟练程度、人员的安全状态、工作制、工间休息时间、工作负荷、劳动强度、工作情绪、工作态度、生理缺陷、心理压力等等
物质流通过信息流反应的安全评价信息:
项目范围和规模、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和物流路线、生产存储的设施设备和装置、主要原料和产品方案、防止事故或故障的设施设备、控制和抑制事故发展的设施设备、事故应急救援的设施设备等等
能量流通过信息流反应的安全评价信息:
危险有害物质、各种能量、危险源、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等等
管理流通过信息流反应的安全评价信息:
项目建设单位或生产经营单位的概况、评价项目的性质、组织结构、项目批复文件、项目的各种审查专家意见、设计文件及图样、安全管理文件、操作规程、安全规章制度、人员安全培训记录、
基本内容:
安全评价基础资料信息是工程、项目进行安全平啊即必须提供的基础资料信息。
1法规标准:
建设项目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项目涉及的国内外标准、规范
2安全管理及工程技术资料:
项目的基本资料、项目平面布置、工艺流程、初步设计、安全预评价报告、变更文件
3企业编写的资料:
项目危险源布控图、应急救援预案及人员疏散图、安全管理机构及安全管理网络图、安全责任制、安全管理制度
4专项检查、检验或取证资料:
特征设备特征资料、避雷设施检测报告、防爆电气设施检验报告、
4、安全评价信息的采集方法
直接采集法:
问、听、看、测、记
间接采集法:
5、信息采集程序
提出信息需求
进行信息分类
确认信息内容
涉密信息签订保密条款
信息的直接、间接采集
信息更新
信息采集结束
二、生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知识
1、事故
事故是一种可能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意外事件。
事故是意外事件
事故的后果是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
事故是可能造成损失的事件
海因里希事故法则:
1:
29:
300
根据生产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将事故分为以下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事故:
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重大事故:
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较大事故:
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一般事故:
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事故调查因遵循的原则:
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
四不放过的原则
公正、公开的原则
分级管理的原则
能力要求
一、安全评价所需法律、法规信息的采集和更新
1、法律法规信息的采集
(1)采集普遍适用的法律信息
安全生产法消防法劳动法职业病防治法
(2)采集普遍适用的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
相关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
(3)采集特殊适用的法律信息
矿山资源法煤炭法电力法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港口法铁路法公路法民用航空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海上交通安全法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水路运输管理条例
(4)采集特殊适用的法规和部门规章信息
评价项目所在地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
(5)采集相关标准
2、法律、法规信息的采集途径和更新
网上信息采集、购买方式采集、
二、生产安全事故案例的筛选和分析
1、事故案例的筛选
在安全评价中,通过分析过去事故的案例,来识别评价对象可能存在的“事故隐患”,找到有针对性的事故案例。
检索同行业发生过的事故,找出事故要件与评价对象比较,筛选出与评价项目具有相同或相似要件的事故案例。
2、事故案例的分析
借助事故模型化,可以查明以往发生的事故的直接原因,进而找出背后的主要原因。
用以预测类似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同时可以做出安全评价和安全决策。
各类事故模型将安全原理图示化,是一种应用人机工程、系统工程等科学理论来进行事故分析的方法。
事故是在时间的进程中显示出来的,是组成要素的一种连锁反应的结果,要想防止伤亡事故,就要从生产现场排除“事故隐患”。
因此,要在实现操作条件安全化的同时,还要努力消除从事生产的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这是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GB6441-19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三、基础技术资料的采集
1、提出安全评价需求信息的具体内容
(1)了解项目概况
项目所在位置、项目性质、项目批准文件、平面布局、工艺流程、主要原料和产品方案、检测检查情况、评价评估情况等等
对于建设项目来说,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和建设施工阶段;建设项目竣工、投入试生产、正式进入生产;设备老化、安全装置失效、检修或部件更换
安全预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和安全现状评价
(2)提出评价需求信息
安全评价的核心是“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与危害程度”和“风险控制”
由于造成危险或危害的源头是“过量的能量”和“危险物质”,因此,着眼点可以放在“能量流”通过“信息流”产生的信息上,主要是各种危险品、化学品和各种能量的信息。
GB/T13861-2009《生产过程危险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2、收集信息并建立信息资料档案
对评价对象的人流、能量流、物质流、管理流、信息流
注意事项
一、注意资料采集的对应性
基础技术资料信息与法律法规信息存在对应性。
在采集基础资料信息的同时,要针对性的采集与之对应的法律法规信息。
二、注意降低信息熵
对评价对象的信息要进行筛选和信息处理,使“高熵”向“低熵”转化,使信息用于安全评价时更具有针对性。
在信息采集之前,先确定安全评价需要信息采集的内容,信息采集之后,要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甄别和处理,使采集到的信息适用性显著提高。
三、注意事故案例的筛选
第2节现场勘察
学习目标
了解安全评价现场调查分析方法和勘察所需的基础知识
掌握安全生产条件的概念和安全检查表的编写知识
能够对安全评价项目进行类比工程调查
能够按现场勘查方案对周边环境、水文地质进行调查
能够使用现场询问管擦合法和安全检查表进行现场勘察
能够对现场勘察结果进行汇总
知识要求
一、现场调查分析方法
调查分析师安全评价必须进行的工作,是对评价对象进行了解的必须手段。
调查分析是进行现场勘查、安全检查、检测检验的基础,同时也为安全评价提供素材和依据。
调查分析的关键是在评价范围内尽可能不遗漏重点问题和重点部位,要覆盖评价项目中生产、辅助、存储、运输、实验、销毁、生活等区域
1、现场询问观察法
一般可采用按部门调查、按过程调查、顺向追踪、逆向追溯等方式,这些方式各有利弊,工作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用。
按部门调查:
以企业部门(车间)为中心进行调查,调查时以主要职能为主线进行调查,
按过程调查:
以过程为中心进行调查的方式,以主要职能部门为主线进行调查
顺向追踪:
从安全管理理念、安全管理制度等文件查到安全管理措施、危险有害因素的实际控制;从每层安全措施或设施对危险有害因素控制失效的可能性,判断事故发生的途径及事故发生的概率。
属于“事故树”的逻辑判断方法
逆向追溯:
县建设事故发生,调查危险有害因素的实际控制、安全管理措施等查到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理念等文件;从事故形成条件的可能性推出发生事故的原因及概率;从结果查起、针对性强、易发现问题,
2、德尔菲法
采用匿名函询的方法,通过调查表向专家们进行调查,并通过有控制的反馈进行调查分析。
德尔菲法采用多轮调查的方式,在每一轮调查表返回后,由调查工作组将各专家提供的信息和资料进行综合、整理、归纳与分类,在随同下一轮调查表一起函送给各位专家,使专家们了解预测调查的全面情况,
德尔菲法一般要进行三轮到四轮专家意见征询
德尔菲法调查步骤
组成调查工作组:
调查工作组成员应对德尔菲法的实质和方法有正确的理解,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具有统计和数据处理等方面的基础技能。
选择专家:
专家人数一般不少于20人
调查表设计和组织调查:
设计原则是所提问问题要明确,回答方式应简练,便于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处理。
调查表中应有供专家阐明有关意见的栏目
调查结果的汇总处理
专家意见的概率分布一般符合或接近正态分布,这是对专家意见进行统计处理的重要理论依据。
对定量调查结果的处理:
当调查结果需要用数量(含时间)表示是,一般用“中位数法”进行数据处理
对评分、排序调查结果的处理:
可采用总分比重法进行处理,即急用各事项的得分在总得分中所占比重衡量其相对重要程度
对主观概率的统计处理:
通常用平均主观概率作为专家集体的调查结果
二、评价相关的工程设计、勘察基础知识
安全评价爱需要现场勘查及调查的内容,包括:
前置条件检查、工况调查、现场勘察和检测检验四个部门
1、前置条件检查
在签订评价合同签,评价人员到项目所在地考察评价项目所属行业、项目状况;听取客户对安全评价的要求,若为安全与评价,要注意项目选址、水文地质、周边环境是否适宜项目建设;若为安全验收评价或安全现状评价,可提供的信息资料是否齐全;项目是否存在恶意违规现象。
2、工况调查
主要了解建设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规模、建立联系和记录企业自述等
基本情况:
企业注册地址、项目地址、建设项目名称、设计单位、施工及安装单位、项目性质、项目总投资额、产品方案、主要供需方、技术保密要求等
项目规模:
包括自然条件、项目占地面积、建筑面积、生产规模、单体布局、生产组织结构、工艺流程、主要原材料耗能、产品规模、物料的储运等
建立联系:
告知安全评价原则和流程、介绍安全评价工作程序、送达并解释资料清单的内容、说明需要企业配合的工作、确定通信方式等
企业自述问题:
包括项目中未进行初步设计的单体、项目建成后与初步设计不一致的单体、施工中变更设计、企业对试生产中已发现的安全及工艺问题是否提出了整改方案。
3、现场勘察
核实危险有害因素
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位置、场合或状态、存在的数量、浓度、强度和形式,必要时提出进行检测检验的要求
发现新的危险有害因素
1)安全预评价时可以采用预先危险分析方法,对某些现象假设其出发故障或事故的条件,得到可能发生事故的后果,再根据后果伤害等级(严重性)和触发条件(可能性),确定这种现象是否归入危险有害因素
2)安全验收评价或安全现状评价时可以采用检查表方法,将某些现象对照规范和标准要求,不符合要求的现象归入危险有害因素
3)对同行业事故案例或相关文献等间接信息发生的事故,采用事故树分析法进行逻辑分析,找出导致事故的各种因素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评价项目现场验证将这些因素确定为危险有害因素。
4)对已经设置安全设施,采用事故树分析法,从可能发生事件的起始状态出发,按一定的顺序,逐项分析安全设施和控制系统对危险控制成功或失败的途径。
连接各项目失控的路径,从而展示事故的原因和发生条件。
在评价项目现场验证导致发生事故的条件,并确定为危险有害因素。
勘查安全设施
4、检测检验
定量的现场检查
压力容器等特种这被检测检验;避雷设施检测;静电测试;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等)检测及校准;防爆电器安装检测;安全联锁装置测试;毒物浓度测定;粉尘浓度测定;噪声测定;风俗风量测量;电磁场测量;可燃气体报警和有毒气体报警器变送器检定;电离和非电离辐射测定;设备探伤及晶相分析;设备腐蚀速率检测等等
1)现场检测:
一般使用便携式工具或仪器
2)委托有法定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检验
三、安全生产条件
主要包括生产厂址选择、总体布局、厂房建筑、设备设施、作业环境、监测监控、经营场地、现场管理、消防器材与设施、安全警示标志以及其他安全防护技术措施等
《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规定:
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须经考核合格
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从业人员须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厂房、错呀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注和规程的要求
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
1、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非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20号)
非煤矿矿山企业包括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及其尾矿库、地质勘探单位、采掘施工企业、石油天然气企业。
(1)非煤矿矿山企业范围
1)金属非金属矿山企业:
专门从事矿产资源开采的生产单位;从事矿产资源开采单位、从事矿产资源开采加工的联合生产企业及其矿山生产单位、其他非矿山企业中从事矿山生产的单位
2)尾矿库:
是指筑坝拦截谷口或者围地构成的,用以储存金属非金属矿石选别后排出尾矿的场所,包括氧化铝厂赤泥库,
3)地质勘探单位:
采用钻探工程、坑探工程对金属非金属矿产资源进行勘探作业的单位
4)采掘施工企业:
承担金属非金属矿山采掘工程施工的单位
5)石油天然气企业:
是指从事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开发生产、储运的单位
(2)非煤矿矿山安全生产条件
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安全检查、职业危害预防、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生产事故管理、重大危险源监控和重大隐患整改、设备安全管理、安全生产档案管理、安全生产奖惩等规章制度;制订作业安全规程和各工种操作规程
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依照国家有关规定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缴纳并专户存储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书
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其他从业人员依照规定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制定防止职业危害的具体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新建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依法进行安全评价,其安全设施经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验收合格
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检验
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事故应急救援组织、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符合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其他条件
2、煤矿矿山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安监局第8号)
(1)煤矿企业(集团公司、总公司、矿务局、煤矿)安全生产条件
建立健全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制定安全目标管理制度、安全奖励制度、安全技术审批制度、事故隐患排查制度、安全检查制度、安全办公会议制度、安全奖惩制度、井工煤矿入井检身制度与出入井人员清单制度等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定各工种操作规程
煤矿企业的安全投入应当符合安全生产要求,按照有关规定提取安全技术措施专项经费
煤矿企业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煤矿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应当经考核合格
煤矿企业应当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
煤矿企业应当制定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煤矿企业应当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规定设立矿山救护队、配备救护装备
煤矿企业应当指定特种作业人员培训计划、从业人员培训计划、职业危害防治计划
(2)煤矿企业的所属煤矿(井工矿或井、露天矿)
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
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从业人员依法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并经考试合格
制定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综合防尘措施,建立粉尘监测制度,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制定符合实际的《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
※井工煤矿的安全设施、设备、工艺应当符合下了要求:
矿井至少有两个独立的能够行人并直达地面的安全出口
在用巷道净断面必须满足行人、运输、通风和设置安全生产设施的需要
每年进行瓦斯等级鉴定,有各煤层的自燃倾向性和煤尘爆炸性鉴定结果
矿井具备完整的独立通风系统,矿井、采区和采掘工作面的供风能力满足安全生产要求
按规定装备瓦斯抽放系统和安全监控系统
有防尘供水系统、地面和井下有排水系统,容易自燃煤层的矿井有防灭火系统
矿井有双向回路电源线路供电,严禁由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向井下直接供电
矿井提升使用矿用升绞车,且保险装置和深度指示器装设齐全
有通达矿内外、井上下和重要场所、主要作业地点的通信系统
按矿井瓦斯等级选用相应的煤矿许用炸药和雷管,爆破工作由专职爆破工担任
使用安全标志管理目录内的矿用产品应有安全标志
矿井配备足够数量的自救器
有反映实际情况的图纸
露天煤矿的安全设施、设备和工艺应当符合下列要求
露天采场主要区段的上下平盘之间设置人行通路或梯子,并按有关规定在梯子两侧设置安全防护栏
按规定设置栅栏、安全挡墙、警示标注
实行分台阶开采,台阶高度符合有关规定,最终边坡的台阶坡面角符合最终边坡设计要求
电气设备有过流、过压、漏电、接地等保护装置
爆炸材料的管理、使用符合国家有关法律和标准的规定
有工程、水文地质勘察、测绘工作和边坡稳定性评价资料并制定边坡稳定措施
有防排水设施和措施
地面和采场内的防火措施符合有关规定,开采有自燃倾向的煤层有防灭火系统
有反映实际情况的图纸
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条件
《建筑施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安全评价 国家职业资格 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