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源清单.docx
- 文档编号:4071019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206
- 大小:69.18KB
危险源清单.docx
《危险源清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危险源清单.docx(2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危险源清单
山西汾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状态:
执行
危险源清单
编制:
尚志敏日期:
2013.06
审核:
张晓毅日期:
2013.06
批准:
贺健民日期:
2013.06
生效日期:
2013年6月
山西汾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危险源辨识与控制编制说明
1、危险源的辨识原则
1.1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应遵循的原则
(1)考虑组织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它对安全管理的有关规定;
(2)考虑时效性,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应具体在特定时间范围内;(3)考虑采用的方法,采用的方法应体现科学性、系统性、综合性和适用性原则;(4)考虑所进行工作的性质,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应在不同环境和不同背景下灵活进行,如发生伤害事故后应对风险级别和风险控制进行重新评审等。
1.2危险源识别及风险评价方法的选取原则
(1)预防性原则:
依据建筑职业活动开展的范围、性质和时间安排,有针对性的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该方法能预先、充分辨识危险源及评价风险。
(2)分级原则:
充分辨识评价需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目标、管理方案加以控制的危险源,并确定其相应的风险级别。
(3)一致性原则:
应依据建筑各类活动,有针对性地选取相应的方法,以确保方法合理、有效辨识危险源及风险评价。
(4)输出性原则:
该方法的实施应能为人、物两大方面的控制提供输人信息及充分明确设备要求、人员培训需求及运行控制改进的需求。
(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体力、听力、视力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等。
(5)行为性危害因素: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
2、识别范围
危险源识别应覆盖建筑活动、产品和服务,包括:
(1)新建、扩建、改建生产设施及采用新工艺的预先危险源识别;
(2)在用设备或运行系统的危险源识别;(3)退役、报废系统或有害废弃物的危险源识别;(4)化学物质的危险源识别;
(5)工作人员进人作业现场各种活动的危险源识别;(6)外部提供资源、服务的危险源识别;(7)外来人员进人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8)外来设备进人作业现场的危险源识别。
3、识别应考虑的危害类型
(1)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
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电危害、噪声危害、振动危害、电磁辐射、运动物危害、明火、造成冻伤的低温物质、造成灼伤的高温物质、粉尘、作业环境不良、信号缺陷、标志缺陷等。
(2)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
易燃易爆性物质、自燃性物质、有毒物质、腐蚀性物质等。
(3)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
致病微生物、传染病媒介物、致病动物、植物等。
(4)心理、生理性危害因素:
体力、听力、视力负荷超限、健康状况异常、情绪异常、冒险心理、过度紧张等。
(5)行为性危害因素:
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监护失误等。
4识别方法
4.1通用部分危险源的辨识
各单位由工区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主持,组织员工以会议讨论的形式,确定出通用部分危险源,填写危险源识别表和危险源评价表。
(1)本单位员工在工作现场都可能遇到的危险因素,识别为本单位通用部分危险源。
例如:
工作面风量不足、无管理人员跟班上岗、安监员空岗、无规程、措施施工等。
(2)员工自人到工地前,地面遇到的危险因素,识别为本单位通用部分危险源。
(4)员工从宿舍进人工作现场时,在路途中遇到的危险因素,识别为通用部分危险源。
[NextPage]4.2工作现场特殊部分危险源的辨识
各单位指定一名班组长或工长为危险源识别负责人,无班组长的零星岗位可指定一名安全责任心较强的员工为危险源识别负责人,同时由值班人员发放给危险源识别负责人(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表》。
危险源识别负责人在工作现场组织员工对当班工作中遇到的危险源进行辨识,并做好纪录。
(1)按工种进行危险源识别。
大车司机、绞车司机、机电工、爆破工、架子工等工种,在现场工作时,遇到的危险源识别为特殊部分危险源,并现场填写《危险源辨识与控制表》,进行签字。
(2)按岗位进行危险源识别。
例如绞车房、压风机房、零星岗等工作岗位的环境和设备运行时,产生的危险源识别为特殊部分危险源。
(4)在现场工作时,不但要对静态危险源进行识别,也要对动态危险源进行识别。
静态危险源就是现场客观存在的、不随时间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危险源,例如:
火药管理不善,发生意外爆炸。
动态危险源就是在现场生产时,由于客观条件不断变化而产生的危险源。
例如:
采煤生产过程中,冒顶片帮、支柱卸荷、煤机牵引链断链等危险源。
5、危险源识别过程
各单位组织有现场安全管理经验、熟悉业务和工艺流程的专业人员收集本部门适用的安全法律、法规、标准、规程、规范等安全管理文件,对本部门范围内生产、服务全过程进行危害事件排查,识别存在的危险源并进行初步评价,将识别出的危险源分类填人“危险源辨识表”,经单位主管审批后报安监处,安监处汇总、确认重大危险源。
6、风险评价
6.1风险评价方法
(1)定性方法:
对违反法律法规的、相关方强烈投诉的、受到主管部门警告等危险源直接列为重大风险因素。
(2)定量计算、打分评价的方法,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k)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p)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h)等三个方面打分。
6.2风险界定
采用公式W=k×P×H,W为风险等级,当W≥300时定为不可承受风险,当160成≤300时,定为重大风险,当70
≤W<160时,定为中度风险,当W<70时定为一般风险。
[NextPage]6.3风险评价的实施
(1)K一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①完全可以预料K=10分
②相当可能K=6分
③可能、但不经常K=3分
④可能性小完全意外K=1分
⑤很不可能,可以设想K=0.5分
⑥极不可能K=0.2分
⑦实际不可能K=0.1分
对用现有的控制措施能够控制住的危险源K=0.1~1
(2)P-暴露于危险环境的频繁程度:
①连续暴露P=10分
②每天工作时间内暴露P=7分
③每月几次暴露P=4分
④每年几次暴露p=2分
⑤非常罕见的暴露p=1分
(3)H一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
①重大灾难,许多人死亡H=100分
②灾难,数人死亡H=40分
③非常严重,一人死亡H=20分
④严重,重伤H=10分
⑤重大,致残H=5分
⑥一般,不利于基本的健康安全要求H=1分
按上述评分方法对危险源进行打分评价,确定出重大危险源,编制《重大危险因素登记表》,予以实施。
7、结论
识别矿井生产活动、产品、服务中存在的危险源,评价危害的风险程度,确定重大危险因素,可以有效的制定风险控制措施,保障职工的人身安全和健康,减少企业财产损失。
罗新荣,《安全法规与监察》,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林柏泉,《安全系统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张安元,煤矿井下重大危险源辨识与监控方法研究,2004
陈宝智,《系统安全评价与预测》,冶金工业出版社,2005、
山西汾西工程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危险源辨识与评价
序号
项目
作业活动/危险源
危害
危险级别
控制措施
管理部门
法规要求
1
工地建设
行人、车辆运输频繁的交叉路口,未悬挂安全指示标牌,在火车道口两侧未设落杆
车辆伤害
3
安全规定
分部/各队
行人、车辆运输频繁的交叉路口,应悬挂安全指示标牌,在火车道口两侧应设落杆
2
在天然光线不足的作业场地、通道及用电设备的开关箱处,未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
照明不良引发伤害事故
3
安全规定
分部/各队
在天然光线不足的作业场地、通道及用电设备的开关箱处,应设置足够的照明设备
3
工地未将施工作业区与生活区分开设置
秩序混乱引发事故
3
安全规定
分部/各队
施工现场的施工区域应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
临时房屋基础墙体不符合要求
房屋倒塌伤人
4
安全规定
分部/各队
工地宿舍、办公室、工作棚、食堂等临时建筑,必须先经设计,并且经工程技术负责人审核和上级领导批准后,才能施工;竣工后要经检查验收后,才能使用。
临时办公用房、宿舍、食堂、厕所等建筑物结构重要性系数γ0=1.0
5
临时宿舍电线超负荷
着火、火灾
3
安全规定
分部/各队
任何电气装置都不应超负荷运行或带故障使用
6
工地未建立消防组织和配备义务消防人员,未进行专业培训和定期组织进行演习
火灾扑救不力,火灾扩大
3
消防制度
分部/各队
单位应当根据消防法规的有关规定,建立专职消防队、义务消防队,配备相应的消防装备、器材,并组织开展消防业务学习和灭火技能训练,提高预防和扑救火灾的能力
7
工地未按照总平面图划分防火责任区
火灾、火灾扑救不力
3
消防制度
分部/各队
工地应按照总平面图划分防火责任区,根据作业条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
8
工地未合理配备灭火器材
火灾扑救不力
3
消防制度
分部/各队
工地应根据作业条件合理配备灭火器材
9
未对各类灭火器材、消火栓及水带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
器材失效、火灾扩大
3
消防制度
分部/各队
对各类灭火器材、消火栓及水带应经常检查和维护保养,保证使用效果
10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工程
开挖槽、坑、沟超过1.5米
土方坍塌伤人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开挖槽、坑、沟超过1.5米应采取支护措施或进行放坡
11
间歇时,在槽、坑坡脚下休息
土方坍塌伤人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12
槽、坑、沟边1米以内堆土或停放机具
土方坍塌伤人
3
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槽、坑、沟边1米以内禁止堆土或停放机具
13
掏洞挖土、搜底挖槽
土方坍塌伤人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挖掘应自上而下进行,严禁先挖坡脚
14
挖掘机、运土车辆等在挖空的基坑边驶、停
坍塌翻车伤人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在拉铲或反铲作业时,履带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0m;轮胎距工作面边缘距离应大于1.5m
15
开挖未按规定采取支护或未设安全边坡,或支护不到位
土方坍塌伤人
4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必须遵守相关规范,深基工程施工方案应经主管部门审批或经专家论证
16
土方开挖和基坑支护工程
基坑开挖深度大于5米以上而无专项支护设计
土方坍塌伤人
4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开挖深度大于5米的深基坑,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并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17
支护设计及方案未经上级审批
土方坍塌伤人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深基工程施工方案应经主管部门审批或经专家论证
18
基坑支护未按设计要求进行
坍塌
4
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基坑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必须遵守相关规范
19
未对基坑支护变形进行监测
坍塌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应加强基坑工程的监测和预报工作,包括对支护结构、周围环境及对岩土变化的监测
20
基坑顶面未提前做好地面防、排水设施
土方坍塌伤人
3
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基坑顶面应提前做好地面防、排水设施
21
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相邻建筑的基础深度时,未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边坡支撑加固措施,未进行沉降和移位观测
土方坍塌建筑物倒塌伤人
4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当基坑开挖深度大于相邻建筑的基础深度时,应保持一定距离或采取边坡支撑加固措施,并进行沉降和移位观测
22
基坑开挖时遭受强暴雨
土方坍塌伤人
3
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23
基坑积水
土方坍塌伤人
3
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基坑积水
24
基坑内作业人员无安全立足点
跌落伤人
3
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基坑内作业人员应有安全立足点
25
水上钻孔平台焊接不牢
高处坠落溺水
4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水上钻孔平台应牢固
26
钢丝绳磨损、断丝
设备事故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钢丝绳磨损、断丝超标必须报废
27
机架连接件松动
设备事故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机架连接件应牢固
28
桩基施工
机架连接件开焊
设备事故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机架连接件应牢固
29
桩机未安装平稳
机械事故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桩机安装平稳牢固后才能进行作业
30
打桩机械离高压线过近
触电
4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施工机械与输电线距离:
低压1米以上,高压2米以上
31
桩架的地基不平或承载力不够
跨塌
4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施工现场应按地基承载力不小于83kPa的要求进行整平压实
32
震动锤与桩帽连接不牢固
机械伤害
4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震动锤与桩帽连接应牢固
33
桩架底座上的平衡重重量或安放位置不符合要求
设备、人员伤害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桩架底座上的平衡重重量和安放位置应符合要求
34
接管柱、接桩或安装桩帽,未戴安全带
高处坠落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接管柱、接桩或安装桩帽,应戴安全带
35
打桩作业时无专人指挥
人员伤害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打桩作业应设专人指挥
36
桩基施工
人工挖孔,提升钢丝绳、棕绳破损
物体打击提升伤害
4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人工挖孔,提升钢丝绳、棕绳使用前必须经过检验;破损超标不得再使用
37
电动提升装置未装限位装置
物体打击提升伤害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使用电动提升装置必须装行程限位装置
38
提升支架结构不牢固,未经验收
物体打击提升伤害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提升支架结构必须牢固,使用前应经检查验收
39
吊装工具拴挂不牢
物体打击提升伤害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吊装工具拴挂应牢固
40
开挖深度超5米,每天开工前未作井内通风,停挖4小时后下井未进行通风
中毒、窒息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每日开工前必须检测井下的有毒有害气体,并应有足够的安全防护措施;桩孔开挖深度超过10米时,应有专门向井下送风的设备;停挖4小时后下井应进行通风
41
孔内二氧化碳超量,人感不适时不采取通风措施
中毒、窒息
4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当有害气体超过规定时,应进行处理和用鼓风机送风;严禁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42
井内照明未采取安全电压
触电
3
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井内照明应采用安全矿灯或12V防爆灯具
43
井下作业未穿绝缘胶鞋
触电
3
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井下作业应穿绝缘胶鞋
44
井下吸烟,或带火种进入井下,或井下使用明火
火灾、爆炸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禁止井下吸烟和带火种进入井下,禁止井下使用明火
45
发现渗水、塌土等预兆,及有异味未停止作业返回井上。
透水、坍塌、中毒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发现渗水、塌土等预兆,及有异味应立即停止作业返回井上
46
未设爬梯,上下攀登井壁或乘运料吊斗
高处坠落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孔内必须设置应急软爬梯,供人员上下井,使用的电葫芦、吊笼等应安全可靠并配有自动卡紧保险装置,不得使用麻绳和尼龙绳吊挂或脚踏井壁凸缘上下
47
桩孔周围未设防排水设施
坍塌
3
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桩孔周围应设防排水设施
48
孔口未设围圈,未设防护栏
物体打击 高处坠落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孔口围圈应高出地面0.3米以上,距孔口顶周边1m搭设围栏
49
挖孔暂停时孔口未加盖防护盖
高处坠落
3
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挖孔暂停时孔口应加盖防护盖
71
钢筋工程
吊运钢筋未捆绑牢固
起重伤害
4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起吊重物应绑扎平稳、牢固,不得在重物上再堆放或悬挂零星物件
72
搬运钢筋时附近有架空电线或其他临时电气设备
触电
4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在架空输电线路下面工作应停电;建筑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外电架空线路的边线之间的最小安全操作距离:
<1kV1-10kV35-110kV154-220kV330-500kV(m)4681015多人合运钢筋,起、落、转、停动作要一致,人工上下传送不得在同一垂直线上
73
电动机械传动齿轮、皮带盘等运转部位,未安装防护罩或防护板
机械伤害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机电设备转动的危险部位要安设防护装置
74
电动机械未进行接零保护,未装漏电保护器;电源线破损
触电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电气设备和线路必须绝缘良好,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各种电动机具必须按规定接零接地
75
在高处、深基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钢筋骨架,未搭设脚手平台,临边未设防护栏杆和系安全网
高处坠落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在高空、深坑绑扎钢筋和安装骨架,须搭设脚手架和马道
76
绑扎较大高度墩柱钢筋时,未在钢筋网架上拉好缆风
钢筋架倒塌伤人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柱梁骨架,应用临时支撑拉牢,以防倾倒
77
高处起吊钢筋或搬运钢筋时刮碰到人
高处坠落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起吊物件应拉溜绳,速度要均匀,禁止突然制动和变换方向,平移应高出障碍物0.5米以上,下落应低速轻放,防止倾倒
78
冷拉夹具夹齿、滑轮、拉钩、地锚及防护装置缺陷
机械伤害钢筋飞出伤人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作业前,应检查冷拉夹具,夹齿应完好,滑轮、拖拉小车应润滑灵活,拉钩、地锚及防护装置均应齐全牢固
79
在调直块未固定、防护罩未盖好前穿入钢筋
机械伤害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在调直块未固定、防护罩未盖好前不得送料。
作业中严禁打开各部防护罩并调整间隙
80
弯曲机运转中更换转盘上的固定橛或弯曲橛
机械伤害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作业中,严禁更换轴芯、销子和变换角度以及调速,也不得进行清扫和加油
81
操作场所未清除易燃物,未备消防设备
着火、火灾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施焊现场10m范围内,不得堆放油类、木材、氧气瓶、乙炔发生器等易燃、易爆物品;并应装设相应的消防器材
82
对焊操作人员未戴防护镜和手套;站立地面未垫绝缘板
伤害眼睛触电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对焊操作人员应戴防护镜和手套;站立地面应垫绝缘板
83
张拉油顶、油表未经校验合格
物体打击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张拉油顶、油表使用前应经校验合格
84
张拉油顶、油表不配套使用
物体打击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张拉油顶、油表应相配适宜
85
钢筋工程
张拉锚具有裂伤
物体打击
4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作业前,应检查张拉锚具,当有裂纹或损伤时,应及时更换
86
张拉夹片脱落;张拉后钢筋异常断裂
物体打击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87
模板工程
模板工程无施工方案或施工方案未经审批
坍塌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各类工具式模板工程,包括滑模、爬模、大模板等,水平混凝土构件模板支撑系统及特殊结构模板工程等危险性较大工程,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
88
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无设计计算
坍塌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现浇混凝土模板的支撑系统应经设计计算
89
支撑系统不符合设计要求
坍塌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支撑系统施工应符合设计要求
90
模板支架立杆在安装的同时,未加设水平支撑
坍塌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模板支架立杆在安装的同时,应加设水平支撑
91
模板工程安装完毕浇筑混凝土前无验收手续
坍塌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模板工程安装完毕浇筑混凝土前应经过检查验收
92
模板拆除未按规定逐次进行,采用大面积撬落方法
坍塌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模板拆除应按规定逐次进行;拆模板应先拆穿墙螺栓和铁件等,并使模板面与墙面脱离,方可慢速起吊
93
混凝土强度未达规定提前拆模
坍塌
3
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混凝土强度未达规定禁止拆模
94
大模板存放无防倾倒措施
坍塌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长期存放的大模板,应用拉杆连接绑牢;没有支撑或自稳角不足的大模板,要存放在专用的堆放架内或卧倒平放,不应靠在其他模板或构件上
95
混凝土工程
水泥、砂石含有放射材料
射线伤害
3
操作规程职防措施
分部/各队
当建筑主体材料中天然放射性核素镭-226、钍-232、钾-40的放射性比活度同时满足IRa≤1.0和Iγ≤1.0时,其产销与使用范围不受限制
96
用塔吊运送混凝土时,使用专用吊斗时吊环吊索具不符合要求
吊斗坠落伤人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起吊时必须先将重物吊起离地面0.5m左右停住,确定制动、物料捆扎、吊点和吊具无问题后,方可指挥操作
97
灌注混凝土操作平台无防护栏杆
高空坠落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灌注混凝土操作平台应按规定设置防护栏杆
98
灌注混凝土未铺设脚手板
高空坠落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灌注混凝土作业层应铺设脚手板
99
灌注混凝土人员无安全立足点
高空坠落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灌注混凝土人员应有安全立足点,并要采取防护措施
100
混凝土振捣器漏电,移动开关箱内无装设漏电保护器,电源线有破皮漏电
触电伤害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插入式振动器的电动机电源上,应安装漏电保护装置,接地或接零应安全可靠
101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振捣器操作者未穿绝缘鞋(胶鞋)和带绝缘手套
触电伤害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操作人员应经过用电教育,作业时应穿戴绝缘胶鞋和绝缘手套
102
钢丝绳、离合器、制动器和安全防护装置不符合要求
机械伤害
3
操作规程监控措施
分部/各队
提升斗或拉铲的钢丝绳安装、卷筒缠绕均正确,钢丝绳及滑轮符合规定,提升料斗及拉铲的制动器灵敏有效;开式齿轮、皮带轮等均有防护罩
103
班中司机擅离岗位;发现搅拌机不正常,不将搅拌存料放出,不停机拉闸断电(挂“有人操作,严禁合闸”牌)后进行修理
机械伤害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班中司机禁止离开工作岗位;当发生故障或停电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将搅拌筒内的混凝土清除干净,然后排除故障或等待电源恢复
104
进行搅拌机进行清理时未切断电源和锁好电箱并挂警示牌、未设专人在外监护
机械伤害
4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当操作人员需进入筒内时,必须切断电源或卸下熔断器,锁好开关箱,挂上“禁止合闸”标牌,并应有专人在外监护
105
班后将料斗升起,未挂双保险钩,未拉闸断电并锁好电箱门
触电机械伤害
3
操作规程
分部/各队
作业后,应将料斗降落到坑底,当需升起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危险源 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