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池工程基坑支护专项方案打印出版.docx
- 文档编号:4068338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23
- 大小:217.47KB
污水处理池工程基坑支护专项方案打印出版.docx
《污水处理池工程基坑支护专项方案打印出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池工程基坑支护专项方案打印出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污水处理池工程基坑支护专项方案打印出版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八里湖分院污水处理池工程
基坑支护工程专项方案
工程名称: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八里湖分院污水处理站工程
编制单位:
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发布日期:
2011年06月28日
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审批表
工程名称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八里湖分院污水处理站工程
日期
2011.06.28
现报上关于基坑支护工程施工专项方案工程技术文件,请予以审定。
序号
类别
编制人
册数
页数
1
基坑支护工程
施工专项方案
1
编制单位名称:
技术负责人(签字):
申报人(签字):
审核日期:
施工单位审核意见:
□有□无附页
施工单位名称:
审核人(签字):
审核日期:
监理单位审核意见:
审定结论:
□同意□修改后再报□重新编制
监理单位名称:
监理工程师(签字):
审核日期:
第一部分工程概况
一、参建单位
业主单位: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设计单位:
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监理单位:
九江市建设监理有限公司;施工单位:
九江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二、工程简介
1.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八里湖分院污水处理站工程;工程地点: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八里湖分院内;
污水处理站位于新建一期门诊楼西北侧,为长方形,长*宽为22.0*13.0米,从自然地面下5.1米深。
根据九江地质勘察院的地质报告QK43-6点,该处地质情况为粘土粉质,第①层,3.2m,承载力1500Kpa;粉质粘土,第②层,1.3m,承载力3000Kpa。
2.周边环境
场地南侧为新建门诊大楼,距离最近的二层楼的墙体为6米,东侧为绿化空地,西北侧为混凝土道路。
西段外侧约40米处有一池塘。
其余无建筑物。
对基坑影响较大的有两个:
一是南端紧邻门诊大楼约6米的距离;二是西段的池塘的地下水的影响。
4.基坑支护措施的要求
针对有上述两个大的影响分析,作如下设计:
(1)南端紧邻门诊大楼的处理:
由于一期门诊大楼地面以下设有地下室,基坑的深度为5.8m,土的外推力较小,此处的土方,为降低挖深,将从自然地面以下挖除300mm以上的土方,具体的深度按建筑物周围的管道安装、竖向等决定,土方实际深度最大为4.8米,采取一级放坡开挖;西北侧靠近混凝土道路,此处基坑的深度达5.1米。
也采取一级放坡开挖。
目前的施工季节为少雨多晴气候,但也应配备塑料薄膜或彩色编织布覆盖土坡面,防止突降雨水。
有利于为防止地表水、雨水对坡面的冲刷,在不受大的震动、雨水冲刷等影响,不易发生滑坡、塌方等危害。
为消除隐患,在坡顶设截水沟,避免地表水对坡面的冲刷;另在南、西、北三个方向,坡脚均采用木桩支护方式,必要时,设砂袋挡土支护。
(2)地下水的处理:
由于基坑地下水位主要来源于西面池塘水位的影响,在基坑的四周设置截水沟的方法截除地下水。
基坑坑底四周设置截水沟,为明沟,沟深300mm,宽300mm,用1:
2水泥砂浆砌筑,两侧墙为花砌,能渗透两侧的地下水。
另在四角各设Ø400mm*深600mm集水井。
亦用红砖砌筑。
(3)逃生通道:
在基坑东段的方向、设立逃生通道。
通道采用钢管脚手架搭设,宽3米,通道板用立人板满铺,用铅丝绑扎牢固。
从坑底至基坑顶的搭设。
通道两侧设立安全防护立杆,高1.2米。
第二部分编制依据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20164-92)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03SG409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建筑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301-88)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8)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八里湖分院一期工程建筑、结构施工图纸;
《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八里湖分院一期工程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第三部分基坑支护危险源分析
一、开挖深度
1.基坑开挖深度5m(含5m)至7m或深度虽未超过5m(含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极其复杂,为二级重大危险源。
本工程开挖深度小于5米,地质条件不复杂,为二级重大危险源。
1)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分析及现场实际情况,施工场地岩土种类较简单,性质变化不大,地下水位埋藏较浅,且受地表水、地下水影响不大,故此场地为二级。
污水处理站南侧有建筑物,采取一级放坡开挖,为放坡支护,放坡角度为44度。
另为加强支护,坡脚采用木桩支护的方案。
2)本工程的地下水位受池塘水位影响不大,但基坑底部设立截水沟,施工期间应加强排水和预防地表水和降水渗入基坑,及做好排水措施;同时要及时运存余土,不应就地堆放,以免对施工及道路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
3)计算采用的土体重度均为土体的饱和重度。
2.排水措施
1)基坑开挖前,在东南侧自然地坪沿基坑外侧地表设排水明沟(上口0.4m,下口0.30m,深0.5m),有组织地排除基坑周围的地表水。
沿基坑底部四周设300*300mm排水沟及四角各设置直径400mm的集中排水井,每个集水坑内的水用水泵抽排至上口坑边的排水沟,再排至工地的排水管网。
排水沟用普通红砖砌筑。
2)雨水季节,可采用塑料薄膜等覆盖坡面的措施,防止雨水冲刷坡面。
3)在开挖基坑中,当基坑内的土体不断挖去,挖深增大,荷载亦增加,导致支护结构整体失稳破坏,应密切做好观测工作。
二、施工要求
1.与挡土结构有关的事故
(1)挡土结构施工不良。
(2)挡土结构渗漏水严重,致使挡土结构后面土体流失。
本案会有局部渗水,做好防渗的措施。
(3)地面超载引起挡土结构上侧压力过大。
不得在坡面堆积荷载。
(4)各阶段挖土超挖引起挡土结构上侧压力过大。
按方案分层挖深,分层支护。
(5)未进行支护与土体整体稳定和抗滑移验算或验算错误,导致挡土结构整体垮塌。
本方案采用江西省推行的“安必行”软件进行验算,以保证支护的安全。
(6)对雨水、周边排水等地表水造成的侧压力增加考虑不足,导致挡土结构垮塌。
本方案充分考虑可能发生的因素,施工中,做好施工技术安全交底。
2.与管理不当有关的事故
(1)放坡开挖时坡度过陡,土坡可能丧失其稳定性。
(2)基坑周围过多堆放荷载,引起边坡失稳。
(3)挖土施工速度过快,改变了原土层的平衡状态,易造成滑坡。
(4)基坑周围停放重型机械,使支护荷载增大,引起边垛失稳破坏。
(5)附近基坑施工对基坑支护的影响引起围护结构破坏。
(6)基坑暴露时间过长,坑底回弹增大从而影响支护结构稳定性。
三、危险源的监控重点
1.支护结构水平位移;
2.南端建筑物及西北侧混凝土道路上车辆超载;
3.地下水位;
4.土体分层竖向位移;
5.支护结构界上侧向压力。
第四部分施工方案
一、前言
在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和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情况和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本工程基坑支护放坡及木桩支护方式。
1)施工现场情况调查:
除南端建筑物、西北侧道路有些影响外,影响其余很小。
2)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
地下水波动不大,但也应应密切观察。
3)制订施工方案:
重点做好地表水的排放,并做好基坑监测工作。
4)做好技术、测量、材料、设备、人员等准备工作。
二、基坑降水、排水措施施工
1、基坑地下水受池塘水位的有些影响,但目前进入旱季,水量较少。
基坑顶外周边,设置深400*宽300mm排水沟,接至排水系统内,排水沟用红砖砌成。
采取在基坑的内设置截水沟的方法截除地下水。
基坑四周设置宽400mm*深300mm的排水沟,四角的集水坑直径400mm,深400mm,共设置4个。
截水沟及集水坑用1:
2水泥砂浆机砖砖筑,采取花砌,砖墙能透水。
2、坡面施工期间,遇大雨,采取塑料薄膜遮盖的措施,防止雨刷冲刷坡面。
三、土方放坡支护施工
(一)施工准备
1、技术准备
1)熟悉施工图纸,编制土方施工方案并经审批,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2)组织有关人员现场勘察地形、地貌,实地了解施工现场及周围情况。
3)组织测量人员进行桩位交接验收及复测工作,测设土方开挖控制点。
2、主要机具:
反铲挖掘机、推土机、自卸汽车、装载机、测量仪器、铁锹、手推车、手锤、梯子、铁镐、撬棍、龙门板、小白线、钢卷尺、坡度尺等。
3、作业条件
1)土方开挖前,应详细查明施工区域内的地下、地上障碍物。
对位于基坑、管沟内的管线和相距较近的地上、地下障碍物已按拆、改或加固方案处理完毕。
2)根据给定的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
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测量的校核。
3)夜间施工时,应有足够的照明设施;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标志,并要合理安排开挖顺序,防止挖错或超挖。
4)施工机械进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施等,应事先经过检查,必要时要做好加固或加宽等准备工作。
5)在机械无法作业的部位,修整边坡坡度及清理槽底等均应配备人工进行。
6)当开挖深度范围内遇有地下水时,应根据当地工程地质资料采取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一般应降至开挖面以下0.5m,然后才能进行土方开挖。
做好施工场地防洪排水工作,全面规划场地,平整各部分标高,保证施工场地排水通畅不积水,场地周围设置必要的截水沟、排水沟。
7)选择土方机械,应根据施工区域的地形与作业条件、土壤类别与厚度、总工程量和工期综合考虑,发挥施工机械效率。
8)在施工现场内修筑供汽车走的坡道,坡度应小于1:
6。
当坡道路面强度偏低时,路面土层应填筑适当厚度的碎石或渣土;挖土机械所占土层当处于饱和状态时,应当填筑适用厚度的碎石或渣土,以免施工机械出现塌陷。
9)根据土方和基础工程规模、工期长短、施工力量安排等修建简易的临时性生产和生活设施,同时敷设现场供水、供电线路,并进行试水、试电、试气。
10)基坑边缘堆置土方或建筑材料或沿挖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一般应距基坑上部边缘不少于2m,弃土堆置高度不应超过1.5m。
重物距边坡距离:
汽车不小于3m,起重机不小于4m。
本工程现场情况调查:
1)土方开挖对建筑物、道路的影响很小;
2)水文地质和工程地质调查:
地下水没有影响;
3)重点做好地表水的排放,并做好基坑监测工作;
(二)施工工艺
1、工艺流程
测量放线→确定开挖顺序和坡度→分段、分层均匀开挖→排降水→修坡和清底→坡道收尾
2、操作工艺
开挖坡度的确定:
基坑开挖,先测量定位,抄平放线,定出开挖深度,按放线分块分层挖土。
根据土质和水文情况,采取两侧放坡开挖,开挖坡度为44度。
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测量的校核。
控制网应该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操作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场地整平应设20×20m方格网,在各方格点上做好控制桩,并测出各标桩处的自然地形、标高,作为计算挖土方量和施工控制的依据。
基坑开挖,上部做好排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坑内冲刷边坡,造成塌方和破坏基土。
开挖基坑时,应合理确定开挖顺序、路线及开挖深度。
然后分段均匀开挖。
采用挖土机开挖大型基坑时,应从上面下分层分面,按照坡度线向下开挖,严禁在高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体之下作业,但每层的中心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采用反铲挖土机开挖基坑时,可以采用端头挖土法,即挖土机从坑的端头,以倒退行驶的方法进行开挖,自卸汽车配置在挖土机的两侧装运土,也可以采用侧向挖土法进行施工,即挖土机沿着坑边的一侧移动,自卸汽车在另一侧装土。
挖土机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如挖土深度超过5m时应按专业性施工方案来确定。
机械开挖基坑,应采取措施防止基底超挖,一般可在设计标高以上暂留300mm一层土不挖,以便经抄平后由人工清底挖出。
机械挖不到的土方,应配以人工跟随挖掘,并用手推车将土运到机械能挖到的地方,以便及时挖走。
修帮和清底。
在距坑底实际标高500mm处,抄出水平线,钉上小木橛,然后用人工将暂留土层挖走。
同时由两端轴线(中心线)引桩拉通线(用小线或铅线),检查距坑边尺寸,确定边线标准。
以此修整边线,最后清理坑底土方。
坑底修理铲平后进行质量检查验收。
开挖基坑的土方,在场地有条件堆放时,应留足回填的好土;多余土方应一次运走,避免二次搬运。
土方开挖一般不宜在雨期进行,如必须在雨期开挖时,开挖工作面不宜过大,应逐段、逐片分期完成。
雨期施工在开挖的基坑,应注意边坡稳定。
必要时可适当放缓边坡坡度或设置支撑并对坡面进行保护。
同时应在坑外侧围以土堤或开挖水沟,防止地面水流入。
经常对边坡、支撑、土堤进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
(三)质量标准
1、土方开挖前应检查定位放线、排水和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合理安排土方运输车的行走路线及弃土场。
2、施工过程中应检查平面位置、水平标高、边坡坡度、压实度、排水、降低地下水位系统,并随时观测周围的环境变化。
3、临时性挖方的边坡值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土的类别
边坡值(高:
宽)
砂土(不包括细砂、粉砂)
1:
2.5~1:
1.50
一般性粘土
硬
1:
0.75~1:
1.00
硬、塑
1:
1.00~1:
1.25
软
1:
0.50~1:
1.00
碎石类土
充填坚硬、硬塑粘性土
1:
0.50~1:
1.00
充填砂土
1:
1.00~1:
1.50
注:
1)设计有要求时,应符合设计标准;2)开挖深度,对软土不应超过4m,对硬土不应超过8m。
4、土方开挖工程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
目
序
号
项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
检验方法
桩基基坑基槽
挖方场地平整
管沟
地(路)面基层
检验方法
人工
机械
主控项目
1
标高
-50
±30
±50
-50
-50
水准仪
2
长度、宽度(由设计中心线向两边量)
+20
-50
+300
-100
+500
-150
+100
-
经纬仪、用钢直尺量
3
边坡
设计要求
观察或用坡度检查
一般项目
1
表面平整度
20
20
50
20
20
用2m靠尺和楔形塞尺检查
2
基底土性
设计要求
观察或土样分析
注:
地(路)面基层的偏差只适用于直接在挖填方上做地(路)面的基层。
(四)成品保护
挖运土方时应注意保护定位标准桩、轴线引桩、标准水准点,并定期复测检查定位桩和水准基点是否完好。
土方开挖时,应防止临近已有建筑物或构筑物、道路、管线发生下沉和变形。
基坑采取木桩及砂袋挡土防护措施,并在施工中进行沉降或位移观测(见附图)。
施工如发现有文物或古墓等,应妥善保护,并应及时报请当地有关部门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
如发现有测量用的永久性标桩或地质、地震部门设置长期观测点等,应加以保护。
在敷设有地上或地下管线、电缆的地段进行土方施工时,应事先取得有关管理部门的书面同意,施工中应采取措施,以防止损坏管线,造成严重事故。
挖土时应对边坡支护结构做好保护,以防碰撞损坏。
(五)基坑开挖应注意的问题
深基坑土体开挖后,地基卸载,土体中压力减少,土的弹性效应将使基坑底面产生一定的回弹变形(隆起)。
回弹变形量的大小与土的种类、是否浸水、基坑深度、基坑面积、暴露时间及挖土顺序等因素有关。
如基坑积水,粘性土因吸水使土的体积增加,不但抗剪强度降低.回弹变形亦增大。
所以对于软土地基更应注意土体的回弹变形。
回弹变形过大将加大建筑物的后期沉降。
由于影响回弹变形的因素比较复杂,回弹变形计算尚难准确。
如基坑不积水,暴露时间不太长,可认为土的体积在不变的条件下产生回弹变形,即相当于瞬时弹性变形。
可把挖去的土重作为件负荷载按分层总和法计算回弹变形。
施工中减少基坑回弹变形的有效措施,是设法减少土体中有效应力的变化,减少暴露时间,并防止地基土浸水。
因此。
在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开挖后,均应保证井点降水正常进行并在挖至设计标高后,尽快浇筑垫层和底扳。
必要时,可对基础结构下部土层进行加固。
应注意如下问题:
1、土开挖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一致.并遵循“开槽支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
2、防止边坡失稳:
(1)基础的土方开挖,要根据地质条件(特别是打桩之后)、基础埋深、基坑暴露时间挖土及运土机械、堆土等情况,拟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2)目前挖土机械多用斗容量1m3的反铲挖土机,其实际有效挖土半径约5~6m,而挖土深度为4~6m,习惯上往往一次挖到深度。
这样挖土形成的坡度约l:
l。
由于快建卸荷、挖土与运输机械的振动,如果再于开挖基坑的边缘2~3m范围内堆土,则易于造成边坡失稳。
(3)挖土速度快即卸载快,迅速改变了原来土体的平衡状态,降低了土体的抗剪强度,呈流塑状态的软土对水平位移极敏感,易造成滑坡。
(4)边坡堆载(堆土、停机械等)给边坡增加附加荷载。
如事先未经详细计算,易形成边坡失稳。
上海某工程在边坡边缘堆放3m高的土,已挖至一4m标高的基坑,一夜间,又上升到一3.8m,后经突击卸载,组织堆土外运,才避免大滑坡事故。
(5)挖土方式影响支护结构的荷载,要尽可能使支护结构均匀受力,减少变形。
为此,要坚持采用分层、分块、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挖土。
3、本方案中,土坡的采用木桩护坡的方案,并参考以上理论,在进入第①层,还要穿透进入第②层,此时事先做好应急措施。
4、配合基坑支护结构施工:
(1)基坑的支护结构。
随着挖土加深侧压力加大,变形增大,周围地面沉降亦加大。
及时加设支撑(木桩支撑),在制订基坑挖土方案时,要配合支撑加设的需要,分层进行挖土,避免片面只考虑挖土方便而妨碍支撑的及时加设。
造成有害影响。
(2)如支护结构设计采用盆式挖土时,则先挖去基坑中心部位的土,周边留有足够厚度的土,以平衡支护结构外面产生的侧压力,待中间部位挖土结束、浇筑好底板、并加设斜撑后,再挖除周边支护结构内面的土。
采用盆式挖土时,底板要允许分块浇筑。
地下结构浇筑后有时尚需换撑以拆除斜撑,换撑时支撑要支承在地下结构外墙上,支承部位要慎重选择并经过验算。
(4)挖土方式影响支护结构的荷载,要尽可能使支护结构均匀受力,减少变形。
为此.要坚持采用分层、分块、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挖土。
(5)本方案中,若土体出现滑坡,根据实际情况,可采取木桩(梢径150mm以上的硬木,按净距@400,长度4.0米以上形成排桩进行支护,并在排桩内侧,用编织袋内装砂石,垒码成挡土墙,在实际工作中,有较好的支护效果。
(六)基坑开挖预防措施
1、防止基底超挖:
开挖基坑不得超过基底标高,如个别地方超挖时,其处理方法应取得设计单位同意,不得私自处理。
2、基底保护:
基坑开挖后应尽量减少对基土的扰动。
如果基础不能及时施工时,可在基底标高以上预留300mm地层不挖,待做基础时再挖。
3、合理安排施工顺序:
土方开挖的顺序、方法必须与设计工况相一致,并遵循“开槽先撑,先撑后挖,分层开挖,严禁超挖”的原则,宜先从低处进行,分层分段依次开挖,形成一定坡度,以利排水。
4、防止施工机械下沉:
施工时必须了解土质和地下水位情况。
推土机、铲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50m以上推铲土;挖土机一般需要在地下水位0.8m以下挖土,以防机械自身下沉。
5、控制开挖尺寸,防止边坡过陡:
基坑的开挖宽度和坡度,除应考虑结构尺寸要求外,应根据施工需要增加工作面宽度,如排水设施、支撑结构等所需
6、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必须有相应的施工方案:
对于地质资料反映在粉细砂、粉土、中粗砂等土层的工程项目,必须有截水、降水等有效防止流砂的措施,制定有效的降排水方案。
7、防止地下设施受损:
使用机械挖掘,在开工前应核查公用地下设施(管线、电缆等)的位置。
不容许挖掘机在还要保留的地下设施附近作业。
剩余地段,由工人挖掘来完成。
8、挖掘机在挖比较深的基槽、地沟时,机身离边口应不少于3m,并用坚木垫实机身,方可进行作业。
堆土离边口不得少于1m,但也不能抛到工区的通道上或其他作业区域。
也可用薄板或低矮的建筑物把挖掘的土石围起,以防进入邻区。
9、施工机械进入施工现场所经过的道路、桥梁和卸车设备等,应事先做好检查和必要的加宽、加固工作。
10、在雨期开挖基坑,应距坑边1m远处挖截水沟或筑挡水堤,防止雨水灌入淹泡基坑或冲刷边坡,造成边坡失稳塌方。
11、雨期施工时,基槽、坑底应预留0.3m土层,在浇混凝土垫层前再挖至设计标高。
12、基坑四周设置防护栏杆的措施:
(1)防护栏杆的设置要求:
栏杆由上下两道横杆及栏杆柱组成,上杆离地高度为1.0~1.2m,下杆离地高度为0.5~0.6m。
横杆长度大于2m时,必须加设栏杆柱。
(2)栏杆柱的固定及其与横杆的连接,其整体性构造应使防护栏杆在上杆任何处,能经受住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
栏杆下边设置200mm的防护栏板。
(3)所有的防护栏杆,必须按照防护色的要求进行油漆。
第五部分验收程序与方法
一、验收的责任主体
危险性较大工程验收的责任主体:
施工单位(含分包单位)、监理单位。
参加验收人员:
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项目技术负责人、专项方案编制人员、项目施工员、项目部安全员等有关人员、监理单位项目监理工程师。
施工单位验收成员:
组长:
项目经理;副组长:
生产经理
通讯联络组:
组长:
质量员:
技术支持组:
组长:
技术员
抢险抢险组:
组长:
安全员:
救护组:
组长:
材料员;
后勤保障组:
组长:
施工员
二、验收程序
技术交底。
要求三级交底:
项目经理对项目部,施工员对班组长,班组长对工人。
班组自检、安全员监督检查、项目部负责人抽检、专业监理工程师旁站监督关键部位监控。
三、验收内容
(一)土方开挖支护质量保证措施
1.土方开挖前,应对施工作业人员进行技术安全交底,使施工作业人员对挖土顺序、范围、放坡坡度、各个不同设计基底标高、运土路线、弃土地点、主要施工方法等细节做到心中有数。
2.土方开挖前,为防止挖机行走致使管道、竖向等破损甚至折断,应绕过,并防止碎石、泥块等杂物掉落进管井中。
3.土方开挖前,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
控制网要避开基坑位置和土方机械的操作运行路线,并要设有保护标志。
在正式开挖之前,进行土方工程的测量定位放线,放出基坑挖土灰线和水准标志,复核无误后方可开挖。
同时,工程测量人员还应随时监测开挖区域的桩是否移位;发现有移位现象,立即停止挖土并及时上报项目经理部和业主。
4.挖土以机械挖土为主,人工为辅,基底200mm厚土体必须用人工开挖,测量工随时测量基底标高,挖土深度严禁超过设计标高,避免搅动开挖面以下的坑内土体;严禁超挖。
机械挖土至设计标高后,及时地基验槽,进行人工修土和浇筑砼垫层,并必须在12小时内完成。
一般地,每挖出10m段即可垫层施工。
5.机械挖土时必须注意,挖机挖土时不得损坏已建建筑物、竖向、管道等。
6.挖出的土体及时外运,基坑外侧8m范围内不得堆土;基坑外侧基础施工挖出的土方也需及时外运,否则会使支护结构变形过大,危及基坑安全。
7.基坑挖土施工应做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处理 工程 基坑 支护 专项 方案 打印 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