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考点定稿.docx
- 文档编号:4060163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31
- 大小:41.68KB
选修考点定稿.docx
《选修考点定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选修考点定稿.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选修考点定稿
选修考点
第一单元梭伦改革
1.改革背景
(1)雅典城邦平民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2)雅典城邦工商业奴隶主阶层与贵族之间尖锐矛盾:
(3)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立志各改革,振兴城邦:
主观条件:
雅典的社会动荡严重阻碍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萨拉米斯岛问题显示出统治者腐朽无能,激起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广大平民的愤恨,梭伦“疯诗人事件”激起了雅典人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尊严。
公元前600年左右,梭伦被任命为指挥官,夺回了萨拉米斯岛,声望大增,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并被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进行改革
2.目的
(1)直接目的:
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
(2)根本目的:
振兴城邦,维护奴隶主统治
3.内容
(1)颁布“解负令”:
(2)确立财产等级制度:
原则是按财产的多少划分四个等级,财产越多,等级越高,享受的权利越多,所要尽的义务也越多。
(3)改革国家权力机构:
恢复公民大会作为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组成“四百人会议”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
执掌最高统治权
设立公民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
打破了贵族对司法审判权的长期垄断
(4)鼓励发展农工商业:
4.意义
进步性:
(1)经济方面:
部分的减轻了平民的负担,平民的人身自由得到法律保障,为雅典民主的形成打下了牢固的阶级基础。
鼓励发展工商业有利于提高雅典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
(2)政治方面:
社会矛盾得到缓和,打破了贵族对政权的垄断,赋予平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为政治民主化开辟了道路。
局限性:
其中庸原则决定了改革的不彻底性,按财产划分等级限制了平民参与高级管理的机会;不能完全满足平民阶层的政治经济需求。
5.性质:
奴隶主性质的改革。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1.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必然性
(1)生产力发展,封建经济产生。
(2)新兴地主要求改革奴隶制度。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出现了新兴地主阶级。
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强化专制统治。
(3)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4)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2.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
(1)管仲在齐国改革。
“相地而衰征”根据土地多少和田质的好坏征收赋税
(2)鲁国AD594。
实行“初税亩”,“履亩而税”,既按亩收税,公开承认了土地私有
(3)李悝在魏国改革。
实行“尽地力之教”、推行“平籴法”、制定《法经》
(4)吴起在楚国改革。
主张限制和削弱贵族势力、整顿吏治和改良社会风气
3.商鞅变法的背景
大背景: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时期
秦国背景:
(1)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
(2)秦国的历史机遇:
晋国分裂,士人、说客追求建功立业
(3)有利条件:
国君权力比较集中;法家学说得到认同;当地民风质朴、尚武精神充斥等
(4)秦孝公求贤若渴。
商鞅来到秦国,秦孝公重用商鞅,主持变法。
4.改革措施
(1)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3)统一度量衡
(4)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废除“世卿世禄制”
(5)严格什伍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
(6)普遍推行县制
(7)“燔诗书而明法令”
(8)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
强行推行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
5.改革性质
地主阶级的改革
6.改革特点
措施全面,实行最彻底,历时最久,推行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
7.改革意义
进步性: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
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土地私有制度,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
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
总之,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局限性:
1、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
2、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
3、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承认占有奴隶的合法性等等)
4、严刑峻法和文化高压政策,对后来的秦朝也有消极影响,导致了秦朝的暴政
5、压制工商业发展,违背了社会发展的规律,不利于商品经济发展
8.变法成功的原因。
(1)顺应了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潮流,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
【根本原因】
(2)商鞅变法的措施全面彻底
(3)秦孝公的大力支持【政治保障】
(4)有利的经济环境;开放的政治机制;切合国情的立法;新型地主阶级的领导。
第三单元北魏孝文帝改革
一、改革背景
1、改革的前提:
北魏统一黄河流域(439年)
2、改革的有利条件:
拓跋珪的汉化改革
3、改革的必要性:
(1)阶级矛盾尖锐(宗主督护制、赋税制度混乱)
(2)民族矛盾激化(民族歧视和压迫)
(3)统治面临危机(人民起义,社会动荡)
4、改革的可能性:
冯太后掌握实权、孝文帝精通汉文化
二、改革措施
1.前期冯太后主持:
(1)制定管理俸禄制,整顿吏治。
北魏吏治得到改善,农民赋役负担减轻,北方农业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2)推行均田制【最根本措施】
生产积极性提高,同时大片荒地被开垦,推动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推动着鲜卑族经济的转型,加强了民族大融合
(3)设立三长制【基层行政组织】
保证了国家对人民有效地控制,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
(4)推行新的租调制【与均田制相适应】
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也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收入
2.后期孝文帝改革:
(1)迁都洛阳:
原因:
a.在政治上,平城保守势力强大,民族隔阂相当深。
b.在经济上,气候恶劣,粮食供给经常出现困难;
c.军事上,时受柔然骚扰,很不安全;
d.地理上,地处偏僻不利于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治
e.洛阳农业发达,交通便利,乃历史故都。
(2)移风易俗:
易服装、说汉话、改汉姓、通婚姻、改籍贯、行汉制、崇儒学
3.改革作用
经济的复苏和繁荣:
影响:
1、推动了鲜卑族的游牧经济向农耕经济的转型,增加了国家收入
2、使孝文帝进一步接受汉族先进文化与制度,加速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巩固了封建统治
3、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使鲜卑族等少数民族成为汉族一部分,为中华民族注入了新鲜血液。
民族的交流与融合(最重要)
生产方式农耕化;风俗习惯汉族化;社会制度封建化。
第四单元王安石变法
1.改革背景
(1)社会矛盾的日益激化
阶级矛盾:
土地兼并严重,农民反抗不断。
民族矛盾:
辽和西夏的威胁。
(2)积贫积弱局面的形成
集中军权:
设立不同的机构管辖军队调兵权与领兵权的分离,实行“更戍法”成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训练不精,【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
集中行政权:
设立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使。
分割相权;让文官做地方知州,设立通判,分化事权。
【冗官,办事效率低】
集中财权:
设立转运使,削弱地方势力,铲除了长期藩镇格局的局面。
【地方弱】
集中司法权:
中央派人到地方做司法人员。
(3)庆历新政
整顿吏治【范仲淹,富弼】
改革措施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
由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变法阻力大。
改革失败
2.改革措施
富国:
(1)青苗法:
大大增加了政府收入;限制了高利贷对农民的剥削,一定程度上缓和了阶级矛盾。
(争议最大)
(2)农田水利法:
水利工程广为修建,保证了灌溉;耕地面积增加,农业生产发展,政府税收增加。
(3)免疫法(募役法)
农民从劳役中解脱出来,保证了劳动时间,促进生产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
(4)市易法:
这就限制了大商人对市场的控制,有利于稳定物价和商品交流,也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
(5)方田均税法:
清丈出大量隐瞒土地,增加了政府收入;部分农民免除赋税,得到实惠。
(6)均输法:
减轻了纳税户的额外负担,限制了富商大贾对市场的操纵和对民众的盘剥,便利了市民生活
强兵:
(1)保甲法:
加强了农村封建统治秩序,维护了农村社会治安;建立了全国性的军事储备;节省了大量的训练费用
(2)保马法:
马匹的质量和数量提高;政府节省了大量养马费用
(3)将兵法:
改变了兵将分离的局面加强了军队战斗力
(4)设军器监:
武器质量和产量都提高
取士:
(1)改革科举制度
(2)整顿太学
(3)为才用人
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培养和使用,为变法造了舆论,有利于改革的推进
3.改革作用
进步性:
变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促进了北宋军事实力的增强。
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北宋积贫积弱的局面。
局限性:
地方官追求政绩,强制农民借贷;利息偏高,成为借贷者的沉重负担。
4.变法失败的原因
(1)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
【主要原因】
(2)用人不当,出现危害百姓的现象;
(3)变法内部分裂,宋神宗后期的动摇。
(4)指导思想有误,违背经济发展规律。
第七单元 俄国农奴制改革
一、改革的背景
1、政治上:
农奴制激化阶级矛盾(农民骚动)
2、经济上:
农奴制阻碍了资本主义发展(俄国工业发展的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根本原因
3、思想上:
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十二月党人起义.和知识分子的反沙皇斗争)
4、军事上:
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1853----1856)----直接原因
二、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内容("二一九法令")
直接目的:
化解日益激化的矛盾,增强国力,重振俄国的大国威望
根本目的:
巩固统治,维护沙皇专制政权
政治:
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享有公民权利
经济:
土地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
组织:
加强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
三、评价
进步性
A性质:
是封建地主主持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改革
B作用:
1、促进了俄国工业资本主义有了迅速发展(改革使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提供了必需的劳动力、市场和资金)
2、促进了俄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后很快出现农民分化,从而产生农业资本主义)
C地位:
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实现了生产方式由封建性向资本主义方式的过渡,是俄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
局限性
1、不彻底性:
农民很大程度上仍被束缚在土地上,贵族地主土地所有制仍然存在,封建剥削方式在农村继续保留(保留大量封建残余)
2、掠夺性:
“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份地赎金高于实际价格二三倍
3、欺骗性:
改革后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与奴役
㈣、影响:
废除农奴制,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进程
1、经济近代化:
废除农奴制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存在问题:
总体水平落后于欧美;对外国资本依赖严重;发展不平衡)
2、政治近代化:
A政治体制:
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有利于政治的民主化(局限性:
结合100页插图“到西伯利亚”)
B司法制度:
参照西欧模式进行司法改革,建立了陪审制度和律师制度,实行公开审判。
有利于法制化的发展
3、军事近代化:
缩短服兵役的期限,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
4、教育近代化:
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
5、思想近代化:
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法开始传入俄国,变革愿望越来越强烈
第八单元日本明治维新
一、历史条件
1.德川幕府的统治
(1)统治制度,激化了阶级矛盾和统治阶级内部矛盾。
(2)采取“锁国政策”阻碍了日本社会经济和新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
(3)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9世纪上半期,新的生产方式的出现,从根本上动摇了幕府统治基础,为明治维新准备了一定的社会经济前提
2.黑船事件
1853年,美国海军佩里到日本。
1854年,鉴定《日美亲善条约》。
打开了日本的大门,使日本陷入半殖民地危机。
3.日本社会危机加剧
欧美国家廉价产品倾销日本,在从日本运回原材料。
使得日本经济混乱,农民起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社会危机加强。
客观上刺激了日本资本主义的发展,大名们看到幕府的软弱无能,开始采取自强的改革措施,促进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为日本社会的变革奠定了基础。
二、倒幕运动和明治政府的成立
1尊王攘夷
原因:
外国势力的入侵,导致民族矛盾的加剧;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和对内镇压
时间:
1860-1863.8
口号:
“尊王攘夷”就是尊奉天皇,赶走外国侵略者。
攘夷是核心
领导与主要参与者:
尊攘派。
以中下级武士为主体(高杉晋作的“骑兵队”)
结果:
失败,原因:
尊攘派对幕府存有幻想,没有明确提出推翻幕府的要求;幕府对尊攘派的严厉镇压以及西方列强的围攻
2.倒幕运动的兴起
原因:
尊王攘夷运动的失败,使尊攘派认识到要克服民族危机,建立富强国家,必须推翻幕府的统治
目的:
推翻幕府的统治
时间:
1866--1869
领导:
倒幕派:
西乡隆盛、大久保利通、木户孝允
根据地:
西南强藩:
萨摩、长州、土佐
过程:
倒幕派利用年幼的明治天皇的名义武装倒幕;
幕府将军德川庆喜为消除倒幕派讨伐的借口,上奏要求把政权“奉还”给天皇,这就是所谓的“大政奉还”;
“大政奉还”后,幕府仍拥有实权,时刻准备反扑。
倒幕派为了真正掌握国家的政权,决定彻底打败幕府,史称戊辰战争;
1868年鸟羽、伏见战役,打败幕府军队;
庆喜不战而降。
德川幕府名实俱亡;
经过一年的征战,才最终彻底打败幕府,结束了战争。
结果:
1868新政府改元“明治”。
1869年,政府从京都迁到东京为在日本实行一系列的资产阶级改革准备了条件。
三、明治维新
1.废除旧体制:
(1)废藩置县:
这彻底结束了封建割据局面,统一的中央集权政府开始建立起来,为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2)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四民平等”:
建立了一种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体制;
2.发展新经济
(1)币制改革:
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货币;
(2)改革土地制度:
内容:
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
影响:
提高了土地所有者经营农业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3):
改革地税
内容:
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者征收土地税,并以货币税取代原来的实物税;
作用:
推动了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增加了政府财政收入,为国家工业化政策提供了保障;
(4)“殖产兴业”:
内容:
利用政府力量引进技术和设备,创办“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
由国家兴办近代交通通讯事业,为工业发展奠定基础;
利用政府力量大力扶植和保护私人资本主义的发展:
影响:
在政府示范企业的刺激和政府的扶持下,日本出现了兴办工业的热潮。
至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初步实现了资本主义工业化。
3.倡导“文明开化”
派遣留学生,翻译西方著作;进行教育改革,建立近代教育体制;生活习俗推进西化。
4.建立新军队
实行义务兵役制,取消武士垄断军事的特权,建立常备军,建立军事学院,
“皇军”只向天皇负责,不受内阁干预。
局限:
效忠天皇(皇军),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使日本迅速走上对外侵略扩张的道路。
四、明治维新的评价
(一)明治维新的性质
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革
(二)明治维新的历史作用
明治维新是日本历史的转折点,是日本走上近代化(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
体现在:
①经济:
建立起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实现了由落后农业国向先进工业国的转变,到19世纪90年代初,日本已经成为亚洲资本主义经济最发达的国家。
②政治:
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确立近代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1889年宪法)
③文化:
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深刻变化
④军事上:
建立了一支现代化军队,并不断得到加强
⑤国际地位:
日本完全废除了列强强加的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获得国家主权的独立和完整,成为当时亚洲唯一独立的国家,跻身世界强国行列
(三)明治维新的局限性
1、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藩阀势力(武士)掌握政权;忠君思想接受武士道教育,封建军国主义色彩
浓厚;天皇拥有绝对的权力;实行华族制度意味着新的不平等;有所谓“全盘西化”的极端化倾向等)
2、踏上对外扩张之路,侵略琉球与朝鲜,侵略中国,这不仅给被侵略国家的人民,也给日本人民带来了极大的灾难
第九单元戊戌变法
一、为什么要变?
戊戌变法的背景
1.政治基础: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4.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
二、变什么?
(核心主张)
资产阶级维新派都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和
封建思想观念,都主张维新变法,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变封建君主制为君民共主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
三、康、梁的维新思想的形成和传播
1.来源:
早期的维新思想(19世纪60年代)
△条件:
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传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洋务运动的兴起。
△代表:
王韬、郑观应
△主张:
经济上--发展民族工商业,同外国商战
文化上--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
政治上--实行君主立宪制
△局限性:
未形成完整的理论
未付诸实施
△认识:
反映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为康梁思想形成奠定了基础。
2维新思想广泛传播的方式:
著书立说《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变法通议》、《仁学》、《天演论》
创办报刊《中外纪闻》《国闻报》《时务报》
建立学堂 万木草堂 时务学堂
开立学会 强学会 南学会 保国会
进行论战 与顽固派、洋务派论战
3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
维新思想---"公车上书"政治运动
宣传发动
发动"公车上书"使维新思想发展成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
办《中外纪闻》 宣传西学,鼓吹变法
成立"强学会" 维新派第一个政治团体
与顽固派论战 资本主义思想与封建主义思想的正面交锋。
应诏统筹全局折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施政纲领
组织"保国会" 全国性的救亡团体
四、怎样变?
(变法内容)
1898年6月11日颁布《定国是诏》开始~9月21日戊戌政变结束:
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
(1)施政纲领:
《应诏统筹全局折》
(2)标志:
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定国是诏》
(3)内容
政治方面:
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有利于具维新思想的人参与政治,打击了封建官僚制度
经济方面:
保护农工商的发展。
-----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军事方面:
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
文教方面:
开办京师大学堂,兼习中西科;废除八股开设经济特科等。
-------有利于西学的传播
(4)意义:
有利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及开明地主参与政治,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传播。
(5)局限性:
没有涉及开国会、设议院、定宪法等主张
没有涉及土地问题
没有深入广大民众
五、变的结果如何?
--无力回天
戊戌政变:
1898年9月21日慈禧发动政变,变法失败,仅保留了京师大学堂。
失败原因:
客观原因:
封建顽固势力的镇压
主观原因:
是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根本原因:
资产阶级维新派与封建顽固势力的力量对比过于悬殊
其它原因:
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气
只采取改良的办法
把希望寄托于无权的皇帝身上
寄希望于袁世凯和列强,脱离群众
资本主义发展水平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
帝国主义不允许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教训:
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行不通。
六、维新时期的遗产--变法的历史意义
1、性质:
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具有进步意义。
(从变法内容看)
2、政治:
是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具有爱国性。
(从变法背景看)
3、思想:
是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启蒙性。
(从维新思想的传播看)
4、经济:
有利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5、文化:
有利于西方科技的传播,推动了近代文化(传媒)和教育事业(新式学堂)的发展。
6、习俗:
摒弃陈规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领时代新风。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复习资料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家
一、秦始皇
1、秦始皇为什么能够统一六国?
(1)时代趋势:
安定统一成为时代的呼声。
(2)国力基础:
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国力强盛,奠定了兼并六国的坚实基础。
(3)个人条件:
坚忍刚毅的性格和敏锐迅捷的决断力、雄才大略。
(4)重用人才:
破格录用一批谋臣猛将:
善于发现人才,礼待人才,并能用人不疑。
2、秦始皇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巩固统一?
为什么他被称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措施:
①政治上:
建立皇帝制,推行郡县制和三公九卿制。
②经济上:
承认土地私有,奖励移民垦荒,鼓励耕织;统一货币、度量衡;
③军事上:
修筑长城,北击匈奴,南征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奠定经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疆域;
④文化上:
统一文字,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和国内经济文化的交流。
焚书坑儒,统一思想。
⑤交通上:
建立起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网,有利于各地经济的发展和交流。
原因:
秦始皇统一全国,第一次建立起中央集权的大帝国,并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方面采取了措施巩固了统一,所以说他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奠基人
3、秦始皇的暴政有何表现?
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什么?
暴政:
①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②横征暴敛:
修长城、仿建六国宫殿、建阿房宫、郦山陵。
③严刑酷法
秦亡的原因:
根本原因:
秦的暴政;直接原因:
秦末农民起义。
4、怎样评价秦始皇?
秦始皇顺应历史潮流,灭六国统一了中国,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他建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等,巩固了统一,促进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他通过统一战争,扩大了疆域,使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以上说明秦始皇是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贡献,产生过巨大影响的皇帝。
但是他又是统治残暴的封建皇帝。
他广建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定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
他的暴政又导致秦很快灭亡。
二、唐太宗
1、唐朝初年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
(1)治国思想上:
他唐太宗统治时期能够吸取随亡教训,反复强调“存百姓”的思想。
(2)用人策略上:
他任用贤良,虚怀纳谏。
(3)政治:
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提高了效率,加强了君权。
重视法律,颁行《唐律》,体现仁义为本,刑法为末的原则。
(4)经济:
实行休养生息政策,继续推行均田制,轻徭薄赋,使唐初社会经济逐步复苏。
(5)文化:
主张文德治国,崇儒尊孔。
完善科举制,提高进士科地位,推动封建文化向高峰发展。
(6)民族关系: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采取“战而后和”的政策,在东突厥地区设羁羁糜府州进行管辖;设安西都护府,管辖西域地区,与吐蕃和亲,促进汉藏的友好和西藏地区的发展;使统一多民族中国进入鼎盛时期。
(6)外交:
采取开放的政策,设立鸿胪寺;鼓励外商来华贸易、居住、做官,与中国人通婚;对外来文明采取兼收并蓄的政策,增强了中外经济和文化的交流。
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恢复和发展,出现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2、唐太宗在推动封建社会发展中有何历史作用?
唐太宗是中国封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选修 考点 定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