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8太阳钟教案教学设计1.docx
- 文档编号:4059960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8
- 大小:36.33KB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8太阳钟教案教学设计1.docx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8太阳钟教案教学设计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8太阳钟教案教学设计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新教材苏教版秋四年级下册科学08太阳钟教案教学设计1
第二单元地球、月球与太阳
8太阳钟
教学目标
1.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
2.知道日晷是古代人根据日影变化规律发明的计时工具。
3.会制作简易日晷,并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教学重点
知道阳光下物体影子长短与方向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
制作简易日晷,并了解日晷的种类和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
教师材料:
相关视频和图片。
学生分组材料:
铅笔、手电筒、灯、影子模拟器、影子观察器、橡皮、指南针、影子观察记录纸、硬卡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当我们站在阳光下,就会发现我们的身前或身后有一道影子。
2.其实,太阳照在任何物体上都会产生影子,影子是怎样变化的?
影子的变化又有什么规律呢?
3.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
8太阳钟
二、探究
活动一:
做物体影子变化的模拟实验
1.教师引导:
阳光下影子的方向与长短究竟是怎样变化的?
有没有规律呢?
下面我们通过模拟实验来研究影子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
2.出示课本22页上面的模拟实验插图,引导学生看一看,想一想本次模拟实验所需的材料、方法步骤及注意点。
3.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
手电筒、铅笔、橡皮等。
实验方法:
①用手电筒照射一支竖立的铅笔,观察它的影子。
②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观察铅笔的影子有什么变化。
③试试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
出示学生活动手册的第1题。
4.学生分小组进行模拟实验,初步研究影子的方向与长短变化的规律,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
全班交流,各小组说一说看到的实验现象。
5.讨论交流
问题1:
如果我们改变照射的方向和高度,铅笔的影子会有什么变化?
预设:
改变照射的方向,铅笔的影子的方向也会随之变化。
改变照射的高度,手电筒越高,影子越短;手电筒越低,影子越长。
问题2:
在什么情况下,影子会不见呢?
当手电筒垂直于铅笔照射的时候,桌子上就不会出现铅笔的影子。
问题3:
影子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影子的形成需要三个条件:
光源、不透明物体和承接影子的屏。
6.教师引导:
通过刚才这个模拟实验,我们发现只要我们改变手电筒照射的方向和高度,铅笔的影子就会发生变化,那么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怎样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
下面我们继续通过实验来探究
7.提出实验要求:
用手电筒模拟太阳,观察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怎样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
8.出示课本22页下面模拟实验的图片,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想一想本次模拟实验需要哪些材料?
方法步骤是怎样的?
9.全班交流
教师引导:
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变化轨迹呈半圆形,因此我们可以用竹篾和手电筒来模拟这个实验。
实验材料:
手电筒、铅笔、橡皮、竹篾等等。
实验方法:
将长竹篾弯成弧形,表示太阳的运行轨道(黄道),在竹篾上标注好相应的整点时刻,让手电筒沿着竹篾移动,照向铅笔,在整点时刻位置作停留,观察铅笔影子的变化。
教师强调本次实验的注意点:
这个实验需要一个比较暗的环境,教室应该进行遮光。
10.学生分小组活动,探讨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怎样随太阳的位置变化而改变的。
全班交流,学生说一说本小组模拟实验的情况,分享本小组得出的实验结论。
11.讨论交流:
太阳位置变化对物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究竟有哪些影响呢?
预设:
阳光下物体影子的方向随着太阳方向的改变而改变,影子的方向总是和太阳的位置相反;阳光下物体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12.教师小结:
刚刚我们通过模拟实验初步了解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是怎样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改变的,知道了影子和太阳照射的方向正好相反,影子的长短随着太阳高度的变化而变化,太阳位置最高时,影子最短,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最长。
活动二:
做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观察实验
1.教师引导:
刚刚我们探讨了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怎样随太阳位置的变化而改变,下面,我们来做一做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观察实验。
2.出示课本23页上面的两幅图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了解这次实验的材料、方法及注意点。
3.全班交流
实验材料:
小棒、橡皮、记录纸、指南针、活动记录表等等。
实验方法:
①把小棒插在橡皮上,固定在记录纸的观察点上。
选择空旷处放置,不要移动。
②利用指南针确定方位,并在记录纸上标出来。
③每隔1小时,在记录纸上标出小棒的影子,并记下时间。
实验注意点:
本次实验要选择空旷处。
在实验过程中,小棒不要移动。
中途每隔15分钟,就要在记录纸上画出小棒的影子,并记下时间。
说明:
本次实验活动所需的时间比较长,因此鼓励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记录整个上午每个下课时间的影子数据,给学生半天的影子纪录数据,让学生推测下午的影子。
4.学生分小组在空旷处进行实验,及时记录下小棒的影子,并想一想实验结论。
各小组展示本小组的记录纸以及实验报告。
5.交流讨论
问题1:
最长的影子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最短的影子会出现在什么时候?
一般来讲,最长的影子会出现在太阳升起和太阳落下的那一刻,最短的影子出现在太阳与小棒垂直的时候。
问题2:
早晨和上午的影子为什么都在西边?
而下午和傍晚的影子为什么都在东边?
因为影子与太阳的方向是正好相反的,早晨和上午太阳在东方,因此影子都在西边,而下午和傍晚太阳在西方,因此影子是在东方。
问题3:
影子长短的变化是均匀的吗?
影子长短的变化不是均匀的,越接近正午,影子长短变化越慢,越接近太阳升起和太阳落下的时候,影子长短变化越明显。
问题4:
小棒影子的长短、方向与太阳的位置变化有什么关系呢?
预设:
一天中,被太阳照射到的物体投下的影子在不断有规律地改变着:
(1)影子的长短有规律地变化。
早晨的影子较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子逐渐变短,一过正午它又重新变长。
(2)影子的方向有规律地变化。
在北回归线以北的地方,早晨的影子在西方,正午的影子在北方,傍晚的影子在东方。
6.教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初步探究了阳光下物体影子变化的规律,懂得了影子的长短变化是有规律的,影子的方向也是有规律的。
活动三:
认识日晷,了解其工作原理
1.我们的祖先在很早很早以前就懂得利用太阳照射与地面物体影子的长短和方向的变化之间的联系制造出了可以计时的工具,这个工具我们称之为日晷。
2.出示课本24页上面的赤道日晷,引导学生看一看,初步了解赤道日晷的组成结构,再读一读旁边的文字,了解赤道日晷制造原理。
3.全班交流
日晷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
日晷是有晷盘和晷针两部分组成,赤道日晷的晷盘平行于赤道面,晷针指向北极星。
(1)晷盘:
圆形,石制,盘面上有刻度,盘面与地平面成30°角斜对正南方向。
(2)晷针:
铁制细圆柱,安在晷盘中心,与盘面垂直。
日晷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
“阳光”下,晷针影子投于晷盘,影子随着太阳在天空中的移动而移动,古人根据晷针的影子落在晷盘上的刻度确定当时的时间——×时×刻。
4.引导学生继续观察日晷的晷盘,了解一刻钟的来历。
教师问:
一刻钟等于多少分钟?
学生答:
15分钟。
教师问:
为什么一刻钟会等于15分钟呢?
教师介绍一刻钟的来源,问:
一天有多少个小时?
学生答:
24个小时。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日晷的晷盘上有多少大格?
每一大格又有多少个小格?
学生答:
晷盘上一共有12个大格,每一大格又有8个小格。
教师分析:
晷盘上一共有12个大格,代表一天24小时,那么一大格就代表两个小时,每一大格又有8个小格,这样算下来一小格就是15分钟。
教师小结:
晷针的影子经过晷盘上一刻度的时间为15分钟,现代人便引用古人的说法,称15分钟为一刻钟,一刻钟的概念就是来源于日晷。
5.教师引导:
除了我们刚刚认识的赤道日晷之外,还有哪些日晷呢?
6.出示课本24页中间的三幅插图,分别为牛顿钟、立式日晷、地平日晷,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3插图,了解牛顿钟、立式日晷、地平日晷的外形特征,想一想,这些日晷是怎么工作的?
他们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牛顿钟属于地平日晷,根据竖立在平坦地面的竿子在不同时刻的影子和线条的相对位置,直接读取时刻,是最原始的地平日晷。
地平日晷的晷针始终指向北极星,也就是晷针与晷盘的夹角是当地的纬度。
立式日晷的晷盘垂直于地平面,晷针的反向延长线指向北极星。
7.教师小结:
不管是哪一种日晷,都是古人用来计时的工具,利用的原理都是影子的长短与方向跟太阳的位置之间的关系。
活动四:
制作简易日晷
1.教师引导:
刚刚我们认识了一些日晷,也知道了日晷的工作原理,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动手制作一个简单的日晷呢?
2.出示课本24页下面的一幅插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并读一读上面的文字,初步了解制作地平日晷的所需材料、方法。
3.全班交流
制作材料:
硬卡纸、量角器、指南针等等。
制作方法:
①在一张半圆形的硬卡纸上按左下图标明刻度和方向。
②如右下图所示,把一张三角形的硬卡纸竖直粘贴在半圆形硬卡纸上。
③确定好方向后,根据三角形硬卡纸的投影确定时间。
教师强调,我们在制作地平日晷的时候,硬卡纸上的刻度一定要均匀,方向要准确。
4.学生分小组活动,动手制作地平日晷,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日晷制作情况,并且做适当的指导。
5.全班交流,各小组展示本小组制作的地平日晷,教师引导:
我们的简易日晷已经制作好了,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利用自己制作的简易日晷来计时呢?
三、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影子形成的条件以及影子的长短、方向的变化规律,知道影子的长短与方向是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同时我们还认识了古人的计时工具——日晷,了解了它们的制作原理与工作原理。
课后,请同学们利用自己制作的简易日晷进行计时,看一看自己的日晷计时是否准确。
一、选择题
1.在夏天的烈日下,很多物体摸上去很烫这是太阳的( )造成的。
A. 传导 B. 对流 C. 辐射 D. 散热
2.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 )
A. 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B. 水缸里的水结冰时都凝聚到一起了,这样把水缸或自来水管冻裂了
C. 水缸或自来水管本身遇冷就会破裂
3.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受冷后凝结的小冰晶是( )
A. 露
B. 霜
C. 雨
D. 雪
4.胎生动物一般都用( )的方法喂养小动物。
A. 哺乳
B. 寄生
C. 找食物
5.下列是胎生动物的是( )。
A. 蝴蝶
B. 猪
C. 金鱼
6.下列植物中,( )不是靠动物传播种子的。
A. 苍耳
B. 椰树
C. 野葡萄
7.番茄散播种子的方式是()
A. 自体传播
B. 动物传播
C. 风传播
8.下列植物中利用动物传播种子的是( )。
A. 椰子、油菜花
B. 蒲公英、苍耳
C. 苍耳、鬼针草
9.下列动物中和蝴蝶生殖方式相同的是( )。
A. 兔子
B. 青蛙
C. 熊猫
10.下面和蚕属于同类动物的是( )
A. 蝴蝶
B. 乌鸦
C. 蝌蚪
11.蚕宝宝吐丝结茧需要( )天时间。
A. 15
B. 5—7
C. 10
D. 2—3
12.我们知道昆虫利用气管呼吸,蚕的气管在( )。
A. 口部
B. 触角的顶端
C. 胸部和腹部两侧
D. 头部
13.关于缫丝,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要将蚕茧放入开水中浸泡一小时左右
B. 可以在水中加入配好的小苏打
C. 用小炊帚轻轻搅动找出丝头,进行抽丝
D. 缫丝前要先将蚕茧表面的乱丝去掉。
14.蚕蜕皮是因为( )。
A. 它身上的皮长老了,要换一层新的。
B. 它身体长大,外面的皮紧裹着它,只有蜕掉旧皮,才能长得更大。
C. 因为它身上的皮破了,必须蜕掉再长一层好的。
15.关于蚕蛾翅、脚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有一对翅、六只脚 B. 它有两对翅、八只脚 C. 它有两对翅、六只脚
二、填空题
16.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形态。
17.深色物体升温________;浅色物体降温________;
18.1603年意大利科学家________制造出________。
19.蓟的果实和槭树的果实如下图所示,根据它们果实的结构特点,这两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式是________
20.成熟的油菜果荚会自动炸裂,将油菜种子弹射出去,这种传播方式称为________。
21.水流传播的果实特点________。
22.当果实成熟后,果实内部就有了________。
23.________和________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24.蚕最喜欢的食物主要是________,蚕是靠________来呼吸的;蚕生病了要________;蚕生活的环境要________、________。
25.我国西汉时候的张骞打开了通往西域各国的贸易通道,这条通道称为________。
26.用________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
27.雌蛾与雄蛾交配后,________就会死掉,________会产卵。
28.蚕宝宝越来越大后,颜色会变得越来越________。
29.蚕的主要食物是________。
30.蚕宝宝的家要________,桑叶要________,不能带有水迹。
三、判断题
31.温度计的液面达到的刻度数值越大,表示温度越高。
()
32.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的底和侧壁。
( )
33.所有的物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
34.椰子、蒲公英、柳树都是属于风传播的。
()
35.胎生动物又称为哺乳动物。
()
36.蚕蛾不会飞,又是家养的,所以不属于昆虫。
37.蚕卵孵化时如遇气候干燥,可在蚕卵上喷少量的水。
38.为保证蚕卵正常孵化,要将蚕卵放置在消毒的温暖的室内。
39.为防止蚕宝宝感冒,所以要把蚕房的门窗关闭。
40.蚕只吃蚕叶。
( )
四、解答题
41.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
42.水有哪几种形态?
43.为什么冰箱后面的散热板都被漆成黑色?
44.蚕除了吃桑叶还能吃哪些食物?
吃了长得怎么样?
45.说说蚕蛾的形态。
46.写一种和蚕属于同类动物的昆虫?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解析】【解答】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辐射的存在。
2.A
解析:
A
【解析】【解答】冬季,有时水缸、自来水管会被冻裂,这是因为水缸或自来水管里的水结冰时,体积膨胀,把水缸或自来水管胀破了。
【分析】本题考查冷却后的变化。
3.B
解析:
B
【解析】【解答】空气中的水蒸气在地面或物体上受冷后凝结的小冰晶是霜。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水在自然界的循环。
4.A
解析:
A
【解析】【解答】胎生动物一般哺乳的方法喂养,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不同的动物喂养方式不同,比如人母乳喂养,鸟找食物喂养。
5.B
解析:
B
【解析】【解答】A、蝴蝶是卵生动物,不符合题意。
B、猪是胎生动物,符合题意。
C、金鱼是卵生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卵生动物有:
蝴蝶、蜻蜓、鸡、蟾蜍、青蛙等;胎生动物有:
山羊、熊猫、猪、牛等。
6.B
解析:
B
【解析】【解答】A、苍耳表面有茸刺会粘在动物皮毛上,通过此来传播种子,不符合题意。
B、椰树不是利用动物来传播的,符合题意。
C、野葡萄味美,小动物吃了,依靠动物粪便来传播,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B。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
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
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
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7.B
解析:
B
【解析】【解答】番茄成熟后掉到地上,遇到牛羊等踩烂后带到附件的草地上,遇到适宜的温度、湿度就会发芽,属于动物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番茄散播种子的方式。
8.C
解析:
C
【解析】【解答】油菜花属于弹射传播,椰子属于水传播,蒲公英属于风传播,故而选C。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传播的具体种类。
9.B
解析:
B
【解析】【解答】青蛙和蝴蝶一样是卵生,而兔子和熊猫是胎生。
【分析】本题考查卵生、胎生。
10.A
解析:
A
【解析】【解答】A.蝴蝶属于昆虫,与蚕属于同类动物,符合题意;
B.乌鸦属于鸟类,与蚕不属于同类动物,不符合题意;
C.蝌蚪是青蛙的幼虫,属于两栖动物,与蚕不属于同类动物,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
A。
【分析】昆虫种类繁多、形态各异,属于无脊椎动物中的节肢动物,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群体,在所有生物种类(包括细菌、真菌、病毒)中占了超过50%,它们的踪迹几乎遍布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1.D
解析:
D
【解析】【解答】蚕宝宝吐丝结茧需要2—3天。
【分析】本题考查蚕宝宝吐丝结茧时间。
12.C
解析:
C
【解析】【解答】蚕的气管在胸部和腹部两侧。
故选C。
【分析】本题考查蚕的气管位置。
13.A
解析:
A
【解析】【解答】抽丝时,先把蚕茧表面的乱丝摘掉。
把蚕茧放在水中浸泡10—15分钟。
再用竹丝刷等搅动,把蚕丝的头儿找到,然后就开始抽丝。
故选A。
【分析】本题考查抽丝的过程。
14.B
解析:
B
【解析】【解答】蚕宝宝脱皮前比蜕皮后小。
蜕皮的原因是旧皮阻碍身体长大。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蚕脱皮的原因。
15.C
解析:
C
【解析】【解答】蚕蛾有2对翅膀,6只脚,身子大,翅膀小,飞不起来。
【分析】本题考查蚕蛾的身体。
二、填空题
16.液态;固态;气态
【解析】【解答】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
它们在受热和遇冷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分析】本题考查水的多种形态。
解析:
液态;固态;气态
【解析】【解答】水有固体液体气体三种形态。
它们在受热和遇冷的条件下会相互转化。
【分析】本题考查水的多种形态。
17.快;慢
【解析】【解答】深色物体升温快;浅色物体降温慢。
【分析】本题考查深色物质和浅色物质的比较。
解析:
快;慢
【解析】【解答】深色物体升温快;浅色物体降温慢。
【分析】本题考查深色物质和浅色物质的比较。
18.伽利略;空气温度计
【解析】【解答】160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出空气温度计。
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温度)用(℃)表示。
【
解析:
伽利略;空气温度计
【解析】【解答】1603年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制造出空气温度计。
1714年德国物理学家华兰海特发明了华氏温标,1742年瑞典天文学家摄尔修斯提出了(摄氏温度)用(℃)表示。
【分析】本题考查科学家的发明。
19.风力传播
【解析】【解答】蒲公英,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
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
解析:
风力传播
【解析】【解答】蒲公英,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
【分析】植物的种子都有自己的传播方法:
油菜的果实在成熟时会突然炸裂,在炸裂的同时就将种子弹射出去,称为弹射传播,像油菜种子一样弹射传播的植物还有:
绿豆、大豆、豌豆、芝麻、凤仙花、喷瓜等;蒲公英是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利用风力传播种子的还有:
芦苇、杨柳、槭树、枫树等,它们的种子都具有轻、带翅或绒毛等特点;莲蓬、椰子的种子是利用水流传播的;苍耳的种子是利用动物传播的。
20.弹射传播
【解析】【解答】油菜种子随水分散失细胞收缩容易造成果皮扭曲现象,借此力量把种子弹射出去的称为弹射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弹射传播。
解析:
弹射传播
【解析】【解答】油菜种子随水分散失细胞收缩容易造成果皮扭曲现象,借此力量把种子弹射出去的称为弹射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弹射传播。
21.皮厚、易浮于水面漂流
【解析】【解答】皮厚且轻,能浮于水面的易水流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水流传播。
解析:
皮厚、易浮于水面漂流
【解析】【解答】皮厚且轻,能浮于水面的易水流传播。
【分析】本题考查水流传播。
22.种子
【解析】【解答】种子包含在果实中央,一般是先有果实后有种子。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
解析:
种子
【解析】【解答】种子包含在果实中央,一般是先有果实后有种子。
【分析】本题考查种子。
23.卵生;胎生
【解析】【解答】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的繁殖活动之一,是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分析】本题考查动物产生新生命的主要方法。
解析:
卵生;胎生
【解析】【解答】卵生和胎生是动物的繁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教材 苏教版秋 四年级 下册 科学 08 太阳 教案 教学 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