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化学必考点总结解析.docx
- 文档编号:4037948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2
- 大小:233.95KB
药物化学必考点总结解析.docx
《药物化学必考点总结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物化学必考点总结解析.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药物化学必考点总结解析
药物化学必考点:
1.抗肿瘤药
1.烷化剂(环磷酰胺、白消安、卡莫司汀等)
2.抗代谢药物(氟尿嘧啶、阿糖胞苷、氟达拉滨、巯嘌呤、甲氨蝶呤等)
3.抗肿瘤天然药物及其半合成衍生物(多柔比星、紫杉醇、多西他赛、长春碱)
4.基于肿瘤生物学机制的药物(蛋白激酶抑制剂伊马替尼、吉非替尼、厄洛替尼)
5.激素类药物(他莫昔芬、托瑞米芬,芳香酶抑制剂来曲唑和阿那曲唑,雄激素拮抗剂氟他胺)
2.平喘药按作用机制分五类:
(31章)
一、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第15章沙美特罗等)
二、M胆碱受体拮抗剂(第14章异丙托溴铵等)
三、影响白三烯的药物(孟鲁司特等“司特”词干及齐留通)
四、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丙酸倍氯米松等糖皮质激素类)
五、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茶碱及衍生物)
3.考点解析:
心血管药物按机制分类,主要有如下6类:
1.抗心绞痛药物主要分3类
①硝酸酯及亚硝酸酯(NO供体,硝酸甘油、硝酸异山梨酯等)
②β-受体阻断剂(普萘洛尔、阿替洛尔等)
③钙通道阻滞剂(见后)
2.钙通道阻滞剂类
抗高血压药、抗心绞痛、抗心率失常
①二氢吡啶类(XX地平,硝苯地平等)
②芳烷基胺类(维拉帕米)
③苯噻氮
(盐酸地尔硫
)
④三苯哌嗪(桂利嗪)
3.中枢性降压药(作用于α肾上腺素受体,如可乐定,咪唑啉受体选择性激动剂,如莫索尼定)
4.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类降压药(普利类,卡托普利等)
5.作用于交感神经的降压药(利血平)
6.降血脂药:
羟甲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如洛伐他汀等)
4.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
A.甲氨蝶呤抗代谢类抗肿瘤药
C.乙胺嘧啶2,4-二氨基嘧啶类抗疟药
D.培美曲塞多靶点抑制作用抗肿瘤药物
E.甲氧苄啶抗菌增效剂
5.抗变态反应药
本章:
只涉及H1受体拮抗剂(可统一记忆),用于皮肤黏膜变态反应疾病,还可用于止吐,防治晕动症、镇静催眠、预防偏头痛等。
(抗过敏)机制:
抗组织胺、白三烯、缓激肽等。
分类:
第一代,经典的(产生中枢抑制和镇静不良反应)
第二代,非镇静的组胺H1受体拮抗剂
9个代表药按结构类型分五类:
1.氨基醚类:
盐酸苯海拉明
2.丙胺类:
马来酸氯苯那敏
3.三环类:
盐酸赛庚啶、氯雷他定、地氯雷他定、富马酸酮替芬
4.哌啶类:
诺阿司咪唑、非索非那定
5.哌嗪类:
盐酸西替利嗪
组胺H1受体拮抗剂的化学结构类型
6.
考点解析:
抗抑郁药按作用机制分成四类
1.去甲肾上腺素重摄取抑制剂类抗抑郁药:
丙米嗪、阿米替林、多塞平、瑞波西汀等
2.单胺氧化酶抑制剂:
吗氯贝胺
3.5-羟色胺重摄取抑制剂:
氟伏沙明、文拉法辛、舍曲林、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等
4.新发现的抗抑郁药:
度洛西汀(双重抑制)、米氯平
7.此题是总结性的,性功能障碍改善药按作用机制分两类:
1.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西地那非、伐地那非、他达拉非,词干“那非”)
2.α受体拮抗剂(酚妥拉明)
另外,A盐酸奥昔布宁是抗尿失禁药物,作用机制为M受体拮抗剂
8.根据作用机制抗血小板药分为5类:
1.环氧合酶抑制剂(阿司匹林)
2.血栓素合成酶抑制剂(TXA2) 奥扎格雷
3.磷酸二酯酶抑制剂 西洛他唑
4.血小板二磷酸腺苷受体(ADP受体)(P2Y12)拮抗剂氯吡格雷、噻氯匹定
5.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 替罗非班
9.
A.阿托品结构中6,7位上无三元氧桥 B.东莨菪碱结构中6,7位上有三元氧桥
C.山莨菪碱结构中有6β–羟基 E.中枢作用:
东莨菪碱>阿托品>山莨菪碱
10.喹诺酮类通式如下,相关构效关系要点
(1)A环是必需的药效团(3羧4酮)
(2)1乙基环丙基、5氨基、6氟、7哌嗪、8环氧
11.与催眠药相关的构效关系
催眠药构效关系要点(总结6条)
(1)3位引入羟基降低毒性,并产生手性碳,奥沙西泮3位羟基为平伏键的构象稳定,对受体亲和力强,右旋体作用强。
(2)7位有吸电子基可增加活性,吸电子越强,作用越强,其次序为NO2>Br>CF3>Cl。
(3)5位的苯是产生药效的重要基团,5位苯环的2’位引入体积小的吸电子基团(如F、Cl)可使活性增强。
(4)1,2位拼入三氮唑可提高稳定性,并提高与受体的亲和力,活性显著增加。
(5)苯环用生物电子等排体噻吩杂环置换,保留活性。
(6)1位取代基在体内代谢去烃基,仍有活性。
12.总结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的基本结构和构效关系
13 考点解析:
总结抗真菌药相关的构效关系
1.含氮唑环是必需的,三唑活性更强
2.氮唑环1位相连取代基
3.Ar为苯环时,4或2位有负电性取代基(卤素)活性好
4.R1.R2变化大,二氧戊环活性最好(酮康唑),毒性大,首选外用,R1为醇(氟康唑),深部首选
14 考点解析:
总结H2受体拮抗剂的构效关系:
(3方面):
1.都具有两个药效部位:
①是具碱性的芳环结构;
②是平面的极性基团。
受体上谷氨酸阴离子作为碱性芳环共同的受点,平面极性基团与受体发生氢键键合的相互作用。
2.常见的氢键键合的极性基团有:
氰胍、二氨基硝基乙烯、氨磺酰脒等(上各结构中的②)
3.药效基团的连接
两个药效基团的连接链,长度以4个原子为宜,第2位硫原子可使链更具柔性。
15.非甾体抗炎药按结构分4类及代表药结构。
一、芳基乙酸类(吲哚美辛);
二、芳基丙酸类(布洛芬、萘普生等);
三、1,2-苯并噻嗪类(吡罗昔康);
四、选择性COX-2抑制剂(塞来昔布含磺酰胺结构)。
这种题一般是在相同的一章中(即相同药理作用的药物),往往与其分类有关,不同分类具不同的结构类型。
16总结抗疟药的分类及结构特点。
分四类:
一、喹啉醇类(奎宁)
二、氨基喹啉类(磷酸氯喹)
三、2,4-二氨基嘧啶类(乙胺嘧啶)
四、青蒿素类(青蒿素、蒿乙醚)
17总结H2受体拮抗剂类结构类型,按杂环分类:
1.咪唑类(西咪替丁)
2.呋喃类(雷尼替丁)
3.噻唑类(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4.哌啶甲苯类(罗沙替丁
18.总结常见含咪唑杂环的消化道药物,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后者均含苯并咪唑)
19药物中哪些含三氮唑结构A.伏立康唑 C.伊曲康唑 D.氟康唑
20大多数利尿药、磺胺类抗菌药物、磺酰脲类降糖药都含磺酰胺
21质子泵抑制剂的活性分子要求共3个,以奥美拉唑结构为例:
分别含苯并咪唑、亚磺酰基、吡啶
22维生素B6有三种形式存在,除吡多醇,还有吡多醛和吡多胺,均有相同作用,在体内能够互相转化。
23.酸、碱两性的药物有:
1章:
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头孢羟氨苄、头孢克洛等含氨基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四环素、土霉素;
2章:
诺氟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等沙星类抗菌药;
8章:
美法仑(氨基酸片段)、多柔比星(酚羟基和氨基);
13章:
吗啡;
15章:
多巴胺、肾上腺素、异丙肾上腺素、沙丁胺醇等;
28章:
奥美拉唑、兰索拉唑等质子泵抑制剂;
1.一般显碱性的结构分子中往往含碱性取代基,如:
NH2,RNH,含N的杂环等(注:
酰亚胺特殊情况)
2.一般显酸性的结构分子中往往含酸性取代基,如:
COOH、酚羟基、烯醇、酰亚胺、与强吸电子基有关的H等
24考点解析1:
二甲双胍含胍基,具有高于一般脂肪胺的强碱性,其盐酸盐的水溶液的pH近中性。
考点解析2:
格列本脲属于磺酰脲类,氮原子上氢质子解离具有弱酸性。
考点解析3:
ABC三个选项属于非磺酰脲类,不显酸性。
25多柔比星的性质和使用特点是
(1)共轭蒽醌环,碱性下迅速分解。
(2)有脂溶性蒽环,水溶性柔红糖胺,易透过细胞膜,有很强的药理活性
(3)酚羟基(酸性),氨基(碱性)故两性。
(4)作用特点是广谱治疗实体瘤心脏毒性大
26易和金属离子形成螯合物的药物的结构特点。
2.与金属形成络合物活性降低。
3.毒性,如四环素牙
A.诺氟沙星 B.异烟肼 C.乙氨丁醇 D.土霉素 E.乙酰半胱氨酸
27 三、易氧化的基团
芳伯氨基、氨基、取代氨基、含N杂环(如吲哚)、酚羟基、儿茶酚胺(如去甲肾上腺素等)、巯基(如卡托普利和乙酰半胱氨酸生成二硫键)、吩噻嗪类(如氯丙嗪)、共轭烯烃(如阿法骨化醇、维生素D、维生素A)等;
易氧化的药物需要避光保存。
28具有儿茶酚胺结构的药物,苯环上酚羟基遇光或空气易被氧化变质(共性),应避光保存及避免与空气接触。
29总结易氧化的维生素的化学因素。
30盐酸氯丙嗪含噻嗪环,易被氧化,在空气或日光中放置,渐变为红色。
注射液加抗氧剂(共性,包括奋乃静、氟奋乃静、三氟拉嗪等)
31:
特别容易氧化的药物需加抗氧剂。
这5个镇痛药中,吗啡3位是酚羟基,光照下即能被空气氧化变质,生成有毒的伪吗啡。
吗啡在酸性条件稳定(pH3~5),注射液需充氮气、加抗氧剂。
32硫酸长春碱是植物长春花提取的生物碱,分子中具酯,还有吲哚环结构,极易被氧化,需避光保存,而且静脉滴注时应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33 四、在强酸和强碱性下易发生水解的药物如下3类:
1.酯(包括内酯):
红霉素、溴新斯的明、硫酸阿托品、丁溴东莨菪碱等、氯琥珀胆碱、氯贝丁酯、洛伐他汀、硝酸甘油、利血平、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异丙托溴铵、曲司氯铵、硝酸毛果芸香碱、阿司匹林、华法林钠等
2.酰胺(包括酰肼、磷酰胺、磺酰胺):
环磷酰胺、甲氨蝶呤、苯巴比妥、地西泮、苯妥英钠、吲哚美辛、氢氯噻嗪(磺酰胺)、异烟肼(酰肼)、青霉素及“XX西林”类(内酰胺环不稳定)、头孢菌素类等
3.苷类:
盐酸多柔比星,齐多夫定等
34水溶性好的药物主要有酸的盐和碱的盐,还有季铵类。
35特殊的鉴别反应之一:
本身具芳伯氨或经水解后可产生芳伯氨基的药物,具重氮化偶合特征反应
本身或水解产物含芳伯氨基的,重氮化后与β-萘酚偶合生成橙色,是特征反应。
36均为抗过敏药。
其中D马来酸氯苯那敏可升华,A赛庚啶结构中含有结晶水,在溶解过程中有乳化现象。
37注射液放置空气中产生白色沉淀的有均为抗癫痫药。
含酰脲的经互变异构,形成内酰亚胺式显弱酸性,可与碱成钠盐,溶于水。
但酸性弱于碳酸,接触酸性药物或吸收二氧化碳,析出苯巴比妥(或苯妥英)产生沉淀。
故配注射剂和药物配伍要注意避免酸性,并使用前再配制。
38胰岛素有典型的蛋白质性质,两性,等电点在pH5.35~5.45。
贮存方法:
注射液在室温下保存不易发生降解,未开瓶的应在2~8℃条件下冷藏保存。
已开瓶的注射液可在室温(最高25℃)保存最长4~6周。
粉末应该避光贮存在密封容器中,温度为-10℃~-25℃。
391.黄体酮20位上有甲基酮结构,有与高铁离子络合等特征反应。
2.其3位无酚羟基,非酸性,不会与碱成盐。
40茚三酮是氨基酸的特殊反应,五个选项均为抗肿瘤药。
其中美法仑含氨基酸结构,其化学性质包括
(1)碱性水溶液中易水解。
(2)与茚三酮的显色反应(3)氨基酸酸碱两性。
41硝酸酯类的化合物(见下结构式)遇热或撞击易爆炸。
为了便于运输,硝酸甘油常以乙醇溶液的形式保存。
42易产生光化毒反应的药物主要有:
1.喹诺酮类药物光照可分解,分解产物具有毒性,是该类药物产生光毒性的主要原因,8位有F,光毒性最强。
2.吩噻嗪类可光毒化反应,避免日光照射。
42美沙酮的代谢产物中,羰基被还原生成美沙醇、N-去甲基、苯环羟基化,都有活性。
434.丁螺环酮代谢产物之一6-羟基丁螺环酮有活性且血药浓度高于丁螺环酮40倍。
故丁螺环酮的绝大部分临床疗效应由其活性代谢产物6-羟基丁螺环酮贡献。
5.阿莫沙平是洛沙平的脱甲基代谢物。
6.帕利哌酮是利培酮的氧化生成羟基的活性代谢物。
44:
经代谢可生成肝毒性产物的药物
45氨溴索是溴己新的代谢产物(环己烷羟基化,N-去甲基)
45E甲琥胺活性代谢产物N-脱甲基毒性远大于原药。
2.B苯妥英钠具饱和代谢动力学特点,代谢酶饱和,代谢减慢,积蓄产生毒性。
46特非那定的活性代谢物诺阿司咪唑
阿司咪唑的活性代谢产物.非索非那定
氯雷他定活性代谢产物地氯雷他定
47螺内酯脱乙酰巯基(粉色线)的代谢产物为坎利酮,有活性。
48总结抗抑郁药ABC和抗癫痫药DE在体内经代谢后,产生仍有活性的产物
在体内经代谢后,其代谢产物仍有活性的有
A.文拉法辛 B.盐酸氟西汀 C.盐酸阿米替林 D.奥卡西平 E.卡马西平
49代谢产物为双氢青蒿素的药物有 A.青蒿琥酯 B.蒿乙醚 C.蒿甲醚 E.青蒿素
50代谢产物药效与原药相似的有 D.索拉非尼 E.甲磺酸伊马替尼
51硝酸异山梨酯很快被代谢生成2-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和5-单硝酸异山梨醇酯(又称单硝酸异山梨酯),两者均有抗心绞痛活性。
52 多为酯、酰胺水解,还有氧化、还原、异构化等反应
本身为生物前体药物,在体内经代谢为活性物质总结如下:
1章:
舒他西林
5章:
阿昔洛韦等(经三磷酸化)、伐昔洛韦、泛昔洛韦、阿德福韦酯、奥司他韦
8章:
环磷酰胺、异环磷酰胺、塞替哌、去氧氟尿苷(氟铁龙)、卡莫氟
10章:
磷苯妥英
18章:
依那普利、盐酸喹那普利、雷米普利、福辛普利
19章:
洛伐他汀、辛伐他汀、坎地沙坦酯、非诺贝特
28章:
罗沙替丁乙酸酯、奥美拉唑等“拉唑”类
30章:
贝诺酯、舒林酸、萘丁美酮、芬布芬、帕瑞昔布
32章和33章:
醋酸地塞米松、泼尼松、炔雌醚、磷雌酚、醋酸可的松
35章:
阿法骨化醇
36章:
维生素D3、维生素D2
53需三磷酸化才产生活性
A.齐多夫定 B.司他夫定 C.扎西他滨 D.阿昔洛韦 E.盐酸伐昔洛韦
总结核苷及类似物抗病毒药有独特的作用机制:
只在感染的细胞中被病毒的胸苷激酶在相应于C-5羟基的位置上磷酸化为三磷酸形式,才产生干扰病毒DNA合成的作用
54 19.下列哪些是前体药物
B.马来酸依那普利 C.福辛普利 D.盐酸喹那普利 E.雷米普利
卡托普利----非前药直接作用
55前药
A.塞替哌 B.卡莫氟 C.异环磷酰胺 D.环磷酰胺 E.去氧氟尿苷
56.哪个维生素须经体内代谢活化后才有活性VD2VD3
57苯妥英钠氧化代谢酶受氯霉素、青霉素、异烟肼的抑制,使苯妥英钠血药浓度增加,苯妥英钠毒性大,需监测、个体差异给药。
58 34.丙磺舒是酸性的,可降低酸性青霉素排泄,延长其作用时间
35.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属于抗菌增效剂。
36.克拉维酸由于抑制β-内酰胺酶,减少耐药性,可视为抗生素的增效剂
59哪个药物对不同患者需要调节使用剂量:
C.异烟肼
60奥美拉唑的特点
总结奥美拉唑的特殊前药作用机制。
①酸质子对苯并咪唑环上N原子的催化下,发生分子内的亲核反应,即Smiles重排,形成两种活性形式:
即次磺酸和次磺酰胺,因此可看成是两种活性物质的前药。
②生成的代谢物,经碱催化的Smiles重排得硫醚化合物,在肝脏可再被氧化成奥美拉唑。
这种奥美拉唑体内循环,称为前药循环。
61其体内代谢具有立体选择性 A.华法林钠
62根据软药原理得到的超短效的β1受体拮抗剂 D.艾司洛尔
63③一个有活性,一个没有活性,如萘普生仅(S+)有活性
④具有相反的活性,如:
多巴酚丁胺左旋体激动α受体,右旋体拮抗α受体,
⑤具有不同类型的药理活性,如:
丙氧芬,右旋体镇痛,左旋体镇咳
64总结含一个手性中心,临床使用外消旋体的药物(考纲明确提到有手性碳的)(省略盐)(注:
+为右旋体,-为左旋体,后同)
1章阿米卡星(注:
本身有多个手性碳,所引入的侧链2-羟基丁酰胺含1个手性碳);
7章磷酸氯喹(活性相同,d-异构体比L体毒性低);
9章奥沙西泮(右旋体作用比左强)、佐匹克隆S-(+);
11章舒必利(S左旋有活性)、氟西汀(S-体选择性强,R+体长效);西酞普兰和艾司西酞普兰(S);米氮平(S结合α受体强,R抑制5HT3受体强);
13章美沙酮(左旋体镇痛活性大于右);
14章氯贝胆碱(S活性高)
15章异丙肾上腺素(R-大于S+)、沙丁胺醇(R-大于S+,后者代谢慢)、多巴酚丁胺(左旋体激动α受体,右旋体拮抗α受体,故用消旋体可减少不良反应)、氯丙那林、克仑特罗、普萘洛尔(S-构型强)、阿替洛尔;
16章普罗帕酮(R和S异构体药效和药代动力学存在立体选择性);
18章尼群地平、尼莫地平、氨氯地平(左旋活性大)、盐酸尼卡地平、维拉帕米(右旋体作用强);
21章华法林钠(S强);
27章奥美拉唑(S原子)(分离出S异构体埃索美拉唑,清除率低);泮妥拉唑(体内可发生右旋体向左旋体的单方向构型转化)
29章盐酸昂丹司琼(R活性大)
30章布洛芬(作用来自S+)、酮洛芬;
31章氯苯那敏(S+对映体活性强);
65 五、总结含有一个手性中心,临床使用有活性的对映异构体的:
(省略盐)
2章左氧氟沙星(S-);
7章左旋咪唑(S-);
9章氨己烯酸(S);
15章去甲肾上腺素(R-)、肾上腺素(R-);马来酸噻吗洛尔(S-)、
21章硫酸氯吡格雷(S)、
27章右美沙芬(右镇咳,左镇痛);
28章埃索美拉唑(S-药物代谢选择性);
30章萘普生(S+);
34章瑞格列奈(S+);那格列奈(R—)
66不属于手性药物的是 D.硝苯地平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药物 化学 必考 总结 解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