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科研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开题报告.docx
- 文档编号:401936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7
- 大小:22.26KB
农村初中科研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开题报告.docx
《农村初中科研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开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初中科研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开题报告.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农村初中科研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开题报告
“农村初中科研型教师培养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开题报告
张家港市塘桥初级中学马萍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一)国家的政策和教育方针的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教师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发展的弘扬者和推动者,是学习型社会的先行者和示范者。
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的提升是教育发展成败兴衰之所系,是全民族素质和综合国力之所系。
在知识全球化,综合国力日趋激烈竞争的今天,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
“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把建设一支具有良好的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作为了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要求:
“建设有良好思想品德修养和业务素质的教师队伍,促进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发展。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建设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基本保证。
”
(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党和国家在新时期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增强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
2003年秋季已有1027个县(区)进入新课程,到2005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起始年级将全部进入新课程。
应该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将教师的发展问题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教师的培训学习,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重要。
因为教师是实施课程改革的主力军,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
在学习、理解和内化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的同时,能否及时变革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行为很大程度上成为决定新课改成败的关键,也就是说课改成败系于教师。
由此可以看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挑战意味着教师必须从观念到行为作出调整,要从“经验型”教师向“科研型”教师转变,以适应新的要求。
机遇意味着它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为教师的成长创设了新的环境。
在这个环境中,教师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提升,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由“经验型的教书匠”转变为“科研型的教育家”。
(三)我们学校的校情
我校是一所规模型的农村初级中学,占地27800平方米,学校布局新颖,环境优美,充满浓郁的现代化气息。
学校勇于开拓,经过近几年的打造,已经取得了令人羡慕的辉煌业绩,1999年跨入江苏省首批示范初中行列。
在市初中教育质量综合评估中连续获得一等奖。
但学校虽地处苏南经济比较发达的塘桥镇,但还是会因为乡镇的地域局限,导致学校的发展无法跨越更高的平台。
因此,近几年教师的教育理念虽有一定提升,但发展速度还不是很快。
传统、经验型教师偏多,严重制约了学校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影响了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同时难以适应新课改的要求。
部分教师还存有满足心理,满足于现状,满足于已有的教学经验,锐意进取意识不强,对已取得的经验不能及时提升总结,不能静心研究教学、研究自己、研究学生。
而且大部分教师从教育观念到教育技术准备都不充分,没有紧迫感。
针对以上弊病,我校结合了一项苏州教育课题《改进教师评价机制的探讨与研究》已开展了一些研究,但不够系统和全面,因此今年我校想结合学校实际情况申报十一五规划课题,来重点打造学校科研型名优教师工程,来以此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英国就试图建立一个更成功、更有效益的教育机制,解决农村学校教学成绩低下等问题。
为此加强了国家监管和教师能力的培养。
1990年以后英国政府企图弱化教师教育与大学的联系,提出以学校为中心的初任教师培训。
这种培训允许学校自己为师范生颁发合格教师证书。
当时,英国主流教育思想认为:
每一个学校的体验对未来教师都是一个合适的模式。
师范生只有从试教和观察别人的体验中理解并得到成为有能力教师的全面必要知识,才能被认为是纯实践和体验的过程。
但是这种政策理念只强调教师能力,使教师的责任越加局限于监管学生并指导他们应付考试,束缚了教师的主动发展。
经过对这一阶段教师教育的反思,英国学者认为:
教师专业化发展和成长只有通过对实践的反思和拥有系统理论与研究才能真正的有所提升,而这就要求大学与中小学建立新的联系。
为建立这种联系和这种知识学习框架就应从战略角度来看待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在国际教师教育的改革中,许多国家从不同角度开始注意到教师发展的问题,也正是教师的发展催生了对教师的重新发现。
重新发现教师、促进教师发展将逐步成为21世纪教师实践创新的主流话语。
在国内,各地也都非常重视教师的培养工作,许多省、市学校都开展了专题研究,取得了很多值得学习借鉴的研究成果。
上海市青浦区实验中学在校本教学研修过程中,一如既往地聚集课堂,通过“关注课堂实务”、“渴求专业理论”、“挑战能力边缘”三个阶段的研究,短短十年由一所一般学校改变成了“教育改革楷模”。
川大附小进行的《新课程实施的校本教研管理策略》研究,双流东升小学探索的“学、研、思、做”教研四步曲,乐山一小的构建有效教研机制,促进教师观念转变等研究,都为在新课改下的教研、科研活动开展与教师队伍建设有机结合提供了很好的典范。
三.课题界定
1.“科研型名优教师”:
是指不仅具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具有较高的教育科研素质的教师。
具体地说就是:
(1)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比较扎实的现代教育理论功底的思想者。
能在现代人才观、质量观和以人为本,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教学思想指导下,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
对现代社会及其教育的基本特点,现代教育的目标任务、方法和手段等有明确的认识。
(2)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的探索者。
善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在科学理论指导下针对问题进行实验研究,并善于把研究实践中获得的感性认识总结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一般规律,用以指导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求得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能通过各种手段收集信息,广泛获取现代教育教学信息和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并善于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创造性地予以运用,博采众长,形成特色。
2.“培养机制研究”:
是指通过校本教研的途径,建立激励机制,提供展示平台,对校本教研的核心要素(教师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方面进行有机整合,将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完成科研型教师的培养工作。
四.课题研究的依据
1.理论依据
(1)主体教育理论。
强调着力培养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主体精神。
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主张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多给人自主选择机会,发挥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
(2)终身教育理论。
我国古代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说法。
“终身教育”经杜威、林德曼等人提倡,逐渐被人们接受。
“一朝学成而受用终身”的观点已经过时,教师只有与时俱进、终身学习,才能使自己在思想品行、科学文化、计算机使用技能、教育理论素养等方面适应时代的要求。
(3)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马克思说“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教师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人”,随着其教育对象——“学生”的全面而协调发展,其自身也应全面发展,否则很难适应教育发展的需求。
2.实践依据
学校担任并完成苏州“十五”规划课题《新型道德主体人格的培养与研究》的研究,不仅顺利结题而且破格上升为省级课题,现又是全国新教育课题的实验基点校,并担任了子课题《营造书香校园,师生共写随笔》的研究
五.课题研究目的
1、通过研究,使学校不同层次的教师教育教学水平都有所提高,使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逐步优化。
2、通过研究,建立一支结构合理、水平一流,具备现代教育理念的科研型教师队伍,造就一批在片、市都有影响力的“科研型教师”,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轻负担、高质量”的科研兴校的成功之路。
3、 通过研究,总结科研型教师培养的途径、方法等经验。
六.课题研究对象、方法
1.研究对象:
我校全体专任教师。
2.研究方法:
调查法、文献法、个案研究法、行动研究法,还采用培训法(学先进的理念、改变意识和积累知识)、共同分析法(对每一阶段进行共同的总结分析,建立科研档案)。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和步骤
(一)研究内容:
1.研究如何激发教师把学校视为自己学习的场所,不断进行研究反思的热情,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2.研究如何将校本教研的三个核心内容(即教师个人自我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校外专家的专业引领)有机结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研究建立健全促进教师发展的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发挥骨干教师的优势,加快青年教师发展速度。
4.研究怎样创新教学常规、落实课堂教学改革。
(二)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准备用5年时间组织实施。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
(1)用调查法、分析了解学校教师队伍状况,查阅文献,写出文献综述。
(2)筹建课题研究小组,提出问题进行论证,讨论制定课题研究方案。
(3)组织学习教育理论,熟悉课题方案,教师制定个人发展研究计划。
2.实施阶段(2010年2月——2010年8月)
(1)制定阶段性实施计划,组织实施课题研究。
(2)根据阶段实施效果,及时调整培养方案。
(3)形成阶段性研究报告。
3.总结阶段(2010年9月——2011年12月)
(1)整理研究资料,指导典型个案分析编写,出版教师成长典型个案集。
(2)分析整理提炼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
(3)组织准备课题的结题工作。
八.课题研究的措施和预期成果
(一)研究措施
1.准备阶段(2009年9月——2010年2月)
通过学习宣传、理论辅导、调查分析,调整修改等项工作,增强教师成材的内驱力;对课题研究工作给予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进一步论证科研型教师的标准;完善课题管理机构(建立领导小组、中心课题组、顾问组)
(1)组织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讨论分析学校创市示范初中后的教师队伍建设工作存在的问题,学习各地教师成才经验,确定研究课题,形成研究方案。
(2)在全体教师中开展专题“打造农村初中一流品牌”的大讨论。
上下形成一种共识,学校发展必须依赖教师的发展,塘桥初中教师要发展,就必须要摈弃、改造过去的“我”,从辛劳的课堂中站起来,从经验的提升中站起来,增进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内驱力。
(3)从横向纵向两个层面对教师进行全面分析。
也就是对教师个人深度和教师个人与他人的对比来看,从而分析找出教师的发展目标。
从上级各业务部门,从学生中全面了解教师工作情况的分析中,找准塘桥初中科研型教师培养的切入点,对培养标准进行论证修改。
(4)搞好课题的阶段考核总结研究工作,对研究工作取得成功经验的课题大力推广,对存在的问题的课题进行指导。
请专家到校指导科研工作。
(5)对《塘桥初中教育科研成果奖励办法》进行讨论修订,为培养科研型教师建立新的激励制度。
2.实施阶段(2010年2月——2010年8月)
本阶段以理论引导、目标激励、制度约束、典型交流,为教师发展提供动力。
通过研究学习、教学反思、课堂改革、课题研究,促使教师素质逐步实现由量到质的转变,让骨干教师、优秀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本阶段开展以下几个重点问题研究:
(1)激励机制的建立。
本着规范科研型教师培养研究工作,充分利用制度、标准、评价制度,让各类教师为自己设计的目标而研究学习、提高。
从学习、研究、科研、评价、奖惩等方面思考建立、完善相关制度,鼓励全体教师自我内化,发展改造自我。
在制度、机制的建立中,要本着服务教师发展的原则,制度的生成来源于群众,建立后又服务于群众。
本着“三为主”的原则,奖优罚劣,实行优质优酬。
所谓“三为主”,就是奖励与惩罚,坚持以奖励为主;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以精神奖励为主;工作量奖励与质效奖励;坚持以质效奖励为主。
准备构建塘桥初中教学工作量化考评细则。
(2)建设学习型组织。
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狠抓教研组长的培训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 初中 科研 教师 培养 机制 探讨 研究 开题 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