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z.docx
- 文档编号:4017412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22
- 大小:737.56KB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z.docx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z.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z.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答案和解析z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德强学校【最新】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17年9月,哈尔滨地铁2号线盾构机“奋进1号”在气象台站顺利完成始发,标志着哈尔滨地铁2号线一期工程19座车站盾构施工全面铺开,盾构机的基本工作原理就是一个圆柱体的钢组件沿隧洞轴线边向前推进边对土壤进行挖掘。
下列有关盾构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盾构机的的壳体即护盾,它对挖掘出的还未衬砌的隧洞段起着临时支撑的作用,挖掘、排土、衬砌等作业在护盾的掩护下进行
B.盾构机最前方的旋转刀盘使用的是锰钢,其韧性好、硬度大
C.制造盾构机护盾的钢材含碳量为0.03%~2%,这种钢材具有强度大、抗腐蚀性好的化学性质
D.盾构机的使用加快了地铁二号线的开通,将极大地缓解气象台等附近道路的交通压力
2.关于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归纳正确的是( )
A.①②④均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粒子B.③④属于同种粒子
C.1个②粒子带2个单位的负电荷D.①③均易失去2个电子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液体的量取
B.浓硫酸的稀释
C.取少量液体
D.过滤
4.下列不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①自制汽水
②用石油炼制沥青
③浓硫酸脱水作用
④洗涤剂去除油污
A.②④B.①③C.①②④D.①③④
5.下列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A.石墨用作铅笔芯
B.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
C.固态二氧化碳用于人工降雨
D.支架刷漆主要是美观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
B.将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C.电解水实验:
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
D.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白色固体变为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
7.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工业上高炉炼铁:
Fe2O3+3CO
2Fe+3CO2还原反应
B.农药波尔多液盛放在铁制容器中:
Fe+CuSO4=FeSO4+Cu置换反应
C.敞口放置的氧化钙固体变质:
CaO+H2O=Ca(HO)2化合反应
D.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
Zn+H2SO4=ZnSO4+H2↑置换反应
8.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A.图书档案着火,应立即使用大量的水灭火
B.如果发现火险,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
C.发现厨房燃气大量泄漏时,立即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
D.在煤炉上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9.生物体中含有多种氨基酸,下列有关甘氨酸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甘氨酸分子中C、H、O、N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5∶2∶1
B.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核
C.甘氨酸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D.甘氨酸是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
10.下列关于资源和能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各种成分作为原料广泛用于生产化肥、化工产品、炼钢、石油加工、电光源等领域,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能源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已经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
D.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如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等
11.下列对一些事实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事实
解释
A
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比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快
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接触的机会比在固体中接触的机会多
B
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
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
C
二氧化碳无毒,而一氧化碳有毒
物质组成元素相同,分子结构不同
D
硝酸钾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得快
温度高,硝酸钾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快
A.AB.BC.CD.D
12.区分下列各组物质的两种方法都合理的是()
选项
需区分的物质
方法一
方法二
A
硬水和软水
蒸干
加肥皂水
B
氧气和二氧化碳
观察颜色
加入澄清石灰水
C
氢氧化钠和氯化钠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加水溶解后加硫酸铜溶液
D
黄铜和黄金
分别滴加硫酸锌溶液
加热后观察颜色
A.AB.BC.CD.D
13.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将a、b、c三种物质t1℃时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a>b>c
B.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80g溶液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b>a=c
D.若a中混有少量c,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
14.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都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试剂和操作方法
A
N2
O2
伸入燃着的蜡烛
B
CuO
C
足量的氧气,灼烧
C
Zn
CuSO4
加足量的水溶解、过滤、洗涤、干燥
D
Na2CO3
NaCl
加足量稀盐酸,蒸发结晶
A.AB.BC.CD.D
15.为测定煅烧一段时间后的石灰石(成分为碳酸钙和氧化钙及15%的不含钙的杂质)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取100g该石灰石继续煅烧,完全反应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78g,则该石灰石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5%B.45%C.55%D.65%
二、填空题
16.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试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的功能;
(2)炒菜时常常加些食醋,食醋中含有的酸是_______(填化学式);
(3)厨房中的铁质水龙头表面镀一层金属铬,其目的是_______;
(4)人们常常在养鱼池中设立几个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
17.传统的燃油汽车和太阳能电动车都是现代重要的交通工具,而太阳能电动车是在电动车的基础上,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对汽车进行供电的,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电动车的使用成本,及时有效地补充电动车野外行驶途中的电量,这是未来发展的方向。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传统燃油汽车和太阳能电动车汽车相比,传统燃油汽车的缺点就是在行驶时产生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会污染空气。
为此化学科技人员研制了一种净化装置,使两种气体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另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将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气体。
写出发生反应的化学表达式为_______,该反应前后氮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_____
(2)该太阳能电动车在白天时给蓄电池充电,夜晚行驶,该太阳能电动车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是_______用“→”表示转化)。
(3)该太阳能电动车轮毂使用的金属材料是铝合金,主要利用它的_____等性能(填字母)。
A密度小、强度好B密度大、硬度大C熔点低、硬度小
18.下图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C图中将相关粒子图形补充完整_______;补充此图形的依据是_______;
(2)A到B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_______;
(3)画出比氧元素多一个周期且同族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_______。
19.分类、类比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学习方法,分析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是学生必备的。
(1)不同物质根据不同标准,如用途、状态、性质、组成、构成等,具有很多种分类标准。
根据物质的组.成.对以下物质进行分类(填序号):
①盐酸②碳酸钠溶液③氧化铁④四氧化三铁⑤氯化铁⑥氢氧化钠溶液
分类标准_______,共包括三种物质为_______。
(2)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前面的“钾、钙、钠”三种单质不能置换盐溶液的金属,原因是这些金属都先和水反应。
已知金属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
请写出金属钠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三、实验题
20.实验室现有石灰石、高锰酸钾、稀盐酸、火柴、药匙、镊子、弹簧夹、棉花及以下仪器:
(1)a仪器的名称是_______,若要制备并验证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需补充的一种溶液是_______。
将装置图补充完整后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
(2)若补充仪器①_______(填名称),并利用上述部分仪器和药品可制取氧气,则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会发现集气瓶内液面逐渐下降,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的气体_______,气压_______,使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水排出,所以液面下降。
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的原因是_______。
四、推断题
21.如图,A、B、C、D、E、F分别表示六种物质,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且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B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溶于水后其溶液为蓝色,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E会造成温室效应,E和D两种物质中不含相同种类的元素,“─”或“
表示两种物质之间能发生反应,“
”表示一种物质可以转化为另一种物质,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写出D、F的化学式:
D_______F_______;
(2)写出图中两物质反应生成气体单质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
(3)写出D与过量A反应的现象:
_______。
五、计算题
22.请根据下图所示的实验过程和提供的数据(假设步骤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回答下列问题:
(1)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2)求解12g样品中碳酸钙质量(X)的比例式为____________;
(3)原固体混合物中二者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___________;
(4)配制上述实验所需的稀盐酸,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36.5﹪的浓盐酸的质量是___________;
(5)在②反应后的溶液中蒸发_____g水,才能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钙溶液。
六、科学探究题
23.如图是九年级化学实验小组同学对“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的实验进行了进一步的反思与探究,请回答问题:
(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不能使指示剂变色。
(提出问题)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情况有哪些?
(观察与探究)小组同学在整个探究过程中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和准确的称量,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烧杯中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_______。
实验结束后,小组同学决定对烧杯中废液的溶质成分继续探究。
(猜想与假设)
小德的猜想:
NaCl
小强的猜想:
NaClHCl
小美的猜想:
NaClNa2CO3
小丽的猜想:
NaClHClNa2CO3
(实验探究)小德为了证明自己的猜想,
实验如下:
取样,滴加无色酚酞溶液,没有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于是认为自己的猜想正确,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评价_______;
(交流与评价)大家一致认为小丽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_______;
小美借鉴了小德的实验,于是她认为选用一种药品_______(填名称),通过溶液颜色改变这一明显的实验现象即可证明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随之老师又提出了一个问题,如果从废液中得到氯化钠固体,无需另加试剂,只需对废液进行_______(填具体操作)即可。
(拓展应用)该废液要实现无害化排放,你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盾构机的壳体即护盾,它对挖掘出的还未衬砌的隧洞段起着临时支撑的作用。
挖掘,排土、衬砌等作业在护盾的拖护下进行,故正确;
B、锰钢是一种铁的合金,其韧性好、硬度大,故正确;
C、强度大属于物理性质,抗腐蚀性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错误;
D、盾构机的使用加快了地铁号线的开通,将极大地缓解气象台等附近道路的交通压力,故正确。
故选:
C。
2.C
【详解】
A、①是氦原子,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粒子,②是氧离子,④是镁原子,②④不属于稀有气体元素的粒子;故选项错误。
B、③④属于同种元素但不是同种粒子,③属于镁原子Mg,④属于镁离子Mg2+;故选项错误。
C、②属于氧离子O2-,1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故选项正确。
D、①是稳定结构,不容易失电子。
故选C。
3.A
【详解】
A、液体的量取,需要使用量筒,A正确;
B、释浓硫酸时,将水沿容器内壁缓缓注入浓硫酸中,会沸腾溅出,可能伤人,故B错误;
C、取少量液体时,瓶塞应该倒放,故C错误;
D、过滤需要用玻璃棒引流,故D错误。
故选A。
4.A
【详解】
①自制汽水中柠檬酸和小苏打会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②用石油炼制沥青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③浓硫酸脱水作用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
④洗涤剂去除油污是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故选A。
5.D
【详解】
A、由于石墨质软,可用于制铅笔芯,故A正确;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有毒的气体,可用于制防毒面具,故B正确;
C、固态二氧化碳升华吸收大量的热,能用于人工降雨,正确;
D、支架刷漆主要是防止自行车锈蚀,错误;
故选D。
6.C
【详解】
A、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紫红色固体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蓝色,错误;
B、将点燃的木炭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发出白光,放出热量,题中木炭没有点燃,错误;
C、电解水实验:
两个电极附近产生气泡,一段时间后,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
2,正确;
D、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
白色固体变为白色浆液,放出大量的热,错误;
故选C。
7.D
【详解】
A、还原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错误;
B、因为硫酸铜和铁反应,所以农药波尔多液不能盛放在铁制容器中,错误;
C、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错误;
D、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Zn+H2SO4=ZnSO4+H2↑,该反应是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正确。
故选D。
8.B
【详解】
A、图书档案着火,使用大量的水灭火,会损坏书籍,选项A错误;
B、如果发现火险,火势较大,应拨打119火警电话并采取必要的自救措施,选项B正确;
C、发现厨房燃气大量泄漏时,打开排风扇电源开关,容易产生电火花引起爆炸,选项C错误;
D、一氧化碳难溶于水,在煤炉上放一盆水不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选项D错误。
故选B。
9.C
【分析】
由结构模型图可知,甘氨酸的化学式为:
C2H5O2N。
【详解】
A、根据模型,甘氨酸分子中C、H、O、N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
2∶5∶2∶1,选项A正确;
B、根据模型,一个甘氨酸分子中含有10个原子,故有10个原子核,选项B正确;
C、甘氨酸中C、H、O、N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12
2)∶(1
5)∶(16
2)∶(14
1)=24∶5∶32∶14,则甘氨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但不能说甘氨酸分子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C错误;
D、根据模型,甘氨酸是多原子分子构成的化合物,选项D正确。
故选C。
10.A
【详解】
A、空气不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能源,是一种重要的资源,错误;
B、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而海水淡化的成本很高,目前尚不能推广,正确;
C、可燃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我国已经在南海海域对可燃冰进行试验性开采,正确;
D、作为化学电源,氢氧燃料电池已经被应用,如用作汽车的驱动电源等,正确;
故选A。
11.D
【详解】
A、溶液之间的化学反应比固体之间的化学反应快,是因为参加反应的粒子在溶液中充分接触,而固体之间只有固体表面的粒子才能接触反应,选项A正确;
B、一种物质能否导电,取决于物质中是否含有能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因为氯化钠固体中没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所以氯化钠固体不能导电,选项B正确;
C、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因为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分子结构不同,所以两种物质的性质不同。
二氧化碳无毒,而一氧化碳有毒,选项C正确;
D、硝酸钾是由钾离子和硝酸根离子构成的,不存在硝酸钾分子,选项D错误。
故选D。
12.C
【详解】
A、蒸发不能区分硬水和软水,错误;
B、氧气和二氧化碳都是无色的,不能通过观察颜色区分,错误;
C、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氯化钠溶于水无明显温度变化,可以区分二者;氢氧化钠溶液和硫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铜不反应没有沉淀产生,可以区分二者,正确;
D、铜合金金属活动性都在锌之后,都不能和锌反应,因此分别滴加硫酸锌溶液不能区分二者。
故选C。
13.D
【详解】
A、由图可知:
a、b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将t1℃时a、b、c三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温度升高到t2℃,a、b溶液中溶质、溶剂的质量不变,则溶质的质量分数与升温前相等,c溶解度减小,析出溶质,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即溶解度大则溶质的质量分数大,而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故三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b>a>c,故A错误;
B、由t2℃时的溶解度为50克,可求50g水溶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25克,则t2℃时30g物质a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25+50=75克,故B错误;
C、t1℃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质质量不能确定,因为不知饱和溶液的质量,所以只能知道质量分数关系而不能确定质量关系。
故C错误;
D、由于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可以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a,故D正确。
故选:
D。
14.B
【详解】
A、燃着的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B、氧化铜不和氧气反应,碳和氧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C、锌能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锌,引入铜杂质,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碳酸钠能与适量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
B。
【点睛】
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B
【分析】
碳酸钙受热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固体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
【详解】
二氧化碳质量100g-78g=22g。
设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质量为x。
,x=50g,
氧化钙的质量为100g-50g-100g×15%=35g
钙元素的质量为
故选B。
16.乳化CH3COOH隔绝氧气和水,保护铁制品增加与空气中氧气接触面积,溶解更多氧气
【详解】
(1)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可以将油污以小液滴的形式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
(2)炒菜时常常加些食醋,食醋中含有的酸是醋酸,化学式为:
CH3COOH;
(3)厨房中的铁质水龙头表面镀一层金属铬,其目的是形成一层保护层,隔绝氧气和水保护铁制品;
(4)人们常常在养鱼池中设立几个水泵把水喷向空中,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溶解更多氧气;
17.
+2,0化学能→电能→机械能A
【详解】
(1)依题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净化装置作用下,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即氮气和另一种参与植物光合作用的气体即二氧化碳,方程式为
,设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x,氧元素通常显-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可得x+(-2)=0,x=+2;故该反应前NO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反应后生成氮气,化学价为0;
(2)充电时,太阳能→化学能,太阳能电动车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化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释放出来,在转化为机械能,故填:
化学能→电能→机械能;
(3)铝合金具有密度小、强度好的特点,A正确,B错误;铝合金的熔点高,硬度强,C错误。
故选A。
18.
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氧分子和氢分子
【详解】
(1)根据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不变,因此C图中表示生成物和反应剩余物,生成两个水分子剩余一个氧分子,相关粒子图形为
;
(2)A到B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粒子是氧分子和参加反应的氢分子;
(3)比氧元素多一个周期且同族的元素是硫元素,硫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19.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铁元素(合理即可)③④⑤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详解】
(1)氧化铁、四氧化三铁、氯化铁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由两种元素组成,其中一种是铁元素的化合物,故可以归为一类;
(2)金属钠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先是和里面的水的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然后是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之间的复分解反应,即2Na+2H2O=2NaOH+H2↑,2NaOH+CuSO4=Cu(OH)2↓+Na2SO4。
20.锥形瓶紫色的石蕊试液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铁架台
增多增大氧气不易溶于水
【详解】
(1)a仪器是锥形瓶;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还需要石蕊试液,将装置图2补充完整后,B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2)由题干信息可知,可利用提供的高锰酸钾来制取氧气,高锰酸钾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还需要添加固定试管的仪器——铁架台;
(3)如果用排水法收集氧气,会发现集气瓶内液面逐渐下降,因为随着反应的进行,瓶内的气体增多,气压增大,使瓶内压强大于瓶外压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瓶内水排出,所以液面下降。
氧气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氧气。
21.HClCaCO3
、
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分析】
A是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则A是铁;
B物质由三种元素组成,溶于水后其溶液为蓝色,B可以为硫酸铜;
C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则C是铝;
E会造成温室效应,则E为二氧化碳;
D既能与铁、铝反应,又能转化为二氧化碳,则D可以是稀盐酸;
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转化为二氧化碳的是碳酸钙,故F是碳酸钙。
【详解】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
(1)D、F的化学式分别是HCl、CaCO3
(2)氢气是一种气体单质,图中两物质反应生成气体单质的反应分别为,铁和稀盐酸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
,铝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铝和氢气:
(3)D与过量A的反应是HCl与过量铁反应,其现象是银白色固体逐渐减少,表面有气泡产生,溶液逐渐变为浅绿色。
22.
(1)CaCO3+2HCl=CaCl2+CO2↑+H2O;
(2)
;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测试化学试题 答案和解析z 学年 九年级 上学 第一次 阶段 测试 化学试题 答案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