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 文档编号:401033
- 上传时间:2022-10-09
- 格式:DOCX
- 页数:20
- 大小:51.85KB
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
《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青岛版数学小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主备人:
ydl
第二单元校园科技周
单元名称: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初步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它是今后学习分数四则运算和解决有关问题的基础。
因此,本单元的内容在以后学习中具有重要地位。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
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认识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本单元教学的重点是分数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是理解把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看作单位“1”。
单元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分数的意义,知道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并能比较熟练地将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
2、在感受分数的意义、探求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数感。
会用分数表达和交流信息,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学习活动,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单元教学方法:
1、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2、重视操作,发挥直观教学的作用。
单元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1、学具。
2、根据预习提纲预习。
课时划分:
分数的意义:
2课时
分数与除法2课时
分数的基本性质2课时
回顾整理1课时
我学会了吗1课时
总课时数8课时
信息窗1:
分数的意义
课题:
分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
五年级下册第9——13页。
教学目标:
1、在说一说、分一分、画一画等活动中体会单位“1”的含义,理解分数的意义,学会用分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
2、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价值,获得成功、兴趣、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建立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概念,理解单位“1”的内涵。
教学难点:
对单位“1”的理解。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
每人9个圆片或三角形片
预习提纲:
看一看:
默读教材第9——10页。
读一读1、朗读教材第9页----10页。
2、读一读例题,要求能够非常流利地朗读出来:
(1)、5个船模平均分给5个人,怎样分呢?
每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4架飞机,平均分成2组,怎样分呢?
每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9架飞机,平均分成3组,怎样分呢?
每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说一说1、4架飞机,平均分成2组,怎样分呢?
每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9架飞机,平均分成3组,怎样分呢?
每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摆一摆用小棒摆一摆表示出来:
1、4架飞机,平均分成2组,怎样分呢?
每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2、9架飞机,平均分成3组,怎样分呢?
每份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画一画用自己所喜欢的图形画一画自己的分法。
记一记什么叫做分数?
什么叫做分数单位?
想一想如何找出单位“1”和分数单位?
说一说如何找出单位“1”和分数单位?
做一做课本第11页1、2题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总第4课时)
一、回顾旧知,导入新课。
谈话:
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对于分数你已经知道哪些知识?
举例说出分数的各部分名称,联系实际说出分数表示的意义。
谈话:
对于分数还想了解更多的知识吗?
让我们一起来看“信息窗”中的情境图吧。
二、合作探究,构建新知
(一)初步感知。
出示情境图1“船模试航”。
教师谈话:
同学们,请你仔细观察这幅图,从图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
5只航模平均分给5个同学,每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利用画有5只船模的题卡分一分,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最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学生分组活动时,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
然后在全班进行交流。
全班交流时,教师适时引领:
把5只船模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5份,1份占这个整体的15。
在学习15的基础上,老师可以继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如两个同学分得的航模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3个同学呢?
(二)深入探究
出示情境图2“航模放飞”
谈话:
同学们,航模要放飞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请你观察这幅图,根据图中的这些信息,你又能提出哪些与分数有关的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适时梳理。
如:
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
二小队呢?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摆一摆、分一分,分别解决“一小队每组放飞的飞机架数占本小队飞机总数的几分之几?
二小队呢?
”
解决第一个问题:
学生分组学习,教师要参与学生的小组活动中。
全班交流时,学生先利用4个飞机模型动手摆一摆,可能会出现12、24两个答案。
然后全班进行交流、辩析、补充,得出结论。
教师适时引领:
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说是占这个整体的12呢?
通过摆模型得到第一问题的结论:
把4架飞机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2份,每份占这个整体的12。
课件演示将4架飞机平均分的过程,并板书结论。
解决第二个问题:
先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答案;再组织学生动手操作验证,并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全班交流时,适时点拨:
“每份是2架飞机,为什么占总数的13呢?
”。
从而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观察比较
谈话:
请同学们观察我们所得到的分数,你还有什么疑问吗?
引导学生质疑:
两个小队每组放飞的都是2架飞机,为什么表示出来的分数却不一样呢?
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得到结论。
通过对两个小队飞机放飞情况的比较,得到:
将一个整体平均分成的份数不一样,表示出来的分数也不一样。
所以同样是2架飞机,表示出的分数一个是12,一个是13。
(四)拓展应用
谈话:
想一想,还可以把什么看作一个整体?
可以利用老师提供的材料,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动手分分看,你能得到哪些分数?
是怎样得到的?
学生动手操作,可以利用教师提供的材料(1张长方形纸片、8根小棒、长1米的绳子),也可以自己找材料,得到不同的分数。
交流:
你利用什么材料,得到一个什么分数,你是怎样得到的?
总结: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五)总结概括
谈话:
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许多个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都可以用自然数1来表示,通常把它叫做单位“1”。
举例:
学生举例还可以把哪些量看作单位“1”?
并区分单位“1”与自然数1的不同。
结合操作过程,讨论、交流、总结分数的意义。
引导学生总结概括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三、限时作业,深化理解
1、自主练习1、2
2、涂色部分能用分数表示吗?
3、游戏:
“取糖果”。
学生按要求取糖果:
盒子里有11块糖,取出总数的211;取出剩下的19;再取出剩下的14;如果取出2块,是取出了剩下的几分之几?
……
独立完成,进行交流。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你有哪些收获?
第二课时(总第5课时)
一、通过回忆梳理旧知
谈话: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
谁愿意来介绍一下分数?
”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板书:
分母、分子、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一个物体一个整体分数单位
请你结合生活实际说一个分数,并说出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二、基本练习适时拓展
1、自主练习4
(1)出示红、黄、绿不同颜色的铅笔。
教师提出问题:
红色的铅笔占铅笔总数的几分之几?
你是怎么样知道的?
看到这些铅笔,你还想到了哪些分数?
(2)观察第二幅图,你又能想到哪些分数?
让学生结合分数的意义说一说得到的分数是怎么得到的。
2、自主练习5
(1)出示题目
(2)独立思考,想一想,括号里可以添哪些分数?
(3)交流,让学生介绍所填的分数,以及为什么这样填
(4)拓展,你能再举出一些这样的例子吗?
可以完成自主练习8。
3、自主练习6
用直线上的点表示下面的分数。
(1)先想一想,每个分数表示什么意思?
(2)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分数,是把谁看做单位“1”。
(3)学生试做,交流。
4、自主练习7,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
(1)学生独立完成,有困难的学生可以借助实物折一折,比一比。
(2)观察这些分数的分子和分母,你能发现什么?
三、限时作业
1、自主练习9
(1)模拟真实情境“发奖品”,班级开展了口算比赛的活动,老师要把第一盒彩笔的14奖给小华,把第二盒彩笔的14奖给小明,学生把奖到的彩笔给同学们看。
让学生谈谈想到什么?
引导学生提出:
为什么两人分得的不一样多?
进一步明确单位一。
(2)继续模拟真实情景。
我们班级开展向雷锋学习读书活动,小明每天读了这本书的总数的18,小华每天读了这本书总数的19,他们谁先读完呢?
结合学生的讨论回答,明确分数的意义,以及这个分数背后的一些信息。
2、自主练习10
开展游戏活动,完成表格,再用分数表示胜的次数和负的次数分别占总数的几分之几?
3、自主练习11
判断哪根纸条长?
你是怎样判断的?
四、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有哪些收获?
信息窗2:
分数与除法
课题:
分数与除法
教学内容:
第二单元分数的意义与性质14—19页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正确理解和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商。
2.认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知道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能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或整数。
3.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4.渗透辩证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会用分数表示两个整数相除的商。
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纸条(每人三根)
预习提纲:
看一看默读教材第14页----16页。
读一读
1、朗读教材第14页----16页。
2、读一读例题,要求能够非常流利地朗读出来:
(1)、平均每个活动衣架用多少米木条?
(2)、平均每个书架用多少米的塑料板?
(3)、怎么把假分数四分之九化成带分数?
说一说
(1)、平均每个活动衣架用多少米得米条?
(2)、平均每个书架用多少米的塑料板?
(3)、怎么把假分数四分之九化成带分数?
画一画用自己所喜欢的图形画一画。
(1)、平均每个活动衣架用多少米得米条?
(2)、平均每个书架用多少米的塑料板?
(3)、怎么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算一算尝试用算式表示出来。
想一想
1、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2、什么叫假分数、真分数、带分数?
3、如何把假分数转化成带分数?
记一记
4、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5、什么叫假分数、真分数、带分数?
6、如何把假分数转化成带分数?
说一说
6、分数与除法之间有什么关系?
7、什么叫假分数、真分数、带分数?
8、如何把假分数转化成真分数?
做一做课本第17页1、2、3题
说一说将预习获得的知识说给家长或同伴听一听,征求家长或同伴的意见。
教学过程:
第1课时(总第6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
在寒假中,小红和小明自己动手制作了些日常用品,
出示课本14页的情境图,根据上面的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板书:
①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
②平均每个书签用多少米塑料板?
谈话:
同学们提的问题比较准确,下面我们分别来解决这些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1、解决问题一:
谈话:
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
怎么求?
学生列出算式:
1÷3=
谈话:
怎么想的?
引导学生说出要求平均每个衣架用多少米木条,就是把1米平均分成三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数学 小学 年级 下册 第二 单元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