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史学概论题库试题汇总.docx
- 文档编号:3996308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4
- 大小:25.27KB
完整word版史学概论题库试题汇总.docx
《完整word版史学概论题库试题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word版史学概论题库试题汇总.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完整word版史学概论题库试题汇总
《史学概论》题库
一、名词解释:
1、历史宏观研究:
从宏观上认识历史,就是要从总体上、联系上、多侧面、
全方位和发展的角度去对历史进行考察,而后认识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规律性和人类历史现象的统一性。
2、历史微观研究:
从微观上认识历史,则主要是限制于考察人类历史的局部
或个别现象,而且常常是孤立地、静止地对历史进行考察。
它所要认识的往往只是历史发展的偶然因素和历史现象的多样性方面
3、历史中观研究:
一是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的结合,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
件或典章制度的研究,事实上都是属于这种中观认识的范畴。
二是中观考察历史也被看做是人们认识历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步骤。
4、《春秋》孔子依据鲁国史书加以删编而成的编年体史书。
记载春秋鲁国鲁隐
公至鲁哀公时期的历史。
记述内容丰富。
《春秋》在史学意识上的突出反映之一
是“属辞比事”。
“比事”,就是在编写史书的时候要编年纪事,按年、时、月、
日的顺序排比史事。
“属辞”,则是指在表述史事时讲求遣词造句,注重文辞的
锤炼。
后人对其史实加以补充和评论,先后有《春秋公羊传》、《左传》等。
《春
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书。
《史通》是我国古代第一部以史学作为研究对象的、系统的理论著作。
该书着重
阐述了史书的体裁、体例、史料采辑、表述要求和撰史原则,以及史学功用等;
还论述了史官制度、史著得失;并阐述了作者对于历史的见解。
《史通》标志着
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形成。
5、维科《新科学》:
意大利哲学家维科(1668-1744)1725年发表的《新科
学》(《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原则》)一书,是西方史学发展史上第一部历史哲学著作。
该书系统探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
在书中,维科强调人类的历
史是由人类自己创造的,历史的动力是人的共同意志;他将人类历史划分为“神权时代”、“英雄时代”、“人权时代”三个阶段,各民族历史都是有规律的按照这三个阶段向前发展;他认为历史的进步,不是直线上升的,而是迂回前进的,上
述三个阶段的发展互相衔接,周而复始。
这部书对后来西方史学理论的发展有相当大的影响。
6、史学本体论:
史学本体论也称为历史本体论,是关于人类社会历史过程本
身的性质和特点的理论,其核心为社会历史观。
7、史学认识论:
史学认识论是关于历史认识的理论,是关于历史认识主体认
识其客体的过程、特征、方法等等的理论。
8、阶级分析:
阶级分析是指在承认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划分为阶级并由
此产生阶级斗争的前提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从阶级对立和阶级斗争的角度分析、解释社会历史事物的方法论观点和法则。
9、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
《西方的没落》一书,开创了思辨历史哲学的
复兴。
斯宾格勒用一整套文化形态理论来解释世界历史。
它认为:
人类的历史是文化兴衰史,历史研究对象应该是各种文化。
研究世界历史,就是研究各民族历史、各地区各种文化的历史。
人类文化可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原始文化,一是高级文化。
10、汤恩比《历史研究》:
12卷本的《历史研究》。
在此书中,汤因比用他
的“文化形态史观”理论解释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
汤因比认为历史研究的单位和范围就是文明社会。
文明社会是一个整体,它包括几个同样类型的国家。
11、善本:
善本即好的版本。
善本之义有三:
一曰足本,二曰精本,三曰旧本。
”
足本,即指无缺卷、未删削之本;精本,即指精校、精审、精注之本;旧本,即指旧刻本、旧抄本。
从治史的角度看,能得到古书的善本,是从众多古籍中搜集到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条件之一。
12、历史比较分析方法:
又称“比较史学”。
到目前为止,给历史比较分析方
法下一个确切而公认的定义还很难。
但是,在中国学者的表述中,大致包含了这样的意思:
即历史比较分析方法是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空间条件下的各种历史现象进行纵向或横向的比较,分析异同,探索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或特殊性的一种史学分析方法。
13、历史计量分析方法:
历史计量分析方法,又称计量史学或历史定量分析
方法。
是指运用数学方法、统计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技术,通过各种数据关系,揭示和认识历史的一种方法。
14、历史心理分析方法:
历史心里分析方法,又称心理史学、心态史学。
是运用现代心理学、精神分析学的理论与方法,通过对历史人物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活动及特征的分析,对历史现象做出解释和研究的方法。
二、简答题:
1、简答历史的主要特点?
(1)历史的内容是有生命、有意识的人的活动:
人的存在,人类社会历史存在的首要前提。
(2)历史不可能重演:
历史现象按照时间顺序发生、发展,一去不复返,不像某
些自然界的现象,可以“重复”地出现或者使用一些特殊的方法使其“再现”。
(3)历史具有复杂性:
历史的复杂性在于历史本身所具有的两重性特质上。
即人类社会的
发展离不开具有一定规律的自然历史过程,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又
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它在受着客观规律支配的同时,还
受着有意识的人的牵动,正是人的活动创造了人类社会的历史。
(4)历史的统一性和多样性:
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辨证地存在于一起的,历史的多样性是历
史统一性的具体表现形式。
(5)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
①历史的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②历史的偶然性对历史必然性的实现能够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③历史的偶然性终究要受历史必然性的制约,其最后的结果也完全决定于历史的必然性。
(6)人类社会的历史与自然史有着密切的关系:
①自然界制约、影响着人类社会的存在与发展。
②人类的活动也在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界,并在一定能够程度上影响着自然史的内容。
2、简述历史统一性中所指的历史发展规律包含哪几种类型?
一是能够在人类社会的一切发展阶段上都起作用的规律。
二是仅仅在某一个社会历史阶段起作用,而并不能够适用于其他社会历史阶段的规律。
三是为某一个社会或某一种社会现象所独有的规律。
3、简述历史的必然性与偶然性之间的关系?
①历史的必然性总是要通过历史的偶然性表现出来:
即历史偶然性是历史必然性的表现形式。
②历史的偶然性对历史必然性的实现能够起到加速或者延缓的作用:
历史的必然要通过历史的偶然为其具体的形式来加以实现。
③历史的偶然性终究要受历史必然性的制约,其最后的结果也完全决定于历史的必然性。
4、简述史学的分科?
⑴、按照史学研究的对象的时间跨度,分有通史和断代史。
通史,指对历史作贯通古今,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作研究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
断代史,原指中国史学中以朝代为断限的史书。
泛指对某一历史时期的历史研究
与阐述的学科和书著。
⑵、按照史学所研究历史的空间(地域)跨度,分有世界史、国别史、地区史和
乡土史等。
世界史,指其研究、阐述内容涉及世界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著。
国别史,凡其研究、阐述的内容只包揽一个国家历史的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的史学学科和书著都称国别史。
地区史,指只涉及世界上某一地区的历史发展进程及其规律研究和阐述的史学学科和书著。
乡土史,一般指对我国某一地方(如省、自治区、市、地区、乡等)历史的研究及有关书著。
⑶、按照历史的不同地域、不同方面进行研究与阐述,可以有各种不同学科的专
史。
如经济史、政治史、文化史、法制史、民族史、宗教史、哲学史、文学史、
教育史、战争史以及国际关系史等。
⑷、由对历史的研究与阐述转而对史学自身进行研究和阐述的一些学科和书著。
如研究、阐明史学自身规律的史学理论;研究、阐述史学发展过程及其规律的史
学史;研究史料及其搜集、整理方法为对象的史料学和研究历史书籍编纂的理论
与方法的历史编纂学等
5、简述历史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的关系?
宏观认识历史,所用方法偏重于抽象的逻辑思维。
如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
尤其是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辩证思维的方法。
微观认识历史,则偏重于计量、辩伪、校勘、考据等的方法,其中也有思维,但是偏重于形式逻
辑的思维。
6、简述历史中观研究的含义?
一是宏观认识与微观认识的结合,许多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或典章制度的研究,事实上都是属于这种中观认识的范畴。
二是中观考察历史也被看做是人们认识历史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与步骤。
中观研究将一组事件和历史过程作为自己的研究对象,以根据时间、空间、内容等弄清它们之间的外部联系为自己的任务
7、简述史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①收集、整理史料,获得证据。
一是史料的分类。
史料的种类很多:
史迹遗存、历史文献、口碑史料和民族调查资料。
二是史料的辨伪与考证。
三是史料与史学研究。
②分析研究史料,形成历史认识。
尽管史料有许多的局限性,但是由于它本身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痕迹,因而仍然是我们能够认识、研究人类历史的唯一源泉。
历史结论一般都是从对史料的分析中得出的。
无论是公认的结论还是有争议的问题,都有史料作依据。
8、简答史学的社会功能?
1、史学对于人类认识、实践活动的作用:
①可以帮助人们正确认识现实,即自己国家的国情和世界的今天,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国家,投身到人类进步事业中。
②帮助人们认清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展望未来,更自觉更有信心地投身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现实活动中去。
2、对现实的借鉴作用:
借鉴,即是拿历史的人物或事件,以之为镜,找出自己的得失,然后吸取经验教训,以规范自己的行为,避免重蹈前人的失误。
3、史学的教育功能:
从广义来说,掌握、传播历史知识从而达到更好地认识现实、认识国情、面向世
界,懂得历史规律,正确地展望未来,吸取历史经验教训、获得历史借鉴,等等,
都可以算是历史的教育。
如果狭义地理解历史的教育功能,一般的则是指历史对于人们的思想、道德伦理、品性情操等方面的影响和熏陶。
9、简答史学本体论探讨历史发展所涉及的问题?
历史是什么?
历史过程是不是一种客观存在?
人类社会的历史现象与自然界的现象有何异同?
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什么?
国家是怎样产生的?
在历史上起什么作用?
会不会最终消亡?
怎样评价历史人物?
怎样认识个人和群体在历史上的不同作用?
怎样看待历史上的民族关系?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何关系?
历史发展过程有没有客观规律可循?
10、简答史学认识论探讨历史发展所涉及的问题?
人们的历史认识是怎样形成的?
人们的历史认识与客观存在的历史之间是什么
关系?
历史科学的认识与自然科学和其他社会科学的认识有何异同?
历史认识
的主观性与客观性、阶级性与科学性、相对性与绝对性是什么关系?
人们认识历
史的活动是否受现实社会生活的影响和制约?
历史认识有什么社会功能?
检验
历史认识的标准是什么?
11、简答阶级分析的基本内容?
一是阶级分析是解开人类文明史一切关系的一把钥匙。
二是进行阶级分析必须研究各阶级赖以生存的各种条件。
阶级分析是指导历史研究的重要方法论法则之一。
12、简答史学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的关系?
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研究方法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
(移情式领悟方法:
主张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代表:
柯林武德,兰克学派;法则归纳式方法:
又称实证归纳方法,主张根据多次经验观察到的常规性的法则或结构模式。
代表:
密尔五法,年鉴学派)
史学认识论是关于人们的历史认识的性质和特点的观点或理论。
史学本体论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统称所说的社会历史观。
历史学本体论、方法论和认识论共同构成了史学的理论体系。
三者相互联系,构成整体,其中以社会历史观为核心的史学本体论在整个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研究者有什么样的本体论,就会相应持有什么样的方法论和认识论。
历史学本体论直接主导着方法论和史学认识论。
13、简答“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基本含义?
意大利的新黑格尔主义史学家克罗齐(1866—1952)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他认为历史与哲学的同一并不是无条件的,只有“当历史被提升
为关于永恒的现在知识时”,历史才“表现为与哲学是一体的,哲学原不过是关于永恒的现
在思想而已。
”所以“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这句话包含三层含义:
一是研究历史总是现时
现刻的思想的活动;二是历史研究是由现时的兴趣引起的;三是历史是按现时的兴趣来思考
和理解的。
这三层含义都强调历史与现实生活的统一,“正是这种统一使过去的历史获得了
当代性。
”克罗齐认为实证主义史学脱离现实,
既找不到历史的真实,
也无助于人们认识现
实。
14、简述年鉴学派的发展历程?
年鉴学派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是第一代,二战后到60年代中期是第二代,60年代以后到今是第三代。
第一代年鉴学派以费弗尔和布洛赫为代表,他们通过多学科的综合研究,特别是社会史的方法,力图再现封建社会的结构。
第二代年鉴学派的主要代表有布罗代尔、拉布鲁斯、古贝尔等。
这一时期的研究开始从对社会结构的定性分析转向定量分析。
数量化的人口学成为研究的突出课题。
特别强调数量经济学与历史人口学的方法,致力于经济史的研究。
第三代年鉴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勒高夫、乎雷、拉杜里等。
这一时期偏重于利用人类学及精神分析学的方法研究中世纪的欧洲封建社会,特别注意历史人口、社会历史心理、人类生活的条件和文明史的研究。
15、简答史学研究方法的含义?
史学研究方法是在历史认识和研究活动中形成,并由人们自觉提炼,为实现一定认识和研究目的而采用的调整和建构主体认识与客体历史关系和活动的范式。
这个定义至少包括以下含义:
1、史学研究方法是在历史认识和研究这一特定活动中形成的。
2、史学研究方法是有人们自觉提炼的。
3、史学方法调整和建构主体认识与客体历史关系和活动的范式。
4、定义揭示、概括了史学研究方法的一般本质和特殊本质。
16、简答区别版本优劣所应注意的问题?
版本的优劣可以从4个方面判断:
①书版的年代,年代久远为好,推到源头即宋代,清代的藏书家喜欢收藏宋元版本②印书机构,以官印本为好,官印本不计较成本等③刻书地点判断,刻书中以浙江为好,刻本中以善本为佳(善本:
好的版本,无缺卷、未删卷之本。
精审、精准。
旧抄本,年代较为久远。
从治史的角度看,能得到的古书的善本,是从众多古籍中搜集到历史文献资料的重要条件之一)
17、简述明代胡应麟的《四部正讹》?
明代学者胡应麟通过实践,在前人的基础上著成一部辨伪专书《四部正讹》,在该书中,作者提出了辨别伪书的八种方法,即“辨伪八法”。
一是“核之《七略》,以观其源”,二是“核之群志,以观其绪”,三是“核之并世之言,以观其称”,四是“核之异世之言,以观其述”,五是“核之文,以观其体”,六是“核之事,以观其时”,七是“核之撰者,以观其托”,八是“核之传者,以观其人”。
18、简述史学论文撰写所经历的步骤?
三、论述题:
1、试述历史与现实的关系?
P33
①历史总是吸引着现实的人们:
现实的人们不但不忘记历史,而且总要从历史当中寻求自己所需要的东西。
现实的人注意自己的历史,注意修编自己的历史;同时,在现实生活的人们,还总是要从历史上寻求对现实有用的东西,如借鉴、垂训,以至于关于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等等。
②现实又总是要为历史的认识、研究提出新的问题,供给其新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方法。
现实所关心、敏感的问题,常常要人们去重温历史,从而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
现实启迪人们去研究历史,向历史不断地提出新的研究课题,使史学与现实的脉搏息息相通。
表明史学的内容是永远不会停滞不前、一成不变的,它总会随着现实的发展而发展。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史学。
史学尽管是研究人类过去已经消逝的社会,但是它永远具有时代性,给人以强烈的时代感。
③现实还能够给历史研究提供新的认识条件、能力和方法,推动史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首先,许多历史资料在当时或前代还不能够或者没有被披露出来,只有在后世才得以让史学家见到、搜集起来,加以使用。
在这里,时间是重要的,现实有时往往会胜过于历史的当时。
其次,一个历史事件的发展及其影响、后果,往往在当时还在进行,或者尚未能
够发展得很充分,其所包含的许多矛盾,往往也还不能够充分地得以展开。
这一切的解决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此,只有后世的史学家对于其前世的历史,才有可能相对地认识清楚,而当时人却常常相对地“糊涂”。
再次,现实还往往为人们的认识历史、研究历史,提供出新的更高的思维能力、认识能力。
一是,人们在实践中,认识能力总是要不断地提高。
后人由于实践丰富于前代,随之而来的认识问题的能力,也一定较前代有所发展。
再者,由于在更高级的社会里仍然保留着较低级社会的某些东西,有的反而有了更为充分的发展,因此,在更高级社会的“现实”中,反而对于以往的低级社会历史能够获得更深刻的认识。
2、试论史学理论呈现的基本状态?
一、存在形式多样化
1、史论:
:
是史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历史叙述中插入的对历史事件的议论,
统史学中尤其突出。
这种形式,最早见于《左传》中的“君子曰”。
《史记》中的“太史公曰”就是这种形式的继承和发展。
这在中国传
2、独立的历史评论文章:
在中国古代的各种文集、总集、文选、奏议、书信之中,都有专门评论历史的文
章。
如诸葛亮《诸葛亮集》中的《隆中对》、柳宗元《柳河东集》中的《封建论》等。
这些史论文章,或陈述历史形势,或纵论兴亡成败,或阐说历史环境与政治体制的关系,或论述某个皇朝存在的根据,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3、史学理论专书:
宋人范祖禹的《唐鉴》、王夫之的《读通鉴论》《宋论》。
汤因比的《历史研究》、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柯林伍德的《历史的观念》、雅斯贝斯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3、试述历史主义的基本内容?
由于历史“一度”性特点所决定,看待和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曾经发生过的
事、认识和评价生活在过去某一时空中的人物,需要确定基本依据和标准。
这个基本依据和标准就是“历史主义”。
作为一种史学方法论观点,历史主义大致包括三个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
一是一切社会制度和现象都是历史的产物,进行研究时,应当从产生这些制度和现象的条件出发。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任何一个阶段出现的现象,都不是孤立的,都会与同时发生的许多现象相互关联,并互为条件,离开了这些条件,任何历史现象的研究,都可能变成一堆杂乱无章的糊涂账,甚至是一堆荒谬绝伦的错误。
二是在分析任何社会问题时,都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
任何历史事件、历史现象都发生在一定的、具体的环境之中,如果脱离这些具体环境研究历史问题,做出某种对历史的论断,无疑是缺乏科学性、站不住脚的。
三是从发展中考察一切历史现象,从动态的而不是静态角度看待和评价一切历史
事物。
一切事物都是发展运动着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两个基本特点:
一
是由低级向高级的发展;二是这一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
因此,在研究历史问
题时,要树立全面的、动态的评价观,具体考察和揭示每个历史事物各个发展阶
段的轨迹。
作为一种方法论的观点,在历史研究中,历史主义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是指导探究一切历史事物、解决一切历史问题的科学法则之一。
离开了历史主义,历史研究会失去必要的理论依据和评判标准,历史学将会走入非科学化的歧途。
4、试述运用阶级方法时所应注意的问题?
5、试述史学理论的意义和作用?
历史学家在研究历史时,总要受到某一种史学理论的指导。
即使那些不承认理论指导作用的史学家,在实际研究过程中,也会受到某种历史观所支配,或者说是按照自己的历史观来解释和描述历史。
人们研究历史,实际上是一个认识历史的过程,因此在史学的研究中就必然存在着一个客体和主体的问题。
客体是我们要认识的对象即客观存在的人类社会历
史;主体则是对这个客体的认识者即史学研究者和史学工作者。
一、历史学理论有助于把零碎的、分散的历史现象联系起来,发现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揭示和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
人类社会历史上发生的一些现象,往往都是互相联系的,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因此,我们在研究历史时,就必须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与一切联系,以及这些联系的“中介”,唯此才能从统一的整体上认识人类历史,而不至于陷入只见树木而不见森林,只能够局限于对一个个历史现象的了解,而不能够将其串联起来从中认识历史发展进程的客观规律。
而要想联系地看待历史,并能把各种历史现象正确地联系在一起,就只有借助于理论的功力,尤其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
二、历史学理论可以帮助人们透过历史现象,揭示历史本质:
历史现象只是认识过程的感性认识阶段。
理论认识阶段需要在广大的现象基础上,经国科学的形成概念,经过严谨的判断、推理,才能完成,而理性认识阶段就不再是“事物的各个片面,不是它们的外部联系,而是抓住了事物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乃不联系”;它是人们对于一个事物的额整个认识过程中更重要的阶段。
因为我们“认识的真正人物在于经过感觉而达于思维,到达于逐步了解客观事物的内部矛盾,了解它的规律性,了解这一过程和那一过程间的内部联系,即到达于理论的认识”。
即“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
”三、史料的鉴别、整理需要正确科学的历史学理论作为指导:
在历史上曾有人以崇尚史实即是历史学的说教,来反对理论对史学的指导地位。
“乾嘉学派”对历史就专一主张训诂考据史料,不事义理分析;后来又有人提倡“史料即史学”的史学研究宗旨。
但是,他忽视了前边我们所说的一个事实,即史料
尤其历史文献,既然是由主体的人所记述,就难免掺杂着许多记述者的主观色彩和成分,这里除了其他一些偶然因素外,归根到底是这些记述者的阶级局限与时代局限所致。
我们鉴别史料,就需要具有理论思维,从当时社会矛盾、阶级关系,尤其是那个时代的特征等方面入手,予以分析,才可以分辨真伪,寻根溯源。
6、试述历史论文与历史书籍之间的异同及其关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完整 word 史学 概论 题库 试题 汇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