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机耕道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 文档编号:3994190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0
- 大小:22.94KB
某村机耕道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
《某村机耕道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村机耕道建设项目实施方案.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某村机耕道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某村机耕道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第一章项目概要3
1.1项目背景3
1.2项目建设范围和建设规模4
1.3项目工期4
1.4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5
1.5效益分析5
1.6组织管理5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6
2.1地理位置及范围6
2.2气候条件6
2.3社会经济6
2.4地形、地貌及土壤7
2.5天然建筑材料7
2.6项目区机耕道现状7
2.7交通、电力、通信8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9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9
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10
第四章规划设计11
4.1指导思想11
4.2选项原则11
4.3规划原则12
4.4建设标准12
4.5规划设计13
第五章:
项目概算及投资13
5.1投资概算13
5.2投资14
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14
6.1施工条件14
6.2施工进度计划15
第七章综合效益分析15
7.1经济效益15
7.2社会效益15
7.3生态效益16
第八章组织实施与运行管护16
8.1组织机构及职能16
8.2项目实施方式17
8.3项目管理措施17
第九章环境影响与评价18
9.1环境现状分析18
9.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18
9.3对策与措施18
第一章项目概要
1.1项目背景
进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进一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牧民收入较快增长和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目标,结合**村实际,大力实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如机耕道建设,采取综合措施,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坚持把促进农牧民增收、农业增产作为新农村建设工作的中心任务。
提升农业基础设施是满足现代农业发展总体要求,通过建设机耕道方便农业生产,优化资源配置,有利于当地加快农牧业结构调整步伐,建立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从而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实现高产高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增强自然灾害抵御力,确保农业增效和农民持续增收。
项目建设地点为**村1组~6组,该区域集中了**村大部分农田,但由于缺乏机耕道等基础设施,严重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机械化作业率不高,群众农业生产时间成本、人力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下,制约了当地农业发展。
因此,通过项目建设有利于**村农业生产的现代化发展,有利于提高机械化作业,有利于减轻农牧民群众农业生产成本,项目区群众热切希望能进行项目建设,大力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维护生态平衡,稳定农业生产,增加农牧民收入。
1.2项目建设范围和建设规模
建设范围:
**村1~6组
建设规模:
项目拟建设从**村1~6组的机耕道一条,总长为3500米,标准为四级砂石路面。
1.3项目工期
2014年3月~2014年8月
1.4投资概算及资金筹措
项目概算:
该项目总投资为37.73万元
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为37.73万元,其中申请国家投资为30万元,群众劳务折资7.73万元。
1.5效益分析
该项目建设后能极大改善**村农田基础设施现状,缓解制约社会经济发展的困难局面,节省农业生产成本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有利于推动**村农业生产现代化、规模化和农业结构调整,有利于推动**村新农村社会主义建设。
1.6组织管理
根据某县项目组织管理的有关规定,项目组织机构建设按照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明确各自的职责和权限,以保证项目建设有序开展。
1、成立由**村驻村*****为组长,村委会主任为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中的指挥、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保障项目顺利实施。
2、实行层层分级负责制,建设项目签订合同,进行目标管理,责任到人,奖罚分明。
3、强化项目建后管理,签订建后管理责任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项目建后效益的发挥。
第二章项目区概况
2.1地理位置及范围
**乡**村地处318国道旁,东与某乡**村接壤,平均海拔高度**米,离县城**公里,距离乡政府*公里。
地理坐标为北纬**°~**°,东经**°~**°。
2.2气候条件
全境内平均海拔3650米,全年平均气温为7.18度,八月份最高气温为9.4度,一月份最低气温为-16.5度。
年平均降雨量为441.9毫米,其中最高降雨量为796.6毫米,最低降雨量为262.3毫米,全年无霜期为206天。
2.3社会经济
全村耕地总面积**亩,辖**个村民小组,共有**户,1389人,劳动力**人;有牲畜**头(只、匹)。
201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万元,其中第一产业收入为1470万元,第二产业收入为801万元,第三产业收入为719万元,年人均纯收入7535元。
2.4地形、地貌及土壤
项目区地势平坦、宽阔。
由于受水热条件影响,土壤多为耕种山地灌丛高原土,耕种草甸土等。
根据县农牧局提供的有关土壤资料,土壤沉积物质含量多,土壤较细,砾石含量少,土层厚度在30~50CM,适宜耕种。
0~30CM土层为暗红色,质地松散,0.1~1.5CM卵石含量少,适宜农作物生长。
30~50CM土层为暗灰棕色,土质为粉砂质,1.5~5CM卵石含量约30%。
2.5天然建筑材料
路基取土:
路基取土主要从机耕道周边取土,可利用修建排水沟、土渠的挖土取土。
砂石料场:
由当地群众自主开采、运输。
项目区内有砂场一处,可以为项目建设提供材料。
2.6项目区机耕道现状
项目建设区现有机耕道为群众进行农业生产时自主开建的机耕道,路面崎岖不平,农业机械难以进入农田作业。
该项目就是在现有的机耕道基础上进行优化合理布置修建。
2.7交通、电力、通信
项目区距离**市区**公里,距离某县城***公里,共有2条乡村道路贯穿全境,出入方便;318国道线贯穿全境内,路况较好。
项目区内电力供求正常,三期农网改造工程覆盖全境,电力设施有保障,能够满足生活、生产和施工用电的需要。
通信通畅。
第三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3.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促进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
通过项目建设,可降低生产成本、和及时播种提高粮食产量。
通过粮食增产来增加项目区农牧民收入,改善项目区农牧业生产和农牧民生活条件。
(2)是项目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项目区农田集中连片,但由于缺乏最基本的农田设施机耕道,制约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现代化发展,因此项目的实施,对于保障项目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十分必要。
(3)是发展高效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
青稞、小麦、油菜、马铃薯是项目区的主要农作物,随着农田基础设施的改善、农业机械的使用,促使项目区粮食生产条件得到较大程度的改善,提高产量,对项目区经济效益实现跨越式发展有着十分必要的促进作用。
在项目区内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提高农田的综合生产力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升农业生产质量。
这既是农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农牧民增收的需要,故项目的建设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3.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群众对项目建设积极性高。
由于项目区农田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项目区群众对项目建设的积极性高涨,在项目申报前,驻村工作队召开群众大会,听取了项目区群众意见,结果表明,项目区群众对项目建设积极性高,项目区群众基础好。
(2)组织有保障。
**乡人民政府及**村驻村工作队、村委会对项目建设高度重视,项目区**村委会连续多年被评为某县先进村委会,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
(3)项目有基础。
项目区乡、村均通地方公路,交通十分便利,为项目开发建设提供了有利的交通运输保障。
项目区内砂石等基础料场资源丰富,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有力保障。
项目建设目的明确,逐步提高项目区农业生产水平和防抗灾能力,增强农业经营质量和效益,保障农业长期稳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符合**自治区经济发展规划。
项目区农作物资源丰富,农牧民群众有长期农业生产实践经验,项目建设基础可靠,开发前景良好。
从本项目投资的回报性来看,项目无论在经济、社会还是在生态上都有显著效益,可见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第四章规划设计
4.1指导思想
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保障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支持,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农业综合开发在发展现代化农业中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项目区规划设计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以农业增收为目标,以“增产、增收、增效”为着重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行农业先行,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有效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切实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促进项目区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和农业产业升级,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小康社会建设。
4.2选项原则
1、统筹规划、突出重点。
坚持规划先行,合理安排项目建设任务,确定重点区域,明确资金的重点投向。
2、因地制宜、科学布局。
根据区域的资源条件和主导产业的特点,因地制宜,项目建设符合农牧民群众的急需,符合项目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3、效益优先、务实求效。
项目建设既要讲究经济效益,也要讲究社会效益。
力戒形式主义,严禁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4.3规划原则
(1)贯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
(2)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3)坚持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原则;
(4)坚持因地制宜、量力而行的原则;
(5)坚持工程技术可行、经济合理的原则;
(6)统一规划、统一整理、统一布置,政府决策与公众参与要结合;
(7)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要求;
(8)依法保障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
4.4建设标准
本项目规划设计标准按照《**自治区农业基础设施示范工程建设标准实施细则》有关要求确定。
以现成的田间作业道路为基准,结合农田林网防护节水设施的布局及现代农机作业等要求合理布局,力求达到机耕道路布局合理,顺直通畅,晴雨天通车的目标。
机耕路建设按照田块格局设置,高出田面40cm,机耕道与**国道、村道公路连接,设计行车道净宽4.5m,设计标准为四级砂石路面。
机耕路结构采用20cm砂砾石路面,基础采用素土压实,结合灌溉设施,配套桥、涵和农机下田(地)设施,方便机械作业。
4.5规划设计
通过项目后,改善**村2500余亩耕地基础设施现状,修建标准的机耕路3500米,为推进**村农业生产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机耕道布置
编号
长度(m)
1
1500
2
800
3
600
4
600
合计机耕道长度为3500米
在机耕道中根据生产和排水需要布置涵管38座,标准为2米的涵管拼接。
第五章:
项目概算及投资
5.1投资概算
建筑材料和人工费用为**市2012年度第四季度费用
本工程地处海拔3650米,按规定人工及机械费分别乘以1.0和1.0,采用预算定额编制概算,应对定额进行调整。
定额调整系数取1.05。
本工程类别为二类区,艰苦边远地区津贴标准为71.82%,施工津贴3.5元/天,标准工资165元/月,计算人工工时预算单价为4.08元/时。
材料来源:
涵管从**购买
主要材料预算价格
按材料市场价+运杂费+采购保管费计算
5.2投资
本项目投入总资金为37.73万元。
其中申请国家投入资金为30万元,项目区群众投劳折资7.73万元。
项目概算表如下:
序号
建设内容
规模
单价
(元)
投资
国投
自筹
1
机耕道
3500米
90
31.5
26.77
4.73
2
涵管
38座
850
3.23
3.23
3
前期费用
3
0
3
合计
37.73
30
7.73
第六章施工组织设计
6.1施工条件
1、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乡东侧,距离**市**公里,距离某县城20公里,交通方便快捷。
2、自然条件
项目区光照充足,温度日变化大,降雨量小,气温回升稳定,夏季温湿、白天晴朗、晚上阴雨。
项目区土壤为粘壤土,土层厚度在0.3~1米之间,土壤较为肥沃,砾石含量不高。
PH值为6.2,属适宜农田耕种的土地类型。
3、施工期供给
1、施工设备工程施工中所需要的设备由村委会组织协调。
2、建筑工程材料从**市购买,运距85公里。
6.2施工进度计划
本项目2014年3月至2014年8月底为施工期,2014年9月初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投入使用运行。
第七章综合效益分析
7.1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后可让农牧民群众在农时及时播种和收获,每亩可增加粮食产量50斤。
2500亩耕地可增加粮食产量125000斤,折合12.5万元。
7.2社会效益
1、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的实施,改善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业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保障粮食生产安全,通过农田、水利、林业、科技等综合配套措施的建设,缩短农田灌溉周期,使**村农业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得到很大提高。
2、项目建设必将夯实现有农业生产基础,对农业向产业化方向发展提供平台,同时对产业链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必将对项目区农牧民群众转变观念,更新传统农牧业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对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起到重要作用。
7.3生态效益
通过项目的实施,使农业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防止水土流失,使农田得到恢复,改善生态环境;可以有效保护和开发农田资源,做到边保护边开发,使沙化、退化农田得到有效的恢复,以保持农田生态系统的平衡。
第八章组织实施与运行管护
8.1组织机构及职能
为确保该项目的顺利实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成立项目领导小组,由**村委会及驻村工作队负责项目的实施,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各种关系的协调、监督项目的进展、经费使用情况、指导项目的运行。
项目建设实施实行首席专家负责制,责任人全面负责工程进度,工程和资金使用,按项目实施进度需要,及时向主管单位上报资金使用计划,组织协调项目建设单位与有关各方的关系,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8.2项目实施方式
项目由**村委会、驻村工作队进行实施,在项目得到批复后,严格按照实施方案进行实施,**乡人民政府及某县相关单位负责监管。
8.3项目管理措施
项目建设应本着“责任明确,逐步实施,严格管理”的原则有序开展。
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标准,实行按规划立项、按项目进行动态管理、按设计组织施工、按工程进度安排建设资金、按效益考核。
资金管理:
严格按照国家项目建设有关的财务管理实施办法及有关财务制度,加强对项目质量与工程资金管理。
按照“慎用钱、质为先”的要求建立严格的建设资金管理制度。
工程建设资金、财政专项资金都要实行专项管理,设立专户,实行工程资金的封闭运行;通过审计稽查等方式,强化资金使用监督,对任何形式的挤占、截留和挪用工程资金都要严肃查处,确保国家投资产生应有的效益。
严格执行财政制度,建立严格的审查和审计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保证资金合理使用。
第九章环境影响与评价
9.1环境现状分析
项目区土地面积辽阔,无污染工矿企业,大自然受人类活动影响不大,基本保持完整的自然状态,除部分耕地由于自然气候和管理不善等原因引起退化和水土流失外,大气、水均未受污染。
9.2项目实施对环境的影响
本项目遵循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统一的原则,将利用、开发资源与保护环境同等对待,工程都是对改善环境有利的,农田建设和综合治理将有效地遏制耕地的退化和沙化,改变种植、施肥等方式提高了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灌溉条件的改善,可以更好的保护项目区生态环境,使耕地恢复原貌。
9.3对策与措施
1、对于施工期产生的生活废水,可在排放集中地建设临时纳污池,生活污水集中排入纳污池,自然蒸发。
2、施工产生的废弃物,用于平整场地等,生活垃圾可定期清运至附近垃圾场进行填埋。
3、施工单位应做好卫生防疫工作,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的施工环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机耕 建设项目 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