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赏析.docx
- 文档编号:3990008
- 上传时间:2022-11-27
- 格式:DOCX
- 页数:17
- 大小:41.83KB
《林黛玉进贾府》赏析.docx
《《林黛玉进贾府》赏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林黛玉进贾府》赏析.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林黛玉进贾府》赏析
像描写是文学塑造人物形象、展示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也是“小说最困难的一部分。
”(马卡连柯语)《红楼梦》中的肖像描写极富特色,绘形传神、颇具创意。
中学课本所选《林黛玉进贾府》一回,是众多人物亮相登场的重头戏。
作者调动多种手段,进行了大量精彩纷呈的肖像描写,或工笔雕琢,或虚笔写意,浓妆淡抹,各具佳妙,使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下面,就从外貌描写入手加以赏析:
一、迎春、探春、惜春
“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沉默温柔,观之可亲。
第二个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观之忘俗。
第三个身未长足,形容尚小。
——其钗环裙袄,皆是一样妆束。
”
这三姊妹,穿戴没有什么差别,“皆是一样妆束”。
不一样的是长相神韵。
由于惜春此时年龄尚小,“身未长足”所以一笔带过,重点描写了迎春和探春。
二人都貌美,都“养在深闺”,都“一样妆束”,但作者却写出了他们鲜明的个性。
就身材来说,一个是“肌肤微丰,合中身材”;一个是“削肩细腰,长挑身材”。
一个丰满一些,一个苗条一些。
从中可以看出,迎春更多的是敦厚可人而又平庸无奇,而探春则苗条可爱而又带着惊人的爽利。
再看长相与神态。
“腮凝新荔,鼻腻鹅脂”,主要是写迎春的美丽,但这种美丽似乎没有什么突出的特色。
而写探春则用“鸭蛋脸面,俊眼修眉,顾盼神飞”,这一外貌是常人所无的。
中国文学中写美人的目光往往是“秋波流转”、“美目盼兮”,仅仅是美丽迷人而已;而探春的“顾盼神飞”则在秀丽中透出一种英气,一种卓然不群的智慧。
一个“飞”字,写出了他目光的敏锐、灵动,真是夺人魂魄。
“温柔沉默,观之可亲”和“文采精华,观之忘俗”分别写迎春和探春的神态。
结合小说来看,迎春在众姐妹中是最平庸的人,她稳重善良,但才华平常,温柔敦厚,但流于软弱。
而探春则有着非凡的才能与个性,其理家治众之才不在凤姐之下。
她建海棠诗社,在给宝玉的信中说:
“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最后,用一个“可亲”、一个“忘俗”加以概括,生动地写出了二人的不同个性特征。
二、凤姐
王熙凤出场时的肖像描写,可谓工笔。
作者浓墨重彩,活画出了贾府大管家琏二奶奶的奢华与俗气。
只见一群媳妇丫鬟拥着一个人从后房门进来。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彩绣辉煌,恍若神妃仙子:
头上戴着金丝八宝攒珠髻,绾着朝阳五凤挂珠钗,项上戴着赤金盘螭璎珞圈;裙边系着豆绿色宫绦,双衡比目玫瑰佩;身上穿着缕金百蝶穿花大红洋缎窄裉袄,外罩五彩刻丝石青银鼠褂;下着翡翠撒花洋绉裙。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这是透过黛玉之目,让王熙凤第一次与读者照面。
对其服饰、容貌、姿态都进行了静态写生式的描绘,从头到脚,精细入微。
传统上,中国古典文学中的肖像描写,是以“白描”擅长的。
不事渲染雕琢,用笔简炼传神,是有别于西方文学的一大传统艺术特色。
《红楼梦》继承这一传统,但又不囿于这一传统,而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对王熙凤这等穷形尽相至谨至细的肖像描写,在之前的古典小说中实为罕见。
无怪乎脂砚斋叹道:
“试问诸公,从来小说中可有写形追象至此者?
”何其芳也曾评论说:
“《红楼梦》与其他古典小说不同,具有一种近似油画的色彩。
”
此处作者不惜重墨,淋漓地铺陈王熙凤的装束衣饰,决非泛笔闲文。
一出场王熙凤彩绣辉煌、富丽丰艳,足见其性格的张扬。
着极奢极丽之服,满头翡翠,环鬓金珠,浓妆艳饰,遍体锦绣,王熙凤把自己包装得如此妖艳凌人,不正是表明了她生性奢侈、俗不可耐吗?
其实,在清代,言妇女之美,一般用娇羞媚态。
服饰“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不贵与家相称,而贵与貌相宜”(李渔语)。
曹雪芹如此描写王熙凤的肖像,正是为了折射出凤姐志得意满的心态,又和处于鼎盛时期的贾府“烈火烹油,鲜花著锦”的气氛相协调。
作者在对服饰作了浓墨重彩的铺陈之后,又转而工笔刻画其相貌。
“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
丹凤眼、柳叶眉,原是很美的,而作者偏偏把美的丹凤眼配之以“三角”,让秀气的柳叶眉高吊两梢,这就不尽其美了。
即便仍可算得上漂亮,但决非温柔敦厚之象。
在俊俏之中又透着一种狡猾之态、刁钻之貌、凶狠之气。
尤其是她的“粉面含春威不露”,在化着浓妆的面庞上,闪烁着温暖动人的光彩,却又深藏着那带几分险恶的“威”。
——这是多么生动形象的一张脸啊!
只有凤姐才会有这样的一张脸。
三、黛玉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按说,像黛玉这样的萃曹公毕生心血凝铸而成的主角,本应不惜笔墨详写精绘。
可果真那样,便与写凤姐的肖像之手法雷同单调,不会起到理想效果。
写黛玉这样“与众各别”的人物,需有与众不同的手法。
作者抓住其最生动典型的气韵神情:
“罥烟眉”、“含情目”、“愁、娇、泪”,写出了黛玉的灵性与清秀,也暗示了其悲剧命运,使人顿生爱怜。
综观全书,写黛玉的形象“虚多实少,绝去形摹”,此处更是“穿戴竟无一字提及”,这是为什么呢?
想黛玉身为大家闺秀,又是出门在外,去“钟鸣鼎食”、“与别家不同”的贾府,以她自尊的性格,行为言语尚恐被人耻笑了去,其衣着肯定不凡。
但真要像写王熙凤那样,重彩详绘其服饰,势必喧宾夺主,减少寄人篱下的辛酸感,削弱其凄凉的悲剧色彩。
因此,写黛玉衣饰不仅是次要的,而且是不必要的。
再者,作者用虚笔写意展示黛玉的肖像,还为突出其才情女子超尘拔俗的空灵感:
那种脉脉之情袅娜之态,那种欲说还休的柔媚,“娇羞默默同谁诉”的眉目,那聪明灵慧的谈吐,都从这独具匠心的肖像描写中显示出来。
她的美不仅在外貌,更在精神气质——书卷气、灵秀气、孤傲气。
作者显其神略其形,正是为了免落俗臼,使这一形象更加美好理想、更浪漫、更富有魅力。
谁说“意态由来画不成”?
在曹公笔下,林黛玉的形象不是呼之欲出吗?
另外,如此笔法写黛玉,不仅是表现人物独具特色的美,也是情理的需要。
因为此处的黛玉是宝玉眼中的黛玉。
作为锦衣玉食的贵家公子,且“最喜在内帏厮混”,见惯了腻红肥绿、华衣艳饰的他怎么会去留意黛玉的穿戴而不被其“与众各别”的“形容”所吸引呢?
在宝玉眼里,她那“弱柳扶风”的身姿显得脱俗飘逸,“似喜非喜”的眉目显得灵淑清爽。
如此感受,只有与黛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宝玉才会有。
还是脂砚斋见得透辟:
“不写衣裙装饰,正是宝玉眼中不屑之物,故不曾看见。
黛玉之举止容貌,亦是宝玉眼中看,心中评。
若不是宝玉,断不能知黛玉终是何等品貌。
”脂砚斋不愧是曹雪芹的知音。
四、贾宝玉
贾宝玉的亮相有两次。
第一次,初见时: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虽怒时而似笑,即瞋视而有情。
”
第二次,再见时: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
贾宝玉是《红楼梦》的中心人物,在他身上寄托了作者的美好愿望。
这段描写集中了作者的笔力,是所有外貌描写中最详尽的一段。
林黛玉在见到贾宝玉之前有三处铺垫。
一是黛玉之母说他“顽劣异常,不喜读书,无人敢管”;二是贾政把宝玉叫做:
“孽根祸胎”、“混世魔王”;三是王夫人说他“有天无日”、“疯疯傻傻”。
所以在黛玉心里认为宝玉“不知是怎样的惫懒人呢!
”但是出现在黛玉眼前的贾宝玉跟林黛玉先入为主的印象完全不同。
——林黛玉看到一个俊美少年公子。
第一次看宝玉,一下子引起了黛玉的好感。
我们来看黛玉眼中的宝玉:
“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月与花本已很美丽,而中秋之月尤为圆润清朗;春晓之花,更加鲜艳润泽。
他的“面”与“色”如此搭配,充满了青春活力,可谓面容明朗,流光溢彩。
接下来一连用了四个比喻: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
”这说明林黛玉观察更仔细了。
那整齐的鬓发,浓密的眉毛,红润的面色,多情的眸子无不透出宝玉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独特气质。
这是林黛玉还没带上对贾宝玉好感时观察到的贾宝玉的面貌,是个基本客观的贾宝玉,是多少带点脂粉气的小帅哥。
但接下来两句说明黛玉立即有了好感:
“虽怒视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此时贾宝玉并没有怒视,也没有瞋视,但林黛玉想象:
他即便怒视也好像在笑,瞋视时也会有情。
林黛玉第二次看到贾宝玉,看得更仔细了,而且看出了贾宝玉的多情。
从外边急急忙忙跑回来的贾宝玉,早就发现家里多了一个神仙似的姊妹,料定是姑妈之女。
贾宝玉带着看到林黛玉的惊喜第二次出现在林黛玉面前时,林黛玉也带着刚好产生的好感观察宝玉。
所以这时贾宝玉的面貌就带上了林黛玉浓厚的感情色彩。
如果说,第一次是“客观”的宝玉,那么,这次应该是“带情”的宝玉:
“面如敷粉,唇若施脂;转盼多情,语言常笑。
”林黛玉观察到贾宝玉的面色不仅红润而且还白皙,嘴角丰满而鲜艳,顾盼之间,风情万种,说起话来,带着迷人的笑容。
所以林黛玉的感受是:
“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眉间目际,情思飘飞,这是一种潇洒飘逸、无拘无束的气质。
在短时间内,林黛玉眼中出现了两个贾宝玉,两个宝玉都是小帅哥,而且第二个比第一个更好看,更可爱,更可亲,更多情。
曹雪芹在这里用了画家画人的方法,叫做“皴染法”,画人不是一笔画出,而是一笔一笔画,一笔一笔描,越画越清晰,越描越精彩。
这样优美地有层次地写人物的外貌,在世界小说之林也很少见。
果戈理说:
“外形是理解人物的钥匙。
”肖像描写之所以显得“重要”和“困难”,是因为它必须巧妙地传达人物的性格内涵,不是为外形而外形。
曹雪芹正是依据这一原则,挥动巨如大椽、细似金针的妙笔,或浓或淡,巧施丹青,因人敷墨,描绘出个性鲜明的人物肖像。
王朝闻先生说:
“曹雪芹是借肖像描写这一艺术手段,服从于情节的发展和人物性格的刻画。
”可谓切中肯綮。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
“天上掉下个林妹妹”是越剧《红楼梦》中贾宝玉的一句唱词。
这句唱词集中表现了贾宝玉初见林黛玉的心理感受。
但在《红楼梦》一书中,林黛玉的出场可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是由远至今、由虚到实,由简到繁、由外至内、由模糊至清晰,逐步一点一点地描绘而成。
这样的出场描写,既不像王熙凤的出场浓墨重彩,大事渲染,也不像贾宝玉的出场极尽铺垫、“拉来推去”,读者只能由淡至浓,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渐渐地了解这位“林妹妹”的气质与风范。
在林黛玉进贾府之前,第二回书中作者就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拉开了黛玉出场的帷幕。
我们可从中知道,其父名曰林如海,乃前科探花,今已升兰台寺大夫,并钦点为巡盐御史,乃“世禄之家,书香之族”。
从小聪明俊秀,深得父母疼爱(“爱之如掌上明珠”)。
筵请贾雨村教些工课。
其母贾敏,不久病逝,外祖母念及年龄尚小无人依傍,便派人接至贾府。
以上是林黛玉出场前,通过贾雨村、林如海等人的叙述中透露出来的林黛玉的家境和身世。
至此,我们对林黛玉只能有一个大概的模糊的认识与了解。
接下来,作者通过林黛玉进贾府这一事件逐步展现了林黛玉的风采。
林黛玉初入贾府,乘轿而来,人在轿中犹如雾中之花,可想其容而不见其姿。
“从纱窗中向外瞧了一瞧”一句则是“犹抱琵琶半遮面”之笔,隐隐显现的黛玉似匣中珍玉——仅见光泽,不见玉体。
绝代风华囿于轿中,不仅对读者是极大的诱惑,也为作者再施妙笔留下空间。
以上可为虚笔、略笔,同时也是妙笔。
林黛玉完全展现在读者面前,则是她与贾母相见之时。
视距虽然近了,但作者并未马上就把黛玉推到读者面前,而只是让黛玉在这种群体性的悲伤和礼节性的拜见中略略完成了她的几个礼节性动作。
淡淡几笔,已初露大家闺秀的风范。
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对林黛玉从三个层面(或者说三个视角)进行了描写。
第一层,众人看黛玉:
黛玉进府,刚刚拜见了外祖母、大舅母、二舅母、珠大嫂子,会见了迎春、探春、惜春三姐妹,稍叙寒暄之后,众人的眼光移向了黛玉: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这是对林黛玉外部形象的初步勾勒,如同画家画像,只寥寥几笔便传神地勾画出了林黛玉柔弱风流的初步轮廓。
(注意:
这里的“风流”指的是人的超逸与风韵,与现在常用的“风流”一词有别)虽然此时还不能给读者以根深蒂固的难忘印象,但较之前文已经具体地多了,同时也给后文更加深入细致的描写留出了空间。
第二层,凤姐看黛玉:
在贾母介绍凤姐与黛玉相见以后,曹雪芹极为传神地写道: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人物!
我今儿才算见了!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王熙凤的这一番话,把林黛玉的模样、气派从侧面十分成功地烘托出来了。
这里用的是虚写,是借王熙凤之口写黛玉的美丽。
“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这话出自王熙凤之口,虽然难免有讨好贾母的意思,但也清楚地告诉我们:
黛玉的容貌标致,举世无双,连见多识广、经历过大世面的王熙凤也感到出于意料之外。
脂砚斋批语说:
“真有这样标致人物,出自凤姐之口,黛玉风姿可知,宜作史笔看。
”在凤姐眼中,林黛玉那通身的气派,“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
这就不仅投合了贾母的心意,而且还点明了黛玉的言谈举止有“大家风范”。
这一层笔墨,从凤姐的眼中看黛玉,突出黛玉容貌的标致和气度的不凡,比众人眼中看黛玉进了一层,黛玉的形象更清晰了。
但作者还是用的侧面描写,为下文把黛玉推向舞台中心“亮相”蓄足了势!
第三层,宝玉看黛玉:
林黛玉到底长什么模样呢?
宝黛相见,宝玉印象最深的是林黛玉的眉毛和眼睛: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的含情目”。
这两句画出了林黛玉独一无二的眉目:
眉尖微蹙,有如一缕轻烟;两眼含情,略带喜悦又略带幽怨。
罥(juàn),“挂”的意思。
这两句遣字造句新颖别致,淡淡两笔即将黛玉含愁带露的眉目和飘灵超逸的风度勾勒了出来。
作为长篇小说的女一号林黛玉,曹雪芹竟然不像写王熙凤那样系统地工笔地写,而是大意地写,只写了她的眉毛和眼睛。
这就是鲁迅先生所说的写人物要“画眼睛”的技巧。
曹雪芹在画眼睛时连眉毛一起画了。
其实,中国古代特别强调女人的眉毛之美。
古代类书记载女子眉毛的有百多个条目。
有“愁眉”,“啼眉”,“绿眉”,“桂叶眉”等不同类型。
当年曹操就规定他身边的女人要参考蛾的细长而弯的触角画眉,就叫“蛾眉”。
但是眉毛毕竟仅仅是人的面目的一部分,李商隐说:
“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林黛玉的“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只有跟“一双似泣非泣含情目”合在一起,跟她整个人的气度、神韵、文化修养合在一起时,才具有超凡脱俗的美。
那么,林黛玉的气度、神韵如何呢?
在贾宝玉的眼中,林黛玉的神态是:
“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
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似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按照曹雪芹的描述,林黛玉比古代的西施还要美。
她的美是愁思的美,是娇妍的美,是病弱的美,又是智慧的美。
林黛玉的面容是带着淡淡的哀愁的,她的身体弱不禁风,走几步就会因娇弱而气喘。
当她静止的时候,就像一朵娇美的鲜花倒映在水中,当她走路的时候,又像柔弱的细柳在微风的吹拂下轻轻摇摆。
林黛玉的美又是和“慧”联在一起。
“比干”是传说中最聪明的人,据说其心有七窍。
而黛玉较“比干”的心还多一窍,比古代最聪明的人还聪明。
“西子”即越国美女西施,《庄子·天运》有“西施因病心而颦”的说法。
“病如西子胜三分”既描绘了黛玉的外貌之美,又与前句“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相呼应。
这十句,用了五组对偶之句,抓住了林黛玉的弱不禁风、多愁善感的性格特点来写,用工笔描绘出了一幅风流俊逸的病美人图。
难怪脂砚斋说:
“此十句定评,直抵一赋”。
这十句的描写,才是林黛玉走到舞台中心的第一次“亮相”。
这个“亮相”不是面向观众的,而是面向她似曾相识的贾宝玉的,这是只许从贾宝玉眼中看出,不许任何第二人看出的形象!
以上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众人眼中的黛玉,看到的是柔弱风流;第二层写凤姐眼中的黛玉,看到的是标致的容貌和不凡的气派;第三层写宝玉眼中的黛玉,看到的是眉目含情、聪慧娇弱。
而这三个层次又不是一下子呈现给读者,而是像电影里边的镜头一样慢慢摇出。
如果说,初入贾府轿中的黛玉是远镜头,那么写众人眼中的黛玉就是中镜头,只能看到黛玉的轮廓,而写凤组眼中的黛玉则是近镜头,是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量”,到了宝玉看黛玉时,却是用的特写镜头,工笔描绘,细致入微。
这几段描写构成一组黛玉出场的定格衔接的镜头。
这组镜头从虚处入手,在实处完成形象加工;从淡处推出人物,在浓处妆扮美容;在远处若隐若现,在近处真切可感。
随着这组镜头的不断推近,林黛玉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镜头这种组合层次既完成了构思上的悬念效果,又合乎林黛玉性格发展的自然逻辑。
从这个意义上说,倒不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而是“从远处走来个林妹妹”,她的出场与王熙凤出场时浓墨重彩的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写法上的细雨润春与王熙凤出场时的暴雨骤袭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红楼梦》是一幅浩繁的人物画卷,林黛玉只是这个画卷上的一个人物。
《林黛玉进贾府》是第一次向读者展现这一人物画卷,虽然尚未经过多次皴染,但已经呼之欲出了。
真可谓三寸柔毫,鬼斧神工。
曾经看到网上做过这样一项调查,问如果娶《红楼梦》中的人物为妻,你最想选谁。
结果在被调查的六千名网民中百分之八十的人选了薛宝钗,还有一些人选了袭人,甚至有人选了鲍二家的。
而选林黛玉的只有五人,不到千分之一!
林黛玉在网民的心目中,成了“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小性儿”、“行动爱恼人”、“嘴像刀子一样”的小心眼的人。
果真如此吗?
至少,林黛玉刚进贾府时,并不像后来表现得那么孤傲,那么小心眼。
仔细推敲黛玉进府的为人处事,我们发现,这时的黛玉相当懂事,相当内敛,是个说得少、想得多的好孩子。
不该说的话一句也不说;该说的话,一句也不少,还都说到点子上;该行的礼,一步也不缺,都行在礼数上。
林黛玉进贾府第一天遇到的人,遇到的事,她的应对,件件完美,桩桩得体,无懈可击。
这时的林黛玉,在贾府人的眼中,是个美丽文弱、懂事明理的乖巧女孩。
那么,林黛玉有何表现呢?
先看林黛玉去看望两位舅舅时的表现。
贾母安排两位嬷嬷带林黛玉去拜见舅舅,邢夫人表示:
她亲自带了去。
然后,携了林黛玉坐到车上,下了车,邢夫人挽了黛玉的手进到院里,让林黛玉坐下后,派人请贾赦。
贾赦没来,叫人传了一番安慰林黛玉的话。
林黛玉“忙站起身来一一听了”。
舅舅的吩咐,她一句一句听了。
而且是急忙忙站起来听。
其实,这只是丫鬟代传舅舅的话,舅舅本人并不在跟前,但她还是要“站起来”听,而且还用了一个“忙”字。
多么恭敬,多么懂事!
接着邢夫人“苦留”林黛玉吃饭。
而林黛玉笑着回答:
“舅母爱惜赐饭,原不应辞。
只是还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迟去不恭。
”听听!
这话说得多么到位,面对邢夫人的“苦留”,林黛玉是“笑着推辞”,而且推辞得既有理,又有分寸。
先说“爱惜赐饭,原不应辞”,意思是舅母让我在这里吃饭,我不应该推辞。
接下来说出不能留下吃饭的理由——“要过去拜见二舅舅,恐迟去不恭”。
相比之下,邢夫人做人反而有些倒三不着两了。
难道她不知道林黛玉还得去看二舅父?
难道她想不到林黛玉初来应该跟贾母一起吃第一顿饭?
可她偏偏要“苦留”。
“苦留”就不是简单地虚让,而是反复地恳切地要留林黛玉吃饭。
所以有红学家读到此处点评邢夫人“留得突兀”,“没分晓”。
从大舅家出来,林黛玉到了王夫人正房,看到:
正面炕上横设一张炕桌,上面堆着书籍茶具,靠东壁面西,设着半旧的青缎靠背引枕。
王夫人却坐在西边下首。
王夫人见黛玉来了,便往东让。
黛玉心中料定这是贾政之位,因见挨炕一溜三张椅子,也搭着半旧的弹花椅袱,黛玉便向椅子上坐了。
王夫人再三让她上炕,她方挨王夫人坐了。
这似乎是很寻常的让座,仔细琢磨很不寻常。
炕桌上堆着书籍,东面上首空着,王夫人只坐下首,这说明林黛玉对王夫人起居室的观察非常细致。
不仅如此,她一边看还一边细想,这上首空着的位置当是舅父的位置。
所以王夫人让她坐在上座、首席,她坚辞不坐,而且主动坐到看来是给孩子们准备的椅子上。
王夫人再三让她上炕,如果拒绝王夫人的好意似乎显得太过生分;如果傻呆呆地就上座空着的位置坐了,肯定会有失体统。
而乖巧的林黛玉选择的是“挨王夫人坐了”,坐到王夫人身边,既不越规,又亲切自然。
林黛玉决不敢越雷池半步!
在这一细节的拿捏上,林黛玉做得恰到好处。
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第一次来到这样一个等级森严、钟鼎玉食的大户人家,能够做到这样一个地步,我们不得不服。
再看在贾母处用餐时黛玉的表现。
林黛玉进贾府在观察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之后,迎来了她进贾府的第一顿饭。
这一顿饭可不是简单的饭,而是黛玉人生的重要课程。
曹雪芹只用了两百个字写这顿饭,但这里面却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封建贵族家族的章法。
初进贾府的林黛玉能应对得了吗?
先看贾母的晚饭如何开场。
当林黛玉在王夫人房间说话时,有丫鬟来报告:
“老太太那里传晚饭了。
”王夫人忙携林黛玉赶过去。
请注意这个“忙”字,王夫人这个人经常做事慢腾腾的,这会儿却急急忙忙,为什么?
她不敢怠慢,否则她就失职失礼了。
在封建家庭特别是贵族家庭里,儿媳妇是要伺候婆婆用餐的,这是金科玉律。
王夫人和林黛玉进入贾母的后门,已有许多人在等候。
等什么?
就是等王夫人来伺候贾母吃饭。
(按说也应该等邢夫人。
但前文交待邢夫人要带黛玉去拜见贾赦时,贾母已经发话“你也去吧,不必过来了。
”)大儿媳让贾母给放了假,晚饭就必须得二儿媳来开。
这是封建家庭的规矩。
所以伺候贾母的人看到王夫人来了,才安设桌椅。
然后“李纨捧饭,熙凤安箸,王夫人进羹。
”这似乎很奇怪,有那么多丫鬟、仆妇在,为什么要三位贵夫人干这些粗活?
这也是规矩:
孙媳妇和儿媳妇要亲手伺候老祖宗,哪怕像走过场一样。
要不过去都说“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再有能耐的媳妇也必须尽服侍婆母的义务!
饭摆好了,筷子摆好了,汤摆好了。
吃饭的人怎么入座?
贾母正面榻上独座,两边四张空椅。
“熙凤拉林黛玉坐左边第一张椅子,黛玉十分推让”。
这里注意两个词语,一个是“拉”,一个是“十分推让”,说明黛玉坚决不坐第一张椅子,在坐哪张椅子的问题上,林黛玉有自己的考虑:
第一张椅子肯定是重要的位置,有王夫人和两位长嫂在,她怎么能坐,所以“十分推让”,“拉”也不去!
直到贾母解释“你舅母和你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你是客,原该如此坐”,林黛玉方告了座。
从这一细节可以看出,林黛玉是一个很懂礼数的女孩子。
林黛玉坐下来了,跟她同辈的贾府三个小姐是不是可以马上坐下了呢?
不行,得贾母命王夫人坐了之后,三姐妹才能告座。
“迎春坐右边第一,探春左边第二,惜春右边第二。
”王夫人是长辈,得她这位长辈坐下之后,晚辈才能坐下,这叫长幼有序。
那么,林黛玉先于王夫人坐下岂不是无礼了?
又不能算无礼,因为是贾母下令让黛玉先坐的,贾母的话是法令。
这样一来,林黛玉和贾府三姐妹陪贾母吃饭时是成了这样一种情势:
王夫人坐在一边不吃,陪着,也监视服侍贾母的人是否周到;李纨和凤姐两人站在桌旁布让;旁边丫鬟执着拂尘,端着漱盂,拿着巾帕随时侍候;外间伺候之媳妇丫鬟虽多,却连一声咳嗽不闻。
什么叫大户人家?
什么叫大户人家的礼数?
这一顿饭,体现得活灵活现。
吃过饭后,小丫鬟用小茶盘捧上茶来,黛玉还以为是喝的茶,在苏州家里,她受的教育是惜福养身,饭后片时再喝茶,“因见这里许多规矩不似家中,也只得随和些”。
如果此时是刘姥姥恐怕一口就把水喝了,但林黛玉毕竟不是刘姥姥,她要等等看。
电视连续剧《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已故演员陈晓旭在表演这一细节时,用眼往两边瞟了一下。
应该说,她这一动作对人物的心理把握是非常到位的。
果然,一会“又有人捧过漱盂来,林黛玉才发现不是让她喝茶,而是先用茶水漱口!
然后才捧上茶来。
——这方是吃的茶。
”这点点滴滴,林黛玉都做得恰到好处。
贾母这一顿饭,是林黛玉进贾府上的重要一课。
贾母地位至高无上,林黛玉马上意识到了这一点。
所以才有了下面关于读书的一段对话。
三看关于“读书”的一段对话。
吃过饭后,贾母便和黛玉聊天。
贾母问黛玉念什么书,黛玉道:
“刚念了《四书》。
”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
“读什么书,不过认几个字罢了!
”后来,宝黛相见,宝玉问的第一个问题是:
“妹妹可曾读书?
”黛玉的回答是“不曾读书,只上了一年学,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林黛玉进贾府 赏析